范万文网 > 免费论文 > 哲学论文

试论池田大作科技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_其他哲学论文五篇

2022-01-23

哲学论文】导语,你眼前所阅览的这篇共有36638文字,由钱芬民详细订正之后,发表到范万文网!范万文小百科:

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简称科技。实际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预测。

地球生命的定义:具有能量代谢功能,能回应刺激及进行繁殖的开放性系统。生命来自于能量:能量→植物、微生物、动物等。生命个体都要经历出生、成长和死亡。生命种群则在一代代个体的更替中,依靠基因的随机变异不断地向现实作趋同演化。宇宙哲学认为生命是自发重演于合律宇宙精神。但为了包含无法排除的,未知的生命形式的存在,生命的定义必须足够普遍甚至是模糊,才能包含尽可能广泛的生命形式。而生命本身是一个过程,生命体是这个过程的载体,这使得生命和生命体的定义十分困难。并没有统一的、广泛认可的生命定义。这里给出一个尝试:生命是以繁殖为目的,以自发熵变为具体方式的进化和适应过程。(生命体当然是要降低自身的熵值,但这不总是成功的:有时因为自身稳态被破坏,比如衰老;有时因为无法完全抵抗外界的高熵压力。熵变主要应该是面向代谢及调节代谢的过程: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试论池田大作科技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_其他哲学论文五篇要是你对此篇文章感觉哪里不好,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

试论池田大作科技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_其他哲学论文 第一篇

论文关键词:池田大作 科技伦理 现代意义

论文摘要:池田大作对现代科技对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深刻的认识,其科技伦理思想建立在生命的世纪和整体方基础之上。他认为发展科学技术要以人为本,自然科学的发展要以伦理思想作为内在精神核心;他主张保护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池田大作的科技伦理思想是西方工具理性的解毒剂,是东方自然知识体系现代化的思想指南。

一、池田大作对现代科技负面影响的深刻认识

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技与伦理的冲突一直没有停止。科学给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波兰尼说:“纵观整个现代史,科学给普通民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人们对科学的热衷也一直盛兴不艾(如果不说它最强的话),正是科学里的知性因素,尤其是牛顿力学中的知性因素唤醒并悦服了广大民众。回顾刚刚过去的四个世纪,不难发现,每个思想门类都在科学发现的影响下进行着渐进式的彻底革命。”但是,另方面,现代化至少给人类带来两个很大的问题:一是环境问题,“土地越来越贫痔,天空弥漫着烟雾,河流充满污染”;二是以工具理性为特征的科学给人性和人的精神生活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这被莫诺称为“一个更阴险、更深层次的罪恶”。胡塞尔曾经指出,“科学的‘危机’表现为科学丧失生活意义。人沦落为理性和机器的奴隶:科技本是为人造福的,理性本是人高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然而,社会历史和现实却使科技和理性走向了人的对立面:理性变成了纯粹的工具理性或科技理性,变成了部分人掠夺他人的御用工具。wWW.0519news.cOm马尔库兹指出,当代工业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功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们内心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从而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则成为单向度的人。他说:“技术的进步扩展到整个统治和协调制度,创造出种种生活(和权力)形式,这些生活形式似乎调和着反对这一制度的各种势力,并击败和拒斥以摆脱劳役和统治、获得自由的历史前景的名义而提出的所有。”

池田大作对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起码表现在二个方面:首先,科学的出发点是为了人的利益要去征服和利用自然,这种态度是目前出现严重的环境危机,使现代的自然和人类的协调关系崩溃的一个原因。现在频繁出现的天灾,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动植物资源的丧失、水旱灾害等,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自然和人类的“力关系”的逆转所造成的。他认为,“就世界目前的现状来看,‘富有’并不是科学赠给人类的惟一礼品,它似乎还给我们带来了某种时代的危机感。”其次,池田大作意识到了科技进步带给人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人的“摧残”,表现之一是生命力的退化。在《人生问答》中,他指出:“问题是在这种科学进步的背后,忘记了人自身的变革……人的异化在可怕地发展。我认为今天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感到人的生命力的衰落和时代的衰微。种“摧残”还渗透到了人的情感领域,“如同现代文明疏远、最后破坏了丰富的大自然那样,偏重物质的思想在人自身的心中也排挤、压垮了同情、诚挚、爱等人固有的丰富的感情。他把这种变化称之为“人的异化”或“人的精神空洞化”,指出:“我认为最不能忽视的问题是,科学的发达所带来的人的‘外在世界’的发展并没有同‘内在世界’的扩大联系起来。这是由于没有充分洞察人的内在世界。也可以说是由于没有把对人的生命彻底洞察的哲学放在科学技术发达的核心的地位。

二、生命的世纪—池田大作的科技伦理思想的源头

作为一个时刻关心人类命运的思想家,池田大作对现代科学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作了非常深刻的思考,池田大作的科技伦理思想建立在他的哲学世界观和方基础之上,生命和整体是其思想的精髓和核心。池田大作认为,新世纪的特点是从科学的世纪发展到生命的世纪,在《法华经的智慧》一书中说道:21世纪的关键词是“生命”以及“生命力”。他认为只有“生命”和“生命力”才是构筑新世纪的关键词,这必然要经过确立起以“生命的尊严”为规范的过程。池田对生命有深深的热爱和敬畏,他认为一颗生命的分量比地球还要重。在《我的人学》中,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写道:在人的生命的深处,有着比大海、比太空更辽阔的无限的世界。在穿过苦恼和痛苦的云层的对面,是一片无穷尽的蓝天。池田大作正是在对生命尊严的深刻理解之上,对科学技术和科学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性反省,这是其思想的震撼力根源所在。他说:“从根本上说,社会上的所有活动,都必须是使人的‘心’充实、闪光生辉的手段,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科学、经济和才成为极其重要的人的活动。他认为新人道主义世纪的根本特征是,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目的,绝对不可将之变成手段。

与生命的世纪思想相适应,池田大作主张一种整体方。他批评近代科学方是以“要素还原主义”和“加算主义”为特征的,这种方法失去整体性。他认为:“实际上,那产生于我们周围的事件或事物,没有一个是孤立存在的。世上一切事物,都是以某种形式保持着关联,构成一个整体。智慧”乃是一种整体性的“知”,这种整体性的“知”不是由各要素之和构成,而是由要素之间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性”构成。佛法中的“二因说”就是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池田认为,最早对于这种“知”的觉悟者是明治时代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以生命理念和整体方法为核心,池田大作建立了其科技伦理的基本思想。

三、池田大作对科技伦理本质的认识

从生命的世界观和整体方出发,池田大作深刻揭示了科学的伦理本质。他认为,自古以来,科学与世界观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批评现代科学随着上帝的失落,树立世界观的愿望完全丧失,仅剩下物资世界的论理,因此,现代科学的发展需要有新的世界观,要从人的生命的内部寻找科学的根据和目标。具体说来,现代科学的发展要摆正科学与生命的关系,发展科学技术要以人为本。

1.发展科学技术要以人为本。池田大作说:“科学从人出发,还要回归于人。”闭他主张实现“知识价值的革命”,认为如果没有后一种革命,则无论知识怎样发达,都将于人类幸福无益,相反还将对人类幸福有害。“要抑制人的欲望,争取‘为人的科学’,而不是‘为科学而科学’。而要抑制人的欲望,就要确立人的内在的精神力量,找到新价值体系的立足点,这就是人自身的生命之法,因此,池田的结论是,“要清除公害,除了依靠‘依正不二’的理念之外,别无他途”。他把依正解释为“依报”和“正报”,“依报意谓环境,正报意谓生命主体。‘不二’就是‘二而不二’。其中的‘二’是指明环境与生命主体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创造状态。因此,“依正不二”的原理,就是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人和环境最终是要融为一体的,这样才能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中走出来。池田大作认为,科学家必须具备人文关怀,例如医生不仅要能够借助医术治愈人的疾病,更要去掉人内心的烦恼,这就需要医务人员更深刻理解人学,“建立一种‘不以医学为中心来看人,而是如何以人为中心来看医学的观点。     2.自然科学的发展要以伦理思想作为内在精神核心。在科学与伦理思想关系的问题上,池田大作认为宗教应该有领导科学技术文明的地位和作用。他提出,在现代社会,为什么人类道德水平随技术的进步而反而有所降低?“这是由于人的愚蠢造成的。人们有一种错觉,以为从技术进步所得的力量,可以代替道德所完成的任务。我认为从这种错觉中解脱出来,是解决人们自己招致的现代危机的出发点。他认为要解决这个严重的问题,首先要用宗教的理念来谋求现代人的思想转换;然后,这些经过变革的人们再以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为核心,谋求把科学技术恰当地应用于环境;以此为基点,再进一步去谋求新阶段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依靠“宗教来领导科学技术文明”,给科技工作者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防止因科学技术所导致的“人灾”。当然,池田大作并不是浪漫主义者,他并不简单反对科学,而是认为科学与道德是可以达到一致的,如果说宗教的根本作用是着力于终极关怀,那么科学则是达到终极目的的手段或必要途径,二者存在着依存、互补的关系。

四、池田大作的环境伦理思想

池田大作的环境伦理思想以全新的眼光来解释世界,以人与自然调和、共存的道理为核心,提出一种以自然为中心的共和主义、调和主义理论,把自然、人和社会所构成的整个世界视为一个辩证发展的整体,在整体主义的理论框架中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使自然获得应有的权利和道德关怀。

1.世界环境是一个整体。池田大作认为,人类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相互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有生物都是地球苦心经营的漫长历史的产物,“在自然与生物、生物共同体的内部以及各种生物与人的生命之间有一种绝妙的关联性。伤害了其中的一根生命线,其影响也会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所以环境保护不是个别的国家或地区所能够完成的,而必须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他说:“自然界的行为是没有国界的。西伯利亚的寒流会支配日本的冬天,赤道下的太平洋所产生的台风会经历数千公里的旅程来袭击日本。墨西哥湾的海流在左右着欧洲的气候。美国的农作物如果歉收,全世界的粮食都会发生困难,地球是一个整体,全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他提议创设“环境”,来共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2.限制对自然的无止境的发掘,保证自然的平衡。池田大作认为,由于人类追求物质的丰富,不可避免导致对自然的破坏,许多物种被灭绝,石油、矿产等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日益减少,所以当务之急是限制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因而,对于一切生物或非生物的资源,我们人类有必要确定它们可以维持现状的极限,自我警戒,不作更多的侵犯。关于鸟、兽、鱼类、海兽等,尤其需要采取紧急的对策。关于无生命的物质资源,也应当考虑不要因采掘而破坏自然的平衡。”要限制放射性物质等各种有害物质的污染,遏制地球的沙漠化,使自然保持其生命力。池田大作建议建立一种新的自然学,使人类利用自然限制在大自然内部的“自然恢复力”或“修复力”的范围内。

3.限制人口的增长,保持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池田大作认为环境的破坏与人口的增长有直接的关系,他的人口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限制人口数量的增长,二是减少人的物质欲望。他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应当以该国生产的农作物所能养活的人口为基准,同时,一个国家应该把生产粮食的产业放在最优先的地位。

4.保护动物,关爱自然。池田大作认为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无数恩惠,应当怀有感谢之情。他把动物当作与人同样具有心灵的生命,他认为近代以后强调人的尊严,认为动物只是依靠本能行动,把人的地位置于动物之上,这是人类对动物采取斩尽杀绝的残酷行动而不感到任何良心谴责的根本原因。他认为佛教主张所有生物都有佛性,强调对万物的慈悲,人的正确的生活态度就是要为环境和其他生物作出贡献,对所有的生物施加仁慈。池田大作对目前世界上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出现的大规模砍伐森林的现象深为忧虑,认为这将对21世纪的气候造成严重的影响,他提出保护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是我们对下一代所负的责任。他主张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援助,这是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基础不可回避的问题。

五、池田大作的科技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池田大作认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用来为人类的幸福服务,另一方面又可以给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危机。人类能否在享受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福利的同时避免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在科学与人的精神世界和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一方面维护科学的利益,保护和促进科学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又能够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而不是危害人类。这就需要促进科学与伦理之间的良性互动,寻求合理平衡,这是科技伦理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也是它存在的重大理由。要解决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彻底摆正科学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简言之,就是要把科学技术现在的文化的中心地位变成从属的地位,而这即使是对科学技术提出许多批评的后现代主义也不能做到这一点,而东方科学文化中的科技伦理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希望。池田大作提出了一套典型的具有东方文化色彩的科技伦理思想,它是东方自然知识体系现代化的思想指南,也是西方工具理性的解毒剂。在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化、环境危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当今时代,为人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太平经 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浅论_其他哲学论文 第二篇

论文关键词太平经 生态伦理 和谐

论文摘要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包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论述“道”、:“元气”“阴阳中和”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本体论基娜出,并阐明了自然界的和谐及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这些初始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思想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己经受到了许多道教学者的重视。《太平经》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德经》的主题思想,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根,道通过“元气”来化生天地万物,并以道的法则和谐运转,这些思想都为其生态伦理意识提供了哲学基础,从而为塑造天、地、人、自然万物的整体和谐提供了本体性的思考。在今天,从古代经典中挖掘生态伦理思想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太平经》中生态伦理思想的本体论基础

《太平经》认为,道是万物之本根,通过元气化生万物,卷十八至三十四《守一明法》说:“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说的就是道为万物之本、不可名状,六极也是随着道的变化而变化的,道化生出万物,天地更不例外。天道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道作为万物的根本,又是通过“元气”来化生天地万物的,。元气遵循道的法则来运行,生化出天地万物。WWW.0519news.coM《太平经》认为,“元气”有“太阳、太阴、太和”三气,三气相通形成万物。卷十八至三十四《和三气兴帝王法》说:“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气得,万物滋生,和调,王治太平。”只有阴阳中和、三气和谐才能使顺意,万物生长。阴阳、中和是道实施的具体状态,是元气化生万物的和谐之势。《太平经》还提出“三名同心”,“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天地万物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都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二为一,称为三名同心。“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和谐可以维护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进而实现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以后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篆和仪式规范中都发展了三名同心、和谐发展的思想,为生态伦理思想提供了本体论依据。

二、《太平经》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具体内容

《太平经》包含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太平”主要讲的是社会的太平,而社会的太平又是以天地自然系统的和谐为依据的。因此,它既包括自然界的和谐,又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天地生养万物要遵循法则和自然规律,这样才能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太平”,才能达到太平之世。

《太平经》认为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和谐是顺应天地之性,卷五十四《使能无争论法》指出:“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所能为,所不能为者,而不可强也。”天地之性,即万物各自的生长规律,让万物达到本身所能达到的状态,如果违背了天地万物的本性,自然界的和谐就不可能实现。当然,“天父地母”说也为人与自然和谐的说法提供了依据,人应敬父爱母,也就是顺应天时、珍惜土地。反之,人如果侵害自然,就是不孝顺父母,必然会受到惩罚。“天父地母”的重要概念,从生态学角度讲,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太平的基础和前提。当时的社会五行失序,兵疫水灾肆虐不穷,是极其混乱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太平经》提出了一些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而认为造成社会不和谐的原因是天地人三气不相通,三气不通、不能和谐共处、合成一家,天下难得太平。有的学者认为:“顺应民心,足其衣食,去其冤结,这是实现国家太平长治的根本条件。《太平经》就是吸收了当时一些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建构了自己理想中的太平世界。当然,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对于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引导人们摆正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积极倡导和谐,寻求长远发展,这也正是《太平经》有关生态伦理思想的旨归.

三、《太平经》中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太平经》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和观念在今天对于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树立新的生态伦理观和文明价值观仍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含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主张以新的价值伦理观去审视人类,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生。当然也要考虑到后人的祸福、先人的功过,是否会给后人带来影响,这就是“承负”说。承负说隐含着为了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应该是寻找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的最早的道教理论。第二,蕴含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从《太平经》生态伦理思想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的长远发展。和谐社会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当然社会的和谐必然离不开自然界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三,对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以尊重和保持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立脚点。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也必然带来贫困、污染的国际化蔓延,损害他人必然危机人类整体,因而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就不能忽视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太平经》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唤起了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良知”和“生态良知”,人需要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当然,《太平经》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是较为浅薄的、不成熟的,但它本质上体现了一种整体和谐的观念。作为道教早期的重要经典,《太平经》所蕴含的丰富生态伦理思想虽带有一定的宗教神学面纱,但它与当今的生态伦理思想有一致的共性。《太平经》所论述的自然界的和谐、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等,都为我国及全球性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浅论“两课”教学走实践战略之路的哲学伦理思考_其他哲学论文 第三篇

论文关键词:“两课” 实践 哲学伦理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两课”教学改革走实践战略之路所蕴含的哲学伦理精神,即实践的观点、遵循规律的观点和矛盾时立统一的观点,反映了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时教育规律的伦理精神的真诚和对教育主体学生的人文关怀。

如何提高“两课”教学效果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校‘.两课”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者。“两课”教学方法上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大胆走实践战略之路,有益于增强“两课”教学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全面实施了“两课”教学改革的新方案。

一、走实践战略之路所依据的实践的观点,鲜明地反映了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原则

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动力,是人的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正如所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一原理要求“两课”教学改革必须关注社会实践,强调“知”与“行”的统一。因为“两课”教学的对象是“万物之灵”的人,而“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决定了“两课”教学不可能孤立存在,必须立足于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全局,着眼于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全面地看问题。WWW.0519news.CoM正如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而走实践战略之路可以使“两课”教学产生以下几方面的教育作用:

一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生通过与社会的联系和社会调查,可以对我国的国情、近年来改革的成果、群众的心声等,有个初步的了解,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清形势、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尽早地成长成熟起来,真正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二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单纯的课堂教学因学时的限制、授课内容与授课形式的矛盾等等,不能全面地完成对学生的培养。正如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既延长了教学时间,成为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又使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授课形式更好地服从于授课内容;也使间断的、静态的课堂教学和连续的、动态的课外教学达到了结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弥补了教材因时滞所造成的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充实了教学内容,介绍了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增强了教学的时代感,保持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沟通了师生感情,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发展动态,及时地发现了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更好地发挥“两课”教学在教书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三是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合理建构。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获得关于社会现实生活的丰富的直接经验,耳闻目睹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接触和感受纷繁复杂的社会实际,体验和了解群众的甘苦和需要。因而可以学到在有限的书斋中无法学到的知识,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信息,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获得全面的检阅,并且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书本知识与亲身感触相结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四是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了解情况、获取信息的观察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强了个人对社会的适应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了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减少了依赖性,发展了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开拓创新勇气和创造精神。五是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社会实践是个体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不仅能表现个体的才华,实现个体的归属动机、成就动机,完成有我实现的任务,而且有助于个体人生目标的完成,体现个体的存在及其社会价值,为学生自我实现和发展开创广阔的空间。

二、走实践战略之路所遵循的规律的观点.真挚地体现了对教育伦理精神的真诚

主义哲学认为规律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发展起决定的或支配的作用。规律具有重复性、普遍性的特点,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因而它同事物本身一样,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荣亡。这就是说,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它,也不顾人们的主观意志如何,规律都客观地存在着并发生作用。这一观点要求“两课”教学必须遵循学生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因为人的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人可以接受或者排斥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并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要求转化为个体自己的思想品德。但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辩证统一过程,不是生来就有,而是在后天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客体因素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苏联学者列昂节夫认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三个基本参变量:学生与外部世界的广度、学生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层次和学生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构。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就是这三种参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质。因此,可以说,在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主客体因素的相互平衡、相互协调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辩证地实现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与主体相联系,才能达到主客体的相互协调与平衡,使主体获得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认识经过转化,然后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变为实际的思想品德行为,并坚持下去,成为习惯。接着再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反馈,开始新一轮的主客体因素相互平衡、协调运动,获得一个更高水平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更高水平的思想品德行为,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两课”教学走实践战略之路正是遵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遵循其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规律,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思想品德形成。    三、走实践战略之路所展现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体现了“两课”教学对教育主体学生的人文关怀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统一整体,但是它内部又包含着两个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部分、方面和趋势,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正如所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不论外因的作用多大,它只通过内因起作用,确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仍然是内因。这告诉我们“两课”教学必须要尊重学生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的转化规律。这一规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在外部社会环境影响下,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转化过程中,主体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要素之间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方面不断地由不平衡到平衡、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矛盾运动。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思想品德认识越深刻,思想品德情感就越有了理性的指导;情感的力量又有助于提高认识和坚定信念,思想品德意志越坚强,思想品德行为就越具有自觉性;而思想品德行为的良好实践,又能加深认识,激励情感、增强信念、锻炼意志,进而促进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但是,由于外部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复杂性和主体内在心理因素的复杂性,有时知、情、信、意、行诸思想品德心理要素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上并不平衡和相互适应.这就构成了诸因素之间的矛盾,只有在积极有效的思想教育影响下,才能逐步达到发展方向和水平上的平衡和适应,完成由思想品德认识行为的转化,形成相对稳定的思想品德结构。另一方面,是指主体当前对一定的社会要求的反映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斗争。这个过程表现为“外部影响”主体通过活动和交往接受外部影响~思想矛盾斗争“形成内部道德环境”的循环往复的运动,在这一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中,主体的思想矛盾斗争,成了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只有经过积极的内部思想矛盾斗争,才能导致积极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这说明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产物。

遵循这一规律,要求“两课”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它事实上包括了对于个人本质上人性层面的关照和对于整个社会民族深层次文化内涵的吸收和拓展。从人性的角度上讲,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独特人格,在自身身临其境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得以个性化的张扬;在整个社会对于文化精神的需求上,个体适应于社会民族的文化含量则是展现社会整体精神品格的重要前提。这样,对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关怀就应该成为“两课”教学改革中十分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对学生个性化人格品质的关注和养成。因为每一个人都具有着区别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的个性化人格品质,使得任何个性在其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上都形成了独特的个性特征,而且往往这种个性化的人格特征又是每一个人评价自身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每一个人自我欣赏的惟一前提,这种自我欣赏的心理对其自信心的形成和创新精神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事实证明,空泛的大道理固然无法从心灵上真实地吸引青年学生,即便是充斥着大量事实实例,教育方式也不能够真正让学生们身感同受。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把对青年学生们自身的人性特征的挖掘和体会当作艰苦的工作来做,时刻用理解的眼光去观察发生在青年学生周围的事情,相信他们人性中的优点,理解他们人性中的弱点,真正明确自身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引导职能,通过社会实践和有的放矢的实践教育,努力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对于高校“两课”教学的信任,才能使学生对于社会、人生的主动思考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实践指导主体,真正实现教育引导工作的实效,这是解决“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浅论奥古斯丁的罪责伦理思想_其他哲学论文 第四篇

论文关键词:自由意志 罪 上帝 幸福

论文摘要:奥古斯丁思想通过强调人对上帝犯的罪和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将之前的“幸福生活的指南”发展为“罪责伦理学”。奥古斯丁思想在伦理思想发展上的价值值得肯定,通过对他的论证逻辑的梳理,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思想和发现其思想的局限。

1.奥古斯丁思想的伟大意义

在古希腊一罗马的思想领域里,伦理学的最根本问题可以被看作是善与恶的问题,伦理学的最高使命在于告诉人们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使人幸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常常把这种伦理学称为善一恶伦理学,将其视为幸福的生活指南。在这种生活指南里,不仅人有善恶,事物也各有善恶好坏,人有人的德性,物有物的德性。在这种伦理思想中,不存在任何罪和责的观念,因此,这就必然导致一个问题:既然不能给牛羊草木定罪,凭什么就可以给人定罪?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教成了希腊化世界的主流信仰之后,伦理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罪与罚成了伦理学的最根本问题。伦理学的最高使命也不再是如何使人幸福,而首先在于如何使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维护自己的尊严、权利和希望。这一转变是通过奥古斯丁的思想实现的。奥古斯丁思想在哲学史上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他从教信仰开显出了哲学的新的核心问题。他对自由意志的追问不仅为哲学开辟了新维度,而且为伦理学奠定了全新的基础。WwW.0519news.Com伦理学由此不再只是‘生活指南’,而首先是理解和维护人的绝对尊严、绝对权利和绝对责任的学问。”简单来讲,就是奥古斯丁通过提出自由意志的理论,认为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强调了人的罪责思想,认定人必须要向上帝赎罪。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伦理学的方向。

2奥古斯丁的论证逻辑

奥古斯丁作为教的“伟大的教父”,他所建立的理论也必然是带有宗教性质的教思想。“任何宗教都是信仰主义的,但任何宗教信仰又都祈求理性的论证,因为单纯的信仰是不可能长期说服人心的。因此,对教信仰做出某种合理解释,就成为教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内在要求。”这也是奥古斯丁必须正视的问题。若要使人们相信他的思想,进而信仰教,他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向人们阐述和证明:为什么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向上帝赎罪的历史?为什么人们应该信仰教?奥古斯丁之所以能成为完成教伦理建构的第一人,主要在于他聪明地吸收和利用了古代的哲学思想为自己的思想论证服务。他以理性思考为基础,建构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教伦理体系。

2.1关于上帝

在教的观念里,上帝是全善全能的造物主,一上帝是世界创世之源,也是终极价值之源,唯有他能赋予万物价值和意义。自然,上帝也是人的终极追求。奥古斯丁认为,上帝不仅创造了宇宙万物,而且把它们安排在正当的位置,使它们组成了一个有等级的但井然有序的世界。万物的等级,就按万物善的程度或者与天地的远近关系排列,人在其中处于高级的位置,并得到上帝的偏爱。奥古斯丁认为上帝在造人的时候,特别赋予了人认识能力、理性和自由意志,并且“灵魂的本质并不在于理性,而在于意志”,强调了自由意志对于人的重要性—拥有自由意志是人与其他万物的区别。因此,人的肉体应该服从于人的灵魂,而人的灵魂则应愉悦地顺从于上帝。

按照上帝创世、创造万物的思想,我们进一步推理:既然上帝是全善全能的,那么,上帝所创造的万物和世界也都应该是善的。可是,为什么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种种非善的事情呢?这明显与上帝是善的观点相悖。这一矛盾如何解决?恶到底源于何处?他认为,恶必须从上帝所赋予人的自由意志的特殊之处来解释。也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最终使奥古斯丁将其与罪的来源以及罪的归责问题沟通起来,完成了对教伦理思想的论证。

2.2关于自由意志

奥古斯丁强调,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的本意是为了让人可以正当地生活。他认为:只有有了自由意志,人才能正当地生活;也只有有了自由意志,人的存在、行动才会有正当与不正当、正义与不正义的区别;没有自由意志,人的存在和行为就与其他万物一样,都出自其本性,就无所谓应当不应当、有没有罪的问题了。

对于意志自由,奥古斯丁认为,“自由意志是心灵趋向于占有或保存某物的自发活动。它的最根本的特点是自由,当它进行决断的时候,任何事物都不能干涉,甚至上帝也不会干涉,否则就不成为自由意志了。”“只有意志本身才是意志决断的原因,任何外在因素只能构成意志决断的契机,而不可能是意志决断的原因。”这也是自由意志的特殊之处。“自由意志是上帝赋予人的一种特殊权能,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能够违背其本性而运动。意志是按它既能够根据其本性运动又能够违背其本性运动的方式被赋予我们的。因此,并不是意志的所有运动都是出自其本性,它的所有转向可变之善的行为都是出于对其本性的违背。”

虽然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是为了让人正当地生活,但由于自由意志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当人的意志违背了上帝的本意时,就会产生恶。对于恶的定义,他接受了新柏拉图主义的普罗提诺把恶定义为“缺乏”的观点,进而把恶定义为“背离本体,趋向非存在的东西……它倾向于造成存在的中断。”从根本上说,恶产生于人的自由意志,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上帝创造的世界中会出现恶的现象,我们更不该因此怀疑至善的上帝了。

2.3奥古斯丁所追问的恶

在对恶做了界定并了产生原因之后,奥古斯丁进一步对恶分类,他把恶分为三种性质—物理的恶、认识的恶和伦理的恶。奥古斯丁要追问其起源和责任的恶,并不是所有的恶,而仅仅指的是要为这种不好或不完善承担后果的恶。这就表明奥古斯丁所要追问的恶是一种隐含责任于自身的恶,从根本上说,这种恶就是罪,也就是他所说的伦理的恶。这种恶与另外两种性质的恶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经过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和决断,这种恶的最初形式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原罪。     奥古斯丁认为,全人类的始祖亚当在被创造的时候是处于纯洁的状态,上帝赋予了他自由意志。他拥有自由意志去行善,并有不犯罪和永生的可能性。在他的本性中不存在任何不协调之处,他的肉体完全服从灵魂,灵魂则愉悦地服从上帝。但亚当经不住魔鬼的引诱,最终滥用了自由意志,并因此而蒙上罪行。“正因为人滥用自由意志,才使自己和自由意志一起毁坏了。”

人的这一行为不仅害了自己,还殃及到他的子孙后代,通过遗传,他的子孙也都从出生开始便处于堕落的状态之中。由于亚当滥用了自由意志,人类便从此失去自由意志和不犯罪的能力,也就是说,因为原罪,人类失去了选择行善的自由,而只剩行恶的自由。

从原罪说我们可以看出,奥古斯丁的恶是奠定在对自由意志的觉识的基础之上的,奥古斯丁“罪”的观念本身就包含了对自由意志以及出于它的行为的奖惩原则的确认。“正是自由意志使原罪说成为可理解的.原罪说必以自由意志为前提。”亚当所犯的罪,是他的自由意志自由决断的,也正因为是出于自身自由意志的决断,他这一行为才具有伦理的恶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才需要对此行为负责,人类的历史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人类向上帝的赎罪史。到这里,奥古斯丁已经成功论证了自己体系中蕴含的罪责思想,但仅仅到这里,还显然不够,他还必须继续证明,让人们信仰教。

3奥古斯丁思想的最终指向和局限

自古以来,人们都将哲学作为获得幸福的指引者,因此奥古斯丁就通过说明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来区分两种哲学—世俗哲学和真正哲学。在奥古斯丁看来,幸福分为两种—世俗的幸福和真正的幸福。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只要有了智慧就能获得幸福。但是由于经济条件、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并不是人人都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和才智去学习和理解什么是幸福,自然,这样的幸福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而且,他认为,这种幸福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幸福,只能是他所谓的世俗的幸福,而指导这种幸福的哲学,即世俗哲学也不是真正的哲学。奥古斯丁坚信:真正的幸福在于得到上帝的救赎,而指导这种幸福的教才是真正的哲学,并且教是人们走向幸福的唯一指引。因此,如果人们要得到幸福,就应该、而且也只有信仰教才能实现。

通过对两种哲学的区分,奥古斯丁把人的幸福归于上帝的救赎。他认为,人现世的行为、品行和德性,其职能只能是抵抗罪恶,只是人自身向善的力量,本身并不等于善,也不可能让人得到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在于得到上帝的垂青和救赎,而上帝是否选择你,也和人今生的行为、品性没关系,而只在于上帝的喜好或兴趣。这样,他就完全否认了人自身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的作用,而只能指望上帝。人要得到幸福,就只有信仰和热爱上帝,这也是人们得到幸福的唯一途径。而上帝是现世永远不可能见到的,所以,他永远只是一种引导性的、提升精神的力量,是人应该永恒持有的期望,人们期盼的幸福也就如海市唇楼一般,永远在彼岸,不可能到达。

奥古斯丁辛苦地向人们阐述罪责思想,也就是为了让人为自己行为负责、赎罪,进而信仰上帝和教。他只能是为论证自己的教信仰可信打下基础,这也决定了他永远走不出神学的框架和限制。

试论孔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_其他哲学论文 第五篇

论文摘要:孔子思想当中富有深厚的生态伦理意蕴,并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在当代,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日益显示出对人类生态实践的巨大意义,对于我国3’-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论文关键词:孔子;生态伦理;现代价值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首先要面对的关系,人类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在人与自然长期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重点处理人与自然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儒家思想作为一种集大成的哲学思想,在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尤其重视生态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今天,深入挖掘和梳理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进一步提高人类热爱生命,拯救脆弱的生态环境,指导人类生态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哲理基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整个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儒家的主导观念是人与天、地、万物的一致性,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现代环境论理学的哲学基础。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的理念就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主宰。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肯定人与自然界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天人之间应该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

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天人合一思想,但其整体意义上的生态观念却十分鲜明,以至于儒家的许多思想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孔子认为“天”是一切现象和自然变化过程之根源,是宇宙的最高体,人及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生态的运行规律。Www.0519news.coM孔子在《论语·尧日第二十》中讲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把“知命畏天”看做是君子应具备的美德,认为“天命”是一种客观必然性,“知天命”就是对自然规律的了解和掌握。在“知天命”的基础上,孔子又提出了“畏天命”的观点。敬畏天命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在孔子看来,要使人与万物的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状态,而非尖锐对立的境地,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不至于在“天”或“天命”面前,变得肆虐妄为,轻举妄动,否则,将“获罪于天”。孔子要求人们办事要遵循自然规律,要体现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识。他认为“天”具有完美的道德和人格,它生育万物,也给人以美德,人与天地相参,人讲究伦理道德,万事万物自然会相安其位,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稳定的秩序。

二、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1.珍惜生命、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

孔子讲“仁”,其内涵便是爱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他把自然界的山、水和仁智这种德性联系起来,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比附,,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需要,天人合一观念认为宇宙不是一种机械的物质活动的场所,而是一种大众流行的生命境界,生命流溢于广大的宇宙,流畅于整个天地自然之间。人类万物无不是生命的结晶。由此出发,中国人把尊重一切生命价值,爱护一切自然万物视为人类的崇高道德的职责,古人把天人合一作为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认为有了这种境界,,遵循这一规定就会产生一种渗透于自然万物的关切情怀和生命体验,从而自觉地与自然同体同德,与自然万物相亲相爱,而不会将自己与自然对立起来,孔子认为要有这种境界,必须唤醒人们的道德自觉,对待人和物要有宽广的胸怀,不仅不能破坏自然,而且在管理自然时,应使它们按自己本有的方式自由发展。

2.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基本原则

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经验积累的程度和认识水平的深度有限,面对广袤无垠的大自然,人们只有畏惧和依从。孔子说:“天和言哉,四时行焉”,讲的就是自然规律。“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规”,其中也包括不违背自然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即物与我的内涵。春秋晚期,孔子明确提出自然界与人的存在是客观的、实在的,是以实然的方式定格于宇宙之间,并无神性可言。孔子认识到万物之间有其自身的秩序和规律,并要求从事的各个方面,从事捕猎、农耕和园艺的人们都要认识规律和依靠规律,强调指出恪守信义、节约费用。还指出按照四时变化规律组织农业生产是治理好国家的基本前提。大自然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机整体。生存需求决定了人类必定改造自然为自己服务。但人类又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以自然界为生存基础,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必须限定在自然界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限定在遵循自然规律并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前提下,孔子伦理中尊重客观规律的生态理念,对于今天人类重新认识自然,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观念,重视并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持久和谐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弋不射宿”的生态资源节用观

孔子主张慎用资源,强调“取之有度”,他要求人们珍惜资源,“用之有节”。孔子在人的生活态度上并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应该遵从一种节俭的生活方式,他认为,财富并不意味着幸福,精神上的充实,情感上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他称赞满足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颜回“贤哉,回也”,于是他强调“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孔子很重视礼,但他并不看中礼的外在形式,他不主张使用高贵华美的礼器,穿戴许多制作复杂而且过于讲究的服饰,他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把“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不用大网取鱼,不射夜宿之鸟,自觉地体现在行动上,这都是要求人类对自然资源在爱护和珍惜的前提下有度的使用,不能使物种灭绝,才能保持其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人类必须弃现在追求物质的生活态度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和自然和谐共处,同时,这一生态实践观很切合现在人们提出的生存环境必须保护,才能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符合人类长远的发展利益,达到人与自然“双赢”的认识论。

三、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突破了固有的家庭与社会伦理的范畴,进一步扩展到植物、动物,完成了“亲亲、仁民、爱物”伦理思想的逻辑轨迹,他对待自然的态度已经融入浓浓的道德情感和对生态规律的深刻洞察,表现出了博大的仁爱胸怀和极致的生态伦理智慧。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生态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遭到破坏是人类过度干预自然的结果,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道德领域由人际关系扩展到自然界,传统的人际伦理发展为生态伦理。中国儒家的孔子强调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认为人与天地之间是共生共处的关系,而不是敌对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他在强调仁时主要关系人际道德伦理,但也常常把仁爱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从亲亲到仁民,从仁民到爱物。孔子认为不按时间伐树,不按规定打猎,是残害生物的不孝行为,他把伦理行为扩展到自然界。

我国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比发达国家要晚,但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尽管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得到重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已相继,但是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仍仍然不容乐观。现在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增长任然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支持,在耕地、水、矿产、森林和能源等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的情况下,能源瓶颈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开始显现,近年来出现了“油荒”、“电荒”和“煤荒”。孔子的生态智慧,对于我们今天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意识有一定的启发。

(1)要树立环保意识。自然界是活的有机体,人类是其中的一部分。环境问题在古代还没有那么突出,而儒家的天人关系观和深刻的危机意识,已经洞见到问题的存在,因此,人类必须将人伦道德扩展到自然界,深刻反省以往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价值取向,重新认识自我,重新认识自然,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有意识地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拯救我们共同的未来。(2)树立节用生态资源意识。取用有节,物尽其用,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主流和内核,也仍然是现代社会解决资源短缺、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资源的一项合理而有效的对策和途径。孔子提出“各得其养”的原则,就是要求对自然资源有节制地使用,反对破坏自然本性。

总而言之,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既缘于仁爱之心、悲悯情怀以及对生生之德的敬畏,又深深植根于其形而上的天人合一思想,并体现了对宇宙本质、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思考。这些对于当今生态实践的发展,对于生态危机的拯救,是个启迪,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mianfeilunwen/zhexuelunwen/12057.html

《试论池田大作科技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_其他哲学论文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