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报告 > 调研报告

县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五篇

2022-02-13

调研报告】导语,你眼前所欣赏的本篇文章共有60968文字,由朱成新仔细修订后,发表到范万文网!范万文小百科:

一是是汉语词汇,读音为yī shì,解释为一概。

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2001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县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五篇欢迎大家来收藏,希望对你有帮助!

县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研报告 第一篇

在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中,对我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以下调查. 一、县域经济发展方式 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县委、县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中...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在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中,对我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以下调查。

一、县域经济发展方式

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县委、县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农业

(二)工业兴县,二产快速发展

至今年10月底,全县完成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4.84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为80.7亿元,增加6.3%。

(三)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现代服务业

海盐县又有南北湖、秦山核电、白塔山、绮园等旅游资源。南北湖风景区通过核心区整治、景点建设,风景更加优美,游客量迅速增加,今年1至10月,已接待国内外游客137.95人次,旅游收入达9.98亿元。

商贸业随着海盐县经济的发展也日益繁荣。目前海盐县已登记注册的各类商品交易市场25家,其中可称为专业市场的有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木材市场、泰发车城、中国国际紧固件五金城、海安汽贸汽配城和二手车交易市场5家。

随着“一城三地”战略的深入实施,海盐县三产也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也不断加大。今年1至10月底,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达到33.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

二、海盐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宏观我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可谓不错,但微观一、三、三产业的发展方式,不难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海盐县办县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还没有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次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第一产业。由于小城镇建设滞缓,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由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还不完善,影响了要素的集聚。因此,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高。传统农业在农业总收入中还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优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程度还不高。

2、第二产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的企业比例较高,产业链还没有形成。再加上节能排污指标趋紧,企业发展的形势日趋严竣。海盐县的外贸产品集中于紧固件、玩具、服装等几类传统优势出口商品,面临着出口政策调整的影响、币升值的冲击及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产业升级迫在眉捷。

3、第三产业。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海盐县是临港地区,有着丰富的岸线资源,还有海河联运的优势。利用岸线及海河联运的资源,兴建码头、发展物流可以说是实现海盐县经济新增长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步子还迈得不快。海盐县有南北湖、秦山核电站、白塔山、杭州湾跨海大桥、绮园、天宁寺等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近年来,旅游资源虽然在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成效也比较明显,但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整合,设施还不够完善。按照市场发展阶段标准划分,海盐县部分专业市场仍

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多数还处于低级市场形态,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市场还未形成。

三、转变海盐县经济发展方式的设想

面对海盐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如何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我县经济新的增长。在中国党第十七次上的报告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领先第二产业推动向领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领先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领先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报告结合海盐县的实际,对转变海盐县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以下设想:

(一)优化第一产业

新农村建设是优化第一产业的有效载体。要以贯彻党的精神,推进社会主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致力农村经济转达型。一是要全力推进中心镇建设。根据“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要素集聚、合理错位发展”的原则,建设新型城镇,打造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聚水平,逐步形成与新型城镇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行业齐全、业态先进的商贸服务体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加快转变。二是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特色产业。在海盐县农村经济发展中生猪、水果蔬菜、淡水养殖、花卉苗木等已显示出比较优势。要继续做大、做优这些产业。三是要大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种养大户等各类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四是要实施农民自主创业“领头雁”工程,培育一支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农业经营人才队伍。五是要规划建设面向长三角的区域性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进一步拓宽农副产品销售的渠道。

(二)做强第二产业

工业是强县之本。必须坚持走工业强县的道路,根据海盐县工业发展的实际,要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一是要优化结构,加快发展临港工业。按照《海盐县临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空间布局、发展重点,选择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符合临港元产业发展规划有好、大、优落户临港地区。通过好、大、优项目建设的带动,推进工业结构升级,提升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壮大支柱产业集群,形成以临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提高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实施“名牌工程”,走品牌经济之路。针对我县特色优势产业,制订品牌建设规划,打造海盐产品、行业品牌,做强我县现有企业。三是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独特功能和作用,是解决就业、开发资源的有效载体。要进一步拓展全民创业领域,畅通创业通道,支持各类民营创业主体进入垄断性行业和领域,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进入社会事业领域,进入金融服务业。

(三)做大第三产业

我县三产的潜力还相当大,挖掘潜力,做大三产,是转变我县经济发展方式的明智选择。一是按照《海盐县临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浙北重要的区域性物流转换中心”的发展思路,加大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构筑外海码头、物流基地的建设平台。引进外海码头、物流企业等重大项目。二是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按照“先进、开放、绿色、休闲”的发展目标,整合南北湖风景区、秦山核电、大桥观光、白塔山海岛等旅游资源,形成海盐旅游的大格局,并以旅游业带动宾馆、饭店、商贸等消费需求。三是壮大城市经济。按照“整治、提升老城,规划、建设新城”的城市发展目标,加快老城区整治步伐,同时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有序推进滨海新区建设,构筑一个集商务、旅游、休闲、文化于一体的自然生态良好、文化品位高尚、滨海特色鲜明的城市新区。四是加快专业市场建设。乘杭州湾跨海大桥、杭浦高速的建成通车,我县成为浙北乃至长三角区域性的交通节点的机会,采取整合提升、培育扶持、引进建设等各种措施,加快发展专业市场。以大市场、促进我县三产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互间是由内在联系的,在发展中,要努力寻找互相之间的联系点和结合点,积极探索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的新路子,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转变。

四、加快海盐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号召,也是实现县域经济新增长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里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机制

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党的号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省委号召“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建议在贯彻党的精神和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发展战略中,一定要树立起创新的理念,创新工作机制,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获取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一审一核”和职能归并,简化审批程序,强化后续监管。推行“下沉式”的管理体制,按照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下放权限,扩权强镇,增强镇(区)基层发展活力。二是创新考核机制。建议建立以亩均投入、亩均销售、亩均税收论英雄,以单位减排、单位节能、单位降耗论英雄的考核机制,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加快转变。三是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试点。研究制定土地股权的界定、设置、分配、管理等方面的操作细则,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四是建立倒逼机制。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加大差别电价的实施力度。制订淘汰劣势产业的相关标准。从产业能效、土地集约、环境保护、投入产出、工艺技术等方面,提出界定有关淘汰劣势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同时制定鼓励劣势企业退出的相关政策,加快淘汰劣势行业和企业,促使产业主体提升层次。五是创新机制。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做好银企抵押、项目包装。引进县外商业银行,搭建新平台,探索直接新途径。同时,搭建外资、内资、民资的新平台,尽可能让项目建设的资金从多渠道涌入,突破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缺乏的瓶颈。

(二)开展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动力

县域经济的发展要靠项目作支撑。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需要大项目作引领。因此,可以说招商引资是加快海盐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眼下,杭州湾跨海大桥即将通车,海盐县打造“一城三地”的发展战略已经明确,“以港兴区、港区联动”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已经形成。建议抓住机遇引进与港区开发关联度高的大项目,延伸产业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建好平台,增强吸引力。加快海盐东段的围涂工程建设,抓紧实施海河联运规划内的内河航道改造工程,加大县开发区、海盐港区内的道路、电、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筑招商引资的平台,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商来海盐投资创业。二是实施接轨战略,拓宽招商引资路子。利用我县与上海地相连、人相亲的优势,深入实施接轨上海、长三角的战略。利用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的机遇,主动承接杭州、宁波、慈溪等地的产业转移。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临港产业”的总体思路,坚持引内和引外并举,完善产业招商、节会招商、“以民引外”,“以外引外”。积极探索网络招商、中介招商与代理招商,构建立体招商体系,扩大覆盖面,提高成功率。

(三)引进高新技术,培养各类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广泛开展技术协作,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因此,建议:一是要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协作,运用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改造我县传统的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引进人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人。要从转变我县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出发,不拘一格引进人才,特别是各类科技人才,培育人才高地。三是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随着“一城三地”战略的深入实施,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的市场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技能,以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海盐县委、县也已作出了部署,我们相信只要按照党及县委、县的部署,理清发展思路,扎扎实实地工作,海盐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定会不断加快,海盐经济一定会出现新的腾飞!

市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二篇

根据市政协“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方案,4至6月,“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发展情况”调研组在华艾副主席的带领下,会同市经信委、建委、工商联等相关部门,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有关部门情况通报,召开30家企业及12家在肥异地商会负责人座谈会,深入安徽利华塑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实地调研,赴外地学习考察等方式进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发展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近年来,在市委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我市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合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最具活力的增长源,已成为提供就业岗位的主渠道,已成为改善经济结构促进转型发展的生力军。

(一)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2022户,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97%,完成工业总产值3639.9亿元,同比增长26.6%;实现增加值912.4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比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高8个百分点。20xx年全市中小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52.9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比全市工业平均增速高8.8个百分点;完成各项税收156.3亿元,同比增长52.8%,增速比全市工业平均增速高28.5个百分点。

20xx年,我市纳入统计名录库的具有建筑业资质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835家、劳务分包企业178家,分别较上年新增32家和3家。从资质等级看,承包企业中,特级企业3家,一、二、三级企业分别为117家、287家、428家;劳务分包企业中,一级、二级、三级企业分别为125家、27家、26家。私人控股企业648家,占全市建筑业企业总数的77.6%,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7.83亿元,占全部产值的40.3%;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企业规模壮大。20xx年,全市民营工业企业9319户,较上年增加1584户,注册资本362亿元,较上年增加71亿元。全市民营建筑业企业9096户,较上年增加979户,注册资本228亿元,较上年增加44亿元;全市建筑业个体工商户326户,较上年增加62户,资金总额4000万元,较上年增加1000万元。8家企业入选20xx年中国建筑业企业双百强,4家幕墙企业获得中国幕墙50强企业,5家企业获20xx年度全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

2.投资势头强劲。20xx年,全市中小企业用于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累计完成102.7亿元,同比增长32.5%,增速比全市工业平均增速高17.3个百分点。今年截至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完成投资1291.41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3.8%,民营经济投资已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3.科技含量增加。20xx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61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3.5%以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1.5%,其中,民营企业占85%以上。期间,全市10项建筑业新技术得到推广,专利申报逐年增加;轨道交通1、2号线、新桥国际机场等建筑工程开工建设和完成,标志着我市建筑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4.发展贡献增强。20xx年,民营经济贡献率达66%,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到65.9%。整个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76.5%,拉动经济增长10.3个百分点;个体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11.5%,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我市70%的就业岗位来自于民营企业;20xx年,建筑业从业人员达90万人。

二、我市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总量不大实力不强与经济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我市民营经济无论是企业户数、企业规模,还是贡献水平,与经济发展总体要求,与省会城市地位要求,与先发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缺乏全国叫得响的知名企业。20xx年,我市没有一家本土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也没有一家民营企业登上全省百强企业前10位排行榜。

(二)成本增加致使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

一是用工成本攀升。企业普遍存在用工难,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同时,企业社保缴费基数逐年增加,企业用工成本普遍上涨10-35%以上。二是难贵。目前,我市民营企业资金需求满足度仅为52%,缺口约为190亿元左右。普遍反映抵押要求过高,手续繁琐,费用昂贵,年利率10-15%的占42%,15-20%的占10%,年利率超过20%的占4%。20xx年,我市建筑业全年财务费用10.7亿元,同比上升75.9%。三是资金占用较大。民营中小配套企业,以现金购入原材料,产品回款周期较长。民营建筑企业单个项目的投标、履约、农民工工资以及质量保证金占工程造价的比重较大。民营建筑企业平均利润低,综合近期企业年检情况来看,近三成的小微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三)产业链不长、配套不健全导致民营企业难以集聚发展

民营企业市场依赖度强,自身聚集资源力度弱。在关联配套企业方面,我市的工业企业产业链不长,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够,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特别是本土企业配套率不高。一些民营企业反映,在园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交班次和线路安排、员工住房保障等方面不够健全,给民营企业和员工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四)企业转型升级缺乏动力致使民营企业层次较低

近年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外需不振、产品积压、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一些民营企业家难以把握市场需求,投资意愿下降,动力不足;科技创新成本高、风险大、见效慢,不少民营企业望而却步。调查显示,20xx年底,工业民营企业户均拥有专利数2.4件,科研经费投入比20xx年增加的占29%,持平的占15%,52%的工业企业没有科研经费支出。

(五)企业资质问题制约民营建筑企业壮大规模

目前,我市建筑业企业高资质等级企业少,低资质等级企业数量庞大,总承包资质特级企业仅有3家,远低于南通的15家和绍兴的17家。低层次的价格竞争激烈,建筑企业外埠市场逐渐萎缩。20xx年,我市建筑企业在外省完成建筑业产值532.97亿元,同比增长3.5%,远低于20xx年的20.1%。民营建筑业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缺失,制约了企业资质升级,也影响企业拓展外省市场。

(六)企业与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政策落实力度弱

民营企业普遍反映,近年来的不少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由于政务息渠道少、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的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不够,有近三分之一的民营企业家不了解省市的民营经济政策。有些政策门槛过高,难以惠及民营企业,52%的小微工业企业没有受到政策的扶持。有些政策兑现周期长、手续繁、打折扣、办事难现象依然存在。

三、加快发展我市工业建筑业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一)壮大总量,提升质量

要以壮大总量、提升质量为重点,既要大力发展“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进一步掀起全民创业新,又要着力发展“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集团,实现集群发展、抱团转型。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把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摆在发展战略位置并在举措上下工夫。要在产业规划中予以体现,在专业化分工协作、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方面进行协调,在科技创新、资本和市场准入上给予政策扶持,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总部在合肥的大企业大集团,为我市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多予少取,切实减负

一要全面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坚决清理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性基金、性集资、罚款等项目;规范各种认证项目;取消针对民营经济的歧视性收费规定;严禁乱检查、乱评比、乱培训、乱摊派、乱拉赞助;

二要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提高民营企业在采购中标额中的占比。扩大民营企业税收优惠范围,对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除享受国家省税收优惠政策外,市财政应予适当的奖励。如对建设工程项目负责人征收1%的个人所得税,与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予以减免,对挂靠建筑公司的予以征收。

三要着力解决难问题。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直接资金支持;通过贴息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鼓励金融、担保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额度增幅超过其他贷款总额度增幅的,市给予适当奖励;有序发展民间金融,创新制度;拓展渠道,鼓励支持民营企业抱团、统贷统还。

四要加强信用和担保体系建设。对信用好的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工程投标、资费收取、及市场监管等方面给予支持,减少企业资金压力。

(三)多方招商,打造生态

一要强力推进与全国知名民企合作发展。面向全国民企500强,强化招商工作,争取更多更好的项目落户合肥,全力做大民营企业总量,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和品牌产品。二要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分类制定重点引进的配套企业目录,开展可行性评估,明确引进的重点;建立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和重点项目档案,加强跟踪和联系做好关键环节助推,促进项目落地;坚持“以商招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在产业链招商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三要鼓励民营企业扩大产业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产品组合创新、服务和品牌等资源整合等方式,实现产业链的升级;鼓励企业产品升级,积极探索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模式,实现产品深度创新。四要鼓励民营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立足企业自身,逐步向价值链上游的原材料供应、产品研发环节转移,并拓展相关产业。

(四)加大扶持,促进升级

一要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升级。帮助指导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引导民营企业抢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前沿和高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

二要促进民营企业品牌升级。建立民营企业驰著名商标推荐申报培育库;实行重点商标“一对一帮扶制度”;健全商标保护机制,促进民企实施商标战略。

三要促进民营企业技术升级。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开发关键技术和工艺,开发主导产品和装备,引导企业加大与节能相关的新技术新装备投入,推进节能、工艺、产品创新,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要促进民营企业管理升级。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帮助企业加强管理,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引导和监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机制建设,强化民营企业家和员工培训,提升民营企业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五要促进民营企业优化用人环境。高度注重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积极创造条件,用事业留住人才,用平台成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

(五)灵活施策,重点扶持

一要大力培育龙头骨干建筑业企业。大建设呼唤龙头骨干建筑企业。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通过资源整合、战略重组,从现有一级总承包企业中筛选出实力雄厚、管理规范、成长性强、拓展市场成效显著的企业作为培育对象,做大规模、做强业务,力争早日培育出能引导我市建筑业发展方向的建筑业“航空母jian”。

二要大力扶持民营建筑业企业发展。在资质管理上保护民营建筑企业发展空间,在建筑招投标市场上公平对待民营建筑企业;引导民营建筑企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鼓励和支持民营建筑企业扩大投资,参与市政、水利、铁路、公路、电力、石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要支持民营建筑企业资质晋级。制定政策,支持企业引进留住人才,帮扶企业资质升级;对于晋升到一级、特级资质的企业给予财政奖励。同时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不仅帮助企业培训人才,而且要不拘一格打造人才,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可评定相应的技术职称。

(六)加强领导,营造环境

一要强化制度保障。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工作协调机制, 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市级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明确市级领导联系2户重点民营企业,定期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群众和民营企业评议部门制度和考核督查制度。

二要继续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在市本级现有清理保留的152项行政许可和非许可审批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清理力度,减少审批事项,把市场能调节事项交给市场,推进简政放权。

三要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服务水平。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公共服务平台;统筹解决要素保障等问题,对符合条件的高成长民营经济重大项目优先供地。适当扩大开发园区公交覆盖范围、加密线路和班次。凡涉企的机关单位人员,都要增强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创新思路,研究政策,吃透精神,用心谋划,支持扶持、指导帮助企业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四要建立民营经济统计监测制度。将民营经济纳入统计范围,建立对民营经济的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及发布制度,建立民营经济市场监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

五要强化政策落实督查力度。当前重点是采取多种形式,宣讲市委9号文件精神以及两个《条例》;有关部门应尽快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确保把政策落实到每个企业、落实到人头,提高政策的知晓率、执行率。分类梳理各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属于信息不对称的要加大宣传,属于执行不力的要督促落实,属于人为阻碍的要严肃查处,属于政策空白的要抓紧制定,坚决克服“落而不实”的现象。

六要健全完善干部实绩考核体系。突出把发展民营经济工作情况纳入到工作绩效考核中,提高民营经济指标权重,每年对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通报,对政策不落实的进行问责。

一要大力培育龙头骨干建筑业企业。大建设呼唤龙头骨干建筑企业。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通过资源整合、战略重组,从现有一级总承包企业中筛选出实力雄厚、管理规范、成长性强、拓展市场成效显著的企业作为培育对象,做大规模、做强业务,力争早日培育出能引导我市建筑业发展方向的建筑业。

二要大力扶持民营建筑业企业发展。在资质管理上保护民营建筑企业发展空间,在建筑招投标市场上公平对待民营建筑企业;引导民营建筑企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鼓励和支持民营建筑企业扩大投资,参与市政、水利、铁路、公路、电力、石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要支持民营建筑企业资质晋级。制定政策,支持企业引进留住人才,帮扶企业资质升级;对于晋升到一级、特级资质的企业给予财政奖励。同时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不仅帮助企业培训人才,而且要不拘一格打造人才,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可评定相应的技术职称。

(六)加强领导,营造环境

一要强化制度保障。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工作协调机制, 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市级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明确市级领导联系2户重点民营企业,定期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群众和民营企业评议部门制度和考核督查制度。

二要继续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在市本级现有清理保留的152项行政许可和非许可审批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清理力度,减少审批事项,把市场能调节事项交给市场,推进简政放权。

三要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服务水平。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公共服务平台;统筹解决要素保障等问题,对符合条件的高成长民营经济重大项目优先供地。适当扩大开发园区公交覆盖范围、加密线路和班次。凡涉企的机关单位人员,都要增强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创新思路,研究政策,吃透精神,用心谋划,支持扶持、指导帮助企业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四要建立民营经济统计监测制度。将民营经济纳入统计范围,建立对民营经济的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及发布制度,建立民营经济市场监测、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

五要强化政策落实督查力度。当前重点是采取多种形式,宣讲市委9号文件精神以及两个《条例》;有关部门应尽快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确保把政策落实到每个企业、落实到人头,提高政策的知晓率、执行率。分类梳理各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属于信息不对称的要加大宣传,属于执行不力的要督促落实,属于人为阻碍的要严肃查处,属于政策空白的要抓紧制定,坚决克服“落而不实”的现象。

六要健全完善干部实绩考核体系。突出把发展民营经济工作情况纳入到工作绩效考核中,提高民营经济指标权重,每年对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通报,对政策不落实的进行问责。

关于区组织部自身建设的调研报告 第三篇

从调查情况看,绝大部分干部群众对我部的工作给予了肯定,认为组织部门党性坚强、形象正派、作风严谨、综合素质较高。建区五年来,组织部门为我区培养和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干部、人才,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面推进我区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他们也积极为组织工作会诊把脉,真心诚意地指出了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部门创新精神不够

组织工作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组织工作严格按照规范办事,程序要求严格,工作方式较为单调。有的组工干部思想相对封闭,习惯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旧观点思考新问题、用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来指导新工作,工作中拿不出新办法、出不了好主意。由于没有一种创新的思维,工作思路就比较窄,一些长期困扰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干部能上不能下、党员队伍出口不畅、干部考察方式单一、监督不力等问题普遍存在。而且对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没有较好的措施,使组织工作缺乏一定的活力。

二、组织部门人才观念不太适应时代要求

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上存有差距。还存在着就班子抓班子、就工作搞工作的现象,没有站在人才战略的高度,灵活运用市场手段,把各级各类干部作为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来优化资源配置组合,实现人才的最优效益。在用人观念和用人标准上思想解放不够,用学历、年龄、工作资历等一些硬框框来作为选拔干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正确用人导向的形成。有些干部能力较强,但是资历不够,因此不能够得到提拔和使用,造成人才资源的一定浪费,对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组织部门宗旨观念、服务意识不深入

组织部门工作的特殊性给人一种神秘感和优越感,群众了解少,在工作中,不少干部深入基层不够,缺乏与基层和群众的直接沟通与交流,即使下基层,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能全面了解基层的最新动态,不能切实解决基层实际问题,造成了一定的误会和不理解。在工作中还存在着“等、靠”等被动思想,主观能动性不强,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宗旨观念没有时刻根植于心中,不能很好地为广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群众服务。

四、组工干部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从总体上讲,组工干部队伍素质是高的、是过硬的,但是还有不少欠缺的方面。一是知识不够全面,少数组工干部只是熟悉与岗位相关的业务,对整个党建和组织工作业务缺乏全面地系统地掌握,工作疲于应付。二是工作不够扎实,少数组工干部对所负责的工作钻研不深,工作浮于表面,未能带着思考深入工作实际。三是视野不够开阔。由于平时工作任务繁杂,经常加班加点,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较少,走出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机会也不多。有些组工干部,连续几年没有参加过系统的业务培训和学习,整天就是关在办公室工作,甚至整年连下基层调研的时间都没有,由此带来的是视野不宽、思维不活。

五、组织工作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组织工作的一些方式方法不太适应发展需要。一是组织工作重点突出不够。组织工作难寻亮点与闪光点,工作有时兼顾面面俱到,却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亮点。二是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超前意识还不够。面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如非公有制企业日益增多,流动人口极为频繁等新情况,给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非公经济企业党建工作如何开展、流动党员管理如何加强等很多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及时了解情况,研究对策。三是有些工作科学决策不够。一些工作决策照搬上级文件,缺乏对基层实际情况的调研,导致有些工作难以开展。

组织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我区每个干部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区今后的建设与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审视和检查我们的工作,敢于突破,勇于实践,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在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如火如荼之际,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更是迫在眉睫。因此,针对广大干部群众对我区组织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今后组织部门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提几点建议:

一、建设“学习型”组织,成为知识广博、善于学习的组织部门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日益加速,这个时代向我们提出了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这也是对组工干部提出的要求。

一是建立组织部学习制度。建立学习签到、学习检查、学习考评等制度,每半年制订一次学习计划,每月中旬组织部机关全体干部开展一次集中学习,集中学习时间一般不安排工作,通过制度进一步规范组工干部的知识学习,保证学习时间的落实。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教育辅导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课堂授课与外出参观相结合的方法,做到形式活泼多样,力求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充分考虑学习情况,年终评比学习积极分子,与年度考核结合起来,与干部任用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大家学习的热情。

二是加强组工干部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组织部门干部培训工作的优势,在提高全区干部素质的同时加强对组工干部本身素质的培养。要积极安排部内人员参加一切有利于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的各类业务培训,积极选派部内人员参加上级组织部门开展的各类专题培训,在我区组织的各类培训中,选派组工干部跟班培训,把组工干部培养成为“政策通”、“多面手”、“活字典”,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注重干部学历教育。我部人员平均年龄33.8岁,拥有大学本科学历者为94.1%,是一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队伍,是一支学历层次较高、综合素质较好的队伍。组织部门总体素质高,更要做好机关干部的表率,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要加大脱产培训力度,选送优秀组工干部到高等院校进行知识升级,鼓励组工干部通过在职教育和自学方式参加学历培训,采取适当的激励方式,如学费资助等,争取用3-5年的时间,使全体干部的学历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建设“创新型”组织,成为思想解放、勇于实践的组织部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组织部门永葆活力的源泉。组织工作要有新思路、新突破、新举措,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要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全局意识,走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误区。要善于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高度来考虑和安排组织工作,自觉养成围绕大局开展组织工作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要树立前瞻意识,针对当前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实际,在复杂的形势下紧紧把握我们工作的总体趋势,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超前谋划,超前服务。

二要锻炼创新思维。要加强挂职锻炼,可有计划地选派组工干部镇(村)挂职,也可选调到上级机关或上级组织部门进行锻炼,通过一年左右的挂职再回到组织部门工作。要实行内部轮岗,在组织部内部,可以在确保各科室业务骨干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部内干部进行内部岗位调换,通过不同工作的历炼,不同经历的积累来增长见识、增长才干,才有思想创新的源泉。要鼓励创造性思考,对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善于调整思维方式和工作思路,实行换位思考,多角度思考。要培养开创性精神,给干部放权力、压担子,大胆尝试,在实践中积累新鲜经验。

三要积累创新方法。要勇于开拓,在基层党建、人才工作等方面不拘一格,在工作形式、工作内容上追求新内涵。要巧于设计,在诸如干部考察等要求严谨的工作中寻找改革点、变化面,在各方面进行创新。要善于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做法,去粗取精,挪为己用。

三、建设“服务型”组织,成为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组织部门

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全心全意为服务”,组织部门、组织工作离不开群众基础,做好组织工作,同样需要密切联系群众,服务于民。牢记组织工作无小事,以对我区34万群众极端负责的精神对待每一项工作,完成好每一项任务。

一要调查研究、深入实际。制定组织部调查研究制度,以集中调查研究和个人分工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建议各科室要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制定年度调研计划,每个科室每年在基层建立三个以上工作联系点,部机关干部每周下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不少于3次,就组织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自己提出调研课题,同时在调研中不断发现值得组织部门进一步思考的新课题,调研形式要不拘一格,除了向基层单位正面了解情况外,可以通过参观、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全面深入地进行调研,每个组工干部每年至少写出一篇有价值的调研文章。

二要真抓实干、热心服务。要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的,下决心克服和官僚的主义。严格按照组织部请示报告制度、请销假制度、保密制度、文印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报事,从制度上规范门部机关干部的行为;推行部长与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组织部慰问看望制度、首问负责制、工作规定等,注意发现突出问题和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并提出对策,采取措施,及时改进,解决问题。进一步改进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营造一种宾至如归的氛围,献上一句温暖人心的话语、提供一次耐心周到的服务,文明、热情、周到、高效地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服务。

四、建设“开放型”组织,成为沟通内外、信息畅通的组织部门

适应现代社会的组织部门是一个工作方式开放、工作内容开放、工作效果开放的工作部门。

一是制定部务公开制度。在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前提下,做到能公开的事项全部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向广大干部群众公开部机关的基本情况,部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各科室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

二是建好相城党建网。将相城党建网作为组织部门对外宣传工作的窗口,沟通群众的桥梁,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渠道。党建网站由专人负责维护和更新,及时将我部最新的工作动态于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干部的任免事项于网上公示,搜集其他有用的信息与优秀的文章供他人阅读参考。在网上设立部长信箱、干部监督信箱和党建等,欢迎任何人向我部提出意见和建议,反映情况和问题,网站管理人员及时把信息反馈至相关领导与科室,及时作出解答。

五、建设“廉洁型”组织,成为勤政廉政、纪律严明的组织部门

权力失去了监督必然走向腐化。由于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特殊性,使组工干部经常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考验,这就要求每一个组工干部在物欲横流的复杂环境下,能经受住困难和诱惑的考验。

一要做到严格部内监督、严以律己。制定《组织部机关工作人员廉洁自律若干规定》,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部,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各科室负责人对本科室党风廉政建设负责,机关支部定期对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要求部内人员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诱惑,不得谋私。要一身正气做人,两袖清风办事,以个体形象维护组织部门整体形象。

二要强化社会监督,自觉接受组织、群众以及各方面的监督。要接受其他机关部门的监督,邀请上级部门和其他机关部门共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特别要重视八小时之外的群众监督。通过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使组工干部不因为处在工作时间之外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因为在组织监督视野之外而随意放纵自己,切实增强组工干部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蚀的自觉性和免疫力,促使自觉做到在八小时之外慎重对待日常交际和朋友来往,不干有损组织部门形象的事。自觉做到品格高尚,为政清廉,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

关于“两新”组织团建工作调研报告 第四篇

加强“两新”组织团建是团组织团结、引导、教育、服务青年,进一步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破口,是共青团组织创新、工作创新、服务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有效载体。按照区委的有关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精神和部署,为全面了解和调查我区“两新”组织团建现状和团员青年思想状况,扎实推进“两新”组织团建工作,20xx年下半年,团区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两新”组织团建工作专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新时期、新形势赋予“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新内涵

(一)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两新”组织也迅猛发展,大量青年向“两新”组织集聚,这一领域的青年工作责任也随之加重。在这个新形势下,团组织要把党的要求、党的影响落实到更多的青年中去,为党团结和联系更广泛的青年,就必然要加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共青团组织要积极调整自身思维方式,按照科学高效的理性原则,推动“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构建和谐宣武的迫切需求

“两新”组织汇集了大量外来务工青年,他们要在陌生的城市找到家的感觉,迫切需要团组织的帮助。“两新”组织的力量越是壮大,“两新”组织的青年群体越是庞大,就越需要团组织发挥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作用。促进青年融合,增进外来务工青年的归属感,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这是构建和谐宣武的应有之义。加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有利于更广泛地团结凝聚青年,增强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认同感,带领他们踊跃投身到“三个宣武”建设的实践中去。

(三)服务青年成长的时代课题

随着“两新”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这一领域的青年群体逐渐成为宣武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服务“两新”组织青年群体健康成长成才,是时代赋予共青团的新任务,关系长远。加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有利于针对不同层次的青年群体的具体需求,为他们的就业、创业,学习、成才,维护权益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有利于结合“两新”组织的工作、文化等特点,灵活找准各具特色活动载体,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有利于形成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制度,经常地发挥作用等,从而促使“两新”组织中的青年群体健康成长成才,为宣武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备人才保障。

(四)“两新”组织发展的有效动力

“两新”组织发展状况如何,关乎我区经济社会能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可以更有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其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可以有力地推进组织文化建设,营造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的良好氛围,增强其组织的凝聚力;可以充分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两新”组织成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开展公益及志愿服务等活动,为“两新”组织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二、我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现状和主要做法

自1993年起,“两新”组织团建就已成为我区团建工作的重要方面,截至20xx年底,全区75家“两新”组织建立了团组织,覆盖全区商业、零售、餐饮、旅游、服务等各行业,拥有团员1854人,联系青年3011人,这75家“两新”团组织围绕企业的发展和团员青年的需求,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做“青年岗位能手”,加强青工职业道德教育、岗位技能培训等活动,有效满足了“两新”组织团员青年的需求,促进了“两新”组织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推动党团共同发展,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建团的有效途径

党建带团建,是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核心,也是团组织发挥服务青年、服务大局职能的根本保证。团区委认真贯彻区委精神,积极争取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列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中,通过党组织在思想上带、组织上带、班子上带、队伍上带、工作上带,不断改进和完善团组织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较好地发挥了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不断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推动“两新”组织党团建设共同发展。

在推进“两新”组织党团建设工作中,各级党团组织牢固树立党建带团建意识,一方面,在开展“两新”组织建党工作和建团工作中,体现党建带团建,保证建党工作和建团工作研究、规划同步推进。另一方面,在开展党团活动时,体现党建带团建。积极把团的建设纳入到党的自身建设中,注意发挥团组织的特点和优势,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实践证明,党建带团建,是加强“两新”组织建设的成功经验,是推进新时期“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大栅栏街道煤市街东社区单位以批发零售个体经营户为主,外来务工青年聚集。受自身素质和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中小型“两新”组织都无法建立团的组织。因此街道在社区建立流动党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动团支部,围绕青年工作的目标 ,实行社区属地化管理,共享系统的各类资源。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建保证了党团工作同步规划、同步落实,共同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目标。

(二)挖掘特色创品牌,结合“两新”组织特点,切实增强“两新”组织团建实效性

长期以来,宣武团区委以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在“两新”组织青年中塑造了青春、健康、时尚、文明的青年文化。在“绚丽青春,华彩宣武——宣武青年文化节”上,“两新”组织青年在拔河比赛、发展、集体婚礼、青春旋律进社区等子项目中表现出色,拔河比赛还开创了由“两新”组织承办全区性大型活动的先河;“我与宣武共成长”主题活动通过、演讲等形式,搭建了“两新”组织青年与其他领域青年群体的交流平台;以“争做文明宣武从业人” 为核心,对团员青年进行理论和重要思想教育,帮助团员青年提高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努力把青年培养成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劳动者;以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从传统的“学雷锋”综合包户到志愿服务活动,团组织引导“两新”组织青年积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服务20xx年会;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争创活动,涌现出众多优秀“两新”组织和青年,塑造了企业形象,扩大了企业影响,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个个打着团组织烙印的活动,不仅丰富了“两新”组织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让他们在参与公益事业的同时了解社区、融入社会,更让“两新”组织业主认识到团建工作的重要性,团建工作对于激励青年岗位建功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不是企业发展的障碍。

(三)结合实际重点建团,在“两新”组织中选树团建典型,有效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

面对“两新”组织业主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本质属性和广大青年追求组织归属感的强烈心情,各街道团工委和系统团组织积极把团的组织优势和市场法则有机结合起来,实行重点建团,即在已成立党组织的企业中建团,在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建团,在业主是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的企业中建团,在企业或业主受过区级以上表彰的企业中建团。

20xx年,区委组织部、团区委、区工商联、区私个协联合召开“XX区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和团建工作示范推进会”,全面总结了近年来XX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成果,表彰了在此项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非公企业、先进团组织和先进个人,在全区范围营造了一种争创先进、争做先锋、为区域发展做贡献的社会氛围。近年来,经过团区委、街道团工委、系统团组织和“两新”团组织的共同努力,XX区涌现出了北京丽晶皇城老妈饮食有限公司宣武店、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北京爱义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3家全国非公团建工作先进单位,北京丽晶皇城老妈饮食有限公司宣武店、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北京爱义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北京申同健身中心团支部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面反映XX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纪实片《青春在团旗下飞扬——XX区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和团建工作纪实》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

事实证明,重点建团,树立典型,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组织归属感,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了团组织的影响力,在全区“两新”组织中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为促进团建工作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有效提高团组织的感召力

“两新”组织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而该类组织中青年有着更为明确的价值取向,成长成才是他们的迫切需求。根据这一领域青年特点,团区委始终坚持“将服务寓管理之中”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团的活动方式,深受“两新”组织业主和青年的欢迎,有效的提高了团组织的感召力。

围绕培养“两新”组织团干部、提升青年素质的目标,组织团干部及青年培训和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其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开展讲座、技能比武、 “青年拔尖人才”评选、联谊会、“礼仪风采大赛”等活动,展现青年蓬勃朝气,加强青年间的交流学习,同时也挖掘了“两新”组织中有技术、有能力、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青年骨干,树立青年典型,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带动企业其他员工共同进步。把青年志愿者行动、争创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共青团特色工作和品牌活动引入到“两新”组织中,带领青年为献身公益事业,为青年创造脱颖而出的平台,为“两新”组织发现和锻炼人才。开展“我做一日大学生——XX区非公企业团员青年体验式教育”,带领这些青年走进大学校园,体验一日大学生活,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为区域发展储备更多青年人才提供了保障。开展团区委联系基层“1030”计划。团区委每年重点联系10个基层团委、30个基层团支部,其中“两新”团组织占到三分之一强,把工作指导和帮助服务切实送到“两新”团组织,帮助他们开展工作、加强建设,力争使所联系的“两新”团组织在年内一项难点工作得到有效进展或一项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并以此辐射带动我区“两新”团组织建设,为我区共青团事业的长久发展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陶然亭街道团工委为及时了解青年团员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需求,向辖区内的“两新”组织发放了团员青年需求调查表,积极协调辖区内资源,通过为青年办理借书证、定期免费开放娱乐设施、开展进京创业青年技能培训等措施,解决了“两新”组织青年洗澡难、看书难、培训机会少、业余生活枯燥等问题。

广外街道团工委以马连道采购中心区青年中心为基地,通过开展青年文明号连心服务及一些小型分散的文化娱乐活动等,丰富了“两新”组织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地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

三、我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一是“两新”组织业主认识不统一。业主是否认识到“两新”团建对其利益追求的推动作用,决定了其对“两新”组织团建的认同度。我们在调研中发现 “两新”组织业主对于团建工作在思想观念和认识上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支持型——认识到团组织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把团的活动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企业发展;应付型——对团工作持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为了与部门处理好关系,勉强成立团组织,口头支持,但对团的活动时间、经费等实质问题处处设障;抵触型——不理解、不配合,只许团组织搞文化娱乐活动,对思想、权益维护等工作采取禁止态度。“两新”组织业主的这些认识的不统一,直接影响了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是“两新”组织青年热情不高。“两新”组织中青年群体是多样性的,他们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两新”组织中有一些青年的价值取向与团组织的要求不相吻合,他们只追求物质利益,忽略精神追求;还有一些只重视个人发展,缺乏组织观念,对团组织缺乏认同感,团员意识淡泊。因此,“两新”组织青年如何看待团的建设与满足个人需求的关系,直接影响他们对团建工作的主动性和参与团活动的积极性。

三是部分团干部认识不到位。调研中,我们发现个别团干部对“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甚至存在“副业”思想,认为当前应把“主业”抓好,没有把“两新”组织团建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推动工作措施不得力;对“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有畏难情绪,认为“两新”组织建团成功率低,短期难以见成效,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不强,造成工作推进缓慢,或是有组织无活动的被动局面,制约了团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只注重建团数量,忽略了团建质量,缺乏与“两新”组织的联系,不关心“两新”团组织的发展动向,团组织名存实亡。

(二)“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力量薄弱

一是团内力量薄弱。推进“两新”团建的核心力量是街道团干部,这支队伍年纪轻,流动快,大多都以副代正,身兼多职。全区共有8名街道专职团干部,其中有1名正科级,6名副科级,1名科员,他们大都身兼工会、妇联、宣传等多项工作。合理是有利于团的工作开展和团干部素质提高的,但过多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现象,一定程度上使团的工作成为副业。我区“两新”组织团干部均为,大多数团组织负责人是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或业务精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开展团的活动对他们来说存在一定难度,致使其无暇顾及团建工作;也有一部分团组织负责人是企业的普通员工,时间上相对空闲,但在开展团的工作时缺少号召力,可调动的资源有限,容易畏首畏尾。

二是社会力量难以调动。“两新”组织有其显著的社会性,“两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各种社会力量的影响。绝大多数的“两新”组织业主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各种协会、组织中来,如青联、青企协、工商联、各种行业协会等,以及一些机关如卫生、教育、工商、税务、经贸、旅游等与“两新”组织联系较多的部门,对“两新”组织的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大有潜力可挖的。但目前在整合和发挥其作用,带动“两新”组织积极参与团的工作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明显,甚至没有发挥作用。

(三)新形势下团建工作不能适应“两新”组织需求

“两新”组织的不断发展,给共青团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全方位带来极其深刻的变化。“两新”组织青年群体流动性大、竞争激烈、差距悬殊,结构不断变动,需求差异很大,传统团建模式与“两新”组织需求不相适应。

一是职能定位、角色定位不明。有的基层团组织对“两新”组织团建按照传统惯例生搬硬套,不太注意把团的工作与“两新”组织的发展与青年的需求相结合;有的基层团组织过分强调“两新”组织业主的接纳程度,对服务“两新”组织与服务青年的关系把握不准。

二是团员管理缺乏实效性。团员管理难实施,“两新”组织中的青年流动性大,“两新”团组织对其管辖范围内有多少团员、状况如何普遍不清楚;团员身份难确认,很多团员在工作变动过程中没有及时转接团关系,有些甚至丢失团员证;团费收缴标准难确定,“两新”组织中只有少数组织建设相对健全的能正常收缴团费,大多数“两新”团组织根本不收缴团费。

四、进一步推进我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对策

(一)统一思想,协同作战,始终坚持“党建带群建”

强调把党群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推进,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党群工作向“两新”组织延伸,党工青妇等在“两新”组织中可以形成既自成一体而又交叉覆盖、既相互而又互相促进的格局。

各级党团组织要树立党群共建的观念,党群工作一盘棋,要力争把“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规划中来,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作用,制定政策、确定目标、推进措施时把团建工作纳进去。在符合建党、建团条件的“两新”组织中力争将建党、建团工作统筹考虑,在具备建团条件的企业中做到“团建先行”。还要探索党群部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等沟通联系制度,多管齐下,互相促进。

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强化“带”的意识,增强主动性。要明确将“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纳入各级党的组织部门抓“两新”组织党建和基层党建的工作体系,从共建机制、班子建设、活动阵地建设、团组织作用的发挥等方面建立管理体系,形成“两新”组织党团共建的工作格局,并将“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列入“党建带团建”工作的考核内容中。

各级团组织要积极主动地与工商、税务、公安、城管、、工商联、私个协以及社区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和联系,定期交流情况、研讨工作,借助这些单位和组织的比较优势开展“两新”组织建团工作。加强与工会、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共同服务“两新”组织和青年。

(三)理顺关系,完善管理,推进“两新”团组织的正规化建设

一是理顺隶属关系。要从根本上改变“两新”组织团工作中存在的管理关系不顺、作用难发挥等状况,就要按照属地管理,打破地域,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进一步理顺“两新”组织内团组织的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在具体操作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两新”组织的团组织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一般情况下,“两新”组织的团组织由所在街道团工委管理;对企业规模较大、团员数量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影响较大的“两新”组织内的团组织,可隶属于团区委直接管理;对于连锁企业、跨地区生产经营的“两新”组织,其团组织一般实行双重管理;依托有关部门建立的“两新”团组织,可由该部门团组织管理,也可根据需要实行双重管理;对于暂时难以确定隶属关系的,可由团区委与有关方面协商确定;“两新”组织内部团组织要本着灵活多样、运转高效的要求合理设置,团员组织关系和参加团的活动的范围,允许适当分离,团员青年可以参加多个团组织的活动,从而对他们形成多重覆盖。

二是加强团员管理。“两新”组织团员流动性强,容易造成团员管理混乱,因此要积极探索完善流动团员管理的新机制。要明确“流入地为主,流出地为辅”的原则,加强流动团员的团籍管理,认真细致做好流动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对在“两新”组织工作的青年要及时做好团员登记工作;要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在团员及青年中广泛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积极帮助、教育和引导他们认真履行团员义务、自觉发挥团员作用;要从实际出发,探索团费收缴工作,重在强化组织观念,对于困难团员可以适当减免;要贯彻新时期发展新团员的新方针,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新团员,要摸清青年积极分子数量和思想状况,制定团员发展计划,积极地做好青年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条件成熟时,应及时、负责地做好发展团员工作;要做好推优入党工作,做好人才发掘举荐工作,积极向“两新”组织业主举荐思想先进、业务能力强的青年骨干进入企业的管理队伍,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找准需求,精心设计,确保“两新”组织团活动的实效性

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准团的工作、企业发展和青年成长成才的结合点,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开展团的活动,努力使团的活动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科研开发、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文化建设等各个环节,深入到青年工作、学习、生活当中,使其为青年所欢迎,为“两新”组织业主所理解和支持。

一是以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为切入点,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设计、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创新创效、献计献策等活动,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发挥青年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青年与企业共同成长进步。

二是以塑造良好形象为着力点,把团的品牌活动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开展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等活动,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宣传优势,为“两新”组织青年参与社会开辟渠道、创造条件,推动青年在参与中奉献社会、服务,树立企业青年的良好形象。

三是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目标,组织开发性培训、优秀青年评选、推优入党、读书求知、文娱体育、维权等活动,满足青年在进步、文化生活、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把团员青年最大限度地凝聚在共青团组织的周围。

(四)严格选拔,加强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

实践证明,“两新”组织共青团工作的成效,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好的班子,特别是一个好的带头人。同时,能否巩固“两新”组织团建的成果,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选配好团干部。具体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严格选拔。在人选上应坚持“素质为先、合理”的原则,争取“两新”组织党政的支持,选拔党组织和业主器重、在团员青年中有较高威信、有工作热情的业务和管理骨干来担任团干部,团组织书记可与企业党组织委员相结合。在形式上尽可能地采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形式,以增强团员的参与和认同感。在班子配备上,尽可能地配强副书记和委员,建立团干部的梯队,以适应团干部快速新陈代谢的需要,削弱团干部流动对团建工作的影响,使“两新”组织团干部队伍相对稳定,保持团工作的延续性。

二是培训培养。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例会与培训相结合、交流与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对团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团工作的业务水平,提升团干部做好团工作的能力。

三是沟通指导。通过1030计划、“两新”组织团干部例会等形式加强与“两新”团组织团干部的联系、沟通和指导,培养团的骨干力量,增进他们对团的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到事业留人,情感留人。

四是关怀。建议各级党组织将“两新”组织的团干部纳入党的后备干部培养体系,为团组织推荐上来的优秀的“两新”组织团干部确定专门的联系人,了解其思想状况;组织优秀的“两新”组织团干部参加党的知识培训,加强对党的认识;有意识地带领其参加党组织活动,提高思想觉悟;解放思想,积极主动地将符合入党标准的“两新”组织团干部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是新时期团建工作的重大课题,团区委始终将“两新”组织团建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全面提高“两新”组织青年的整体素质,努力为促进我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和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统计局关于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第五篇

在领导创建赣南等原苏区和艰苦卓绝的苏维埃斗争运动的实践中,同志把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和创新实践,先后撰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辉篇章,提出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自主”重要理论,找到了符合中国现实的中国革命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赣南等原苏区依然以革命战争年代的真情、热情,无私地支援着国家建设。江西赣南被誉为“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三年困难时期,赣南钨砂大量出口创汇,为国家偿还外债、度过难关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以来的60年赣南累计开采钨精矿130万吨,占全国一半以上;累计开采稀土25万吨,占全国中重稀土总量的七成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赣南等原苏区森林资源丰富,建国初期被列为全国调运木材的重点地区,并修建了森林铁路专门外调木材。仅赣南苏区就累计为国家提供统配木材2450万立方米、毛竹8718万根。由于长期被过度砍伐,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其中1975年至1982年7年间,赣南林地面积减少257万亩,荒山面积增加183万亩,水土流失面积1678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7.8%。在资源大量输出的同时,历经战争深重创伤的赣南等原苏区,经济基础薄弱,加上地域偏远、经济欠发达,苏区的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到沿海发达地区,仅20xx年,赣南等原苏区跨省输出劳务185.19万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3.7%,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但是,与全省和全国的发展相比,赣南等原苏区仍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经济发展基础依旧十分薄弱,总体发展水平低、发展差距拉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等问题仍未根本性改变,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还很艰巨。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与全省和全国人均水平比,赣南等原苏区主要人均指标水平较低,差距较大。20xx年,赣南等原苏区人均生产总值(gdp) 为16219元,相当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62.7%、46.2%;人均财政总收入1724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46.9%、22.3%;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130元,相当于为全省、全国的48.0%、29.0%;人均固定资产投资10706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54.7%、47.6%;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14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66.2%、37.4%;农民人均纯收入4949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71.8%、70.9%。赣南等原苏区主要指标发展水平均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严重制约了赣南等原苏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

2.发展差距不断加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赣南等原苏区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和缺少政策的大力扶持,主要指标增长速度慢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和全省、全国其他革命老区的发展差距逐渐扩大。20xx-20xx年,赣南等原苏区人均生产总值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由71.5%下降到62.7%;人均财政总收入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由48.4%下降到46.9%;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当于全省人均水平由72.5% 下降到66.2%;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由83.5%下降到71.8%。与其他革命老区相比,赣南等原苏区发展速度同样较慢,如,20xx-20xx年,XX市生产总值增长9.5倍,赣南等原苏区仅增长3.5倍;XX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7倍,赣南等原苏区仅增长 5.7倍;XX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4倍,赣南等原苏区仅增长1.7倍。

3.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赣南等原苏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业比重偏高,落后于全省和全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20xx年,赣南等原苏区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比全省、全国高6.3和8.2个百分点,仍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工业企业属资源初加工型企业,产业规模小、层次低,安全性和稳定性差,抗风险能力弱。赣南等原苏区纳税上千万的工业企业仅87家,部分县除供电、烟草等垄断企业外,没有一家纳税超千万企业。与工业化水平低相伴的是城镇化水平低。20xx年,赣南等原苏区县城镇化水平为39.3%,分别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6.4和12个百分点。由于没有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就不能协调发展,工业化水平难以提高。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固定资产投资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赣南等原苏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从20xx年的94.19亿元提高到20xx年的1350.46亿元,20xx年增长13.3倍,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赣南等原苏区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仍然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31个赣南等原苏区县中无铁路的县15个,无高速公路的县9个。农村路、水、电和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更多,赣南等原苏区有52.9%的自然村不通客运班车,60%的农田灌溉设施不全,43.7%的人没有解决饮水安全,16.9%个村收看不到电视,8.2%的村组还未通电。

5.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江西省31个苏区县中有12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占全省贫困县个数的一半以上,大部分县区财政自给能力弱,完全靠上级转移支付维持,长期的财政困难造成负债居高不下,由此造成公品供给能力有限,社会公共事业投入严重不足。据调查,赣南等原苏区人均教育、社保、医疗支出分别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2.3%、62.9%和80.2%。由于社会投入偏低,大部分苏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还很低,条件也较差。据调查,31个赣南等原苏区县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达22.4%,上学困难的人口比例30.6%,看病困难的人口占21.1%,不安全饮用水人口比例达43.7%,土坯房住户比例达40.6%。仅有22.7%的自然村有卫生室,且医疗设备普遍简陋。

赣南等原苏区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1.生产要素流失,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中国革命时期,赣南等原苏区为革命事业输送了一批批革命精英,演出一幕幕母送子、妻送郎的感人话剧,奉献了全部的优质人力资源,就连一批“红小鬼”、“儿童团”都上了战场。与此同时,赣南等原苏区也遭到了国民(min)党的疯狂烧杀,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无人村”、“无人区”,多数县出现人口负增长。幸存者大都是老、弱、病、残,加上生活环境恶劣以及各种地方病困扰,致使当时的人口素质普遍偏低。建国后,赣南等原苏区在疗养战争创伤和化解沉重的战争包袱中艰辛缓慢前行,发展压力和治理贫困落后难度远远超过其他地区。由于老区经济条件的限制,既留不住分配来的科技人员,也难以兴办教育培养本地人才,即使偶尔出了几个“金凤凰”,也常常是远走高飞。同时,为支援新中国建设,赣南等原苏区还无私的大量输入了各种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由于长期被过度砍伐,矿产资源和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严重。人才和自然资源的大量流失使赣南等原苏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不足。

2.交通条件闭塞,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赣南等原苏区县大部分处于边远山村,交通非常不便,信息闭塞,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特色很浓。这种情况,在革命时期,是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是苏区发展革命建立红色的优势,但在和平年代则成了脱贫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使商品生产成本高、损耗大、效益低。即使有廉价的劳动力和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也难以吸引外部投资。信息闭塞就把握不了市场行情,难以实现商品生产中 “惊险的一跳”。加之苏区旱涝灾害频繁,地方财力微薄,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1996年,随着京九铁路的开通,赣南吉安苏区有史以来首次通火车,铁路贯穿赣州、吉安的11个苏区县,沿线苏区第一次见到火车,交通状况首次有所改善,但在近两年京广线和武广高铁通车、周边地区交通设施极大改善的背景下,大大削弱了我省赣南苏区的交通优势,缺乏高铁、大吨位水运等运输方式,运输能力和辐射范围有限,跨省区综合交通运输建设整体上没有形成网络效应,人流、物流耗时较长、成本较高,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3.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缺乏有利有效的发展条件。建国以来,国家对老区的财政扶持资金并不少,对解决老区的温饱问题起了积极作用。对于那些“食不果腹,衣不敝体,住不挡风雨”的特困户,确实需要采取“输血”的方式,拿出一定的资金、衣物、粮食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使他们有一个安于生活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起码条件。但对国民经济发展、苏区产业振兴的扶持力度不够。国家已经实施了十一个五年计划,除了“一五”时期在赣南建设统调资源的大吉山、西华山和岿美山三大钨矿,以及作为配套动力设施的装机5万千瓦的上犹江水电厂外,没有针对赣南等原苏区投资建设过其它的大型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钨矿建设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给当地留下了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和转制职工安置等问题。由于赣南等原苏区基础薄弱,地处偏僻,一直以来难以获得国家的重大项目、重点投资和规模大的国有大型企业。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中,苏区已明显属于“中部塌陷”,受到极大的地域壁垒制约,面临日益被边缘化的境地,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

加快赣南等原苏区振兴发展,有利于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缩小区域差距,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有利于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让苏区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是对我们党光辉历史最好的回顾,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是对苏区最好的回报,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执政为民,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实践。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按照把赣南等原苏区打造为江XX区域经济新增长点的目标,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政策等手段,扶持培育区域的聚集发展,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一是实施财税优惠。根据各地区域经济中心培育发展的经验,财税政策是促进区域发展最重要的政策工具。要改变传统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专题研究财税扶持赣南等原苏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发挥财税在促进赣南等原苏区区域中心形成中的作用。二是加快金融创新。新一轮的金融改革试点已在全国部分地区轰轰烈烈地展开,江西应借此次振兴规划的契机,争取赣南等原苏区的金融改革跟进,通过加大对区域中小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完善准入制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放宽民间资本成立金融机构的种种限制等措施,搞活区域金融市场,吸引资金进入赣南等原苏区,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应用产业。随着稀土在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的突出,赣南等原苏区的稀土资源优势愈发明显。科学合理、环保地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成为了赣南等原苏区发展壮大稀土产业的一个契机。一方面通过提高稀土产业集中度来加强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竞争力,从而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清洁开采技术,保护资源环境,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层次产品,将稀土产业打造成赣南等原苏区支柱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打造高新技术的劳动密集性传统产业。传统的劳动密集性产业仍是赣南等原苏区的主要产业,创造良好环境,促使传统产业良性发展是为赣南等原苏区吸引资本、引进技术、促进苏区就业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改善企业的管理运营理念,建立新型的科学管理模式。企业通过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打破地域壁垒,突破信息闭塞瓶颈,使生产经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扩展企业的生存空间,如网上交易可以帮助企业打破地理、时间的限制,开拓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利用,特别是节能环保技术,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加大科研与开发投入,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建立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加强企业内部员工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赣南等原苏区第一产业在经济中仍占据较大比重,同时也是江西粮食、蔬菜、水果的主产地,大力发展赣南等原苏区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从优化品种、提高单产、稳定播种面积着手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同时鼓励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水果、茶叶、花卉等大宗农产品,促进农产品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农产业龙头企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先进适用的生产加工设备,改造升级贮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支持龙头企业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开展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节能、节水等项目建设,使之在带动农户生产、增收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构建区域xxxxx,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xxxxx对整个区域经济的组织协调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容置疑,包括江西中南部以及粤北闽西广大地区范围几乎没有大型城市,长期以来对地区经济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这既是不足,也是契机。一是打造两大xxxxx区域。江西除南昌外尚无超过100万人口的大型城市,其他城市都没有成为xxxxx的规模,但是我们看到,在吉泰以及赣州南康区域都已经有了集聚融合的趋势,首先XX市、XX县、XX县以及XX市、XX县、XX市这两个区域本身具有地理位置靠近的先天基础,其次这两个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正在互相靠拢,有一体化的趋势,为打造江西中部、南部大型xxxxx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此次支持原苏区振兴发展的契机,打造两个区域经济中心甚至合并上述地区为两个大型城市,发挥大型xxxxx的辐射作用,向北连接呼应昌九,形成纵贯江西的经济发展通道,为江西的经济起飞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加紧投入和建设。力促鹰梅、赣韶、赣州至井冈山、衡茶吉等铁路的建设完工,与原有的京九、赣龙铁路形成纵横交错的通道。同时着力解决能源短缺的瓶颈,加大区外电力输入,适当加快区域内新电源点建设。三是大力发展区域物流和交通运输中心。吉安、赣州不仅是江西的中、南部中心,同时也是整个赣南等原苏区面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出口,要充分发挥这一地理位置优势,转化为打造这两个xxxxx的基础动力。顺应当今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大力发展物贸流通业,使之成为这一地区的贸易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以此为基础进而推动城市的生产、服务、金融乃至成为信息与科技中心和人才密集之地,充分发挥引领、辐射、集散功能,带动整个地区发展。

(四)继承苏区传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红色文化是赣南等原苏区地区的一大特色,除红色文化外,庐陵文化、宋城文化、客家文化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是赣南等原苏区优秀的文化遗产,充分发掘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推动该地区文化事业发展,加速文化产业的兴起大有可为。一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职能转变,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加大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扶持力度,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统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规划建设,综合利用、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文化单位的社会效益。增加农村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人才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创建苏区欣欣向荣的文化氛围。三是优化布局,引导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根据各地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引导项目、资金、人才、科技、金融等优势要素集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文化产业高地。深入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工业、农业、科技、金融、旅游、体育、信息、物流、软件、服务外包、城市规划建设的融合发展,形成文化引领经济、经济支持文化、文化经济互动的发展格局。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统计监测系统,及时跟踪监测赣南等原赣南等原苏区发展状况

一是要尽快建立苏区统计制度。实施赣南等原苏区振兴战略规划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为使这一战略规划顺利实施,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科学的统计制度,跟踪监测赣南等原苏区发展进程,帮助各级部门有效把握关键问题和优先发展领域,督促、引导完成各项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二是要建立苏区统计指标体系。应针对赣南等原苏区的发展状况、规划目标、发展进程进行认真分析,建立起一套涵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指标体系,通过监测指标的选择,实现对区域发展的导向意图,同时补充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等形式补充当前估计指标的不足,最终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赣南等原苏区基础数据库。三是要加强苏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监测。在建立赣南等原苏区数据库的基础上,可针对苏区振兴规划的具体重大政策措施,提取出相应的数据,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对政策措施的执行、进程、效果进行实时跟踪分析,以直观量化的形式,清晰的反映出这些政策措施的运行状况,使决策者真正能够明确地把握全局、运筹帷幄。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baogao/diaoyan/16777.html

  • 养老的调研报告怎么写及范文 【养老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养老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养老问题逐渐凸显。为了解我国养老领域的现状、问题和需求,以便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特开展了本次养老调研。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 调研方法- 网络问卷调查:通过设计并发布网络问卷,收集大量网民关于养老的意见和建议
  • 关于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第一篇】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经济发展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对多个农村地区的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旨在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 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第一篇】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于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凝聚力和个人价值观的塑造至关重要。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二、调研过程1. 信息搜集:通过
  • 人力资源调研报告 【人力资源调研报告 第一篇】标题:人力资源调研报告摘要:本文以人力资源调研报告为中心,对目前市场上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员工薪酬福利、团队建设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研究,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决策依据。本调研报告旨在帮助企业了解和应对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提高内部员工
  • 人才建设调研报告怎么写及范文 【人才建设调研报告 第一篇】人才建设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核心竞争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需求和人才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加强人才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了解当前人才建设的情况,本次调研报告围绕人才建设的现状、问题和改善方向展开研究。二、调研方法本
  • 乡镇安全现状调研报告 【乡镇安全现状调研报告 第一篇】乡镇安全现状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及目的近年来,乡镇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为了了解乡镇安全的现状,调研团队对多个乡镇的安全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报告旨在总结乡镇安全的现状,并提出改进策略,以在未来实现乡镇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二、调研方法1.采取问卷调查法,通过有针对性地发放问卷,
  • 乡镇安全现状调研报告怎么写及范文 【乡镇安全现状调研报告 第一篇】乡镇安全现状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乡镇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其安全状况对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了解乡镇的安全现状,本次进行了一项乡镇安全现状调研,旨在对乡镇安全问题做出科学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走
  •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怎么写及范文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第一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教育资源分配、师资结构、教学质量等方面仍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为了推动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我们开展了本次调研。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状、问题
  • 小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小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引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本次调研活动我选择了小镇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实地走访、访谈等方式,揭示小镇社会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本报告将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二、调研内容1.
  •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城镇建设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实中不少小城镇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人才流失等,阻碍了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小城镇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小城镇建设提供有效的解决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