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美国的科技教育_其他哲学论文五篇

2022-01-23

教育论文】导语,您所阅览的此篇共有41812文字,由时书峰专心订正,发布在【范万文网www.fwan.cn】!范万文小百科:

方面是指在某事、某人或某物在某个范围或层面的相对或并列,叫方面。

《科学》(英语:Science)是美国科学促进会(英语: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简称:AAAS)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简称: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为周刊,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榜单,科学排名第383。美国的科技教育_其他哲学论文五篇如若你对这篇文章想说点什么,也可以上传分享给大家!

美国的科技教育_其他哲学论文 第一篇

美国从建国以来一直比较重视科技教育,这与早期几位总统中包含像富兰克林和杰弗逊这样的科学素养很高的学者有关。近年来,美国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程度更是无以复加。总统曾宣称自己要当“教育总统”,并将科技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在其任期内,美国推出了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国家技术教育标准》(这两本书均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译成了中文,前者由科技文献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后者将由科学出版社于20xx年12月出版)。现任总统已签署了一项法律,推出“数学与科学教育伙伴关系计划”,拟在5年内拿出10亿美元,鼓励科技实力较强的大学与中小学结为伙伴关系,加强各个层次的科技教育工作。为此,20xx年先期投入1.6亿美元。[1]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于2000年推出“国家科学、数学、工程与技术教育数字图书馆计划”,为期3年,旨在为科学、数学、工程与技术教育界和广大公众创造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和资源网络。[2]

美国联邦的许多部门都涉入科技教育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它下属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局对正式和非正式科技教育均非常关注,资助这些领域的很多项目。1995年,在nsf资助下成立了“国家科学教育研究所”(nise),经费支持期限为5年。该所设在威斯康星大学。nsf规定,该研究所的使命是探讨科学教育的总体问题,评估科学教育的效果,思考应开展哪些新活动,哪些活动不再有价值,有哪些新手段有助于加强科学教育。20xx年时,该所研究工作的4条主线是:(1)总结科学、数学、工程与技术教育(et)师资培训方面的最佳做法;(2)总结大学低年级科学、数学、工程与技术教育的最佳做法,以便培养出的学生日后既能去中小学当科学教师,又能胜任工业界的研究开发工作。www.0519news.Com(3)总结在科学、数学、工程与技术教育的系统改革方面已取得的经验,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还要重新设计评估方法,以适应系统改革的复杂性。(4)科学教师的上岗前培训。如果将以上4个方面看成4条经线,那么nise的工作还贯穿着3条纬线。第一,科学、数学、工程与技术教育的平等性,要保证少数族裔、女性、残疾人等在这个领域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机会。第二,关注在改善科学、数学、工程与技术教育方面教育技术所能起到的作用。第三,将nise的研究成果和获得的知识传播到全国各地。nise一方面按照nsf的要求开展研究,另一方面也主动向nsf建议有哪些东西值得关注。[3]

下属的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是另一个在科技教育上非常活跃的单位。它于1991年在nih院长办公室的“科学政策办公室”之内又专门成立了“科学教育办公室”(ose),协调研究院内的所有科学教育活动。它开展的主要活动有:(1)开发编写与医学研究有关的课程辅助材料和其他教学材料。(2)在全美科学教师协会组织的各种会议上与科学教师们交流。(3)开通一个网站,集中展示nih的科学教育资源。(4)实施一些公众科学教育方面的示范项目,比如少年医学院计划。(5)促进《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所描述的科学教育改革。[4]除了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外,美国航空航天局和能源部等机构也是科学教育的生力军.

民间机构中,以科技教育为己任或关注科技教育的可以说不计其数,这里仅举数例。全美科学教师协会(nsta)是以提高科学教师水准、保障科学教师权益为宗旨的专业化协会,成立于1944年,现有会员53000人。20xx年,该协会创办了供科学教师专业进修的网上学校。[5] 内华达大学1996年创办了一个名为《电子版科学教育杂志》的网上期刊,它是科学教育领域内的第一个采用同行评议审稿方式的网上期刊,免费订阅。[6]《科学、数学、工程与技术教育杂志:创新与研究》是本领域的另一种重要期刊,也采用同行评议方式进行审稿。这一季刊是由“创新的技术与工程教育实验室”和“东南先进技术教育联合体”共同主办的。[7]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已有多年。我们的多数计划要么是科技计划(如863计划),要么是教育计划(如211工程),而较少将科技与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计划。科学教育正是结合两者的最佳舞台。为了进一步有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等单位应当联合起来,为加强和改善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大张旗鼓地开展活动。在此过程中,美国的已有经验是值得关注的。

参考文献

[1] /aboutnsta

[6] unr.edu/homepages/jcannon/ejse/ejse.html

[7] www.library.uc.edu/istl/01-spring/journals.html

浅论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的关系_其他哲学论文 第二篇

〔论文关键词]道德建设 道德教育 社会道德活动

[论文摘要]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道德建设被包含在了道德教育的范畴之内,而在道德教育的研究中,道德建设自身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往往又被忽视。为了加强道德建设基本理论的研究,必须厘清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尤其应当把道德建设与狭义的道德教育区分开来。与道德教育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比,道德建设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即宏观性、社会性、连续性、复杂性和实践性。在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和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中,道德建设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它与道德教育不但有所区别,而且有机地联结在一起。

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都是社会道德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受到全国上下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目前,在对这两个范畴的实际使用中,人们对道德建设自身的规定性和发展规律、基本要求等基础理论问题尚缺乏全面的认识,往往把它简单地当作道德教育的同意语,这一现象即使在许多内容与此相关的学术专著中也不罕见。为了提高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效果,必须首先明确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掌握道德建设自身独特的规定性。

         (一)

由于道德建设这一概念的广泛使用是十二届六中全会以后的事情,所以在传统的伦理学教科书和学的著作中,对道德建设的理论都没有专门的论述。wWw.0519news.cOm在伦理学的研究中,与道德建设相关的内容一般都是附属于道德教育,没有自己专门的、系统的理论。在与伦理学相关的工具书中,也很少有“道德建设”这个词条,即使有,与“道德教育”的解释也是大同小异,没有对道德建设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做出明确的说明。为了将道德建设的研究深人下去,必须将它与道德教育这个范畴区分开来。

道德教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上进行理解。从广义上说,道德教育,就是一定社会、阶级或组织,为了使人们遵循其行为准则,自觉履行对社会整体和他人应尽的义务,而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建设的内涵与道德教育是一致的,或者说,道德建设就是道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说,道德教育仅仅是指学校、家庭、团体、单位等社会组织,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对教育对象传授道德知识、施加道德影响,以期使他们在自己的指导下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培养他们按照教育者的教育目标和期望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的能力和意识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则是相区别的两个概念。在目前从伦理学角度对道德教育所进行的研究中,虽然一般都是在概念上对道德教育做了广义的规定,而在具体到道德教育的特点、内容、途径等问题时,又往往是以狭义的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这样,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便陷人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在内容上隶属于道德教育,而在道德教育的研究中却又被撇开,得不到系统、深人地研究。因此,为了加强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必须先厘清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把道德建设与狭义的道德教育区分开来,并且要将道德建设的研究从道德教育研究中出来。

道德建设与狭义的道德教育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的层次上,狭义的道德教育最主要的实施者是学校和家庭,而道德建设则往往是以国家或其他拥有公共权力的机关来实施的。这就决定了道德建设的实施与狭义的道德教育有着两个明显的区别:一是,道德建设目标的实现和具体内容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公共权力来推行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制度刚性;而对特定教育对象的道德教育则主要是通过说服、感化等手段.强制的方法一般是缺乏效果和不被提倡的。二是,在道德建设的实施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有很强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不但要兼顾不同的阶层和人群,甚至还要考虑不同地域间的差异;道德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是特定的受教育者,实施中所要考虑的是这些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从而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方法和措施,实施起来更加生动灵活。因此,如果给道德建设做一个简单的规定,可以说,所谓道德建设,就是国家或其他拥有公共权力的机构或集团,为了在总体社会道德水平上达到一定的目标,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

         (二)

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以及其他杜会实践活动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宏观性。这是道德建设区别于道德教育和其他社会道德活动的最显著的特点。道德作为一种社会,不仅制约于经济基础,而且与、法律、宗教、艺术等其他意识形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还要受社会风习、文化传统和各种外来思潮的影响。因此,道德建设实践的各个环节,都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于道德领域的范围之内,而是要通盘考虑制约社会和道德发展的各种要素,从总体上进行道德建设的规划,充分考虑内外的各种因素,才能使道德建设的实践做到科学、有效。道德建设的宏观性还表现在,道德建设必须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必须有一个完整、科学的规划,这也就决定了党和在道德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关键作用。只有通过党和对道德建设全过程的有效组织、领导和管理,才能确保通过道德建设有效地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保证社会稳定、健康、和谐地发展。

第二.社会性。与狭义的道德教育工作面对的是具体的教育对象不同,道德建设是一项具有社会性和整体性的工作。它通常是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展开的,所面对的对象是利益要求不同、具体特点各异,并且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中的全体社会成员。以提高全杜会的道德风尚为目的的道德建设,必须兼顾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和特点,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在狭窄的范围之内,更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求眼界开阔、远瞩、全盘规划、把握全局。如果说,道德教育更注重于针对性和灵活性,那么道德建设则要更多地做到全局性和原则性。同时,道德建设虽然具有宏观性的特征,但是也必须全社会共同行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道德建设目标和措施的落实过程中,不但要有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教育,还有赖于各种机关、团体、单位的各种道德教育活动和主题活动,以及在全杜会开展的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道德建设决不仅是决策者的工作任务或“政绩工程”,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争。

第三,连续性。道德是一种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惰性的社会意识形式,因此无论对于杜会整体来说,还是对于社会成员个体来说,改变原有的道德风气和观念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艰苦的过程。个体的道德品质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社会道德风习的改善更不可能一墩而就,一套科学的道德规范体系的确立甚至需要成百上千年的选择、陶铸与沉淀。’就如同个人的道德修养需要日积月累才能积善成德一样,道德建设也需要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循序渐进地取得理想的成果。在道德建设的实践中,如果不相应地从经济、制度等方面解决根本问题,以使道德建设建立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之上,或者不能从整体上实现社会道德风气的根本改善,而是企图通过疾风骤雨式的群众运动的方式毕其功于一役,甚至通过强制的手段压制问题来实现杜会风气的虚假改善,历史证明,如果一旦遇到经济或形势的变动,道德风气便又会急转直下,暴露出更多更严重的道德问题。因此,道德建设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规划,既要有一个长远而又切实的目标,又要考虑到已有的道德传统、现实的道德状况和将来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注意前后计划和措施的衔接,破除各种空想、幻想和臆想,树立信心,科学规划,不懈努力,才能循序渐进地收到理想的效果。

第四,复杂性。道德建设的宏观性、社会性和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建设实践的复杂性。首先,道德建设要求有一套功能完备、层级齐全的决策和指导机构,来确定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总体规划、具体进程、方针措施等,并对社会上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质量等级的道德教育机构进行具体的指导。其次,道德建设还需要有大量的专业研究人员和机构,来为其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现状。由于道德建设具有宏观性、社会性和长期性的的特点,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影响既深且远。如果一旦决策失误,不仅会对整个社会的社会风气和生活氛围造成危害,甚至会影响几代人的道德素质和社会稳定。因此,道德建设同法制建设和建设一样,也必须做到科学、谨慎和稳妥,不能盲目行事,这就需要有一支优秀的专业研究队伍来为道德建设的实践出谋划策。再次,道德建设还必须有一套完善的道德评价与考核机制。不论是什么建设,理想的目标和设计在实现过程中都会与社会现实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够隙,任何决策的落实都要经过与现实的不断磨合才能逐渐进人高效、有序的运行状态。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将能够不断地为道德建设反馈回有效的信息,对于道德建设总体进程的把握,道德建设决策的修改与完善,以及道德建设方法的创新与道德建设目标的提升和迈进都会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道德建设的这些特征决定了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虽然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但是,在某些方面和环节上做的还是远远不够的,对道德建设的复杂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第五,实践性。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道德建设的实践性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道德建设的实践性,主要表现为道德建设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客观现状和要求,必须以实践为目的,切实可行,同时要根据社会实践的要求,不断地做到创新和发展。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是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只有回到社会生活实践中,道德才有存在的必要。因此,道德建设必须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不但要充分考虑道德建设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要认真研究社会生活实践的规律,使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切不可使道德建设脱离社会实践。同时,道德建设不仅依赖于社会实践,而且以社会实践为基本归宿。无论是对于社会成员个体,还是社会整体来说,高尚的道德理想都是必要的,在道德建设中必须将长期所期望达到的道德理想渗透其中,使每一个时期的道德建设都成为实现这一道德理想的一个环节与步骤。但是,承认道德理想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不是鼓励道德建设上的好高鹜远。道德建设必须以指导现实的道德活动,改善现实的道德状况为基本目的,道德建设的每一项规划和措施都必须能够融入到当前的社会实践中去。否则,如果脱离了服务于当前的社会实践这一基本目的而盲目地追求理想中所谓高尚的道德,甚至搞道德上的“大跃进”,就会使道德建设脱离现实基础而沦为空头口号。

        (三)

在社会道德活动中,尤其是在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和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中,道德建设处于主导性的地位。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不但有所区别,而且有机地联结在一起。道德建设的目标和措施需要全社会的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来落实,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也需要道德建设的宏观指导。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道德建设就是对道德教育(这里指狭义的道德教育)的宏观规划。无论是对于全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来说,还是对于高素质的社会成员的培养来说,道德教育都需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作为指导,这是道德建设的主要职能之一。道德建设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道德教育基本内容的规范作用。不论任何时代,由于人们的阶级立场、社会地位、生活经历、人际交往等的不同,总是产生出许多不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原则。而一个社会要想存在和延续下去,保持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有一种道德规范体系处于核心的地位,通过塑造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来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一主导性道德规范体系在全社会的确立、贯彻和实行,单凭由各个不同的教育单位来分散、进行的道德教育是无法完成的,必须依靠具有宏观性和社会性的道德建设。第二,对道德教育总体进程的规划作用。一定社会、一定时期的道德教育,总是以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社会道德状况为前提,针对具体教育对象的道德教育虽然都是在这些条件下“自发”进行的,但对于有着共同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的社会来说,必须对全社会的道德教育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设想,来逐步地形成共同的道德信念,达到共同的道德理想。通过道德建设对这一目标进程做一科学的总体规划,将比全社会的教育单位自发、地进行更具效率。第三,对道德教育具体途径的指导作用。把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引进到道德教育领域,固然是教育单位的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但宏观的道德建设在先进道德教育方法的宣传强化、总结交流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将有利于新方法和有效途径的推广普及。同时,道德教育不但是专业教育机构的职能,而且还是全社会的责任,全社会的道德主题活动中,更能体现道德建设的宏观指导作用。总之,道德建设不但是道德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有力保障,还是道德教育效率提高的有力支持。

道德建设对道德修养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这个中介来实现的。相对于道德建设在杜会道德风气的改善和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中处于宏观的地位来说,道德修养是一种纯粹微观的个体行为。道德教育是将分处于宏观和微观上的这两种活动联结起来的中介,向道德修养的个体传达道德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并将不同个体的道德品质状况和道德修养情况的总体现状反馈上去,以利于新的道德建设决策。道德建设对道德修养的最直接的影响,通过道德修养的内容体现出来。道德建设通过道德教育这个中介和各种宜传手段,不断地向社会成员个体传递、灌输和强化社会整体所期望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通过日积月累的熏陶和浸染来影响个体的道德修养目标和内容,从而对个体行为的道德修养活动起到引导作用,使其按照社会的要求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一向有着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所谓“教化”,就包含着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两个层次的内容,并且其着重点就在于以为主导的作为一种宏观活动和社会行为的道德建设。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道德建设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道德建设相关的许多理论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已经影响到了道德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和道德教育的科学发展。当前,加强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了解道德建设自身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掌握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等其他社会道德活动的关系,不但是社会进步和道德建设发展的大势所趋,而且成为理论研究中迫在眉睫的一个重要课题,应当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浅谈网络道德伦理教育_其他哲学论文 第三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道德伦理教育;供给驱动;需要驱动

论文摘要:网络道德伦理是社会道德伦理的延伸。针对层出不穷的青少年网络道德伦理问题,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急切需要从传统的“供给驱动”教育模式向现代的“需求驱动”教育转型,即以需求驱动网络德育,从而更加切实可行地进行和加强网络道德伦理教育。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已经颁布四周年,这一纲要的及其实施,对网络道德伦理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网络中的道德伦理失范现象依然不容乐观,如一些青少年受网上黄色内容的影响,进行性犯罪;轻信滥交网友;沉迷网络游戏;道德伦理认知模糊,等等。这些都说明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相对于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来说,是不相协调甚至是远远滞后的。

“需求驱动”和“供给驱动”通常用于远程教育发展研究,表明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正从传统的、被动培训的“供给驱动式”转变为以自身需求驱动学习愿望的“需求驱动式”教育。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是远程教育的一个范畴,这种教育范式的转变同样适用。我国目前网民数量有近一亿之众,主力军是青少年。随着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这个人群将会越来越大,由此决定了网络道德伦理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而当下的网络道德伦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供给驱动”模式,即为了教育而教育,沿袭传统的道德教育范式,脱离对网络现实的充分,如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给制度一样,将传统的道德伦理教育内容与方式,仅在表面冠以“网络”二字的包装,就一厢情愿地灌输给青少年。然而网络德育的良性发展和进行,是应该以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为依托和前提的。wWw.0519news.COm有了需求,才有市场。换句话说,要将网络道德伦理教育进行到底,必需明确实施网络德育的“需求”,然后才能施以良方,从过去低层次的“供给驱动”模式向现代教育的“需求驱动”模式转化。

一、网络德育:正确看待“需求”

需求是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得以进行的催化剂与助燃剂,为网络德育提供了市场。以需求驱动网络道德伦理教育,首先要明确“需求”,究竟是什么需要因素“驱动”着网络道德伦理教育。

1.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教育以人为本,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广大青少年。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来看,需要经历一个道德伦理结构的重组期。这个重组期突出表现为道德伦理的性和道德伦理的动荡性,具体表现为因青年期所具有的自主性(自我教育、自我选择、自我组合为主)等基本特点而凸显的道德的自立性和不成熟性。这说明,青少年的道德伦理认知尚未得以具备、形成,还处在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之中。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络用户,其精神世界是跟网络信息的交换融在一起的,自然地,网络道德就成了社会道德的在虚拟环境下的真实延伸。对于心智尚处于低级或初级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他们过早地感受到甚或已有了成人化的行为和思想(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内模仿”,他们会模仿、效仿成人,而透过网络看到的成人世界,则正成了他们一个“模仿源”,久而久之,不再是单纯的心理历程,青少年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就随着网络世界的跳跃式发展而跳跃式地成长。这种“网络早熟”与其应有的成长阶段不相协调,导致他们不能成功地在网络与现实这两种情境中切换角色,由此产生的相应的网络德育就显得越发迫切。

2.时代与教育发展的需求

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是学校德育在形式上的延伸和程度上的深化。在网络时代里,无论是新兴的远程教育还是传统的学校教育,网络德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的模式在改变,相应的德育也应当有所改变。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应该是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发扬传统德育的优点,吸纳和借鉴网络的优势,形成新时期的网络德育体系。

3.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

党和国家目前正在大力倡导的社会发展和谐观,是一个包含了多元极的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和谐。网络社会也需要和谐。道德伦理是一种社会,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当网络作为现代多元化社会的一个元极出现后,网络环境中的伦理道德自然而然也就成为社会公共伦理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于调整虚拟情境下,人与人乃至与社会的关系。因此,网络道德伦理教育也就成为社会稳定和持续地和谐发展的“蓄水池”。

4.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将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利益,相反,会为其所累。人们把互联网称为一个虚拟世界,但在一定意义上讲,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在看似虚拟的网络的背后,实际上进行操作的还是活生生的实体—人。技术本身并无正负之分,所产生的影响取决于技术的使用者,而网络道德伦理正是约束和“互联”这些使用者的纽带,因此,网络技术赖以“生存”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网络道德伦理的正确形成。 二、对症下药:从“供给驱动”到‘需求驱动”

当网络技术发展为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便利与快捷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网络道德伦理的文明与否,也是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网络道德的提高与发展,需要许多相关环节和要素的协同运作。网络德育由“供给驱动”模式逐渐向“需求驱动”模式的转变,应重视如下环节和要素:

(一)学生,“要我做”和“我要做”

无论是成人还是青少年,他们的行为都是以一定的需求为驱动的,许多孩子喜欢或沉迷于网络游戏,都是他现实生活当中的一种反映或者他内心深处的一种需求。曾经有社科学者做过调查,发现容易有网瘾的小学生是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比较多的,或成绩不好,或人际问题,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但是在网络游戏当中会获得成功,从虚拟成功当中,他获得一种做人的自尊。在青少年阶段,道德成长是处在模仿模拟的阶段,他通过模仿来学习别人的行为,形成对事物的认知,而成人不道德网络行为的影响,则会造成他们对网络的片面认识,迷失自我。他们会用在网络环境中感受到的虚拟、失范了的道德伦理准则去衡量现实生活,甚至将其付诸于现实。这就需要让广大青少年认清自己的需求,明白我需要什么,我要做什么。

网络是真实世界的一个部分,然而网络环境还是不同于现实情境的,网络德育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基础上,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增强对复杂事物的分辨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让青少年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发挥个性、彰显自我的同时,能够以现实的道德标准衡量网络情境中的行为,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遵循社会公共道德伦理准则。所以,要启发和强化青少年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培养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正确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需要,让他们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自觉地运用道德规范去识别网络环境下自己的行为和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并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这样才能真正地履行包括网络在内的社会道德伦理义务。这是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德育适应网络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教师,“要我教”和“我要教”

学校是进行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是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实施者和建设者。对于德育,许多人头脑中还存在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观念,特别是网络德育,依旧用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进行,并没有把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切实地作为自己的一项需求。青少年在学校没有受到良好氛围的感染,从教师那里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网络德育因何收效不大也就不言而喻了。

从学校方面,应该有这样一个认识: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本身发展的需求。作为青少年迈向社会前的“练兵场”,为其构建一个规范的道德伦理教育平台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让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扩展学校的德育内容;更新德育的形式、手段和途径;精心设计网络德育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开展网络心理辅导,以及制定符合自己学校的网络道德规范等。学校教育要十分重视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把这项工作摆在首当其冲的位置上,而不是为了分数增长忽略了人格成长,让学生分不清现实和虚幻,变成网络中的盲人和智障。

为此,在网络德育一线的教师,要把进行网络道德伦理教育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需求,认识到网络道德伦理不仅是针对学生的,更是衡量现代教师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作为网络技术使用者,教师要有先进的科技道德伦理观,如尊重网络知识版权,不随意抄袭、剿窃他人著作,在网络中与他人交往时洁身自爱等;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德育理念,在教育学生前,先要上好自己的德育课,转变观念,以全新的视角,正确看待网络环境中的道德伦理关系,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作好道德表率、榜样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进行网络德育的最佳途径是教师把网络道德伦理价值内化在具体的教学中,将知识传播与网络道德伦理素养的培养紧密结合到学科教学中去,亦即要将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要内容的网络道德伦理,视为一项“知识与技能”,与其它学科知识在学习和掌握中进行整合、贯穿,并使网络道德伦理教育“过程”化和“方法”化,从而真正地做到“我要教”。

(三)家庭,不要把需求变为障碍

家长,是要求网络道德伦理教  育呼声最高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  心自己孩子的成长,当前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现象十分普遍,他们的反应也是最强烈的。但就现有状况看,家长在这方面的教育上,是高需求低效果。究其主要原因,是方法不得当。家庭是进行德育的第一基地,大部分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网络道德伦理失范时,往往采用强硬手段,殊不知德育第一原则是引导。因此,家长在进行网络德育时:

(1)“降低”身份、调节心态,体验在网络环境中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便于发现失范时,加以正确输导,成为青少年正确网络道德伦理观念形成的“领航员”。

(2)与学校和老师保持必要的沟通,及时将孩子的心理动态进行交换,掌握详实的信息,努力构建一个进行网络德育的家校互动平台。

(3)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老师”,大人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道德观念的养成。这就需要家长约束自我,为孩子当好模仿对象,而不是横加干涉,并把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

(四)社会,小需求转换为大作为

时下,宣传网络道德伦理的网站、书籍屡见不鲜,并呈上升态势。其实,道德伦理教育的渠道很多,网络中的文化、娱乐、体育甚至游戏都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载体。但重要的不是数量的多少,应在于质量和方法的使用。这是因为,传统德育的内容很多趋于教条化,与青少年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所以,将死板的说教德育贴近生活,德育内容与方法的形象化、生动化是十分必要的。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和真实反映,网络行为也和其它社会行为一样,也需要制定必要的规范,并逐步纳人法制进程。为此,搭建一个合理、有序、健康的网络道德伦理框架,用来满足不同个体和群体的不同需求,将小需求转换为大作为,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

三、结束语

从“供给驱动”到“需求驱动”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育供给,而是这种“供给”要以“需求”为前提,有需才能供,也才能达到供需平衡。以需求驱动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在网络技术不断进步与网络道德相对滞后的不对称形势下,我们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审视现存问题,不断克服这样的“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性,为构建长治久安的、和谐的社会提供保障。

试论教育目的含义的哲学辨思_其他哲学论文 第四篇

[ 论文 摘要]当前研究 教育 目的的主要意义有二:一是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教育目的的概念内涵和本质属性;二是从认识论角度探讨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脉络和途径。教育目的是一种主体指向的学术范畴,包含着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体系。笔者根据不同教育主体教育功能的差异将教育目的划分为教育理想、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等三类,分别剖析其各不相同的教育利益诉求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指出,教育精神反映了人类对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构成了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核;研究教育目的的根本意义在于坚持和弘扬教育精神,也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健康的“生活与成长”。

[论文关键词]教育目的;教育精神;教育理想;教育宗旨;教育目标

一、导言

笔者发现,研究教育目的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学术工作。说其简单,是因为作为教育活动的基本范畴,在教育 文献 中你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教育目的名词的影子;而称其复杂,是当你细究下去,又会发现人们对这一名词的定义方式各不相同,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不仅如此,在当前对教育目的的研究中,充斥着对诸如“教育应该是什么”等的价值判断,其中隐含着许多的道德倾向;缺乏的则是对教育目的如何达成以及对教育目的的内在本质属性和逻辑构成体系的系统。考虑到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的人类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种现象显然是不正常的。

笔者愿意从教育目的达成方式与方法的角度出发,对教育目的的基本含义做一个初步的厘清,并与各位专家共同探讨。wWw.0519news.cOM教育无疑是一种 历史 范畴,人们对教育目的的认识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检视教育目的含义的演进路径,主要存在着对教育本质的理论认知和满足教育实践需要这两个不同的维度,由此也引发了人们认知路径的根本分化:前者一以贯之,形成了人们对教育理想的深人探讨;后者则因时因地,主要用于指导具体的教育实践。路径的区分带来了研究目的的差异,研究目的的差异又进一步改变或规定着人们的研究视角,于是,人们对教育目的含义的解释出现了裂变,这已成为_二个不争的事实。加之教育不仅是一种历史范畴,同时还是一种实践范畴,教育主体都要受到各种客观环境的制约。因此,期冀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目的的做法在理论上是行不通的,在实践中似乎也缺乏必要性。当然,由满足不同需要所造成的含义裂变并不等于否定这一名词存在的意义,莫如说这正是教育理论与实践 发展 的客观结果。事实上,围绕对教育目的的理论认知,目前已经存在着一个系统化了的概念体系,在教育目的名词的下位,形成了包括教育理想、教育精神、教育价值观、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等本质含义相同,但又各有指向的概念群。因此,笔者认为,当前研究教育目的的意义并不在于非要对已有不同的定义方式排列长短对错,而是应从尊重客观事实和满足具体需要出发对教育目的已有的概念体系做出 科学 的界定和合理的分工。

通过和梳理发现,教育目的总是与特定的教育主体相互联系的。由于承担角色以及对教育功能和意义的认识不同,在人类教育事业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若干代表不同利益格局的教育主体。为了便于进一步,我们将其抽象并概括为教育者、国家或、教育组织等三类教育主体,其中以教育者代表人类对教育行为的根本诉求,以国家和作为特定 利益的代言人,而以教育组织作为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在历史条件、社会文化和教育 规律 的共同作用下,三类主体分别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教育目的取向。还是为了便于进一步的说明,我们将不同教育主体与教育目的对应关系划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教育者——教育理想;国家与——教育宗旨;学校等教育组织——教育目标;三种目的虽有差异但彼此之问又有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三者之间交叉部分(共同拥有)构成了各种教育主体共同尊崇的教育目的的核心内涵——教育精神;而各种层次和类别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我们面前既包罗万象,又内在统一的教育目的概念体系。

二、教育理想

根据考古研究的成果,教育是人类最早期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始终伴随人类生活与成长的重要因素。人类教育活动从一开始就承载着人类对自我生活和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并执著和不懈地探索着各种不同的教育理想。人类对教育理想的不懈探索和反思活动主要是由早期的 哲学 家、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哲学家承担并代代传承的。

西方学者认为,西方教育思想有着五大渊源分别是古希腊文明、教文化、文艺复兴、 工业 革命、近代儿童学和心 理学 的崛起。其中,古希腊文明奠定了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在早期的古希腊文明中,教育主要是道德性和社会性的,是为准备当公民所接受的某些训练。教育主要在家里靠模仿来进行,还通过或战争来训练人。古希腊晚期诡辩学者的出现,标志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分化开来,教育的宗旨主要不再是德育,而是智育和美学,诡辩学者被称为教育学的奠基人。公元前五世纪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成为第一批伟大的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了真理存在于心灵之中的见解;柏拉图则把教育和教学区别开来,指出后者是来自外部的教诲,而真正的教育是一个将已存在于学生身上的潜能吸引出来的过程。对柏拉图来说,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发展某些能力,或给予特殊的教学,而在于使人能取得其真正的尊严(——去知道什么是好)。他认为,教育总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它关系到人的本性的各个方面,而造就性格是最为重要的结果。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指出,教育必须帮助心灵去了解直觉器官所看到的世界之外的现实,使心灵从对真理无知的局限中解放出来。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教育是密切地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他把个人发展分为身体成长、爱好至上和理智占上风的三个时期,指出教育要适应三个时期的需要,分为三个阶段:“在身体教育之后,必须随之以性格教育,最后是给以智力教育”。总之,对于古希腊人来说,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他们生存的目的就是发展成为一个更高尚的人,他们相信,教育对于达到这一目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概括古希腊教育思想的主要成就不难发现,古代先贤们通过教育活动明确了前代人对后代人必须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即教育要致力于人的成长和改进人的生活质量,这也就构成了人类教育精神的根本命题。

显然, 教育 目标对于教育理想和教育宗旨的实现以及对整个国家教育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方面,学校教育水平是教育宗旨的微观基础,不仅对教育宗旨和教育政策的落实起着基础和保障作用,而且决定着基础教育的实际水平,关系和影响着教育宗旨的实现与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教育目标的制定与产生过程要体现公品的基本要求。根据教科文组织的统计,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基础教育都是由国家承担,教育成为一项公益性的社会事业,因而,以学校为主体的基础教育都应归属公品的范畴,我国的情况也不例外。教育作为一种开放的公品体系,必须严格界定基础教育的公益性质和学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基础教育学校的教育目标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其承担的社会职能,必须兼顾本位利益与社会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 经济 利益与社会效应,这是制定学校教育目标最基本的出发点。此外,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遇到的新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资源的配置主体正逐步由走向市场化方式,如何妥善处理好市场机制作用与行政管制之间的矛盾成为教育体制内部各方都必须充分关注和应对的问题。笔者的观点是,教育各方都要转变观念,尤其是要转变对教育主导权的认识观念,由对行威的臣服转变为对外在的公共规则的尊崇。

如何保证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呢?这里强调主要应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首先是教育目标与教育宗旨的关系。学校教育目标作为教育宗旨的具体体现和落实,一方面必须有效体现教育宗旨的基本要求,并保证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在基础教育日益普及化的今天,教育事业关系千家万户,成为、公众、家长、学生、教师等诸多利益的交集点。学校必须严格履行所承担的社会使命,并自觉按照教育宗旨的要求规范自身的办学行为;另一方面,又要客观反映学校主体的办学能力和自身利益,要结合实际,形成办学特色。从根本上说,学校活力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动力源泉,是教育繁荣的具体体现。总之,两者之间总体利益一致但又各有差异。在我国基础教育逐步走向市场机制配置的背景之下,学校与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将逐步由行政计划下的领导关系,转变为主导、市场配置主体的平等关系,学校教育目标应该更加充分地体现出 发展 个性,从而构筑起整个国家教育体制的活力基础。

其次是教育目标与教育理想的关系。学校是最为基础性的办学实体,是教育理想的具体承载者和实现者,也是人类教育精神的具体体现。做好教育理想的落实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育文化价值观的统治作用,通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活动,用教育精神凝结和规范师生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示范作用,并倡导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优良社会风气;此外,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地位,树立珍爱生命、健康进取的学习风气,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广大学生真正成为教育事业的主体和受益者。

第三是教育目标和办学主体自身的利益关系。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教育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之下,各种教育组织的利益目标同教育宗旨在宏观上保持一致的前提之下,在微观上可能存在着具体的差异。学校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组织,应该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也应该有寻求不同发展目标的权利。因此,教育目标既要合理反映学校的客观能力,又要维护和保障学校等教育组织的合法利益。此外,规范教育目标对于加强学校管理和改进基础教育水平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校而言,明确的教育目标具有导向作用、示范作用、管理作用和监督作用,不仅有助于逐步消除学校在教育目标制定中的随意性和雷同化,而且可以强化学校内部的责任意识,保证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因此,教育绩效评价应该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成为学校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的结合点,帮助唤醒学校的市场意识和产品意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要说明的是,教育目标应该是教育机构(组织)向社会的一种承诺,是预期要达到的某种效果。学校在制定目标时应注意两点:其一,由于学校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度的,因而教育目标也应该是有限度的,学校只能承担有限的培养责任;教育目标设计应该是理性和有选择的,是循序渐进的。其二,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要妥善处 理学 校教育与其他社会教育形式之间的关系。学校只是学生成长的一个环节(当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同时还会受到社会、家庭、民俗文化甚至宗教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结合好才能共同达成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学校目标既要尽量避免大包大揽,又要努力尽好自己的责任。尤其是在 现代 社会学校承担着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的背景之下,学校应该从关心和爱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发挥好培养主渠道作用,承担好自己的社会责任。总之,设定目标作为一种教育管理活动,设定目标和实现手段不同,可以体现学校不同的教育风格。在我国,学校教育目标不仅要反映党和国家的意志,同时也要体现教师和学生的意愿,教育目标必须针对具体矛盾,解决具体问题,尽量避免假大空口号称为主体存在。

五、结论及其启示

1. 科学 理解教育目的的本质含义

教育是一种相对的人类活动。教育总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也是人生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人们很难想象没有教育的人生,教育也始终被视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途径之一。当今时代的紧迫任务是要尽量避免使用道德的眼光去看待教育问题,要从褒扬人性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去重新认识教育目的。如利文斯通所言,“知识是重要的,使用它的力量更为重要;但是,最为重要的则是一个人的信念,他的是非观,他是否有明确的价值观和标准,并准备按照这些价值观和标准去生活。”

人类教育事业的根本意义在于维护教育精神即提升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教育应立足于人的整体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追求人的和谐发展。如同怀特海所言,“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地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别的联系”。同样如伊丽莎白·劳伦斯所指出的,“教育是一个引导出来的过程,而非灌输;教育的宗旨在精神方面,使整个人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发展智育,也要注重感情、判断和创造力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造就性格,不只是发展脑力;仅有知识是不够的,真正的教育必须区别知识和理解,智慧和传授。”国内学者张敏也认为,“科学教育具有满足人性发展和完善的内在价值”。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教育目的的认识有一种错误的导向,就是把不同教育主体的主观意志当成人类教育目的本身,尤其是盲目强育行为中的 利益或利益倾向。诚然教育发展离不开和的影响,但绝不等于教育没有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即教育精神)。教育的意义属于全人类,并具有 历史 性和全局性。

如果我们能从教育的终极目的和教育精神出发,然后回过头来,逐一界定我们的教育理想、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将不失为一个更为理性和有价值的操作思路。客观地讲,教育目的的理解过程应该是一个平衡过程,要从人性关怀和社会进步视角去平衡教育相关利益者的价值取向和教育行为,不仅要控制各种教育主体的施教行为,同样需要对的教育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控。我们应该看到,作为教育事业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当利益与教育精神相吻合时,教育会得到好的发展;但当两者之间不相吻合时,反而会损害国民的教育利益。因此,正如陈桂生先生所言,我国近代以来“教育宗旨”——“教育目的”多变,其中的变化主要同社会理想、价值观念的变化相关。尤其在现代,人们的教育意图主要在谋求社会进步,兼顾个人完善发展,实为大势所趋。这是拟定“教育目的规范”时,不可忽视的主题。反复强调这一观点,旨在说明,对教育精神的尊崇对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关系重大。

2.进一步明确教育者的责任与使命

教育精神的本质是针对受教育者这个特定的“人”而言的,它不仅关心受教育者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而且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人”的生活和成长,正如怀特海所言,“教育有用,因为(对)理解生活是有用的。”因而,我们对教育的目的研究必须始终围绕“人的生活与成长”这xxx主题展开。然而,教育的功能并不仅局限于育人,在不同时期教育还承担着诸如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调节功能等多种社会角色,于是,当教育对于社会的最大利益点偏离人的主题时,教育功能就存在着被异化的可能。当然,这种异化不见得会完全背离或否定教育精神,有时是可以二者甚至多者共存的。由此,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于,如何有效甄别或者评判这种偏离,又如何有效地捍卫教育精神的本质属性。

此外,对于教育精神不利的另外一种因素是人类教育价值观的多变。教育价值观反映着特定时期公众对于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尽管教育精神有助于公众利益,但实践证明,公众自身并不一定始终认同教育精神,由此便会导致特定时期公众的教育价值观与教育精神并不一定完全吻合(如我国的时期),这时捍卫教育精神就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与责任。教师职业的根本意义就是要捍卫教育精神、发扬教育精神、发展教育精神。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教育是时代的产物,总会受到特定历史背景的影响。在教育领域当中,当代社会中的每个人不见得都比上代人更高明,现代人也不见得一定都能享受到比上代人更好的教育。维护教育精神的责任始终必须由教育工作者来承担的。进一步说,当代教育工作者不仅有义务维护教育的基本精神,也有义务为下一代人创造比自身更好的教育条件。

3.关心和保护受教育者的生活与成长

笔者认为,研究教育目的的根本意义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教育发展目标,并能够在现实中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机制,帮助人们圆好教育的梦想。具体说,就是要建构一个能有效整合各种教育主体在教育理想、教育宗旨、教育目标之间的利益关系的科学严密的逻辑循环体系,最终能向受教育者传递实实在在的教育福利的一种有效的制度模式和沟通途径。

这种制度模式不仅能够体现传统的教育精神,还要符合不同的文化传统,还要有相应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福利条件作为保障,最终还要能够受到广大受教育者的拥护。惟其如此,教育活动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利益才有根本保障。此外,在处理教育理想与教育宗旨、教育目标的关系时,笔者非常强调重视对教育目标的关注,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概念体系的基础,是教育目的理论研究的落脚点,也是现代教育质量体系的根基所在,只有当教育目标能够圆满实现的时候,教育精神才能在当代得到最好的体现。

对于当代

中国哲学的和谐辩证法思想在中学哲学教育中的价值_中国哲学论文 第五篇

一、中国哲学的和谐辩证法思想

中国哲学以“和”这个范畴,表达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既对立、又统一的基本状态,被称之为“和谐辩证法”。“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之谓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今乃弃矣。”意思是在对立和差异中寻求统一,才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原则;没有差别和斗争的同一,则不能使事物正常发展。结合许多不同的东西在一起而使他们达到统一,就叫“和”,所以能使事物成长起来、丰盛起来,而产生出新的东西。假如一定要使相同的事物组合堆砌起来,就是同,事物的正常发展就不存在了。

二、“和”的特征

(一)“和”首先标志着事物之间的区别和差异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人与人之间要保持正常的关系(君子关系),就是意见看法有所区别,互相指出对方的缺点,才有利于共同进步和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在什么事情上意见都完全一致,那就是“臭味相投”或者谄媚取悦,这种关系就是不正常的了。“和”的前提就是事物之间的区别、差异,没有区别和差异,就没有相互作用的动力,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就失去了正常的状态,事物本身就不存在了。

(二)“和”反映了事物发展由对立到统一的过程

“以他平他之谓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www.0519news.com”“和”是事物正常发展的整体过程。这个发展过程,一方面是不同事物、事物内部不同因素相互连接而变化出新的事物;同时,作为不同事物和事物的不同因素,能够在一起而发生变化,是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对立和斗争是在一个双方都接受的前提下展开的。

(三)“和”的价值取向是和谐一致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和”所表达的事物发展的过程,最终的取向是和谐一致,而不是区别、差异。“和五味以调口,刚四肢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是说五味调和是为了产生可口的食物,锻炼刚健的四肢是为了造成身体的健康,不同音律的协调是为了形成悦耳的乐曲。“和”表达的事物发展过程,并不突出对立斗争,其落脚点在于追求一种和谐美满的结果;不仅仅在于揭示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更是被赋予了人类追求和谐一致(而非斗争冲突)的价值学意义。

三、和谐辩证法思想在中学哲学教育中的价值

和谐辩证法追求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差异的价值取向截然不同。“和”所代表的价值观,对于中学哲学教育的改革,对于学生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态度化解、中正和谐的人生品性培养等,都有重要价值。

(一)与中学哲学教材中的矛盾辩证法互为补充

中学哲学教材讲主义的辩证发展观,用“矛盾”范畴,解释了事物发展的动力、过程和源泉。但是“矛盾”很容易被仅仅看作对立、差异、斗争的代名词,而忽视了矛盾关系中的统一、和谐、一致,造成价值观上的误导。学生受此思维模式影响,容易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简单地看成对立和斗争的关系,忽视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还有合作、和谐与和睦。因此,这样的哲学教育在价值观上存在缺憾。

和谐辩证法所表达的辩证发展观,既包含对立、斗争、差异,又包含统一、和谐、一致,而且总的价值取向是和谐一致。这既能体现主义哲学的辩证发展观,又体现了人类所向往的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人类世界的和平安宁的价值取向。因此,把和谐辩证法引入哲学教育,是对矛盾辩证法的有益补充。

(二)为中学哲学教育融入名族化的成份

现行中学哲学教材中讲述的主义哲学源于西方,它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上,与中国本土文化有所差异,与民族文化的的血液传承有所疏离。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了一个世纪,但很难说融入了普通民众的心理。这恐怕就是学生难以从内心亲近主义哲学、总觉得哲学“面面目可憎”的原因了。

转贴于上文库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可以找到许多能使主义哲学在本土文化扎根的诸如和谐辩证法之类的“营养基”,如“易变”、“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等,可以作为向中学生阐释主义哲学的、符合民族文化心理的绝好凭借。既使民族文化的瑰宝被赋予现代意义,也使中学哲学教育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从而增强中学生对主义哲学的亲近感、认同感。

(三)化解学生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态度

当今的中学生受西方工具主义、行为主义、操作主要鼓噪下产生的表面化生活方式的影响,缺乏一种安身立命的的平和心态。在荣誉与挫折面前容易大起大落;在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道路上,不愿做踏踏实实的奋斗;在是与非之间不能形成选择的可控心理机制。表现出来就是“要么破罐破摔、要么轰轰烈烈”的极端主义人生态度。和谐辩证法思想正包含着人生和谐的丰富智慧之思,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焉”,“极高明而道中庸”等。这些智慧之辩,都沁透着“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和谐主义”精神,对今天的年轻人的安身立命来说,不失为一种绝佳引导。

(四)培养学生中正和谐的人生品性

人生品性的的丰腴和完美,有赖于中正和谐的知识、阅历对其进行柔化。和谐辩证法所追求的和谐完美的价值取向,弥补了矛盾辩证法的价值学缺憾,暗示出为人处事的另一种价值选择——中正、和谐与完美,而非斗争、分歧与残缺。“他以暴、我以仁”,“他以诈、我以信”的人生操守,“执其两端而用中”的人生信条,都是和谐辩证法的生动体现。若能在中学哲学教学中予以贯穿,必能熏陶化育学生中正和谐的人生品性,对学生未来个人幸福、社会的整体安定、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上文库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转贴于上文库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mianfeilunwen/jiaoyulunwen/12153.html

《美国的科技教育_其他哲学论文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