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文库百科 > 口才技巧

浅谈护患沟通_护理论文五篇

2022-01-18

口才技巧】导语,您所欣赏的这篇文章共有23060文字,由乐书中精心厘正,发布到范万文网 www.fwan.cn!范万文小百科:

病人,指生病的人。尤指等候接受内外科医生的治疗与照料的人。其为多义项,古语里又有使人民困顿、扰乱为害人们等义。

对象是汉语词汇,拼音是duì xiàng,常有两层意思,指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事物或特指恋爱的对方等含义。浅谈护患沟通_护理论文五篇欢迎大家一起来收藏,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篇 浅谈护患沟通_护理论文

【关键词】  沟通;护患关系;护理

护患关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活动建立起的工作性的人际关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护士不仅有精益求精的护理技术,还要有“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理念,才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

1  沟通的类型

1.1  语言性沟通

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与接受进行信息者的传递与交流。

1.2  非语言性沟通

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沟通,而是通过躯体姿势和运动、面部表情、空间、声音和触觉等进行信息的沟通。

2  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

2.1  护士因素

因为护士护理的对象是病人,他们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上的痛苦,所以要求护士不仅要掌握其生理、病理知识、护理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知识缺乏,不能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需求会造成沟通受阻。同时,不熟练的操作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增加其恐惧感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不信任。其次,护患关系不仅是简单的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沟通影响病人的真实感受,增进护士与病人的感情。若护士态度冷漠,常使病人及家属拒绝沟通。最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对依据不同的病种、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方式,做到具体病情具体。Www.0519news.cOM

2.2  病人因素

由于家属对医护人员期望值过高,缺乏医学知识,对护士的护理操作技术的必然性和效果难以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易造成挑剔否定甚至拒绝的态度,为将病人痛苦将到最低,要求护士操作一次到位,一旦发现不满的地方,则通过各种方式维权,加之家庭经济条件、道德修养、文化水平、人际关系都会影响护患的沟通效果。

2.3  社会因素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一直存在重医轻护的偏见,使得护理人员在医院的地位和重要性被忽视。病人因治疗效果不好往往迁怒于护士,加之部分医院医护之间福利有明显差异,使护理人员感到不平衡。当发生医疗纠纷时,护理人员得不倒社会新闻的支持和适当的心理疏导,这些持续的压力会降低护士对专业的自信度和满意度。

3  护士在护患关系中占主要地位

护患关系是护士与病人通达交往和联系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发生在病人不能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及治疗康复的过程中,护患关系融洽与否决定于护患双方需要得到满足程度。病人患病后遭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从自主自立变成被动接受别人的照顾,其社会角色发生不同程度的退缩,由强势变成弱势,由于受疾病的影响和对疾病的认知不足,病人往往产生恐惧、焦虑。对生命和健康的渴望,使他们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因此,护士行为对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4  温和有效的护患沟通

长期以来,护理工作都侧重于护理技术,养成了技术为主、沟通为辅的模式,忽视了温和有效的护患沟通在护理中的地位,所在医护人员都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否则和技术不够一样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因此,医务人员在给病人做每一次操作前,都要事先向病人解释,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为病人进行洗头、擦浴等生活护理前,询问病人用温和善良的口吻,根据病人的意思调整操作时间,操作结束后要体贴病人,将尊重爱护病人的理念贯穿于护理全过程。通过有效的交际沟通,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以便更好地完成治疗和护理工作。

5  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让护士做到一个要求(诚信、尊重、同情、耐心)、二个技巧(倾听、鼓励病人讲述的技巧)、三个掌握(掌握病情、治疗情况、掌握医疗费用情况、掌握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四个留意(留意受教育的程度、留意沟通对象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留意自己情绪反应及自我控制、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状态)、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沟通对象及时接受事实、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六种沟通方式(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交换对象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实物对照沟通、交换对象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实物对照沟通。通过培训掌握沟通技巧)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6  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热情接待病人的同时得到病人的尊重,同时病人的赞美促使护士更加努力工作,通过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融洽了护患关系,赢得了病人及家属的信任,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第二篇 沟通技巧在神经外科失语病人中的运用_护理论文

【摘要】  [目的]探讨与神经外科失语病人的沟通技巧。[方法]对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意识清楚的失语病人,根据失语的不同类型分别采用语言交流、自制图片、自编手语暗号、提供写字板等形式与病人沟通。[结果]31例病人在出院时表示基本能表达所需,34例病人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结论]提高与失语病人的沟通技巧,能缓解病人紧张、烦躁情绪,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  沟通技巧;失语;神经外科

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护患交往的桥梁[13]。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以此取得彼此间的了解、信任[4]。在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因脑外伤、脑肿瘤、脑出血、脑动脉瘤破裂等所致的失语病人。恰当运用语言及非语言交流,能稳定病人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此,笔者重点探讨与意识清楚的失语病人的沟通技巧,以满足失语病人的需要,促进病人康复。

1 临床资料

20xx年1月—20xx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失语病人36例。入选标准:发病前无明显的智力或理解障碍、无明显的视听缺损、意识清楚、检查合作的失语病人。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17岁~65岁,平均37岁;大学8例,中学12例,小学10例,文盲6例;颅内肿瘤致失语5例,高血压脑出血致失语14例,脑外伤致失语12例,高颈段损伤致失语5例;运动性失语8例,感觉性失语12例,命名性失语3例,混合性失语6例,气管切开引起的语言障碍7例。wWw.0519news.Com

2 方法

针对不同的病人及不同的失语类型,分别采用语言交流、自制图片、提供写字板、自编手语暗号等方式与病人沟通[5]。在出院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检查病人是否能表示基本所需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在与病人进行沟通时,应始终面带微笑,态度诚恳,做到理解、尊重病人。

2.1 语言交流 在与失语病人进行语言交流时,不要以为他们存在交流困难而不予理睬,理解、尊重他们。在交谈时说话速度要慢,最好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词语,一次尽量只问一个问题,多给他们考虑的时间,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此法适用于运动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病人。

2.2 自制图片 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卡片,如洗脸、刷牙、、喝水、吃饭、大便、小便、吃药、查房、输液、疼痛等,病人可根据需要指出想要做什么。同样,护士需要病人配合时,也可指向相应的图片[6]。此法适用于运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混合性失语病人(存在四肢瘫痪的病人除外)。

2.3 提供写字板 针对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病人,能够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并且愿意通过文字书写的形式与人交流,可以使护理人员较好的与他们沟通,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疾病介绍、康复护理,增强病人自信心[7]。此法适用于运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气管切开引起的语言障碍病人。

2.4 自编手语暗号 针对失语病人的言语沟通障碍,自编成一套简便易行的手语暗号,如伸大拇指表示大便,伸小指表示小便,手拍头表示头痛,手指嘴唇表示口渴,张口表示吃饭,手掌上下翻动表示想翻身,手掌在胸部来回移动表示胸闷,手掌在腹部来回移动表示腹胀等,反复向病人讲解这些动作,直至病人能记清,使病人能生动表达所需,让护士及家属及时领会,使病人在日常生活上能与家属和护士顺利沟通,从而满足身心需要。

2.5 面部表情的运用 护士与病人家属共同讨论面部表情表达的内容,并教会病人,使其基本掌握。如舌头舔唇表示口渴,口唇微开似吹口哨状表示小便,口唇紧闭后拉似“嗯”状表示大便,半张口表示饥饿,皱眉表示头痛,闭眼表示睡觉等。护士及病人家属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能掌握病人的基本所需。此法最适用于四肢瘫痪的失语病人。

3 结果

病人出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6例失语病人中有31例病人能基本表达所需,34例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有5例病人表示沟通仍存在困难,仅能通过眨眼或摇头来表示是或否,5例均为高颈段损伤致四肢瘫痪病人。

 4 体会

神经外科病人失语发生较突然,病人往往不能接受失语的现实,而失语的恢复较缓慢。病人住院过程中与护士有效的沟通是其迫切的需要,良好的沟通是护士了解病人需要的前提。护士在与失语病人进行沟通时,要根据不同的病人不同的失语类型,采取不同的沟通技术,了解并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不仅能减轻病人的紧张情绪,而且能促进病人的病情康复。通过出院病人调查表,重点了解了失语病人在住院期间与护士的沟通情况,结果31例病人表示能基本表达所需,34例病人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在与失语病人沟通时,护理人员经过必要的培训,并且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安静的环境,避免外界的干扰;②始终面带微笑,给病人亲切的感觉;③保持耐心,尽量使用简单的词句;④给病人一定的思考时间;⑤引导病人保持谈话的主题等。护士要做到言语得体,同病人家属交谈时慎重,不要在病人面前议论病情。对紧张、焦虑病人要向其适当介绍病情、诱发因素、治疗成功的例子,使病人消除焦虑情绪。对于消极的病人应有计划地安排病人到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享受阳光,呼吸新鲜空气,转移其注意力,舒畅其胸怀,使病人对生活充满信心。针对依赖性强的病人,护士要多接近他们,多做健康,同时强调其主观能动性作用,使病人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在与病人的沟通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的失语类型,选择不同的沟通技术。提高沟通技巧,使病人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技术,能够表达自己的身心需要,方便与护士或家属沟通,也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 吴秀珠.护患沟通技巧[j].全科护理,20xx,7(12a):31673168.

[2] 刘付玉荣.浅谈护患沟通技巧[j].全科护理,20xx,7(11b):29832984.

[3] 王肖红.浅谈护患沟通[j].全科护理,20xx,7(7c):19541955.

[4] 孙凤琴.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技巧[j].全科护理,20xx,7(4b):1005.

[5] 杨佩璇,许桂华,曹佩珍,等.沟通理论模式在神经外科失语病人中的运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xx,19(2):118119.

[6] 李琴,张智香,王瑛,等.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病人的语言康复训练[j].实用医技杂志,20xx,14(16):2221.

第三篇 非语言沟通在呼吸道烧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_护理论文

【关键词】  非语言沟通;烧伤,吸入性;气管切开术 

沟通是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是指在社会环境下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它包括所有的被人们用来给予和接收信息的符号和线索。正常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离不开语言链的作用,语言链一个以上环节障碍就会出现言语障碍, 中度呼吸道烧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意识清楚但言语沟通障碍,无法与医生、护士、家属交流,身心需求就得不到满足。非语言沟通[1]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应用于这些患者,可得到情感、信息及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支持,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xx年到20xx年我科共收治3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面积30% ~80%,病人均有呼吸道烧伤。男26例,女4例,年龄18~57岁,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氧饱和度(spo2)降低<0.9,喉内有明显的喘鸣音,鼻导管吸氧spo2不能达到0.9,紧急行气管切开,早期均选择7.0~8.0 mm一次性低压高容性气管套管(美国贝朗公司生产)。住院时间22~86 d。患者恢复语言能力后,调查评估其对非语言沟通的满意率。

1.2  非语言沟通方式

1.2.1  规范化手势语[2]共有7种。WWw.0519news.COM伸大拇指表示要大便,伸小指表示要小便,伸食指表示有痰,握空心拳(形如水杯)表示口渴,握实心拳(形如重锤)表示疼痛,用手拍床表示想交流,握笔写字式表示想写字。

1.2.2  图片卡:选用幼儿识字图片卡及自制的简易图片卡,主要为常见的水果、菜肴等图案和名称,便于患者识别。

1.2.3  写字板:让患者自己书写要求。

1.2.4  摇铃:表示想交流。

1.3  :将上述非语言沟通方式的使用讲解列入患者卫生内容,责任护士向患者一一示范讲解,并在术后使用中不断予以强化。

1.4  效果评价  在患者撤除人工气道后、可正常语言表达时,由专人发放、指导填写和收集调查问卷表,患者单选或多选上述非语言交流方式的使用情况及满意度。满意度标准:满意为患者能表达或反映意愿;基本满意为患者能表达或反映的意愿多于1/2;不满意为患者能表达或反映的意愿少于1/2。总体满意率为满意与基本满意之和。

2  结果

30例中,应用四种非语言沟通方式满意9例(30%)、基本满意19(63.3%)、不满意2例(6.7%)。总体满意率为93.3%。

3  讨论

非语言沟通即以人的体态、仪表为载体的无声信息传递、情感沟通,包括人际交流中的动作、眼神、表情、姿势等,是人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非语言沟通可产生强烈的形象强化作用[3]。气管切开患者(失语患者)由于不能说话或听不懂别人说话,语言沟通有很大局限性;为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减轻其身心痛苦,帮助患者创造治病的最佳心态,非语言沟通对这些患者非常必要。

3.1  非语言沟通对失语患者的重要性  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各有不同的特点,非语言沟通的信息是连续的,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起作用;而语言沟通的信息是间断的、有声的,话说完声音消失,信息交流即告结束非语言沟通是一种近距离交流,可在同一时间人的视觉、听觉、触觉,是在感官能及的情况下不断进行的,它除了能辅助有声语言的作用外,还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吸引力,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因而有人认为此语言交流更富感染力[4]。失语患者(不包括脑瘫患儿、颅内损伤患者)由于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身体不适、生理需要、心理感受,或听不懂别人说话因此非语言沟通对失语患者特别重要。

3.2  非语言沟通对失语患者的情感支持  运用体态、仪表语言进行护患心理情感沟通。人在健康状态时,其内心情感丰富、活跃,情绪正常、稳定,表现出精神状态佳、精力充沛、有较强的适应力。然而,人在患病时,其内心情感随病情轻重而变化,对周围事物变得迟钝、冷漠、猜疑、容易激动、愤怒,在心理上渴望得到安尉、关怀、照顾和帮助。护士直接为这些患者服务,且与患者的接触最频繁,护士应以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主动热情、面带微笑地对待患者,通过亲切、和蔼的态度,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情感交流,将自己高尚的职业情感传递给患者,让他们获得一种被尊重、被关怀的情感体验。尤其对于失语患者,非语言交流作为与之惟一的交流途径,护士在其面前表现出的镇定、果断、细致、耐心等非语言行为,无疑能使患者的情绪由焦虑、恐惧过渡到平静、稳定[5]。从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况,产生安全感和对护士的信任感,获得心理上的支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机体的康复[6]。

运用近距离的行为动作,进行护患心理情感沟通。在工作中,护士通过娴熟的穿刺技术;聚精会神地调节输液速度,并轻轻地将患者的手摆放好,或给患者掖被子;在护理操作和治疗时注意遮挡患者等,这些非语言的近距离行为动作,可将护士的情感、工作态度、技术水平等信息传递给患者,对患者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对于患儿,护士还可以通过拥抱和抚摸而产生良好的心理效果和治疗效果;对于高龄老人,护士在观察病情时通过与患者握握手、摸脉搏等,使其体验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和关心,消除顾虑和不安,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细心观察,识别患者体语表达的信息。体语是以目光、表情和头、手等人体部分姿态、动作表达信息,失语患者的各种感受、愿望、需求需要通过体语来表达。此时,护士应做有心人,细心观察,善于识别判断,及时处理。如患者眉头紧锁、满脸愁容,则表示忧愁焦虑;而表情平静自然,则表示患者的需要得到满足。因而,认真观察患者的体语,可判断其生理需求和心理活动,协助诊治及护理。

综上所述,在我们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熟识并正确运用非语言沟通,确实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方便,给患者带来了良好的心境,帮助病人战胜自我,战胜疾病。护士和患者接触最广泛,最频繁,最密切,护士良好的非语言沟通,可减少患者情绪变化,减轻心理负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宋吉贞,隋海秀.非语言交流在使用呼吸机患者中的应用.哈尔滨医药,20xx,25:67.

2 侯明君,叶江洪,顾晖.非语言交流在心脏术后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2.

3 陈瑞英.非语言交流对失语患者的情感支持.解放军护理杂志,20xx,20:97.

4 曹力燕,刘荣玉.非语言交流在外宾门诊急诊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1998,33:422.

5 陈宇,林明南,林 欣。非语言沟通在烧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38.

6 陈小青,胡翠洁.吸入性损伤病人行气管切开的护理和非语言交流.全科护理,20xx,7:693.

第四篇 护患沟通在断指再植术麻醉期间的应用体会_护理论文

【关键词】  断指再植;护患沟通;麻醉期间

断指再植是将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指体,在显微镜的协助下,通过骨科与显微外科手术重建其血液循环,恢复指体的完整性,使指体获得再生的手术。断指再植术手术动作要求非常精细,同时也要求患者伤肢长时间制动。而患者的不良情绪对病情起着明显的消极作用,如紧张、害怕、烦躁、忧郁等心理因素,影响着血管的收缩[1]。所以术中需要医、护、患的密切配合,这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十分重要。我科为86例患者实施了断指再植术,手术过程顺利,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为86例患者实施断指再植术,其中男59例,女27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3岁。其中拇指再植11例,食指41例,中指21例,环指8例,小指5例。受伤原因:切割伤59例,电锯伤18例,绞伤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患侧臂从麻醉。

1.2 术前准备 断指再植均为急诊手术,接到手术通知单后要立即做好患者入室前各项准备工作。麻醉前30 min到病房接触患者,询问病因,了解术前准备情况,对患者的一些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入室前与病房护士进行患者各种情况交接与查对工作,查对无误后除去患者身上所有饰品、假牙,固定尿管,更换手术室衣裤后将患者带入手术室。WWW.0519news.cOM

1.3 心理护理

1.3.1 术前:此外伤多是机械性损伤、打架斗殴、自残所致,由于受伤原因、职业特点、经济条件以及对再植技术缺乏了解等不同原因造成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不同,如:恐惧、焦虑、敏感、多疑、自卑、对手术成功缺乏信心等,这就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患者的疏导工作。为了更好地取得患者的信任,我们将平时收集到的临床资料制作成宣传栏,让患者了解断指再植手术,展示成功病例。患者入室后,心情更复杂,增添了几分对手术室的恐惧,此时护士要热情接待患者,及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中应用的医疗器械,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询问患者感受,稳定患者情绪,同时妥善固定尿管,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导线,行伤肢止血带固定。在操作过程中认真介绍各种操作的目的,动作要快、轻、稳,让患者体会到护士是热情的、操作是熟练的、环境是安全的、手术准备是充分的。

1.3.2 术中:护士应守护在患者的身旁,帮助患者摆好,协助医生完成麻醉。告知患者手术进展,告诉患者怎样配合手术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及时擦去患者的汗水、泪水,用简短的语言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特别是在显微镜下吻合血管时,告诉患者肢体制动的重要性及手术的成功与患者的配合是分不开的。术中不能谈论与病情无关的话题,不得随意说笑,更不得谈论一些性语言,以免患者产生错误的判断与联想。整个手术过程应该让患者感受到自己是医生、护士的中心,自己是被重视、被关怀的。

1.4 术中配合 术中注意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患者面部表情、面色等变化,听取患者主诉,及时、有效、全面的了解患者整体情况,随时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同时还要做好手术巡回,及时补充手术台上物品,记录各种用物,调节无影灯为有效位置,保证显微镜位置合理,保持室温22~25℃,根据手术进展提供各种物品,监督无菌操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5 止血带的护理 为了减少术中出血,便于手术操作,常于手术前给伤肢行止血带固定。使用前需做好止血带的检查工作,如校正压力表,检查袖带、气囊是否漏气,并且向患者介绍应用目的以及出现的不适。止血带应束缚于上臂上1/3处,先用纱布垫铺于患肢的近心端,再将止血带袖带缚于纱布垫上,将尼龙拉扣粘好,外面用绷带固定,以防袖带充气时松开。充气前需抬高患肢驱血,止血带的压力因人而异。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提示:使用气囊止血带,其压力根据本人的收缩压确定,一般为本人的收缩压增加30~33 mm hg[2](1 mm hg=0.133 kpa),持续时间为1 h,隔10 min再冲气使用,并记录充气时间。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观察手术的进展,当使用止血带的时间快到时提前通知医生做好准备。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出现伤肢剧痛、麻木难耐、烦躁不安需提前放气,松止血带时要缓慢放气,同时注意血压变化。

1.6 各种管道护理 由于手术时间较长,防止患者出现不适,术前须留置尿管,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给予吸氧。这些方面的观察与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随时观察液体输注情况,防止走空,输液管扭曲、受压、堵塞,根据输液情况观察尿量、尿色,根据血氧饱和度和患者的感受决定是否吸氧及氧流量的大小。术中应妥善固定各种导管、导线,保持各种管道通畅、有效,防止脱落。

1.7 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正确配合手术,所有参与手术的医生均认为患者术中配合良好。

 2 讨论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的一门学科,在心理学中心理的物质基础―是大脑对心理的作用,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借助轴突形式和树突形式,情绪有恐惧、焦虑、发怒、平静、愉快、痛苦、悲哀和惊讶等多种表现形式 [3]。由于人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情绪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变化,喜悦、平静使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扩张,利于断指术后的血运;焦虑、恐惧、紧张、抑郁使交感神经兴奋,致儿茶酚胺增多引起末梢血管收缩痉挛,使再植指发生血运障碍,不利于创伤组织和吻合血管的修复[4]。患者受伤后,心情十分复杂,如:恐惧、焦虑、敏感、多疑、自卑、对手术成功缺乏信心等,这些都影响血管的吻合,所以应根据不同原因引发的受伤事件和患者的心情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稳定情绪安心接受治疗。

麻醉即应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在手术时暂时丧失对疼痛的感觉[5],以便减轻手术中的痛苦。断指再植术多采用臂丛麻醉,术中患者神志清醒,便于护患沟通。术中伤肢需要长时间制动并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吻合血管时肢体稍有变动即可导致手术视野偏离显微镜,小血管损坏,甚至影响手术的成功。总之,良好的护患沟通和熟练的术中配合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及时调整患者的情绪、指导患者术中的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戴蓉.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心理护理对病情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xx,24:22502251.

2 吕青,王爱兰,丁自海主编.现代创伤显微外科护理学.第1版. :军医出版社,20xx.8,159.

3 医学院主编.精神病学.第1版.:卫生出版社,1979.6465.

4 姚泰主编.生理学.第6版.:卫生出版社,20xx.318.

5 梁力建主编.外科学.第1版.:卫生出版社,20xx.6,61.

第五篇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中静脉留置针的采血技巧_护理论文

【关键词】  钳夹技术 静脉留置针采血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之一。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评价胰岛素抵抗的金标准[1]。该技术需多次采血,总采血量大,耗时长,费用高,目前国内尚未广泛开展,在护理采血技巧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将我科葡萄糖钳夹技术中静脉留置针的采血技巧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在20xx年8至12月完成了30例健康志愿者的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

1.2  静脉通道的建立

1.2.1  穿刺静脉的选择:葡萄糖钳夹试验需在受试者两侧上肢分别进行静脉置管,一侧用于输注一定浓度的胰岛素及20%葡萄糖液,另一侧用于缓慢输注0.9%氯化钠溶液,以保持血管通畅,用于采血。我科选择前臂的浅静脉用于输注胰岛素和葡萄糖液,选择肘部的大静脉(头静脉或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

1.2.2  静脉留置针管径的选择:留置22g静脉留置针用于输液通道的建立,留置20g静脉留置针用于采血通道的建立。

1.2.3  采血通道的建立:用20g静脉留置针在肘部的大静脉进行穿刺,静脉留置针尾端的肝素帽与输液器的针头连接,用于缓慢输注0.9%氯化钠溶液,维持液路,便于采血。WWw.0519news.COm

1.2.4  输液通道的建立:用22g静脉留置针在前臂的浅静脉进行穿刺,静脉留置针尾端的肝素帽分别与输注胰岛素管路的针头和输注20%葡萄糖液管路的针头连接。

1.3  葡萄糖钳夹试验中的采血技巧

1.3.1  采空腹血:按静脉留置针操作要求,在肘部的大静脉置管成功后,用5 ml(或试验所需的)无菌注射器进行采血,将注射器的针尖斜面刚刺入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回抽针栓达采血量,使血液在静脉留置针中充盈,无气泡。

1.3.2  弃血:关闭输注0.9%氯化钠溶液的静脉通道,将2 ml无菌注射器的针尖斜面刚刺入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回抽针栓采血1 ml弃去,因这部分血液被0.9%氯化钠溶液稀释,会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1.3.3  试验中采血:弃血后,迅速用已备好的5 ml(或试验所需的)无菌注射器进行采血,将注射器针头全部刺入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回抽针栓达采血量。

1.3.4  冲管:采血后,立即完全打开输注0.9%氯化钠溶液的静脉通道,快速输注,同时将静脉留置针肝素帽端向上提起,将输液器上的针头向外拉至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处,仅留针头斜面在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内,操作者手持针柄轻轻左右摇摆,冲净管壁上的血液沉积后,将输液器上的针头全部刺入,调节输液器上的调速阀,缓慢输注0.9%氯化钠溶液,以维持血管通畅。

1.4  结果

试验中保证了60条静脉通道通畅、近千份血标本合格。

2  讨论

葡萄糖钳夹试验过程较为复杂,每个试验需2~3 h,试验过程中需每5分钟测定血糖1次,共需抽取血样30~40次。护理人员参与试验的全过程,护理工作对试验的顺利完成起着重要作用[2]。置管是否成功是试验成败的关键,管道通畅与否将直接影响血样的采集及实验数据的准确性[3]。本试验中采用20g静脉留置针在肘部的大静脉用于采血。肘部的大静脉粗直便于静脉穿刺的成功,国内的研究中在选择血管时也要求选粗而直的静脉[3,4]。20g的静脉留置针管径大,在采血时,不易造成溶血,能为试验提供合格的血标本,保证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且国内上海、成都、重庆等地的研究中均提倡采血通道中采用管径偏大的静脉留置针[3-5]。

葡萄糖钳夹试验中每5分钟测定血糖1次,采血比较频繁,这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操作程序熟练、动作敏捷,同时在采血过程中要有技巧性。本试验在弃血时,将2 ml无菌注射器的针尖斜面刚刺入静脉留置针肝素帽,这样被0.9%氯化钠溶液稀释的血液,会全部抽出弃掉。在试验中采血时,将5 ml无菌注射器注射器针头全部刺入静脉留置针肝素帽,这样采得的血标本是全血的几率最大。一些研究中发现采血侧的三通及连接体有堵塞现象;采血后彻底冲洗管壁困难发生率9%[2,3,6]。本试验在采血后冲管时,将静脉留置针肝素帽端向上提起,将输液器上的针头向外拉至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处,仅留针头斜面在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内,操作者手持针柄轻轻左右摇摆,这样一方面利用重力作用使血液顺着提起的静脉留置针管壁下降,另一方面利用0.9%氯化钠溶液的冲力将静脉留置针内的死角冲洗干净。冲净管壁上的血液沉积后,再将输液器上的针头全部刺入,调节输液器上的调速阀,缓慢输注0.9%氯化钠溶液。国内相关研究也证实,每次采血后,短期内要快速输注0.9%氯化钠溶液使连接体内无血液沉积,可见采血后迅速彻底地冲洗管壁是预防血液沉积、血栓形成,保持静脉通路畅通的关键[2,5,6]。

葡萄糖钳夹试验操作较复杂,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较高。护士除对试验步骤做到熟练顺畅外,还要求在护理操作上既合理又快捷,既方便护理工作又保证科研的科学性、准确性。这需要广大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在试验中探索规律和操作技巧,更好地为临床和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 de fronzo ra,tobin jd,andres r.glucose clamp teechnique:a method for quantifying insulin secretion and resistance.am j physiol,1979,237:214223.

2 孟俊华,陶旭,安婧,等.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检查的护理问题及对策.现代护理,20xx,13:18741876.

3 陆蔚,贾伟平,包玉倩,等.扩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糖钳夹技术的静脉置管方法及护理的要点.上海医学,20xx,27:511512.

4 喻红玲,余叶蓉,袁丽,等.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应用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xx,10:785787.

5 刘秀容,李启富,程庆丰,等.两步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应用及护理.重庆医学,20xx,11:17511752.

6 呼庆红,梁真,罗国春,等.67例患者高葡萄糖钳夹试验中护理问题及对策.护理学报,20xx,14:4849.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wenkubaike/koucai/3891.html

《浅谈护患沟通_护理论文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