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浅析叔本华的人生哲学的教育意义_其他哲学论文五篇

2022-01-22

教育论文】导语,我们所欣赏的此篇共有38103文字,由齐范新经心厘正后,上传到范万文网!范万文小百科:

人生哲学是以人生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思维,内容包括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人生的理想和道路,人生行为的标准,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之道,等等。其根本目的是探究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揭示人生的真谛,并从人生的实践到哲学的反思和理论的总结,再从哲学和理论上指导人生的实践。中同古代的孔子、老子、杨朱、庄子和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伊壁鸠鲁等,都曾对人生作过哲学思考,提出过各具特色的理论。

地球生命的定义:具有能量代谢功能,能回应刺激及进行繁殖的开放性系统。生命来自于能量:能量→植物、微生物、动物等。生命个体都要经历出生、成长和死亡。生命种群则在一代代个体的更替中,依靠基因的随机变异不断地向现实作趋同演化。宇宙哲学认为生命是自发重演于合律宇宙精神。但为了包含无法排除的,未知的生命形式的存在,生命的定义必须足够普遍甚至是模糊,才能包含尽可能广泛的生命形式。而生命本身是一个过程,生命体是这个过程的载体,这使得生命和生命体的定义十分困难。并没有统一的、广泛认可的生命定义。这里给出一个尝试:生命是以繁殖为目的,以自发熵变为具体方式的进化和适应过程。(生命体当然是要降低自身的熵值,但这不总是成功的:有时因为自身稳态被破坏,比如衰老;有时因为无法完全抵抗外界的高熵压力。熵变主要应该是面向代谢及调节代谢的过程: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浅析叔本华的人生哲学的教育意义_其他哲学论文五篇如果你对此篇文章有什么独特的建议,也可以上传分享给大家!

浅析叔本华的人生哲学的教育意义_其他哲学论文 第一篇

一、叔本华的人生哲学

叔本华(1788-1860)生于波兰但泽(今格但斯克)。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后自杀。母亲约翰娜·叔本华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交往。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隔阂非常深,最后关系破裂。但由于他继承了他父亲的财产,结果使他一生过着富裕的生活。叔本华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叔本华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开创了唯意志主义哲学及生命哲学流派。上文库

二、叔本华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

人生哲学中凝结了叔本华为人处世所应有的道德准则。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地位和财富等的不同,展示的生命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是无论人们的环境如何地不同,每个人的生命终其一生都是具有相同的性质。“集忧患困厄于一身,可怜兮兮地活到死而已”。尽管如此,人也应该拥有健全的人格,人格所具备的一切特质是人的幸福与快乐最根本的和直接的影响因素。这些人格包括“高贵的天性、精明的头脑、乐观的气质、爽朗的精神、健康完美的体魄”,这是人自身的福祉,是幸福的第一要素,所以人们应该尽心尽力地促进和保存这类使人幸福的特质,而不是外界的财富与地位。

对于财富,叔本华认为它既不是自然的又不是必要的需求。对于财富,不能用理性定义它的范围,但是要真正地认识到是否拥有财富跟幸福与否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人们有钱了,他应该把这笔钱当做他可能遭遇的祸患和不幸的保障,商人拥有了很多的钱之后。www.0519news.Com他只能把钱当做工具,当做资本,灵活运用这些钱以增加更多的财富。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叔本华接下来又论述了了解自己与了解他人。叔本华论述了人如何做到认识自己。人们应该必须熟稔自身的技艺,他必须知道,生活中最主要的、最真实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为了得到幸福,他最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在他的思想中依次占第一、第二位的目标是什么。他必须发现,总体上,他的天职是什么,他应尽的责任是什么,以及他与世界的一般关系是什么。

关于爱的话题很多学者都论述过,叔本华认为,恋爱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人人都关心这件大事,却总要避开人家的耳目、偷偷摸摸进行,显得有点可笑,这根本是徒劳的。叔本华认为驾驭着恋爱,“才是这个世界上的真正的世袭君主”,是生存意志的核心,是一切欲望的焦点,所以他把生殖器官命名为“意志的焦点”。是求生意志最完全的表现和最明确的形态。是最激烈的情欲,是欲望中的欲望,是一切欲求的汇集。关于恋爱,叔本华认为两性之间强烈的吸引力和紧密的连接,就是各种生物的种族求生意志的表现。“恋爱的本钱是青春”,吸引异性的首要条件是健康、力和美。

在论女人中,叔本华借用朱伊(法国)写的诗“如果没有女人,在我们生命的起点将失去扶持的力量;中年失去快乐;老年失去安慰。”女人很少表现强烈的悲哀、欢喜等情绪,她们只是祈求恬静、平稳地度过一生。“女人本身就像个小孩”,所以最适合担任养育婴儿及教育孩童的工作。女人比男人更具有怜悯之心,可是女人更善于虚伪和佯装,这是她们的天性。女人只是为种族的繁殖而生存,她们的天职也在于此,她们情愿为了种族生命的延续而牺牲个体。

三、叔本华人生哲学的教育意义

1.忍受孤独

有人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正如叔本华列举的伟人,很多伟人都是在孤独中成才的,“在成功的道路上,只有孤独的人”。孤独并非是在自己心情压抑,或是失恋的时候出现的,那种感觉只是空虚和寂寞,称不上是孤独。

2.不汲汲于名利

忙于名利、疲于钱财、争取地位,是现实中的很多人的写照。但他们忽视了自己的生活享受、亲情温暖以及自己拥有的健康身体的支撑。名利没有一个绝对的定义限度,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名誉,多大的官位才能满足自己的心理。

3.结婚要以双方个体的幸福为目的

叔本华论述很多女人结婚的目的是为了种族的利益,即所谓的种族的繁殖与延续,没有从自身出发,这样结合的结果必然是悲剧的色彩,作为女人应该从自身出发,认识自己生存的意义,即作为一个幸福的人所应该有的生活。尽管时代的普遍认识是把女人摆在了一个不公正的地位,可也要奋起拼搏,不能安于现状,要知道自己是一个拥有生命的生存个体,自己是自己的主体。

4.哲学可以洗涤意志

一个非凡的家庭,出了一个非凡的青年。有权势、有名声、有财富——命运垂青,他前途无量。可是这个青年孤独寂寞。郁郁寡欢。他说,他缺少一件最最珍贵的东西:宁静。比较幸运的是,他在哲学的指引下,终于明白:一直在寻找的东西,其实在自己的内心里。我们存在的整个过程,在于我们内在的生命性质是什么,这是人人都可以体验到的事实。

转贴于上文库 www.ybask.com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瓶颈”与改革_其他哲学论文 第二篇

主义哲学教育的“瓶颈”与改革

在我国,主义哲学自建国以来便一直处于显学的地位,各种研究解读著作真可谓汗牛充栋、蔚为大观。主义哲学教育作为当今根本的素质教育亦是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不仅仅是由于主义哲学课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更在于主义哲学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培养的最重要方式。加强和改革传统的主义哲学教育,以使之更好地体现时代的气息,更加有效地培养和训练人的思维能力,提高人们发现问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人的思维活动的独创性,激发人们的创造欲望,是一项至关重要且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主义哲学教育改革的前提与基础

其实主义哲学教育的改革并不是一个新课题,迄今为止已有相当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此开展了深刻且非常有益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无论哪一种教学改革的成功都必定是与其所属科目的本质特性相契合的,忽视课程本身的特点而一味追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等等方面的改革,无异于舍本逐末、事倍功半。因此,主义哲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必须要以主义哲学本身的特质为前提与基础,在顺应这些特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真实有效的教学改革。关于这一点,孙正聿先生曾作出过相当精辟的概括。他认为,哲学是“向上的兼容性”、“时代的容涵性”和“逻辑的展开性”的统一。www.0519news.coM首先,“向上的兼容性”,是人类认识史的积淀、结晶和升华,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这就是说,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哲学史则是思想性的历史,哲学与哲学史是密不可分的,离开“思维的历史和成就”,哲学就会失去它的丰富的理论内容,就会失去它的至为重要的“历史感”。其次,“时代的容涵性”,是指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理论的力量,在于它以理论的方式去把握现实,使人们超越感觉的杂多性、表象的流变性、情感的狭隘性和意愿的主观性,达到对现实的全面反映、深层透视、理性解释、批判性反思和理想性引导。再次,“逻辑的展开性”,表现为哲学范畴的逻辑体系。用的话说,概念、范畴是人类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哲学理论的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感,都只能是实现在它的逻辑化的概念展开过程之中。从一定意义上说,哲学理论的力量,就在于这是一种理论的逻辑力量、说服力量、征服力量。当然,这段话是针对一切哲学而言的,主义哲学除了体现出上述一般特点外,更“熔铸着人类的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在主义哲学中,则熔铸着它的创始人及其后继者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深厚教养,因而具有一种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睿智通达的理论境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最能”以理服人“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真正的主义哲学教育要充分体现、彰显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这是取得教学改革攻坚战之胜利的根本前提与基础。

二、传统主义哲学教育中的“瓶颈”

(一)批判与前导性的丧失

正如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主义哲学从来不是一套为现实做注脚的“辩护士”理论,而是指引人们超越现实、奔向主义“自由王国”的灯塔。但现今的主义哲学仍未彻底摆脱为服务、给决策寻找理论依据的角色,现在我们很难再看到哲学独特的滋养主体、反思现实的批判功能,无处寻觅它对于现实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前导性理念,哲学日益成为“描红”现实的静态话语系统。上述束缚投射到主义哲学课的教学中,便是本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人文教育被活生生“抽空”为纯时政性的苍白的道德说教,这样的教育根本无法内化为学生的品德素养,学生也无法从中获得科学实证与人文思辨的素质训练。由此看来,相当多的学生对本门课程表现出厌恶与冷漠也不足为奇了。

(二)“人”的隐遁

纵观伟大一生的研究历程,无论是早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是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人”都是所关注的对象,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是一切思想的出发点与归宿。即使在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与流通等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资本论》中,我们也同样可以发现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同样,在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论断里,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对人之彻底解放的美好未来的殷切期盼。然而遗憾的是,在主义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主义哲学课的教学中,我们过分关注了物质世界及其发展,强调物质是世界万物的基石的论断(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认识是对物质存在的反应,社会历史是受物质生产方式支配的)。虽然这样的哲学体系也讲“人”,但这里的“人”只是物质运动的一个环节,整个人类历史也只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而已,缺少对人及其能动性的基本关注,其中的“人”已被剥离为空空如也的符号,沦为表现历史自身发展的工具。应该说,这样的主义哲学仍浸染着浓重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色彩,甚至让我们看到了黑格尔的“理性的狡计”的身影。它没有体现出主义哲学的真精神。这些弊端在主义哲学教育上便表现为教材中映入学生眼帘的是满纸冰冷的逻辑与铁一般的法则,人的主体性、灵动性悄然隐遁,面对这种“见物不见人”的教学,学生很难适应,更无从应用。

转贴于上文库 www.ybask.com

(三)教材的陈旧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内容主要取自前苏联的教材,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虽然其间多次改动,但主体框架与主要观点并无多大变易。例如,四大板块结构即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格局仍未完全突破。另外,大部分的教材不是个人的研究成果而是集体劳动的结晶,这使它更像是材料与观点的集合,而很难显现出个性与独创性。对此,一些学者认为:“前苏联教科书的哲学体系可以说只是部分地阐述了某些主义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较多在唯物史观方面),总体上并未反映哲学的全貌和特征;即使在当时也不能说代表了它的最高水平。其中不少内容是属于‘前主义’(在以前达到并为主义的产生做了思想准备)的理论成果或形态。”近年来,不少具有创新价值的教材新鲜…炉,其中吸收了一些新内容,但有些内容目前仍是有争议的,如以实践唯物主义取代实践观的提法。这样陈旧的教材远远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教材呈现的理论与现实热点问题相距太远,大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和平与发展的问题、问题、全球化问题、科技应用所产生的伦理道德的冲击问题等等,并未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试想,这样一套远离现实、束之高阁的理论如何能塑造身处瞬息万变的时代潮头的大学生以健全的人格?如何能培养他们宝贵的独创欲望与卓越的创新思维呢?

三、在教学理念上,要大力彰显主义哲学教育的人性光辉与批判前导的维度

(一)主义哲学教育要重视对人的关怀

如上所述,人的问题始终是所关注的领域,从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主义哲学就是在关注人的生活世界过程中建立和确立起来的,主义哲学的主题是人的生活世界,因而,主义哲学的研究应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同理,主义哲学教育一定要对人的存在、人的解放、人的发展、人的自由、人的权利、人的价值、人的个性和人的主体性等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实现哲学主题由“物质整体的世界”向“人的世界”的重大转变。将之称为“重大的转变”是毫不为过的,因为它涉及到的绝不仅仅是研究的主题,其中更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理论上讲,对“人的世界”的重新关注,必然高扬了人的主体性维度,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这里的“人”已不是从前那个隶属于整体、依附于社会的工具,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是以实践作为其存在方式的创造自身历史与未来的充满自主力量的人。人的光辉的复现,同时又推动了主义哲学之本体论由“物质”向“生成上文库”的推移。所有这些转变,无疑能够使主义哲学的教育理念由僵化迟滞的困境中解放出来,使其恢复从前的生机与活力。另外,从现实的层面上看,研究主题的转变,使主义哲学课教学从单一或经济功能定位的观念转变到确立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方向和培养健康、高尚人格相结合的观念上来,使其从单纯灌输的观念转变到“以人为本”的观念上来,也使其从单一的教学为本的观念转变到确立“教学”相关、“教研”共进的观念上来。主义哲学教育要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与智慧,更有健全豁达的人生观。这样的哲学才是“智慧之学”、“为人之学”,这样的哲学教育才是“育心之作”、“树人之作”。

(二)主义哲学教育要凸显“批判与前导”的维度

主义哲学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里的革命性所指的不单是对资产阶级的批判,也包含着对于我国现实社会的反思与超越。主义哲学教育应该与现实保持适当的距离,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现实,不断地超越现实,不能仅局限于对现实的注解论证。一味用庸俗的实用观点和狭隘的观点来看待哲学的后果是严重的。长期偏重物质文明建设、令精神文明建设流于表面化导致了主义哲学教育的低效率。批判功能的重现,可以使主义哲学教育焕发新的生机,彻底摆脱本本主义的僵化教条。另一方面,主义哲学教育要努力呈现主义哲学的前导性,积极主动地为现实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导向性理念,在宏观标向上指引现实社会的发展。这一新的转向可以消除哲学把握现实社会发展脉搏的滞后性,改变其长久以来的“注脚”形象。转而走在了浩浩历史之江水的潮头,如灯塔般照亮我们前方的征程。这样的哲学教育充满了青春的脉动,学生们又怎会不欣然接受呢?

四、在教材体系上,要实现各部分内容的创造性重组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主义哲学教材之体系划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大部分,内容相对,相互之间的联系未被充分挖掘,因而主义哲学教育改革的任务之一便是要重建这四大板块的内在联系,使之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实践这一范畴在那里绝不仅是指与认识相对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更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把握自然界的手段。实践是贯穿整个主义哲学的理论范畴,是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近年来,不少教材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物质观这一章的后面加入了实践观的内容,但这里仍然存在本体论意义上的物质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又如,唯物史观不仅仅是一个隶属于自然辩证法之一部分的自然历史过程,更是人创造历史、解放自身、描绘美好未来的过程。它是浸染着辩证法的、彰显着认识论光辉的开放性进程。再如辩证法,它不只体现为客观物质世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运动规律,更表现为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的辩证运动,这样的思想愈发明晰地揭示出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只有深入探索上述闪光点,才能够使主义哲学的教学体系熔铸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为了使上述设想得以实现,同时也考虑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主义哲学教育的知识体系也应随之进行分解和重新的排列组合,形成“树状”的知识结构体系。这种“树状”知识结构由“根知识”、“主干知识”和“枝知识”三部分构成。在学习中,学生通过对每一章的深入研究,首先找到贯穿于这一章中的基本原理作为知识“主干”,将构成这一基本原理的主要概念与范畴看作这一章的“根”,将每章中的其余知识视为本章的树状知识结构的“枝”,“枝”的意义取决于其依附的主干知识与根知识。主干知识遍布本章,而根知识则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每一章的知识体系中。“改革后的哲学原理教学新体系,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感;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性,又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既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具有丰富的知识性;既体现出理论的魅力,又具有时代的感染力”。

转贴于上文库 www.ybask.com

五、采用史、论、著、比、实有机结合的方式丰富、深化主义哲学教材体系

传统的主义哲学教材过分注重了原理的阐发,致使哲学教材沦为现成的结论、枯燥的条文与苍白的说教,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与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恢复主义哲学的生命力与丰富性。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史生论

传统主义哲学教材对于哲学原理的编排基本上是共时性的,学生接受到的永远只是科学且同定的结论,冰冷又干巴巴的条文。至于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在这样的真理产生之前,理论创建者进行了怎样深邃而艰苦的思索,这中间又与自身的哪些旧痕迹进行了彻底地清算,即的伟大思想如何从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巢窠中涅磐重生的等等,我们无从得知,似乎真理对于个人来说是早已给定的,只需尽力接受就万事大吉了。正是这样的做法令教材变得枯燥乏味,学生读来亦是味如嚼蜡,难免产生厌恶、恐惧的心理。因此,在教材中引入历时性维度势在必行。主义哲学的原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相当长时期的蜕变而逐步生成的,主义哲学发展历史正是对这一生成的科学描绘。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充分了解了主义哲学原理的流变历程,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把握原理的真谛。例如“人的本质”一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应当引入早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的观点,使学生在关于人本质理论的嬗变中更精准、更全面地理解最终的结论。

(二)凭著丰论

从根本上讲,主义哲学教材中的内容是对主义原典著作的科学归纳与概括,体现了原著的精华所在。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其一,教材不是原著,它始终只是中介,不是本原,它不能代替原著的学习;其二,由某一个体或群体所编撰的教材在全国或一定范围内普遍使用,只会使哲学教学变得单一、枯燥”。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一轮又一轮的归纳、概括、抽取极易导致对原著理解的简单教条乃至偏移曲解。前者割裂了主义哲学的整体性,后者则无法体现主义哲学的独特本质。如对于“生产力”这一范畴的理解,本人眼中的生产力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包括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自然生产力等多个方面,但在传统教科书中,生产力却被曲解为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能力。因而新教材中应加强原著与原理的结合,实现以原理带原著,以原著丰原理的崭新格局。这样师生才能共同面对伟大哲学家的思想,感受伟人思想的真实脉动。

(三)借比彰论

这里的“比”有“比较”的意思,同时亦包括“借鉴”的含义,是指主义哲学教材应充分对比、借鉴中外优秀的思想成果,通过“扬弃”来彰显主义哲学的真精神。

首先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上来。主义哲学并不是源于中国的,它能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并结出丰硕的果实,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的相似性。历经几千年的锤炼而形成的中困传统义化的威力是巨大的。它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今天既是“活的规范”(延续着的传统),又是正在生成着的传统。深入挖掘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深化主义哲学教育、拓展主义哲学影响的重要手段。例如,中国文化强调“天、地、君、亲、师”,我们可以将之改为“天、地、国、亲、师”,这里改原来的“君”为现在的“国”很重要,“君”是一个具体的君主、,“君师合一”亦即政教合一,这容易产生极权,不利于的发展,也不符合主义理论。如将其变为“国”字,则既保证了中国传统价值的有效延续性,又实现了与主义的集体观的结合。这里的“国”字既非,也非政体,而是“家团”,是country而非state。中国人经常用“家园”指乡土。“亲”不仅仅指父母,可以扩而广之。“师”也不只是指老师,还包括朋友等。再如,中国儒士所强调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同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这些洋溢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儒家传统在精神意蕴上,是与主义的集体主义相一致的,应该实现二者的融合,以孕育和生发出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来,这也是新的工业民族精神之所在。如果我们哲学教科书能够吸纳进这些东西,则哲学教学将会别开洞天,肯定会激发出学生的极大兴趣来。

其次我们再来关注国外、尤其是西方现代哲学。一直以来,教材对于西方现代哲学的态度总的来说是排斥的,要么闭口不谈,要么简单冠之以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或不可知论之类的大帽子,不屑一顾。这样的态度不是平等,而是俯视,甚至是敌视。然而细细想来,主义哲学的真理性绝不是在温室中、在与致病因素隔绝的无菌室中产生与保持的。相反,它是在各种思潮的冲击、辩论、打磨中显露其金子般的光辉的。打开窗子,让新鲜的阳光进来,屋内的花朵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况且,西方现代哲学的思想也并非都是谬误,其中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这样做并不意味着主义哲学要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而是旨在避免绝对化,能够对其他流派、思潮采取更为宽容、开放的姿态。这不仅仅是必要性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可能性的维度。“如果说19世纪和20世纪是各种对抗和冲突激化的世纪,那么由于冷战的结束和人类面临的各种共同挑战,21世纪将会是和平竞争和对话协商为基调的世纪。对抗和冲突不会很快消失,在一定范围内还会加剧,但问题的解决最终只能靠对话和协商。在此背景下,哲学领域以往那种势不两立的对抗也必将有所缓解,协商式的争论会使人们更多的接受。事实上,西方学术界已开始出现这种倾向。有一些哲学家不仅在试图超越西方哲学中各种流派和思潮的对立,也试图在主义与非主义之间寻找其共同点”。有了这样好的契机,主义哲学教育更应解除束缚,在与西方现代哲学的平等对话中展现其特有的优越性与先进性。

转贴于上文库 www.ybask.com(四)依实话论

主义哲学教育应与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借此来充分发挥其发现问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主义哲学固有的内在维度,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哲学的性质上看,它总是以普遍、抽象的方式来把握具体特殊、表现思想的,似乎与现实没有什么关联,实则相反。纵观整个哲学史,没有一位哲学家的哲学是完全抛弃现实的,时代问题始终是他们关注的对象,只不过他们采取了比较隐晦的方式将火热的与深邃的思想包裹了起来罢了。主义哲学对于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更是倍加关注,因为它就是在不断回应时代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壮大的。“把自己的哲学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就是要使之保持开放性、批判性,既要对历史开放和批判,也要对现实开放批判,在对历史和现实的开放和批判的交融中,实现对它们的超越。因此,主义哲学理论不仅仅是对旧哲学传统的继承和批判,而且也包含着对其所处时代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这种哲学精神也是我们应该继承的”。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问题、制度伦理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无中心价值的价值多元、无序状态问题,还有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应对现代社会、为现代化提供支持的问题,也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等都应关注。从国际方面看,经济的全球化问题,以及由此提出的全球伦理或普适伦理问题,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应秉持的原则的伦理前提问题、问题等等,都是主义哲学应该关注的,也是我们哲学教学所不可回避的问题”。由此可见,主义哲学教育必须抛弃“原理加例子”式的假化的教材体系,真正将现实生活引入到哲学之中,这样的哲学教育才更能体现其开放性、批判性和超越性,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哲学教育彻底摆脱目前的尴尬境况。这既是当前主义哲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主义哲学本身的发展方向。

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来看,时代特征比从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便是上面提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全球化以普遍消除资本的区域性为特征,正是使资本重新组合。‘流动空间’正取代‘地域空间’,换句话说,地域正被网络取代,而网络不再对应于某一具体地域,而是被纳入世界市场内,不受任何国家的限制。空间和经济空间在历史上第一次不再联系在一起”。全球化已经深入到了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这里,我们很明显地看到了科技革命和以社会改革为中心的当代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所带来的巨大成果。然而如果我们向纵深处挖掘,会看到其中所蕴含的重要的哲学课题:“一是知识增长、科学发展与技术革命中的哲学问题;二是人的自由解放运动所提出的哲学问题;三是认识论与方的问题。前两个问题反映了当前举世瞩目的科技革命和主义运动两大潮流,在深层上,乃是社会进步同一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反映着人类在处理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既改造外部世界,又改造和发展自身。而认识论和方问题的突出,则反映着人类在自觉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对自身的对象性活动及其方式的自觉地反思”。忽视了对这些哲学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势必会影响社会的长远、稳定、全面的发展。而这样的任务就需要也只能依靠主义哲学教育来完成。正是通过主义哲学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才深化了大学生对主义哲学的内容及形式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才切实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主义哲学真正成为“时代的精华”。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四个方面的结合之间绝非是孤立的,而是体现出鲜明的整体化倾向。例如,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必然与代表某一阶段思想内涵的著作相关联,也必然会涵盖中国特色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因为主义的中国化是主义哲学历史发展的重要方面,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总是在与形形的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在对现实社会凸现出的各种问题的深刻剖析中诞生的,这些经典著作的真理性、时代性绝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黯淡,如此等等。一言以蔽之,主义哲学的教材体系不仅要在形式上形成树状的知识结构,还要在内容上形成史、论、著、比、实交相辉映的全新格局。

综上所述,传统主义哲学教育的形成由来已久,欲彻底根治其弊症也绝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我们不断提高对主义哲学课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立足于长远的教育理念,站在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高度,以竭力造就创新人才的哲学精神为目标不断加快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突出主义哲学课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坚决推进主义哲学教育理念、教材体系的改革,就一定能使主义哲学教育实现质的飞跃,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转贴于上文库 www.ybask.com

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质量因素研究_其他哲学论文 第三篇

影响高校主义哲学教育质量因素研究

一、显性因素

(一)教材以及考试模式

教学内容重复,缺乏现实性和针对性,教材内容陈旧,不够引人入胜,这些都是马哲众所周知的问题。虽然现有的主义哲学原理教材版本众多,但基本上还是沿袭了传统教科书的模式,也就是由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几个部分组合而成。它不但无法容纳随着历史前进和实践发展必须加以补充的内容,而且在表达已有基本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方面也存在缺陷,无法真正体现主义哲学以实践为核心的精神实质,缺乏对当代人类生存状态和前途命运的关切与思考。

同时,当前大多数高校考查学生学习上文库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效果仍然采取课堂考试的形式,教师讲什么,考试就考什么,似乎在考学生的记忆力。这种片面化的文本考试模式,排斥一题多解,拒绝异质思维,限制人的创造力,无法检验学生的内在素质和实践能力,也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结果往往造成高分低能。

(二)教法

教学方法单一,脱离学生实际。当前主义哲学原理课大部分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授式教学,这种方法重视理论、强调灌输,以教室、课堂、书本为中心,把哲学抽象成僵化的公式和枯燥的概念,然后再引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或案例加以证明。这种过于重视理论阐释,而忽视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现成理论的机器,难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导致许多学生对主义哲学原理课缺乏兴趣。WWw.0519news.coM

有些不喜欢马哲的同学说:“强迫使我对马哲课没兴趣!”通常我们上这种课的时候都是一边听课一边在下面做别的事。对它说不上喜欢,主要是这种课通常听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听了后也感觉没有多大收获,而且它离现实又很遥远,无法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很多人都有这种盲从心理吧,上马哲课的时候容易受周围同学的“感染”。如果大家都经常逃课或者在课堂上做其他的事,那么自己会感到有点心理不平衡,也会那样去做。一次,两次,时间长了,也就感觉不到马哲有什么意思了。有些同学并不排斥主义,但课堂上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强迫的意味。现在这样的学习不是学生主动去学的,而是带有很大的灌输意味,学生一开始就会对这门课带有一定的逆反或者反叛的心理。即使明明知道这东西是好的、是很有价值的,但就是因为你强制我学,所以我就不喜欢学、不愿意学。归根到底,这是导向性的问题,也是教育方法上的问题。

(三)教学制度

现在各大学都挂上了“素质教育”的招牌,“教育有层次,素质也有层次”遂成为一种时尚的观念,素质教育轰轰烈烈登上了高等教育的舞台。但实际结果又如何呢?熊丙奇先生在《大学有问题》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学,只不过是挂上了素质教育的幌子,是新瓶装旧酒的纯粹,实际上搞的仍是应试教育那一套。

本人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的观点非常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大学有三件事:第一,学会如何做人——这是最根本的;第二,学会如何思维———这是关键;第三才是学会掌握必要的高层次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古人也曾说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大学的核心不在教会学生知识,而在教会学生做人。而我们的大学在发展中却偏离了这一教育思路。

正如杨叔子教授所指出的:高等教育的时弊根于轻视人文素质。学校视办学如办厂,为了扩大生源提高效益,校方绞尽脑汁向学生灌输各种“有用”的知识,逼迫学生今天考这个证,明天考那个证,重教学生做事,轻教学生做人,表面上大谈素质教育,实际上却普遍表现出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轻视,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思想。过于注重死知识的传授,本末倒置,必然导致大学生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电脑荒于人脑,必然导致整个高等教育缺乏生机与活力。

在这种大气候下,主义哲学教育必然沦为形式,不仅学生反感,就连一些教师也对此嗤之以鼻。为什么呢?就因为哲学作为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恰恰是人文知识的核心,哲学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在高等教育为“立竿见影”的功利主义思想所笼罩的情况下,试问主义哲学的教学改革怎能取得较大进展呢?

二、隐性因素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从没有中断过主义哲学的教育,而且一直都有反思改革,但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效果还是达不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呢?当然,这与受教育者和社会环境有关,但是除此以外,还应该存在其他一些不容易被人发现的隐性因素。

(一)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在目前的哲学教育理念中,将主义哲学“知识化”的倾向比较普遍,教师在教学中把主义哲学归结为几条原理和结论。这种教育理念侧重解决学生认知层面的知识传承问题,却无法解决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信念并付诸实践的根本问题。同时,它使我们在教学中无意识地把哲学原理变成了教条,使原来充满智慧、灵性、能启迪思维的主义哲学变成一堆枯燥无味、晦涩抽象的知识。同时,他们当中还有一些人认为马哲是万金油,而马哲教育只是照本宣科。我们有的教师在主义哲学教育中,常常习惯于用传统的旧观念和旧理论去解释、回答已经发展变化的新现实,即使联系不上,也

转贴于上文库 www.ybask.com

硬要牵强附会的从主义哲学中去寻找答案,这必然会让人们质疑:要么主义哲学理论没有什么原则,要么就是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种教育必然使群众失去对主义哲学的信任。

(二)教育者的态度

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在我们的主义哲学教育中,普遍地存在着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它影响了主义哲学理论的威信,降低了主义哲学教育的效果。本人认为,教师对主义哲学的态度是影响主义哲学教育质量和效果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教师对主义哲学的认识普遍有三种态度:

一种态度是把主义哲学当作圣经看待。这是对主义哲学“左”的认识。他们把主义哲学教条化,照抄照搬,结果是理论严重脱离实际,不能回答和解决现实的问题。由于照抄照搬的理论无确解释和回答客观现实问题,因而也就不能说服学生。时间一长,学生就失去对主义哲学的信任。

第二种态度是否定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否定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这是对主义哲学“右”的认识。他们认为主义哲学理论产生于一百多年前,是机器大工业的产物,回答不了今天的现实问题,它已经过时了,应该用新的理论来取而代之。甚至有的教师认为主义哲学已演变为新宗教,对主义哲学的灌输教育是一种愚民政策,窒息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机。

第三种态度是坚持用主义的批判精神来认识主义哲学,这种坚持不是固守,也不是抛弃。它认为,主义哲学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基本原则是相对稳定的,不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只要我们坚持,都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不能动摇。另一方面,主义哲学的具体理论则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充实和丰富,它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正如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三)没有对马哲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

许多人把哲学教育简单化,把其知识、方法的传授当作是“ 理论”的灌输。本来是“ 哲学上的说理”却变成“ 上的说教” 。应当承认,不存在脱离的哲学,但哲学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二者不能简单等同。是瞬息万变的,经常表现为一系列原则、政策和策略,而哲学,尤其是主义哲学是唯物史观、无产阶级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有机统一。它以稳定的世界观和方透过瞬息万变、复杂迷离的现象,把握规律,认清形势。哲学不是既定不变的知识和简单现成的结论,它为人们提供解决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等问题以及评价的正确标准。它重视的是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不是结论。把哲学简单等同,势必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死记硬背,缺乏思维的训练、理性的思考,激发不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哲学理论教育和宣传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宣传教育完全是为当下的服务。而理论教育要一分为二,客观冷静是它的理性所在。它的变化服从于实践,它只忠于实践,并对发展着的现实社会作出理性的回答。但是,由于一些眼前的阶段性工作和目标的需要,哲学理论教育往往失去它的客观理性,而是围绕着目标不断地注释,不断地演绎。只顾一时的宣传教育效果,忘记了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本质,其结果是自己损害了自己的形象。过去多年来曾经把哲学当作具体政策的辩护工具,弄成政策图解,搞得极其简单化、绝对化、庸俗化,以至于造成全民学哲学而又全国主观主义大泛滥的荒谬局面,这段惨痛历史要引为子孙万代的教训,再也不能重演了。

(四)在教学方法运用中,认为举例就是论证

在主义哲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进行哲学论证,而不是简单地宣布这样那样的哲学原理。只有通过哲学论证,主义哲学的创造性才会充分发挥出来。

中国的一位主义哲学教育家曾经说过:“凡哲学都要论证。主义哲学既然高于其他哲学,就更必须有严密的论证。它的立场、观点、方法与其说是体现在它的结论中,还不如说体现在得出结论的论证过程中。只有通过论证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对象学到主义哲学。如果只是把结论当作如此的东西来宣布,就等于没有讲哲学。”

可我们有些教师以为举例就是论证,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只用举例为证的方法来论证某一条原理,严格说来这是不行的。何况有时候甚至连例子也举得不合适,同原理联系不起来,这就更

转贴于上文库 www.ybask.com不行。”我们要通过教学加强哲学的论证力量,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哲学不能只是用来宣布现成结论的,如果把主义哲学当成这样的学科,那自然在课堂上留不住学生,反而招致学生的反感和厌恶。

主义哲学内在地包含着彻底的批判精神和实践精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主义哲学严密的逻辑论证力量,凸现主义哲学的无穷魅力。只有对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作深入细致地科学论证,主义哲学才会给学生带来思想的收获、灵魂上的震撼和行为上的引导。

转贴于上文库 www.ybask.com

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思考_其他哲学论文 第四篇

关于我国主义哲学教育的思考

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本应该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个人修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主义哲学教育并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主义哲学教育面临困境。因此,反思我国主义哲学教育上文库,探讨主义哲学教育如何走出的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主义哲学教育中的误区

长期以来,我国主义哲学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的误区。这些误区正是当今主义哲学教育遭遇尴尬的真正原因所在。

1.1 主义哲学教育化

我国主义哲学教育化的倾向严重。主义哲学教育也就成了教育。主义哲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相混淆,从而把主义哲学教育变为思想灌输和时政教育为目标。主义哲学教育就变为说教和政策宣传的工具。在主义哲学教育过程中,教师无形中把哲学教学的任务完全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把主义哲学理论化、绝对化、神圣化。哲学的功能侧重于“教育”,哲学成为的代名词。由于哲学的属性过于浓重,缺乏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忽视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功能。而这些弊端正是学生们排斥、厌恶主义哲学课的根本原因。

1.2 主义哲学教育知识化

长期以来,我们对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比较重视,而对方教育相当忽略,将世界观等同于方,甚至以世界观取代了方。www.0519news.coM这使学生对主意哲学方思想都不甚了解,更谈不上自觉应用,以至于他们学无所用、学无所得。我们不否认主义哲学是一种知识。但是,仅仅把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知识,甚至是一种死记硬背的认识,这就把主义哲学知识化,同时也势必导致主义哲学庸俗化、简单化了。

1.3 主义哲学教育教条化

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反教条的。前苏联模式的主义哲学正是因为没有贯彻这一思想,导致了主义哲学教条化,僵化、凝固化,只是作为僵化的教条和公式被运用,使得主义哲学越来越成为“一成不变”的真理和照搬照用的公式。而我国在很长时间内照搬照抄苏联教科书体系。主义哲学教育是照本宣科的原理教学方式。主义哲学教科书教条主义的体系,陈旧的思维方式,使原本极具灵活性的理论变得刻板、教条,成为照搬照用的公式。主义哲学教学丧失灵活性、针对性,导致学生在实践中很少能做到活学活用。主义哲学就是“原理”所提供的一系列公式教条。

1.4 主义哲学教育形式化

主义哲学教育中的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主义哲学教材和哲学教学脱离时代、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现行主义哲学教育很少吸收当今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吸收其他学科知识、吸收时代精神的精华,成为的教育。而这也正是主义哲学教育走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在主义哲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科体系的完整和知识的系统传授,却忽视了这些内容对学生的意义。一个明显问题是老师照本宣科,一厢情愿,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理解方式和思想状况,造成预期教学目的与实际学习效果之间的严重脱节。

2 我国主义哲学教育的出路

主义哲学教育必须改革,主义哲学教育的出路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2.1 主义哲学教育由重教育到重哲学教育

主义哲学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教育。我们不能否认主义哲学是有阶级性的,主义哲学应该为服务,这是无疑的。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要引导我们树立唯物论辩证法的立场去认识问题,当然有思想教育功能,但主义哲学服务于现实的方式应该是有一定间接性的、隐性的。主义哲学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主义哲学教育不能仅仅归结为思想教育功能。主义哲学教育最为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改造学生的思想。主义哲学的本质在于它的批判性的思维。因此,主义哲学教育本质上,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理论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通过批判获得真理,获得知识的能力。

2.2 主义哲学教育由重世界观教育到重方教育

世界观不等同于方。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的主义哲学教育,必须传授主义哲学的方法。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因此,主义哲学教育应把传授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有机相结合,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乃至做人的方法。这也是主义哲学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才是主义哲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2.3 主义哲学教育由重知识教育到重智慧教育

知识不等于智慧。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主义哲学作为哲学虽然理论本性不同,但也是追求智慧之学。主义哲学教育虽然也有知识教育的功能,但它更应该发挥启发智慧的功能。倪志安教授指出:“主义哲学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起到一种真正的蒙智、纠智和惠智的作用,让受教育者得到思考能力和人格素养的培养”。[2]因此,主义哲学教育必须突出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和精神实质,不能止步于知识的积累,而应该着重于智慧的启迪,思想启蒙,这也正是主义哲学教育的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主义哲学教育,要突破困境,承担使命就必须实现由重教育到重哲学教育、由重世界观教育到重方教育、由重知识教育到重智慧教育的转变。只有这样,主义哲学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转贴于上文库 www.ybask.com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哲学教育_其他哲学论文 第五篇

本文对化学中体现的哲学原理作了简要介绍,并与其他学科作了类比,力图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哲学教育,以培养他们的哲学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功利性的紧张时代,我认为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化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哲学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化学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将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一、现象与本质的教育

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上文库

本质是事物的性质及此事物与他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构成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的、比较深刻、比较稳定的方面,它不能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任何事物内部都有其本身的特殊矛盾,这就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现象是事物的本质的外部表现,是事物的外在的、表面的、多变的方面,它能被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

2.例析培养学生的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哲学思维。

(1)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这也是一个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本质的过程,只是在这个特殊的过程中,应用了黑格尔的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门捷列夫透过六十三种元素的杂乱无章的表面现象,发现了原子量的变化引起元素性质变化的本质。这是透过事物看到本质的一个典型例子。

(2)将二氧化硫分别通入红色的品红溶液和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后,均能使其褪色,二氧化硫是否均表现了漂白性?

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学会用现象和本质的哲学观点周密、严谨地看问题,做实验时,要认真观察现象,并认真思考,通过实验现象认识实验本质;学知识时,也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并抓住事物的本质。WWW.0519news.COM理解了知识的本质,才是真正的掌握知识的内涵。

(3)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物质的本质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也就不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其性质却相差甚远。这是为什么呢?在金刚石的晶体里,每个碳原子都被相邻的4个碳原子包围,处于4个碳原子的中心,以共价键和4个碳原子结合,成为正四面体结构,这些正四面体结构向空间发展,非常牢固,因而金刚石熔点沸点都较高,并难溶于溶剂。

石墨的晶体则是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以范德华力相结合,因此片层之间容易滑动,石墨质软。但是由于同一层上的碳原子间以较强的共价键结合,所以石墨的熔点很高。

二、量变引起质变的教育

一位伟人说过:“化学可以被认为研究物体由于量的构成的变化而发生的质变的科学。”一切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客观事物的变化总是只有质和量的变化,质和量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呈现为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因此,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量变到质变的普遍规律的哲学思想非常重要。

1.量变与质变。

量变是事物一种细小的、不显著的数量上的增减和事物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在化学中,物质浓度的变化,分子量、原子数目、化合价、键能、温度压强等物理量上的变化,以及物质排列次序、排列方式空间取向、晶体类型等的变化,反应过程的程度改变等都属量变的范畴。

质变是指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例如物质的变化、同分异构体的相互转化、分子组成和反应性能的改变等。

2.化学中的实例。

量的变化引起质变的例子很多,如浓度、温度不同引起的质变以及元素周期表体现的规律等。

(1)浓度变化引起质变:稀硫酸具有酸的一切通性,但当改变硫酸的浓度时,随着硫酸浓度的改变,引起了性质的变化。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而这

转贴于上文库 www.ybask.com些正是稀硫酸所没有的。

在一个烧杯中放入恰好能反应的1l20mol?l-1的浓硫酸和20mol铜,反应也不能进行彻底。因为在整个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降低,“浓度”这种量的改变引起了质变,浓硫酸变成了稀硫酸,稀硫酸不能与铜反应,所以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所以得到的产物cuso4应该是少于20mol,上文库而不可能是20mol。

三、内因和外因的教育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反应比比皆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本身的性质就是内因,也就是通常我们化学上所说的物质的结构。影响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就是化学反应所需的条件,即外因。例如,在研究化学反应速率时,主要研究了外因对反应的影响:双氧水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放出氧气,但只要我们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就可以制取氧气了。这是因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快了化学反应进行。也研究了内因对反应的影响:铜在常温下不与稀硫酸反应,而铁可以,这是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不同造成的。

四、看事物一分为二的观点教育

科技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当今的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就说明了科技的两面性——对人类有利和不利的方面。教师不妨带领同学们实地考察、询问群众,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五、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可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1.运用演示、实验、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具体地进行教育。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以形态的模式认识事物的本质。

2.多做研究性课题,如学习环境污染这一章节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考察,,研究,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观点,也可以培养学生量变到质变的观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样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转贴于上文库 www.ybask.com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mianfeilunwen/jiaoyulunwen/10495.html

《浅析叔本华的人生哲学的教育意义_其他哲学论文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