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跨国并购和新设投资的比较_投资决策论文五篇

2022-01-30

论文大全】导语,您所阅读的这篇共有40666文字,由施楼昕详细修正,上传在【范万文网www.fwan.cn】!范万文小百科: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跨国并购和新设投资的比较_投资决策论文五篇欢迎大家来阅读!

跨国并购和新设投资的比较_投资决策论文 第一篇

一、问题的提出

《20xx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显示20xx年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值为7350亿美元,而跨国并购总值为5940亿美元(虽然无论是国际直接投资还是跨国并购的总值都比2000年有相当大的下降,但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主体地位却并没有动摇)。unctad(贸发会议)于20xx年10月24日公布了全球直接投资的预测数字,预计20xx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额为5340亿美元(比20xx年下降27%),但由于  (三)跨国并购

由于国内资产重要的战略价值,跨国并购将会在m个跨国公司之间引发竞价竞争。为了讨论方便,假设并购过程采取拍卖的形式。m个跨国企业对国内资产同时投标,国内企业既可以接受投标,也可以拒绝。如果第i个跨国公司的投标价格是b[,i],则向量b=(b[,1],。b[,2],…,b[,m])∈r[m]为一个投标集合。如果不止一个跨国企业的投标被接受,那么出价最高者将购并得到国内资产;如果几个投标价格是相同的,则这些跨国企业有相同的机会并购成功。总之,整个购并过程是一个非占优纯策略下的纳什均衡。

为了简化讨论,假设国内企业d不能去并购跨国企业。这可能是因为国内企业财务实力不够或者缺少运营大型跨国企业的经验。还假设跨国企业相互之间不会有并购发生,这样假设是考虑到跨国企业之间的利润已经平均化,而且跨国并购要得到各国当局的政策允许。Www.0519news.CoM

跨国并购的过程就是各个跨国企业对国内资产的估价过程。的价格a存在三种可能,即:

附图

v[,mm]是存在竞争性并购条件下,跨国企业对的估价。即如果某一跨国企业没有并购,将为其它跨国企业所购并。由于假设m个跨国企业都是相似的,因此v[,mm]是这种情形下任一跨国公司对的估价。v[,mm]是一个机会成本的概念,即v[,mm]是没有并购成功的跨国企业对国内资产所愿意支付的价格。v[,mm]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并购成功后可以获得的预期利润,二是如果并购不成功而采取新设进入时可能获得的利润。当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从而并购成功后预期利润很高时,v[,mm]会相应增加;同时根据假设3,如果的战略价值很高,当并购没有成功时,转而采取新设进入可能获得的利润就会大大减少。两方面作用的结果是,如果的战略价值很高,或者说并购后产生的互补效应很强,那么并购价格将相当高昂,它甚至超过了并购所能带来的利润的增加。实质上,高昂的并购价格来自于战略性资产的负的外部效应。

v[,md]是非竞争性并购条件下,跨国企业对的估价。即如果跨国企业并没有并购,则将为国内企业继续持有。v[,md]和v[,mm]的区别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如果某一跨国企业并购没有成功,它新设进入的利润将有所不同,因为国内企业和跨国企业使用的效率是不同的;二是新设进入在并购发生和没有发生时成功的可能性不同,这一点已由(7)式揭示。

v[,d]是没有并购发生时资产的价格,因为(4)式中已假设π[,d](k[m])=0,所以v[,d]就是国内企业持有时所能获得的利润。

对的三种不同的估价可以组成6种排列组合,由表1所示的6个不等式表示。

表1 对企业经营资产的不同估价所组成的组合

不等式                       定义

i[,1]                  v[,mm]>v[,md]>v[,d]

i[,2]                  v[,mm]>v[,d]>v[,md]

i[,3]                  v[,md]>v[,mm]>v[,d]

i[,4]                  v[,md]>v[,d]>v[,mm]

i[,5]                  v[,d]>v[,mm]>v[,md]

i[,6]                  v[,d]>v[,md]>v[,mm]

战略价值越高,新设进入盈利的可能性越小,所以△p[m]/△α是个负数,也即进入竞争效应为负。另一方面,的战略价值越高,成功的新设进入者就越少。由假设1(3式)知道,国内市场的竞争者越少,竞争就越趋缓和,竞争者的净利润就越多,因此投资价值效应为正。

总之,当p[m]外生时,国内资产的战略价值越大,跨国企业(不论是并购者或新设进入者)的净利润就越小。这是由于竞争性的跨国并购造成的外部效应所导致的结果。当p[m]与α相关时,产品市场竞争的效应和进入竞争效应为负数,投资价值效应是正数,所以当α增大时,跨国企业(不论并购者或新设进入者)的净利润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少。

(二)新设投资的盈利性

如果某个跨国企业想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入东道国的市场,而跨国并购又没能成功,新设投资是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但新设投资面临着不能成功的风险。本文已经提出了不能成功的两个理由:一是新设投资者缺乏对东道国市场专有知识的认识;二是新设投资者在东道国市场上面临着跨国并购企业和其它新设投资企业的竞争,这些因素都阻碍了新设投资企业的成功。这些额外的风险也使成功的新设投资者要求得到更多的净利润。于是有下面的定理:

定理3:如果跨国并购已经发生,那么新设投资成功的跨国企业在东道国获得的净利润不会低于跨国并购企业在东道国获取的净利润。证明:由表2可知,当i[,1]、i[,2]、i[,3]或i[,4]成立时,跨国并购才会发生。

附图

综上所述,当i[,1]、i[,2]、i[,3]或i[,4]成立时,ⅱ[,g]>ⅱ[,a]。即跨国并购发生时,成功的新设进入者要比跨国并购者获取更高的净利润。如果国内资产的并购价格由国内企业和某个跨国企业单独协商决定,则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相比是有利可图的。但当若干个跨国企业对国内战略性资产同时竞价时,国内资产的价格在竞价中被高估了。在均衡的并购价格处,跨国企业中的并购者和非并购者的预期利润都是相等的。然而,考虑到新设投资的风险,成功的新设投资者将获得更高的净利润,这实质上是一种风险溢价。

四、跨国并购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跨国并购引起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股价的异常变化已经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通常观察并购发生那一时点之前和之后一段时间(如几个星期)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股价的反常变化。股价变化代表了资产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对跨国并购的评价和今后盈利性的预期。如scherer和ross(1990)在大量实证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跨国并购使目标企业的股价上扬,股东获利;而并购企业的股票价格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这里试图对此现象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假设股票市场是完善而有效率的,市场投资者是理性且信息充分的,即股价波动大致反映了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盈利预期。那么,就可以用跨国并购后双方企业净利润的变化来解释股价的波动。即当净利润增加时,股价也随之上升;当净利润减少时,股价也下降;当净利润不可预测时,股价也无序波动。跨国并购对并购双方股价理论上的影响可总结如表3所示。

表3 跨国并购对并购双方股价理论上的影响

附图

在第1栏中,国内企业并购发生后的股价在理论上应高于并购发生前的股价。这是因为并购价格a≥v[,d]。对国内战略性资产的竞价竞争抬高了国内资产的价格,使其高于国内资产的内在价值,并且这份租金被国内企业获取了。

在第2栏中,并购发生后跨国企业的净利润用ⅱ[,a](k[m])表示。假如并购没有发生,该跨国企业的净利润可表示为:e(ⅱ[,c](k[d]))=p[d](π[,g](k[d])-g)。当i[,3]或i[,4]成立时,可以证明ⅱ[,a](k[m])>e(ⅱ[,g](k[d])),即并购增加了跨国企业的净利润,从而相应提高了其股票价格。相反,当i[,1]或ⅱ[,2]成立时,ⅱ[,a](k[m])<e(ⅱ[,g](k[d])),并购产生的负的外部效应使并购的净利润大大降低,甚至低于没有发生并购时跨国企业新设投资的净利润,从而使跨国企业在并购后股价反而下跌。

在第3栏中,我们将跨国并购企业的股价和新设投资跨国企业的股价相比较。前面已经讨论过,竞价竞争使跨国并购企业的净利润和新设投资企业的预期净利润相等,即ⅱ[,a](k[m])=e(ⅱ[,g](k[m])),所以并购并不会使跨国企业的股价相对于新设投资者发生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i[,4]的条件下,由于跨国并购企业承担了跨国并购的成本,所以净利润比新设投资者有所减少,股价理论上应该下降。

在第4栏中,跨国并购企业的股价始终低于成功的新设投资企业的股价。定理3中我们已经证明了成功的新设投资者的净利润要高于跨国并购企业的净利润,又考虑到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理性和股价将大致反映企业盈利,所以结论是成立的。

五、结论

本文对跨国并购和新设投资这两种直接投资方式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比较。

首先论证了跨国并购为什么会发生。我们以为这主要是因为国内资产所具有的战略性价值,即跨国公司将自己的优势资产和东道国国内资产相结合时,会产生一种互补效应,从而迅速增强跨国并购企业在东道国市场的竞争力,定理2就明确提出:当国内资产的战略性价值足够高时,跨国并购就一定会发生,这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跨国并购的必然性。本文还把这种互补效应用参数α来明确表示,并揭示了当α变化时对并购双方以及新设投资者收益的影响。

其次,我们还论证了跨国并购发生的条件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并购的价格;论证了各种可能性下均衡的所有权结构以及并购双方、新设投资者的收益分配等。结果发现,由于各个跨国企业对国内资产的竞价竞争,国内资产的价格会提升到高于或大大高于其内在价值的高价。这种溢价作为一种经济租,被国内资产的所有者占有了。并购成功的跨国企业并没有比新设投资者多享受到什么额外好处,而且,国内资产的战略性价值越高,由于激烈竞争所带来的不利的外部效应,直接投资者的净利润还会越来越低,同时,我们把这种结果分解为三种效应,并分别讨论了它们对参与并购的跨国企业的影响。

最后,我们还用跨国并购带来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净利润的变化去完善而理性的证券市场上的股价变化,并恰当地解释了跨国并购对证券市场的实际影响:即为什么跨国并购会提高目标企业的股票价格,而对并购企业的股价影响是不确定的。这是因为在跨国并购中,目标企业由于竞价竞争而实实在在地获得了一份资产溢价,而并购企业在并购后获得的净利润在不同条件下,以及针对不同的参照系而言,其变化是无序的和不一致的。

当然,我们对现实世界中跨国并购的解释受到一些假设条件的制约。比如,笔者假设跨国企业在综合实力、信息获取以及议价等方面都是对称的,至少是大致相当的。这种近乎于完全的自由竞争的假设可能脱离了实际。又如,本文中假设新设投资有不成功的风险,并用这种风险溢价解释成功的新设投资者将获得比跨国并购者更高的利润。然而,跨国并购也是有风险的,比如对资产战略价值的评价,对东道国市场前景的预期,以及不同的企业文化是否能成功融合等。当然,如果这种风险与前者相比足够小,那么本文的结论将仍然成立。

收稿日期:20xx-11-28

【参考文献】

[1] 胡峰.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上市公司问题研究[j].改革,20xx,(6).

[2] 胡峰.国际投资法嬗变中的自由化趋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6).

[3] 胡峰,程新章.论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20xx,(6).

[4]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出版社,1996.

[5] horn,h.andl.persson.(20xx),theequilibriumownershipofaninternationaloligopoly[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vol.53,no.2.

[6] caves,r.e..(1996),multinationalenterpriseandeconomicysis[m].2nd

editi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ambridgeandnewyork).

[7] das,sp.andsengupta,s..(20xx),assymetricinformation,bargaining,andinternationalmergers[j].journa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trategy,vol10,no4,565-590.

[8] nti,k.o..(2000),potentialcompetitionandcoordinationinamarketentry

game[j].journalofeconomics,vol,71,no.2,149-165.

[9] 附图,h..(2000),yzingforeignmarketentry:thechoicebetweengreenfieldinvestment

andacquisition[j].journalofeconomicstudies,30.

投资的陷阱_投资决策论文 第二篇

首先是生存,其次是利润

岁月无痕。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我们看到了一些企业在成功经验的引导下,一旦直觉项目良好,就会勇敢地惊险一跃——直觉加勇敢造就了令人艳羡的财富;我们却没有看到,更多的企业在直觉加勇敢的一跃中,无声无息地掉进了深不可测的投资陷阱中。

每隔20年,  企业是市场中的动物,只能在市场链条中生存。市场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企业的生存就岌岌可危了。在企业的投资行为中,垄断部门的市场壁垒是一个极大的投资陷阱。

今年7月,影视大鳄邓建国公开宣布退出影视圈,并声称到年底会有60%左右的民营影视公司关门大吉。在记者采访时,邓建国表示退出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影视剧市场并不健全,存在着垄断、限价等不正当竞争,仅电视台欠巨星公司的钱就达到了2000万元,这对一个民营影视公司是致命的。这也是圈内普遍的现象,只是影视公司都不愿得罪自己的片商而已。”

而就是这个不能正当竞争的市场,因为国家经营政策的开放和门槛的降低,却挤满了大大小小的民营影视公司2000多家。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应付所有非市场竞争行为的实力(包括各地电视台的大量应收账),没有极其敏锐的市场把握能力拍出票房收入高的影视作品,影视剧市场无疑会张开巨大的兽口吸空相当数量的投资者。

现在很多投资者仍然热衷于与垄断行业做生意甚至力图进入垄断行业,他们看到了垄断行业丰厚的利润、稳定的回报,却忽视了即将遭遇的非市场竞争的坚冰。wWw.0519news.cOm垄断行业要保住自身利益,将会动用各种力量对新进入者进行全力阻击,利用现存不公正制度是最常见的手段,如利用补贴进行降价、利用计划经济时制订的标准进行经营方面的限制等。要破除这些坚冰,所需付出的额外成本非常之高,不具备一定实力的投资者不能承受,即使具备了这种实力,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能否消化这些成本也未可知。

20xx年,西部某省一家民营会计师事务所接到了一个兼并审计的案子。在进行了大量调查取证工作之后,突然被告知委托取消,弄得这家会计师事务所一头雾水。事后得知此单的失败仅仅在于他们不能在财政局进行呆坏账核销时得到“照顾”,尽管所有的中介机构现在已经与行政单位脱钩,但仍有相当部分机构与行政部门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委托方最后将这笔业务交给了一家原财政局处长办的会计师事务所。

目前这类非市场竞争陷阱在市政环保、自来水、影视、教育、天然气、电信、银行等垄断性行业及律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行业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最近券商为上市公司实行配股包销使券商们“变成了股东”,纷纷陷入资金紧张或赔本甩卖的案例,与其说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然,不如说是券商与上市公司之间不平等的地位造成。

人文环境陷阱

1999年,国家经贸委发布“禁白令”,明确未来将取缔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大批企业敏锐地发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一头扎进了绿色环保餐具行业。

两年过去了,原本测算年需求总量达120亿件,潜在销售额不低于30亿元的快餐具市场竟然成了绿色餐具的滑铁卢。由于环保餐具价格较高,大量餐饮企业视国家禁令于不顾,仍然违规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及后来上市的“环保”替代品——一次性pp餐具。目前全国170家左右的绿色环保餐具生产企业,大约有2/3以上停(待)产,每天3班满负荷生产的企业基本没有,一些原来还能勉强开工的企业由于缺少流动资金或其它经营上的种种原因,纷纷停产关门,去年下半年能够维持正常生产的企业不超过20家。

“白魔”屡禁不止,背后的原因其实是投资者掉进了新行业的人文环境陷阱中。大量小型饮食企业在薄利中生存,对成本的考虑远远大于环保意识,只要国家的禁令有口子——而这几乎是肯定会有的——饮食企业就会舍绿就白。

在投资前的市场中,人文环境的考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尽管这一点被很多企业所忽略。环境、人员的文化素质、市场消费习惯、开放程度等构成了企业投资运作的重要人文环境,企业一旦与之不融合,要调整则会花费巨额的成本,如近两年的中外合资改独资潮、多家民营企业搬迁等。一些投资者面临着投资中的“关门打狗”困境、新奇项目不被消费者接受、并购中双方企业文化不融合、遭遇地方保护主义等,都暴露出项目对人文环境的不适应。

有的投资者自认为只要适应一些特殊的人文环境,如地方保护,如的人情化,可能会获得加倍的利益。但我们很难看到一个企业能长久用“高额的账外成本”与特殊的人文环境保持融洽,而且我们的社会交易理念正在向着重契约、守规范的西方式圭臬转化,从长远来看,简单地适应最终都会弦断弓折。

对人文环境的不适应,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敬而远之。

技术及人才陷阱

对高新技术的追求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企业在投资行为中往往有追求高新技术的冲动,以保持自己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但是,一旦对高新技术的把握不当,反而会成为颠覆整个投资行为的主因。

1996年10月,国内医药行业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之一——河南中原制药厂宣布停产。这家总投资13.26亿元,设计年产5000吨维生素c的制药厂从投料试车到停产仅4年时间,负债达30多亿元。

中原制药厂在项目投资设计时,将技术定位在“国际先进水平”,基于此,从瑞士一家小型工程公司引进了尚处于试验阶段的技术工艺和4套生产装置,结果4套生产装置有3套存在严重问题,产品一直不能正常生产。河南省一位负责人认为:造成中原制药厂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国际先进技术,高价引进国外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工艺技术,之后又错过了利用国内技术力量攻关、抢占市场的机遇。

一般而言,拥有成熟的技术是所有投资者投资的前提,问题是,技术能否保证成熟?一些投资者相信“只要有钱,不怕买不来技术”,目前的市场情况也确实如此,但问题又来了,买来技术真能用吗?

1997年,陕西一家民营工程公司敏锐地发现了涂料市场群龙无首,竞争手段低下,存在极大的市场空间,于是与当地一家兵工部下属研究所合作,由研究所进行技术投资,合作开发市场。几年运作下来,投入了上千万元资金,生产出来的涂料仍然不断出质量问题,其产品根本打不开市场。面对频频出现的质量问题,研究所的解释总是:用户操作不当。几经反复,该公司老板终于明白:研究所的技术并不是成熟的技术。但公司已在涂料市场投了巨额资金,而且市场潜力的确很大,又舍不得放弃,于是一方面惨淡经营,另一方面开始向一些大型涂料厂商零星购买生产技术,但实际效果甚微。

与技术陷阱类似的是投资中的人才陷阱,都是新进入一个行业的投资者特别容易踏进的陷阱。这类陷阱有一个共同特征:为企业经营所必备,容易从市场获得所以投资者不重视,但评判是否合适却非常困难,往往成为新投资项目成败的关键。

上海静安区有一幢投资4.7亿元的“九九大舞台”,由美国九九集团投资,大厦位于静安区西康路和安远路交汇口,外观和室内设计均完全采用国际上最流行的个性化设计。1997年试营业期间,每天的门票收入即近100万元,每天营业收入为400多元元。

但这样一个项目,却仅经营一年即关闭,其原因是投资商系搞地产出身,不懂娱乐经营,董事长长期在国外,管理人员全是招聘,外行管理加上贪污浪费,试营业8个月就损失币6000万元,被迫停业整顿。

在知本时代,企业对高新技术和高精尖人才的追求几近疯狂,魂牵梦萦的都是能拥有别人无法替代的技术,有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没有留意到,技术和人才作为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两宝,在为投资者赢 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常使大量优秀的项目消弭于无形。

要避免技术和人才陷阱,投资者应努力做到:

1、进入新领域优先考虑熟悉产业的相关行业,尽量不要进入自己不熟悉的行业;

2、对还处于实验阶段的新技术,必须进行由小试到中试再到小规模的投产试验;

3、对专家、顾问不能盲从,信任他们,但要验证;

4、技术和人才的投资以适应企业规模和投资能力、适应目标市场需求为主要标准,过高或过低的技术、人才要求并不适当;

5、对进入新行业的投资者而言,判断人才是否合适的标准是:一看其是否有相当的从业经验,二看其在该企业及行业内的口碑,三看其历史业绩,最后,还要看其个人禀性是否与本企业文化相融合。对技术是否合适的判断标准与此类似。

思想篇:魔由心生

没有实践的直觉只能是荒谬,而相信直觉、勇敢实践,正是 ”:上市。不断追求短期利润的代价是员工的高流失率和在软件界的内外交困,眼睁睁看着用友、翰林汇、金洪恩等公司稳稳地瓜分原来属于自己的领地。

企业的目标是利润,但短期利润的诱惑却常常使企业丧失了获得长期利润的源泉。对短期利润的追逐会使企业的有限资源越摊越薄,在人、财、物和精力等方面稀释主业的供给。在越来越专业化的市场竞争中,市场演化速度越来越快,每一个产业链上都汇聚了太多虎视眈眈的分食者,且不说短线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风险,企业即使获得了可以对主业项目形成资金支持的短期利润,其在主业市场的影响力、管理者精力以及综合竞争力的衰减都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追求上市是追求短期利润的陷阱之一,对投资者而言,上市最大的损失在于战略方向的迷失。一方面,上市本身高额“利润”的吸引力容易使企业对短期利润“成瘾”,另一方面,上市融来的巨额资金会“撑死”企业,找不到项目可投,病急乱投医往往会形成大量呆坏死账,直接影响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此方面的在本刊特别策划《批判上市》中已有详述,在此不表。

一些企业本末倒置,轻视主业经营,在证券市场中通过“委托理财”疯狂追逐资本利得,也形成了巨大的短期利润陷阱。

1997年初,沪深两市行情火爆。山东黑豹董事会按捺不住,决定涉足二级市场,先后购入沪市龙头股“四川长虹”股票232.756万股,不久又按10:1.875的比例参与长虹公司的配股,持有“四川长虹”股票达到276.3978万股,共投入资金9852.97万元,平均购入成本为35.65元/股。

就在山东黑豹购入“四川长虹”股票后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严禁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炒作股票的通知,规定企业购买股票持有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6个月的持有期过后,随着“四川长虹”股价一路阴跌,山东黑豹被深度套牢。到2000年,山东黑豹明白“四川长虹”大势已去,无力回天,遂将所持股票全部卖出,卖出均价为13.31元/股。据测算,山东黑豹投资“四川长虹”4年间,累计损失约4438万元。

可是,首次在二级市场上投资不利的山东黑豹并没有接受教训。公司在抛出“四川长虹”后,2000年又投资5295.64672万元购入222.2288万股“许继电器”,平均成本23.83元/股。到2000年末,“许继电器”收盘于20.27元,山东黑豹的账面亏损为791.07万元,再度“被套”。到20xx年底,“许继电器”的年末收盘价为11.07元,山东黑豹购入该只股票的资金已经缩水一半还多。据测算,截止到20xx年末,从“四川长虹”到“许继电器”,山东黑豹投资损失达7200万元。

投资项目的流动性是项目成功的重要评价依据,而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短期投资的陷阱主要表现在超出暂时闲置资金的初衷、委托理财的保底收益缺乏保证以及操作中的无序管理,这些陷阱使“委托理财”根本无法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在过去两年间,通过“委托理财”谋取短期高额利润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如上海金陵投资银广夏造成账面损失上亿元,2000年末和20xx年中期末短期投资分别高达1.366亿元和2.597亿元,相对主业规模,该公司已成为“炒股炒成股东”的典型,资本的流动性近乎为零。

行为篇:道亦有道

市场总是狭窄的,即使是在那些“有什么卖什么有什么买什么”的年代,大赚其钱的也始终是少部分人。投资经常是以进入新行业为特征,因为不了解而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因为无从下口而把追随模式作为最简单的操作方式。当一种投资方式成为流行时尚,当投资者没有明确自己的优势地位,追随各种成功案例而去时,也许在懵懵懂懂中就掉进了一个一个的陷阱中。

有的投资者明白项目运作、并购以及品牌扩张中其实存在种种陷阱,只是在高额的利润驱使下,希望可以侥幸抓住那一条条滑溜溜的鱼。但道亦有道,在超速竞争的市场,实力并不雄厚的投资者偶入魔道,或许得用一生的光阴来偿还。

“项目运作”陷阱

项目运作给现代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可能,而且往往是大块分金银,相对实业投资而言,其财富聚集的速度是几十数百倍。在今天,说进行项目运作成为一种时尚似不为过,但项目运作是有钱人的游戏,其中的陷阱埋葬了太多希望空手套白狼的追求者。

资金链断裂是项目运作最大的陷阱。利用超市的巨额现金流量进行项目运作即是一种主要操作方式,其中的典型案例是闹得全国媒体沸沸扬扬的东北最大超市万集源猝死案。

20xx年7月30日晚,注册资金5100万元、营业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哈尔滨万集源超市突然关门,引起众多经销商围堵追债。据经销商委托的律师董平调查,万集源超市的主要投资者哈尔滨市正业出租汽车公司的所有投资中,没有1元钱是可以支配的现金,运输设备不但与超市经营无关,而且还是抵押品,根本不能变现。1.5万平方米的大卖场,仅靠几个自然人的711万元现金支撑。据业内人士,万集源的做法实际上是当今超市的流行做法:利用超市现金流进行项目运作,好一点的利用超市现金流滚动发展,更多的却是利用超市发展其它项目。而使这种项目运作流行的罪魁祸首,即是超市经营中对经销商货款支付的账期。

事实上,今年以来,超市倒闭案屡屡发生,2~8月,仅浙江嘉兴地区,就相继有亚细亚、百惠和老地方3家超市关门,欠经销商货款总金额近7000万元。此外,为维持其脆弱的资金链,这几家超市还非法集资1350万元,但由于经营不善和外部竞争加剧,3家超市相继掉进了项目运作的陷阱中。

品牌延伸陷阱

企业培育一个成功的品牌不易,当它拥有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后,很自然地会想到充分发挥既有品牌的效用,用既有品牌投资发展关联产品。事实上,品牌延伸是许多著名企业成功扩张的经验,甚至成为不少西方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一项针对美国超级市场快速流通商品的研究显示,过去10年来,成功品牌(年销售额在1500万美元以上)有2/3属于延伸品牌。

但品牌延伸把握不好,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一些企业过度拓展产品阵容,恨不得用自己的品牌投资所有产品,结果却连最拿手的产品都受到拖累,品牌资产损失惨重。这样的品牌延伸犯了一个忌讳:原有品牌的个性被稀释,从而使消费者感到疑虑,也就失去了与原有品牌的连接点。因此有专家说,营销的精髓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品牌形象,而破坏一个品牌形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打上这个名称。

“品牌延伸陷阱”主要表现在:损害原品牌形象;模糊、淡化原品牌定位;诱发消费者心理冲突以及跷跷板效应(即同一品牌不同产品的市场表现互相冲突无法平衡)。

具体说,品牌延伸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准则:

1、知名品牌与其延伸品牌的品牌定位要一致。定位是指使品牌在顾客的心理中占据一个有利的地位;

2、知名品牌与其延伸品牌的目标市场、价格档次应相近;

3、知名品牌与其延伸品牌的服务系统相同;

4、品牌延伸应根据企业和产品的现状而定,不能盲目扩张。一些热衷于品牌延伸的企业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新消费群体上,由于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有限,在吸引新客户的同时却忽略了维系老主顾。企业保有一个消费者的费用仅仅是吸引一个新的消费者所需花费的1/ 4,所以,企业在考虑应用品牌延伸时,应考虑其自身的状况和能力。

当你想做品牌延伸时,不要忘记艾·里斯的忠告:“品牌名称是橡皮筋,你愈伸展一个名称,它就会变得越疲弱。”

并购陷阱

七八年前,当“低成本扩张”的并购概念撞击民营企业家的脑海时,几乎所有企业都为之振奋。对民营企业而言,轰轰烈烈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催生了太多的发财机会,并购无疑是巧妙而迅速进入“小康社会”的一大捷径。

喧嚣之后是长久的沉寂,仅仅几年的时间,在经历了一系列并购带来的震荡之后,“低成本扩张”已被很多民营企业悄悄地搁置在一边,市场又迎来外资为主导的新一轮并购热。这里面,固然有国家产权改革政策完善使并购不再像从前那样有利可图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尝尽了并购之痛的民营企业在默默地舔伤。

1998年,一家颇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在西部某市兼并了一县级啤酒厂,据称其兼并的目的一方面是进占西部跑马圈地,但更主要的还是看中了啤酒这一地域性极强的产业。而饱受困扰和列强围攻的啤酒厂也欣然合作,在各方运作下,零兼并的协议很快就签订下来,兼并方投入了近千万元进行技术和营销网络的改造,生产很快恢复,厂子的面貌一日一变,但这时麻烦来了。

先是原啤酒厂厂长因为被调至总公司任副职感到不满,认为权力被架空,于是煽动了一部分工人到主管部门闹事,提出兼并时审计不真实,有“国有资产流失”之嫌,最后发展到工人封住了厂大门,对兼并企业“履约的诚意表示怀疑”,理由是兼并时民营企业老总答应“保持原班子不动”。几个回合下来,主管部门出面“协调”直至解约。此次兼并以兼并方挂上了800万元左右的“应收账款”为结局。

对大量民营企业来说,真正的扩张成本其实不是兼并时付了多少钱,而是兼并以后未来能赚多少钱。很多形式上的零兼并也可能是成本非常高。企业依靠声誉、品牌和实力进行并购扩张,资产得到了扩张,但这些扩张也可能是“陷阱”。

一些企业进行并购的目的在于进行资本运作,即对被并购的企业进行重新包装审计转手或抵押贷款,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完善,此类运作越来越缺乏操作空间。而此类并购的陷阱在于容易发生现金流剧缩,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将会产生惨烈的连环效应,危及整个企业的生存。

从历史案例来看,并购中主要存在着三大陷阱:一是债务陷阱,即被并购企业中存在的隐形债务;二是主管部门出尔反尔的陷阱,尤其是在并购企业投入赚钱之后,由于原国企职工的不满可能导致并购被撤销。第三也是最大的陷阱在于文化冲突的陷阱。

一般说来,并购企业处于强势地位,有着自己而强大的企业文化传统,在并购活动中,被并购企业的文化一旦不能完全融入,就可能产生巨大的冲突。三株在并购过程中就屡次尝到这方面的苦头,其军事化管理不断遭受被并购方的责难和抵制,有的甚至直接导致并购活动失败。

要避免并购的陷阱,经济学家盛洪的建议是:

1、在产权受到严格保护的市场经济中,并购最好的方式是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但在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完善的制度环境,在获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后,需要注意先接管后转让或先租赁经营后转让甚至合资经营等非常方式;

2、聘请中立权威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同时在产权交易合约中明确规定收购方承担的债务范围;

3、在并购企业中进行文化融合而不是企业文化的替代;

4、借助合适的中介机构帮助进行并购。合适的中介机构标准是:业绩好,历史长,专业化程度高,人员构成合理,规模大。

把钱投到实处_投资决策论文 第三篇

从现实状况来看,

而另一方面, 要求,形成了社会保障虚高的状况,从而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抑制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首先,我们以企业需要为员工承担的“三金”(指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和基本医疗保险金)为例。这“三金”是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对于员工保障的最基本满足,是员工对于最基本生活保障的要求,也是体现国家最基本福利的要求。因此,要求企业必须为每一个员工缴纳“三金”,这项措施是必要的。问题是“三金”指标过高,企业难以承受。目前,国内各地要求缴纳的“三金”比例各不相同,但大体的水平是住房公积金为每月缴纳月均工资基数的10%,基本养老保险金为全部员工缴费工资基数的20%,基本医疗保险金为全部员工缴费工资基数的10%。这样一来,就使企业的人工成本增加了40%。综合来看,虽然在 风险,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活力对待每一项现实投资。哪个企业可以比其他的企业更准确地认识风险,更有效的管理风险,就可以吸引更多的金融投资,更有效的进行现实投资,并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还要注意尽量避免进行一些盲目的投资。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对于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引导,使这种投资之间的转化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对于风险的管理能力,最终取决于企业的活力,即企业在制度安排、战略选择、企业文化塑造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基础,从而保障企业能够对投资风险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和选择能力,从而在对风险的管理中加大自己的投资,促进金融投资向现实投资的转化。WWw.0519news.cOm

20xx最具投资价值行业_投资决策论文 第四篇

那么,20xx年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是什么呢?本刊采访了大量的投资经理、证券师和业界人士,给出了5个答案:电子政务软件(软件业)、中药(制药业)、金融新品(金融业)、汽车信贷(汽车业)、商业物业(房地产)。

它们有一些共同点:都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你可能会觉得这些答案并不新奇,但我们知道新奇的答案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另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着重指出每个热点行业中的热点,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行业里其他产业链位置上的企业没有机会。比如,汽车厂商、企业软件开发商、综合制药企业都可能持续增长。

软件之电子政务软件

现在已经很少有某个“展览会”,能像20xx年12月10日在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电子政务展览会一样,引起企业的追捧的了。在这个主要是、上海、香港等地展览他们的电子政务成果的会上,联想、长城、中关村科技、31通讯、用友、瑞星等知名公司悉数到场。

参展的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梁博士说:“近两年,企业效益不是很好,销售企业管理软件比较难。并且,的定单数额都比较大,企业的一笔生意大约100万元左右,而的项目往往是一两千万。这也是吸引软件企业开发电子政务软件的一个原因。”依托于快速增长的信息化需求,电子政务软件会成为20xx年整个软件行业的增长点。

正计划通过电子政务来提高效率,甚至改变工作模式。比如,过去夫妇生了小孩,要去社保医疗、民政、计划生育、公安局等不同部门办理手续或开具证明。WWw.0519news.cOm目前,科技部提出了“一站式”服务框架,就是要在一个地方解决问题。中标公司已经开发出了相关的数据交换平台。因此,各级都制定了信息化的规划,大规模采购电子政务需要的软硬件。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软件采购仅占我国软件市场的14.1%,而世界上一些国家的软件采购占到1/3。从各级的的信息化规划看,20xx年还只是我国电子政务的起步阶段。据赛迪顾问预测,未来三年我国电子政务应用软件市场规模将以33.9%的年平均增长率递增,到20xx年将达到96亿元。

20xx年,电子政务软件已经对一些综合性软件企业的良好业绩做出了重大贡献。清华紫光在电子政务领域营业收入2亿7000万元,软件占35%。公司凭借其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等多方面业务的综合实力,在公、检、法行业信息化领域和办公自动化方面开发了较完善的解决方案。另外,还涌现出了相当数量专注于电子政务的企业,比如,美髯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厦门市巨龙软件工程有限公司、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这些专业的电子政务软件公司规模还很有限,在新的市场机会面前,如何跨越规模门槛,一举做大?被访的业内人士都谈到了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模式。实达电脑20xx年在电子政务领域营业收入6亿元,软件占2%,这是实达从硬件向软件扩张的开始。电脑及外设产品,加上软件组成的整体解决方案,实达公司“软硬兼施”的思路使之成了独树一帜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提供商。

但是,别忘了电子政务软件投资也面临着一些风险,最主要的就是政策风险。目前,软件开发往往基于不同的系统和开发平台。比如,微软的net系统和由ibm、惠普支持的g2e系统,办公自动化的开发平台有domino和数据库平台。对企业客户而言,软件公司比较容易说服决策者哪种平台更适合企业,而必须遵从统一的政策规定,没有回旋余地。

制药之中药

浙江商人汪力成通过一系列收购,在中药行业建立了一条从青蒿素种植、提炼生产到国际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青蒿素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疟疾,研究人员还在开发其他的用途,其中,抗艾滋病药已进入人体实验阶段。汪力成看准了这种药物,他的华立集团先是控股了以青蒿素提炼为主业的武陵山制药厂和湖南吉首制药厂,最近又收购了以青蒿素成品药生产见长的昆明制药厂。

这样的故事20xx年还会陆续上演。关于中药现代化的机遇,也许是呼吁太久而始终未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进展,业外似乎已经疲惫。但近年来,中药在标准化和产业化上的努力,事实上正悄悄取得成果,类似青蒿素产业链的药品产业化例子也有不少。也意识到了标准化对发展中药产业的意义,近日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制定了很多详细的产业标准。20xx年中药产业化的速度也将随之加快,有更多的中药产品通过药店送达消费者手里。

“中药将成为20xx年医药行业的最亮点。”申银万国证券师罗先生说。国家医药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预测,20xx年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18.2%的快速增长。而化学原料药经历了20xx年的高速增长后,已经出现放缓的趋势;表面上一直红火的生物制药因为投资量大、周期长、技术垄断性不高,也不大可能在20xx年获得重大突破。

新药申请难度的加大,可能会导致部分行业内资金从化学原料药流向中药生产。20xx年12月1日开始生效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将原来的5个品种缩减到“新药”和“仿制药”两种,并且严格了新药的标准,加大了申请新药的难度。仿制药可以有多家企业生产,竞争激烈。比较而言,新药受保护的程度较高,获利的空间也大一些。化学药开发新药的难度比中药大,这样,很可能会有部分化学原料药的研发费用转向中药新药开发。

中药价格的市场化程度高,企业市场营销运作的空间大,有利于中药企业的发展。我国实行医药分离的制度,新规定处方药不能做,而中药多属非处方药,用药人群广泛,价格限制也少。近日,同仁堂“感冒止咳颗粒”上市,实行全面市场化运作,公司一改过去药品大流通的方式,全部采用独家代理的模式。

中药企业多属中小企业,并且效益较好,是投资公司入主的目标。总体来说,我国医药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新增投资,建新药厂的可能较小,应该说并购已成为医药市场发展到目前阶段的必然。20xx年已经出现这种苗头,太太药业入主丽珠集团,华源集团重组上海医药,先吃了螃蟹。业外资本要想进入中药领域,购买现有企业同样有效。深圳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经理梅建说,“在管理层收购渐成风气的情况下,我们愿意收购那些不一定有多高技术壁垒,但有良好的管理层的国有中小型企业。”

金融之金融新品

美国键侨金融集团董事长陈朝晖日前来上海,筹备一家专门致力于金融产品设计的公司。这并不是陈回国伊始的想法。在不久前的一次研讨会上,陈朝晖与广州开发银行长长坐在了一起。广发行行长说,他们想招聘金融专业的洋博士来开发新的金融产品。身为洋博士的陈朝晖想到,招来的博士有时候会水土不服,不如我们来做个专门的公司,为银行来设计新的金融产品。

目前, 行利率销高,风险较低的金融产品,是会受到百姓欢迎的。另外,也有部分国际投资者愿望投资

另外,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着银行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比如,招商银行推出了自己的,在世界范围内适用。随着 格等等。

新华远总裁任志强了解到,新政策实施后提供的上市交易土地,大概有11幅,共175万平方米。他认为挂牌出让的土地至少要有6000万平方米,才能保证2000万平方米的开复工。几乎所有的开发商们都认为,新政策执行初期,地价有可能出现高幅上升,并进一步推动房价上升。

无论如何,对于外地、外行业想进入房地产的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公平进入市场的好消息。那些在部门势单力薄的民营企业;有丰富专业能力的开发商会真正找到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土地的位置、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一个开发商成功运做项目的主要因素。

“以前是能否拿到一个土地的机会决定胜负,账上一看就能赚钱。现在的机会是平等的,是专业化运做出来的,而不是跑关系拿地决定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竞争规则的改变,更意味着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专业能力以及管理方式的转变。更细致的成本控制、更全面深入的市场调查和准确的产品定位、更专业化的产品设计和创新,成为一个房地产公司能否成功运作项目的关键。

融合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理论:以国际分工为基础_投资决策论文 第五篇

兴古典经济学是以个体作为基本单位。

4.行为主体决策的判断标准单一。例如,弗农是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来作为行为主体选择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判断标准;小岛清是把比较成本原则作为选择的判断标准;克鲁格曼是用各国的要素禀赋差异来作为选择的判断标准;波特是用竞争优势的原则来作为选择的判断标准。

(二)为何重拾国际分工思想

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最大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注:[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5页。)200多年前的这一论述,至今仍为当代经济理论研究者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有关分工的研究,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立足点在于分工的基础和职能的分工。“由于机器和蒸汽的作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的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注:《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出版社,1960年,第51页。)国际分工就是指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因此我们可以说,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带来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随之而产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分工和专业化理论的两个侧面,同时也是微观经济学在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领域中的延伸。WWw.0519news.cOm随着国际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企业之间借助国际市场实现的国际分工可能并不经济,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加以替代,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发展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代国际分工的内容、性质和形式。

在当代国际分工的理论研究中,已形成三种研究对象不同的理论体系:一是研究由市场机制予以组织和协调的国际分工理论;另一是研究由跨国公司为载体予以组织和协调的企业内部国际分工的理论;第三种则是由杨小凯(x.yang,1993)等人为代表的研究由个人的专业化、生产的迂回程度予以组织和协调的国际分工理论。杨小凯等人用非线性规则(超边际法)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分工和专业化等经济思想形式化,创立了以分工思想为基础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这一理论重新将分工和专业化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其中许多命题的证明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启示性的典范并缩小了最优化范围。同时在此框架内,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融合在一起,不仅大大扩展了经济学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范围,而且将许多原来相互的经济学分支用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分工和专业化)统一起来。

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是通过引入交易费用和交易效率的概念来解释企业的产生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因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形式,企业的出现是企业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的结果,所以交易费用的差别是企业出现的原因。同理,降低交易成本、改进交易效率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沿用他们的思路,我们不难推出这样的结论:当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高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生产费用时,人们将会选择国际直接投资,跨国企业会从国际分工中出现;当用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来组织分工比向东道国市场输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国际贸易的形式来组织分工更有效率时,人们选择前者。

三、新的理论框架的解析

本文采用的理论框架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类似,只是用“行为主体”(个人、企业、行业、国家)来代替原来的“个体”的概念。第一层是行为主体在作出国际贸易或国际直接投资决策前,从竞争优势的角度对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第二层次是用数学中的最优决策理论行为主体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层次是用均衡方法国际市场结构、国际企业制度和行为主体的自利行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结果;第四层次则是与行为主体价值观有关联的所谓社会福利。

(一)从竞争优势的角度作出决策

我们把竞争优势定义为“组织结构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的整合。所谓组织结构优势,即行为主体协调其组织活动的资源和能力的优势,包括人力结构和资本结构、技术和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对国际一般惯例熟悉程度等优势。所谓社会资源优势,即影响组织收益分配的社会资源和能力的优势,它包括市场、客户、社会网络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和增强竞争优势既是行为主体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又是其目标,它涉及内生函数和外生函数所包含的诸多因素。所以,我们可以从行为主体具有的竞争优势的角度来解释其国际贸易、技术许可转让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决策(见表1)

表1 竞争优势整合 y都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设在组态(xy)中。(注:详细的推导过程可参考:wenlicheng,jeffreysachs,andxiaokaiyang(2000),aninframarginalysisofthericardianmodel,reviewofinternationaleconomics,8(2):pp.209-213.)此结构的角点均衡是:

附图

附图

图1 国际市场结构和国际企业制度

附图

其中u[,1](d)和u[,2](d)是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业主体在结构d中的人均真实收入。

3.结构fy由组态(l[,x]/y)和(y/l[,x])组成。在组态(l[,x]/y)中,国家1的行为主体卖出它的劳动力而成为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国家1中设立的跨国公司内生产中间产品的工人,并且从国家2中进口最终产品;而在组态(y/l[,x])中,国家2的行为主体从国家1购买劳动力组建跨国公司以生产中间产品,然后把这些中间产品返回本国生产最终产品,最后把最终产品出口到国家1。换句话说,国家1的行为主体只从事国际贸易,而国家2的行为主体既从事企业内部贸易和国际贸易,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结构fy的角点均衡分别为:

附图

上述两式中,v是结构fy用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系数,u[,1](fy)和u[,2](fy)是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结构fy中的人均真实收入。

4.结构fx由组态(l[,y]/y)和(y/l[,y])组成。在组态(l[,y]/y)中,国家1的行为主体卖出他的劳动力成为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国家1中设立的跨国公司内生产最终产品的工人,并且从国家2的跨国公司中购买最终产品;而在组态(y/l[,y])中,国家2的行为主体生产中间产品,然后把中间产品出口到国家1,并且从国家1购买劳动力组建跨国公司以生产最终产品,最后把最终产品在国家1的市场上销售,同时又把最终产品返销回本国。换句话说,国家1的行为主体既没有从事国际贸易也没有进行国际直接投资,而国家2的行为主体既从事了企业内部贸易又进行了国际直接投资。此结构的角点均衡分别为:

附图

上述两式中,u[,1](fx)和u[,2](fx)是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结构fx中的人均真实收入,r是结构fx中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系数。

因为人均真实收入最大的角点均衡就是完全均衡,所以我们用微分的方法可以求得以上各式的最大值点,并得出以下推论:

1.若专业化经济程度以及产品和劳动的交易效率足够小,则结构a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此时,行为主体选择自给自足的方式。

2.若专业化经济程度以及产品的交易效率(k,t)足够高,则结构d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都分别作出国际贸易的决策。

3.若专业化经济程度以及最终产品的交易效率k足够高,且用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v与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t以及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r相比足够高,则结构fy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在此组织结构中,国家1作出只从事国际贸易的决策;国家2的行为主体选择既从事企业内部贸易和国际贸易,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4.若专业化经济程度足够高,且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r与产品的交易效率(k,t)以及用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v相比足够高,则结构fx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在此组织结构中,国家1的行为主体选择既不从事国际贸易,又不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国家2的行为主体选择既从事企业内部贸易,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四)从福利的角度作出决策

行为主体在进行国际贸易还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决策时,通常要对母国和东道国的不同政策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判断的标准通常是一国的国民福利或社会福利。他们一般会选择干预成本最小或使国民福利最大的政策,称之为最优政策选择。例如:(1)自由贸易政策,即零干预或不干预政策。无论是从一国的国民福利还是从所有贸易参与国的国民福利的角度看,自由贸易政策都被认为是具有“帕累托效率”的政策。此时,行为主体作出国际贸易的决策。(2)高关税政策,这种政策阻碍和限制了商品(及生产要素)的国际流通,减少了人们通过自愿的国际贸易可能获得的好处。此时,行为主体选择国际直接投资,以此来规避高关税壁垒。

四、小结

以往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是在不同的框架下,对国家与企业的贸易和投资活动进行解释,本文则将它们放在同一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以往理论研究的基本单位是分离的,对个体、企业、行业、国家分别进行研究,本文则将这些基本单位统一在“行为主体”的概念之下;以往理论研究中行为主体决策的判断标准单一,本文则以竞争优势的原则、收益最大化原则、市场结构均衡原则和社会福利最优原则来作为行为主体决策的共同判断标准。因此,本文的结论是,虽然世界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参加wto后会趋向于逐渐公正和平等,但对任何一个行为主体而言,究竟是选择国际贸易还是对外直接投资,其决策主要取决于它们对自身竞争优势的整合和提升、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市场结构均衡的评估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考虑。

上述方法和结论对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和参与国际竞争,对各管理层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应当是会有所启发。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者对产品差异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近10年来,世界主要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安排已经把我国纳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之中,这将大大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和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大规模生产投资的扩大,这些都要求我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政策作出及时准确的反应。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贸易—投资—生产—贸易一体化的方式将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利用跨国公司来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分工和拓展贸易与投资规模,形成“贸易—投资”双向联动、互相促进的良好态势,将是经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越来越普遍的战略选择;我们只有提前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策略,才能实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均衡、配套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作为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会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理论研究的假定条件也会发生变化,两种理论的最后发展趋向势必是在统一的理论基础上融为一体。

收稿日期:20xx年11月15日

【参考文献】

[1]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 ceconomicintegration:selectedessaysof

kiyoshikojima,tokyo:bunshindopublishingcompany.

[5] paulr.krugman(1990),rethinkinginternationaltrade,themitpress.

[6] 王福军:《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国际生产的一般理论述评》,《国际经贸探索》1999年第1期。

[7] 吴先明:《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发展趋势》,《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6期。

[8] 黄河:《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比较优势下的融合》,《国际经贸探索》20xx年第2期。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mianfeilunwen/qitalunwen/13900.html

《跨国并购和新设投资的比较_投资决策论文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