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从俄罗斯经济的对外依赖性看其未来走势_投资决策论文五篇

2022-01-18

经济论文】导语,我们大家所阅览的本篇共有32560文字,由康渊民仔细校正,上传于范万文网!范万文小百科:

《国际市场 》是由尹济均执导,黄政民、金允珍 、吴达洙主演的剧情片。影片讲述了纵有抱负理想却从没有为自己认真活过一次的德秀,为了家人拼搏一生的故事。该片于2014年12月17日在韩国上映。影片入围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全景单元。该片获得2015年第35届韩国影评奖年度十佳影片。该片获得第36届韩国青龙电影奖最佳男配角、最佳美术奖、最高观影人次奖。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按人口平均的实际福利增长过程,它不仅是财富和经济机体的量的增加和扩张,而且还意味着其质的方面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创新,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简而言之,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从俄罗斯经济的对外依赖性看其未来走势_投资决策论文五篇如若你对此篇文章有更多的感触,也可以上传分享给大家!

第一篇 从俄罗斯经济的对外依赖性看其未来走势_投资决策论文

20xx年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经济继2000年大幅上升(gdp增长8.3%)之后仍保持了强劲增长的态势,当年gdp增长5.0%,增幅位居世界前三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引人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在这一年俄经济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都有较大改善,而且促成经济增长的因素发生了质的变化。20xx年俄除了gdp增长外,其对外贸易、外汇储备、货币的稳定程度都有明显的改善。20xx年俄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8.1%、基本建设投资增长8%。据俄央行公布的材料,截至20xx年年底,俄黄金外汇储备为385亿美元,比20xx年1月1日的280亿美元增加了105亿美元,增幅达37.5%;资本外流下降8.4%;通胀率全年估计为18%,低于2000年20.5%的水平。一年来,卢布的汇率一直稳定在1美元兑换28.5~29.5卢布这个幅度内;20xx年股市上涨80%,成为全球股市的佼佼者。

在“9·11”事件爆发、世界经济受到冲击、整个世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俄经济脱颖而出成为亮点。据此,国际社会及内一些专家对俄经济的走势看好,评价积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列尔预测20xx年俄经济增长幅度约为4%。俄预测20xx年俄经济增长4.3%。在国际社会和内各界一片赞扬声中,俄经济似乎已经全面好转,并且已经驶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其实并非如此,俄经济发展的基础还很脆弱,前进道路上还将面临许多困难。

一 俄经济转轨以来的发展情况

自1992年年初开始实行激进的经济改革以来,生产大幅度下降。wwW.0519news.com据有关部门统计,转轨以来,俄gdp及工业总产值均下降近50%;农业总产值下降30%以上,生活水平下降40%左右,的综合国力下降,整个国民经济倒退了大约20年。从1992年至1998年的七年中,除了1997年出现了0.9%的经济微弱增长外,其他各年均为负增长。

造成俄经济在转轨期间出现如此严重危机、且危机时间如此之长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历史因素,即原苏联时期传统模式的弊端的后果,作为原苏联的继承国,俄继承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长达70年的计划体制中,苏联一直走粗放型的发展道路。旧体制、畸形的经济结构与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等习惯性作用在短期内不可能消除。加之原苏联时期的经济处于半封闭状态,其对外经贸一半以上是在经互会成员国之间进行的。1991年经互会解散,导致俄与经互会国家的经济联系中断,加之,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扩大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关系,所以造成俄经济严重衰退。

另一方面是现实因素,即俄转轨政策的失误导致的。俄改革之初,推行“休克疗法”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激进式措施:一次性大范围放开价格;实行严厉的财政货币紧缩政策;快速推行私有化和对外开放政策。结果虽然在短时间内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但由于新的市场经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造成社会经济一直处在混乱无序状态。况且这些政策措施之间本身就存在自身矛盾的地方,如在向市场经济快速推进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有很多直接与保持经济稳定的目标相左;在垄断没有消除和商品短缺的情况下,一次性地放开价格,必然导致物价大幅度上涨,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恶化了经济改革的宏观条件,从而加深了经济危机。

1998年8月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俄爆发了全面的金融危机。当时国内外普遍的看法是,俄经济在短期内难以复苏。但是,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俄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势头,这一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2%,这种势头在2000年不仅保持下来,并显得更强劲,20xx年俄经济继续增长,居民购买力不断增强,20xx年8月份职工人均名义工资为3370卢布(约合112美元),同比增长了47.9%。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使国内外的人们对俄经济今后发展的信心大大提高。尤其值得人们关注的是:与2000年相比,20xx年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与特点。2000年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良好的国际市场行情造成的。就是说,经济的增长主要不是内需拉动的结果,而是靠出口产品价格的上涨。据估计,这一因素对2000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70%,而内需的贡献率为30%。而20xx年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70%,而出口的贡献率下降为30%。它的增长不再是主要靠国际市场行情,而主要靠内需的扩大。

近三年来的俄经济回升态势表明:俄经济已经进入恢复和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收支平衡并有盈余、卢布汇率稳定、还债率稳定、还债及时、外汇储备快速增长。

二 促使俄经济走向恢复的因素

第一,卢布贬值效应。1998年金融危机后卢布大幅度贬值。它一方面抑制了进口增长,实现了需求转换政策,从而了进口替代型产品的生产,特别是了与生活密切相关部门的发展,如2000年轻工业增长了22%。另一方面,卢布大幅度贬值,大大了出口。2000年俄外贸顺差大幅度增加,这说明卢布贬值的效应仍在起作用。

第二,与国际市场的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关。2000年整个世界经济形势好转,世界经济增长4.1%(1999年为2.8%),中东欧与独联体国家经济增幅达4.8%~5%。这使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不仅保持了1999年的水平,而且不断上扬。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居高不下,使俄外汇收入大大增加,从而拉动相关部门的生产增长。2000年俄从原油、石油产品和天然气这三项产品的出口中,仅由于价格上涨,就增加外汇收入330亿美元。这对于1/3的外汇收入来自出口石油的来说,对其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及宏观政策调整也是促使俄2000年经济形势好转的新的因素:执政以来,把实现经济增长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为此,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务实的经济政策。从改革税制入手,取消周转税等不合理的税种,降低过高的税率;大力整顿混乱的经济秩序,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行为;同时利用银行的货币政策,调节卢布汇价,稳定币值,降低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外汇储备,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稳定。加之,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俄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已变为以间接调控为主,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等等。

与叶利钦时期国家宏观政策的侧重点是抑制需求,紧缩财政货币,以达到经济稳定的做法不同,时期重点是增加供给,扩大投资和需求,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标。为此,采取了保护产权、降低税率和利率的政策,理顺投资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关系,结果生产领域的投资大幅度增加,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把消除贫困和提高收入作为政策的优先方面,按时发放工资和退休金,使居民实际收入和货币收入大大提高,社会零售商品额大幅增加。市场需求的扩大,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

三 对俄经济的未来展望

俄经济已经总体进入增长阶段,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被国内外普遍看好的经济是否从此将走上迅速发展的坦途呢?其实不然,尽管近两年俄经济增长势头喜人,但据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公布的年度报告,目前东欧大多数转轨国家已恢复到转轨之前的生活水平,但至今仍然没有恢 复到转轨之前的水平,20xx年俄gdp与1991年相比仍下降30%,仍有1/4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且近几年的内经济回升,仍没摆脱过分依赖石油天然气工业、依赖能源型产品国际行情的局面。事实表明的经济增长基础是脆弱的,总统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在2000年的国情咨文中指出,当前俄经济的好转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俄经济问题依然十分严重。造成经济发展的未来不确定因素过多,在新的世纪,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俄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如何降低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是俄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1.国际市场上能源、原材料价格的稳定是决定俄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

能源出口是影响俄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实施激进改革以来,油气工业在支撑出现严重危机的经济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石油、石油产品和天然气在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1992年的29%上升到2000年的51.3%。多年以来,俄联邦的预算编制和完成情况一直取决于国际市场上油气和工业原料产品的行情变化。近两年俄经济得以复苏正是得益于良好的国际市场行情。20xx年美国“9.1l”恐怖事件发生后,全球油价一路暴跌,10月3日乌拉尔石油价格降到19美元/桶,接近俄20xx年预算确定的最低价。如全球经济进一步衰退,则将加剧世界石油需求量缩减,石油价格可能会继续走低。

俄20xx年预算收入是按18.5~23.5美元/桶的石油价格计算的,据有关专家预测,20xx年俄石油产量将达3.18亿吨,其中1.5亿吨用于出口。据此估算,石油价格一桶下降1美元,俄预算就会遭受10亿美元的损失。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德林也承认油价下跌将对俄预算造成威胁,他表示,如果油价保持在18.5美元/桶以上,则俄财政储备尚可保证收支平衡,如果低于此底限,则将不得不改变20xx年预算指标。石油价格的变化难以预测,如果油价跌至17.5美元/桶以下,则预算支出仅能满足国内开支,难以如期偿还外债。

油价波动关系到经济命脉,虽然俄预算中已划拨财政储备以抵御原油市场行情变化的风险,俄也将在国际市场上继续开展外交斡旋,争取利益空间,但油价仍是影响俄经济发展的一大变数。

另外,据俄通社塔斯社20xx年5月28日报道,虽然俄境内的石油资源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2%,但目前已探明的石油资源中一半已被用完。由于缺乏大规模投资,俄石油产量下降,石油出口量也将受到影响。

2.制定合理的债务偿还战略是保证俄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

多年来沉重的外债负担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俄积累的外债负担,目前占联邦每年预算开支的1/3。截止20xx年11月的外债总额高达1370亿美元,需要花费30年的时间还清目前所欠的外债。

连续三年的经济增长,使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偿债能力:1999年俄gdp为1950亿美元,20xx年达到3150亿美元,由于卢布实际汇率的上升,以美元计算,20xx年比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0%。20xx年与1999年相比,俄联邦预算收入增加了约1倍,达到约550亿美元,国家财力大大增强。正因为如此,20xx年俄决定提前偿还199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俄央行发放的27亿美元的稳定贷款。此举进一步改善了在国际投资市场的形象,缓解了20xx年还债高峰年的压力。据俄刊报道,近三年俄需偿还外债金额分别为145亿美元、142亿美元和195亿美元,20xx年俄外债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为5.2%,当年外债支出在国家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达到1/3。如何制定合理的还债战略,保持如期还债的良性循环,将是俄面临的重要课题。

3.引进外资,推进经济结构改革,是俄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从原苏联继承下来的是畸形的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国民经济军事化、三种产业关系不合理,产业结构级次落后。俄经济中80%的产业与军工有关,造成国民经济中重工业过重,农业、轻工业落后。原苏联长期以来把服务业视为非生产领域,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根深蒂固,致使第三产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gdp中服务性产值比重较小,1991年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35.39%。在战后,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已经从资源密集型为主,过渡到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基础工业已经成为“夕阳产业”,在此基础上蓬勃发展的是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而原苏联长期闭关锁国,在科技领域与西方的差距拉大,在其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工业,即工业化时期形成的基础工业,在现代高科技领域俄落后西方至少15~20年。

为保持经济增长,俄必须推进经济结构改革,以保证经济发展的后劲。而调整经济结构,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利用外资,但转轨以来俄吸引外资累计不足400亿美元。虽然在20xx年投向的外资达到100亿美元以上,较上年增加23%,但大部分外国投资者仍对市场持观望态度。虽然俄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和其他成本仍然是十分低廉,但这些优势并没有为吸引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一些外国资本往往流向东欧其他国家而不流入。

导致外资始终对市场持观望态度的主要原因除了宏观经济不稳定外,还有官僚作风、税制不健全及企业管理落后等因素。许多外国投资者认为俄缺乏有效的现代管理体制,在俄投资会莫名其妙地增加原先根本不存在的额外成本支出,同时还会耗费过多的时间,所以不敢轻易进入市场。

其次,对外国投资商的优惠政策不明确。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为吸引外国投资而各种优惠政策,但至今仍没有一个完整的外国投资立法程序和一部完整稳定的外国投资法规。由于软环境的不理想,也给扩大吸引外资造成了困难。

4.加入wto,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为俄经济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世界上已有143个国家,包括独联体的一些国家加入了wto,但仍在wto大门之外。20xx年6月在日内瓦召开的世贸组织俄入世工作组正式会议上,俄方拒绝了在其入世前将本国外贸领域的有关法律草案提交给工作组评估的要求,入世谈判一度受挫。“9·1l”事件爆发后,作为对支持美国反恐行动的酬谢,美国贸易谈判代表佐立克访俄。美国出口管理局经过对俄经济体制进行了为期九个月的调查和评估后,于20xx年6月正式宣布美国承认俄为“市场经济国家”。此举不仅为美俄双方解决贸易纠纷提供了便利,更重要的是它表明美国承认了俄的经济改革,为俄加入wto铺平了道路。另外,在20xx年10月初结束的俄欧峰会上,欧洲方面也表示将加快俄入世谈判进程。

应该指出的是,虽然在俄入世问题上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但西方国家和都不会置自身经济利益于不顾。近年来,俄对入世问题持积极谨慎态度。一再强调俄入世的原因是坚持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不追求特殊优惠条件,但也不接受任何歧视性的要求和限制条件。俄总统在接见俄中小企业组织“实业”协会代表时也重申,我必须考虑到本国所有生产领域对入世后激烈的竞争是否已做好准备。因此可以预见俄入世道 路依旧坎坷,任重道远。至今在关税减让谈判中俄已就70%~80%税号商品与世贸组织成员国达成协议,但在俄民族工业“敏感”商品,如飞机、汽车、药品、家具、纺织品和服装等的关税减让谈判尚无进展。而如果不能尽快加入wto,俄就不可能有大量的外资的进入,的经济改革将很难持续推向前进。

第二篇 经济发展的助推器_投资决策论文

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向中国境内2800家日韩在华投资企业发出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70份,回收率为16.8%。其中,日资企业占接受调查企业总数的73.56%,韩资企业占接受调查企业的26.56%。

被调查企业的规模,从职工人数上讲,日资和韩资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500人以下的企业分别占总数的75.2%和72.65%。从投资规模上看,投资规模在100万—1000万美元的企业分别占日资和韩资企业总数的45.6%和43.1%。相比而言,日资企业投资规模大于韩资企业,这一结果符合在中国投资的日本和韩国企业的总体情况,即韩国对华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122万美元)小于全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平均项目规模(191万美元),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193万美元)则高于平均水平。从企业类型看,日资企业以独资和合资两种类型为主,日资和韩资公司多占控股权,股权比重为50%以上的企业分别占总数86%和83.49%。

从产业结构讲,日本和韩国在华投资企业和其母公司均以制造业为主,比重分别为92.3%和78.6%。此外,有少量公司从事批发零售、仓储运输和其它行业。在制造业中,日资企业多从事电气机械和电子通讯设备生产(约占总数的22.1%),其次为纺织服装和皮革制品、金属制品、化学原料制品和精密仪器及办公机械;韩资企业多从事电气机械和电子通讯设备、纺织服装和皮革制品的生产,约占总数的32.79%和24.59%,其次为橡胶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和食品饮料等产品的生产。wWW.0519news.cOM

投资主要因素及经营评价

日资和韩资企业对来华投资主要影响因素的评价基本相同(见表1),均认为潜在的生产规模、中国经济的稳定、办事效率及其公正性、中国吸引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更为重要。此外,良好的基础设施、低廉的土地价格以及劳动力资源充足、素质高、工资成本较低等方面的条件,也是吸引日韩两国投资的影响因素。而对于矿产资源、跟随上下游企业到华投资、绕过贸易壁垒以及语言文化上的相近性等因素,企业并不十分看重。

表1 影响日韩企业来华投资的因素

影响因素           日资企业        韩资企业

1.潜在市场规模        4.12          4.00

2.良好基础设施        3.85          3.75

3.劳动力充足         4.03          3.87

4.工资水平低         3.14          3.57

5.人力资源素质高       3.8          3.57

6.土地价格和租金便宜     3.86          3.67

7.矿产资源          1.9          1.77

8.跟随上游或下游企业     2.38          2.17

9.当地企业的配套能力     2.7          2.97

10.母国企业在华聚集成一定规模 3.17          2.63

11.地理接近          2.97          2.80

12.语言文化容易接受      2.77          2.88

13.经济稳定          4.22          3.97

14.吸引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4.18          4.02

15.政策透明度         4.03          3.91

16.办事效率和公正性    4.14          3.99

17.绕过贸易壁垒        2.84          2.81

和零部件大量对华出口。尤其是日资企业,有85.1%的被调查日资企业采取公司内(包括从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进口)采购零部件的方式。

日资和韩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出口在总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86.6%的企业有加工贸易出口),分别有37.6%和35%的日资和韩资企业,其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0%以上。此外,在所有被调查企业中,83.8%的企业有加工贸易进口,这与日资和韩资企业对国外技术和零部件的依赖度较高有一定关系。

由于 用、对海外投资的限制性措施以及对技术输出的限制等方面,认为基本未变或略有改善的企业比重基本持平(见表3)。对投资输出方障碍的总体评价,也说明了日韩在华投资企业受到上述问题的困扰(见表4)。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都是税收政策和商界压力,其次为地方压力、对海外投资的限制性措施、政策或审批制度等问题。双重征税和国内产业界对产业空洞化等问题的担心,是影响企业到海外投资的十分突出因素。在影响日韩在华投资的障碍中,许多问题是企业共同关心的(见表5)。例如,生产成本的提高,是日韩企业反映的出问题,选择此项的企业都超过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其次是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各种税收收费、政策的透明度和部门的办事效率、以及劳动力素质和效率等。随着 经济合作关系向实质阶段发展。促进三国间相互投资的政策措施应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一是三国应明确肯定三国间的经济合作,特别是相互投资对三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日韩企业中均有一半企业承认来华投资受到来自本国地方和商界的压力,对税收上的损失和产业空洞化十分担心。但是,相互投资不仅是产业升级、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的需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和促进区域内贸易的高速增长,成为三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为此,三国首脑均应在正式场合明确表态,对三国间相互投资给予肯定的评价,明确相互投资有利于中日韩三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以促进东北亚区域内相互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二是加强和完善投资促进政策。企业普遍反映,由于语言障碍和经济体制上存在明显差异,企业对投资所在国的政策、法规、投资环境了解较少。这一问题,在日韩在华的中小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些企业到

第三篇 关于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决策的经济分析_投资决策论文

摘要: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决策是否合理与经济关系密切。文章在剖析经济概念以及基本步骤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房地产项目的经济投资估算,涉及到投资成本、项目销售收入、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项目不确定性等。

关键词:经济;投资决策;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房地产开发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经济活动。为了让房地产开发项目达到良好的经济效果,项目负责人应该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在房地产项目投资前,经过一定的,为项目投资者提供诸多方面的决策参考,如经济风险、运作方式等。同时,它也是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根据,应该值得加以重视并研究。

一、经济的内涵剖析

第一,经济的概念界定。经济就是按照国家财税方面的相关制度与法规,某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投资、收益等方面信息,从而为项目承担人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经济的前提是人员能够对项目相关的所有因素均可作出合理的判断。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项目也会因各种社会因素而发生变化,因此,经济面对多变环境时应该能够应付自如。

第二,经济的基本步骤。人员对房地产项目进行经济时,必须以提供有效决策为目标,对项目相关的财务进行评价。其基本的步骤描述如下:首先,收集足够的基础数据。经济主要是针对数据进行,然后对数据与相关信息进行比较与估算。因此,数据收集是至关重要的。其次,编制相关财务方面的报表,同时针对财务评价指标,计算和评价相关数据信息,对房地产项目所涉及到的财务情况作出评价。Www.0519news.cOM再次,以基本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一些不确定性方面的经济,包括该房地产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抗风险的能力。最后,根据财务评价方面的结果,做出该房地产项目投资是否可行的决策。

二、房地产项目的投资估算

第一,投资成本方面的估算。房地产项目投资可行性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投资成本方面的估算。首先,人员要对房地产项目的土地开发费进行估算。土地开发费主要包括:出让金额、土地转让费用以及各种附加费用;土地征用以及安装补偿费用;管理人员工资等开销费用等。其次,人员要对附属公共配置设施费进行估算。公共配置设施费主要是指房地产项目中,建造一些并不是直接用于营业的一些公共设施而产生的一些费用。另外,还有房地产项目当地市政工程方面的建设费、建筑勘测设计费以及城市建设费用等。

总之,房地产成本估算是否正确,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房地产项目投资的回收以及利润的大小。

第二,项目销售收入方面的估算。任何房地产公司开发的项目,最终肯定要面向社会、面向客户。项目销售收入是房地产项目保证收益的前提。销售收入方面的预测要在充分调查与统计的基础上完成,可以根据房地产公司以往的销售业绩,利用相关方法,对房地产项目所在地未来销售状况有个合理的预测与估算。房地产项目销售收入的估算是否正确与销售价格有关,在实际定价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某种定位法来确定,也可以使用多种定位法的组合。如常用的定价法有:成本导向定价法、客户导向定价法以及竞争导向定价法。

通常情况下,房地产公司人员可以根据竞争导向定价法实现销售价格的确定。因为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成功,一方面可以获利;另一方面可以在房地产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房地产公司可以根据社会因素以及企业自身因素,决定本项目销售价格是稍高于还是稍等于同类竞争者。确定某房地产的比准价格如公式①所示:

比价价格=■①

在公式①中,n表示的房地产企业进行比较的实例个数,mi表示第n个比较实例的可比价格。一般在房地产销售定价的过程中,根据公式①确定最后销售价格外,还要进行诸多方面的判断,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最终销售价格的合理性。如要考虑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营销状况、要考虑外界宏观环境对价格的动态影响、房地产市场中的需求状况等。

第三,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方面的合理估算。房地产开发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方面涉及到的东西比较多,主要有:项目营业税、建设过程中的维护税、土地增值税以及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所得税等。其中土地增值税是指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地上附有物,而获取增值收入的个人或者单位所交纳的税。但在通常情况下,因为增值税只能在房地产开发项目投入完成,并且销售成功后才能有效计算,所以可以在实际销售之际按销售额的1%实施提前征收,最后再统一进行计算后补缴。而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所得税是指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得利润的征收税。一般是以25%的利率进行征收,但对于一些利润较少、规模不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实施一定的优惠额度,而对于一些特定行业的新办房地产开发公司,甚至可以考虑免所得税。

第四,项目不确定性方面的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不确定性方面的评价主要涉及到盈亏平衡、敏感性和概率等。其中概率是使用概率理论研究预测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因素的发生对项目评价指标影响的一种定量方法。而通过敏感性,可以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使项目评价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些关键因素,必要时可以对某些最敏感的关键因素重新预测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经济评价,以减少投资风险。

三、总结

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决策的经济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为了让决策者提出的决策结果更为合理,更为有效,财务数据方面的估算和预测是至关重要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评估预测时,应该尽可能地因不同人、不同方法而造成的估算预测结果的不一致性,或者差异过大。因此,在经济时,应该明确不确定的因素,估计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从而加强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决策的可靠。

参考文献:

1、郭丹,李菲.成本管理过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3).

2、胡晶,赵彩霞,文安福.浅析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j].商业经济,20xx(10).

3、黄永根.价值工程及其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xx(8).

4、杨东.房地产开发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j].建筑经济,20xx(8).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汇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第四篇 经济发展要有新思路_投资决策论文

在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发展要有新思路,经济发展更是如此。报告提出了必须集中力量解决好关系全局的几个有关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体会。

一、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即21世纪头20年, 放。到2000年底,我们已经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但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到处可见,严重影响经济潜力的发挥。进入新世纪,改革还要求有新的突破,即要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取向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调整所有制结构、深化企业改革、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宏观经济调控、理顺分配关系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取得成功,将最有力地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开放也要有新局面,即要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第五篇 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_投资决策论文

第一阶段(1978-1983)。改革之初,农民对发展农村生产寄予厚望,生产积极性很高,劳动力就业结构单一,流动意识不强,外出务工只是极少数农民的行为,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不明显。这一阶段农民收入超常增长,主要来自于农村的贡献。198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78元,比1978年增加157.88元,年均增长18.8%。外出务工得到的工资性收入42.93元,仅占纯收入的15.7%。

第二阶段(1984-1987)是劳动力流动高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是乡镇企业大发展时期,也是乡镇企业反哺农业的时期,农民发展劳务经济的意识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从萌芽走向成熟,劳务经济对收入增长起到了很大的贡献效应。这一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缓,工资性收入增长强劲,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较大。198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7.01元,比1983年增加113.23元,年均增长9%,工资性收入由42.93元增加到78.41元,年平均增长16.2%,在纯收入中占20.3%,这一阶段工资性收入对纯收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4.4%。

第三阶段(1988-1990)是劳动力流动“低潮”时期。这一阶段国家提出整顿经济秩序和环境的方略,压缩基建规模,控制乡镇企业贷款,使第二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缩小,流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现象较为普遍,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拉力”作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的增长贡献不大。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89年、1990年当年转移的劳动力不足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wwW.0519news.COm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4.28元,比1987年增长53.6%,而同期工资性收入略有增长,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仅为13.3%,比1987年降低了7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1-1993)是劳动力流动快速增长阶段。1992年初,同志南巡讲话的发表,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了,大规模的“民工潮”不断涌向东南沿海地区和城市。这一阶段,非农业就业增长较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规模逐年增加,1993年当年转移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9%,比1990年上升了6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外出务工。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7.04元,仅比1990年增长12.2%,同期工资性收入增长70.3%,远超出纯收入增长幅度,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76.9%。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回升到20.1%。

第五阶段(1994-1996)。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再次调动了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从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中得到了更多好处,劳动力流动的积极性不高,转移规模徘徊不前。1996年当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5.1%,比1993年降低了2.8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农民纯收入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份额明显降低。1996年农民纯收入1415.78元,比1993年增长了1.1倍。工资性收入仅增长55.2%,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2.6%。

第六阶段(1997-2000)是劳动力流动的新阶段。自1997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劳动力外出流动性增强。当年转移的劳动力自1997年明显减少之后,1998年、1999年、2000年逐渐增加,转移速度加快,2000年向外转移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6.7%,比1997年回升了3.7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显著。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1%,比上年回落了27.4个百分点,1998年主要农产品全面丰收,农民收入出现暂时性增长之后,1999年又回落到2%,2000年下降了3.7%。近几年收入增长趋缓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错位造成的,在这一阶段非农产业特别是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起到了重要的“蓄水池”作用。工资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份额迅速增加,2000年达到28.1%,比1996年上升了13.4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8.2%,意味着近几年农民收入能有略增的形势,外出打工获取工资性收入起了关键作用。

纵观劳务经济发展的轨迹,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当农民纯收入增长加快时,家庭外工资性收入所占份额和贡献减弱,相应地家庭内经营收入所占份额和贡献增强。反之,当家庭内经营收入所占份额和贡献减弱,农民纯收入增长减缓时,家庭外工资性收入所占份额和贡献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以来,1983年-2000年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0.9%,超出其他产业。

二、劳务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与贡献

发展劳务经济的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打工工资性收入,最终表现为农民家庭总收入的增加。劳务经济的发展可以带来两方面收入增长效应:一方面是对农民收入增加产生直接贡献;另一方面是通过劳动力流动,优化配置家庭内劳动力资源而产生间接增加收入效应。另外,发展劳务经济对收入分配会产生一定影响,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最终农民收入更快增长。

就直接贡献而言,前面已分阶段进行了,这里主要通过外出劳动户与非外出劳动户收入比较,来外出打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从目前宁夏农民收入结构看,农民向外提供劳务获取工资性收入已占相当比重,也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之一,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位居农业、牧业收入之后,居第三位。外出打工已不再是农民的兼业行为,而是一个主导产业。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宁夏农村有外出打工的农户占总农户的39%,平均外出从业时间5.5月,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体的劳务兼业户(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50%以上)比重为14.2%,远超出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兼业户比重(9.3%)。劳务兼业户平均工资性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64%,人均纯收入1799元,高于第一产业兼业户(1582元),低于二、三产业兼业户(2288元)。在南部贫困山区,劳务经济已经是优势主导产业,特别在遭遇干旱灾害的年份表现更为明显。2000年这一地区务工工资性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37.1%,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体的劳务兼业户比重为18%,劳务兼业户纯收入水平位居家庭经营一、二、三产业兼业户之首。通过外出打工户与非外出打工户家庭收入比较,更能说明外出打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作用。2000年宁夏有外出打工的农户人均纯收入2180元,非外出打工户1667元,高出31%,收入水平差距较大。

劳务经济对收入增长不仅具有直接贡献,而且间接效应也很明显。间接增长效应主要通过经验来说明。影响收入增长的因素较多,除了劳动力外,还有土地和资产。由于劳动力的外出与不外出对收入增长的影响不同,我们建立两个收入函数进行对比,一个函数被解释变量是外出劳动力户纯收入,解释变量是外出劳动力数、非外出劳动力数、耕地面积、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另一个函数被解释变量是非外出劳动力户纯收入,解释变量仅比第一个函数少外出劳动力数,其他相同。在第一个模型中,增加外出劳动力人数和非外出劳动力均有利于外出户收入增长。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个外出劳动力将影响纯收入增加1095元,每增加1个非外出劳动力将影响纯收入增加1059元,略低于外出劳动力的边际贡献,虽然二者的差量不大,外出劳动力的高回报率未得到验证,但是二者总量对家庭纯收入的边际贡献又高出非外出户很多。在第二个模型中,增加非外出劳动力对非外出户纯收入的边际贡献较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个非外出劳动力,仅增加纯收入693元,远低于外出户非外出劳动力边际贡献1059元的水平,同是非外出劳动力,在外出户和非外出户中对收入的边际贡献相差较大。这一结果正说明了外出劳动力所产生的对收入增长的间接效应。由于外出劳动力户中的一部分劳动力的流出过程也就意味着其家庭内部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对于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农户来说,一部分劳动力流出后,其余劳动力尤其是从事家庭生产的劳动力其边际劳动生产率会得到提高。

附图

注:表中系数估计值右上角表示该估计值在5%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的,表示该估计值在10%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的。

外出打工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农民稳定的收入来源,对增加农民集团总体收入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还有助于农民集团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从农民纯收入基尼系数和扣除工资性收入后农民纯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看,2000年宁夏农民纯收入基尼系数是0.3644,如果从农民纯收入中扣除外出打工工资性收入后,农民收入基尼系数是0.4518,比扣除以前扩大了8.7个百分点,且进入分配不合理区间,说明外出打工获取的工资性收入使农民集团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明显缩小。为了反映工资性收入在不同收入层农户的分配效应,我们通过计算10等份农民收入分配数据,观察包括工资性收入和不包括工资性收入的农民纯收入在各层的分配情况。由表二数据可看出,1-7层包括工资性收入的纯收入份额均比不包括工资性收入大,9、10两个高收入层收入占总收入的份额有所减少,外出打工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也相对较低,说明高收入层由于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成本过高,而不愿流动。

附图

三、劳务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相关政策措施

劳务经济发展具有持久性,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低潮期”和“期”都是暂时的。因为劳务经济的发展是置身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中,它除了受自身因素和社区环境影响外,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制度对其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国家为需求,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拉动了投资需求的超常规增长,由于基本建设投资的乘数效应作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提供了用武之地。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劳务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明显高于家庭经营第一产业。但是,劳务经济发展也同时面临着不利环境,如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后劲不足,城市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职工增多等。这些都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行为。劳务经济发展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关键是要用改革的精神,市场化行为来推动其发展。

要正确看待发展劳务经济。发展劳务经济,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会给城市管理、交通、上学、就医、就业和计划生育等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另一方面,高文化素质劳动力流出会影响到流出地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缺乏必要的智力支持。发展劳务经济要正视不利影响,不能因此扼杀劳务经济大发展的趋势。劳务经济发展是农村与城市收入差异的内在“拉力”作用所致,任何外力是难以阻止的,是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消除城乡差别的必经之路。

劳务经济发展的优势就是劳动力资源优势。从宁夏来看,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区现有农村整半劳动力211万人,占乡村人口的55%,1990-2000年每年以4.1%的速度增长,按照有关专家研究的测算标准测算,目前全区有农村剩余劳动力90万人,扣除已累计转移36万人,还有54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这就是最大的资源优势,劳务经济的发展将促使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宁夏劳务经济同时也具有一定潜力,农民外出打工获取的工资性收入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1999年宁夏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23元,比东部地区低81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7元,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为23.6%,比全国低4.9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22.9个百分点。差距隐含着潜力,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劳务经济发展的潜力将会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各级要切实重视劳务经济的发展,要像抓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一样,抓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转移问题,不能把劳务输出看作是农民、农村的事,要把它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当中,把城市和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要像抓农业生产一样,千方百计组织劳务输出,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

为了保障劳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实现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边际贡献,部门既要加强宏观协调与组织,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予以规范,又要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

首先,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供求市场,加强管理,规范供求双方运作,为劳动力择业和用人单位选人创造良好环境。

其次,加强劳务输出协调、组织机构,建立省、地、县、乡垂直的职业培训、劳动力供求信息传递网络,从组织上保障劳务输出的及时性、有序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从而扩大有组织向外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

再次,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单位直接到区内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招民工。对吸收本地农民工多,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大的各类企业,在用地、信贷方面给予支持,调动各企业使用本地农民工的积极性。

第四,加大回乡知识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和广度。劳动力文化程度不同,外出打工的机会有很大差别,文化程度高、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外出就业率明显较高。对初中和高中回乡知识青年,延长学习周期,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社会就业能力,无疑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长远之策。

第五,大力培养劳务输出带头人,发挥“能人效应”作用。在广大农村,劳务输出的主渠道是自发转移,由于自发转移存在盲目性、无序性、转移成本高、回流现象时常发生,所以在强化、社会、企业有组织转移的同时,应大力培养劳务输出带头人,发挥能人带动效应、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作用。一个行政村或一个村民小组培养2-3人有专业特长和职业技能的劳务输出带头人,将会带动一片,转移一片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一片农民收入。有的地方了奖励劳务输出带头人的政策,按照带出劳动力数量的多少,给予带头人一定奖励,收效明显。

第六,切实重视贫困户的劳务输出,把组织贫困户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工程的首选项目。由于贫困户自身受家庭背景、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不利因素影响,存在就业上的不利、社会活动参与上的不利,种种不利使贫困户失去自我脱贫意识,脱贫难度加大,所以要从改善贫困户不利条件着手,提高其文化素质是长远之策,劳务输出是短、平、快项目,当年稳定输出一个劳动力,当年就能脱贫 ,这已是多年扶贫工作的经验。因此,输出贫困户劳动力,应受到、社会和企业重点关注。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mianfeilunwen/jingjilunwen/2341.html

《从俄罗斯经济的对外依赖性看其未来走势_投资决策论文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