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文库百科 > 拓展

论后现代美学对现代美学的“身体”拓展_美学论文五篇

2022-01-18

拓展】导语,我们所阅览的本篇文章共有53196文字,由钱华旭用心修订后,上传在范万文网 www.fwan.cn!范万文小百科: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个人看法以及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

目的性(teleonomy)是2003年公布的自然辩证法名词。论后现代美学对现代美学的“身体”拓展_美学论文五篇假如你对这文章想说点什么,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篇 论后现代美学对现代美学的“身体”拓展_美学论文

本文所探讨的“身体”不是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来存在的“身体”,而是在审美活动中作为审美主体感受载体的“身体”。之所以说后现代美学观念在“身体”纬度对现代美学的知识体系产生了拓展,是因为现代美学是以视觉、听觉为核心和逻辑出发点来构筑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而视觉与听觉在审美活动中却不能涵盖所有的感知与感受,而且至少在自然美以及功能性的审美对象这两大领域都无法仅仅使用视觉与听觉来解释,都会丧失其界限。现代美学的知识体系得以合法是从康德开始的,而且康德美学在身体感受的缺失方面也同样典型,这正是本文针对美学中的“身体”感受问题要选择康德作为案例的原因所在。

一、康德的三重过滤与两大难题

康德哲学力图批判传统形而上学,因为传统古典形而上学着重讲的是灵魂不灭和神学问题,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认为知识只存在于经验的领域,而传统形而上学的僭越体现在:理性在知识领域超越经验的界限,拿经验知识的形式把握超越经验之外的无限,只能得到一些理念,但是绝不可能在经验界找到对象与其对应。在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僭妄之后,康德集中阐述了经验知识何以可能与合法。这也是康德美学走向现代的一个基本的特征。现代美学或者说现代性的美学诞生于现代性学术思想的整体之中,而现代性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对于某一事物主体性的寻求。wWW.0519news.cOm自文艺复兴以来,主体性就一直是现代哲学的奠基石,尤其体现在最为典型的领域之中,现代主体性往往就是个体主义,即不仅把自我作为理论认识的中心,而且把自我作为社会行动的中心。这种个体主义正是西方现代文化传统中最核心的特征之一,不仅体现在社会上,而且也体现在思维、哲学上。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他说:“如果想要把一种知识建立成为科学,那就必须首先能够准确地规定出没有任何一种别的科学与之有共同之处的、它所特有的不同之点;否则各种科学之间的界线就分不清楚,各种科学的任何一种就不能彻底地按其性质来对待了。” 这一基本理路同样体现在对于审美判断力进行的《判断力批判》的导言之中,他说: “对于理性认识诸原理指定的属于它们的对象的诸概念就必须是显然互异的,否则,它们将没有资格来从事分类。这分类经常是以理性认识中属于一门科学不同部分的诸原理的相互对立为前提的。”而且,“它的领域所依以树立的和它的立法权力所执行的基地却永远限于一切可能经验的对象的总和,即不超过现象的范围,因为若不是这样,悟性在这方面的立法就是不能思维的。”

因而,康德美学所要做的首要的一件事,就是对美学所要研究的对象的构成性做出清晰界定。因为在他看来,“判断力是介于悟性与理性之间,是否也具有自己领域的先验原理呢?这个原理是构成性的还是调节性的——‘就是不证明它有自己的领域’的呢?”而且,既然康德认为,“调节性原理”是“永不能达到的,却推动一切知识向往着最后的目标”,那么,美学的对象就理应在理性的角度找到自己的合法的边界。

对于所要研究的事物必须进行界限的划分,使其主体性更加突兀地显露出来,舍此别无他途,在他看来,超感觉的区域对于我们的认识能力来说是无法接近,也无从进行研究、解释,但是对于事物之间的区别在表面上是以我们的感觉感受为限,事实上,在进行划分的时候,除了一部分事物最能体现出这一理想的主体性之外,还有很多事物无法进行纯粹的划分,一旦进行了更纯粹的划分,从而会在根本上、在逻辑上取消这一事物,顾及了理想状态的、纯粹的主体性,但是有可能失去现实的主体性。在如此严谨的形而上学的推动下,康德自然为美学找到了合法的界限,这基于他对于审美即属于之一种的界定:“因为心灵的一切机能或能力可以归结为下列三种,它们不能从一个共同的基础再作进一步的引申了,这三种就是:认识机能,愉快及不愉快的情感和欲求的机能。”因此,对于我们全部认识能力而言,存在着一个没有界限的但也无法接近的地区,即超感觉的地区,我们在那里面找不到一块地盘,即既不能为悟性诸概念也不能为理性诸概念在它上面据有理论认识的领域。这一个地区,我们固然必须为了理性的理论运用一如为了理性的实践运用拿诸观念来占领它,但是,对于这些观念在联系到自由概念诸规律时,“我们除了实践的实在以外不能提供别的。因此,我们的理论认识决不能通过这个扩张到超感觉界去”。

按照这个思路,康德就必须把审美的界限与认识、欲求清晰地区别开来,“愉快的情绪和自然的合目的性的概念的联结”,“合目的性是先行于对客体的认识的,甚至于为了认识的目的而不用它的表象时,它仍然直接和它结合着,它是表象的主观方面的东西,完全不能成为知识的组成部分。所以对象之被称为合目的性,只是由于它的表象直接和愉快及不快结合着:而这个表象自身是一个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 也就是说,康德认为,一切意图的达成都和快乐的情绪结合着;这个意图的达成有一先验表象作为其条件,像在这里对于所有反思着的判断力有一个原理一样,快乐的情绪也是被一个先验的和对每个人都有效的根据所规定:并且也仅仅是由客体联系到认识机能,合目的性的概念在这里丝毫没有涉及欲求的机能,它和自然界的一切实践的合目的性完全区别开来。

审美的合法界限既然是属于,那么对于这一又必须加以更加具体的限定,即——“愉快和直观对象的纯粹形式的把握结合着”,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可供美学研究的纯粹的对象——“这个表象自身是一个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如果说康德是现代美学知识体系的奠基者,那么,“纯粹形式”就是这一知识体系的第一块奠基石。由于这个“纯粹形式”,因而必然推导出“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和不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这一划时代的命题。

在这一为后世哲人、学者称道、赞许的命题之中,康德把审美活动过滤得仔细又仔细,一关又一关,一遍又一遍。综观《判断力批判》上卷,康德共使用了三道程序:即与真、善、官能感受相比较,比较的最后结果是剩下了一个极为纯粹的审美对象,尽管康德本人并没有直接这样表述,但是结论确实极为明确,也就是:审美活动的感官只与视觉与听觉有关联,与此相关联的就只能是“纯粹”的艺术作品。这个“纯粹”的艺术作品与“实体性存在”无关,因为“实体”都必然是“作为原因的结果”,它的最本质的特征因而就体现在其“质料”上,只有依据“质料”的特性才有可能与“实体”区分开来,也就是说它的“质料”就是——符号;如果说有质感的话,那也是这种媒介材料自身的质感,而不是它所要呈现对象自身的质感。

如果说在康德的思维中,在美与真之间可以作比较简单的对比的话,那么,与善以及其他官能的比较就很复杂费力,原因就在于美感作为一种形态,在范围与界限上与善、其他官能的重合处很多,或者说在它们之间存在的模糊地带太宽广了。在与这两者的比较之中,康德所做的就可以归结为:把与视觉、听觉无关的其他身体感觉完全排除在审美活动之外。在康德看来,纯粹的审美判断是不依赖于“和感动的”,因为“一切的利害感都败坏着鉴赏判断并且剥夺了它的无偏颇性,尤其是当它不是像理性的利害观念把合目的性安放在快乐的情感之前,而是把它筑基于后者之上;这种情况常常在审美判断涉及一事物给予我们以或痛苦的场合时出现,因此这样被起来的判断完全不能要求或仅能要求那么多的普通有效性;这要看有若干此类感情混在鉴赏的规定根据之内。当鉴赏为了愉快、仍需要与感动的混合时,甚至于以此作为赞美的尺度时,这种鉴赏仍然是很粗俗的”。

转贴于上文库

第二篇 宗白华对意境理论的拓展_美学论文

意境理论是宗白华诗学的核心部分。宗白华从20世纪20年代初发表的诗学论文中,就触及到了意境问题,一直到晚年,都孜孜不倦地在意境理论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宗白华认为,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就是“研寻其意境的特构,以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由此,宗白华把意境研究当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自省工作”。[1](p356~357)他尽毕生的心血,以深湛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造诣和学贯中西的独特学养,对意境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现代演绎。

首先,我们有必要弄清楚的是,在宗白华那里,什么是意境?因为千百年来,关于意境的内涵一直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论者不同,时代有异,意境也许就会有相去甚远的理解。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一文中,宗白华一开篇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意境的意义”。为了便于说明,宗白华把意境纳入到整个人类精神生活的格局中,他认为人生有五种境界——功利境界、伦理境界、境界、学术境界、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而意境——“艺术境界”则是介乎学术境界和宗教境界二者之间的一种境界,它既求真,又充满着无穷的神秘,它主于美。宗白华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wwW.0519news.Com”意思也就是说,意境就是人的最深心灵与具体的宇宙人生相与融合而生成的一种境界。但宗白华觉得这样说也许并不是太清楚,于是他进一步解释道:“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物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讲得更简单一点,宗白华说,“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1](p358)

应该说,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早在刘勰就提出了“神与物游”,司空图也有“思与境谐”说,其余如宋代的范日希文、元代的方回和明代的谢榛等都有过这方面的论述,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更是全面的、充分的、系统的、深刻的阐述了情与景的关系。

那么,在意境的涵义这一问题上,宗白华就没有自己的思考吗?当然不是。宗白华对前人既有继承,更有发展。因为宗白华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哲学家,具有良好的哲学修养,因此宗白华的诗学研究很明显地带有一种哲学的眼光。在意境的内涵上,宗白华虽然借鉴了前人已为定论的“情景交融”说,但他并没有满足于那种既有的形而下的描述,而是上升到人生观、宇宙观的形而上层面加以诠释,直寻古代意境理论的真义。

宗白华说:“中国画所表现的境界特征,可以说是根基于中国民族的基本哲学,即《易经》的宇宙观: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禀天地之气以生,一切物体可以说是一种‘气积’(庄子:天,积气也)。这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织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命。中国画的主题‘气韵生动’,就是‘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1](p109)“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一切艺术境界都根基于此。”[1](p413)在这里,宗白华就不是简单地描述意境是什么了,而是试图找出中国艺术之所以如此地关注意境的哲学根由。确然,中国古代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远古先民们从春秋迭代、草木荣枯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中,悟出了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生命流动的世界,悟出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那种“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和谐与同一。《易经》就是这种生命感悟的结晶,在其基本精神“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的影响下,中国人眼中的宇宙是一个阴阳交合的生机世界,气化氤氲,流衍不绝。它有“生生而具条理”的秩序,有“阴阳开合、高下起伏”的节奏。人作为生命和宇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深广无穷的宇宙会主动来亲近我,扶持我,无庸我去争取那远穷的空间。“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王维),“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陆放翁),“水光山色与人亲”(李清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古人的这些诗句,写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光明俊伟的气象。然而,中国的诗人也善于感应生命,多爱从窗户、庭阶、帘、屏、栏干、镜,以吐纳世界景物。老子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庄子曰:“瞻彼阙者,虚室生白。”有着这种独特的宇宙观和生命观的中国人,总是试图以生命的形式去表现生命。中国的艺术从来就“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倾向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唐代大批评家张彦远说:“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极力主张艺术要直接表达生命情调,透入物象的核心,描述其气韵和精神。这样,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同样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就成就了一个宗白华所体悟出的那种“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值得注意的是,宗白华把艺术的意境称为“灵境”。灵境,就是有生命的境界。意境也是有生命的。生命,是贯串于整个中国艺术意境创构的始终——创构的主体是有生命的人,创构的客体是生气盎然的宇宙,创构出来的意境又是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的“灵境”。生命,是艺术意境的灵魂。正是在这一层面上,所以宗炳把他画的山水悬在壁上,对着弹琴,他说“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艺术的生命,在他的琴声中跳动。

宗白华这种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去论意境,真可谓是准确地抓住了意境生成的深层次原因。正因为如此,他对意境的诠释就不再流于简单的“情景交融”的形下层面,而能够深入到中国文化的最深处,探出中国艺术意境产生形成的根本缘由。虽然,他的论说仍没有摆脱“情”和“景”的二元格局,但在宗白华那里,“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情景已经交融为“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也就是恽南田所说的“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的一个有机的生命境界。

从宗白华对意境的这一哲学阐释中,我们也解决了一个一直以来的诗学困惑:为什么中国艺术如此执着地追求意境,而西方艺术崇尚的却是典型?这就是因为中西艺术有着各自不

同的哲学背景。支撑中国艺术的哲学是《易经》的生命哲学,整个宇宙都是一个流动的生命整体,天人之间相互迎合浑融,所以,中国艺术家一向不注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倾向于生命情愫的传达,表达出一种人格心情和意境;而西方艺术的哲学背景却是崇尚科学、模范自然、刻意写实的希腊哲学,这种哲学主张对现实的客观摹写,在他们眼里,宇宙仅仅是一种纯客观的存在,一种供自己描摹的对象,主客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生命的交融,因为物我之间有着一种明晰的对立关系。在艺术创作中,能够形象逼真地反映现实,塑造出一种典型形象是西方艺术的最高目标。哲学渊源的不同,决定了艺术追求的迥异。在此,我们虽然不能对中西两种诗学作出简单的价值判断,但在中国意境诗学中,处处洋溢着生命情调,处处充满着人间情趣,这对于艺术创作和欣赏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境界。

正是基于对意境涵义的这种独特理解,宗白华把意境的特点归结为道、舞、空白。这可以说是宗白华对意境理论的又一发现。

什么是道?老子首先提出了“道”,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意思也就是说,道是宇宙的本源。从道衍化出混沌,混沌衍化出阴和阳,阴阳相互作用、和合而生成新事物。但“道”到底是什么?不知道。因为“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又比一切具体的“状”和“象”都高,是“万物母”,具体的“状”和“象”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它没有任何人为的痕迹和作用,完全符合于自然。在老子那里,“道”可视为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庄子也讲“道”,也强调“天道自然无为”,认为“道”是不能以人为力量去改变的自然规律。在老子的基础上,庄子把“道”引进艺术领域。他认为在艺术创作中,“道”是可以实现的,但要通过“心斋”与“坐忘”,才能进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与“道”合一的境界。人的主观精神达到了一种“道”的状态,则人工的艺术也就与天工毫无二致,宛如天生化成。关键在于创作主体的修养能否在精神上与“道”合一。在庄子那里,“道”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而主体的精神和修养是其中最重要的。他创作的一系列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轮扁凿轮、梓庆削木等,无不贯穿着这一思想。

宗白华认为“道”是意境的特征之一,这确实是一种洞见卓识。的确,从上面我们对“道”

的解说中,就分明感觉到“道”和意境之间具有很多相通性。比如,“道”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意境亦然,意境也是中国艺术的最深远的追求,“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恽南田语),“诗家之境,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间”(戴叔伦语),意境也是很难把握的;庄子在《秋水》篇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意思是说,“道”是语言不能表达,甚至心意都不能察致的,是自然而然的。意境又何尝不是如此,宗白华说:“画家诗人的心灵活跃,本身就是宇宙的创化,它的舒卷取舍,好似太虚

片云,寒塘雁迹,空灵而自然。”“艺术家禀赋的诗心,映射着天地的诗心。”[1](p360)瑞士思想家阿米尔(amiel)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1](p358)意境也具有那种天然契合性和神秘感悟性;“道”是生命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道”通过阴阳的化合衍生万物。意境也是生命的意境,意境是人的情绪与生命的宇宙交融的产物,它有生命的圆满、节奏与和谐;庄子认为,要与“道”合一,必须“虚静”、“心斋”、“坐忘”,《人间世》云:“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要求进入一种空明寂静的心理状态。意境的创构也讲“虚静”,苏东坡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境”就是意境,而“静”、“空”则是其创生的条件。宗白华说,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就是“澄怀观道”(宗炳语),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此外,“道”是虚实结合,“道”有一个由虚转实的过程,虚的“道”必须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尤其是表象于艺,“只有活跃的具体的生命舞姿,音乐的韵律、艺术的形象,才能使静照中的-道.具象化、肉身化。”[1](p357)而意境也是虚实结合,也有一个由虚转实的过程,王夫之说王维创造意境的手法是“使远者近,抟虚成实”,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1](p370)等等。

由此可见,意境与“道”之间确实具有很多共通性,艺术的意境也确实具有“道”的特点。甚至可以说,中国艺术意境,其实就是老庄之“道”在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1](p367)正是因为有了源远流长的“道”的影响,中国艺术意境理论之树才如此的根深叶茂,靓丽夺目。

意境还具有“舞”的特点。宗白华说:“‘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1](p369)宗白华认为,中国各类艺术都具有“舞”的特征。“中国的书法、画法都趋向飞舞。庄严的建筑也有飞檐表现着舞姿。”[1](p369)在另外一篇文章中,他又说:“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特殊艺术——书法,具有着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里面都贯穿着舞蹈精神(也就是音乐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3](p389)确然,中国的绘画从骨子里讲就是一种舞蹈,画家解衣盘礴,用飞舞的谱写出宇宙万形里的音乐和诗境;中国的书法艺术更有龙飞凤舞之说,它的每一点,每一划,都有徐疾、疏密、强弱的动感变化,摇曳飞动,体合着主体内心的情感,反映着宇宙生命的运动;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也暗含着舞蹈精神,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篇里有“延寿《灵光》,含飞动之势”,就是说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有飞动的“舞蹈”之势。刘熙载论庄子之文说:“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庄子之言鹏,曰‘怒而飞’,今观其文,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乌知非鹏之学为周耶?”[4]刘氏说庄子文章“能飞”,也是比较准确地指出了庄文的那种“舞”的活力。其余如建筑、戏剧、雕刻、音乐,无不是如此。俗话说,艺术都是相通的。相通的基点和突出表现可能就是这种共同的“舞蹈”特性。传说大画家吴道子画壁画请裴将军舞剑以壮其气,大书法家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书道,这大概就是中国艺术之“舞”的意境的突出表现吧。

中国艺术意境的“舞”的特点,其实也就是中国艺术的生命特性的反映。艺术是宇宙生命的摹写,是对宇宙真体的内部和谐与节奏的直接启示,而“舞”,“这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它不仅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究竟状态,且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艺术家在这时失落自己于造化的核心,沉冥入神,‘穷元妙于意表,合神变乎天机’(唐代大批评家张彦远论画语)。‘是有真宰,与之浮沉’(司空图《诗品》语),从深不可测的玄冥的体验中升化而出,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在这时只有‘舞’,这最紧密的律法和最热烈的旋动,能使这深不可测的玄冥的境界具象化、肉身化。”[1](p366)由此看,“舞”是艺术最本质的质素,艺术中活生生的生命之流,以“舞”的形式呈现出来,艺术的生命活力造就了艺术意境的“舞”的特性。

“空白”是意境的又一特点。中国艺术不像西方艺术那样求满求实,它很注意“空白”的运用。在中国艺术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艺术之笔往往不滞于物,而要留有余地,抒写作家自己胸中浩荡之思、奇逸之趣。“空白”在中国艺术里并不是纯粹几何学意义上的真正的空白,而是与飞动的物象处处交融,“结成全幅虚灵的节奏”,“参加万象之动的虚灵的‘道’”。[1](p101)这其实就是艺术里的虚实相生原理。庄子说:“虚室生白”、“唯道集虚”。笪重光认为:“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王夫之在《诗绎》里说:“论画者曰,咫尺有万里之势,一势字宜着眼。若不论势,则缩万里于咫尺,直是《广舆记》前一天下图耳。五言绝句以此为落想时第一义。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穿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等等,古代诗学大都十分强调艺术境界的虚空要素。宗白华说,中国艺术的虚空,“不是死的物理的空间间架,俾物质能在里面移动,反而是最活泼的生命源泉。一切物象的纷纭节奏从他里面流出来、”[1](p439)如此言说,真可谓是抓住了艺术中“空白”的精髓。

中国艺术里对“空白”的这种追蹑,其实和“舞”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宗白华说,“由舞蹈动作伸延,展示出来的是虚灵的空间,是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而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4](p390)确然,“舞”是需要条件的,中国艺术要实现“舞”的特征,在形式上就必须留有“空白”,在内容上也得轻盈、通脱、高逸,如果形式太满太实,内容太沉太重,就无法“舞”起来。因此,古人讲艺术,多强调要“空”,如冠九在《都转心庵词序》中说:“是故词之为境也,空潭印月,上下一澈”,“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张炎《词源》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清人周济的《介存斋论词杂稿》也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等等。

中国艺术意境中的“空白”又有便于“道”的运行。宗白华说:“在中国画的底层的空白里表达着本体的‘道’(无朕境界)。庄子曰:‘瞻彼阙(空处)者,虚室生白。’这个虚白不是几何学的空间间架,死的空间,所谓顽空,而是创化万物的永恒的道。这‘白’是‘道’的吉祥之光(见《庄子》)。”“苏东坡也在诗里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纳万境与群动的‘空’即是道。”[1](p438)的确,在中国艺术里,“空白”和“道”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诗经》上蒹葭三章很能说明这一点。其第一章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从诗意上可以看出来,诗中所谓的“伊人”,其实是虚设的(即“空白”),也许有,更也许根本就不存在,诗人并没有见过她,但在上下的追求中,又恍惚在“水”。这诗意中有意留下的“空白”,其实就有了“道”的意味。老子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5]“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蒹葭》中的并不存在(“空白”)的“伊人”真是达到了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的境界。

要之,宗白华把意境的特点归结为“道”、“舞”、“空白”这三点,虽然对前人有所继承,但其创意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是很好地填补了意境研究上的一个理论空白。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发现,宗白华之所以能拨开意境的迷雾,考见意境的深层特质,主要是因为他敏锐地抓住了中国艺术的生命本性,把艺术看作气韵生动的生命体,把艺术意境视为生命回环运动的结晶——“道”是生命之道,“舞”是生命之舞,“空白”更是生气盎然的空白。生命,是中国艺术意境创构的本源;生命,也是宗白华意境理论的核心。

那么,在宗白华看来,意境又该如何创构呢?

宗白华认为,唐代画家张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意境创构的基本条件。因为意境是艺术家“从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触时突然的领悟和震动中诞生的”,[1](p366)宗白华说:“艺术境界的显现,绝不是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自然,而以‘心匠自得为高’(米芾语)”。[1](p361)而且,意境也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有一个境界层深的过程。宗白华曾经很有创意地把意境创构分为三个层次——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最高灵境的启示,也即“情胜之境”、“气胜之境”、“格胜之境”,或者更简单地说是“写实”、“传神”、“妙悟”,宗白华说:“西洋艺术里面的印象主义、写实主义,是相当于第一境层。浪漫主义倾向于生命音乐性的奔放表现,古典主义倾向于生命雕塑式的清明启示,都相当于第二境层。至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后期印象派,它们的旨趣在于第三境层。”[1](p362~363)这样,由于宗白华对意境剖析得极为深透,本来很混沌的意境创构过程,也就变得比较清晰和可操作了。

首先,当然是要“外师造化”,深入宇宙天地中去感受万象的变化。董其昌说得好:“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艺术家禀赋的诗心,是天地诗心的映射。因此,艺术意境这一微妙境界的实现,就有赖于艺术家平素对宇宙万象的静体默察。元代大画家黄子久就是“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中坐”,“又每往泖中通海处看急流轰浪,虽风雨骤至,水怪悲诧而不顾”。宋代画家米友仁也是“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流”。[1](p361)六朝刘宋时的宗炳说画家作画是“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大诗人嵇康说:“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更是主张诗人、画家应该在宇宙中“俯仰自得”,跃入大自然的节奏里去“游心太玄”。

应该说,“外师造化”是意境创构的前提,但“中得心源”则更是关键。因为“中得心源”要求艺术家在抚爱万物中,还要感受到万物的心灵,“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庄子”语),于“静观寂照”中,体合到宇宙的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生命节奏。

所谓“静观寂照”,又称“静照”,这是主体与宇宙发生生命交融的一种心理状态。庄子在论“道”时就强调过要“虚静”,提出了“心斋”、“坐忘”的观点:“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要求人离开一切利害的关系,不受私心杂念的干扰,排除知识的奴役作用,进入一种“大明”的境界,从内心深入地把握整个宇宙万物,洞察它的变化发展规律。宗白华在这里提出的“静观寂照”,也就是“虚静”的意思,即是要求艺术家摒绝实用的、功利的态度,空诸一切,心无挂碍,暂时和世务绝缘,从而获得一种不沾于物的自由精神。”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1](p345)

苏轼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心理上的“虚静”,就能获得一种“空”,而“空”又是意境创构的重要条件。“空”,能为意境中荡漾的生命灵气提供一个往来的空间。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就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艺术意境诞生的时候。宗白华说:“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1](p346)在宗白华那里,“空”又有两层涵义:一是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空”,宗白华把它叫做“隔”。如通过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诗的节奏韵脚等间隔出来的空间,在距离化、间隔化的作用下,就会产生一种别一样的艺术境界,有如“隔帘看月,隔水看花”(董其昌语)。中国人喜欢在山水中设置空亭一所,戴醇士说:“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一座空的亭子,就有如图画的框廓,把山景间隔开来,空亭竟成为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和山川精神聚集的场所。古人对此种境界多有领悟,如李商隐词云:“画檐簪柳碧如城,一帘风雨里过清明。”韩持国有词曰:“燕子渐归春悄,帘幕垂清晓。”张宣题倪画《溪亭山色图》诗云:“石滑岩前雨,泉香树杪风,江山无限影,都聚一亭中。”苏东坡《涵虚亭》诗云:“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当然更重要的是第二种——心灵内部方面的“空”,也就是如司空图所说的“空潭泻春,古镜照神”,“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中国诗学历来讲究“文如其人”,艺术的“空”,首先就要创作主体心灵的“空”,作家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如陶渊明的《饮酒(五)》就很能说明这一点,诗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可以说是意境创构方面的典范之作,全诗真气弥漫,空灵超然。诗歌何以能如此“空灵”?关键在于诗人的“心远”——虽然身居“人境”,但耳边已经没有了车马的喧闹声;虽然目睹万象,但眼里荡漾的却是抽象的“真意”——“真意”,也是一种“空”,一种“道”。而诗人之所以能“心远”,并不仅仅是因为“地偏”,更是由于心灵上的真正忘世,倘若心为物役,尘根未了,则即使是身处“无车马喧”的偏地,也仍然会为俗情所羁绊。在整个封建时代,陶渊明可谓是真正的隐逸者,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出世之路,他不像后来的王维辈,象模象样地隐居终南,而心里图的依然是那条加官晋爵的捷径,陶渊明的心灵已经达到了悠然空明,澄明无碍,自由自在的境界。正是因为心灵的“空”,所以陶渊明能全身心地融入到流动的山气和美丽的夕阳中,能如此心平气和、心无旁骛地与宇宙万物相承合,在诗歌中表现出一种“空空如也”的“道”境。

看得出,在宗白华那里,无论是物质间隔的“空”,还是心灵内部的“空”,都不是真正的空无,而是鸢飞鱼跃,艺术心灵与宇宙意象“两镜相入”互摄互映的华严境界。倪云林有一绝句,最能写出此境:

兰生幽谷中,倒影还自照。

无人作妍媛,春风发微笑。

宗白华说:“兰生幽谷,倒影自照,孤芳自赏,虽感空寂,却有春风微笑相伴,一呼一吸,宇宙息息相关,悦怿风神,悠然自足。”[1](p373)这大概就是宗白华所说的艺术意境之“空”的真义。

但在中国人的空间意识里,求“空”,又绝不是向无边的空间作无限制的追求,而是“留得无边在”(庄淡庵语),低徊之,玩味之,抟虚成实,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又是宗白华创构意境的一种手法。

宗白华援引方士庶《天慵庵随笔》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方氏的这一段话,真可谓是一语道破了千百年来中国艺术意境创构的秘密。确然,艺术家凭借着天赐的禀赋,感受到了宇宙万象的生命节奏,但这种沉冥中的心领神会,又必须也只有通过具体的生命舞姿、音乐的韵律、艺术的形象具象化、肉身化,才能创化为一种生气流衍的意境。反之,宇宙万物纵然莹然万里,生机浩荡,但倘若没有艺术主体心灵情绪的激活,艺术的意境也无法生成。因此,在意境的创构中,虽然虚与实、情与景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块,但两者之间的切换、交融、流桓却是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始终。从理论上讲,虚实的融合大体要经历这么两个步骤:由虚到实和由实到虚。由虚到实,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移我情”,即把“我”对“物”的感受和情趣转移到“物”身上,使“物”也具有“我”的情感的变化,如“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

之。”[1](p74)由实到虚,古人叫做“移世界”,前面我们反复说过,客观的宇宙世界并非死的物理对象,而是一个生气回荡的生命体,它“也有生命,有精神,有情绪感觉意志,和我们的心理一样”,“无论山水云树,月色星光,都是我们有知觉、有感情的姊妹同胞”,[6](p319)因此,当主体的情绪移入客体的时候,作为有生命的客体就绝不是被动地接受,而能够积极地迎合、激发,主动地将“世界”移入到主体的感受中。意境的创化过程,就是这样一种虚与实、情与景、“移我情”和“移世界”不断地双向交融的过程。

当然,艺术意境中的虚实结合还有其哲学基础,古人认为整个宇宙就是虚与实的结合,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虚实构成了整个世界。世界又是流动不居的,而流动不居的世界对我们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有生有灭,有虚有实,万物在虚空中流动、运化,老子说:“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这样,所以,宗白华说:“艺术也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3](p455)“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唯有以实为虚,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境界。”[3](p456)“实化成虚,虚实结合,情感和景物结合,就提高了艺术的境界。”[3](p457)等等。

要之,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发现,在现代诗学史上,宗白华对意境理论的研究是深入独到的,虽然他的研究对象并不是专门针对文学,而是遍及到绘画、音乐、建筑、雕刻等各类艺术领域,但他在很多论述中能够有效地兼及文学,注重对文学艺术共同规律的探索,这一点,可以说是对中国古代诗学精神的很好继承。宗白华像王国维一样,能有意识地把意境当作艺术探讨的一个核心范畴,他论艺术,都是以意境的创构为指归,而且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寻求艺术意境生成的哲学根源。虽然,因内在的气质和治学的风格所使然,宗白华并没有建构一个明晰的意境理论的体系,但他对意境内涵、特点及其创构的研究、他的意境研究的方法以及他对意境研究的这种执着深情,都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中国现代诗学的发展,尤其是对当代诗学,更是堪为楷模,具有典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2]老子第42章[m].

[3]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3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4]刘熙载.艺概•文概[m].

[5]老子第21章[m].

[6]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1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第三篇 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文化维度_美学论文

在当下 社会 思想文化语境中,拓展主义文艺美学的文化维度应该成为美学和文论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一

重视从文化的维度认识、 、评判种种美学、文学现象,是主义经典 理论 的特色之一,这 自然 应该成为我们今天坚持和 发展 主义美学和文学理论的题内之义。经典作家具有丰富的文化建设方面的思想。恩格斯对资本主义 现代 文化异化倾向的批判,对无产阶级创造的解放全人类文化的展望,对西方帝国殖民化东方国家,对东方民族文化宰制的批判,对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两种民族文化的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民族里面都有两种民族文化存在,存在被剥削的主义、文化和阶级的文化。今天看来,这种思想正是英国文化 研究 的阶级法。随后,普列汉诺夫、布哈林、托洛茨基、金等主义的文化理论,以及在新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民族的 科学 的大众的新文化,乃至新时期“三个面向”的文化建设目标、先进文化的创造以及“和谐社会”理论等 问题 ,都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广阔的阐释空间,是当前主义美学、文论建设的有益资源。WwW.0519news.coM

我们以前对主义的解读,基于 时代 情势,一是片面强调阶级斗争;二是机械地以 经济 为决定因素,认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文化的发展。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发展要放在战略的高度看,文化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漂浮的东西。从高处说,文化建设决定了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从低处说,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谋求国家民族 、经济利益的重要方式。文化和文明的共存与竞争成为21世纪世界性的主题。当前,文化转向成为各门学科的热门话题。科学 哲学 的文化转向把人文精神引入科学研究中,心 理学 的文化转向考察个体心理与社会文化的关联,翻译的文化转向突出翻译的文化维度,现代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把视点转向都市文化。当代视觉文化的兴起,大众文化对传统 艺术 趣味的冲击,对日常生活诗意的消解,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与艺术的关系的改变,表明我们的文学艺术格局面临巨大的转型。文艺学的文化转向是经典主义的基本要义,也是时代提出的命题。

文艺学的文化研究,一是面对现实问题。文艺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文学艺术领域,文艺的形态已经深入文化的各个部门,甚至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面对现实才能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二是发掘传统。传统文化的当代演化是文化本土化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贡献,重视文学与文化的关联是文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三是对经典的重新阐释。文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主义传统中的重要部分,是我们以前注重斗争哲学没有注意的东西,因此文化建设应该致力于共容共存,而不是斗争、。四是吸收西方文化研究的精华。西方主义的文化批评和研究以及后现代的理论范式都是可资借鉴的。五是理论创造。应该根据本土经验和文化现实提出新的理论命题。西方主义的理论建树是针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现状,我们的文化理论的建设也应该是从我们自身面临的问题出发。

                               二

拓展主义美学、文论的文化维度,强化当代 中国 美学、文论主流话语系统的文化价值意识,以期进一步增强当前美学、文论主流话语系统之价值阐释和价值批判层面的现实性与有效性,是当下社会语境和学科发展内在逻辑演进所提出的双重诉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深化,全球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成为当前文化冲突乃至文明冲突的主要方面,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民族文化的本土化以及在全球化中的主体性也成为了主要问题。我们新世纪的文化建设,一是发扬中华文化的传统精华,二是吸收他者的文化资源,三是输出自己的文化。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人生意义的追求,人的存在状态的人文关怀、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的美化将成为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文艺学美学在此发挥着重要作用。文艺学的文化转向是当下语境的必然要求,它不仅要关注现代人的生存,即对异化现象的批判和对美的诗意人生的维护,而且要保持对现实的非美化的批判,对诗意栖居的维护。如近年来的生态美学、环境美学、自然美问题的讨论就是对此的关注,同时还有对新的文艺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当前,文化的非理性现象固然有解构新传统伪崇高的积极意义,但是盲目的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心理的荒芜等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主义的精神,一是文化批判,这是被西方主义继承发扬的;二是人类解放,首先是无产阶级解放,途径是斗争;三是经济和文化建设。西方主义重视的是文化批判,以前我们发挥的是第二方面。今天,                                        三

现当代西方主义在文化 研究 、文化批判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先行性的贡献,为我们拓展美学、文论的文化维度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 理论 成果和 方法 论,对于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 中国 当代主义美学、文论而言,这是一笔不应该忽视,也不应该绕开的理论资源。西方主义是文化研究的先行者,从早期的卢卡契、葛兰西到法兰克福学派直至晚近的伊格尔顿、杰姆逊等,重新阐释主义基本精神,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的文化现状。他们对于文化霸权,大众文化与精 英文 化的关系,文化 工业 ,文化接受与文化过滤,第三世界文化等 问题 的阐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相对于西方主义理论建设的独树一帜,虽然我们投入的人力物力更多,但是我们主义理论建设的建树很少,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如何面对经典的问题。中国的学术传统是注经,是通过对经典的阐释,曲折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艺学研究不是从现实的变化了的文学现象出发,而是到经典著作中寻找有关文艺美学思想的章句,然后从其中抽绎出理论命题和概念范畴并以此作为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正是这种构造方法造成了理论的因袭性和惰性。与中国注经式做学问方法不同,西方主义研究者根据变化了的 社会 现实去重构主义,并以其他思想流派 发展 主义,在理论的生长动力上,是以社会问题而不是经典视阈为根本。正因如此,西方主义在赋予经典以生命力的同时创造了新的思想传统。

但是,西方主义又有很大的缺陷,以殖民理论与主义的关系为例。主义的理论精神,一是批判性,对资本主义制度非人性的物质力量的批判;二是诉诸解放,是对全人类首先是无产阶级的解放;三是正义性理想性,对社会正义的诉求和人类大同世界的期望。因此,只要不平等和差异存在,主义的批判力量就存在,这正是当代西方批判理论对亲近的原因。后殖民理论也是批判性的人文思潮,民族、种族、性别等是其批判视角,全球化、劳动分工、资本市场、文化霸权、文化反抗等是其问题背景,对平等和乌托邦的诉求是其理论所指。因此,后殖民理论家在多种场合借用理论为切入点。但是,后殖民思想只是将主义作为一个权宜性、策略性的思想来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主义的 目标是无产阶级的解放,这是通过手段对 经济 和剥削的解放。与不同,后殖义的思想来源是福科的文化学,他们不主张革命,不主张斗争,而是关注广义的文化领导权的争夺,对主义言论的引用只是理论策略而已。主义之所以是不可超越的是因为其注意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现实层面,而所有的后 现代 思潮都是在语言圈里打转,放弃了现实的经济革命和理想的实现,满足于的表层革命是不足以改变现实的,后殖民理论的缺点也在这里。全球化的秘密在于经济而非文化,文化的革命必须依赖于经济和,这正是主义的深刻之处。

                       四

近年来在我国学界迅速兴起的“文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下西方形形的文化研究、文化批评学派的横向移植,在价值取向方面基本上呈现为一种“反传统”的姿态,存在着与当下中国的现实语境以及主流价值话语相互脱节的现象。在充分肯定其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之一面的前提下,还应该看到其在价值取向和学术理念方面所带来的一些混乱,以及对主流学术话语所产生的冲击作用。而加强当代中国主义美学、文论的文化维度,正是既适应了在当下语境中学科建设发展之内在要求,又可以起到规范、整合当下中国的基本是在西方话语和理论价值资源支持下的运转着的“文化研究”、“文化批评”的作用,而后者反过来又可以大力促进当代中国主义美学、文论的发展。

当前文艺学文化研究的特点,一是具有批判性。这是主义的固有品格,一段时期内,在我国的一些领域,主义被教条化,造成文化批判精神的缺失。当前,随着后现代、后殖民、性别批评等思潮的东渐,理论批判的理性精神逐渐回归,文学研究引入社会知识与权力关系的维度也就成为必然。二是具有当下性。它对大众审美文化的研究,正是对传统文艺学排斥大众文化的一个补救。在今天,不是纯文学,而是广义存在的文化,日常的审美文化是我们的文化现实,纯文学因为其精英倾向而只能是小众文化。各种影视文学、 网络 文学、文学、手机文学等成为文学的新形态,我们必须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现实,并将其视为文艺学文化研究的题中之义。传统的文学研究当然要进行,但是,对于各种新的审美文化现象所带来的独特语境和问题视域,我们必须拥有话语权。三是具有多学科性。在今天局限于专门的学科研究已经不能把握纷纭的世界,广义的文化研究对于传统文学的审美主义倾向来说是一个突破。文化研究运用各学科的视角审视文学作品,与美学、学、经济学、人类学、心 理学 、社会学、 哲学 、传播学等学科关系密切。现代西方文化研究的论争其实很简单,就是对审美主义的维护和对文学社会学的回归。四是具有包容性。文化研究可以整合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西方思想资源,如符号学、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义、新主义、精神 理论,等等。

文艺学的理论需要不断建构,因为文学与生活密切关联,生活的变化推动了人的对于生活的敏感与思考,文学的变化推动了理论思考。当前,生态环境、 电子 媒介、 艺术 化生存、消费主义、全球资本主义等对本土文化、传统经典文学,对纯文学等冲击巨大,如何面临这些新变化,解释这些新的现象,扩大阐释力等就是文学理论要思考的问题。当前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应变策略等方面的滞后,现有的阐释视域还是计划经济 时代 ,停留在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循环中,而其所理解的外部研究又只是传统的化的庸俗社会学的研究,而文化研究外转向就使人们担心又回到传统的文艺社会学。但是在后现代、后殖民之后,在全球资本主义和环境恶化之后,文学如果不能回应社会的新变化就只能失去其社会敏感器的角色。总之,文化问题业已成为当下

第四篇 当代农村消费者的新特征和拓展农村市场对策研究_农村研究论文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市场需求不足,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众多的农村消费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启动上文库农村居民消费已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李亚娟,20xx)。

一、农村消费者的传统消费特征

(一)从众趋同性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消费者行为学认为,消费者从众行为可以降低购买风险,减少购买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这是从众心理产生的基础。

相对于城市消费者而言,传统的家族文化与乡村地域文化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农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因此,商品的“口碑”成为重要的购买选择依据。农民长期生活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本地有众多的亲戚,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经常走门串户,信息非常开放,且口头传播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其消费决策受群体影响较大。具体而言,他们在消费时普遍存在从众趋同的现象,购买商品前喜欢向亲戚、邻居和熟人打听,并且对他们深信不疑。尤其是一些意见领袖的“示范性”消费起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从众心理常常会形成周围很多的村民都购买同一类的商品,都去同一地方购物,使该地区的品牌集中度会高。wWW.0519news.Com从20xx年3月家电下乡数据可以看出,进入家电下乡销售量排名前二十位的品牌均为国产品牌,家电下乡市场占有率前四位品牌销售量占整个市场近75%的份额,市场品牌集中度较高,海尔以50%的市场份额成为农村市场表现最突出的品牌。

(二)趋向周期性

有些商品消费者需要常年购买、均衡消费,如牛奶和蔬菜等生活必需商品;有些商品消费者需要季节购买或节日购买,如一些时令服装和节日消费品等。有些商品消费者需要等商品的使用价值基本消费完毕才重新购买,如耐用品。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某些商品时表现出明确的周期性特征。

与城市消费者相比,农村消费者的购买周期性特征更加突出。农民的收入有两大来源,一是农业收入,二是外出打工或是自营副业收入。而农业收入是由季节因素所决定的,农民只有在收获农产品并卖出后才能得到现金;外出打工或是自营副业的也是平时把钱积蓄起来,待日后消费。农民生活消费大部分都在秋收之后。此外,劳动节、节以及春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是农村集中消费的时段,农民一年中用于中秋节、春节等大节日消费支出占全年收入的比重较大。信息时报(20xx)数据显示,20xx年家电下乡销售一季度达到317亿元,环比增长22%,其中就体现了春节旺销的因素。

(三)追求实惠性

农村消费者的平均收入普遍低于城市,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xx)数据显示,20xx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33:1,而且他们的收入不仅要用于生活消费,还要用于生产投资。受收入、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影响,加之未来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农民的消费心理普遍较为保守谨慎。除了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外,进行其它消费时,客观上就不允许农民有着较多的冲动性消费。在购物过程中大多表现为价格敏感度较高,更加追求实惠性。例如,在保障产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价格越低越好。基本功能相同的产品,农民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低价产品。以彩电为例,1000多元的彩电在农村最具市场。

此外,与城市市场不同,农村市场比较强调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和物质利益,而不太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以彩电为例,基本只要图像和声音清晰就可,而画中画、超重低音和环绕立体音等功能则可以省略。另一个要求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和易学易修,越复杂的产品在农村越不受欢迎。

(四)体现炫耀性

炫耀性消费,原指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凡勃伦说,有闲阶级在炫耀性消费的同时,他们的消费观点也影响了其他一些相对贫困的人,导致后者的消费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炫耀性的成分。

中国的消费者有很强的面子情结,这在农村消费者中尤为明显。在面子心理的驱动下,中国人的消费会超过甚至大大超过自己的购买或者支付能力,体现出炫耀性。影响农村居民炫耀性消费的社会因素有四个:其一,新兴的富裕阶层的生活是由温饱迈向小康的农村居民所向往的,他们是农村居民消费的参照群体;其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有能力进行相关的消费;其三,信息媒体结构的多元化促使人们生活在多种声音之中,导向在这方面进行诱导,某些了人们去炫耀消费;其四,中国人根深蒂固的“面子”观念是炫耀消费形成的心理因素之一(李宝库,20xx)。

二、农村消费者的新特征

(一)消费观念趋向城市化

购买力是由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共同决定的。收入水平只决定了购买力的大小,而消费能否最终实现,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观念。在过去由于生活水平低,农村消费者只是注重产品本身的质量,着眼于物美价廉,经久耐用。因此,产品“好”与“坏”的理性评判成为消费者购买的主要标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村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消费者把城市尤其是县城当作消费潮流的风向标,具有“仰城心理”。农村消费者的这种特性是由自身的精神水平、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所决定的。对城镇的向往也说明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消费者开始和城市消费者一样注重同类产品在质量上的差异,并对创新的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也肯花高一点的价钱去购买质量较高和比较新型的产品。“重品牌,重式样,重使用”,成为农村消费者消费观念所推崇的主要内容。因此,“喜欢”与“不喜欢”的感性评判正逐渐成为农村消费者的购买标准。

(二)消费方式出现即时化

在过去,农村消费者大多按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和夫妻生活目标制定计划,每个农民都会处心积虑盖房子,有

转贴于上文库 投资教育等长远消费的打算,消费时大致按计划进行,非常理智,很少出现盲目和突击性消费。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上文库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前计划型的消费方式已经开始向即时型的消费方式转变。即时型的消费完全按个人喜好和临时兴趣进行消费,较少考虑整体消费效益,所谓“钱多多花,钱少少花”是这种方式的突出特点。此外,在部分地区“贷款消费”和“超前消费”已被大多数人接受。据日报海外版报道,随着“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全国农村消费市场不断升温。各地基层农村信用社适时推出的各类农村消费贷款及时满足了部分有消费愿望而暂时出现经济困难的农户的资金需求,贷款消费在各地农村渐成时尚。

(三)消费内容呈现多元化

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农村消费者的消费内容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耐用消费品情况来看,随着收入的增长,农民购买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支出大幅度提高;二是由重实物消费向物质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实物消费更多地表现为生存型消费,而服务型消费更多地表现为提高型和享受型消费。服务性消费支出是用于人们支付社会提供的各种文化和生活方面的非商品性服务费用,如餐饮服务、家庭服务、医疗服务、交通通信服务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经济的发展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村居民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用于购买交通工具以及交通消费服务的支出也随之增加。另据浙江统计信息网资料显示,20xx年杭州市农村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达到2536元,较上年增长13.1%,增幅高于消费支出1.1个百分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达30%,高于上年0.4个百分点。服务性消费比重的上升,反映出农民消费内容渐趋多元化。

(四)消费层次更加现代化

在过去,与城市居民不同,农村居民的收入不高,因而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高层次的消费,消费仍以追求实用为主。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受到外出打工者带回的新潮消费观念的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逐渐从满足于过去的生存需求向更高层次发展。现在的农村消费人群的通讯工具升级很快,居民的通讯方式由二十年前的以书信为主,迅速发展为以手机和网络为主。交通通信工具的更新换代已不是新鲜事,例如,现在的农村居民更多地拥有了买手机、电脑和电子影像产品等消费愿望,并且这些商品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年轻人的手机一般都换过几个了,农村里有相当一部分的中老年人都要用手机,并且相当一部分农村居民已在谈论着自己的品牌采购计划。不同地区农村富裕程度差距拉大,消费习惯与需求出现明显差异。国家的统计表明,20xx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而20xx年城镇居民人居收入为1.05万元。不难发现,以浙江为代表的富裕省市农民购买能力已经非常接近城市居民。

三、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路与对策

(一)努力拓展新型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有了明显增加,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较大改变。富裕起来的农民紧跟时代潮流,各种富有时代特征的新型消费正在悄然兴起。如购物到超市,体检进县城,轿车买回家,城里购房农村种地等。

对于生产和服务企业来讲,必须真正认识到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性,加强市场调研,寻找消费热点。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信、旅游、休闲和餐饮等会日益成为新的消费领域;图书、网络和文化艺术等精神产品消费和教育培训等提升个人素质的消费也会不断增加。因此,可通过“量体裁衣”的独特经营方式,把握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和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二)重视农村市场调研,更好满足消费需求

市场调研是企业生产、经营和销售的基础。企业要重视农村消费市场调研工作,深入细致地研究农村消费市场,了解农村消费者的需求状况和消费观念等。

农村市场不是城市的延伸,许多企业把启动农村市场当成是处理自己库存积压产品的“回收站”,他们并不研究农村市场的真实需要,而是处处以城市为准坐标系,直接沿用城市的老方式,这无疑将影响企业在农村市场的发展。从产品的设计开始,企业要深入农村目标市场,调查影响农村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根据农村市场的特点调整产品结构和产品组合,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选择恰当的市场细分标准对农村市场进行细分,准确选择企业的目标市场并准确进行市场定位,不断创新营销方式以满足农村消费者的需求。

(三)优化农村信息环境,促进消费需求顺利实现

信息环境方面的城乡差异主要反映在互联网、计算机和有线电视入户率方面。在电脑拥有量上,以浙江为例,20xx年浙江城市居民每百户拥有的电脑是农村的3.4倍;在有线电视入户率方面,20xx年浙江城市家庭基本普及,农村入户率仅为57.4%。与城市消费者相比,农村消费者整体对媒体的接触程度较低,接触方式较为单一,消费信息的接触渠道较为有限。但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在农村的应用并普及,农村手机用户和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这些信息沟通工具必将会对农村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和完善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虽然新农村建设正在进行中,国家也采取了各种相应措施拓宽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包括图书下乡、开办村级阅览室、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以及电脑等“家电下乡”活动。但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有限,加上各地的执行力度不够等因素,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传统的电视、报纸和广播等,信息获取渠道单一。要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需要更好地针对农村的环境,用最合适的方式来进行信息传播,如更好地利用互联网。互联网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信息来源渠道,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还未得到充分利用,只有小部分农村用户(比如学生和少数有电脑的人)使用,并且更多人将其作为一种娱乐工具,而不是一种信息收发渠道。

(四)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促进产品销售

农村消费市场地域分布广,居民分散,在高度分散的农村消费市场上建立统一的营销网络无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渠道过长和过短都会增加企业的运作成本,渠道长度影响农村消费者的购买成本,而渠道宽度则影响农村消费者的选择性。所以,销售渠道问题是制约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任何企业要在全国范围内依靠自己的资金建立完善的农村消费市场渠道都是不太现实的,这样做也肯定会造成企业成本太高。即便企业实力雄厚能够支撑这个巨大的网络,那么,人力资源方面的匮乏也是任何一个企业不敢小觑的一个瓶颈问题。而商业资本则早已在拓展农村消费市场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些大的零售公司、连锁经营企业早已进军县级市场,占据当地商业中心,占据县级市场的主要零售份额;企业应积极与这些零售商家合作,充分利用已有的销售渠道,促进本企业产品的销售。

(五)重视售前消费引导,加强售后服务

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于从众趋同,口口相传是农村居民获得品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因而在农村开展口碑营销是上策。要通过口碑赢得农村消费者,必须首先在产品上下功夫,应有针对性地设计实用、可靠的产品,而不是简单或者追求短期利益地向农村倾销在城市已经过时的产品;其次,要重视售前引导,要善于利用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让他们成为品牌或产品的宣传者和示范者,意见领袖广泛接触各类商品信息,敢于尝试新商品,并与他人充分分享自己的消费经验。因此,可以从这些意见领袖人手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其感到满意之后他们将会带动周围的消费者,成为某一品牌的使用者。

真正的营销始于售后,企业也需在产品的售后服务方面提供保障,尤其是耐用消费品。性能复杂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这将极大地损害农民利益,影响他们的购买意愿。因此,为减少企业及农村消费者不必要的麻烦,必须确保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消除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把售后服务网络延伸到农村,这将是维系农村客户关系的根本。 转贴于上文库

第五篇 试论把握就业市场特征拓展就业工作途径_其他相关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市场特征 就业市场

论文摘要:当前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性,当务之急是把握枕业市场特征,拓展就业工作途径。、社会用人单位与高校应该共同致力于优化市场环境,如建立就业信息网、调整课程和专业设里、强化就业指导、规范用人机制等。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已引人市场机制,新的就业机制已逐步为社会和毕业生所接受。但随着高等学校学生就业体制的转变和就业市场竟争的加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所以,当务之急是把握就业市场特征,拓展就业工作途径。

一、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基本特征

政策的施行,改变了计划体制下传统的就业模式,推进了学生就业进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自主选择的市场化阶段。从统包统分的毕业分配方式到初步建立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分配呈现出以下四个发展变化特征:

(一):从制定计划到提供服务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毕业分配,在高校学生就业中发挥的职能是:制定计划,决定学生工作单位的地区分布与行业分配。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的职能是:以政策为主导,提出毕业生就业的方向性意见,引导毕业生朝指导的方向流动。进人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阶段,的基本职能转人就业服务阶段,如专门为毕业生建立人事代理制度,破除了毕业生和单位的人身依附关系,养老保险、职称评定等都可以通过人事代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得到解决。Www.0519news.coM人事代理制度给予毕业生充分择业的自由,使毕业生实现自身价值时没有后顾之优,从而使毕业生就业的范围更广、机会更多、方式更灵活。

(二)高校:从分配管理到提供指导

统包统分的毕业分配阶段,高校的职能是:进行分配管理。学生的去向全由学校的学生主管领导或辅导员决定。的就业市场化阶段,毕业生就业基本上是以学校为中介推荐就业,学校的任务是进行就业指导,因为毕业生初次就业,时间性强,群体性强,加上他们年轻、缺少经验等,这就要求学校做大量教育和指导工作,以学校为中介推荐就业,学校既可以把用人单位可靠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又可以把学生的综合表现情况提供给用人单位,供需双方都可从容地双向选择。

(三)学生:从被动分配到自主选择

在计划分配体制下,毕业生就业只是等待分配,个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中。自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建立与完善人事代理制度,大学生择业观以及择业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已从依赖于国家“统包统配”、“包当干部”的思想转变为自立自强、的意识。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爱好、志向,从一个单位部门转到另一个单位部门。

(四)企业: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在计划分配时期,毕业生能否分到好的单位,往往不是以个人的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为依据。就业市场化后,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实际是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较量。要想成功就业,获得理想工作,在学校期间就必须刻苦学习,自觉按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掌握实用技能,提高择业技巧,只有这样,毕业生才能找到理想的、适合发挥自身才能的岗位。

二、拓展就业工作的主要途径

(一)找准就业市场

不同类型的高校具有不同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培养方向都不一样。高校要根据本校的特点寻找适合于毕业生就业的不同职业,开辟不同的就业市场,要十分注意市场对象的需求性。毕业生也要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长项,找准适合于自己就业的用有所长的行业和岗位。

(二)提高人才质量

高校在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活动中,要把坚守质量、信誉作为实施“营销”战略的重要之举。第一,在人才培养上注重质量。从学生进校到毕业要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和教育管理,使学生人人成为“合格品”。第二,在推荐就业时保证质量。一是提供给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档案,内容记载具体,提供的各种证件材料实事求是,推荐意见恰如其分。二是对由学校直接选派到用人单位的毕业生,要坚持公开竞争、择优推荐的原则。    (三)建立就业信息网

一方面要将毕业生的情况向社会、向就业市场作宣传;另一方面要将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信息提供给毕业生,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再一方面,要对已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进行一定范围的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意见和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以对在校生的培养和教育起到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要充分利用毕业生就业供需信息网络,沟通行业间、地区间、学校与用人单位间的信息,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

(四)主动抢占就业市场

在就业网络全面铺开的情况下,谁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掌握的量大,谁就能抢占这块就业阵地。高校应组织力量,全面,四处联络,主动出击。第一,动员全校所有教职员工提供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后用信函电话联系;第二,充分利用往届毕业生分布的地理优势,建立信息站或信息点,及时向高校反馈各地就业市场需求状况,以便于研究决策;第三,将毕业生的供给资源及专业资料介绍,汇编成册,寄送到有关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便于用人单位参考选择毕业生;第四,组织力量走出去,了解需求态势,巩固原有就业市场的同时,开辟新的就业渠道;第五,加大学校毕业生的宣传力度,把学校和毕业生推销给企业,然后再建立合适的企业和学校的联系渠道,进一步挖掘就业市场;第六,利用各地校友会,形成就业信息网络,开发就业市场。

(五)优化就业市场环境

要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形成公开和公平的择业、选才竞争机制非常重要。因此,有义务通过制定规则,优化市场环境,限制违法违规行为,保证毕业生就业的自主竞争得到充分实现。

(六)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高校专业结构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方向,人才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高校应在了解劳动市场的各种需求动态和本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状况的基础上,自主设置合理的专业结构。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自觉按就业市场反馈的需求信息和用人要求,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力争培养出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七)强化就业指导职能

随着就业市场体系的形成,不但在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就业管理机构,而且在人事与劳动部门,亦应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状况和国家颁布的有关就业方面的政策文件,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选择合适的职业。

(八)规范用人机制

“双向选择、”使用人单位有了自主选才的机会和权利。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人,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用人单位拥有越来越大的用人自,可以直接到市场公开招聘、择优录用、选拔合适的人才。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逐步规范化、法制化和有序化,用人单位必将形成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此外,这种竞争的用人机制,使用人单位必须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工作条件,才能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总之,在目前就业市场相对疲软、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高校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管培养而不闻“销路”的观念,要树立培养、就业“一条龙”服务的全新观念,结合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践基础,拓展就业工作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就业顺利进行,完成国家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wenkubaike/tuozhan/3906.html

《论后现代美学对现代美学的“身体”拓展_美学论文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