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报告 > 其他报告

宫内并宫外妊娠实例总结_妇产科学论文五篇

2022-01-18

报告大全】导语,本篇文章共有33418文字,由章东新尽心更正,上传到范万文网!范万文小百科:

病例是指某种疾病的例子。宫内并宫外妊娠实例总结_妇产科学论文五篇感谢来学习!

第一篇 宫内并宫外妊娠实例总结_妇产科学论文

 【关键词】  宫内并宫外妊娠

1  病例报告

患者,36岁。因人流术后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3天于20xx年3月20日由门诊以“急性阑尾炎”收住我科。患者因宫内妊娠在他院行子宫人流术,术中见胚囊及绒毛组织,术后予以抗感染、止血等治疗,4天后出现右下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不向他处放射。既往月经3~4天/28~30天,现停经56天。查体:t 37.2℃,p 95次/min,bp 98/70mmhg,一般情况较差,心肺未见阳性体征,腹部饱满,腹壁可见陈旧性妊娠纹,腹肌略紧张,右下腹部明显压痛,轻度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腹水征(-),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2.8×109/l,n 0.65,l 0.35,rbc 3.86×1012/l,hb 120g/l,尿hcg(+);腹部b超提示:右下腹炎性包块,盆腔中等量积液。专科情况:外阴经产式,通畅,可见暗红色血液,宫颈光滑,宫颈举痛明显,子宫稍增大,双侧附件区均压痛,右侧明显,行后穹隆穿刺抽出5ml不凝血。入院诊断:(1)宫外孕?(2)急性阑尾炎?(3)宫内人流术后。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急诊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稍增大,质软,左侧附件正常,但与盆腔组织有轻度粘连;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一约5cm×5cm×4cm大小包块,清除血块组织可见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增粗,直径约2cm,长约7cm,近峡部处有活动性出血,伞端亦有活动性出血,腹腔出血约500ml;探查阑尾未见异常;遂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给予抗生素及输液治疗,于3月27日腹部切口拆线,愈合好;28日出院,出院时复查血常规及腹部b超均正常。WWw.0519news.CoM术中切除组织病结果示:输卵管妊娠破裂。出院诊断:(1)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2)盆腔腹膜炎;(3)宫内人流术后。

   2  讨论

该患者因病情特殊复杂,b超提示宫内妊娠,尿hcg(+)而行宫内人流术,未考虑到宫内并发宫外妊娠,从中有几点体会:(1)忽略必要的体检是漏诊的主要原因。入院时查体应仔细,患者有停经史,b超示早孕,未进行全面的妇检,导致他院满足宫内妊娠的诊断而盲目人流了事。(2)不能过分依赖辅助检查。随着超声在多科室的广泛运用,b超已成为诊断疾病的辅助检查中较重要的一项,但应充分结合临床做出正确的诊断。(3)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警惕性。虽然宫内宫外同时妊娠的发生率较低,但对于有停经史同时出现下腹部疼痛的病例,应高度警惕宫外孕存在的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对不典型的病例做出正确的诊断。

第二篇 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经验总结_妇产科学论文

摘要】  目的 及早、正确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预测胎儿预后,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280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0例中,脐带因素和羊水过少占的比例较大,分别占33.2%与9.6%,常见病因包括脐带异常、妊高征、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前置胎盘等多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等。早产儿发生窒息的几率大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胎儿宫内窘迫是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对于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的孕妇,应加强监护,适时助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关键词】  宫内窘迫; 相关因素;临床

胎儿宫内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缺氧和酸中毒而危及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是围生儿病残、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围生保健质量的提高,胎儿宫内状况倍受广大妇产科工作者重视[1]。近年来由于采取胎心电子监护、脐血流检查和测胎儿头皮血ph值等检查措施,能够在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使其成为医学因素首位的剖宫产指征。本文就20xx年1月~20xx年12月于我院产科分娩,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2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80例产妇平均年龄(26.8±2.8)岁,平均孕周(38.8±2.1)周,其中早产34例,孕周最小28+3周,过期妊娠1例,孕周42+1周。wwW.0519news.cOm

1.2  诊断标准  ①羊水ⅱ~ⅲ度污染;②宫缩间歇期听诊2次以上,胎心率>160次/min或<120次/min(重度胎心异常为>180次/min或<100次/min);③胎儿电子监测出现无应激试验基线率异常,变异减少或消失,无反应,晚期减速,频发变异减速;④胎动<3次/h或较原来的胎动次数增加或减少1/2,经处理仍不能恢复[2]。符合以上任何一项即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

2  结果

280例胎儿宫内窘迫中,妊娠并发症和妊娠合并症的发生情况:脐带因素93例(其中脐带绕颈66例、脐带先露或脱垂10例、脐带扭转或打结9例、脐带过短8例),占33.2%,羊水过少27例(9.6%),妊高征19例(6.8%),小于胎龄儿15例(5.4%),前置胎盘10例(3.6%),妊娠期糖尿病9例(3.2%),胎盘早剥4例(1.4%),胎儿发育异常4例(1.4%),胎盘老化4例(1.4%),过期妊娠1例(0.4%),甲状腺功能减低1例(0.4%),胆汁淤积症1例(0.4%)。

2.1  胎心电子监护  280例中15例因入院时羊水ⅱ度以上混浊但未进入产程或前置胎盘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等原因直接行剖宫产,故未行胎心监护。其余265例产前均行胎心监护,提示异常者206例,未提示异常者59例。

2.2  分娩方式  剖宫产199例占71.1%;助产51例(产钳43例、负压吸引2例、臀助产6例)占18.2%;自然分娩30例占10.7%。

2.3  发现胎儿宫内窘迫至胎儿娩出的时间  助产时间10~50 min,中位时间25 min;剖宫产最短20 min(前置胎盘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最长180 min,中位时间90 min。在临产前诊断者98例(35.0%),潜伏期诊断者59例(21.1%),活跃期诊断者41例(14.6%),第二产程诊断者82例(29.3%)。

2.4  新生儿窒息  轻度窒息70例;重度窒息25例,其中死产1例(28+3周前置胎盘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见表1。ⅰ度羊水混浊31例占11.1%;ⅱ度70例占25.0%;ⅲ度59例占21.1%。表1  280例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情况例

3  讨论

3.1  建立完善的产科设施  胎儿宫内窘迫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二者的英语表述不一样,急性胎儿宫内窘迫为fetal distress,指胎儿处在难以忍耐的负荷,此负荷不尽快解除,可导致胎儿死亡或新生儿留有严重后遗症;而慢性胎儿宫内窘迫为fetal stress,指胎儿已受到缺氧负荷的影响,但严重程度不及fetal distress,慢性胎儿宫内窘迫可观察,找出原因。在国外急性胎儿宫内窘迫一般要求在30 min内终止妊娠,但在国内大多数医院达不到该要求。我们的资料中从诊断胎儿宫内窘迫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中位数为90 min,而最长180 min,主要为产妇运送到手术室以及等手术床等原因,往往从诊断到胎儿娩出远远超出30 min。因此建立产科的手术室尤为重要。

3.2  胎心监护的意义  胎心监护无创、操作方便,应用非常普及。近年来由于胎心监护、脐带血流等的检查,胎儿宫内窘迫得以在早期诊断。本资料中临产前诊断胎儿宫内窘迫者98例(35.0%),笔者对临产前胎心监护提示异常而宫颈bishop评分在7分以上的孕妇行人工破膜,观察羊水性状,若羊水性状异常则行剖宫产结束妊娠。在265例产前行胎心监护的孕妇中,未提示异常59例占22.3%。表明胎心监护亦有假阴性情况,因此除需持续胎心监护外,必要时结合胎儿头皮血ph值的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3  脐带因素和羊水过少  胎儿宫内窘迫280例中,脐带因素和羊水过少所占比例较大,有93例(33.2%)合并脐带因素,其中以脐带绕颈多见。脐带绕颈对胎儿的影响与脐带缠绕松紧、缠绕周数及脐带的长度有关。脐带绕颈可使脐带相对变短,影响胎先露下降,或脐带牵拉,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出现胎儿宫内窘迫,胎心监护可出现变异。尽管脐带绕颈大多数能经分娩,脐带绕颈并非剖宫产的指征,但在产程中需密切监护。在本资料中,羊水过少为第2位的并发症。随着b超的应用,羊水过少的检出率明显增加,约0.5%~5.5%[3]。羊水过少是导致胎儿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在临产后易发生脐带受压,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亡。

3.4  分娩方式的选择  一旦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应尽快终止妊娠。根据产程的进展选择分娩方式,若宫口开全,先露在s+2以下,考虑助产;若估计短期不能经分娩则行剖宫产,故目前在很多医院胎儿宫内窘迫已成为医学因素剖宫产的首要指征。280例中,剖宫产199例,高达71.1%,表明剖宫产是处理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手段。

3.5  新生儿窒息情况  胎儿宫内窘迫280例中,早产儿发生窒息的几率大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对缺氧的耐受性更差。

总之,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时,需综合判断来评价,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病例,应密切监护,积极预防,纠正缺氧。对于处理后症状仍未纠正,短时间不能经分娩者,应果断行剖宫产术以降低围生儿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余志英,李丽文,柯伟玲,等.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关系的研究.河北医药,20xx,27(7):508509.

2 曹缵孙,苟文丽.现代围产医学.:卫生出版社,2000.466.

3 《临床产科学》编委会.临床产科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198216.

第三篇 临产时心理干预对降低分娩痛的临床实验总结_妇产科学论文

作者:杨小静    作者单位:511400 广东广州,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妇产科

【摘要】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临产妇焦虑的影响,降低分娩引起的疼痛。

【关键词】  临产后;心理干预;降低;分娩痛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1],是临产妇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和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消极的心理反应对整个分娩过程及预后有不利的影响;通过对临产妇进行各项心理干预以及运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减轻焦虑情绪,达到降低分娩痛,缩短产程,从而提高顺产几率。

1  研究对象

20xx年12月—20xx年11月在我院产检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32岁,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均相近。

2  方法

将两组产妇随机分成a组(60例)、b组(60例)。a组只接受常规产检、孕期培训、常规护理;而b组在孕前接受系统孕期培训再加心理护理干预及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研究方法:首先评估a、b两组孕妇的心理状态和焦虑情况,a组只是给予常规产检,孕期培训,入院时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孕期接受系统的培训,利用多媒体演示妊娠、分娩的过程,讲解配合分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孕28周后接受拉玛泽减痛分娩方法训练,临产后在生活、医疗、护理等方面提供最优质服务,而且在整个分娩过程,由专业的助产士全程陪产,实行一对一服务,给予悉心的安慰和体贴,在产后营造良好休息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体贴她们,并以理解、尊重、同情的态度与她们交谈,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讲解产褥期的生理变化及母婴的护理知识,使其树立信心,消除原来的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wwW.0519news.cOM

3  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产妇焦虑程度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产妇焦虑程度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4  讨论

临产妇焦虑情绪原因:(1)担心孩子出生后,自己的职业受影响或经济压力加大,身材走样,担心以后婚姻状况会发生变化等焦虑;(2)由于行动不便,整日闭门在家,注意力集中到种种消极因素上,加重焦虑;(3)缺乏对生产的直接体验,从电视、报刊等媒体上又耳闻目睹了许多她人生产的痛苦经历,考虑到自己也将经历此过程,心中不免焦虑;(4)怕孩子畸形,虽然做过多次检查,但检查毕竟是通过机器和各种化验,有些胎儿存在健康问题,不能查出,对此焦虑,怕生个不健康的宝宝;(5)担心婴儿性别不理想等。针对所得相关因素对临产妇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及给予各方面的悉心照顾,让产妇在产前产后都能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实践证明,经过各项护理干预以后,临产产妇焦虑情绪有明显的减轻,顺产几率大大提高,说明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汤盛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158.

2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1993,205-209.

3 胡建秀,尹桂然,任赵莉.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影响的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20xx,2:7-8.

4 陈浪,叶磊,肖红,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现代临床护理,20xx,4(8):4-5.

5 杨明凤.临产初产妇的心理和护理.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2:119-120.

第四篇 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现状的反思与前瞻_妇产科学论文

摘要】  回顾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历史,对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现状,从中西医结合、医辨证论治、教学与科研、继承、发扬、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反思,以推动中医儿科学术向前深入发展。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发展趋势; 中西医结合; 中医学术发掘; 辨证论治; 辨病; 辩证

自扁鹊为“小儿医”以来的2 400余年中,中医儿科学经历了起源、奠基、形成、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自成体系。同时,中医儿科学领域的多项成就,从钱乙的脏腑辨证论治纲领与创立的五脏虚实补泻方剂,以及钱乙的脾胃学术思想,到叶天士《幼科要略》中关于小儿四时病症的诊治而发展成温病学说等等,又为推动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就儿科学体系而论,中医儿科学还创立了多项世界记录,如隋唐时期已经有多部儿科学专著问世,已在太医署正规培养5年制少小科专科医生;宋代建立了理论与临床内容完备、水平较高的儿科学体系,刘昉的《幼幼新书》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完备的儿科学巨著;明清时代儿科学术水平快速发展提高;中国人痘接种术的发明及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应用等等。人类在跨入21世纪之际中医儿科学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同时又面临机遇与挑战。

如何面对机遇、面对挑战,如何与时俱进,使中医儿科学术健康发展是摆在每一位中医儿科工作者面前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回顾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面对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现状,进行检讨与反思,很有必要,它将有助于向前探索与发展。WWW.0519news.COm

    1  关于中西医结合

东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人们对人体生命科学的不同认识,构成了东西方几乎完全不同的中西医理论体系。也就是说,中西医的理论体系是东西方文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人体生命科学的不同认识,但都能达到防治疾病,保障人体健康的目的,可谓殊途同归。

自20世纪开始,西医文化的大量进入,给中华土地上的中医文化带来巨大撞击。虽谓“殊途同归”,但毕竟“道不同”、认识不同。古云,“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医学领域却不能“不相为谋”,如何沟通,互相促进,达到真正的结合,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应当是大有裨益的。因此,20世纪开始便提出了“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大抵在20世纪前半叶,是以理论认识上的对照“汇通”为主,后半叶则在医疗、教学、科研领域里,“中西医结合”成为一种主要的形式。这种“主要的形式”的实际内容,主要表现在中西医病名的对照;运用西医的认识来解释中医;运用西医西药的理论来研究中药;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临床上中西医双重诊断、双重治疗等。因此在近50年来,虽然“中西医结合”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中西医在理论上、在临床上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结合点,离中西医结合的理念还相距甚远。

必须指出的是,目前的这种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思路,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应当引起人们的思考。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结合点,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西医各自的长处,取长补短,达到真正的有机结合,是当今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1.1  关于中西医病名对照  中西医病名对照,是中西医汇通的第一步。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自20世纪初即开始了中西医病名的对照汇通。1918年出版的顾鸣盛撰著的《中西合纂幼科大全》,即将中西医儿科病名作了初步的对应,1947年沈伯超著《儿科更新》则几乎主张以西医病名替代中医病名。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80年代以后,则几乎达到中西医病名双重诊断。

应当指出,西医在认识疾病上,由于科学的进步,微观的认识比较细致、直观、可取。虽然有许多未知认识,但就已知的得到科学证实的疾病认识,已得到公认。这些认识,基本上揭示了这些疾病的发生变化规律,应当说西医病名的认识更为客观、直观。实际上,中医病名的认识,经过一两千年临床检验而确立的病名,也揭示了中医的认识规律。因此许多病名可以相通、或可相近,比如天花、麻疹、水痘等,就可相通;其他大量的病名,如厌食、腹泻、水肿、肺炎喘嗽等等就可相近。中医病名以证的认识为主,而证的认识包涵的范围较广,比较笼统;西医的病名对某一疾病的认识单一性好,也更为直观。中西医病名对照,应当是一种进步,是中西医沟通的第一步,为进一步的沟通和结合打下基础。但是医学领域有太多的未知数,许多疾病的病名目前还无法对应、无法对照,勉强对照,是不恰当的,不利于医学的发展。如乙脑和暑温,乙脑属于暑温,但不是说乙脑就是暑温,或暑温就是乙脑。应当采取同则同之,不能同的,又不能共的,采取约定俗成的称谓。因此在病名问题上,中西医有许多疾病名称不同,应当求同存异。目前不宜急于求成,强调一律,过早的搞中西医病名对照,事实上还不可能。不能要求大家接受目前还没有认识到的事物,也不能要求大家丢弃已经认识的事物。

1.2  关于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  目前在儿科领域,甚至整个中医领域,均采取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形式。应当说,这一形式值得称道,也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很重要的实践。这一形式,既能展示西医辨病的长处,又能领略中医辨证的优势,应当说这是两长相加,也是中医学术发展在新时期的切入点。

几千年来,中医学是在东方文化的理念指导下,从长期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中医是通过中医的病名来确立和认识疾病,20世纪以来由于西医的东进,加上科学技术的发达,西医病名的更加直观、更加客观、更具有单一性的揭示疾病规律的认识,为中医所接受,也是历史的必然。从历史发展来看,西医的进入为中医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撞击,也带来巨大的机遇。

如何使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起来,使之更好地发挥长处,为临床医疗服务,是摆在每一位中医工作者面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是在当前历史时期,中医学从固有的中医疾病认识,转移至对西医病名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认识。这是中医学发展的一个跳跃。在这个跳跃中,应当认真地、深入地进行探索,充分地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把中医辨证论治发挥极至,而不要简单化、肤浅化、程式化、固定化。

必须指出,当前的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结合”,在中医辨证方面过于简单化、程式化、固定化。一个病名之下,列二三个、三四个、或五六个中医“证型”,就作为大学的教科书,作为临床的规范,作为国家行业的标准,未免过于简单、过于肤浅、过于程式、过于固定。须知中医辨证是动态的、灵活的、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虽然每一疾病有一定规律,但决不是那么简单和固定。中医是辨证论治,从来也没有过“辨证分型”和“分型论治”。“辨证分型”和“分型论治”不能真正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成功经验,即是辨病与辨证的一个范例。1955年石家庄发生乙型脑炎流行,运用“清热解毒养阴”治则,采用白虎汤、清温败毒饮为主取得满意疗效。1956年地区又复流行乙型脑炎,用白虎汤疗效不佳,后用清暑化湿诸法(即白虎汤加苍术等)而显效。蒲辅周先生为此总结出乙脑治疗八法,这是因为当年暑盛挟湿,时值丙申太阴湿土在泉,气候湿热。1958年广州地区又发生乙型脑炎流行,使用上述地区经验疗效均不佳,是因当年燥热伤阴,按运气为戊戌“化火运”,气候燥热,故又在白虎汤基础上加生脉饮(即人参白虎汤加味之意),取得较佳疗效。疗效均达90%以上,并使当时的医疗界震惊。《中国中医药发展五十年》指出[1],“50年代中医药治疗乙型脑炎有两大意义,一是以其卓效在尚无抗病毒药物的条件下,说明辨证论治的价值;二是由于五运六气理论在治疗本病时取得一定疗效,引起人们重新对五运六气的重视和“估价”。这也充分说明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丰富性,以及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动态论的辨证思维,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分型”就能代替的。用西医学明确疾病诊断,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和特长,摒弃简单化、程式化的“分型”,真正做到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真正发挥中医的疗效。

1.3  中西医双重诊断、双重治疗  中西医双重诊断、双重治疗,这是近30年来中医医疗上的一大特点,在儿科领域更是明显。临床上双重诊断,有西医病名诊断,又有中医病名及辨证诊断,这应该是件好事,正如上述所论有助于中西医的沟通,有助于中医对西医病名疾病的认识。但是,也同样存在上述内容中谈到的难免出现中西医的勉强对照,中医辨证简单化。目前的现状就是这样,因此,双重诊断存在简单化、肤浅化、程式化、固定化。如何改进、如何提高,正是当今面临应当认真探索加以解决的问题。

双重治疗,在大多情况下弊大于利。顾名思义所谓“双重治疗”,即是既用西药又用中药,这是西药、中药相加,是凑合,是“拼盘”,不是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在目前的现状下,所谓中西医结合治疗做得比较好的是,中西医在治疗某一疾病相互取长补短,针对某一病理状态、某一疾病阶段,发挥中西药的特效作用而取长补短,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以发挥最佳疗效,减少副反应,缩短病程。做得比较好的一个例子是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被认为是特效药物,然而激素的副反应大,肾病综合征的“反跳”与复发率高。然而在激素应用的不同阶段,根据辨证配合中药治疗能减轻激素的副反应,减少“反跳”,预防“复发”,同时还能增强体质,巩固疗效。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药合用,取长补短,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优点。

然而中西医双重治疗,中西药合用,很明显妨碍中医的发展,阻碍中医医疗技术的提高。因为西医治疗、西药的应用,靶向性较强,针对性较强,而且化学药物的定性定量准确,疗效确切。上述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就是激素的疗效确切,但副反应大,易复发,应用中医中药以巩固激素的疗效,并减轻激素的副反应,预防复发。在这个成功的“中西医结合”双重诊断双重治疗的例子中,中医中药也只是辅助的,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但更多的临床治疗现实却往往是中西药的合用是凑合,中药只是陪衬,或是点缀。中医治疗也往往不会认真思考、深入探索。尤其是儿科临床,西药针剂的注射往往比口服中药简单快捷,患儿家长都容易接受。既然西药起效了,何必再用中药,何必再去辨证论治,有了西医西药的拐杖,中医中药就必然“骨质疏松”,必然“缺钙”,中医的内涵就荒芜了,中医的特色就发挥不了,中医必然走向衰退。

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有极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医疗经验。即使是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临床上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情况下,也不应把中医辨证简单化、肤浅化、程式化、固定化,而是应当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发挥中医的独特疗效,或与西医西药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向中西医的有机结合迈进。

    2  关于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的生命力在临床、在疗效。而中医的临证思维、辨证论治,则是发挥中医疗效的关键,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

2.1  破除“辨证分型”、“分型论治”  要提高中医技术水平,提高临证能力,就必须真正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中医学家孟庆云提出中医辨证论治三个阶段(即三个境界)的理论:第一阶段叫做“对号入座”,即初入门的中医,在临证时往往根据教科书的证侯分类、寒热虚实、阴虚阳虚来分证治疗,叫对号入座;第二阶段由辨证的对号入座进入“机圆法治”,这是因为疾病不是一成不变的,疾病在变化,治法也要随之而变化,这是辨证论治的高一层次,也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水平提高了一个境界。对疾病规律的掌握,对疾病治疗的把握,能够“机圆法活”善于变化,疗效自然也会提高;第三阶段是“非法为法”(不以成法为法,不以现法为法)。更加运用自如,掌握疾病治疗的主动权,这是辨证论治的最高境界。应该说这才是中医的精华所在,这种境界才能把中医发挥极至。“上工治未病”,何谓“上工治未病”,一是预防疾病的发生,以预防为主;二是治法先机,在疾病发展的每一过程中都能把握先机,治未病,治病之先。这就是不法为法。中医要立足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临证水平,必须在辨证论治上下功夫,力求更高第三境界。

在此必须指出,上述第一阶段,实际上就是目前风行的“辨证分型”。中医本来就没有“辨证分型”的说法,这个“辨证分型”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它的思路是把中医的辨证按照西医疾病的分型来处理,结果就成了西医的辨病和中医的证型(即辨证分型)。前面已经讲过,这种分型简单化、肤浅化、程式化、固定化,没有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动态观、整体观,呈现的是西医认识疾病的定势思维,而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辨证思维。中医从来没有“辨证分型”。因此,这个“型”是桎梏中医的枷锁,“辨证分型”与辨证论治不可同日而语。但自觉不自觉的还在讲“辨证分型”,这种分“型”成习惯了,中医就停止发展了,中医的水平也就到此为止了。有一句臭名昭著的话叫做“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辨证分型”何止讲过一千次、一万次,现在真的似乎“辨证分型”成了中医的术语,多么可怕!若是把“辨证分型”成为国家标准,成为中医规范,那就真正置中医于死地了。因此,现在到了该彻底破除“辨证分型”,还辨证论治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2.2  深化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应当深化,除了传统的望闻问切之外,还应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结合起来。所谓宏观辨证是应用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来辨别病位、病性及其变化,所谓微观辨证主要是指把西医的物理化学检查纳入中医辨证。

近30年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西医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现代生物化学、免疫学、影像学以及生物电等方面的发展,不仅为疾病的诊断与预后提供了新的资料,也为中医学的辨证提供了新的资料。目前这些研究虽然是初步的,但不少已为临床的辨证论治提供了借鉴,比如脾虚证、肾虚证、血瘀证、热毒证等已初步建立了一些微观辨证的指标。应当指出,这些微观辨证指标还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使之更具有特异性。毫无疑问,微观辨证的深入,将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深化和发展。

    3  关于科研与教育

科研与教育,是促进事业发展和学术进步的重要途径。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的科研与教育在规模上应当是史无前例的,但中医科研与教育仍是处在探索的过程中。

3.1  “研究中医”与“中医研究”  目前中医儿科学领域的科研活动,概括起来大概有两大方面:一方面,主要是选用西医学的一些较为先进的指标来验证或探索中医儿科临床辨证论治;另一方面,是对某些方药制剂治疗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上述两方面的科学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每年都有从到省市多层次的大量的立题或成果。这些研究统而言之可概括为“研究中医”,即是主要用现代医学来解释中医、研究中医,而不是从中医学术理论的角度进行中医研究。即便是“研究中医”,但这里面仍然有值得深思的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目前虽然希望发现某些客观指标为辨证依据,但是这些指标是否特异性强,是否真正先进,是否真正揭示中医辨证机制的实质,而且就中医辨证论治来讲,又是以“分型”为标准,这种“分型”能否真正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实质,显然,这种“分型”过于简单化、肤浅化、程式化、固定化。如果说,研究的“起点”就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或其本身就不可靠、不可信,那得出的结论又能说明什么。再者,这种科研的思路仅仅在于应用西医学的指标(或者西医学的概念)来认识中医,或者用比较时髦的话是“中医的现代化”。如果说,这就是中医的现代化,那未免过于简单化了,最多也是用现阶段的西医知识认识中医而已,而且认识的中医还不是真正的中医,“分型”不能代表中医。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理论认识疾病、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而真正需要的科研,需要对中医学、对中医儿科学术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科学研究,不只是“研究中医”,更要做“中医研究”,是揭示中医学的本质,揭示中医对人体健康疾病的认识,必须从中医自身的规律上去做科学研究。

至于另一方面对中药制剂的研制研究,大多是一病一方一药的研究,而且主要是西医药理药效方面的实验项目。这些也只是应用西医的药效学研究开发中药制剂的项目研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药学研究。

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是一个大题目,深奥无比。因为中医学本身就是深奥的科学,人体科学、生命科学是十分深奥的科学,中医学是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指导来认识人体,认识生命,维护人类生命健康的学问。因此,中医学的科学研究,必须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借助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真正进行“中医研究”,而不是“研究中医”。因为“研究中医”最多只是说明中医,解释中医,而要发展中医必须是“中医研究”。

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移植入中医儿科学,使之转化为中医儿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中医自身的规律研究中医儿科学术理论,提高中医儿科辨证论治水平,是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基本点,离开这个基本点将是舍本逐末。

3.2  “种树”与“养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基础。中医教育对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学术的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代医家朱良春指出,“中医之生命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源在于临床,临床水平之检测在于疗效,而疗效之关键在于人才”。中医最大的危机是后继乏术、后继乏人。表面看中医队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强大,从业人员众多,但真正的中医、中医水平较高的中医仍然太少。这首先与当前的中医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关。中医教育从广义讲应当包括入门(入行)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医的入门(或称入行)教育,主要是在中医院校进行的学历教育,中医教育应当按照中医自身的规律来进行、来管理,但目前中医院校的教育基本上是按照西医学的教育模式,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管理都存在不少问题。中医教育是培养后继之人,现在培养出来的人越多,却反而越造成后继乏人,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培养出来的中医不相信中医,不懂得中医的内涵,培养的不是真正的中医。因此后继乏人的根本原因是后继乏术。

作者认为目前中医教育至少应加强三个方面:一是强化中医经典的学习,不能把中医经典作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或者断章取义进行选编,或者任意套用时髦的名词进行解释,如果一位中医学士、硕士,甚至博士没有很好读过《伤寒论》,以后是很难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的;二是加强中医辨证思维的培养,忽略中医理论思维的培养,反而用西医的思维模式、教育模式来进行中医教育,是根本培养不出真正的中医来的;三是要注重中医临床技能的传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加强临床带教,特别要加强师带徒的教育传授模式,因为能够在临床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中医药实践经验很难在课堂中学到。如果只强调课堂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不会用中医中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任中医局局长的吕炳奎先生在一封向领导递交的信中,指出了中医教育面临的尴尬处境:“在中医药学的教育上,西医化已成为事实,并且中医药学理论被否定,大学里培养出来的学生,已不会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方法来诊断疾病了,大多学生毕业后,根本不相信中医,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对他们的评价是,中医药学的掘墓人。”以师带徒、师徒传承的师承教育是中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中国历史上,传承数代甚至数十代的中医世家也有不少。几千年来,这种模式造就了一大批医术精湛的名医,但现今的中医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以及执业资格与职称晋升制度等,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真正的中医越来越少。应当引起大家的反思。

“种树”与“养花”不同,这本来是十分简单的道理。用种树的方法去养花,或用养花的方法去种树,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中医教育亟待改革。中医儿科在整个中医界又是弱势群体,问题更为复杂,因此,中医儿科学人才的培养更应引起大家重视。

    4  继承、发扬、创新

主席在1958年就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继承和发扬是中医学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的永恒的主题。“没有好的继承,发展就是空中楼阁,创新更不能凭空而来”。我们要的是“推陈出新,而决不是弃陈出新,更不是灭陈出新”。我们既不能数典忘祖,又不要墨守成规,更不能急于求成。中医学的强大生命力在于临床、在于实践、在于疗效。现代临床由于环境的变化,更需要发挥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以提高疗效。

副总理[2]曾强调指出,要切实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一是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与创新是辨证的统一,必须充分遵循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既不排斥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也不能舍弃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和学术本质,要统筹兼顾文献整理、科研立项、人才培养、专科建设和中药研发,要抓紧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规范和管理办法;二是必须坚持以临床实践为核心,要通过临床实践筛选出有利于重大疾病的防治、独特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优秀临床人才的成长、具有良好疗效中药的研制等方面的课题,坚持医、产、学、研紧密结合,联合攻关,实现突破;三是必须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要牢牢把握整体观、辨证论治等科学思维,认真挖掘整理、大力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独特诊疗技术方法,进一步做强做大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疑难病以及预防保健等方面的优势领域,注重从确有疗效的院内制剂中开发中药新药、注重对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注重挖掘和传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仍然是继承和发扬的问题。继承,就是要发掘和整理中医儿科学固有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是使中医儿科学术按照中医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继承是发扬的基础,在继承中发扬和创新,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创新。更好地为亿万儿童的健康服务。

中医学的发展要强调继承,继承是发扬的基础,没有继承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然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中医学如何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健康发展,如何将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嫁接,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医,这是当前历史条件下中医学发展的必然。也是摆在每一位中医药学工作者面前,义不容辞的任务。

现代生命科学前沿基因组学研究迅猛发展,对生命本质的揭示,已全面影响整个医学界,中医药学也不例外。为促进中医药与基因组学的沟通,寻求新的研究和发展领域与途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于19990314在召开了中医药与基因组学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主任杨焕明教授提出以基因组学作为中医药学现代发展切入点的观点[3]。

这次会议在以下三大方面取得共识:(1)中医药学与基因组学研究相互渗透的可能性;(2)中医药学可与基因组学结合研究的领域:①中医证候学与相关(易感)基因研究;②中医药治疗作用与抗病基因研究;③中医药治疗作用与基因调控、修饰论;④中医药与蛋白质组学研究;⑤道地药材的基因组研究;⑥基因芯片技术与中医药学;⑦数学和信息技术与中医药学;(3)基因组学与中医药学交叉渗透的切入点:①证候发生与演变的基因组学研究;②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基因组学研究;③证候基因诊断与证候基因模型。

中医学与基因组学在思维方法上是一致的,相互渗透是可能的。基因组学从整体上研究各个基因之间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与中医整体观相似;基因按功能分为结构基因与调控基因,基因组有“内含子”及“外显子”,“内含子”中又有“增强子”与“抑制子”,“抑癌基因”与“原癌基因”等都相当于一对对阴阳,基因之间也要保持动态平衡,与中医的阴阳学说一致。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之规律,基因组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规律,搞清同组基因不同功能与不同基因功能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有助于中医科学深层次的内涵研究,对探索中医学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证候是内、外因相互作用导致的病机变化过程,依据多基因致病的关联特性,用基因组学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从基因表达谱或表达产物的差比性,研究证候发生的基因表达调控规律、证候表现的基因特性、基因表达调控的变化及其规律,探讨疾病证候、亚健康状态(也有证候表现)与正常生命活动三种状态基因表达的差异性。证候发生的基因组学特征研究,为证候基因诊断、疗效评价指标体系、证候的动物模型复制研究提供新的途径。从基因表达谱或表达产物的差比性,研究中药复方作用的基因调控、修饰过程,以期找出复方药物生物化学环境,对受体等靶点的基因表达及基因表达产物影响的生物环境与规律的作用。

“藏象”及“证”的生物基础研究、中药药理及复方作用研究,都需要样品中大量基因序列及表达信息,而基因芯片为中医微观整体研究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工具,中医基于自身特点应抢先利用这一方法,以揭示中医辨证论治的实质和中药的有效成分,通过中医临床试验,并探析中医理论的复杂问题。

如果说过去引入现代科学指标的中西结合,为战术目标,是发展中医之“标”;那么把基因组学融入中医药学,对基础理论的突破性研究,可能才是战略目标,才是发展中医学术之“本”。基因组学有可能是中医学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中医药学以基因组学为突破口的时机已经成熟,机不可失,中医在引入基因组学后,将带来一次质的飞跃,中医药学将迎来一个以分子层次(主要是基因组学)为主导,全层次(包括整体和群体)发展的新时期。

【参考文献】

[1] 孟庆云.中国中医药发展五十年[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78.

[2] .强调推进继承创新、坚定不移发展中医药事业[ol].新华网,20xx111.

第五篇 双角子宫宫角妊娠4例报告_妇产科学论文

 【关键词】  双角子宫

   双角子宫宫角妊娠为少见的异位妊娠,笔者1990~20xx年收治4例。经过不同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30岁,孕2产1,因停经3个月突然剧烈腹痛、休克,诊断为宫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于1990年5月20日入院。住院后检查血压80/50mmhg,脉细弱,贫血外貌,腹部膨隆,压痛,有移动性浊音,立即抢救休克同时施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游离血1500ml,有大血块,子宫呈鞍状不对称,左角处紫蓝色包块5cm×7cm×3cm大小,破口2cm左右,附着大血块,取出血块见宫角处有胎盘组织,圆韧带在包块外侧,输卵管无异常,确定双角子宫左宫角妊娠破裂,因此清除胎盘组织后切除宫角及行修补术。术中输血400ml,术后恢复正常出院。

例2,患者,32岁,原发不孕8年,平时月经不调,曾经检查发现双角子宫,于1992年因闭经3个月,经b超检查,双角子宫右宫角妊娠建议手术治疗,但患者坚决不同意,所以医生在定期监护下,观察胎儿发育,至妊娠8个月时发动宫缩早产一女婴,体重1900g,产后胎盘滞留徒手剥离成功,早产儿经常规早产儿护理,母婴安全出院。

例3,患者,33岁,孕3产1,停经40天,末次月经20xx年3月12日,5月1日当地医院做药物流产失败,再做人工流产术失败。20xx年5月6日于我院做彩超检查见双宫腔结构,宫体呈蝴蝶状,左宫腔内孕囊2.4cm×1.2cm大小,囊内未见胚芽结构,b超诊断为双角子宫左宫内妊娠,当时彩超下试刮宫仍未成功。wWw.0519news.Com因此,5月7日施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子宫呈蝴蝶状,左角突起包块4cm×4cm×3cm大小,表面紫蓝色,输卵管正常,故包块正中切开取出胎盘组织块,腔内清洗干净后双层缝合切口,术中经过良好,术后预期痊愈出院。术后病理:胎盘绒毛组织右输卵管黄体囊变。

例4,患者,29岁,孕2产0,末次月经20xx年6月中旬,7月3日点状流血,隔10天又流血20天,当地医院保胎治疗无效,再做b超检查发现胚胎停止发育,实行药物流产未成功,8月19日再做人工流产术仍未成功。20xx年8月23日入我院,该患者1999年右侧宫外孕,曾接受右输卵管切除术。入院后经彩超检查发现,子宫呈蝴蝶状,左宫角处5.6cm×3.7cm×2.4cm大小非均质强弱团块,未见胚芽结构,左宫角基层变薄。b超诊断为双角子宫,左宫腔内异常回声团块,于20xx年8月26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原腹部切口与大网膜及左腹腔广泛粘连,进行剥离后见子宫呈蝴蝶状,左宫角突起5cm×3cm×2cm大小包块,表面紫蓝色,左附件正常,右卵巢卵泡囊肿2cm×2cm×3cm大小,右输卵管缺如。因此,左宫角包块正中切开取出机化组织块后,腔内清理后查与宫腔无相通,故切口两层缝合,手术顺利结束,术后预期痊愈出院。术后病理:退变机化的胎盘及绒毛组织。

2  讨论

双角子宫宫角妊娠是少见的异位妊娠。双角子宫指副中肾管融合受阻致子宫发育异常,此畸形子宫常因有宫腔内变形往往影响妊娠。宫角妊娠指受精卵种植在输卵管开口近宫腔侧,胚胎向宫腔侧发育生长,而不是向输卵管间质部发育[1,2]。

2.1  双角子宫宫角妊娠诊断[3]  (1)妊娠早期出现腹痛,子宫不对称增大表现。(2)妊娠侧子宫一侧增大,可以破裂或不破裂,把圆韧带推向外侧。(3)如果妊娠持续时易早产、产程进展异常或胎盘滞留在子宫导致产后出血等。(4)b超显示,妊娠囊不在宫体部,位置较高,且子宫不对称增大。(5)宫角妊娠应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变性、间质部妊娠、子宫肌壁间妊娠等进行鉴别。在b超检查怀疑的基础上做腹腔镜检查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2.2  宫角妊娠的处理[4]

2.2.1  破裂时的处理  宫角部在解剖上是血管丰富区,一旦宫角妊娠破裂则发病急,出血多,易出现休克表现。宫角妊娠一般闭经3个月左右破裂,因此与输卵管妊娠相比破裂时间较晚一些。病例1就是闭经3个月突然出现腹痛、内出血、休克等表现。需要立即在抗休克同时急诊手术,切除宫角挽救生命。

2.2.2  继续妊娠时处理  宫角妊娠者常在妊娠12周左右时有严重的腹痛,可伴有或不伴有流血,子宫有不对称性增大。如果妊娠早期不发生流产,这些症状到妊娠中期时消失,有些病例可到妊娠晚期顺利分娩,如在早期妊娠时已明确诊断为宫角妊娠,胚胎存活,圆韧带向外侧异位,覆盖在孕囊的子宫肌层组织健康,可不考虑终止妊娠,继续随访观察。病例2,多年不孕,闭经3个月时出现腹痛而做b超发现蝴蝶形子宫一侧宫角妊娠,建议手术终止妊娠。患者坚决不同意手术。因此,医生在定期监护下,观察胎儿发育正常,经保胎治疗到妊娠8个月时发动宫缩,早产一女活婴,体重1900g,经护理母婴安全出院。

2.2.3  其他  因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失败等过期流产做刮宫时,需注意宫角的肌层,操作要轻而慎重,避免造成穿孔,最好在彩超监视下行刮宫术。病例3及病例4,均为闭经早期药物流产失败,又做人工流产失败后至我院,在彩超下试刮宫未成功而改用剖腹探查术。2例均发现双角子宫宫角妊娠,包块表面呈紫蓝色,有出血现象,有破裂的可能,故切开包块取出胎盘组织后行修补手术。

通过手术笔者有如会,如果早期发现宫角妊娠可与子宫肌壁间妊娠一样通过非手术方法行宫腔内介入治疗,或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即得到治愈的可能。目前开展的新技术无创伤性高强聚焦超声治疗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亚滨,耿洁恩,吴蕊,等.宫腔介入治疗子宫肌壁间妊娠三例临床.中华妇产科杂志,20xx,40(12):851-852.

2  王新宇,徐开红,石一复.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中华妇产科杂志,20xx,37(8):454.

3  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卫生出版社,1995,203.

4  临床产科学编委会.临床产科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5.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baogao/zonghe/3885.html

《宫内并宫外妊娠实例总结_妇产科学论文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