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免费论文 > 社会论文

浅谈道德在社会运行中的导向功能_中国哲学论文五篇

2022-01-21

社会论文】导语,你所欣赏的此篇共有51084文字,由杨栋波认真订正,发布于范万文网!范万文小百科:

导向,指引导的方向。如:新闻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城市精神对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巨大的灵魂支柱作用、鲜明的旗帜导向作用与不竭的动力源泉作用。

价值,读音jià zhí,汉语词语,意思是泛称物品的价格。浅谈道德在社会运行中的导向功能_中国哲学论文五篇假如你对这文章想说点什么,也可以上传分享给大家!

浅谈道德在社会运行中的导向功能_中国哲学论文 第一篇

论文 关键词:道德 社会运行 导向功能

论文摘要: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能够对社会运行方向产生导向姊能。道德观念是引导社会运行的价值观念,道德活动是道德对社会运行发生影响姊能的具体实施途径:从理论上讲明这一点,对于走出道德虚无主义和道德决定论的认识误区,更好地体现以德治国的要求,加快生产力 发展 ,促进法制建设进程,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的世纪是一个剖新的世纪,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发展,对于思想道德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建设市场 经济 的今天,我们不再将以善为核心的道德视为远离经济领域的非经济因素”。恰恰相反,道德观念的更新、道德活动的台理化可以对高科技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运行起到越来越大的导向功能。

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机制的各个部分发挥各自的功能,相互发生作用所导致的社会变化和发展我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先生认为,社会运行的形式“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关系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l】l。瑚‘。 哲学 角度上讲,它指的就是社会的变化与发展,而变化发展的原因,就是构成社会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行为当然是社会各要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内容。

道德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主义哲学理论认为所谓道德现象,就是指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1w可见,一般说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道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重规定性,然而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并非纯粹社会或社会观念。WWw.0519news.Com

社会运行有多重规定性,如运行状态的质和量的规定性、运行方向上的规定性等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能够对社会运行方向产生导向功能功能一般意义上是指功效与作用,导向功能是指对事物发展方向的引导功能=道穗的导向功能是指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向社会提供了一套善恶价值标准系统,能够对社会运行的方向起引导作用,是社会确立其运行方向的依据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价值导向系统,具体从以_卜几点阐明:

一、道德观念是引导社会运行的价值观念

人们一般认为,真菩美是最高层次的价值观念和标准正如张出年先生说,人们经常谈论价值,其中更根本的、基本的价值是,“真为认识的价值,善为行为的价值,美为 艺术 的价值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善恶作为一个价值标准是关于社会道德领域的标准,但是无论从这个标准的来源.发挥作用的领域上看.都并不是这样狭隘的.孤立的价值标准,都是社会的综合标准。

f—j道德价值标准是在对各种社套关系的综夸反映基础上产生的

从道德起源来看,主义理论既批驳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诸如良知良能、善良意志、自我意识等起源论,也批判了客观唯心主义认为道德是诸如理念逻辑、绝对精神等客观精抻的起源论.认为道德是客观的社会关系的产物.是客观的社会必然性的产物=正如指出的那样:人们实践活动必须亿万次地使人的意识去重复各种不同的逻辑的格,便使这些格能够获得公理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应当”、“善等这样一些指导人类行为的观念和准则。由此可见,主义理论是肯定道德的客观起源基础的也就是说.道德产生于客观和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但是,作为价值观念,它毕竟不同于客观现实本身,客观事实本身一般地说无价值可言.道德的善恶观念的直接基础是列客观事实的认识:而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也只是道德的基础.而不是善恶本身,认识的价值是特定的“当我们把真当作一种价值来理解时,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一主体在何种程度上接近于客体的角度,所看到的一种综合价值”】”,因此就真、善、美三个基本标准中真与善的关系来看.善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单纯的价值观念和傍值标准,而是复合了真的标准是在对客观事实的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真”的回应一般的伦 理学 理论,只把它理解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但是,如果我们从“善”的这种认识基础来看.“真不仅仅是对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年4益关系的认识,它还包括对人与 自然 环境,宏观的社会各子系统,个人与个人等关系形式的认识。从内容上讲还包括对自然界各部分,人类社会的 、经济、文化等各十领域的各个层面上的认识。因此,善不仅仅是一种关于个人行为的高尚与否的价值,而是一种反映各个社会领域的社会现象,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价值如果说,我们把奉献、重义轻利等当作善,是对普的狭义的理解的话,那么在对复杂的社会关系认识基础上形成的诸如公正、和平、保护环境等观念,是对善这个价值观念的更广泛意艾上的理解因此,存在着作为人生观、社会观,甚至世界观的善的观念,它在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其各种关系等客观现象的一定程度的认识的基础上.为人类社会描绘出这样一种境界: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和人格完善实现了,和谐统一,人类社会运行公正有序。

一二1道德价值标准在社套的各个领域都能发挥佧用

从价值系统发挥作用的领域来看,也是综合的价值标准道德作为社会的一种意识形式,有其系统的理论形式和其他存在形式。但是,道德意识和观念在社会中却没有特定的领域,“它遍及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挤身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渗透于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之中”i2]聊。一切人的话动和关系,不管是个体形式的主体,还是群体形式的主体.都同道德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都直接或间接地.或强或弱地拥有一定的“善.或“恶”1的价值。善恶本身并不是不证白明的抽象概念,何谓善,何谓恶,必须立足于利益关系的处理原则,才能确定其特定含义当然,就社会运行的机制而言,也有一些自发的机制.

所谓“自发机制是指依据一定的 规律 自然地、 历史 地形成的社会机制””如家庭机制的形成、原始社会中原始人群这种整合机制的形成等,都是自然规律或社会历史的必然性所导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在-人识规律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自由人们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因此,推动社会运行的人为机制就越米越多了=所谓人为机制是指人类根据一定的社会运行目标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而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社会运行机制。在促进人类发展的活动中,也意味着人娄将零担更多更大的道德责任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样的事实,无论ff。么领域的能动的社会行为,在能动意识和行为产生之前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要进行价值造择和权衡。这种造择和权靳所依据的价值系统往往是多方位的,往往包括广泛意义上的善恶价值系统。社会在进行经济模式改革时,必须考虑到这种新经济模式会不会带来负效应.如财富分配不均,两扳分化,妨碍公正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实际上是用“善”的价值系统在对经济活动评价的标准显然,道德这种提供价值观的作用决不仅仅是在经济领域中发挥,它甚至在社会的一切领域。部对人的能动的社会行为发挥着作用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认为大多数^已经十分习惯于相信,至少名义上相信,道德力量乃是一切人类社会兴亡的最后决定因素一一而宗教还曾经这样使许多人相信:宇宙的力量也和社会的力量一样,乃是受道德目的所调节的。 现代 英国激进哲学家尼尔森更明确指出,“革命必须服从道德反应,“必须更仔细斟酌社会是否发展到了需要革命的时期。这里要求把人们的道德反应’也充分考虑在内……如果理论同由于这个评价而引起的道德反应’相矛盾的话,理论就必须服从这个反应……用心等待恰当的时机……判断个恰当的时机的东西,就是‘道德直觉…[7i,pl5,不管这些哲学家的理论在实质内容上有多少不足之处.但在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这个问题上跳出了狭隘的认识一展示出了道德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功能,从而肯定了道德在社会运行各个领域甚至整体运行中的价值导向作用。   二、道德活动是道德对社会运行发生导向功能的具体实施途径

道德活动,广义上讲指一切具有善恶价值的人的社会活动我们所讲的是狭义的道德活动,它实际上是人类各种社会活动中的一方面,固为在社会生活中专门的、纯粹道德意义上的活动几乎是不存在的所谓道德活动指的是人们从道德角度去社会现象,利用道德事件进行评价,并作出道德判断的活动正屉在这样的活动中,道德社会对社会生活、社会运行的导向功能和其他各方面的功能才得以发挥,因此,我们说,道德活动是导向功能得以发挥的具体实践途径。主要有两种形式: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

i一)道德认识是把握世界、认识社会的特殊方式

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是一种价值,是道德主体的需要同满足需要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巨大动力就社会整体来说,需要是社会运行的能源系统。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诸如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生存需要和 发展 需要近期需要和长远需要等多种形式和性质的需要,这些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恰如其分的调.社会运行才会正常而有序,呈现出良性运行状态,道德从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高度一致的角度出发,是认识各种社会需要是否协调的认识视角和工具在社会中,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意图,没有预期目的的。一定社会的道德总体上以价值标准的形式显现着这种社会所指向的社会运行的预期目的。因此,道德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是一种立足于一定价值观基础上的认识,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特定的价值观出发来认识社会是否公正,社会运行的方向是否与人们的利益一致。因此,选种认识是道德对社会运行导向功能发挥的意识前提

l二】道德评价是对社会运行方向上的矫正

道德评价是人们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立足于道德所规定的价值观对社会现象作出道德评判。道德平价一方面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另一方面又创造出新的规范,制约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的运行。这些准则作为评价的产物,叉代表着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评价将有无意义、有无价值、善和恶等等加之于评价对象,往往通过左右人们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左右宏观的社会运行方向。道德评价的主要方式包括:个人言论风俗评价、评价、理论评价等多种形式,其中对社会运行起到直接影响方式的主要是风俗评价、评价和理论评价道德评价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评价本身,它是从人的需要.尤其是整体利益出发,使社会运行从方向上符台它所维护的利益.

“道德就是通过形成特殊的社会秩序和准则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发展的”。i。

三、正确认识道德对社会运行的导向功能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自古以来,对社会的运行都发挥影响。传统社会中,统治者甚至提出“德治天下”的 主张,体现了道德在传统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现代 社会是法制社会,但这并不意昧着道德就没有一点用处了,在当今的社会,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 法律 调节上的真空地带。如:社会上存在有法不依的现象以及有法不愿依的严重法律失灵现象,仍需要依靠道德的导向功能从而在道德提供善恶标准的基础上,形成守法、公平等一系列的原则和规范,去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社会利益分配的公正性和台理性,使社会运行秩序得到道义上的保证。

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作为一种社会,它仅仅是范畴的内容;作为价值标准,它主要是对利益关系的把握,也就提供一个“应当怎样做”的模式,对于该做不做的惩处仍然要靠法制来解决。因此,它既不是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唯一的社会也不是对社会运行在方向上起引导作用的唯一的价值导向,盲目地夸大它的作用必然弓i起“道德决定l万能)论”的错误。这就需要对它作适当的定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看到它的价值,叉不至于犯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

所以,在进行建立市场 经济 体制的今天,我们既要对法制加大研究力度,制定良法并且使良法被有效的遵守,同时也要重视对道德这一传统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加强道德对社会运行的研究.对于肯定道德的社会价值,正确认识道德的地位,反对虚无主义和道德决定论,更好地去领会以同志为核心的集体提出的建设国家要德法井举,充分利用两者的优点和长处,克服它们的缺点和不足,对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良性运行,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文明的现代化强国,无疑具有划时代的 历史 意义和现实意义。

简析先秦儒家孝道在传统社会中的伦理价值_中国哲学论文 第二篇

论文 关键词:儒家孝道;传统社会;社会稳定;当代省思

论文摘要: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儒家孝道的创始人,他们所推崇的孝道思想对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儒家孝道的创始人,他们所推崇的孝道思想对   (三)先秦孝道对推动社会的 发展 起着重要的作用

儒家孝道最初始于家庭,是子女对父母的敬奉行为。到春秋战国后期,通过后来先秦儒家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即对孝道进行了“内推”与“外衍”,从而扩大为兄弟姐妹、伯叔姑舅最后推及为广义的尊老爱幼的社会性道德,并在此基础上上升为忠君爱国的 性伦理,从而构成了孝道的三个层次,即家庭性伦理、社会性伦理、性伦理。可见,孝道的外推与内衍在传统

“智慧城市”:未来科技社会的生存智慧_科技哲学论文 第三篇

一、当代社会的生存境遇

以物联网和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是21世纪的现代科技社会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生存状态的基本面貌。人们创新科技,同时科技也赋予上文库人们新的生存体验。当代社会人们的生存境遇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社会互动的“信息化”。信息化指的是一种信息方式。所谓信息方式,就是以电子媒介为基础的交流方式或结构。在《信息方式》一书中,信息方式理论的创立者,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指出,信息方式理论“恰如其分地描述电子化交流方式”和“对社会互动新形式中的语言学进行解码”,并将之界定为“符号交换情形中的结构”[1]。信息方式不是人们所有的交流方式,而是建立在电子媒介技术基础上的,通过电子媒介进行的交流方式。这就把信息方式的对象基本确定在电子媒介交流的范围之内。正是当代社会交流的这个特征和由此导致的交流新形式,使社会互动越来越信息化。

其次,现代时空观念的“可逆性”原则。根据传统西方哲学的原则,范畴所具有的思维能力在先验感性能力的时空观中展开。爱因斯坦打破了这种康德式的时空观,提出时空的可逆性。所谓时空的可逆性,是指通过现代科技技术使时间和空间逆向,使历史得以回放。丹尼尔·贝尔在《的终结》(1962年)一书中提出,在历史短路中资本主义阶级矛盾被掩盖起来的观点[2],鲍德里亚也将这种短路现象称为把历史的返归曲线记录下来[3]。Www.0519news.Com历史的暂时中断、短路使逆行成为可能,时空的可逆性使社会的消极有害影响可以人为干预后尽可能消除和减少。可逆性和永无止境的反向永恒加剧了资本的逻辑进入历史后的非理性,是技术的进一步反映。

这种可逆性体现在生产关系中就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资本内在局限性的压力。根据的生产理论,商品用于交换和流通的时间越短,资本周转的时间就越短,资本实现利润的速度就越快。因此,现代资本主义在稳固掌握物质生产过程基础上,通过现代高科技信息编码方式最大限度地缩短资本进入流通和消费阶段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利用高科技创造更大利润,使资本在活动空间、时间上真正具有全球化的意义,实现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世界历史的理想。知识经济的出现证明西方传统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已发生转变:即从过去低端服务业占主导的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又释放了新的生产力,扩大了资本的内在局限性。但归根结底,这种以资本为原则的现代文明无法自我逾越的界限和片面性会越来越严重。正如预言的那样,随着资本的发展,对物的依赖的存在方式将会反过来人。

第三,日常生活的“虚拟化”。曾经预言的人类全球化生存趋势已成现实。在《党宣言》中曾明确肯定了全球化和思想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为公品,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瓦解,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性文学。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现代数字技术使这种预言变为现实。日常生活将全世界的文化生活聚焦于一点,即网络世界的公品。目前流行的高仿真网络游戏就是对日常生活的高度虚拟化的精神产品, “偷菜”游戏、“穿越”小说的注册用户高达几个亿,而且,为了玩“偷菜”之类的网络游戏,很多人更是不惜改变自己的起居作息、工作方式、交友习惯,甚至生活方式。在高仿真网络游戏中,游戏依托互联网一方面丰富了现代科技的生活内容,另一方面社交网络化所带来的暂时快乐却难排遣当代人内心深层的孤独和寂寞,造成“网瘾”等多种新的心理疾病出现。

第四,人文价值的“多元化”。这直接体现在全球范围内对一元论的颠覆。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个体为了掌握超出人类极限的知识,不断抛弃过去,追求变化。文化领域的多元论日益取代了文化沙文主义,走向更加自由和。但是过度求变的心态又使人急功近利,虚无主义抬头。这种虚无主义思想,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介入,显现为网络虚无主义的表象;另一方面也是现代科技本身非人属性作用的结果。

第五,科技与人类的“超现实性”。人类与科技结成的新型社会结构关系令世界构成一个超现实图景。信息方式所描述的世界正是在电子媒介交流中,由新型语言结构所构成的,不同于传统世界图景的超现实世界。在信息方式的这个超现实语境中,人们所面对的世界是由电子媒介的自指性语言所构型的新型语言和符号世界,信息方式就是要对这个超现实世界进行解码。然而,一旦围绕她的固定社会语言基础发生变化,这种解码方式就可能反过来变成一种新的灾难。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危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危机,是人与科技关系的危机,是人在科技中所处位置的危机。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颠覆了人与物之间主、客对立的二元关系,“物”不再是自然状态下的朴素物,而是具有支配人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物的逻辑”,在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科技本身甚至可以脱离人类的控制自我控制。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数字化生存对人性的威胁导致金融危机和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造成现代科技与人的关系呈现与传统价值观、理性逻辑的断裂,这可以理解为对鲍德里亚在《拟像与仿真》中提及的“超现实性”危险的现实感受。

二、“后危机”时代的生存方式转向

金融危机造成的最直接后果便是应对生存方式改变的迫切要求。在所谓“后危机”时代,人类对信息方式的依赖将得以继续并加剧,以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21世纪的生活方式呈现出非线性的多元性的新趋势,如何安全、高效、便利和舒适地运用信息方式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信息方式的和批判的是电子媒介语言结构对人们交流结构的构型和对主体的重构。从未来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角度看,在这种重构中,中国社会已经具备了生存方式转向的客观条件。

首先,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受发展中国家多元化经济条件和复杂变化过程的约束,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不适宜选择单一模式。“后危机”时代如果能够找到解决未来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正确途径,发展中国家就能够在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同时,促进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事实证明,当居民的gdp发展到3 000美元时便进入消费社会,人们更为注重消费服务。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人均gdp1 000~3 000美元,是经济起飞阶段[4]43。在经济发展既充满新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社会风险的时期,往往是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体制不断应对新挑战的关键时期,无疑会对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体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其次,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角度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更好地消除实践中由收入分配不公引发的社会问题。由于产业结构快速转型而引发的分配正义问题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社会、和经济引发动荡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阶段生活方式的稳定发展问题。归根结底,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是生活方式创新的根基,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新选择。

转贴于上文库 第三,从老龄社会结构的角度,要避免“刘易斯拐点”[5]过早出现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w·阿瑟·刘易斯认为,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在过去,民工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随着特定的背景因素的变化,如果不涨工资就招不到人,出现民工荒。然而中国目前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仍然超过其他产业。但根据目前趋势来推断,到20xx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将超过第一产业。不过鉴于中国迅速步入老龄化,“刘易斯拐点”可能会出现得更早[6]。尽管中国仍然有潜力在未来10年持续保持7%至9%的高速增长,但全球范围内的老龄化趋势已构成我国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转变的新内容。

由此可见,“后危机”时代生存方式的转向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从经济上讲,意味着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必须经历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理念的转变;从文化方面讲,是进入人类文明的高级阶段所必需进行的思想反思;从生态方面讲,是现代工业社会经济、生态和人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社会结构上讲,是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社会分配正义等问题特别突出的时期。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后危机”时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转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从高能耗经济向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转向。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正在打破“物的逻辑”,社会生产、交换和消费将越来越重视人文因素,尤其重视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后危机”时代,低碳经济将成为全球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新型社会发展模式。社会发展与环境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既依赖于自然条件,也反过来深刻影响着自然环境。自由经济非但没有令主导经济增长衰弱,反倒在金融危机中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就是以追求gdp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经济发展任务,以重化工业项目和批租土地为经济增长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的资源消耗型经济模式。其结果导致工业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即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所消耗的自然资源以及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已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越来越多地依赖与自然隔绝的人工环境系统,单纯依赖高能耗,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动力技术系统,构成了20世纪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的辩证法》中所批判的单维的独白式的和霸权性的“文化工业”。

在这样的文化工业背景下,离开生动的生活方式谈社会发展就会使我们局限于单纯工业化水平及其差异性的研究,局限于城市化率与现代化关系的研究,就会把gdp的单纯数量看作是评价城市发展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而从生活方式差异性角度来看,未来评价城市发展模式的方法已呈现出突破单一标准化的城市化率的阶段,转向将低碳、环境、医疗卫生和能源等配套设施建设也纳入评价标准之中,甚至人们对生活方式选择的自由度和幸福感等人文因素也成为量化标准,成为需要考虑的关键内容。

二是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向。城市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因此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城市发展理念是以生态和人文的高质量互动为核心,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消除城乡差距的同时,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城市是消费的主要载体,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构建消费大国的战略性选择。从国际经验看,当一个国家处在人均gdp3 000美元的时候,城市化率大概在55%~60%左右。20xx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 266.8美元,但城市化率只占到45.68%,远低于工业化中后期60%的均值[7],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的释放与升级。我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持续快速增长后,发展阶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开始由生存型进入到发展型,由出口型转变为内需型消费结构的新阶段。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以建设消费大国为主线的发展方式的转型日益明朗。

根据数据,由于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以及新生儿的增加,这意味着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亿人加入城市居民行列。20xx年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居民人数首次超过农村人口[8]。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作为20世纪特征的“文化工业”的信息交换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释放国内消费需求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有赖于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着力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分配不公现象,推动以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

三是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向。现代科技为中国特色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技术基础,进而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创新的契机。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职能转型,目标旨在纠正社会分配的非公平正义和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向市场经济转型并不意味着将发展经济的责任完全让渡给私人部门,而是要建立两者之间协调互动的新型关系,其中,进行公共服务型转型是关键。人们追求更为便利、舒适、安全和生态的城市生活,这无疑是对提出了由发展主义向公共服务转型的更高要求。因此,生活方式变革归根结底会成为我国终结以gdp为中心的增长主义,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改变以gdp为中心的增长方式,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

构建新型的生活方式是突显发展民生态势的重要标志,更是智慧民生更高层次的发展内容。金融危机后,尽管国外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很多批评,有些甚至对中国到底是资本主义还是的看法不一,但世界普遍认为中国应该更多地依靠内需而不是出口,利用居民消费而不是消费来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面对金融危机打击下的世界经济,中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在“后危机”时代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并且确立了以民生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措施。

三、智慧城市:蕴含中国智慧的生存之道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将成为21世纪影响世界的两件因素之一。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化将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体上文库现。未来20年,中国估计有3亿人口从农村地区迁移到城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城镇化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1949年至20xx年,城镇化水平由10.6%提高到41.8%;城市总数由138座增加到661座,城镇非农人口由5 765万人增加到54 283万人[9]。未来10年,在全球发展最快的100座城市中,将有 97座来自新兴市场,其中中国有 8座,印度有 11座[10];新兴国家对全球经济体贡献的比重日益扩大。但面对越来越加尖锐的城市问题,“城市病”、“大城市病”的出现对新兴市场国家的考验也更为严峻。

(一)数字城市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智慧城市引导未来创意发展空间

中国在“十二五”(20xx年到20xx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11]28。继20xx年ibm推出其“智慧地球”的全球战略之后,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包转贴于上文库

括中国诸多城市在内的全球城市发展的新热点。要围绕以信息化推动新型工业化以及上海发展物联网产业,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等“智慧城市”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开辟认识城市和发展城市的新视角。内容丰富的各层级、会议和战略规划都表明,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为城市发展提供新思路的智慧城市方略,已经开始从设想逐步变为现实。目前,武汉、宁波、上海、无锡、深圳、佛山等上文库城市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进入了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梯队。智慧城市引导未来创意发展空间意味着因创造观念价值而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其一是在所有产业中注入新的数字化信息要素来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其二是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中不断进行信息化投入,提高附加值或创造新的需求并扩大市场。利用信息资本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创意元素融入到生活中,融入到物质产品的生产中,将信息资源转化为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资本。

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明确城市建设重点是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构建实时、便捷的信息感知体系,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将智慧民生建设真正提上日程,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和技术,清楚未来民生要实现的目标。因此智慧城市战略在创造城市经济价值,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具有巨大价值。而智慧城市的诸多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创意产业来实现的。在保护和传承中以创意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营资源;将文化创意融入各行各业,与技术、产品(服务)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护环境,利用废弃老厂的空间资源发展创意产业。这些都为未来创意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2]。

(二)智慧城市的生活方式建构更加注重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使生活更加文明、环保和艺术

未来城市建设中要把智慧民生作为重点,通过解决民生方面的智能化改善,真正实现城市居民的健康、幸福生活[11]。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中,由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将发生进一步的变化,越来越多地追求便利、舒适、安全和生态的城市生活。

未来五年中国城市发展的蓝图,蕴含着智慧城市的生活智慧。作为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除了优美的自然环境,生态城市还应有精神体现,即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包括社会秩序、道德风尚、教育程度、文化底蕴等。因此,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除了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发展,还要使未来城市生活更为文明、环保和艺术。

全球化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要注重不同城市历史发展的差异性。“有三个关键因素决定了这些城市的全面健康发展,即地点的神圣;提供安全和规划的能力;商业的激励作用。在这些因素共同存在的地方,城市文化就兴盛;反之,在这些因素式微的地方,城市就会淡出,最后被历史所抛弃”。“城市兴衰的进程既源于历史,同时也被历史所改变。今天成功的城市化区域也必定是古老原则的体现——神圣、安全和繁忙的地方”[13]。乔尔·科特金对城市史的研究提示我们,一个没有道义约束的城市,即使富庶也注定会萧条和衰落。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中国作为有着悠久灿烂文明的国度,其构建科技发展过程中技术与人文的新型关系,让未来城市生活更为和谐,保持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为世界和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

(三)智慧城市建构更加注重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中展开生活方式的创新

对生活方式的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的生存智慧。生活方式是消费方式、休闲方式、交往方式、家庭互动方式、文化娱乐方式等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在《德意志》中,曾揭示了一个有关人类社会活动方式建构的重要命题,即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又是生活方式的组成[14]。社会活动就是不断在生产的基础上生活与在生活要求下生产的历史过程;社会活动方式就是生产方式变革生活方式与生活方式诉求生产方式的结合模式。

生活是一个历史过程,如何在城市未来发展模式中克服“拉美陷阱”,防控西方国家的城市病、大城市病等社会难题,是智慧城市成败的关键。全球化推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拉美曾经展开十几年的实验。实验结果是:照搬照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结果却令拉美各国贫困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被贫民窟包围,城市人口严重超载,失业率居高不下,城市贫富悬殊,环境污染,治安混乱,社会失序,政局动荡,资源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这种典型的“过度城市化”现象被称为“拉美陷阱”。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所缔造的“依附性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最终没有让拉美各国走上富裕之路。那么,如何避免走西方城市化发展的老路?为此,我国制定了以智慧民生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目标。一是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二是让城市软实力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城市发展的新格局是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四是发挥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示范效应;五是增强城市群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辐射作用。

21世纪,生活方式创新趋势已经在当今的社会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美国和其他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对生活方式的研究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甚至赋予比生产更为关键的意义。用创新的方法解读生活方式,剖析生活,才能让吻合未来生活方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再成为问题,因为了解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就知道了其潜藏在背后的真正需求。按照生活方式来细分市场,把握市场动向和发展趋势,可以应用到城市发展的诸多方面。它可以使得原先单靠人口统计指标、地理指标等难以划分的部分,获得更为准确地把握。尽管我们现在距离在《党宣言》中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生活方式——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还有很大距离[15],但是这样的社会理想一直提醒我们,在生活方式的创新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那么如何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实践?在这方面,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应强调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突显智慧城市自身的特色或者差异性,重点在于根据城市自身的历史特点和现代发展要求进行特色定位;第二,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要注重城乡生活方式的互补性,既要合理传承体现城乡文化生活风格的差异性,又要防止新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鸿沟。重点在于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的生活方式如何示范和辐射广大偏远乡村。第三,智慧城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要突出整合与互补,发挥地域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第四,智慧城市特别要重视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生态学层面的和谐发展,培养更为生态、环保和艺术的现代生活方式。第五,关注世界优秀智慧城市中文化的创新成果,不断创新生活方式建构的理念,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批判与吸收各民族生活方式的弊利,把握全球化的机遇,应对生活方式西化的挑战。第六,注重智慧城市中公权与私权的法治建设,倡导用公共集体科学的生活方式感染与引导个体生活方式的科学建构。

归根结底,人类生活方式的创新是全球化背景下主体性与现代性的不断对话,是人类对自身自由与发展方向的不断深化与调整。中国以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在世界范围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将为人类的未来增添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也必将为未来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勾勒更为清晰和美好的画卷。

转贴于上文库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_科技哲学论文 第四篇

社会科学研究究竟是否需要将事实与价值分开,或有意识地排除价值判断?这似乎是个显而易见的简单问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们暗含的价值观总是或隐或现地影响研究本身。这一问题在东方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成其突出。因此。本文先论述当代西方哲学对这一问题的若干代表性论点,然后再对我国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某些普遍倾向作针对性的评论。 

科学价值中立说 

关于科学的价值中立的观点,在西方哲学思想中在较长时期内影响了占主导地位的科学观和认识论。一般认为马克斯•韦伯引入了现代的事实—价值两分的观点。他在《社会学与经济学中“价值中立”的意义》这一经典论文论述了两方面的观点[1]。第一点他吸取了休谟的思想,认为在规范与描述之间、在断言某物实际上是什么与理想上应当是什么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我们加于事物的价值不属于这些事物的真理性,科学关心的是描述实际发生了什么,并且解释为什么。自然,科学能够而且必须注意个人和团体在事实上怎样做出评价,但他们却不能从根本上真实地记录这个或那个事物是内在地有价值的,因而是在范畴上应当被评价的。韦伯的第二个论点是有规定性的。他从不认为价值是无足轻重的,也从不宣称每个人,特别是社会科学家应当总是避免价值判断。与此相反,他坚持提出指认与评价的区别,二者不容混淆。一个人在表达价值判断时,不应当自称这种判断是得到科学地确认的;因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当社会科学家推崇某种行动时,他们应当尽力地说明自己所说内容中哪些是科学的发现,哪些是具有很不同地位的政策建议。WWw.0519news.Com这是知识分子的真诚品质与尊重真理的原则所必然要求的。 

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一般都竭力提倡科学与价值、描述与规范、实然与应然判断的严格区别,要求社会科学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亨普尔指出,有关科学的价值中立问题,可以说是围绕着两个不同的方面而展开,这就是:(1)科学家的实际研究行为,和(2)批判评价和论证科学断言和程序的方标准。在科学家的实际行为层次上,价值评价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诱导因素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道德的准则、审慎的思考和个性等等显然会影响科学家对所研究领域、问题和所采取的方法的选择。社会和价值有可能削弱研究某些特殊问题领域的努力,也可能鼓励人们赞同某些并无可靠根据的理论。当然,作为一种规律,科学研究中决定采取或放弃一个特定的假设或理论,将强烈地受到认知价值或准则的影响,这反映在他们坚持某种方程序的标准上。[2] 

正是在构成研究行为的重要的诱导因素这个问题上,价值评价与科学研究相关联。因此,必须在心理学、社会学和科学史解释科学研究行为时考虑价值评价的作用。然而,这种科学解释在谈到科学家受价值影响的时候,并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它在解释科学家接受或放弃一个理论时,并不论证这个理论的合理性,或表明这是个不合理的科学程序。而合理性问题要求的是在可以获得的证据和其他系统的根据的基础上对理论进行批判的评价。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科学观,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主张科学理论与证据关系有明确的客观标准,并认为这种标准可用证据与理论之间的肯定或否定的的逻辑关系来表示,由此而为科学的客观性与价值中立说提供了依据。按此观点,恰当的科学研究及其结果是于研究者个人的成见、信念或态度的,因而可以把某些程序看作违反了科学规范,并可以用对科学以外的价值观的过度依赖来解释研究者违背恰当的科学行为的动机。 

与上述科学哲学观点相类似,现代知识社会学(或科学社会学)的鼻祖卡尔•曼海姆也把自然的与文化的区别了开来,把数学、自然科学与宗教、道德、实践领域等其他方面明确区分开来。“可以说,形式知识在本质上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其内容并不受个别的主体及其历史社会条件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显然存在着范围广泛的主体事务,它只能由某些主体、或在某些历史时期被接受,而且从个人的社会目的来看,这也是显而易见的。”[3] 他认为,自然科学具有可重复性,而宗教道德等文化的领域则具有不可比的特征。所以他断言,在本质上是非真理的。一般来说,的特征是对其范围广泛的对象进行高度明确的阐述,对其追随者有权威的明确的命令性。与其他类型的信仰相比,更加系统化,围绕一个或数个突出的价值观而整合。它往往抵制信念的变革,它的接受或推行还往往伴随着鼓动性的宣传。谁接受它,谁就要完全服从它,谁的行为就必须完全渗透着。任何一种都产生于特定的文化中,因此它不可能与该文化的重要因素完全分开。故意掩盖人们的动机与利益,这就迫使利益与对抗着的人们相互欺骗,并用貌似普遍化的方式掩盖狭隘的局部目的和利益。不会把系统地追求真理当作自己的一项义务,因而采取取教条主义的认识态度,不愿接受新经验和真理。作为一种文化的产物,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尤其明显。 

曼海姆坚持认为,凡的或是涉及世界观的一切知识,不可避免地都是有党性的。他因此而暗含的论点是,像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均无法摆脱和党性的束缚,所以他也承认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有不同的思想。这些观点引起了美国实用主义者胡克的争论。胡克在肯定了曼海姆的开创性工作以后指出,困难在于,曼海姆承认,表现阶级立场的和乌托邦,导致在科学意义上被认为“真”的那些关于事物性质的理论和发现,因此,问题就转移到这些“真理”是否取决于导致探索和发现这些真理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这一点上。“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既然随着历史时期而改变,曼海姆认为这问题就成为一个知识社会学的问题。……现在假定科学的处理方法和客观性是同一的,使曼海姆感到头痛的问题是:任何一种的科学知识是怎样成为可能的?曼海姆在他的书中,不同的一页就有不同的答案,而使读者对于他真正相信什么完全感到茫然。”[4] 实用主义作为一种独特形态的科学主义思想,对此作出了自己的回答。胡克实际认为,即使存在阶级或党派观点的相对性,科学(包括社会科学)仍然存在超越主观价值的客观性基础,比如根据经验基础所作的证实或证伪的判定。这是我们过去在认识实用主义时所忽视了一个重要论点。 

因此,关于科学价值中立的观点,反映了西方一些思想家在科学发展以后对其根本任务的一种认识论的反思。在科学知识系统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有必要主动排除等主观价值的干扰,以相对纯化的方式对待其研究,以便适应客观性的要求。 

对绝对价值中立说的批评 

韦伯和逻辑实证主义者关于科学价值中立说的观点,在近数十年受到了西方哲学家主要是历史主义者和科学实在论者的批评或挑战。库恩以来的历史主义学派深刻地批判了科学的积累发展观,论证了科学理论的根本转变不简单地只是对关于事实的增长了的知识作出的理性反映。而科学不同学派之间的转换更像是信仰的转变,没有太多的合理性基础可言。劳丹则提出了一种关于科学家理性行为的适中的观点,指出理性的行动者持有各种目的和关于世界的预设信念,为了合理地接受一个信念,他必须能够限定与自己的目标和信念有关的推理范围。劳丹试图把科学合理性的一般要求与价值论、方和事实层次的共识统一起来。 

科学实在论者普特南对事实与价值关系的看法具有某些独特的意义。他公然声称自己要为一种几乎被了的观点恢复名誉,这种观点认为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无论如何也是模糊不清、无法实现的。因为事实陈述本身,以及人们据以决定什么是事实和什么不是事实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都预设了价值。普特南指出,关于科学价值中立的传统观点是建立在科学的工具的成功和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基础上的。怀疑价值判断具有认识功能的一个理由是,它们不能用“科学方法证实”,而且在福柯所讨论的伦理学观点中还强调调,在伦理问题上,人们不可能取得普遍一致或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许多人相信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可以作出使大家满意的论证。但在事实上,对于任意选取的一个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人们不可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同。许多人对于科学和很多理论都是可悲地无知,至于科学的工具的成功,由于科学的意义决非仅限于它的实际应用性,故不能由此而推出科学的合理性。所以,用工具的成功与多数主义来证明科学真理的合理性和价值真理的非合理性,这是站不住脚的。[5] 

普特南强调,至少有些价值必定是客观的。精确科学的理性上的可接受性取决于像“融贯性”和“实用的简单性”之类认识上的优点,因此,至少有些价值词项不仅仅代表使用这些词项的人的情感,而且代表了它们适用的那些事物的属性。如果这些词项不代表理论的性质,而仅仅代表有关人对理论所持有的“态度”,那么像“正当的”、“充分确证的”、“最有效的解释”等等,必定也完全是主观的。因为理性上可接受性不可能比它所依赖的参项更为客观。因此,至少这些价值词项具有某种客观的用法,即某种客观的正当性条件。同样,对于伦理学判断的主观方面也不能强调过分了。如果说,在科学领域坚持科学是一项客观的事业,并不等于认为每一个科学问题都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某些科学问题也许有一些客观的、不确定的答案,那么,在伦理学领域,某些价值见解是确真的,某些是确假的。“总而言之,某些价值见解(以及某些)肯定是错误的,某些见解肯定不如其他见解,在这个意义上坚持伦理学探究是客观的,同坚持根本没有任何不确定性的情况这种愚见,是两码事。”[6] 

由此可见,普特南在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上,竭力从两方面来阐述二者之间的融合、统一与制约。一方面,他不同意证实主义和旧实在论把事实与价值截然分开的观点,而坚持科学对客观真理的追求与融贯性、正当性、实用简单性和完美性等价值要求的统一,科学的客观性与多元性要求的统一。另一方面,从伦理价值的角度来看,普特南又不同意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而认为至少有些伦理价值是有客观标准或依据的。就认识而言,对于概念构架的任一选择,都是以价值为先决条件的,在选择一个描述日常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实的构架时,在众多的因素中首先会涉及到人们的道德价值。因此,真理理论以合理性理论为先决条件,而合理性理论又以我们关于善的理论为先决条件。 

普特南试图把事实与价值、真理与价值有机地、内在地统一起来,既不放弃实在论的客观真理论的基本前提,又不接受事实一价值两分的传统观点。其观点属于一种形式的价值真理论,是对那种离开人的能动的认识过程,而仅仅在本体论上强调真理是对实在或事实的纯客观描述的传统实在论的批评。它告诉人们,追求直理的科学不是与人的价值无涉的中性活动。 

那么,是否可以像相对主义者所断言的那样,由此而彻底否定事实与价值、科学与的区别呢?显然也不能。正如普特南所断言的,每一个事实都有价值负载,每个价值又都负载着某个事实。这后一命题说明,没有客观性依据的价值不能算作真正的价值。因此,这里的价值又与传统的事实价值两分观点所说的价值已不完全是一回事,因为后者主要指的是主观价值。可见对价值的不同解释预设了不同的结论。而从根本上说,价值具有主观与客观两重属性,纯粹的主观价值显然无法与客观性或科学性相统一。这里便存在不同层次的价值问题,客观性与价值只能在科学发展的高层次上统一起来。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前面论述了当代西方哲学有关事实与价值关系的一些基本观点,这些观点为我们合理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提供了借鉴。 

就本来意义而言,社会科学是以社会为对象的系统的知识探究,因此它在实质上与等主观价值体系有所区别。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基本立场、态度和方法上。从基本立场来看,社会科学以追求关于社会的事实知识或确切知识为基本任务,因而一般不预设立场。真正的社会科学是真诚而无畏的,无须迎合某些特定的个人或社会集团的口味,因而所采取的态度是合理的怀疑。研究无禁区,一切似乎已成定论或天经地义的东西或结论,都可能成为社会科学家的怀疑对象。即使有可能在研究的过程中否定自己的先前结论或成见,也在所不惜,真正的社会科学家是“无我的”,不怕否定自己。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是社会科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方上,社会科学多用归纳法、统计法等科学方法,以便从具体的社会现象中得出规律性的东西。尽管归纳法是不可靠的方法,但为了探究事实,社会科学家仍然频繁地使用,包括统计法等科学的归纳方法。 

等主观价值的追随者则与此不同。他们固执地追求信仰,从抽象的观念、原则、口号出发,竭力为某些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服务,因而他们采取的是教条主义的顽固态度,对既成的传统和信念不敢怀疑或质疑。其方法大多为演绎法,即从抽象的大前提出发,推演出脱离现实的结论,所以等主观价值体系尽管也打着科学的旗号,但其论证方式却十分繁琐,追求华丽的词句或动听的口号,实质则空洞无物,思维也不讲究逻辑,经常出尔反尔。归纳法和统计方法在那里只具有纯粹工具的意义,事实成了任人打扮的女孩子。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还存在一定的区别 ,前者指的是像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与自然科学更为接近的学科,可以采用经验研究和统计学等手段,后者指的是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学等更具有文化特点和包含更多价值判断的学科,往往与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分不开。然而,当代的一个发展趋势是日益要求人文学科也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即采用更多的科学方法和论证方式。比如,伦理学曾被认为只是关于规范价值的学问,但是,20世纪的科学主义者提出了伦理学不能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任务,伦理价值前提应从实际生活的伦理中得出。因此,人文学科如仍停留在传统的相对价值的水平,永远自说自话,无法像科学那样可作广泛而重复的比较和讨论,那显然是一种落伍的表现。 

将人文和社会科学只当作特定社会集团的学问,是其利益的集中表现,甚至提出所谓民族特色的科学、经济学、学等等,这实际上是将这些学科降至不具普遍意义的私学的水平,与占星术、风水术没有多少区别了。一门学科只有在成为可跨文化共同研究、讨论和验证的学问时,才能成为公认的科学。社会科学也许因为研究对象的文化特色而加入了某些价值因素的考虑,从而有可能影响研究者对具体社会问题的看法,但每门科学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公理、原则、范畴或概念,以及公认的研究和验证方法,包括共同的逻辑工具。比如学中的国家、政体、制、权利等概念及相关学说,用于调查的统计方法和一般数学及逻辑方法,便属于这种共同基础性的东西。 

当然,如前所述,纯粹的绝对的价值中立在科学研究中也只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理想,类似于乌托邦,而且正如普特南所说,从更高的境界来看,脱离客观性的价值只是主观价值,并不具有真正的价值意义。然而,这仍然不能说明科学研究丝毫不需要警惕主观价值的束缚或影响,妨碍认识客观性的实现。而且,人的认识与科学发展的高低阶段之分,在时间上也有侧重点先后的区别。可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上解决了事实与价值相对区分的问题之后,才能实现较高层次上统一的任务。 

由此来看我国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处于较低层次的主客不分、科学与混淆的状况。举例来说,伦理学几乎还没有脱离规范伦理的阶段,对于当前人们实际上如何处理或对待人伦关系,较少作实事求是的描述性研究,一般仍停留在从抽象规范向下推演的水平。诚然,规范伦理是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作为科学的伦理学还要从事认定事实的工作,这就需要进行某种程度上价值中立的研究,避免把伦理的“应当”误作“是”。在传统伦理的研究上更存在事实与规范不分的情况,例如有人把写在经典中的规范伦理与中国社会实际处理人伦关系的事实混为一谈,几乎不指出两者间的区别;更有人将战后日本等东亚社会的成功归结为孔孟之道,对于这些国家在长期传统中形成的带有自身特点的伦理道德作如此轻率的概括,更显出概括者社会科学研究常识的欠缺。 

至于像社会学、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也程度不等地存在着事实与价值混淆、应然判断与实然判断不分的情况。一些人不懂政策宣传与事实认定之间的区别,硬是把“应当”当作“是”,不懂得与科学并不是一回事。立场相对中立的问调查和事实报告,特别是在涉及、性等敏感问题上,做得还相当不够。有时候则以感情代替法律判断。例如,某个新兴小城市近年在吸引外资和城市建设及环境卫生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但其干部在工作作风上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长期要求机关干部普遍加班加点,休息时间极少,在维护城市卫生时采取了一些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严厉惩罚措施等。这些都是涉嫌违反现有法律、侵犯公民权利的问题。但有研究者写文章把这些归结为“善良违法”,试图以其行为结果的某些成绩来论证其违法行为的合理性。请注意这里的“善良违法”这一提法,这是用伦理价值判断来限定事实判断。如果有点现代科学的常识,便不会这样来认识问题。因为事实首先是,这些规定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的基本精神,至于行动者的动机是否善意,则完全是另外的问题。以对动机的价值判断来为违法的行为作辩护,显然是难以服人的。 

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上的中国社会在“百家争呜”时期多种学派并存竞争,源于民间的学问可以被某些统治者所利用,但尚未出现官方垄断学术的局面。只是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一切学问才被打上了官方的烙印。其结果是历史、文学、哲学都摆脱不了官方的束缚,成为广义的统治术的一部分,更不用说法学和学了。这种情况甚至蔓延到自然科学,如天文学为皇帝订立历法服务。当西学经过外国传教士之手传到中国时,官方思想已严重僵化和落后,采取了抗拒的态度。直到20世纪初的和文化变革,才最终冲破了官方的束缚,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才得以在在中国生根。然而,近百年史仍然是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争取相对的奋斗史。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真正得到贯彻,经历了百般曲折,至今仍然是项艰巨的任务。一些人习惯于唯上、唯书,偏偏不唯实, 连面对现实的勇气都没有,制造了许多指鹿为马、改事实、严重脱离实际的“研究成果”,以“遵命为术”为己任。因此,解放思想是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克服传统的体制弊端,使研究者真正摆脱各种束缚,取得真知。 

由此可见,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着较普遍的事实与价值不分的问题。当然,社会科学中的事实与价值,客观性与价值判断之间的区别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二者在更高层次上可以统一起来。但在较低层次,在社会科学发展的初级阶段,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则是更为重要的任务。只有解决了低层次的区分问题,才能解决更高层次的统一问题。另一方面,绝对化地理解科学的价值中立,在两者之间划出截然分明的界限,同样也会陷入乌托邦主义,因为我们只能做到大致的区分。 

因此,问题正在于掌握一个合适的度。如果把纯粹的绝对的客观性与完全的主观价值当作两个极端,那么实际的研究者总是处在两者之间的某个位置上。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在相当程度上还处在靠近主观价值的一端,有必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更接近客观性那一端,当然,谁也无法奢望达到彻底的客观性这一理想状态,只能尽力做到比较高的客观性。反之,毫无客观性的自觉要求,让科学与主观价值混淆不清,那就连起码的科学性也无法保证。  注释:

[1] 论文载于韦伯《社会科学方》,1949年自由出版社英译本,第1—47页。

[2] 亨普尔:《科学中的评价与客观性》,载科恩等编《25年概览》英文版,第277页。 [3] 曼海姆:《与乌托邦》,1936年英文版,第150页。

[4]悉尼•胡克:《理性、社会神话和》,上海出版社1965年中译本,第34页。

[5][6]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中译本,第218—223,169,184页。

Internet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_科技哲学论文 第五篇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探讨internet进入哲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新闻学、国际

关系学等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提出的大量新课题,并向传统理论提出的新挑

战,以及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势产生的影响。

【关 键 词】internet/哲学社会科学/网上文献

【 正 文 】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由信息革命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 以internet为核心

的这场信息革命,将极大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intern

et作为信息时代的标志,它的出现,涉及到广泛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尤其和哲学、社

会学、法学、经济学、新闻学、国际问题研究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引起社会科学研究

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它不仅提出了大量新课题,也向一些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

并将不同程度地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走势产生影响。

1 internet向传统的社会科学理论提出挑战

在经济学领域,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造成冲击。在传统经济概念中,生产取决

于所用生产要素的数量,特别是劳动、资本、设备和资源(物质的),信息或知识只被

视为外部因素,不是生产函数的完整组成部分,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是资本积累;

而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成为可再生的重要资源,经济增长更直接地

取决于知识的投资,知识创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其次

,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实践证明价值规律虽然是正确的,但是信息产品与传统意义上

的商品有所区别,它使商品的质发生了某种改变,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交换,而且还有分

享的含义。Www.0519news.com那么,信息产品的属性是什么,当度量信息产品的价值时,知识和创新在信

息产品价值的构成上占有多大的比重,怎样测定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需要进一

步探讨。此外,经济稀缺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等也受到挑战。

在哲学领域,internet突破了传统哲学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框架,改变了传统的时空

观,同时赋予哲学一些基本概念——“实在”等以新的内涵。如“虚拟实在”也是“实

在”,在信息网络空间是人类生活空间的延伸这个意义上,它是实在的,同时它不仅超

越了物理的四维时空,而且造成了更多维数的可能性空间。internet还向传统认识论中

的二元对立模式,特别是认识和实践的对立提出挑战,提倡智慧型思维,创造了新的思

维方式。

在社会学领域,对internet给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用

传统的社会学观点和概念难以解释或不能涵盖。如社区概念、社会成员互动模式、社会

分层理论等等,都面临着挑战。

在法学领域,internet将改变传统的法律思维方式,即习惯于对与错的非此即彼式

的思维。同时,internet对现行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法律制度是按照地理界

限划分,以国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界是法律规范有效的界限,如民商法、刑法、知

识产权法等都有着明确的地域概念。而internet超越了国界和时间,网络形成了新的时

空,这对传统上习惯以地缘界限建立的法律制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新闻学领域,internet冲击大众传播理论。在大众传播理论中,职业传播者、媒

介和受众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从网络传媒来看,这三个要素均已发生重大变化。一是in

ternet不仅改变了职业传播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传递和发布信息的方式;二是

大众媒介与网络融合形成新的媒体,网络上各种新闻组或信息站点也成为一种新的媒体

;三是internet改变了“受众”的概念和关于“受众”的理论,每个网民不仅是信息的

接收者,也可能是信息的创造者、发布者或交流者,它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传—受”关

系,建立的是新型、平等的交互关系。大众传播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大众传播的性质、过

程和影响,特别是它是如何在心理上、社会上和文化上影响人们的。面对网络传媒的迅

速发展,这些基本问题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需要对原有理论进行扬弃或重构。

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internet的发展将会影响思维方式,进而引起研究国际

、模式的变化;同时,对一系列在信息时代产生的国际与经济问题,需要

作出预测,进行理论概括,这是目前面临的理论问题。

2 internet向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大量新课题

internet代表着一个正在到来的,伴随着大量还未被认识、有待认识的新问

题,引起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关注。哲学工作者在探讨:internet的出现,对人们的观

念与思维方式带来了哪些改变,我们应以什么样的观念迎接信息社会;它给予社会生产

方式、人们的交往方式带来了那些变化,并对已经发生、可能发生的社会变化进行探讨

;研究从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文明的转型。

经济学工作者在研究:宏观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

的转变,知识经济的特征、主要内容和运行规律,知识产品、信息产品的价值度量问题

,知识经济的现状、未来以及我们的对策等等。微观上,研究电子商务带来的新变化。

开展网上贸易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现,如何进行金融结算?网上贸易超越了国界,如

何保证国家行使,进行国家监管?在研究网上贸易降低交易成本、简化交易手续等

优越性的同时,怎样推动它的健康发展?另外,网上贸易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外,服务

贸易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交易的科技含量加大,如何搞好网上的服务贸易?

对网上“虚拟社会”的研究,正在成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虚拟社会中

,社会成员是怎样、进行互动的,它如何改变了社会结构,引起了社会认知和

价值观念的哪些变化?internet引起现代社会交友方式的变化,如何看待网上征友、网

络婚姻走进我们的生活,internet对现代人际关系、社会整合又将产生怎样的作用?另

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研究课题是当代信息技术与金本相结合将导致整个社会结构改变

,形成新的社会分层。虽然目前对internet的研究,在社会学界尚属前沿性的课题,但

是不容忽视。

法学研究人员在密切关注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internet方面的政策法规

和基本思路,并着手研究与internet相关的立法问题。第一,对已有法律进行补充,如

新刑法,网络犯罪的界定与制裁;著作权法,增加著作权人享有“展示”(display)的

权利;出版法, 增加网络出版物的内容;保护消费者权利法,享受网络服务是否列入消

费者的权利;针对电子商务发展所涉及到的有关法律如合同法、民商法等制定政策,等

等。第二,进行新的立法。对internet带来的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必须进行新的立法。

如网络域名管理,isp(服务商)的管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隐私保(针对网络既

是公开的、又是隐蔽的情况,凡属于个人在网上从事信息交流、发送活动过程都应受到

法律的保护)等等。

internet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体,已经引起新闻学研究的关注。网络媒体同

以往传媒不同的特点、作用和功能,这些都是新闻学研究的新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未

来信息传播的发展打破了新闻学传统的五“w”,即表现为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和其他任何人、 进行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当前新闻学对internet研究的热点问题有:

第一,网络出版物的管理。报纸、广播、电视及书本式出版物都有着严格的审批手续,

而网络出版物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涉及版权、法规等问题,网上什么是需要保护的,

怎样有效地保护等。第二,网上色情等不良信息问题。它们妨碍了网络的健康发展,应

该怎样克服。第三,网络传媒与传统传媒在特点、功能和作用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internet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增添了新内容。表现为研究观念在改变:如问

题,过去对边疆的认识,主要以地缘为界,扩展到领海、领空,而internet使时空观念

发生变化,安全边疆的观念也相应发生改变。研究领域在扩大:如国际安全领域中,信

息安全正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的内涵增加了黑客、信息犯罪的内容;国

际冲突除了战争、经济等形式外,信息战已经开始点起烽烟;信息战,也许最能体现冷

战后冲突的新特点,21世纪的战争,也许首先是信息的战争。这一点已成为很多专家的

共识。随着世界范围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信息安全将日益成为安全的主题,信息安

全将成为国际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

3 internet对学科发展产生的影响

目前对internet的研究,虽然还处于介绍、普及阶段,但是伴随着internet的发展

,对internet的研究将会逐步深入,产生一些新兴学科或新的研究领域。如internet经

济学、网络传播学、知识经济、网络立法、信息安全、网上贸易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有

些处于学科的前沿位置,有些尚处于学科的边缘。尽管研究的侧重点和内容不尽相同,

但有几个趋势是共同的:一是多学科、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趋势明显增强。intern

et的出现,对社会科学提出了跨学科研究的客观要求,由于它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

学、法学、哲学、伦理学等许多领域,分散、 孤立的研究都不足以作出合理的解

释或科学的, 因此对internet 的研究, 呈现出跨学科、 交叉学科研究的走势

。 二是对internet的研究,不仅是纯理论意义上的研究,而是更加侧重于应用性。当

前,学术界主要关注的并不是internet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原理,而是更注重它带来的变

化、影响和问题,使社会科学研究的应用性大大增强,与社会实际联系更加紧密。因此

,知识经济、创新理论、网络出版物的管理、网上不良信息及信息垃圾的治理、网络立

法、网上贸易等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三是对internet的研究,正在向着全面、纵深的

方向发展。学者们在研究中,既充分肯定、认识它的社会功能和积极影响,也不回避它

的负面效应和存在问题,特别是注意借鉴发达国家在信息化方面走过的弯路,以推动in

ternet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在本文的写作中,笔者先后访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9个研究所的12位专家学者,

访谈笔记为本文提供了主要内容。

2 朱葆伟,金吾伦.社会的信息化与观念变革.光明日报, 1997,11,15、22

3 卜卫.互联网挑战大众传播理论, “新闻研究工作座谈会”学术交流资料,19

98

4 李少军.国际安全警世录,金城出版社,1997

5 史砚湄.哲学与经济学的对话,日报,1998.7.25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mianfeilunwen/shehuilunwen/8443.html

《浅谈道德在社会运行中的导向功能_中国哲学论文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