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规章制度 > 规章制度

员工手册意义和作用五篇

2022-01-18

规章制度】导语,我们大家眼前所阅览的本篇文章共有16672文字,由薛栋兆专心整理之后,发布到范万文网!范万文小百科:

全面是汉语词汇,拼音是quán miàn,意思是指所有方面、全方位;也指完整、周密、详细。员工手册意义和作用五篇假若你对这文章的写作能力需要改进或者修正,请告诉我们!

第一篇 员工手册意义和作用

员工手册的作用在于让员工了解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向心力,凝聚力,知道企业的基本制度,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更好地保护自身的权益。

对于企业来说,编写员工手册可以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公司未来的发展。

员工手册应本着“精简,实用,全面”三个基本要求来编写。

所谓精简,就是要求把最重要、最基本的东西编写进去,内容不可多而杂,要一目了然。

所谓实用,就是不单独写理论方面,要注重实用性,有效性。

所谓全面,就是在员工手册中要注重考虑到员工基本的方面,尽量维护员工利益。

第二篇 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

第一章 班级心理委员的内涵

1、什么是心理委员制度?

心理委员制度是指学校班级设立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职责的班委成员的制度,它于20xx年诞生于天津大学并随后在我国大陆地区的部分高等院校以及中小学校中迅速得到传播,是近几年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蓬勃发展这一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是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推向深入的产物,是学生自助与助人需求的统一体现,也是我国学校教育中学生干部制度和学生自我管理制度相结合这一传统的沿革和新发展。

2、什么是心理委员?

心理委员是为班级同学、寝室同学及身边朋友提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帮助的人,他们是班级学生干部,他们以平等、尊重、服务同学的态度为有相关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承担或协助实施针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事务或活动。

心理委员通常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拥有胜任该项工作的个性特征,经过系统的培训之后,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担任本职,接受院系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双重领导,工作的同时还需接受长期的专业指导和监督,以便于有效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章 心理委员的遴选

班级心理委员是校园心理健康预警和援助体系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他们生活在学生之中,最容易发现问题,最容易彼此沟通。通过对遴选出的心理委员进行选拔培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染力,可以让心理委员在自助的基础上学会互助,在互助中和谐成长。

1、竞选班级心理委员的意义是什么?

班级心理委员同其他的班级干部在某些地方是类似的,都是在班级为同学服务的一份工作。通过每学年或一个固定周期竞选的班级心理委员,通过竞选的形式担任班级干部,对其本身的心理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在自我成长的基础上完成对同学的帮助工作。

通过竞选成为班干部的人一般具有三个特点:自信心强、说服别人的能力强、协调能力强。而这些属于情商EQ范围内的能力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比智商IQ更重要,更

能决定人能否融入他人,能否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因此,那些长期在学校里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在社会中更容易适应。这些特点同样反映在班级心理委员的身上。

2、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1热爱心理学知识,热心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有敬业奉献精神与服务意识;

2热爱同学,在学生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学习成绩良好包括良好以上,保证其学有余力担当此任;

4心理行为要符合年龄特征;

5善于与人沟通,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6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7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人乐观开朗,能够做到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8能够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保密原则。

3、心理委员的选拔程序是什么?

1自荐方式

个人填写《心理委员报名表》,并参加班级干部竞选,其后上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审核;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报名表,结合心理委员的基本要求进行审核;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审核结果反馈到系、班级,正式确定。

2学生、老师推荐方式

参加班级干部竞选,由学生、老师写好推荐信,推荐信内容包括被推荐人姓名、性别、学院、年级、班级、性格、爱好、个人意愿等基本信息,再上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审核;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推荐信,结合心理委员的基本要求进行审核;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审核结果反馈到系、班级,正式确定。

3年度选拔制度

心理委员首任期为一个学年,根据年度考核结果确定是否连任,具体程序如下: 心理委员填写《心理委员续职申请表》,上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审查;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申请连任者进行面谈,根据面谈情况、心理委员考评结果以及《心理委员续职申请表》确定是否连任,原则上年度考评不合格者不连任;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连任结果反馈到系、班级,正式确定;

心理委员确定后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存档备案。

4、竞选和选拔结果如何?

想要通过竞选方式成为班级心理委员的同学,一般都是对心理学感兴趣或者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的同学,也可能是对自身身心健康发展非常关心的同学。竞选的过程是一个剖析自我、表达自我的过程,同学间可以通过竞选的过程获得更多的了解,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建立一个初步的信任,提高竞选人的自信心。

通过选拔并最后确定的班级心理委员,通常都是具有积极为同学服务的精神。主观上的动力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系列培训,都能够促进班级心理委员的个人成长和工作能力。

5、班级心理委员的遴选标准与任职条件?

1热爱心理学知识,热心班级心理健康工作,有敬业奉献精神与服务意识;

2热爱同学,在学生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学习成绩良好包括良好以上,保证其学有余力担当此任;

4心理行为要符合年龄特征;

5善于与人沟通,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6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7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人乐观开朗,能够做到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8能够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保密原则。

6、对心理委员进行心理测试的好处是什么?

专业心理测验是一种心理测量工具,主要用于评估人的某些心理特征,它根据客观的、标准化的程序来测量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既可以起到心理卫生的宣传作用,使心理委员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并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主动调节心理状态达到良好适应、发展和提高;又可以通过心理测试,使自己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第三章 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

1、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目的是什么?

即“了解现状、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明确职责。”

了解现状—需要了解全国近两千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现状。

获取知识—获取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与心理素质知识。

掌握技能—掌握与班级同学进行心灵沟通的基本技能。

明确职责—准确明确自己的职责。

2、对心理委员的培训要求是什么?

1经过培训后,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总的了解,尤其是对本院学生特点有较准确的了解。如果能结合不同专业、性别、年级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心理工作的开展则会更有针对性。

2经过培训后,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定标准、心理素质的评定指标等有正确理解,特别是能较好地利用这些标准来对班级同学或周围人员进行科学判断和理解。

3经过培训后,能够较好地与班级同学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使他人愿意与自己交友,畅抒自己的个人情怀,诉说心理烦恼,或能够主动接近同学,及时发现并报告同学的心理困惑。

4经过培训后,能够对学院规定的“心理委员职责”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3、班级心理委员岗前培训包括几大方面?

包括三大方面内容:

第一部分是心理委员制度培训。使班级心理委员了解所有的心理委员工作制度,按照制度开展工作。

第二部分是心理学知识培训。使班级心理委员了解基本的、相关的心理学常识,扩展知识面,增强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第三部分是技巧性培训。目的在于使心理委员熟练掌握基本技能,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洞察能力,增强责任感。

4、班级心理委员日常工作程序是什么?

1定期报告。每月向系心理辅导员报送《班级学生心理状态晴雨表》,分别从学习、生活、交往、情感、危机事件、综合评价等多个维度对本班学生的月心理状态进行报告。

2危机事件及时反馈制度。对班级中可能或即将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向本班辅导员、系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反馈,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班级墙报、主题班会、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促进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4结合本班学生的现状开展调查研究,促进改善班风、学风,解决本班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5在参加心理委员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基础上,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工作。学院会根据心理委员的需求,在集中培训基础上,可为心理委员提供继续培训。

第四章 班级心理委员的职责

1、心理委员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懂得如何做?

心理委员作为班委会的成员之一,他们的工作性质与学习委员、宣传委员、文体委员等不同,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具有自身的特点,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条 保密原则。心理委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对自己所接触的同学隐私不得向亲戚、恋人或朋友等泄露,特殊情况可向心理咨询教师请教。

第二条 心理委员负责全班同学的心理问题工作。考虑男女性别差异,分男心理委员

和女心理委员。

第三条 心理委员应敏锐观察并及时记录本班同学心理变化动态。观察记录的内容严格按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中规定的“常见心理问题”与“应急心理问题”两部分内容进行,不夸大、不引申,记录内容务必真实客观,而且谨慎保管、严加保密、定期上交。

第四条 心理委员对本班同学所观察到的心理问题要按规定程序进行汇报。

第五条 心理委员对“常见心理问题”的汇报实行“零报告”制度。报告时间为一个月一次,每学期共计5次,全年10次。具体时间为:9月30日、10月31日、11月30日、12月31日、寒假前一周;3月31日、4月30日、5月31日、6月30日、暑假前一周。

第六条 心理委员对“应急心理问题”的汇报实行“即时报告”制度。原则上要求心理委员把本班发生的应急心理问题及时向所在系的心理辅导员报告。当心理委员与所在系的心理辅导员因故联系不上时,心理委员可直接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联系。同时,由心理委员补交相关的书面汇报材料。

第七条 心理委员在面对本班同学向心理委员本人提出的心理援助时,应严格按照培训中讲述的心理健康知识与心理助人技巧进行。在超出自身助人能力范围时,心理委员应及时向有关同学建议转介到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第八条 心理委员协助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做好一年一度的全院同学的心理建档工作。

第九条 定期收集本班同学提出的一般性心理困惑问题并及时反馈到上一级机构寻求专业解答。

第十条 对需要做心理测试、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的同学进行集中登记并与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取得联系。

第十一条 组织开展全班性的其他相关心理活动。

2、班级心理委员的日常事务有哪些?

主要是宣传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对班级同学中表现出的一些基本心理问题症状发现并及时汇报。具体包括二大块:一是以“综合项目”为体系的日常事务内容;二是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日常事务内容。

3、班级心理委员以“综合项目”为体系的日常事务内容有哪些?

1自助与自我教育

2观察与反馈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

3联络:在班级同学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之间起联系作用

4助人工作

5参与系以及全院性的心理健康系列活动

6配合系里组织班级心理卫生活动

7参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日常服务工作

8遵守职业道德

9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4、班级心理委员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日常事务内容有哪些?

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是各班心理委员应关注的重要内容。面对同学产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心理委员应选择适当时机及时建议有关同学接受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专业教师的咨询与治疗。常见心理问题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躯体化

2焦虑

3抑郁

4自卑

5社交退缩

6社交攻击

7性心理

8偏执

9强迫

10依赖

11冲动

12精神病倾向

5、班级心理委员的应急事务有哪些?

心理委员的应急事务主要是对危机事件的发现和汇报。

1自杀行为

2行为

3幻觉

4妄想

5躁狂

6精神症

7惊恐障碍

6、班级心理委员其他选择性事务有哪些?

1为班级同学过生日

2设立班级心理图书角

3开展心理健康小知识竞赛

4组织同学表演心理剧

5举办班级心理沙龙

6请学长在本班做经验交流

7鼓励同学写心情故事

8组织同学看有关心理健康或与心理学相关的影片

9创建班级心理日志,并且大家共同建设

10组织同学去做公益事业

11组织班级团体心理训练

12鼓励同学写完善自我的个人计划并坚持实施

13开节日PARTY,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鼓励交往

14定期做心理热点研讨会,如爱情、友谊、就业等专题

15定期在班级介绍社会有志青年奋发图强的成功案例

16开展科学用脑健康生活知识展览

17聘请部分家长与学生共同座谈等

18拍摄自己同学制作的心理访谈作品,并在班级中播放

19积累音乐素材,引导不同个性或处在不同心境中的同学欣赏对他们有帮助的音乐。

第三篇 公诉环节检务公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构建论文

在公诉环节推进检务公开制度,必须要通过深化检察工作机制改革、科学配置检察职权、健全符合规律的检察权运行机制来实现。在此情况下,就需要跳出检察机关公诉部门的苑囿,充分整合检察机关内部资源,合理谋划,统筹安排,从组织、考核、监督及责任追究等方面构建满足检务公开制度深入发展要求的配套工作机制。

1. 落实组织领导机制

在院一级建立统一的检务公开领导小组,对本院的检务公开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对下级院的检务公开活动进行指导,在包括公诉部门在内的各职能部门中建立检务公开执行团队,具体组织实施本部门检务公开活动的开展。同时完善审批审核制度,明确各级负责人的审批权限和审核内容,严格审批程序。

2. 建立考核内容合理、考核指标具体的检务公开考核机制。

其中,考核内容的设置必须要能完整反映包括审查起诉工作在内的检务公开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充分性。同时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对检察机关各部门对检务公开工作的态度、能力、效果等具体内容的考评。要强化考评结果的地位,将其作为对部门、个人实施奖惩的重要指标。

3. 从内外两方面严肃检务公开的监督机制:

一方面,检察机关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健全检务公开的内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上级、本院检务公开领导小组的督促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检务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另一方面要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建设,加强案件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于检务公开推行活动的监督力度,保障相关人员依法控告、投诉、举报的权利,畅通新闻媒体的监督渠道,让新闻媒体更好地了解、支持、监督检务公开活动。

4. 解除“责任不明、追究不力”的难题,严格责任追究机制。

首先,要明确各级各部门在检务公开活动中的职责和义务,并认真加以贯彻落实。其次,对没有认真履行检务公开规定的,应严格按照《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责令改正; 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篇 公诉环节检务公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构建论文

公诉环节检务公开的途径是指检察机关公诉部门推进检务公开的方式和手段。从整体上看,检务公开活动的启动程序有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种,但在公开途径上却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检务公开途径的多样性有助于检务公开内容的丰富性。在严格依法、真实充分、及时便民、开拓创新的“检务公开四项原则”的指引下,公诉环节检务公开活动应从以下途径得以实现:

1. 办案过程中的告知公开。

检察机关公诉环节的告知,是指公诉案件承办人员依法向案件当事人或者诉讼参与人公开告诉有关执法信息情况的活动。公诉环节告知公开的主体,应为检察机关公诉部门的工作人员,告知的对象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等在内的一切诉讼参与人,告知的方式分为文书告知和口头告知两种,告知的内容应为案件办理的有关信息及相关人员的权利义务。此种公开方式必须坚持“一对一”的模式,并确保相关诉讼参与人明确知晓被告知的内容。

2. 以新闻发布、媒体报道的形式公开。

身处信息社会的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应当看到大众传媒对于信息传播的巨大作用。事实上,由于大众传媒具有受众数量巨大、传播方式多样化、导向性强的特点,理应成为检务公开的主要途径。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应当注意加强与大众传媒的联系,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如新闻发布会、电视讲话、专题栏目、专题采访等,不断扩大公诉环节检务公开在社会大众中的积极影响,为检务公开制度的普遍推行创造有利条件。

3. 听证程序公开。

检察机关的听证程序,是指检察院在对案件作出最终处理意见之前,充分听取案件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和其他有关人员意见和建议的活动。公诉环节适宜听证程序的案件主要是不起诉案件。听证程序是为了扩大诉讼参与性、提高案件质量、充分保护诉讼参与利的专门制度设计。为避免滥用听证程序、浪费司法资源的情况发生,可采用非正式听证为主、听证为辅的模式,以充分保障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 展示公开。

将检务信息通过展示的方式公布于众,是检务公开活动采取的最常见、最传统的方式。各级检察机关采取展示方式实行公开的情形主要有检务公示专栏、检务宣传手册、电子显示屏等。实践中,为避免出现展示信息更新慢、受众面窄、资源浪费的现象,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展示内容和展示方式,积极借助互联网,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方式公布检务信息,使展示公开彰显信息化社会的时代特征。

此外,检察机关公诉部门还可以通过检察开放日公开,邀请社会公众走进检察机关,通过实地观察公诉干警执法办案的形式加强对检察机关的了解;通过监督员制度进行公开,将公诉环节内有关案件的性质、主要证据、办理案件的程序、案件处理意见等事项依法向监督员公开;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以检察机关统一业务系统运行为契机,借助案件管理部门的对外平台,不断创新检务公开的形式,探索向社会公众和诉讼参与人高效、快捷、便利地息的新方式。

第五篇 公诉环节检务公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构建论文

检务公开的内容是检务公开理论的核心内容,明确公诉环节检务公开的范畴,将直接决定此阶段检务公开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确认检务公开的基本内容,应综合考虑法律规定、权利保障、检察机关功能及公众需求等方面因素,排除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机密、他人合法权益及其他不宜公开的事项。据此,检察机关公诉环节应对以下事项依法公开:

1. 相关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或申请要求的告知。

首先,应将审查起诉阶段的办案期限对社会公众予以公开。根据修改后的刑事----法有关规定,公诉部门应对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在一个月内做出决定,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半个月; 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的侦查期限届满后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且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公诉机关将自身的办案期间公布于众,可以充分保证诉讼参与人的权利。

其次,应明确告知犯罪嫌疑人在审查起诉阶段的权利和义务。现行法律确认了犯罪嫌疑人享有的十种权利和所承担的四项义务。作为公诉环节检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告知犯罪嫌疑人所享有的权利及承担的义务,是检察机关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的直接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发犯罪嫌疑人产生配合检察机关办案的心理。

第三,应明确告知被害人在审查起诉阶段的权利和义务。被害人是其合法权利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保护被害人是检察机关公诉部门行使职权的直接目的。现行法律确认了被害人享有的十种权利和所承担的四项义务,除此之外,检察机关还应加强对被害人知情权的保护力度,应将案件审查起诉过程中所有与被害人利益有关的事项及时予以告知。

第四,应明确告知证人在审查起诉阶段的权利和义务。证人是刑事诉讼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证人证言对于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发挥着关键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因此,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对证利的保护。检务公开实践中,涉及到证人享有的权利为五项,所承担的诉讼义务为三项。

第五,应对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审查起诉阶段的各项要求明确告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是刑事案件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利益维护者,同样也是诉讼参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刑事----法赋予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各项权利,当其与审查起诉工作产生交集时,检察机关公诉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予以明确告知,并做好沟通和释法说理工作。

2. 对容易滋生问题引发公众怀疑的执法环节公开。

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应将职务犯罪、渎职犯罪等案件的审查起诉办理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 对犯罪嫌疑人延长羁押期限或变更强制措施,以及驳回当事人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理由和依据予以公开; 将审查起诉案件决定不起诉或抗诉案件决定不抗诉的文书依法予以公开,必要时需要制作专门说理文书予以解释; 将依法提起公诉或不起诉后,已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的处理情况及时予以公开。只有将这些容易滋生问题及引发公众怀疑的问题及时予以公开,才能增进检务公开的实效性,使检务公开制度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

3. 对社会普遍关注案件侦办情况的公开。

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受到公众普遍关注的案件,检察机关公诉部门首先要做好舆情的研判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然后就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公开案件办理程序、结论和依据,消除社会不良势头的产生。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guizhangzhidu/guizhangzhidu/5540.html

《员工手册意义和作用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