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免费论文 > 社会论文

浅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_其他哲学论文五篇

2022-01-18

社会论文】导语,大家所欣赏的此篇文章共有40819文字,由周玉凯尽心改进,发表到范万文网 www.fwan.cn!范万文小百科:

,哲学范畴词汇,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也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人的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出自《原理》。

全面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又指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的发展。与片面发展、畸形发展相对。人类很早就萌芽了对人的完美、和谐发展的追求,但直到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才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首先对这一问题作了科学的历史分析。指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才能完全彻底地实现。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浅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_其他哲学论文五篇要是你对这类文章感觉哪里不好,可以发表分享给大家!

第一篇 浅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_其他哲学论文

论文摘要: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揭示。在《德意志》中,恩格斯是基于分工的角度,从分工前、分工后到分工消灭后,一步步来论述到有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这一思想回答了本质问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的基本原则,是建设的终极目标。 

论文关键词:分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本质 

一、《德意志》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内涵的论述角度 

1.出现分工前。对于原始社会的人来说,人依赖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而生活,人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本身。虽然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意识,但是“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同时,它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意识,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摄服于自然界,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1]人类必须相互依赖才能生存,人类和每个个人“受自然界的支配”[1]因而这种状态还谈不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出现分工后。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1]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www.0519news.Com”[1]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一大进步,人类在物质与精神及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的方面第一次获得了全面发展[3]。但在《德意志》中,通过对社会分工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中介作用的,阐明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现实的人是片面发展的人。 

3.消灭分工后。“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要消灭关系对个人的化、个性对偶然性的屈从、个人的私人关系对共同的阶级关系的屈从等等,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分工的消灭。我们也曾指出,只有交往和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这样普遍的程度,以致私有制和分工变成了它们的桎梏的时候,分工才会消灭。我们还曾指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2]分工的消灭成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具体的实现条件。 

紧接着,恩格斯指出,“在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中,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而这种个人间的联系则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即经济前提,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必要团结一致以及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的个人的共同生活方式。”[2]在具体解释这“三个方面”时,恩格斯指出,“要消灭关系对个人的化、个性对偶然性的屈从、个人的私人关系对共同的阶级关系的屈从等等,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分工的消灭。”[2] 他们还指出,“只有交往和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这样普遍的程度,以致私有制和分工变成了它们的梗桔的时候,分工才会消灭……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他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2] 

二、《德意志》中关于“为何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问题探讨 

关于人为什么要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个问题,在《德意志》中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 

一方面,为了区别于动物,创造人的历史,人需要自由而全面发展。人之区别于动物首先在于人能进行生产。“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然而另一方面,不断产生的人的需要要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而满足自身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新的需要的产生,使得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人之为人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人的“一定生活方式”的自主性选择要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另一方面,是克服片面发展的需要。为了摆脱由于人类在生产上的分工而导致的异化,人需要全面发展。分工在使“人类在物质与精神及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的方面第一次获得了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人类的异化,“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如前,分工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因而要克服片面发展,就需要消灭分工,就需要所有人的全面发展,“上述三个因素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1] 换句话说,“消灭分工的手段和结果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4]。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本质 

科学认识本质就是要正确认识“什么是,怎样建设”的问题。 

1.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的基本原则。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的问题,这是因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尺度,个人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一致的。在《德意志》中,恩格斯是从分工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的变化与人的发展的条件的历史中,指出了人类的发展分别经历由出现分工前到出现分工后再到消灭分工三个大的阶段,一步步由人类的极不发展但有个人原始粗陋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人类的发展进步但相当多的个体失去自由、极其片面的发展,最后到人类的高度发展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统一和结合。这三个阶段是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的逐步推进的,正如恩格斯指出,“己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的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变成梗桔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2]因此,个人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一致的。  2.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建设的终极目标。科学认识本质是有中国特色社会发展观的首要问题,它决定发展的出发点、目标和途径。 

关于本质,基于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实践提出了著名论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这表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来实现共同富裕,实质上是使人的社会关系获得全面发展。可见他在思考本质之时,已经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的内在规定,这与恩格斯对的设想是相一致的。由此可以看出,的这一论断与《德意志》中关于“从分工的消灭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主义”的思想论述角度是相一致的。沿着这一路径,从人的发展视角推进了对本质的认识,把其上升为把握本质的基本原则和标准,他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们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主义对于建设新社会的本质要求。”[6] 由此,人的发展凸现为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党的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人的全面发展置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地位:“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7]这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在于: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核心对的本质、目标和发展动力等进行审视,既突破了发展中“重物轻人”的单一发展观,又克服了唯生产关系的历史唯心观,把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价值追求转化为发展的应有目标和基本原则,成为党在新时期科学回答并实践“怎样建设”的指导思想。 

3.必须澄清: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本质并不等于说本质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本质,在前面已经阐述,这里不再作论述。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本质,并不等于说本质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因为本质不是单一的。从立体视角来看,是一种理论,一种制度,一种运动。因此内涵是丰富的,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及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本质”只是基于人的视角来回答“什么是什么主义,怎样建设?”问题的,因此不能以偏概全。 

参考文献: 

[1]恩格斯选集:第1卷[m].:出版社,1995:67-103. 

[2]恩格斯全集:第3卷[m].:出版社,1960: 81-516. 

[3]宋萌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现实趋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8-29. 

[4]高超峰,燕连福.从《德意志》看人的全面发展[j].理论月刊,20xx,(8). 

[5]文选:第3卷[m].:出版社,1993:373. 

[6].论[m].:文献出版社,20xx:179. 

[7].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党第十七次全国上的报告,20xx-10-15.

第二篇 构建和谐社会应当重视人学理论建设_其他哲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重视 人学理论 建设

[论文摘要]当代人学理论建设,要求在学理层次上全面论说“以人为本”的建设人本身的求解思路,强调社会发展以人而不是以物为中心的建设人本身的目标导向。逐步达到以人为本,追求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统一和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改造人的统一和谐,自由全面的发展与外部约束的统一和谐,物质与精神的,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和谐。 

当代人学理论,为探究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性本质提供了纵深依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和境遇,而人学理论的焦点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即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世界是“为我”的,所以归根到底是人本身的建设问题,这恰恰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性本质直接同一。 

“建设人本身”便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性所在。追求社会和谐与人的自我发展完善,始终是哲学的一种人学境界。 

一、历史上的思想家对人的阐释 

自古以来,哲学的发展一直与人的问题连在一起,中外各派哲学家都以某种方式关涉到人。古希腊人很早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等哲学命题。尽管当时人学还不可能成为哲学的直接主题,当时的哲人们更多探求的是构筑现实世界的“最后一块砖瓦”,“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但却蕴藏着深沉的人学动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颂扬人的人道主义潮流,人性论和知识论渐渐成为哲学家们不可分割的研究主题。 

进入近代之后,康德在哲学上实现了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wWW.0519news.cOm“人是目的”是康德的三大道德律令之一。康德把人的主体性置于突出位置,这一点正是众多当代西方哲学家人论、人学基本观点的思想渊源。在17、18世纪的欧美各主要国家,人的问题研究被赋予了更多的色彩。所谓“人类解放”、“天赋”等,成了启蒙学者们激励自己、唤醒民众向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重要思想武器。由此,人类进入了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一个重要阶段。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以宏大的哲学观和辩证法所阐释的人的劳动本质问题、人的自由问题以及人的生存方式(即需要、劳动和享受三个环节),尽管被注入了唯心论的性质,但仍具深刻的启示,以至使之在哲学上成为当时先进国家的“同时代人”的表征。 

德国古典哲学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费尔巴哈,则以第一个明确提出“人本学”理论著称。但是,历史上的思想家们关于人的解读,虽然在理论形式上是抽象的,其实际内容却并不是一切人,就是说,并不是完全而真实意义上的人,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是明显的。比如,古希腊的人论并未把社会最底层的人即奴隶包括进去;启蒙思想家们高喊的“人”,虽然被标榜为“整个受苦人类的代表”,但说到底也只是以资产者为其“生活原型”的。所以对这种抽象“人论”的实质揭露说:“他们总是用后来阶段的普通人来代替过去阶段的人并赋予过去的人以后来的意识。由于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即由于公然舍弃实际条件,于是就可以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的发展过程了。”这就道出了问题的全部实质。  二、现代西方哲学对人的解读 

当代人学哲学,固然与20世纪哲学的发展具有内在逻辑联系,但更重要的也许在于它的时代背景条件,在于它的更深层次的社会要求。首先是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遭到空前浩劫。痛定思痛,战后,人的生命价值、人的生活意义、人的精神追求等问题,重新摆到了哲学家们的案头,即所谓人道主义呼声甚急,经久不衰,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人学思潮。其中以存在主义最为显赫,最具代表性。但“存在主义者把个人同社会、他人以及客观世界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孤单的个人,个人在同他相对立的世界中,总是感到‘恐怖’、‘烦恼’与‘孤寂’,人在恐怖中面临着死亡,这种绝望、恐怖的情绪正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可见,在存在主义哲学中还深藏着战争条件下以及战后一段时期内人们生存境遇、苦难心态的刻骨铭心的痕迹。 

其次是在20世纪后半期,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仅靠经济增长和科学技术发展,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带给人们普遍的安居乐业,相伴而来的却是技术工具理论的统治,生态环境的恶化,能源和资源危机,贫富差距拉大,人的“单向度”畸形发展,价值信仰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人生的意义被淹没在对物的片面追求中。表面上看,人拥有很多物质财富,实质上人已经沉沦,人性失落了,人失去了本真的存在。这种危机是一种人性人格的危机。因此,在西方哲学界出现了一股从人群那里寻找哲学发展的人学思潮,强调哲学要唤起人对自身的觉醒,领悟人自己生存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把人同僵死的物区别开来,并超越于物之上,以寻求解决社会危机和人的精神危机的路径,使人在这种困境和危机中解脱出来,获得拯救,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就是所谓现代人本主义思潮。

第三篇 试论现代性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_其他哲学论文

论文摘要: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现代性构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主义指导思想是现代性构建的导向性因素,中国特色共同理想是目标性因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思想背景因素,荣辱观则是现代性在伦理道德上的基础性因素。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现代性;核心价值体系

一、现代性的自我解构

现代性是自19世纪以来西方理论界争论最为激烈的话语之一,虽然其中的观点截然不同,它们都有着共同的普遍历史背景——自l6世纪以来由启蒙思想家开启的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及其基本原则,如利奥塔所说:“资本主义是现代性的名称之一”。资本主义作为现代性的首席发言人并非偶然,因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然而讽刺的是,正当这位首席发言人得意于自己的“伟大功勋”时,睿智的人们却展开了对贫富差距拉大、犯罪率上升、人的精神危机加剧等等“现代性的根本性的错位的口诛笔伐甚至是武器的批判!哈贝马斯尝试通过“交往理性”重建现代性,吉登斯则寄希望于“自反的现代性”,利奥塔更天才般地通过对“元叙事”的怀疑和解构试图重写现代性,所有这解决现代性错位(危机)的方案都十分有益,但作为资本主义现代性“美妙乐章”的听众,他们保留了最关键的“绅士风度”——几乎所有这些文化批判都止步于现实制度!与西方大多数学者所持的文化批判立场不同,的现代性理论以对资本主义逻辑的为指针,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历史本质:“现代性说到底是在现代生产基础上资本运动的产物,是随资本运动兴起和发展起来的。WWW.0519news.cOM资本构成现代社会的基础和动力,也构成各种现代性现象的核心和灵魂”。不仅如此,还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现代性危机的现实道路——以武器的批判代替批判的武器,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主义(制度,通过扬弃资本主义现代性而重构现代性,直至建立起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王国。

二、现代性的价值内涵

上世纪20年代,执政的无产阶级为建立起“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王国,展开了谋求现代化的运动,正是这样的运动使得现代性在曲折中尽显清新、明朗、生机勃勃的景象,现代性是一种和谐现代性,它是“在坚持主体力量发展和现代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个人与他人之间、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安置现代性的各个生活领域但又不导致各领域中的价值追求独行其是、片面发展乃至相互对峙”。

事实上,人们对于现代性的认识和把握与中国特色本质的揭示密不可分,“什么是、怎样建设”,从同志提出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不完全清醒”、“不完全清楚”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牢牢把握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若干构想,历经长期的摸索,中国特色作为运动、制度、价值观的三维统一体的特性终于逐步展现出来,与此同时,现代性也逐步走出单纯肯定主体力量的发挥,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成果,忽视现代性的价值理想的樊篱,蜕变为一种追求差异与同一的互补、理性与价值的平衡,人与自然之间、个人与他人之间、人与自身之间和谐共处,经济、、道德等具体生活领域融合共通的和谐现代性。这种现代性充分关注价值观在建设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即作为运动的总是围绕着价值观展开,其展开的方向、过程、结果无不受到价值观的调控,对于而言,“价值观则是的生命之魂,也是的精神自我,是精神。通过价值观对自身进行自我认同,即自我确认和肯定,回答我是谁并且在他者的关系中,显现自身的特殊性、差异性和自身的同一性。没有价值观上的自觉,我们就不能真正懂得”。

三、现代性视野中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现代性不仅十分关注价值观的重要地位,而且为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主体性视阈。从某种程度上说,主体性是现代性的代名词,它是实践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展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在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它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将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内化,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即稳定的价值认知、情感、态度、信念及行为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代代相传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目前,这样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主要包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主义的指导地位)的价值认同、对国家和民族追求的美好发展前景(中国特色共同理想)的价值认同、对实现共同理想的动力之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价值认同、以及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荣辱观)的价值认同。形成丰富和完整的价值认同需要价值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对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进行的价值判断,努力克服价值选择过程中的依赖因素,抑制与和谐社会价值观向背离的价值观的影响。也只有这样,才能建构起的核心价值体系。 现代性要求坚持主体力量的发挥和现代价值的和谐统一,防止出现资本主义现代性展开过程中因主体性肆意扩张带来的意义失落、自由丧失以及“解构”的危机。二战以后,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的解构性危机已经昭然若揭,“妥协意识”的兴风作浪使得阶级对立、利益冲突甚至是价值趋向的差异似乎都可以过系统均衡的策略达成一致,社会系统的基本矛盾被认定为社会问题,中的“斗争主张”则往往会因为“成本很高”而被束之高阁,与此同时,的“阶级性”在一些后发资本主义国家也常常面临着被“经济增长”或“民族复兴”遮蔽的危机。值得注意的是,资本主义现代性发育的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在我国社会中已有显现,由片面重视经济增长而带来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拜物教等负面的价值观充斥于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在科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各种非主义和反主义思潮也有所滋长,这一领域中既有借宣扬社会科学与分离之际,否定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的,又有借“主义学派论”抹煞主义的本质的,毫无疑问,这些说法或做法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十分有害的,同志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就曾指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最近南斯拉夫政局的演变等事件,除了、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外,执政党内和群众中发生思想变化、思想混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主义指导思想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灵魂,只有坚持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它在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才能确保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不变。现代性要求在坚持主体力量发展和现代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个人与他人之间、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安置现代性的各个生活领域但又不导致各领域中的价值追求独行其是、片面发展乃至相互对峙。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要依循独特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重要的内容。

当民族精神以其历史熔铸现代时,其自身也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现代性嬗变,这种嬗变的结果是在外部世界和内在世界的双重拷问下时代精神的悄然而至,毫无疑问,只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共同融合而成的文化的整体“适应”性才能承载起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时代精神和主体性是现代性的内在诉求,黑格尔在谈到现代概念时就已经将它与时代概念并提,“时代精神这个新词曾令黑格尔心醉神秘,它把现在说成是过渡时代”,如哈贝马斯所揭示的,黑格尔对“现代性”的规定首先是现代的时间意识即“现代”就是不同于过去的、我们自己的时代,其次才是自我确定的主体性即理性、自我成为时代的关键词,因此,不论从哪一层面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契合了现代性的要求。总之,作为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中国社会的现代性提供了思想背景、“身份证明”,两者在现代性构建中不可或缺。

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支点,中国社会现代性的构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扬帆破浪,自同志“南方谈话”以来,市场经济就成为了构建现代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现代性既要锻造自主、互利、竞争、平等、公平、守信和守法等价值观念,又必须规避利己主义、拜物教等市场经济诱发的负面价值影响。显而易见的是,现代性的构建在价值观方面决不能只停留在适应经济人的行为要求以及市场经济运行发展的价值认同的层次上,而应该超越经济人片面的功利需要和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局限,达到由经济人到社会人、片面的人向全面的人的提升,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机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也就是说,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中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是必不可少的。

总而言之,以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性构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建构只有善于将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性反思的成果与我国的后发优势特别是制度优势结合起来,以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为依托,以社会整体和谐发展为旨归,才能走出中国特色的现代性构建之路。

第四篇 浅论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民宗教信仰重建的目标体系_其他哲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农民 宗教信仰 重建 目标体系

论文摘要:20世纪8o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带来了剧烈的变革,导致中国部分农民精神信仰嬗变,很多人在迷茫中选择了皈依宗教,并在农村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利益群体。同时,迅速兴起的农民信教热潮也夹杂着封建迷信复苏、邪教组织混迹其等不和谐因素。因此,党和必须以主义宗教观为依据,尽快从道德定位、组织发展和社会功能等层面制定正确的目标体系,引导农民宗教信仰重建,以实现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良性互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构建以“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和谐社会,其本质就是追求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健康发展。这其中自然离不开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l2_。没有农村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民思想意识的觉醒,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但近年来,农民信教人数急剧增长.教种“西教东热”,且信教热潮中暗流涌动,各种宗教派别混杂、良莠不齐,更有封建迷信和邪教组织混迹其中,直接威胁着农村社会的和谐。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必须制定正确的目标体系以引导农民宗教信仰重建,使其健康发展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具体来说.新时期引导农民宗教信仰健康发展的目标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道德定位:彰显主体精神和服务意识

和谐社会是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是追求以人为本、宣示人的社会主体地位、视人为发展目的和根本动力的社会。wwW.0519news.cOm而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是“颠倒的世界观”,它作为人类对超自然力量崇拜和信仰的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常以其高于万物的神圣性、不容质疑的绝对性和超越时空的无限性出现在人的面前,其最本质特征就是“有神”性。因此。在宗教道德所包括的“神道”(调整与神间关系的准则)和“人道”(调整间关系的准则)两部分中,传统宗教更注重前者,讲求“神的至高无上”,压制作为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使其匍匐在神的脚下顶礼膜拜,损伤了“做人的形象”。例如那些为了家庭和睦而信教的妇女就在“主的教诲”下,选择了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丧失了人格。逐渐造成农村妇女家庭地位下降;但更严重的是。农村频繁的宗教活动正不断强化信徒的宗教心理,使其产生宿命论思想,“安于现状,等待神的恩赐。相信‘上帝在行动’,希求来世到‘天国’寻找幸福”,从而扼杀了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这完全背离了和谐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归根到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就在于人,在于中国农民。如果没有信教农民“神主宰一切观念的淡化,没有信教农体意识的觉醒,和谐社会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重建中国农民宗教信仰的首要任务就是破除传统落后的信仰体系,大力加强“人道”.减弱“神性”,以对人的关怀为坐标,增强人的观念,重视人的价值,培育农民的现代性精神,最终将“人道”从“神道”中解放出来,让信教农民同样能勇敢地面对现世今生,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并尽力躬行“劝善向上”的道德追求,不仅要在信徒之间建立起诚信、互助、友爱的良好关系。而且还要扩大宗教道德的社会覆盖面。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在这方面,可以深入挖掘各宗教教义中的道德内容,如佛教“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和“报国家恩,报众生恩”的思想,道教的济世利人精神,教的“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贪恋他人财物”及具有“荣神益人”人生观的徒应当“为服务”等,并将之与新时期道德要求结合起来,强化信教农民为社会和他人服务的意识,倡导爱国爱教、助人为乐、文明礼貌、尊重他人、保护环境、邻里和睦、有益社会等新风尚,以弥补市场经济带来的道德缺陷。升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使其致力于农村社会的公益和服务事业,如助学济残、植树造林等,为构建“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发挥积极效应。

二、组织发展:凸显遵纪守法意识

和谐社会是“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但随着信教农民人数的日益增长,农村宗教设施逐渐完善,宗教活动日渐频繁,使宗教作为社会实体的特征显著。其组织发展正由“无形”走向“有形”。同时,一些封建迷信也借着农村宗教热潮“还阳”了,消失已久的“巫婆”、“神汉”粉墨登场:择偶测八字、生病跳大神、丧葬看风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苏北某村为例.“农民用于烧香祭祀、算命拜神等方面的消费,竟占年收入的48%以上”,其长远危害难以想象。与宗教热潮伴生的另一现象是功等邪教的孳生,其作为一种现代迷信,多是盗取或歪曲宗教经典或教义,“教主们以神的化身自居’,’并散布恐怖言论,摆出救世主的姿态,其传播后果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性。邪教不仅诈钱骗色,还煽动信徒闹事,甚至从事各种“、反、反”的犯罪活动。如“门徒会”在辽宁凌海扩散时,把很多人弄得精神失常了:因功自杀、自焚的人更难以数清……尽管这些现象只是在农村的局部地区存在,但其对社会稳定的危害性却不可低估。 针对上述问题.党和在促进农民宗教信仰重建时,必须确立其组织发展层面的目标,即要依托和谐社会的法治建设,重点强调国家对农村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任何时候。都“不能以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原则为借口,放弃或摆脱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现阶段,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至少包括两点:首先要强化农村宗教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遵纪守法意识,在承认农村宗教客观存在的基础上。正确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得干预正常的宗教活动及宗教团体的内部事务。但要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规范化管理,消除一些宗教堂点及某些家庭聚会点活动时因信教群众过多而出现的安全、卫生、消防等方面的隐患;强化用法律手段来处理宗教矛盾问题,严格按照《宗教事务条例》要求,重点打击下列非法、违法的宗教活动:一是不经登记私设宗教团体开展活动的:二是逃避年检继续从事宗教活动的:三是滥建教堂寺观、私设聚会点的:四是跨地区传教或邀请境外人士传教的;五是自封传道人的;六是搞家庭宗教组织的;七是打着宗教旗号从事骗财以及封建迷信活动的;八是借宗教之名行邪恶之实的。其次要强化广大农民特别是信教农民的遵纪守法意识。宗教活动不得妨碍农村社会秩序.不能同和利益相违背,要在----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农民宗教信仰的规范、合法发展,才能使其“在维护稳定、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社会功能:强化心理调节作用

通常来说,宗教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其功能主要有社会控制、群众整合、行为规范和心理调节四方面。其中,社会控制主要是指统治阶级利用宗教来维持现存秩序的神圣化和合法化:整合是指通过共同的宗教信仰使个人、群体或各种社会势力、集团凝聚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若信仰不同,又会形成对立派别;行为规范是指通过宗教的律法和道德原则来约束和规范的行为,但只对虔诚的才有很大影响;而作为“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则能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通过对神圣价值尺度的确立,把人们原来不平衡的心态调节到相对平衡的心理状态,使人们在心灵上和生理上达到有益的适度状态,以消解精神的痛苦。

相比较而言,宗教的这种心理调节功能对促进社会和谐更具有明显作用,表现在它为农民信徒提供了意义系统,使其在应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变革和变故时,能运用宗教教义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现象,进行“合理化”的论证,从而心安理得地接受,并继续正常地生活,这有助于保持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比如:佛教讲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就将人们必须面对的苦难与不可捉摸的过去和不可预见的未来联系在一起,超越了人类生活的现实局限性和人类活动的纯粹偶然性,使其追寻人生意义的目光直接投向了终极实在,进而把信徒从有限与无限、短暂与永恒、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困扰中彻底“解救”出来,让他们在虚幻的“真实”感觉中满足了超越自我、超越现实的精神需要,从而获得心灵的净化与安宁。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强化农民宗教信仰的心理调节作用,作为对、经济、行政、法律等社会调节手段的辅助.它可以有效缓解社会剧烈变革所带来的心理震荡和精神困惑,稳定信教农民的情绪,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推动社会安定有序地发展。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宗教信仰毕竟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

总之,宗教在农村长期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只有按照上述目标体系的要求,充分调动其中的积极因素,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正确引导,才能逐渐改造农民宗教信仰中保守落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消极观念和陈旧教规,使信教农民自觉与中国特色发展相适应,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力量。

第五篇 关于社会诚信缺失的理性思考_其他哲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诚信;缺失;思考

论文摘要:当前,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诚信缺失严重危害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在公众中的形象,损害着人际关系的和谐。鏊于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掀起诚信革命。首先在诚信教育中树立榜样,率先垂范其次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的主要内容;再次完善和强化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加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力争在全社会共同打造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由于种种因素的相互形响和挑战,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它同环境问题、问题成为中国社会的三大污染源.古人云:诚五行之本,百行之源。诚实的核心是信誉、信用.良好的信誉是一种无形资产,是、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尤其在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加人wto的历史背景下,加强诚信教育和建设,振奋民族精神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城信缺失的危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与就业形式多样化日趋明显,这些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然而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使一些人一切以“利”为目的。为谋取一己私利而放弃诚实的做人根本,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各个领域大量充斥着背信弃义的现实案例:经济领域的假冒伪劣;文化市场中的盗版侵权、伪科学、伪技术乘机泛滥;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不信任;更可怕的是在社会领域中,以权谋私、钱权交易、以权代法、贪赃枉法、索贿受贿等。WwW.0519news.coM使得人们己经开始习惯不诚信现象在社会中的普遍存在,造成人际关系的危机、冷摸。曾几何时,诚信变得如此的陌生,这些都强烈的预示着社会诚信意识的弱化和丧失。具体表现为:

1.经济领域中的不诚信严重危害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首先是商业。在经济领域中,尤为使人痛恨的是制假贩假,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受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据工商部门不完全统计,199。年以前的合同履约率是8000-90%,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约40亿份,但履约率只有50环多一点。如今在一些地方,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从最初的造假,发展到前些年的走私,再发展到近几年的骗税,出现所谓的“骗税经济”。一位曾经声名显赫的“亿万富商”就这么裸地说过:“务农的不如做工的,做工的不如经商的,经商的不如借钱的,借钱的不如不还的.”

缺乏信用对整个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专家估计,我国市场交易中由于缺乏信用体系,使得无效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至少为10纬一20%。新加坡300万人口,每年去新加坡旅游的外国人口达60。万。外国人在新加坡旅游的消费70%用于购物。新加坡的物价比香港一般贵5%-10肠,为什么人们爱在新加坡买东西?重要的原因在于那里不准卖假货,没有伪劣商品。每一件金首饰都出具品质保证书。人们在新加坡买东西放心,即使物价贵一点也能卖的比别处多。新加坡的事例说明,在市场经济中,道德和诚信是真正值钱的。又如德国的庞巴迪公司为格守合同不惜代价,将为广州制造的地铁车厢由水路改空运按时运抵目的地,这种“空运地铁车厢”是世界首创,使该公司支付了高于水运10倍的运费.而且空运的那12节车厢,其价值本身能否抵300万美元运费还是一个问题。但这些似乎都不是人家首要考虑的,而是想到要“保证广州该线路地铁在20xx年12月底开始试运行。”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困扰我们的还有.‘三角债”,有的根本就不是无钱还债,而是谁遵行还债之天经地义的信条谁就吃亏。“毁约如废纸”,一本正经签订的合同、备忘录、协议书,什么时候觉得吃亏了,就什么时候把它撕个稀巴烂,好像从未有过这回事。

其次是金融.现在大量资金不能与产业迅速有效结合,根本原因在于没有金融信用,使金融企业放贷投资如临大敌、寸步难行,使担保者提心吊胆,如履薄冰。对企业没有信用纪录,对银行没有信用考评,对担保者没有信用评估系统,对没有失信惩罚措施,使得银企合作大都停留在空谈和良好的愿望上。

再次是产品.虚假的宣传、宜传人员的信口雌黄、产品的说明介绍、质量保证的承诺都让人眼花缭乱,屡屡上当。假货、劣货、水货很多,不法厂家、商家总是拿消费者、合作方当阿斗,能骗则骗,能哄则哄,能宰则宰,或者来一个“解释权归本公司”,自家里永远供奉着“有理的菩萨”.中国企业联合会的最新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假冒产品所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00。亿元。由于诚信缺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2.生活中的不诚信严重影响了在公众中的形象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一向说话算数,在国内各种重大问题上也是言必信,行必果。然而近年来,一些部门、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却在有惫无意的损害着的信用,侵蚀着的权威。主要表现为:政策反复、浮夸造假、官员违法、政令不畅、不作为、与民争利等.从一定意义上说,当前社会生活中不讲信用行为的泛滥,与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诚信失范、无所作为乃至推波助澜不无关系.

信誉贯穿于与公众的整个互动关系中。的每一项政策,官员的一言一行,都在展示着形象,关系着信用。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一些干部不讲诚信,讲排场,对工作马马虎虎,敷衍塞责,对普通百姓的疾苦安危和呼声漠然处之,不闻不问,而热衷于自己“先富起来”,整天夹着公文包赶会场,热心于庆典、表彰、剪彩等活动,沉浸于迎来送往、握手言欢的哈哈声中;喜欢搞“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花架子,追求轰轰烈烈、忙忙碌碌的表面文章。孜孜以求于“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名,电台上有声,”捞取资本,扩大个人影响。对群众的冷暖麻木不仁。当谎言和虚伪在一些时候总是被真实诚信更适合某种环境并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时,老实人就必然吃亏,这样就必然导致更多的人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了不诚信。信用仿佛一条细丝线,一旦断了,想要再接起来,难上加难。

3.个人交往中的不诚信损害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孔子说:“民无信无以立”。韩非子说:“巧诈不如拙诚”.管子说:“诚信者,天下之洁也。”可见诚和信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其实也是整个人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然而,许多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客观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相互欺骗,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系,使人们陷人怀疑一切的境地。

素有社会精英荟萃之地的大学校园,同样可以看到那一处处虚伪失信的“风景线”,考试作弊、抄袭论文、枪手替考、拖欠学费、欠贷不还、随意违约等严重缺乏诚信的现象大量存在。都是大学生不讲诚信的基本表现。

从基金黑幕到考试作弊;从南京冠生园陈年陷月饼事件、金华敌敌畏火腿到老板恶意拖欠民工工资;从假烟假酒假名牌到毒米毒面毒瓜子;从普通人恶意到官员言行不一道德败坏;从股市造假见怪不怪,到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猫鼠同道”;从企业“三角债”雪球般越滚越大,到地方对投资者“关门打狗”出尔反尔;从为人师表的大学教授到窃他人论文到足球“黑哨”吹痛亿万球迷的心;从假新闻到假爱情……假到人的精神领域。普遍的失信现象像瘟疫一样侵蚀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以及人们对社会的信心.丧失诚信使我们社会正在付出巨大的成本。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道德上、制度上确保诚信升值,消除欺诈、失信。诚信对于每个人来讲是衡量其品德的重要标尺;对企业来讲关系到它的兴衰成败;对国家来讲是一个民族综合家质的体现,更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基石。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受人们茸敬的,一个国民道德品格高尚的国家是强大的、有竞争力的。

马丁·路德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到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世界银行前任行长克劳森认为,经济发展的背后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即道德判断,它最终决定了经济发展所能达到的水平。正如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所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在一个没有信用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相互防范,相互猜忌,你打交道的每一个对手都是你的假想敌,真诚的赞美被怀疑成“蒙汗药”;无私的帮助被怀疑为陷阱;诚挚的忠告被怀疑为挑拨离间;甚至连有意无意的一誉,都会被疑心为谋害的暗号.而你衷心相信的,没准恰恰是你的敌人!这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道德滑坡成为社会健康发展的败血症.

二、诚信缺失的症结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讲到:文明改变了人类的住房,但没有同时改变住房里的人。今天,我们的收人越来越高,但道德水准确未见突飞猛进;我们的财富在成倍的增长,但自身的价值却越来越模糊;我们拥有的知识越来越多,但判断力却越来越弱;我们已经征服了宇宙外层空间,但却好像遗忘了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人的精神家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信誉和的产生,决非偶然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原因。表现为:

一是理想和信念动摇口它既存在于一部分普通百姓之中,也存在于一部分领导干部之中。对党人来说,对高级领导干部来说,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正是理想和信念出了间题,才会导致诚信缺失和分子的滋生。说:“对于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有些们认为,主义在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又何必为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呢?于是人党时的哲言统统都忘记了,想到的是一个裸的“我”字。总之,理想和信念动摇、变异,造成社会诚信危机和官德失范。理想是精神的支柱,信仰是行为的源头,当一个领导干部在这两方面发生危机时,就会步人歧途,就会同重要思想背道而驰.    二是官德失范。尽管崇尚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但由于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因,这种美德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国识。一方面,长期的封建统治,形成了以本位利益为社会标准的社会意识。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凡是符合本位利益的都是对的,为了一些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平等互利的原则始终没有成为国民的主流意识。另一方面,千百年来长期的人治社会,官本位、长官意志、家长作风盛行,加之长期的农业经济,自由散漫的小农意识渗透于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没有形成按规则办事的执政意识.重说教,轻惩罚。诚信始终只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并没有成为现实的国民素质。

其实,在现代社会里,任何公民都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的责任,并不因他是官员还是一般百姓而有所消长。不能否认的是,作为身负一方民望的官员,他们还有“开民智、启民德”的责任,职位越高,百姓期望越大,其垂范之责也必然相应提高。治国必先治吏,自古及今,官员们的言行都对社会公众产生不可估量的导向作用,官风正风正,官德毁德降.中国人有“以吏为师”的传统,很难想象当下一些“精英阶层”以权谋私,诚信缺失的道德示范作用,这种“双重人格”会给人们的品德走势带来正面导向意义.从这个角度上讲,端正民风有赖于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官风”支撑。可以说修好官德是消除内优的关键。官德的失范会削弱执政党在群众中威信;会制约经济发展,会造成思想混乱,使社会失去精神动力;会引起整个道德的滑坡,使道德沦丧;会破坏法律的公正,使社会处于无序状态;会对社会心理稳定形成巨大的冲击波。实质上是人的道德的堕落,是主体没有格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党风不正是导致社会风气不正,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官德是赢得民心的重要祛码。

三是法制不健全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弱化.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新制定的各项法规、政策尚不规范、不系统甚至还有漏洞.如果法律和制度上的漏洞一旦让人抓住并利用,就会给国家财产、利益造成巨大损失,那么我们就要修改和完菩这些法律制度,让规则看守世界,维律的尊严和神圣。如果明知是不合情理的法律和制度,却又不去触动它,那就等于用这些法律和制度在保护坏人,保护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诚信缺失,不仅要靠监督、思想教育,更要靠行政职能部门的监管和处罚。软性的批评对那些坏了良心的人来说,几乎是对牛弹琴。对于那些道德败坏,丧失良知的人来说,一次严厉的处罚要胜于千万声谴责。更重要的是,不论制定怎样的法律,也不论处罚规定多么严厉,终究还要落实得力。如果行政不作为,再好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

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发动诚信革命

1.在诚信教育中要树立榜样进行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比任何说服教育的作用都明显。全社会应达到共识,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一个信用缺失的国家必然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诚信缺失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20xx年的上,“诚信”成为代表委员谈论最多的一个重点热门话题.这说明,“诚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xx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也与诚信有关,20xx年9月19日还被定为中国的第一个诚信日。诚信缺失阻碍人的全面发展,应将诚信方面的好坏事例通过社会摆在人们面前,让人们实地去鉴别假恶丑,褒扬。用道德的示范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使全体公民从灵魂深处真正意识到,不讲诚信的人将会失去立足社会的根基,不可能有所作为。诚实的人可能常会跌跤,而不讲诚信的人往往栽跟头.遵循做人的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惠之于人,受之于己”。“言必信,行必果”.杰明·富兰克林在他著名的“致富之路”演说中讲“时间就是金钱,信誉就是生命”.无独有偶,西方出版的一本名为《百万富翁》一书,对美国130。名百万富翁进行了调研。在谈到为什么成功时,他们几乎没有一个人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才华,而是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诚实,有自我约束力”。这说明个人诚信是一种资格,是“第二身份证”,是“经济通行证”、“经济护照”,归根结底是一种财富。正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所言:“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2.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建立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的主要内容

从南京“冠生园陈年陷月饼事件”,暴露出国内少数企业不遵守信用的悲剧,并被作为教学案例摆上了清华大学mba的课堂。这是中国企业制度改革的悲剧。这表明,在我们大规模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消费市场面临信任危机,信用是当今中国最稀缺的资源,诚信已成为产品过剩时代的紧缺品了。信用道德是市场发展的前提和基本准则,“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只要能赚钱,什么手段都能“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是错误的。“为了利润,必须首先信守道德,诚信就是生产力”,这是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昭示的一条真理。

当前,各级部门要加强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教育,市场经济有只“看不见的手”,那就是价值规律,它随时随地都在发挥自己的威力。可是,人们忘了市场经济还有另一只“看不见的手”,那就是职业道德。在市场经济中“一技之长+职业道德=经济效益”.要培养全民的信用观念,诚信、守信要从小抓起,要成为德育课的主要内容.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诚信”教育问题,学校、家庭、社会和单位形成教育合力,营造育人大环境,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让孩子们从小感受到“诚信”的熏陶,远离欺诈和虚伪.充分利用行政、报纸、电视、网络、社会等各种手段广泛进行诚信宜传和教育。要营造一种态势和氛围,把不律,不讲诚信,不讲游戏规则,不讲道德的丑恶现象从市场上清除出去,使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获得方便,让失信者失利,付出高额成本。

3.建立失信约束惩治机制

市场既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为什么不讲诚信能在今天“大行其道”呢?关键是失信的成本风险小,收益大。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制定和推行“失信成本”远高于“守信成本”的惩治制度,健全法律法规,使守信的企业不吃亏,并得到奖励。将失信者永远“淘汰出局,直至名誉扫地,寸步难行”。建立这样的失信约束惩罚机制,才能使诚信观念深人人心,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平台上实现契约方的双赢.当然,普及这种诚信价值的手段仅靠自上而下的制约是不够的,最根本的是要孕育一种自下而上的诚信文化、诚信品质,法律规范只是维持这种文化品质的手段和途径。让失信者得不偿失。对被认定为有不良信用纪录的企业和消费者个人应当进行惩罚,这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环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哈佛大学附近地区的教育督导,相当于国内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因为要手下人帮他女儿写一篇关于“奥赛罗”的读后感,被控滥用职权。处分结果是:开除公职,罚款2万,不得再在教育或其他“让信任的岗位”担任公职,女儿的作文以作弊论处。新加坡一位国家商业事务局局长,在打击商业犯罪中曾立下汗马功劳,但后来因为撤了两次谎,被一指到底,开除公职,永不录用,没收全部公积金。

我们的企业经营者或公民个人一旦有了不良信用纪录,让这些人在一定时间不能再取得工商注册,银行贷款,贷款消费,个人服务等。为鼓励人们诚实守信,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应获得较高的银行信用额度和更为优惠的利率安排。利用这些政策法则,加强人们诚实守信的自觉性.规则不仅保证着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公平公正,带给他们高效率,甚至保证着他们心灵的自由。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灵魂才在高处放声歌唱。

4.加快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

所谓个人信用制度,主要是指国家监督、管理和保障个人信用活动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其基本内涵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及个人信用风险转嫁等制度。个人信用制度根据成本—收益原则,使个人信用违约成本大大高于违约收益。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具有法律强制性的外部约束力量—制度来规范个人信用活动当事人的信用行为,引导个人守信意识的提高,从而建立起信用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当前,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个人信用档案登记机制。其次要建立规范的个人信用评分机制,对个人信用状况进行评分登记,成为终生评判一个人的依据,并作为升学、就业、升迁等重要依据,并上网公布,伴随终生。我国一位留学德国的学生,毕业后准备在德国就业,由于留学期间三次坐车不买票,以后就业处处碰壁,“你就是那位三次逃票的中国留学生,对不起,我们不需要你。”一位在日本东京餐馆洗盘子的中国留学生,由于“聪明”的少洗两遍旧本餐饮业规定,盘子必须洗7遍)被老板辞退,以后再三到其他餐馆应聘,均被拒绝.在一些西方国家,对一个人你可以骂他、打他等,但不能说他骗人,称其不讲诚信,这等于断了他的生路.

信是立身之本,更是立国之基.人之失信,害在几人;社会无信,人人自危。信用经济等不来,信用社会的建立也非一日之功.与其扼腕叹息,不如从现在做起,全社会共同点亮一个“信用中国”之光。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mianfeilunwen/shehuilunwen/2003.html

《浅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_其他哲学论文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