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制播分离,盘活县级电视台人力资源五篇

2022-01-18

管理论文】导语,您所阅读的这篇共有22865文字,由鲍中建细心修改之后,发布在范万文网!范万文小百科:

优胜劣汰:汉语词汇优胜劣汰:卡牌游戏《炉石传说》中的卡牌

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领域术语人力资源:1999年法国、英国电影人力资源:杂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制播分离,盘活县级电视台人力资源五篇倘若你对这文章有更多的感触,可以发表分享给大家!

第一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制播分离,盘活县级电视台人力资源

制播分离的概念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最早起源于英国,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制片人或制片来制作。最早在1982年,随着英国第四频道的出现,委托制片制度开始建立,出现了制播分离模式,随后这一模式在英国、美国等国家逐步推行,成为世界的一大潮流,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这一模式也进入我国,并陆续在央广、天津广电、上海文广等推行,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在盘活人力资源方面,效果十分明显。

1)制播分离拓宽节目平台,丰富节目类型。

广播电视长期施行采、编、播一体化的生产模式,节目由自己生产自己播出,缺乏竞争机制,编播人员队伍繁杂臃肿,这种制播合一的运行机制严重限制了节目的发展,造成了电台电视台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而制播分离,对广播电视核心业务进行重大改革,将节目制作推向社会,实现广播电视产业化,有助于提升节目生产力、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制作,实现节目样式的多元化。以笔者就职的同安广播电台FM89.8为例,节目播出时长总共17小时,其中自办节目10小时,外采节目7小时,占三分之一以上。自办节目以新闻、本土民生为主,如《同安新闻》、《新闻随身听》、《雪冰读报》,《乡音乡情》、《农村天地》等,市场采制节目我们则倾向于娱乐和文学类节目,如《上班路上》、《听电影》、《月明书香》、《评书》等。不仅如此,市场采制节目我们还多以对播形式为主,填补我台单一主持的空白,使节目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整体丰富。

2)制播分离实现了事企分离,实现人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传授知识,普及教育,新闻事业被称作生活的教科书[2]”,这也就需要电视节目必须更加贴近社会,而制播分离使公益事业与市场经济进行了最佳结合,把节目制作推向了社会,推向了市场,在这部分,社会庞大的人力资源可以投入节目制作,更贴近社会,由市场规律来推动实现节目质量的提升,并带来商业利润,而播出部分则坚守既有的职能作用,围绕喉舌定位,进行节目审查并督促创新。以《评书》节目为例,引进的都是单田芳、刘兰芳等名家作品,就目前我台现有人力资源根本无法制作如此高水准节目。

3)制播分离促使优胜劣汰,形成最佳激励机制。

制播分离由于实现了事企分离,为人才激励机制的推行铺平了道路,当前国内广电媒体普遍以收视率、收听率来评判节目,高收听率、收视率势必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这就要求制播两方都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准则,播出方在节目审查时必须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尽最大努力播出优秀的、群众欢迎的节目,制作方必须努力提升节目质量,尽最大努力吸引受众。反之,则会受到受众的淘汰,这就是最大的优胜劣汰。

第二篇 有关保密信息化管理论文

[摘 要]随着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对于信息保密意识的不断增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多方面的要求对信息化资料进行安全保障。本文从档案信息化基础入手,深入了信息化档案__的重要性,研究了用科技手段在资料保密中发挥出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保密管理;模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xx)13-0151-01

0 引言

我国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自建设初始便将档案管理的安全工作放在了首要位置上。在实现由纸质资料向数字化资料转变的过程中,对于档案管理的模式及技术应用都随之发生了变化,新技术的加入即要求管理制度体质的转变,又要求信息化软硬件的技术更新,这也为档案信息化的__提升了难度。本文立足于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难点,详细阐述了档案信息化变革中如何对__影响和解决策略等问题。

1 档案__在信息化变革中的问题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趋势势在必行,这也要求与档案有关的相关工作必须紧跟改革的步伐,能够完全与信息化轨道接轨。尤其像__这种较为特殊的管理工作,不仅要在制度及管理上转变,还要根据信息化平台的要求,在技术条件和人员素质上满足__岗位的实际需求。在档案信息化的转变中,__主要遇到了以下问题:

1.1 管理规范中的问题

实现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在于简化复杂的管理流程和精准的确立管理规范。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层层审批中,__需要接触的流程较为复杂,这就相对提高了__的安全性。批阅式的审批流程,需要根据保密规则进行签字确认,最终的结果还需要人工核对,这虽然较为繁琐,但也为__起到了关键的保障作用。在实现信息化管理后,涉密审批不再如此繁琐,根据信息化的技术条件,在网络中即可形成审批核定,人与人的接触活动减少,反而降低了__的严格性。

1.2 硬件条件遇到的问题

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后,资料的储存以数字化档案为主,兼顾纸质文稿档案,表面上看来增加了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与之相关的配套设施更加多样化和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以某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为例,传统的保密档案保存要求为的密闭空间、安全锁具、通风及消防设施等,改制后还要增设机房、空调、供电保障等必要设施,不仅在空间上没有得到节约,反而增加了设施的投入费用。

1.3 人员素质问题

在档案信息化的改革中,对__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导致了部分工作人员因条件不能达到要求而产生情绪思想波动。例如:某机关保密科的一位员工,在职几十年从未出现工作纰漏及疏忽,属于机关绝对放心的人员,但实现信息化管理后,因对技术设备操作的掌握不能达到要求而被迫转岗。这样的例子说明在以__为核心任务的管理人员,,首先要根据工作实际情况,达到岗位基础需求,才具备任职资格,其次必须在思想觉悟上满足__的规范要求。

2 档案信息化__的改进措施

档案信息化的安全__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保障档案实体、档案信息和数据的安全,避免泄密问题的出现。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应优先考虑__的问题。

2.1 管理模式的变化

从传统__衍伸到信息化__,其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档案信息化的__主要将信息化数据的处理流程和读取存储权限进行严格监管,通过对电子信息设备的软硬件设置建立起安全操作流程,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管。其系统组成包括了:档案信息系统及设备使用的安全保密规章制度,数字化信息涉密人员的管理办法,数据存取的安全保密方案,信息化设备的管理方案,人员身份识别管理方案,访问控制规则方案,密钥的管理规定,保管维护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责等。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信息化档案__的规程管理要从上至下统一贯彻,依据保密管理工作中对人、物、环境因素的运动逻辑规律,找出漏洞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弥补,有效降低泄密事故的发生概率。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安全保密控制主要包括:规章制度的建立,网络和计算机安全方案的确立,场所的选择和安防系统的建设,档案实体的使用和保管,数据库的维护、整理和数据备份。

2.2 硬件技术的提升

档案信息化首先要在场所的选择上符合安防要求,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数字化信息档案的建立必须符合计算机主机房的技术条件要求,在供电、消防、控温控湿、监控、防盗的配套设备要符合具体要求。例如:监控设备要做到全方位无死角24小事实时监控,视频数据的保存期限不得低于120天,视频监控设备必须由专人专职监管,监控设备必须采用供电线路及备用电源,线路必须采用内部走线等。

(2)对于机房的进出管理,采取用户身份识别与双重验证,通过输入时对指纹的核对实现了双重身份验证的保障。并采取伪装措施对进行伪装,以防工作人员被胁迫状态下的伪装登陆。

(3)信息化档案资料的存储设备必须经过部的技术认证,实现唯一性的读取接口,避免资料外泄;其存储介质不可拆卸及轻易破坏,具备防水、防电磁、防撞击的能力。数据读取的拷贝及下载须经2人的共同认证完成。

2.3 人员素质的转变

对于信息化档案保密管理人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作为专职的信息化档案保密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基础文化素质,具备计算机操作基础能力,能够完成作为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对设备操作的基础要求,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安全使用意识,能对信息化__的基础常识有深入的了解。

(2)在满足第一点的基础上,信息化档案保密管理人员还应具备极高的思想觉悟,还要具备很强的保密意识和相应的保密专业知识技能。涉密人员还应认清保密形势和敌情教育,__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保密知识技能教育,岗位职责教育等。

(3)管理人员还应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接触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的整改意见和方案,通过查缺补漏的方式杜绝涉密问题的发生。

3 总结

档案__要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等发展的需要,在保护国家秘密和维护利益的同时,完善各项管理度,加强对秘密档案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档案开放中的__,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通过对档案信息化保密管理工作的深入探讨,了解了在具体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与难点,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我国档案保密的方针,依靠科技的强大生产力与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变革,通过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能够更大的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使档案__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观演互动 保密知识和技术入脑入心[J].__,20xx(11):15.

[2] 《涉密文件上网之前》的案情剖析与法规链接[J].__,20xx(2):42.

[3] 进一步做实做好重点区域__[J]. __,20xx(5):18.

[4] 张 玲.试论档案保管工作中的保密和利用[J].海南档案,20xx,(3).

[5] 陈冬云.档案利用过程中的__浅析[J].海南档案,20xx,(2).

[6] 魏菊芳.浅谈档案管理的__[J].中国档案,20xx,(12).

[7] 李 虹.如何做好档案__的探讨[J].学习月刊,20xx.

有关保密信息化管理论文附加篇

第三篇 浅谈企业网络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对中小企业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网络安全 网络管理

中国拥有四千万中小企业,据权威部门调研发现,90%以上的中小企业至少都已经建立了内部网络。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多核、万兆安全、云安全这些新技术对于他们而言或许过于高端,中小企业应该如何进行网络安全管理?又该从哪入手呢?

1 企业内部网络建设的三原则

在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中,为员工提供完成其本职工作所需要的信息访问权限、避免未经授权的人改变的关键文档、平衡访问速度与安全控制三方面分别有以下三大原则。

原则一:最小权限原则

最小权限原则要求我们在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中,为员工仅仅提供完成其本职工作所需要的信息访问权限,而不提供其他额外的权限。

如企业现在有一个文件服务器系统,为了安全的考虑,我们财务部门的文件会做一些特殊的权限控制。财务部门会设置两个文件夹,其中一个文件夹用来放置一些可以公开的文件,如空白的报销凭证等等,方便其他员工填写费用报销凭证。还有一个文件放置一些机密文件,只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才能查看,如企业的现金流量表等等。此时我们在设置权限的时候,就要根据最小权限的原则,对于普通员工与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发开设置,若是普通员工的话,则其职能对其可以访问的文件夹进行查询,对于其没有访问权限的文件夹,则服务器要拒绝其访问。

原则二:完整性原则

完整性原则指我们在企业网络安全管理中,要确保未经授权的个人不能改变或者删除信息,尤其要避免未经授权的人改变的关键文档,如企业的财务信息、客户联系方式等等。

完整性原则在企业网络安全应用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经授权的人,不能更改信息记录。二是指若有人修改时,必须要保存修改的历史记录,以便后续查询。

原则三:速度与控制之间平衡的原则

我们在对信息作了种种限制的时候,必然会对信息的访问速度产生影响。为了达到这个平衡的目的,我们可以如此做。一是把文件信息进行根据安全性进行分级。对一些不怎么重要的信息,我们可以把安全控制的级别降低,从而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二是尽量在组的级别上进行管理,而不是在用户的级别上进行权限控制。三是要慎用临时权限。

2 企业内部网络暴露的主要问题

2.1 单一

2.1.1 邮件用统一或者有一定规律的

对于邮件系统、文件服务器、管理系统等等账户的,设置要稍微复杂一点,至少规律不要这么明显,否则的话,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2.1.2 重要文档复杂性差,容易破解

纵观企业用户,其实,他们对于的认识性很差。有不少用户,知道对一些重要文档要设置,但是,他们往往出于方便等需要,而把设置的过于简单。故我们对用户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时,要在这方面给他们重点提示才行。

2.2 网络拥堵、冲突

2.2.1 下电影、游戏,大量占用带宽资源

现在不少企业用的都是光纤接入,带宽比较大。但是,这也给一些酷爱电影的人,提供了契机。他们在家里下电影,可能只有10K,但是,在里下电影的话,速度可以达到1M,甚至更多。这对于喜欢看电影的员工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2.2.2 IP地址随意更改,导致地址冲突

有些企业会根据IP设置一些规则,如限制某一段的IP地址不能上QQ等等一些简单的设置。这些设置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也可能会给我们网络维护带来一些麻烦。

2.3 门户把关不严

2.3.1 便携性移动设备控制不严

虽然我们现在对于移动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MP3播放器等的使用有严格的要求,如要先审批后使用,等等。但是,很多用户还是私自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

私自采用便携性移动存储设备,会给企业的内部网络带来两大隐患。

一是企业文件的安全。因为企业的有些重要文件,属于企业的资源,如客户信息、产品物料清单等等,企业规定是不能够外传的。二是,若利用移动存储设备,则病毒就会漏过我们的设在的病毒防火墙,而直接从企业的内部侵入。

2.3.2 邮件附件具有安全隐患

邮件附件的危害也在慢慢增大。现在随着电子文档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利用邮件附件来传递电子文档。而很多电子文档都是OFFICE文档、图片格式文件或者RAR压缩文件,但是,这些格式的文件恰巧是病毒很好的载体。

据相关网站调查,现在邮件附件携带病毒的案例在逐年攀升。若企业在日常管理中,不加以控制的话,这迟早会影响企业的网络安全。

3 企业内部网络的日常行为管理

由于组织内部员工的上网行为复杂多变,没有哪一付灵药包治百病,针对不同的上网行为业界都已有成熟的解决方案。现以上网行为管理领域领导厂商深信服科技的技术为基础,来简单介绍一下基本的应对策略。

3.1 外发Email的过滤和延迟审计。

防范Email泄密需要从事前和事后两方面考虑。首先外发前基于多种条件对Email进行拦截和过滤,但被拦截的邮件未必含有对组织有害的内容,如何避免机器识别的局限性?深信服提供的邮件延迟审计技术可以拦截匹配上指定条件的外发Email,人工审核后在外发,确保万无一失。

事后审计也不容忽视。将所有外发Email全部记录,包括正文及附件。另外由于Webmail使用的普遍,对Webmail外发Email也应该能做到过滤、记录与审计。

3.2 URL库+关键字过滤+SSL加密网页识别。

通过静态预分类URL库实现明文网页的部分管控是基础,但同时必须能够对搜索引擎输入的关键字进行过滤,从而实现对静态URL库更新慢、容量小的补充。而对于SSL加密网页的识别与过滤,业界存在通过代理SSL加密流量、解密SSL加密流量的方式实现,但对于组织财务部、普通员工操作网上银行账户的数据也被解密显然是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深信服上网行为管理设备通过对SSL加密网站的数字证书的进行识别、检测与过滤,既能满足用户过滤 SSL加密网址的要求,同时也不会引入新的安全隐患。

3.3 网络上传信息过滤。

灌水、网络发贴、文件上传下载都需要基于多种关键字进行过滤,并应该能对所有成功上传的内容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事后查验。但这是不够的,如藏污纳垢的主要场所之一的互联网WEB聊天室绝大多数都是采用随机动态端口访问,识别、封堵此类动态端口网址成为当下上网行为管理难题之一,只有部分厂商能妥善解决该问题,这是用户在选择上网行为管理网关时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3.4 P2P的精准识别与灵活管理。

互联网上的P2P软件层出不穷,如果只能封堵“昨天的BT”显然是不足的。在P2P的识别方面深信服科技的P2P智能识别专利技术――基于行为统计学的的确有其独到之处。基于行为特征而非基于P2P软件本身精准识别了各种P2P,包括加密的、不常见的、版本泛滥的等。有了精准识别,这样的设备对P2P的流控效果格外出众。

3.5 管控各种非工作无关网络行为。

业界领先厂商都已摒弃基于IP、端口的应用识别方式,而采用基于应用协议特征码的深度内容检测技术,区别仅在于哪个厂商的应用识别库最大、更新最快。基于精准的应用识别,加上针对不同用户、时间段分配不同的网络访问策略,必将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伴随着组织内网员工非善意上网行为的泛滥与蔓延,符合中国客户需求的上网行为管理技术与解决方案也将快速发展,以持续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浅谈企业网络管理论文附加篇

第四篇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论文

摘要:人类社会正逐步由工业经济时代转向知识经济时代,与此同时,无形资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正以新的特征正成为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知识经济时代,著作权、专利权、专有技术、品牌、商业信誉、技能经验等无形资产的增值已成为财富创造的重要动力,核心竞争力也演变为技术、人力资源、品牌、企业文化、管理创新等无形资产的竞争,无形资产成为企业价值链的关键性支持要素。企业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就要更加强调技术创新,更加注重核心能力的塑造,把无形资产做大做强。过去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需要我们根据情况进行创新,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无形资产 管理 创新

一、无形资产的特点

想要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创新,必须先要对其进行了解,以便更好的开展下一步工作。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能以货币计量、可以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资产,与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管理难度也更大,具体特点包括以下几部分:一是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但未来收益较大,无形资产是凭借各种知识、技术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一种经济资源,通常表现为某种权力、技术或获取超额利润的综合能力,如:技术、人力资源、专利技术、商誉等,加以利用能为企业获得于预想不到的收益。二是无形资产具有非流动性,并且有效期较长,一般来说,无形资产是与特定企业结合在一起的,除非经过无形资产出售或转让,否则将随着企业的不复存在而消失。三是无形资产是为企业使用而非出售的资产,企业持有无形资产是为了通过它创造利润,而非为了出售或转让,应该通过研究寻找更多合理的通过无形资产获利的方法。四是无形资产单独不能获得收益,它必须附着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收益。

二、影响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实现的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实现的因素主要有产权因素、获利能力因素、技术因素、风险因素、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机会成本、市场因素、使用期限、宏观经济政策、转让内容等,这里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简单介绍一下。

其一,立法和各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我国,虽然有一系列关于商标、专利、著作等无形资产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加入了一些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但保护范围仍不全面,立法也不全面,如《担保法》则明确指出,可用于质押的无形资产仅限于专利权、商标权以及著作权中的财产权,这些规定限制了无形资产的利用范围,不利于无形资产价值的实现。此外,我国对无形资产的行政管理采取的是分部门管理方式,各司其职,这种分部门的管理方式不但不利于权利主体纠纷的解决,而且还会增加管理的成本、加大管理的难度。

其二,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原因。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这需要一个认知过程。目前,大多企业都能认识到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实现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对于作用的重要程度还缺乏认识,没有对无形资产形成足够的重视度。如缺乏对品牌、企业形象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没有制定相应的品牌战略和形象战略,即使有一些企业创立了自有品牌,但大多都因后续工作不到位而造成品牌流失,而调查发现,在国内一些行业外国品牌却占有近80%的市场,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国内企业对对品牌、企业形象等无形资产的忽视。又如,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足、力度不够、能力不强,多数企业出于对成本及风险因素的考虑,会选择采用技术引进的方式进行产品生产,有的更是在原有技术模版稍加修改或直接模仿,最终导致创新率不高,企业总体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都较低,从而影响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实现。

三、重视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1. 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20xx年7月,美国正式调整了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方法,核心内容是将知识、技术、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资本化。这一变化趋势将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也更进一步表明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应创新管理理念,认识到无形资产不仅仅是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财富创造的重要源泉,它不仅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杠杆作用,而且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基础。

2. 重视技术类无形资产的开发和积累,并做好__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既应高度重视技能、技巧、诀窍等技术层面隐性知识的管理、开发和保护,也应关注组织或团队学风、信念、洞察力、价值观等精神文化要素的凝炼、传承和发扬光大,努力使专利技术的保护及应用、隐性知识的开发及利用、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无形资产管理的系略。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制定发展规划、加大人力和物力投入,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并做好技术维护及__。企业在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积极申请专利保护的同时,还不应忘记和与无形资产相关的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如果需要还可以对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各类无形资产的产生、发展和流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对可能接触无形资产的人员进行随时监督,避免企业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流失。

3.以知识产权管理与品牌创新的有机结合推进无形资产经营战略升级

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其重点不应仅限于知识产权保护,更重要的是将其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和品牌创新结合起来,通过提高知识创造和技术获取的能力等增强我国企业的总体竞争优势。这就需要在无形资产运营模式的探索、开发方式的选择、评估体系的完善、组合策略的选取等方面深入研究、积极尝试、大胆创新。

4.构建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创新管理新机制

知识和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发展和增值,需要先进的社会文化为其提供肥沃的土壤,应以创新文化的打造、进取精神的培育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构建无形资产增值的成熟模式。企业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才引进、薪酬设计、绩效管理等方面工作中都要渗透无形资产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体现无形资产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还应构建人力资源考核机制,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人为本,尊重知识,给予学术尖子和领军人才与其学识和能力相匹配的待遇,关注和满足科技人员的需求,对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人员给予应有的奖励。

参考文献:

1. 王岳森 强化无形资产经营管理 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 日报 20xx.3

2. 弓锋伟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创新初探 财会研究 20xx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论文附加篇

第五篇 汽车配件库存管理分析论文

摘要:企业唯有进行科学的库存管理,在预防风险和损失的情况下,保持最低的库存量,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以BL汽车配件有限(以下简称“BL”)为实例,其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基于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库存控制对策,从而有效规避库存风险。

关键词:VMI;汽车配件;原材料;库存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xx)05-00-01

一般而言,企业保持一定的库存能够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能够平衡供给与需求,能够预防不确定性的、随机的需求变动,能够实现空间效应,能够起到缓冲器作用等等。

但是,持有库存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过多的库存会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并发生包括保管费、保险费、库存物品价值损失等库存成本,同时也会带来管理上的一些问题。因此,运用先进的库存管理策略加以控制势在必行。

一、BL库存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BL组由多家企业合资兴建设立,建有1万平方米的标准联合工房和七千平方米的组装车间,拥有底盘装配、前后桥装配等生产线7条,主要从事汽车车桥和客车底盘制造,产品主要为金龙、江淮汽车、南京依维柯、东风汽车、扬州亚星等总装车辆厂家配套。

虽然BL的业务量有着前所未有的增长,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原材料库存问题。主要表现在原材料积压严重,呆滞物料大比例上升,而另一方面,生产所需要的物料,却经常出现短缺,而等到短缺物料紧急订货,客户又要减少订单,造成物料的剩余,导致物料管控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呆滞物料长期得不到有效处理,造成了资金严重积压,影响到的现金流表现,致使的财务水平下降。

二、BL库存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需求预测不准确

根据BL的做法,客户每周都会有新的需求发过来,根据需求的增减情况,BL的采购部门需要在两天之内确认订单是否可行。但实际情况是,迫于客户的要求,市场竞争的压力,BL把争取客户作为首要的目标。采购员忙于和供应商确认新增加订单是否能够挽回交货日程,甚至有的非常勉强的交货期,也当成完全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来处理,这就无形中把客户所要面对的库存压力转移到自身;此外,对于由客户原因造成的呆滞物料,不能够有效及时地请供应商取消,也没有能够向客户请求由于减少订单所造成的经济赔偿,自然就没有办法降低原材料库存了。

(二)BL对供应商的交货方面管控欠佳

很多供应商为了能够早一些收到货款,往往一下子把后续的货也一起做完,然后也未经BL采购员同意就私自出货,并要求付款。因为有的供应商同时负责好几个网点货物,而采购员担心如果不付款会影响到该供应商对其他网点的交货,被迫给他们放行财务付款单据。这样做久而久之削弱了对供应商交货期的管控能力,也使自己的库存水平变得极其糟糕。

(三)供应商数量过多

对于供应商开发没有统一的规划,各个事业部的采购部各自为政,导致的供应商数量过于繁多,供应商水平良莠不齐,不仅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也加大了采购风险。供应商数量过多,导致无法将订单进行整合,从客观上导致订单数量过多,库存加大。

三、BL基于VMI的库存解决方案

BL继提高客户需求的预测精度、重新评价供应商、削减供应商后,提出了VMI的解决方案,并经与供应商协商,开始试运行VMI。

供应商将物料送到BL指定的在距离生产线1~2小时车程的地点,由第三方物流代为管理,但所有权仍属于供应商所有,BL与供应商协商决定库存水准和持续补货策略,BL使用后开始付款。

要实施这样的策略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系统支持,做到信息化与透明化,所以建立VMI仓系统必须适应最终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帮助制造商提高弹性应变的能力。

(一)要货有货

BL通过EDI的方式向VMI系统发出一个季度的物料需求预测,然后通过Min/Max系统自动换算,得出目前应在VMI仓内放置的适当库存水准。让供应商通过网站,每日报告或 E-mail等方式获取信息,掌控补货时间与数量,持续保持安全库存水准,从而实现“要货有货”,增强制造商弹性能力。

(二)力争零库存

当BL无需求时,物料存放在VMI仓内,其所有权仍属于供应商;对制造商而言即为“零库存”,因此大大降低了采购物料的周转资金。

(三)送料到线边仓

当BL通过EDI或E-mail向VMI仓发出物料需求时,VMI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账、备料、发料、派车配送到线边仓交接点,交接完成信息流回复VMI仓,大大减少了BL面对众多供应商、供应商面对BL内部各个事业单位的多次物流活动,实现物料来源整合,可以统一安排运输、统一储存,节省了众多人力。

(四)使用后付款

VMI仓账务人员得到制造商确认回复单后,更新VMI仓系统,并以日报告的形式发给供应商,开立发票,向制造商作相应的收款作业。

同时VMI仓的实施也给制造商带来了许多附加价值,使制造商内部相同物料的调拨便利,弹性能力增强;进VMI仓所有的物料先经过检验合格后入仓,以确保BL物料购买的品质,减少了残次物料处理作业流程,实现了“买前先验”。

在VMI仓信息化的系统作业方面,通过扫描入库与扫描出库和标准条码,确保库存进出信息的准确性,系统确保物料出仓始终遵守先进先出原则,便于制造商工程变更物料的及时掌控。

四、结语

建立并有效地实施基于信息化和透明化的VMI管理系统,不仅解决了企业的库存风险,能够集中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用于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同时使企业柔性增强,对于企业的生产决策和经营决策起着有力的信息支持作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杜昆.供应商库存管理运作模式初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xx(09).

[2]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徐利民.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问题及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MI)策略[D].武汉理工大学,20xx.

汽车配件库存管理论文附加篇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mianfeilunwen/guanlilunwen/5420.html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制播分离,盘活县级电视台人力资源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