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从历史构筑: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剧的意义论文五篇

2022-02-12

论文大全】导语,大家所阅览的此篇共有31983文字,由袁跃光精心纠正之后,上传在范万文网(fwan.cn)!范万文小百科:

他的:蔡方萌演唱歌曲他的:日本2020年今泉力哉执导的电影他的:姚六一演唱歌曲

,哲学范畴词汇,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也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人的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出自《原理》。从历史构筑: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剧的意义论文五篇如果你对这类文章感觉哪里不好,请告诉我们!

从历史构筑: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剧的意义论文 第一篇

1944年11月21日在致郭沫若的信中说:“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 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希望继续努力。”(注:《书信选集 》文献研究室编,出版社,1983年版,第241-242页。)此时郭沫若的历史 研究已经奠定了中国主义史学的基础,他的历史剧创作也已达到高峰。

赞扬郭沫若的,正是郭沫若治史与作剧在“以为本位”的立场上的意识形 态意义。郭沫若同时从事历史研究与历史剧创作,他表白“我是很喜欢把历史人物作为 题材而从事创作的,或者写成剧本,或者写成小说”,也表白过自己的史学与史剧观, 他说他的史学研究“主要是凭自己的好恶”,而“好恶的标准”“一句话归宗:本 位”。(注:《<历史人物>序》,《郭沫若文集》第十二卷。)“合乎本位的应该阐 扬,反乎本位的便要扫荡”。(注:《新陈代谢》,《郭沫若文集》第十三卷,第1 48页。)就戏剧创作,“我们要制造的东西,也就是要制造本位的东西。这 是文艺创作的今天的原则。”(注:《走向文艺》,《郭沫若文集》第十三卷,第3 16页。)

郭沫若从不隐讳自己研究与创作的属性。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郭沫若流亡日 本10年,正式开始史学研究,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规划中国历史,将中国历史 叙事纳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模式中。这样做一 则可以证明主义理论在中国历史的“适应度”,二则可以证明现实中中国革命的 合理性。因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确实符合主义的历史发展模式,从原始社会到奴隶 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那么,中国的现实与未来也会按照主义的革 命模式发展,即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与主义。史学研究可以用中国的“ 历史发展”证明主义理论的普遍性,主义理论又可以证明中国的“现实革 命”的合理性。这样,史学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自序”中,郭沫若自己表述得很明白:“对于未来社会的待望逼迫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 算过往社会的要求。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清过往的来程,也正好决定我 们未来的去向。”(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郭沫若文集》,第14卷,第1 0页。)

郭沫若集学者作家于一身,但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角色,远不是学者或作家身份 可以概括的。他自觉地构筑现代中国革命的话语,是葛兰西所说的真正意义上 的现代“有机的知识分子”。葛兰西将第二国际工人阶级运动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忽视 了争夺领导权或文化领导权。他认为,作为“最高意义上”的世界观 ,凝聚统一起社会集团,形成一种现实的、战斗性的力量。在构筑并争夺“知 识与道德领导权”的过程中,知识分子起到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提出一种体系化的完整 的哲学,而且还要将这种哲学大众化、常识化,教育与影响,成为的思想与信 仰形式。葛兰西将那些自觉地思考历史与时代问题并将自己的思想与大众实践结合起来 的知识分子,称为“有机的知识分子”。“真正的哲学家是而且不能不是家,不能 不是改变环境的能动的人……”(注:参见(意)葛兰西《狱中札记》第三章“哲学研究 ”第一节,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293页,引文见第239 、265页。)

郭沫若作为“有机的知识分子”的角色,在中国现代文化上具有典范意义。他从历史 构筑现代,历史可以以学术的形式表现,也可以以戏剧或小说的形式出现。郭 沫若一生三度创作历史剧,早年的抒情历史剧完全将历史现实化变成的代言。 从《卓文君》《王昭君》到《聂@①》,叛逆变成了革命。聂政慷慨赴死,两位女子从 容殉死,在原始的狭义观念之上,作者又加上了“均贫富”、“茹强权”的意义。剧中 一再提倡“刺杀那些王和将相”,剧终士兵们听罢酒家女的演讲,一哄而上杀了长官, 准备到“山里去做强盗”,行侠的戏变成革命的戏。郭沫若试图用历史剧构筑历史中人 民的主体与阶级冲突的动力结构。从1920年的诗剧《棠棣之花》,到1940年五幕剧《棠 棣之花》定稿,前后写了22年,不同时代的现实意义叠加在同一个题材上。“百姓”代 表着模糊的概念,国家主题取代了个人主题,私仇变成公愤,聂政“铲除”, 意义在于抗秦,“于人有利,于中原有利”。国家成为历史剧《棠棣之花》的历史主体 。抗战出现。

席勒在《舞台作为一种道德机关》中说:“如果各种戏剧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如果 戏剧诗人都有统一的目标——换句话说:如果诗人选材适当而且都从民族当前的主题出 发——那就会出现民族舞台,我们就会成为统一国家。”(注:转引自《戏剧理论文集 》陈瘦竹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33-334页。)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深受 歌德与席勒的影响。40年代初抗战背景下郭沫若历史剧创作达到高峰,直接的灵感是在 “历史的精神”中拯救国家与民族意识。他说屈原的悲剧“是全中华民族的”,“中华 民族的尊重正义,抗拒的优秀精神,一直到现在都被他扶植着。”(注:《题画记 》,《关于屈原》,《郭沫若文集》,第十二卷,第238页,第20页。)抗战的 历史剧试图将阶级意识融合到民族国家意识中,《屈原》的成功在于它获得一种意识形 态的整体性,而《孔雀胆》的问题则在于这种整体性受到威胁。阶级主题(农民起 义)、民族主题(协助梁王异族)与个性主题(段功与阿盖的爱情)无意间陷入一种意 识形态冲突中。批评界出现指责,作者一再修改,但剧场演出效果很好。(注:详见《 郭沫若史剧论》,“第五章《孔雀胆》的成败得失”,田本相 杨景辉著,文学出 版社,1985年版,第146-172页。)如果《棠棣之花》的意义断层显得突兀,说明历史剧 结构的困难,《孔雀胆》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历史剧中结构本身的脆 弱。

郭沫若在他的史学研究与史剧创作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动力结构。同一种 主题分别用史学与史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史学通过“真实性”获得话语权威,史剧通过 艺术性使这种话语权威获得大众的认可。屈原主题的利用是一个典型。郭沫若希望将屈 原树立为民族精神象征,这是一个层次的意义,另外,屈原的诗人与官吏的双重身份, 还寄托着郭沫若的现代“有机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的希望。有关屈原的史学 方面的成果是《屈原研究》,史剧方面的成果是《屈原》。郭沫若习惯将他的史学思想 表现为史剧,因为任何思想必须获得大众化、生活化,才能产生力量。郭沫若 受一部小说体裁的野史《剿闯小史》的启发,写出轰动一时的《甲申三百年祭》,重庆 的与延安的党在这篇文章中都看到争夺领导权的意义。看到 农民起义成功地了中国的正统却最终导致异族入侵,组织人员批判;党看 到农民起义了正统转瞬之间又自身溃败,将这篇史学论文当作“整风文件”印 发学习。而坦率地说,郭沫若自身关注的却是这段历史的另一种启示,即知识分子的使 命。他认为“杞县举人”李岩的加入才使农动走上正轨,而大顺王朝最后失败也是 因为没有采纳李岩的计划。他念念不忘要为李岩与红娘子写一出戏,甚至在论文中也过 分专注于李岩和李岩与红娘子这段野史。(注:参见《郭沫若的史学生涯》叶桂生 谢 保成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5-188页:“‘甲申三百年’风波”)

对于构筑的史学与史剧,理解历史的现实意义比历史事实更重要。葛兰西将 上层建筑分为由国家、军队、法律等机构代表的社会与由政党、教会、学校、新闻 媒体与文化团体代表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的活动场所。下郭沫 若的史学与史剧构筑的在市民社会中与社会对立,争夺知识与道德的领导 权。这种格局在建国后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中社会与市民社会的冲突与竞争失去 了“合法性”。知识分子的使命从争夺文化领导权变成服务既定的文化领导权。郭沫若 过去为那些挑战正统的叛逆、流寇翻案写成历史悲剧,现在却需要用史学与史剧重塑正 统。梁启超当年提倡新史学时,批判中国旧史学有君史、无民史,有群统、无国统。郭 沫若早期的历史剧创作力求构筑历史中主体、国家主体,到解放后的两出历史剧《 蔡文姬》与《武则天》,他又隐晦地试图构筑新的“君统”。《蔡文姬》用郭沫若的话 说是借蔡文姬为曹操翻案,曹操与武则天,或因出身或因性别,均是有君之实而无君之 名。郭沫若的翻案历史剧的功能,是为新中国建立新正统。郭沫若一再表白“ 蔡文姬就是我”,他想一方面通过为曹操翻案树立新中国的新正统,另一方面通过蔡文 姬归汉,表达自己立场上自觉的归属与认同。

翻案史学与翻案史剧不是忠于历史事实,而是以新的意义挑战旧的意义。郭沫若的史 学研究不再提“本位”,开始关注所谓“对有利”的帝王。《胡笳十八拍》中 蔡文姬归来看到的景象是“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 无人声,豺狼号且吠。”剧中蔡文姬归来看到的却是丰收的“太平景象”,农民唱着“ 屯田歌”,歌颂“为民造福”的曹丞相。郭沫若继续史学与史剧写作,却领会到新的历 史语境中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的深刻含义,“以古鉴今”或“以古喻今”变 为“古为今用”,历史不再有构筑的使命,反倒是开始构筑历史。郭 沫若有时强说革命胜利后还可以写悲剧,但他自己却明白地不再写悲剧了。他的两部历 史剧参与掀起了有关历史剧的大讨论,但他本人却没有积极参与讨论。历史剧的现实性 比真实性更重要,只是把握现实性的问题是纯粹的权力问题,在理论形式中无法言说。

近代史人物传记论文 第二篇

每一段历史中,都有其杰出的人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爱国将领,他们都应该被我们这些后世的人牢牢铭记在心中,去敬重去瞻仰去怀念。

刘志丹(1903—1936),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人,忠诚的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96年,被确定为中国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20xx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刘志丹原名刘景桂,字子丹。1903年10月4日生于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汤镇。 “追求真理,救国救民”是刘志丹一生的宿愿。他从青少年起,就对除暴安良的英雄人物十分崇敬。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他在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下,崇尚科学,反对封建。他生长在贫瘠落后的陕北,亲眼目睹了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的凄惨景象,对旧中国的黑暗状况十分不满,立志救国救民,决心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社会。

1922年,他考入榆林中学,在党员魏野畴、李子洲等老师的教育指导下,接受了主义,认识到只有才能救中国。1924年冬,他毅然加入中国青年团,翌年转入中国党,成为一名坚定的主义者,决心“为自己的信仰奋斗到底”。 1926年初,他按照陕西党组织的决定,投笔从戎,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这是他军事生涯的开始。 组织领导渭(南)华(县)起义,是刘志丹创建革命军队的起点。1928年5月,他按照陕西省委的决定,同唐澍、谢子长等领导我党控制的军新编第三旅,与渭华地区的农民队伍相结合,正式宣布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1928年冬,他按照陕西省委的决定,到达榆林担任陕北特委书记。

1931年9月,刘志丹把南梁地区的游击武装,连同分散活动在合水、庆阳山区的民间武装改编为党所直接领导的南梁游击队,亲自担任总指挥。1932年12月,又按照临时、陕西省委的决定,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这是陕甘地区建立的最早的一支正规红军,是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和创建革命根据地的骨干力量。但是,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干扰,这支仅组建半年多的弱小红军在南下渭华途中遭到失败。刘志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批判“左”倾错误,并于1933年11月恢复了xxx十六军,新组建了第四十二师,使得革命武装又有了新的发展。

1935年1月,刘志丹按照驻北方代表的指示,率xxx十六军北上到达陕北安定(今子长)县,同谢子长(因伤势严重于2月21日逝世)领导的xxx十七军会合。2月5日,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在周家崄举行联席会议,决定成立西北工作委员会、西北革命。从此,xxx十六军、二十七军在西北革命主席刘志丹等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逐步成长壮大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力量。刘志丹亦被称赞为“忠实英勇的红军领导”。1936年4月14日,在红一方面军东征战役中,作为西北革命委员、xxx十八军军长的刘志丹,身先士卒,亲临一线指挥,不幸中弹壮烈牺牲。获悉后十分悲痛。他说:“我到陕北只和刘志丹同志见过一面,就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党员。他的英勇牺牲,出于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精神永远留在党与中间,不会磨灭的。”后来,他在一次干部大会上又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死了开追悼会,群众的反映怎样,这就是衡量的一个标准,刘志丹同志牺牲后,陕北的老百姓伤心得很,这说明他是真正的群众领袖。”这是对刘志丹光辉一生的最好褒奖。

为纪念刘志丹烈士,和陕甘宁边区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并在城北建刘志丹陵园,有、周恩来、等人题词石刻。 刘志丹烈士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追求真理,英勇善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忠心赤胆,为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被同志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陕北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党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1993年10月4日,是刘志丹诞辰xx周年。撰文纪念,文章写道:“说起来,志丹同志感人的事情太多了,我在志丹同志身上学的东西很多,以后我工作很自然就用上了。我今年已80岁了,但想起来,他的教诲还很有用, 好作风是可以代代相传的。在纪念他90诞辰的时候,不忘他的革命精神,学习他的革命作风,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刘志丹作为一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更是有着令人崇敬的革命先烈精神。在革命根据地艰苦的岁月中,依然保持着党人良好的革命品质。他身上有太多好的精神与品质供我们学习与瞻仰,对刘志丹烈士最好的追忆方式便是去怀念去学习他的革命精神革命作风。

有关近代史战争论文 第三篇

《中国战争的胜利》

【摘要】中国战争是一百对年来发对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证明了在中国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中国抗战的正义力量,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前提下,在世界反力量的支持下,全国全力以赴的投身战争中,最终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

【关键词】战争 胜利原因 正义 各族

导火线:

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本华北驻军,向中国驻宛平县芦沟桥的二十九军发动了进攻(即卢沟桥事变),8月13日又进攻上海,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在全国的推动和中国党的主张的影响下,芦沟桥和上海的驻军奋起抵抗。中国英勇的八年抗战,从此开始。

伴随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日本的侵华战争便由此展开。日军便向华北、东北、华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相继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占领了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一大批重要城市。日本调整了侵华的政策,实施“以华制华”的策略,开始采用诱惑,发展傀儡和汉奸组织,以国人的力量来削弱根据地的力量。

由此,日军便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侵略和中国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犯下了严重的罪行,给贫穷落后的中华名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1937年12月,日军便在首都展开烧、杀、淫、掠惨绝人寰的大,利用多种方法处死30万中华同胞,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继而,日军又疯狂的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控制东北经济命脉,肆意掠夺矿产资源;对农产品实行严格的统治和垄断。再次,强制推行奴化教育,企图泯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维护他的殖民统治目的。

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和杀戮,我的民族、、对捍卫国家和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不禁发起了反抗,为维护正义而呼喊,为自己的家园安定而浴血奋战。在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党人的领导下,在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党高举全民爱国统一战线的旗帜,以“平等、互助、团结”之心待各族群众,以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而后实际行动,为各族做出了表率,赢得了中华各族儿女的信任与响应,激发了少数民族的爱国热情和巨大的卫国力量,其中也涌现出张学良、杨虎城、张自忠等众多的爱国将领。从小接受儒学熏陶,强调忠、孝、仁、义的爱国将领张自忠,目睹列强侵入中国,军阀混战,痛感国家不幸,民族多难,立志报国,于是弃学从戎,抱定“只求一死”的决心,最终还得马革裹尸还,以集团总司令之位殉国,完美的诠释了身为一名党员的先进性,赢得了各族的爱戴。

尽管各民族形成的历史有长有短,社会教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心理素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各不相同,但悠久的历史、共同的命运,使得各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在反抗外来侵略,反对祖国的斗争中,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胞一道,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奋勇杀敌,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乐章。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满族、朝儿女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壮实一道,踊跃参加东北联军,最先投入到抗击日军与伪满傀儡的斗争中。中华各族以饱满的热情去捍卫祖国和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正义性就在于他是一场反对外来侵略者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正义的力量是不可磨灭和摧毁的。中国不甘心作亡国奴,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自己的尊严、争取自由的名族解放战争,它是以日本对华战争的侵略性为前提的。再次证明,正义必然战胜邪恶,和平发展的进步潮流是任何反动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八年抗战最终取得胜利,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主要原因还在于战争对世界反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它奠定了中国在现代国际格局中无可争辩的大国地位。入的中国远征军一个师与日军交火,在仁安羌救出了包括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在内的7000余名被困英军。捷报轰动英伦三岛,英国为此特意给中国远征军师长孙立人将军颁发勋章。美国空军第十四航空队飞虎协会前会长韦恩·约翰逊说:“毫无疑问,中国为世界反战争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如果没有中国取得伟大的战争的胜利,也就不会有世界反战争的胜利。”可见中国在反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之重大,最终的胜利必然属于正义的一方。

战争给中华名族造成深重的苦难,也磨练了中国的意志,赢得了解放,洗百年国耻;中华的英勇抗战,赢得了世界各大国的尊重,赢得了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党的正确领导下,各族只有团结一致、凝聚在一起,一致对外,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对任何祖国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反击,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为中华名族的富强和和谐世界而努力奋斗。

爱情心理学论文 第四篇

泰戈尔有句诗是这样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我觉得诗中所讲正是一个暗恋者的感受。暗恋是什么?暗恋就是一个人偷偷地喜欢上另一个人而不让他(她)知道。其实暗恋是个很尴尬的词,它不是爱情,又不是和爱情完全没有关系,所以我将它称之为爱情的边缘地带。

我觉得最深沉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暗恋就是这样一种暗藏的爱,绵绵密密,深入浅出,不是生卿卿我我,不是花前月下,只有那种遥远而单纯的眷恋。那种看一眼都害怕打扰到他,那种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注视着打篮球的姿势,那种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寻找他的身影,那种听说他喜欢长发都会默默地蓄长自己的短发的情怀„„在这样的爱里,你将变成非常非常多愁善感的一个人。你会不停去打听他的喜好,当你知道你们最喜欢的一样是《哈利波特》,你会欣欣自喜;你会将他很不经意地邀请你出去而精心打扮;你会因为他无意间拍一下你的脑袋而快乐无比;你会满足地念想着他对你说过每一句话„„所有之前平常无奇的琐碎小事,都因为和他有关而变成你快乐的源泉,你的内心盛满这种泉水,仿佛随时可能溢出来了。而一生中,或许再也没有什么时候,你会像暗恋时那样容易满足。

但暗恋的滋味是很复杂的,没有亲身体会的人是很难理解的.如果真的要我把它形容出来,只能说它是”痛苦中掺杂着甜蜜”.甜蜜上面我已经说了,那么痛苦呢?暗恋毕竟不是恋爱,它不是两情相悦,它只是一个人的单相思罢了.在这场独角戏里,主角只有你. 你可以设想着和他甜蜜的约会,处心积虑地安排着和他的每一次谈话,哪怕为了那短短的几句话,短短的几分钟相处要潜心安排上好久;你可以猜度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猜测他的心,猜测他的爱;你可以每日梦中与他相会,梦醒他的影子萦绕于心,久久不愿散去,不觉眼泪已流了下来;你可以在草稿本上一遍又一遍地写他的名字,写对他的思恋,让日记本沾满斑斑点点的泪水;你可以每天站在门口上痴痴地等待,直到那熟悉的背影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逐渐消失在眼帘,哪怕为了那十几秒的凝视,要付出几十分钟的等待,然而更多的是什么也等不来„„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一个人在做,他不会知道,没有人知道,那种孤单无助的滋味真的不好受.更痛苦的是,你的心离他很近,他的心却离你很远.你心里爱着他,他却把你当作一个普通朋友甚至陌生人,那种感觉上的不同步真让人柔肠寸断. 不被理解的心情犹似遭受海啸的城市那样无助,几欲崩溃。明知这样的幻想只是奢求罢了,但还是会去幻想那些多余的神话。有时真的就很讨厌自己,一如讨厌玫瑰上的荆棘。难以克制的心酸,将心口堵塞。好累。然后眼前的景物都变得好遥远,倘恍而迷离,犹如雾中窥物。没有明天的明天看上去遥远,一如雨夜的落寂,它会打散无法触摸到的泪水,片片飞逝。无影。无踪.①看似两人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仿佛中间隔着长江黄河,隔着泰山黄山,如此思念,只是怅然若失,只是徒劳无功.”

暗恋后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向心爱的人表白,另一条就是把这份爱意珍藏在心底。

第一条路如果成功了,固然是美事一桩。但如果失败了呢?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女生暗恋一个男生很久了,有一天她终于鼓起勇气向他表白,但他说他已经有女朋友了,女生当然很伤心,但心里却释然,好歹也知道结果,这段感情也终于有了结果,不管结果如何,总算没有留下遗憾。然而不少人也会选择第二条路,或者因为缺乏勇气,害怕失败,害怕一旦被拒绝后连朋友也做不成。又或者害怕表白后失去暗恋时的美感。暗恋之时的美和表白之后的美是不一样的,暗恋他的时候,美是朦胧的,却能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一旦表白之后,美是具体的,却有不足,就像一张偌大的白纸,远看洁白,走近了却能看到纸上的瑕疵。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距离产生美”吧。

一位网友在网上讲述了他的暗恋故事:他暗恋一个女生暗恋了九年了,中间这个女生换了不知多少个男友,但他始终默默地等待着。终于机会来了,他却突然发现其实她并不适合

他。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啊!有人说暗恋没有亲吻,没有情话,更不会有分离与伤害。其实暗恋有时也需要付出代价。而且这种付出是单方面的付出,能不能获得回报是未知的。但既然选择暗恋,那只能一个人承受所有的痛苦。因为对方并不认为他是你的谁,自然就没有责任。

也许暗恋是一个人情感的最初阶段,只有当你去暗恋一个人,才证明你已经对爱情产生渴望。几乎每一场初恋都始于暗恋,虽然并非每一次暗恋都有结果。有人说暗恋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我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在少男少女的时候谈过恋爱,但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次以上的暗恋。暗恋是青涩的果子。但如果没有经过青涩的暗恋,以后的爱情又怎会成熟?也许当你的年龄渐长,你会觉得当初的行为傻傻的,但你不会去嘲笑它,正如你不会去嘲笑当初你蹒跚学步的幼稚,因为你知道,没有那摇摇摆摆的第一步,就不会有将来的健步如飞。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你会越发珍惜当初那份纯真的感觉,年少时的暗恋已经时间被酝酿成了淡淡芬芳却沁人心脾的酒了,那些暗恋中的欢乐和痛苦都汇成了珍藏于心底的甜蜜。,年少时的暗恋已经时间酝酿成了淡淡芬芳却浸入心田的酒了,那些暗恋中的欢乐和痛苦都汇成了珍藏于心底的甜蜜,这种甜蜜此生一次,仅此一次。

中印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第五篇

一、中印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20世纪50年代是中印友好关系的黄金时期。

印度是与中国建交的第一个非国家。1954年两国共同倡导了举世闻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中印关系奠定了新的基础,迎来了中印友好合作的第一个。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中印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年10月,印度尼赫鲁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接待的第一位非国家首脑。在4个月内实现了两国互访。尼赫鲁到达当天,主席就会见了他,、、周恩来、宋庆龄、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陪同会见。4天后,毛主席再次会见并设宴招待尼赫鲁,,如此高规格的接待,说明中国对印度及对中印关系的高度重视。1956年11月,周恩来再次访问印度,贺龙副陪同访问,也受到印度和群众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在首都新德里等地,有上百万人欢迎周一行。到处都可以听到“印地—秦尼巴依巴依”(意即印中是兄弟)的口号声和欢呼声。周发表讲话说,我们两大民族之间的友谊有两千年的历史,但是,今天,我们之间的友好关系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中印两国在反帝、反殖和加强亚非团结、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等方面互相支持和配合。在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上,中印两国共同努力为会议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发扬光大,从起初处理中印双边关系的原则逐步发展成为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

不幸的是,中印友好关系的良好势头未能长期保持下去,从50年代末开始发生逆转。其根本原因是问题。1959年3月发生武装叛乱,__等人逃往印度。当时,__及其追随者的活动都得到印官方的协助和配合。印度的做法显然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也违背了中印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十分清楚,中印关系由热变冷,是印度在问题上的错误立场和政策造成的。中方的善意和努力,没有能够挽救急转直下的两国关系。

60年代,中印边境发生武装冲突,两国关系降到谷底。

众所周知,中印边界从未划定,西方殖义者炮制的“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历届中国从未承认。印度坚持以“麦克马洪线”为划定的边界线,并在军事上推行“前进政

策”,蚕食中国领土,挑起边境。1962年10月20日,中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进行了一场自卫反击战。但是,中国坚持通过和平谈判而不以武力解决边界争端的立场没有改变。

边界武装冲突对两国关系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印虽未断交,但双方撤回了大使,关闭了总,经贸关系基本中断,文化交往包括民间交流都无法进行。中印关系进入了漫长的僵冷时期。

70年代中期,中印关系开始出现一丝转机,但总体上两国关系仍然紧张和冷漠。 1976年中印恢复互派大使。1977年两国恢复直接贸易和人员互访。由于印度领导人坚持所谓“平行政策”,即边界问题不解决,中印关系就不可能完全正常化,中印关系的发展步履艰难。

80年代后期,中印关系出现了重大转折。

1988年12月印度拉吉夫·甘地访华,这是时隔34年后第一位印度访华。与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双方达成了中印关系要“向前看”的共识,双方同意以“互谅互让,相互调整”作为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边界问题不应成为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障碍。中印两国的普遍认为,拉·甘地的成功访问是中印关系中的“转折点”和“里程碑”。拉·甘地改变了以往印度领导人的“平行政策”,终于使中印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印关系正常化基本实现。

90年代,中印关系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1991年访问印度,恢复了中断数十年的中印高层互访。1992年印度总统文卡塔拉曼访华,这是印度以来第一位总统访华。1993年印度拉奥访华,双方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1996年同志访印,这是中印建交后第一位中国国家元首访印。双方达成了构建“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共识,指明了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同时,双方还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此协定于上述1993年协定一起,对维护中印边境的和平与安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1998年中印关系又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折。在印度进行核试验前后,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称中国是印度“潜在的头号威胁”。印领导人还把“中国威胁”作为其发展核武的借口。一年之后,印方开始转寰,1999年6月印度外长贾斯万特·辛格访华,与外长达成两点重要共识,即中印关系发展的前提是互不视对方为威胁;中印关系发展的基础是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而使中印关系回到了正确的轨道。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印关系进入了快速和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高层互访保持良好势头,而且富有成果。

2000年5月,印度总统纳拉亚南访华,把中印建交xx周年的庆祝活动推向,同时也标志着1998年后一度中断的高层访问得以恢复。20xx年1月中国访印,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20xx年6月印度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是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两国签署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提出了今后中印两国建立新型关系的指导原则。双方确认这是一份推动中印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纲领性文件。双方同意各自任命一位特别代表,从两国关系的大局出发,探讨解决边界问题的框架。20xx年4月,中国访印,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中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外媒体高度评价温对印度的访问,称之为“亚洲两个巨人的握手”。20xx年11月中国访问印度,双方发表的“联合宣言”中提出了充实和加强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十项战略。20xx年1月,印度辛格访华,两国签署了中印《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望》,双方还签署了十多项合作文件。关系的改善,带动了其他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全面发展。

经贸合作快速发展。

20xx年双边贸易额达518亿美元(2000年为29. 14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成为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20xx年双边贸易有所下降。但中印双方将共同努力,力争今年达到600亿美元的预期目标。防务和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展开。

中印军方高层互访,中印防务安全磋商机制,海军联合演习,陆军联合训练等等,表明两国在建立互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文及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根据20xx年同志访印时双方达成的协议,每年组织100人的青年代表团互访。此举有助于增强两国特别是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让中印友好世代相传。

多边领域合作方兴未艾。

随着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中印在多边领域的合作与协调也日益加强。中印同属发展中国家,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相同或相似的立场,例如在多哈回合谈判、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安全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上互相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除了在框架内的多边合作外,在近些年来逐步建立起来的“中俄印”三边合作,“金砖四国”,“发展中五国”等“小多边”合作机制中,中印两国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 对中印关系的评价

综上所述,纵观60年来的中印关系,其特点是从“曲折发展”到“螺旋上升”。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建交)到上世纪末的50年里,中印关系走了一个“马鞍型”:50年代从热到冷,60年代降到谷底后,缓慢上升,90年代开始加速发展,并保持良好势头。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关系呈“螺旋型”上升趋势,但不是直线上升。

当然,在看到中印关系的发展成绩显著、势头良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而且需要认真对待。

1、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中印双方分歧很大,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自20xx年以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进行过13轮会晤,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印边境总体上是和平安宁的。但近两年来,也曾发生一些引起争议的事情。例如,印度总统、、部长不止一次到中印边境争议地区“视察”,宣称印方拥有“”。印方还向中印争议地区增派军队,重新启用已关闭的空军基地,部署先进战机。印方的目的,是要强化对中印争议地区的“事实占领”和控制,增加与中国谈判的筹码。事关领土问题,中方当然要做出必要的回应,重申中方一贯立场。实际上,印方所作所为只会增加中印谈判的困难,显然不利于边界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西方和印度的媒体,以及一些战略家大做文章,渲染“”,制造“中国入侵”,“20xx年中国要攻打印度”等谣言,有时印度官方不得不出来表态澄清。关于边界问题,20xx年1月中印两国签署的《共同展望》文件中说得很清楚,双方将继续坚定地致力于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包括边界问题在内的遗留分歧,同时确保这些分歧不会影响双边关系的积极发展。

2、问题是半个多世纪来一直困扰着中印关系中一个重要问题。20xx年印度明确承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允许包括__在内的人在印度领土上参与反对中国的活动。但是,印方对自己的承诺只做到了一部分,没有完全做到。__的“流亡”在印领土上长期存在,从来没有停止过企图中国的活动。新加坡资政李光耀不久前指出,__是中印关系中的“一根刺”。

3、经贸摩擦成为中印关系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多年来,印度对中国商品实行“反倾销”,对中国投资设限等经贸摩擦事件屡屡发生。其实,举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打伤的不仅是别人,最终还有自己。中方向印方表示,希望通过加强两国、产业间沟通与交流化解贸易摩擦。

笔者认为,中印关系中确实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及印度媒体和学界过分炒作的负面新闻和评论,并没有改变中印关系总体上保持上升的大趋势,没有发生以往那样的重大挫折和倒退。说明中印关系经过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逐步变得成熟和稳定。因此,我们仍然可以说,新世纪以来的中印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中印未来是“龙象相争”还是“龙象共舞”?

中国和印度都是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尽管中印崛起的道路还很漫长,关于这两个亚洲大国未来关系的走向却早已成为国际的热门话题了。有一种相当流行的观点是,两个大国,尤其是互为邻国的大国,在崛起之后或者在崛起过程中必然会成为战略竞争对手,互相构成威胁,甚至必然会发生冲突甚至战争。历史上确有崛起的大国对外实行侵略扩张,变成殖义、和霸权主义的例子,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凡是强大起来的国家必然走西方大国的老路。力量对比固然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关键在于一个国家的领导实行何种内外政策,能否正确地看待本国,也正确地看待别国。

中国如何看待印度的崛起呢?早在1982年在会见印度客人时就明确指出,“既不存在中国对印度的威胁,也不存在印度对中国的威胁”,“我们希望自己发达,也希望你们发达”。1988年在会见来访的印度拉·甘地时又语重心长地谈到中印两国发展前景及其重大意义,他说:“中印两国不发展起来就不是亚洲世纪。真正的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是要等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邻国发展起来才算到来。”他还指出,在这个伟大目标下,发展中国家应该改善相互之间的关系,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中印两国尤其应该这样做。中印两国领导人已经多次达成中印互不构成威胁的共识。针对西方关于中印争夺亚洲主导权的论点,印度领导人也指出,亚洲和世界有足够的空间让印度和中国都发展起来。中印双方都对未来关系前景持乐观态度,未来是龙象共舞而不是龙象相争。

中印如何建设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xx年中印两国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中印关系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是现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双方长期共同努力,不断充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内涵,推动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与冷战时期的战略关系有本质不同。中国宣布与许多国家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不结盟、不争对第三国,以及不影响各自与第三国的关系。因此,对中印关系中的第三国因素,如美国因素,巴基斯坦因素等等,不能用冷战思维去思考,否则将作茧自缚,影响中印关系的健康发展。

战略合作伙伴之间也会有矛盾,分歧,有竞争。这是不能回避的。根据前面所讲的事实,可以得出结论:中印之间是共识大于分歧,互利多于摩擦,合作高于竞争。

基于这样的认识,才能妥善处理中印关系中存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相互照顾彼此关切,通过求同存异,增信释疑,扩大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远大目标,

根据 20xx 年第二季度的数据,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超越了日本。尽管此前早有预测,但这个消息还是成为了世界经济的热点话题。很多媒体的报道都是集中在中日经济、中美经济之间的比较。

20xx 年 8 月 16 日英国《卫报》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20xx 年第二季度中国的 GDP 超过日本这一事实表明,这是中国从贫穷的主义国家在向经济超级大国转变的过程中出现的又一个里程碑。法国《世界报》刊载的一篇文章认为,中国第二季度 GDP 超过日本说明,日本经济正以一种令人担忧的方式衰缓,这一现象源于日本社会消费萧条(在日本消费占其 GDP 增长的 60%)、持续的通货膨胀,以及出口减缓(减少 5.9%)等原因。一些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认为,如果中国的经济继续以 9%的速度增长,它将在 2030 年超过美国。这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不仅如此,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崛起,也是世界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变量。在普华永道税务审计事务所对未来经济排名的估计中,中国将在 2030 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之后的排名将会是印度、、德国、墨西哥、法国和英国。这将会给世界经济格局带来重大变化。但是,退一步讲,从一个更具亚洲特点的角度看,中国更长期的竞争对手是另一个正在复苏的经济大国:印度。

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大国的经济在 1800 年前就占到了世界经济的一半。他们不像德国和日本,仅仅是国家,从国土面积和人口而言,各自都算得上一个洲;而且,尽管有光彩夺目的增长率,但仍然是一个贫穷的洲。

在国际体系的范畴内,中印共同崛起的主要意义是在经济方面。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战后国际体系的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发达市场主导的世界经济将因新兴市场而重新划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和印度的总体规模将决定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 同时,也没人会忽略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中印两国本身将如何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对国际体系的影响也同样重要,而西方研究这个问题的主流学者更是将这个问题视为观察两国崛起的重要变量。

在此背景之下,本文拟对印度经济、中印关系等方面进行,以期对中印关系发展前景有更好的理解和应对。

一、印度经济

正如丹尼·罗德里克等所指出的,在印度之后的30 年里,在政策和许可证、配额制度以及进口替代政策等的束缚下,印度常被看做是错误发展的反面典型。

但是,随着过去 20 年里印度发生的巨变,印度已经变成了一个模范生,人们用她做例子,来说明如果转向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经济潜力可以得到多么大的发挥。尽管有很多学者(尤其是印度学者)在印度迈向崛起的时间转折点上有着争议,但无论是支持印度从 80 年代开始经济起飞抑或是 90 年代开始的观点,都一致同意自由化改革对于经济崛起发挥了最为积极的作用。

尽管中印的增长速度同样引人注目,但增长方式却大相径庭:中国经济的增长靠的是业,而印度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服务业推动的。印度的服务业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含义,以计算机软件为中心的信息产业是崭新内容。在年均 6%的 GDP 增长率中,服务业的贡献率高达 51%,其中增长最快的两个领域为金融和软件业。《亚洲时报》对此有一个数据统计,它统计了以要素成本计算的各行业在 GDP增长中所贡献的百分比,农业从 1951-1952 至 1960-1961 年度的 45.2%下降至 1997-1998 至 2000-20xx 年间的 13%;工业则保持稳定,天气的数字分别是 23.7%和 23.1%;而服务业在同期则成倍增长,从 31.1%上升到 63.9%。 印度国内的储蓄水平只有中国的一半,每年流入印度的境外直接投资只有中国的 10%,印度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比中国落后大约 10 至 15 年。在付出了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代价之后,90 年代,经济自由化促使印度的私营企业蓬勃发展,私营企业占了经济的 75%以上,并且为合营企业和外国资本的合作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mianfeilunwen/qitalunwen/16662.html

《从历史构筑: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剧的意义论文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