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文库百科 > 典故

赴汤蹈火成语典故__成语大全五篇

2022-01-18

典故】导语,大家眼前所阅览的本篇共有5169文字,由蒋坤峰潜心修订之后,发布于范万文网(fwan.cn)!范万文小百科:

竹林是由竹类植物组成的单优势种群落,在全市分布广泛,而且种类众多,有毛竹、哺鸡竹、淡竹、早竹等。分布面积最大的是毛竹林,一般多分布于海拔9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上,植株一般高10~12米,秆径6~13厘米,盖度为75~95%。

吏部,是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时,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号称“天官”)。“吏”指文职官员,多是“官吏”齐称,相当于现代的文职公务员。吏部下设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类似今天的中共中央组织部。(也有通常掌管全国官吏的说法。)唐朝前期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将主试权转礼部管辖。唐朝中期,尚书省职权为诸使职侵夺,本部对于官员的任免权力日渐削弱。长官称吏部尚书,置吏部侍郎二人。一度曾改称司列、赴汤蹈火成语典故__成语大全五篇假若你对这文章的写作能力需要改进或者修正,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篇 赴汤蹈火成语典故__成语大全

“赴汤蹈火”这则成语的赴是走向;汤是滚水;蹈是踏。赶汤蹈火,指即使滚烫的水,炽热的火,也敢于践踏,形容不畏艰验,奋勇向前。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嵇康,字叔夜,谯国铨(今安徽宿县西)人。他曾与山巨源(山涛)等七人一起游于山林,被称为“竹林七贤”,司马氏专权后,嵇康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居山阳,而山巨源后来在司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从此看不起他。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散骑常侍时,想请嵇康出来代理他原来的吏部侍郎官职,遭到了嵇康的坚决拒绝。不久,山巨源收到了门人递上的一封信。拆开一看,是嵇康给自己的一封绝交信。他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信中嵇康列举老子、庄子、柳下惠、东方朔,孔子等先圣,说自己“志气可托,不可夺也”。

接着又写到自已倾慕尚子平、台孝威(后汉隐士),不涉经学,淡泊名利。信中表示他蔑视虚伪的礼教,公然对抗朝廷的法制,以禽鹿作比,鹿很少见有驯育服从的,大的如果羁绊、束缚它,那它必定狂躁不安,即使赴汤蹈火,也不在乎;哪怕是用金的马嚼子来装饰它,拿佳肴来喂它,它还是思念树林、向往草地的。以此表示如果司马氏请他做官,他就会像野性难驯的糜鹿“狂顾顿缨,赴汤蹈火”。表达了坚决不在司马氏中任职的决心。由于嵇康时常发表一些讥刺朝政和世俗的言论,司马氏统治集团对他十分忌恨。景元三年(262),曾经受到嵇康奚落的司隶校尉钟会,以言论放荡、毁谤朝廷等罪名对嵇康横加诬陷。嵇康被司马昭下令逮捕入狱,不久便被杀害。

第二篇 巧答避杀身__历史典故

清乾隆年间,文字狱盛行。杭州南屏山净慈寺有个叫智深的和尚,此人聪明机灵,却心直口快,喜欢谈论天下大事。

乾隆皇帝对此人早有所闻,总想找茬儿惩治他。一次他巡视江南来到杭州,便化装成秀才来到了净慈寺。

乾隆随手在地上拾起一块劈开的毛竹片,指着青的一面问智深:“老师父,这个叫什么呀?”按照一般的称呼,显然叫“篾青”。智深正要回答,蓦然从乾隆的言谈举止中意识到了什么,便眼珠一转,恭敬地答道:“这叫‘竹皮’。”

乾隆随即将竹片翻过来,指着白的一面问道:“这个又叫什么呢?”

“这个嘛,”智深心里想着:这个本来叫“篾黄”,若回答叫“蔑黄”,则正中乾隆计策,于是便巧妙地回答道:“我们叫它‘竹肉’。”

这样,乾隆惩治智深和尚的目的没有达到,虽然心里不悦,但也不便发作,只好佯装笑脸道:“真是新鲜好听的名称。”说罢,悻悻而归。

原来:“篾青”、“蔑黄”分别与“灭清”、“灭皇”谐音。如果和尚直筒筒说出来,乾隆皇帝便可以此判他有“灭清”、“灭皇”之罪,治他于死地。

第三篇 中国古代四大丑女__历史典故

中国历史上有西施、貂婵、贵妃、昭君四大美女。她们常常成为历代文人骚客或褒或贬的吟咏对象。中国历史上也有四大貌丑而德美、容陋而才佳的丑女。

古代最出名的丑女,当首推嫫母了。汉王子渊《四子讲德论》中云:“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但她为人贤德,屈原《九章·惜住》曰:“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内助有功。”

人们常用“貌似无盐”来形容丑女,这“无盐”指的是战国时期齐国无盐县(今山东东平县东部)的丑女钟离春。书上说她“四十未嫁”,“极丑无双”,“凹头深目,长肚大节,昂鼻结喉,肥顶少发”,而且“皮肤烤漆”。但她关心国家大事,曾自己去谒见齐宣王,当面指责他的奢淫。宣王十分感动,立她为后,元人还将她的事迹编成杂剧,赞扬她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举案齐眉”这个成语讲的是东汉贤士梁鸿的妻子孟光的故事。相传孟光随梁鸿至吴地为人做佣工。梁鸿当家,孟光每为具食,举案齐眉,以表示对丈夫的敬重。但这位贤妇的模样却“粗陋无比”,“肥丑而黑”,能“力举石臼”。据说梁鸿未婚前,就名气很大,许多人家要把女儿嫁给他,他都不答应。孟光未嫁时,有人给她做媒,她都不肯嫁,说是“必嫁梁鸿”。夫妇婚后第二天,孟光就脱去新娘绮罗之服,换上粗布衣衫,操持家务,后随梁鸿隐居霸陵山中,男耕女织,吟诗弹琴,夫唱妇随,过着清贫而和谐的生活。

东晋的许允娶阮德尉的女儿为妻,花烛之夜,发现阮家女相貌丑陋,匆忙跑出新房,从此不肯再进。后来,许允的朋友桓范来看他,对许允说:“阮家既然嫁丑女于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许允听了桓范的话,跨进了新房。但他一见妻子的容貌拔腿又要往外溜,新妇一把拽住他。许允边挣扎边同新妇说:“妇有‘四德’(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种德行),你符合几条?”新妇说:“我所缺的,仅仅是妇容,而读书人有‘百行’,你又符合几条呢?”许允说:“我百行皆备。”新妇说:“百行德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说皆备呢?”许允哑口无言。从此夫妻相敬相爱,感情和谐,白首偕老。

第四篇 才高何曰八斗__历史典故

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以善于刻画自然景物著称,是山水诗派的创始者,曾言:“天下才共一石(我国古代容量单位,1石=10斗),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子,生前封陈王,死后谥号思,故世称陈思王。他的文学才能,为当时和后世所推崇。所以谢灵运在自负的同时,又对曹植作了高度的评价。

后人因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如唐李商隐《可叹》:“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又唐徐夤《献内翰杨侍郎》:“欲言温暑三缄口,闲赋宫词八斗才。”

第五篇 三叩九拜的来历__历史典故

古人行跪拜礼,主要是当时的物质条件和生活习惯。

在汉代以前没有凳椅,人们进食、议事和看书时,只在地上铺一块苇席或竹篾,即席子。人坐在席子上,称为“席地而坐”。如果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当时,就连最高统治者也是“席地而坐”,只不过他们坐的席子比普通老百姓的好一些。

古代的“坐”与现代人完全不同。古人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坐在后脚跟上,脚掌向后向外分开。实际上,古人的“坐”,就是现在的跪。古代接待宾客时,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引身而起”,使坐变成跪,然后俯身向下。就这样,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跪拜礼。

汉代以后,渐渐有了高座和凳椅,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原来的“坐”起了很大变化。但跪拜礼仍然存在,变成了等级的标志,广泛运用于官场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礼。民间的祭祀、祝寿等,跪拜礼仍世代相传。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wenkubaike/diangu/3282.html

《赴汤蹈火成语典故__成语大全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