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作文大全 > 更多作文

春节习俗说明文范文

2024-03-11
【春节习俗说明文 第一篇】

春节,又称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习俗,春节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索春节的习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春节的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贴春联。在农历年的前一天,人们会用红纸写下吉祥的对联,并在门口贴上。这个传统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年,祈求家宅平安、福气满满。春联中的字句要有吉利的意义,如“福”、“寿”、“喜”等,寓意着美好的祝福和期望。贴春联也是一种家庭成员团聚的象征,家人们一起凝聚在一起,亲手装饰自己的家,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了贴春联,舞狮和舞龙也是春节的传统表演。舞狮是中国民间舞蹈的一种,通过人们身着狮子舞服,模仿狮子的动作和神态,来表达欢乐、庆祝和致敬。舞龙则是通过巨大的龙形舞龙灯,展现出龙的形象和力量,寓意着辟邪和招来好运。这些表演通常在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中进行,吸引了无数人们来观看和参与,增添了欢乐气氛。

除了这些具有视觉效果的习俗外,年夜饭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重要习俗之一。年夜饭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在这一天,家人们会欢聚一堂,共同享用丰盛的美食。各式各样的菜肴摆满了桌面,象征着丰收和幸福。除了美食,年夜饭还有许多有着特殊意义的传统食品,如饺子、年糕等。吃饺子象征着团圆,寓意着一家人在新起点上共同发展;吃年糕则象征着新年步步高升。在年夜饭之后,家人们还会一起观看春晚,传统的文艺演出,为新年增添节日的气息。

除了以上提到的习俗外,还有一些其他传统习俗,如放、走亲访友、穿新衣等,这些都是为了祈愿新年吉祥如意、幸福安康。中国各地的春节习俗也各具特色,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春节习俗不仅仅是一个节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春节习俗的庆祝,人们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在当代社会,虽然生活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春节习俗仍然被保留并且发展着。通过传承和弘扬春节习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感受到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团结和谐。春节习俗不仅是中国人内心的寄托,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重要纽带。让我们珍惜这一瑰宝,传承并发扬下去,为中华文化的光辉璀璨增光添彩。

【春节习俗说明文 第二篇】

照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大概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

这天,是家乡过小年的日子,说是小年,不如说是过春节的彩排。晚上,天一擦黑,就听见一阵阵声响起,这是要吃水饺了,每一年的这天吃睡觉之前都要放,再烧些纸钱送灶王爷上天,干完这些才能吃水饺。每当这一天晚上,村子里就会传出一阵阵参差不齐的声,那声音直冲云天。这天还要把屋子整理好,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腊月三十也就是家乡人口中的大年了,这天中午12点,每家每户贴对联。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顿团圆饭,吃晚饭,家里的男人们就去别人家拜早年,女人们在家里等待别人拜年。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每家每户也都开始包水饺了,但都在炕上包,边包水饺边等待。包完水饺,就一起围坐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了,睡觉要等到晚上十二点时才能吃,吃完水饺才能睡。

正月初一早晨,人们穿上新衣,这时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时要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要压岁钱了,收完了压岁钱,就一起出去拜年,到那家串串,到那家走走,拜完之后就在家里等待别人来拜年。

过完春节后的几天更不能闲着了,还要到别的亲戚家这样子来回走动,晚上还要请在村子里的长辈吃饭。初二晚上包好水饺,凌晨四五点钟去给死去的'亲人上坟。春节后的几天晚上村里开着路灯,小孩子们都出去放各种礼花。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这天必须要吃元宵,晚上全村一起放礼花,各种各样的礼花在天空中呈现出来,给蔚蓝的天空添上了几笔彩色。

春节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过去之后,天气逐渐变暖,孩子们开始上学,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起来。

【春节习俗说明文 第三篇】

“新年到,新年到,家家户户真热闹。贴春联,放,包饺子,做年糕……”唱着这首童谣,春节的脚步离我们渐渐近了。

腊月二十以后,妈妈就带着我忙着办年货,街上的货物琳琅满目,办年货的人可真多,你看,一些阿姨们正在商店选购“新年礼服”呢,周围围着一群可爱的“小天使”,笑嘻嘻地吵着闹着要买新衣服、新玩具。我牵着手来到超市,买蔬菜和零食,超市里的人来来往往,都忙着选购各种年货。我们一番精挑细选来到收银台时,付钱的人犹如一条长龙,过了半个小时,我们才满载而归地回到家。期盼新年快快到来吧!

期盼已久的除夕终于到了。晚上,爸爸把早已准备好的拿到院子里,我穿上新棉袄,下楼准备去放。我拿起打火机,点燃“飞碟”的`引线,只听“啪”的一声,“飞碟”了,闪出许多美丽的火花,真好看!我又点燃“天女散花”的引线,可很久都没有动静,我正准备走过去瞧瞧,它一下子升向天空,绽开了,五颜六色,真美!

伴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枕着压岁包进入甜蜜的梦乡,一觉醒来,正月初一,妈妈一早就给我煮饺子吃,因为有人说,新年不吃饺子,就会冻掉耳朵;吃完饺子,爸爸妈妈就带着我去走亲戚拜年,每拜完一家,长辈就发给我压岁包后,我接过压岁包就赶紧装进我的新衣服里,回到家后,我的衣服口袋就已经装得满满的了……过新年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才真叫一个乐呀!

春节真是个吉祥的节日、团圆的日子呀!我喜欢春节!

【春节习俗说明文 第四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是我们中华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在这欢乐喜庆的日子里,在外辛苦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从四面八方赶回家过年。在大年二十九的凌晨,我和爸爸也从遥远的安徽部队赶了回来。

就要过春节了,家家户户都在做大扫除,如擦窗户、打扫卫生死角、洗被子、拖地板……把家里打扫得净净,一开灯,就像进了新家似的。把旧的春联撕下来,贴上新的春联。我也写了我最拿手的春联,送给了很多的亲戚朋友,他们都夸奖我写得特别好。爸爸还问了我怎么样去区分上下联,我回答道:春联要分上下联就看这两竖行的最后一个字,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

晚上六点钟,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桌子上已经摆满了色香味全的菜,年夜饭正式开始了。一边吃,外公一边告诉我每道菜的寓意。饺子,像元宝一样,兜财的,象征有财运;汤圆,表示团团圆圆;红烧大鲤鱼,这道菜不能全吃完的,剩下的鱼代表“年年有余”;八宝饭,表示生活甜甜蜜蜜……原来年夜饭有这么多学问啊。

正在吃着说着呢,外面“噼噼啪啪”地在放炮仗了,焰火照亮了整个夜空。我也坐不住了,拉着爸爸,妈妈,外公和外婆一起去放焰火了。我先挑了一个最大的,迫不及待地点燃导火线,只听“嗵”的一声,一个红色的火球飞向夜空,还没等红的消失,又窜出一个黄的,接着又是蓝的、绿的……一颗接一颗划过夜空,异常美丽。爸爸又点燃了五颜六色的`魔术弹,一会儿闪耀在西边,一会儿闪耀在东边,还有“三角菊花”“大地开花”竞相开放,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啊!

放完了焰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可真多呀:有相声,有小品,还有歌舞杂技表演,最精彩的还是刘谦的魔术和赵本山的小品了。节目一个比一个有趣,一个比一个精彩,看得我们一家人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捧腹大笑……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爸爸、妈妈用短消息给亲朋好友们送去了新年的祝福。

我爱我们的风俗,更爱我们的节日——春节!

【春节习俗说明文 第五篇】

做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的风俗。民间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以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其实吃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但有时人们也会买一大筐豆腐以吃其来充饥等)。

接玉皇

旧俗、新俗都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闲暇娱乐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

照田蚕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

千灯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等活动。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zuowendaquan/zuowen/467733.html

《春节习俗说明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