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_中等教育论文五篇

2022-01-30

教育论文】导语,大家眼前所阅览的此篇文章共有16381文字,由苏国秋经心修正,发布在【范万文网www.fwan.cn】!范万文小百科:截止到2019年12月,全国共有38734个乡级区划,包括8516个街道、20975个镇、8122个乡、966个民族乡、153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1个县辖区。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_中等教育论文五篇感谢大家来收藏,希望对你有帮助!

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_中等教育论文 第一篇

1前言

随着20xx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困难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实行,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在基本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问题之后,教育质量开始成为大家关注的重要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体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体育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及体育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城乡体育教育失衡问题日益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本研究通过地级市市区中学(简称市内中学)、县城中学与乡镇中学三类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差异,探究城乡中学体育教育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并据此提出措施,试图为缩小城乡体育教育差距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河南省中学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以市内中学、县城中学和乡镇中学体育教育之间的差异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万方数据库、因特网等手段检索有关学校体育、教育社会学以及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收集相关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

2.2.2.1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问卷效度检验: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自行设计《河南省中学学校体育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初稿,就问卷的效度进行专家访谈。根据专家建议,确定最终调查问卷。

问卷信度检验:采用重测法进行问卷信度检验。WWw.0519news.coM

2.2.2.2问卷调查实施方法

利用在校大学生教育实习以及暑期社会实践发放调查问卷,并对参加调查的同学进行培训,在教育实习及社会实践之后收集问卷。

2.2.2.3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90份,回收率90%,其中,有效问卷88份,有效率88%。

2.2.3统计法

采用excel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再使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

3研究结果与

3.1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教育基础设施的比较

教育资源的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条件。良好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可以保障学生有同等的教育机会,脱离这个前提,教育均衡发展就是空谈。中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同样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体育场地与器材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然而长期以来经济条件稍差农村中学相对城市中学而言体育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

3.1.1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设施场地的比较

3.1.1.1河南省城乡中学田径场标准化比较

3.1.1.2河南省城乡中学田径场质地比较

3.1.1.3河南省城乡中学其它运动场的比较

3.2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师资队伍的比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体育师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教学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程度及水平,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本研究对部分学校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的88所中学的体育教师共登记了172名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现对所调查教师的年龄、性别、学历和职称结构进行统计。

3.2.1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教师年龄的比较

3.2.2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教师性别的比较

在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学校应当根据女生的数量配备一定数量的女体育教师。根据专家意见,中小学体育教师中女教师的比例在25%-30%之间比较合理。

3.2.4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教师职称的比较

教师职称反映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在登记的172名中学体育教师中中教高级职称的教师20人,占调查人数的11.6%。与河南省20xx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统计通报数据(全省普通初中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比例达11%)基本一致。

尽管学历调查结果表明市内和县城中学高于乡镇中学,但职称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市内、县城和乡镇三类中学体育教师的职称差异均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这可能是由于乡镇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高于市内和县城中学的体育教师,工龄也相应长一些。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河南省市内中学、县城中学和乡镇中学在体育器材场地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百分比方面一般是市内中学优于县城中学,县城中学优于乡镇中学。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在场地器材的数量、标准化和完好方面差异不具显著性意义,但在场地的质地方面市内中学明显好于县城中学和乡镇中学。

(2)河南省市内中学和县城中学体育教师的年龄和学历结构优于乡镇中学体育教师。

(3)河南省市内中学、县城中学和乡镇中学在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女教师所占比例在百分比方面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具显著性意义。

4.2建议

(1)增加投入,城乡统筹,促进乡镇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建设

(2)广开途径,多措并举,优化乡镇中学体育教师结构

谈音乐鉴赏课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_中等教育论文 第二篇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而现代教育也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劳诸育之中,来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中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因此,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音乐教育的美育实施是通过学生的审美活动来实现的。因此,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该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位根本内容。这样,在长期的、多层次的、美感的发生和发展中,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一想,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审美情操,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一、音乐鉴赏课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青年学生的认识和理想,进而影响其人生观、世界观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音乐作品又总是具有一定社会的和道德内容。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美与丑、光明与黑暗、前进与倒退,这些作品歌颂好的、鞭挞坏的,而欣赏这类作品,能帮助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教育他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使他们在优美乐声的感染下,受到美好、高尚的情感熏陶,使情感得到升华,进而影响其人生观、世界观。正因为音乐的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音乐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使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锻炼

音乐是动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wWw.0519news.cOm”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合作式学习乃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它要求学生共享目标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靠。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主动发展懂得合作及尊重别人,能为学习提供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富有实效的良好环境,能让学生产生被承认的存在感。与同伴合作交往的成功,能让学生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对学生的个性成长,净化情操,丰富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音鉴欣赏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荷兰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说得好:“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最基本的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是开发人 类智力的最好途径。创新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新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冲动,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即兴编唱生活短语或诗词短句”,指出“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音乐相关的创作活动,可以根据原有歌词或节奏进行创作,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如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来写一写,可以是借用熟悉的音乐片断,采用其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自己填写歌词,这个歌词可以是适合课程内容,也可以是学生日常生活碰到的现象,还可以是学生对这首音乐作品的感觉或自己的心情。同学们自编自唱,自得其乐。通过当当小作曲家,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创新思维也在自由创作中得当发展。

四、音乐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音乐是继承和弘扬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节约是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节约能源,人人有责,人人可为。在音乐教学中注入节约文化、节约教育的内容,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节约,为建设节约性社会贡献

微薄的力量,是每一位音乐教师的责任。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中学生能够自制简易乐器的要求。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废旧物品做出多种简易有趣的乐器。如在矿泉水瓶或易拉罐中装入沙子、石头或旧钥匙,可以做成音色不同的沙锤;用废弃的小药瓶套在手指上可以当作声音清脆的碰铃;串起金属和塑料瓶盖,形成音色不同的“串铃”;……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演奏各种自制的乐器,将学生即兴分组配器,再加上美妙的歌声、优美的舞蹈,一定能让学生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音乐课堂教学而言,课外音乐活动更加灵活多样,也更有特色。比如可以利用周末举办一个“乐器展”,展出自己用废旧品制作的各种乐器。由学生利用旧挂历等废纸自己制作请柬,请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外校学生或自己的好朋友等参观。另外,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以“节约”为内容的音乐情景剧的比赛。这样,一定会让学生体会到节约的重要性,同时感动大量的观众,宣传了节约观念,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五、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

音乐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如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民歌,就蕴含了各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这些民歌所表现出的美感因素,会大大的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热爱,会增强各民族地区的友谊,因为民歌是的心声。

音乐是艺术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是艺术中的艺术,是相统一的人类最高精神境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课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审美活动的激发、培养与引导,从根本上对生命的存在意义加以影响和指导,使生命中那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因素能符合理性的要求,自觉地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发展。

中学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_中等教育论文 第三篇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强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新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及心理等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个性,是高水平、高质量的基础教育。音乐是积聚灵感,催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对于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形成学生的主体地位尚缺乏具体研究和可操作性方面的经验.针对目前社会,学生还不太重视音乐课的情况,音乐老师要巩固其音乐教学的阵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就是实施主体教学而要在音乐教学中形成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是充分认识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性。

一、音乐教育与道德培养

音乐使人充实、愉快,轻松,音乐具有它独特的功能,即调节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锤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个性,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良好的音乐可以净化心灵、美化情操,促使人健康向上。听什么样的音乐,唱什么感情的歌曲,不仅对一个人的情绪感染,性情陶冶有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精神,风尚都有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重温救亡歌曲,不仅使学生感觉到当年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及全国救国的高涨热情,而且再现了当时“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场面,使学生感受到一次革命理想与革命历史传统的教育。www.0519news.CoM如在上《保卫黄河》一课时,除简单介绍《黄河大合唱》歌送了我们党领导的军民游击战争,歌送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意志气概外,重点向学生介绍冼星海的品质与精神。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使人的品质优秀,精神崇高。从而陶冶学生的情绪,启迪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

二、音乐教育与智力培养

智力是人类认识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它包括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近代心理学家对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大量研究,结论是:天才的最大特征不是智力,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音乐用极具想象力的旋律,优美的和声,诱人深思的复调等手段,使人常处于愉快的情景之中,激发人进行大胆、跳跃式的设想,将思维的变化升腾出无尽的想象。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要考虑音乐本身的专业与目的,而且更要注重音乐对人心理的影响。恰当地选择音乐作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利用音乐作品,将会促进人的理解能力、能力的提高。使人的想象力更丰富,知识的联通与融合更活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爱因斯坦深有体会地说:“我的科学成就就是从音乐体会中得来的。”大量的实践证明,音乐对智力度开启有作重要的作用,它将影响人的心理、生活、交往和追求,进而使人开阔眼界,树立信心,走向成功。

三、音乐教育与体育的培养

音乐与体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就有了配乐体操。从古代的配乐体操到现在的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健美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等无不说明音乐与体育有着不解之缘。音乐与体育的完美结合在健

身上更能陶冶身心,强身健体,在竞技上,不但是美的享受,且更是运动员发挥佳绩的关键所在。早期的人类的娱乐活动是“歌、乐、舞”三位一体。音乐是用旋律书写的作品,表达表演者的欢乐、喜悦、彷徨、忧愁、愤怒、、沧桑、坚强、希望的情绪。而体育则是运用身体实践,表达运动者的状态和姿势变迁,以反映其喜怒哀乐。于是,从学理上两者都同属于主体自在性的表征范式,于是具有明显的相通性。与音乐艺术的共通性,最根本的在于建筑所具有的音乐般的韵律和节奏感。一言以蔽之:“韵”。音乐往往强调通过节奏、旋律变化以彰显韵之美,而运动者同样借助自身来实现韵之美。

总之,中学的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刻不容缓。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劳诸育之中,来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中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因此,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加强与提高层次。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完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的思考_基础教育论文 第四篇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谁掌握更多的信息谁就能取得战略上的制高点。在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的一项英明举措。在中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更是教育本身改革发展的需要,而且能促进我国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但是目前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有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不足

我国在1982年就在中学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但均以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为授课内容,基本上未涉及信息科学知识。这主要是认识上的不足所致。如果一个人只注重信息技术的学习,而忽略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很难有效利用信息的。德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处在较高水平,但是信息产业却远远落后于美国,原因就在于信息科学知识及运用方面的教育不足。这一教训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2、对信息技术教育投入不足

发达国家较早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能动作用。1985年美国中学生每125人拥有一台电脑,1998年该比例上升为10:1,联网率达65%。而我国目前的中学生计算机普及率仅为200:1,每年只有5%的学生能接受计算机知识教育,万分之七的学校建有校园网。投入不足,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

3、信息技术中人文、伦理、道德、法制教育不足

互联网的发展对于教育发展与改革来说是把双刃剑,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信息泛滥,由于中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缺乏辨别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信息技术进校园的同时,要加强对中学生人文、伦理、道德、法制的教育,培养他们正确与充分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WWw.0519news.coM

国之兴衰,系于教育。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国应当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加强监管,不断完善中学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以信息技术教育的进步来推动我国中学教育的发展。对于如何促进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进步,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努力。

1、完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很强的工具性课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应该重视主题化的设计和发展性环节的设计。如,“认识干冰”,这节课的教学模式就应该采用网络教学的形式,学生课前收集相关材料,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于自己认识到的干冰进行再关注,利用网络信息量大、交互项强的优势,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索式、体验式、互动式学习。信息技术的加入使原本在传统课堂上不易实现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更加全面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无疑,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2、完善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大多采用笔试、机试或二者综合的评价方法。但这些评价方法都存在重理论轻操作、偏重教材而不注重软硬件的更新与发展、命题难度选择是否适度等问题。新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基于建构主义理念下应当建立包含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评价、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评价、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评价、

信息伦理道德法制的评价、信息意识和情感的评价等多方位的评价体系。就目前教育改革的现状来看,实施多方位评价的意义在于,通过评价制度的改革来带动教学和课程改革,新的评价模式对传统的评价体系提出挑战,它的出现将为重问题解决、重创造能力的教学带来生机。

3、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

在教学方面,信息技术将成为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需要与其他学科相整合,担任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在学校所承担的任务就相对比较复杂,包括课程教学员、信息技术系统与应用的支持人员、信息技术培训者等。

4、加强信息技术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

现代教学媒体是相对于过去的传统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教科书等)而言的,近几年被开发的新教学媒体包括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电视、录像、光盘、电子计算机等硬软件及其相应的组合系统,如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综合教室、视听阅览室、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现代教学媒体作为信息的的传递工具,具有传统教学媒体多不具备的优势,如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形式、教学组织的交互性、教学信息的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传输的网络化、教学信息的再现性、可提供替代的教学经验等等。因此,它的开发与利用,将会使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产生根本性的变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多种媒体优化组合,取长补短,互相补充综合利用,以便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计算机教育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能保障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规范化、系统化、连续性。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教育系统为我国中学生提供的服务也将不断的完善,它的发展标志着中学教育在不断迈进信息时代。我们相信,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体系的完善不仅仅影响一代人的教育模式,它更将带来基础教育的革命性变化。

英国:20xx年改革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制度_中等教育论文 第五篇

《中国教育报》消息 据英国网站报道,近日,英国国务大臣责令英格兰资格及考试监督办公室着手进行对关键阶段4(14至16岁)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制度的改革。

据了解,改革后的新普通中等教育证书制度仍将保持原有特点——良好的教学、在关键阶段4结束时有相同比例的学生参加普通中学教育证书考试。此外,为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及格水平,并呈增长趋势,而且在最后一年,为学生参加a水平考试(a level)做准备,这些目标将通过更具挑战的课程内容和更严格的评估结构进行平衡。

该改革将于20xx年在以下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课程中首次实施,包括英语、英国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复合科、历史和地理。其他课程的改革将于20xx年9月开始实施。考虑到潜在的改革风险,同时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制度,英格兰资格及考试监督办公室不会同时为每个课程设立单独的改革组织。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mianfeilunwen/jiaoyulunwen/13973.html

《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_中等教育论文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