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报告 > 调研报告

20xx年海西枸杞采摘劳务用工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2022-02-07

调研报告】导语,你眼前所阅读的这篇共有41006文字,由周忠爱尽心修改后,发布在范万文网(fwan.cn)!范万文小百科:

枸杞: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中国国家标准

经纪人,按我国《辞海》说法,是介绍买卖双方交易,以获取佣金的中间商人。1995年10月2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经纪人管理办法》指出:“本办法所称经纪人,是指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在经济活动中,以收取佣金为目的,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者代理等经纪业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2004年8月28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修改的《经纪人管理办法》公布并于公布之日实施,规定:“经纪人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以收取佣金为目的,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者代理等经纪业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一般的讲:经纪人系指为促成他人商品交易,在委托方和合同他方订立合同时充当订约居间人,为委托方提供订立合同的信息、机会、条件,或者在隐名交易中代表委托方与合同方签定合同的经纪行为而获取佣金的依法设立的经纪组织和个人。经纪人可分交易商经纪(inter-dealer brokers)和代理经纪(20xx年海西枸杞采摘劳务用工情况调研报告五篇感谢来阅览,希望能帮到你!

20xx年海西枸杞采摘劳务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

20xx年,根据海西州和省人社厅打造柴达木枸杞劳务品牌的总体要求,海西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开展枸杞采摘劳务宣传对接和组织引进工作,截至10月20日,海西州各大枸杞种植园区枸杞采摘工作已全面结束。整个采摘期采摘的枸杞鲜果产量达到了18.5万吨,按照每采摘一斤鲜果劳务费均价1.4元计算,实现枸杞劳务收入5.17亿元,人均采摘劳务收入达到6800多元。

20xx年我州枸杞种植面积为32.23万亩(不包含全州防风固沙枸杞林10万亩),其中:德令哈市8万亩,格尔木市6.6万亩,都兰县14.9万亩,乌兰县2.4万亩,大柴旦行委0.33万亩。20xx年,进入采摘期的枸杞面积有25万亩,其中:都兰县11万亩、德令哈市8万亩、格尔木市4万亩、乌兰县1.9万亩、大柴旦行委0.1万亩。据统计,20xx年海西州各地枸杞种植园区使用采摘务工人员达76005人,其中:海西州本地采摘工25675人(都兰县11437人,格尔木市7326人,德令哈市4212人,乌兰县2530人,大柴旦170人),省内州外采摘工26092人(海东市14120人、西宁市9150人、海南州1717人、黄南州591人、海北州514人),外省采摘工24238人(主要是以河南、四川、贵州、宁夏、甘肃、陕西、云南等地为主)。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20xx年,为做好枸杞采摘期间劳务工的管理服务工作,确保省内外枸杞劳务人员按计划、有序性地分赴我州枸杞种植园区开展枸杞采摘劳务。

一是加强领导,推进管理服务工作。枸杞种植已经成为海西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牧区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特色产业,对拉动地方经济、改变百姓生活和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两市两县一行委党委、高度重视当地优势产业发展,及时成立了枸杞采摘劳务工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分级领导、通力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地枸杞采摘劳务工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枸杞劳务引进管理服务的工作措施和方法,不断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为每年枸杞劳务引进管理服务工作扎实推进奠定了组织保障。

二是及早行动,精心做好前期准备。组成调查组,于6月份对本地区枸杞种植规模、产量、用工需求,特别是不同茬次用工量等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详实的调查统计,为科学合理安排部署今年劳务工引进工作提供了准确依据。同时会同林业、农牧、公安等部门就解决劳务工吃、住、行等方面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抓好落实工作,确保了外来劳务工来得了、稳得住,无后顾之忧。

三是营造氛围,狠抓宣传推介工作。各地人社部门通过乡镇、街道、村社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宣传枸杞劳务信息,引导当地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投入枸杞劳务产业,使枸杞产业真正成为调整海西经济产业结构、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省内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时发布海西枸杞采摘劳务信息,扩大劳务引进规模,全力打造海西枸杞产业劳务品牌。

四是搭建平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全州各级人社部门尊重市场规律,坚持总揽不包揽、协调不包办,从实际出发,按照“引导、部门服务、市场运作、劳务经纪人带队”的原则,为种植户和劳务经纪人搭建劳务对接平台。8月5日,在德令哈市柯鲁克镇召开了20xx年全省枸杞劳务对接洽谈会,西宁市、海东市带领的劳务经纪人与海西州组织的种植大户进行面对面洽谈,根据双方供求关系达成了劳务供求协议。通过近年来在海西举办的枸杞劳务对接洽谈会,建立了全省各地劳务经纪人与海西枸杞种植户的长效合作机制,扩大了我州枸杞劳务品牌影响力,解决了我州枸杞采摘工紧缺的困难。

五是抓好培训,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各地人社部门结合开展枸杞劳务需求调查统计活动,对现有枸杞劳务经纪人进行调查摸底,同时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发展新的枸杞劳务经纪人,针对全州枸杞劳务经纪人业务水平低、竞争能力弱等问题,20xx年4月14日,组织全州90名劳务经纪人在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就业形式及鼓励劳务经济发展政策的培训班。通过培训,增强了枸杞劳务经纪人的业务能力水平、法律和市场知识水平,有力地调动了劳务经纪人组织我州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各地就业经办机构积极收集枸杞劳务信息后及时向当地劳务经纪人传递,由就业部门进行宣传发动,然后由枸杞劳务经纪人这些“劳务红娘”迅速把村里熟悉的采摘工组织起来,为种植户与采摘工牵线搭桥,即满足了种植户的需求,有利于输出服务,也使越来越多的采摘工尝到了劳务经纪人给他们带来的甜头。

六是突出重点,加强后续管理服务。各地建立了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做好了劳务人员入口和出口管理工作,掌握人员流动动向,抽调相关部门人员,配合枸杞种植园区对务工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协助做好务工人员管理工作,为用工调度和管理服务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制定规范的劳务合同范本,指导种植园区、种植大户与劳务经纪人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强化合同管理,切实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经济纠纷,维护劳务市场的正常秩序。

七是督促检查,保障采摘工合法权益。各地抽调农牧、林业、公安、人社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各枸杞园区的劳动用工、工资支付和劳资合同签订等情况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督促指导种植户及时与劳务经纪人签订合同,周密安排用工计划和用工人员,切实规范劳动用工行为,依法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同时,在枸杞采摘区明显位置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认真做好务工人员投诉举报案件受理和查处工作。不定期深入各枸杞种植基地生产作业区和劳务人员聚居区巡逻,对各枸杞种植基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管理、食品卫生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及安全隐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劳务用工短缺制约海西枸杞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州枸杞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同时,随着近年来新种植的枸杞陆续进入盛果期及产业链的延伸,对外用工需求将进一步加大,每年需要从外地引进枸杞采摘、田间管理及加工劳务用工逐年增加,劳务用工短缺将成为海西枸杞产业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和从长计议的重要问题。

2、枸杞采摘区配套基础设施薄弱。目前,由于枸杞种植发展较快,采摘区没有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投入,虽然近年来大多数枸杞种植区域将采摘工住宿由原来的简易帐篷改建为活动板房,但活动板房给消防安全又带来了很大隐患。而让种植户建造砖混结构平房或楼房又不切合实际,现有住房不能满足外来摘杞人员的需求,外来采摘工只能通过临时搭建简易帐房来解决吃住问题,由于枸杞采摘季节性强,短时间内人员大量聚集,给各地社会管理带来诸多问题。

3、我省采摘工在海西枸杞采摘劳务领域竞争力弱。近年来,随着枸杞产业不断壮大,我州枸杞种植公司、合作社及种植大户为解决枸杞采摘季节采摘工缺乏问题,积极与外省劳务公司、经纪人达成了长期劳务合作关系。每年枸杞采摘季节外省劳务公司、经纪人就会有组织、成建制的带领大批外省采摘工赴我州枸杞园区进行采摘作业,采摘工作可以从第一茬直到枸杞采摘结束,外省采摘工吃苦耐劳,工作效率高,受到了我州种植户的青睐。由于我省秋收时期与枸杞采摘季节时间重叠,秋收时期我省采摘工大量返乡,造成枸杞园区枸杞采摘工作延误,给我州枸杞种植户造成经济损失。很多枸杞种植户为减少损失,逐年减少我省采摘工的用工量,不断增加外省采摘工的用工量。

三、意见建议

1、针对海西枸杞劳务用工短缺的实际情况。建议通过州委州层面和相关地区建立长期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根据海西每年枸杞劳务用工需求量,签订长期劳务订单协议,实现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和引进。同时,通过双方人社、林业、农牧等部门培育劳务经纪人,逐步实现市场化调剂和供应劳务工的主渠道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枸杞采摘工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化程度低和供需矛盾突出的现状;另一方面,加大海西枸杞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赴我州采摘和加工枸杞相对于采棉路途近、与输出地生活习惯相似、成本低、劳动强度低、收入高等优势,并适时向劳务输出地区发布枸杞采摘用工等相关信息,增强枸杞产业劳务用工的吸引力。同时进一步引导和强化双方县与县、乡与乡之间的有效组织和合作,从根本上解决劳务用工供需矛盾的问题。

2、针对当前我州枸杞产业配套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一方面要确立枸杞产业将是海西循环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和朝阳产业,也是海西实现城乡统筹建设和促进广大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另一方面,随着枸杞产业链的延伸,需要项目支撑和配套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建议州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壮大特色产业的总体思路,将枸杞产业劳务用工周转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产业总体规划,按照一次规划、分次实施的思路,逐步建设并配套相关生活设施,切实解决劳务人员的吃住行等问题,以实现集中管理、有效管理和稳定管理。

3、针对我省采摘工在海西枸杞采摘劳务领域竞争力弱的问题。一是进一步做好我省农牧民的思想教育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农牧民思想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转变“小富即安”的旧思想,树立勤劳苦干才能致富奔小康的新观念。二是加大我省枸杞劳务经纪人的培训培养力度,充分发挥我省枸杞劳务经纪人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经纪人与各枸杞园区种植户的联系沟通,促成劳资双方达成长期用工合作意向,使劳务经纪人有组织带领我省农牧民赴枸杞园区采摘务工,努力提升我省采摘工在海西枸杞采摘劳务领域综合竞争力。同时建议州鼓励我州种植户使用本州采摘劳务的奖励办法,按照每使用一名我州枸杞采摘工给予种植户50元的奖励资金。

规范行政执法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第二篇

【:规范行政执法工作调研报告】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法治的核心。近年来,为了集中整治我市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程序不规范、执法不公、滥用执法权等问题,市纪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多项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较大进展。20xx年市纪委执法监察室对全市34个行政执法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共发现问题 102个。20xx年以来,市纪委纪检监察一室、执法监察室共查处行政执法违纪违法案件7起,党政纪处分41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在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和突出主业的新要求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对行政执法工作的执纪监督,成为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认真思考和尽快破解的重要问题。

一、我市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行政执法基础性工作不完善。

有的执法部门梳理执法依据、界定执法职责等基础性工作还需进一步细化,有的执法部门行力行使未得到有效规范,还存在较大随意性。如在20xx年的专项检查中发现,县、区、县尚未制定和公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区未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等行政执法基础性文件;市盐务局自由裁量基准执行不到位,部分案件处罚标准不统一;市交通运输局、市未按照《市市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规定的额度进行处罚,且未列明从轻或减轻处罚的理由。有的执法部门处理罚没物品时存在较大随意性,缺乏处理罚没物品的法律文书。如市食品药品罚没物品处置不规范,无统一登记、保存、处理的记录;市盐务局罚没物品处置无记录;市对登记保存物品未依法进行处理。

(二)行政执法程序不规范。

有的执法部门不遵守法定程序的情形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对违法行为认定的证据不确凿,侧重采用当事人询问笔录作为定案的主要证据,且询问笔录不全面、不充分;听证权利、救济途径、法定期限告知不规范。如在20xx年的专项检查中发现,市的个别案件只有1名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市环保局部分行政处罚案件询问笔录中被询问人不全,且未按手印;县环保局、县街道派出所行政处罚决定与批准内容不一致;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存在对违法行为当罚不罚的问题;县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在行政处罚案件中,不依法立案、调查取证、告知陈述申辩和听证权利,直接进行行政处罚。

(三)《行政强制法》贯彻落实不到位。

有的执法部门执行《行政强制法》不严格,行政强制程序不完善,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缺少批准手续。如在20xx年的专项检查中发现,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环保局、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的部分行政处罚案件执行超期,应当收缴的“滞纳金”或“加处罚款”未予执行,且未按照《行政强制法》规定与当事人签订书面执行协议;市交通运输局、市交巡警支队、县交通运输局查封、扣押车辆停放在社会停车场,保管费用由相对人承担;县环保局、县街道派出所未按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履行催告义务,也未向申请强制执行。

(四)存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问题。

有的行政执法部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有的行政执法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甚至失职渎职。如20xx年11月查处的县化工有限公司“10·18”较大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县安监局、质监局、公安局对辖区内非法生产剧毒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未依法进行查处,被市纪委党政纪处分9人;20xx年2月,市纪委对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材料园环境污染环保部门不作为案件进行了查处,党政纪处分6人;20xx年3 月,县环保部门对滨海新区环境污染案件不予查处,市纪委会同市环保局约谈了分管副县长、管委会主任、县环保jú长3人,责令县环保局立即立案查处。

(五)存在滥用权力、违规收费现象。

有的行政执法部门无视法纪,滥用权力,执法犯法。如在20xx年的专项检查中发现,县环保局存在以“协调款”名义收取企业资金的行为;市交巡警支队继续实施已经取消的“车门喷字费”;县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在收费时,未使用统一规定的山东省非税收入缴款书。再如20xx年3月查处的河口区六合派出所原所长案件,执法犯法,滥用权力,违规收费,以打击偷盗原油违法犯罪为名进行“创收”,对抓获的 “油耗子”以证据不足为由,一概以“赔偿损失费”的名义罚款后放人了事,而且不制作询问笔录和执法档案,不开具任何票据或证明,20xx年1月至20xx 年3月,累计收取“赔偿损失费”3067万元,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被移送司法机关。

二、原因分析

(一)行政执法体制不够顺畅,职责界定不够清晰。

一是各级执法部门职责界定不够清晰。目前,市、县(区)、镇(街)三级执法部门的工作职责亟需进行系统界定,镇(街)许多委托执法的授权法律依据不够充分。比如我市市级执法部门承担了大量的执法业务,削弱了其研究制定政策的工作力度,导致基层执法出现的新情况反映到市级部门后长期得不到解决。二是行政执法与管理脱节。一些事项实行管罚分离后,部门各自为政,导致产生了一些诸如职责不清、关系不顺、监督不力等问题,管理和执法难以形成合力,造成有利的争着管,无利的谁都不管的尴尬局面。三是行政执法存在多头管理和职能交叉现象。如户外管理,涉及工商、建设、宣传、文明办和城管执法等多个部门,由于缺乏沟通协调机制,部门过多的看中经济利益,在执法过程中往往是重收费,轻管理,对有利的事情,都去抢着管,对无利可图的事情则是相互“踢皮球”,谁都不愿管,互相扯皮、互相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部分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执法队伍建设需加强。

一是部分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高。部分行政执法人员不懂法律,不懂业务,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相当数量的协助人员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现有水平不能胜任执法工作。有的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还存在程序违法、徇私枉法、剥夺当事利等现象。二是部分执法人员思想存在偏差。有的执法人员服务大局、执法为识不强,不愿监督、就案办案、机械执法、不注意化解矛盾、不注重执法效果。有的不能以身作则,执法人员知法犯法,严重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执法者的形象。三是部分执法部门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一些执法单位执法教育培训经费不足,教育培训设施相对落后,对执法人员教育培训不够,未实现对执法人员的全员轮训,直接影响执法队伍建设。

(三)部分执法人员执法不够规范,执法规范化建设需加强。

一是个别执法人员不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执法随意性大。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处罚畸重畸轻等不合理情形,极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收受当事人好处后不处罚或处罚大打折扣;有的执法时对于同样违法情形不同对待,没有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些政策制度设计上不够科学,也给执法人员留下了某些权力寻租的空间。二是个别执法人员仍采用传统执法模式,执法方式存在简单粗暴的情况。有的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语言不文明,态度较粗暴,常会引起相对人心理失衡和强烈不满,导致双方发生冲突;有的执法人员不亮证执法,扣押物品不开具清单;个别执法人员适用简易程序超过范围等等。

(四)部分执法人员不敢执法,导致执法不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执法人员在执法办案中,因准备不充分、沟通不到位、方法不得力等原因,造成执法人员与群众之间发生冲突、矛盾的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在党、纪委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狠刹“四种不良风气”、着力治理“庸懒散”的新形势下,不少群众对执法人员稍有不满就投诉,群众只要投诉就要求调查,有不少执法人员在群众的举报监督下被依纪依法查处,这对执法人员的日常工作积极性影响很大,而且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以至于因为怕被投诉而不想管或不敢管。

三、对策与建议

(一)理顺行政执法工作体制,增强执法执行力。一是要着力理顺行政执法体制。明确市级执法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研究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政策、监督指导基层执法;县(区)级执法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直接办理执法个案;镇(街)级执法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巡查、发现、制止违法行为,为县(区)级执法部门提供案件线索。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基础性工作。梳理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目录》、《行政强制权力目录》等行政执法基础性文件,对重要行政执法事项实行目录化管理,制定市行政执法监督办法,明确监督机关、监督方式和监督程序,建立完善的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机制。三是要完善执法部门协调机制。厘清执法事项,明确责任分工,牵头部门只能在规定职能范围内行使协调职责,避免各部门利用协调机制争抢职能或者推诿扯皮。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一是要切实加强一线执法力量。要将行政执法重心下移,切实将有限的执法力量向一线倾斜,鼓励和调配能力强、素质高的机关人员充实到执法一线,确保一线执法到位。二是要努力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要严把行政执法人员入口关,严格执行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强化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和服务大局理念。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定期考核执法工作业绩,提高执法能力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三是要积极解决基层执法队伍的实际问题。要加大对基层执法队伍的帮扶力度,对工作相对滞后的基层执法队伍重点指导帮助,切实关心爱护基层执法人员,促进基层执法队伍全面健康发展。

(三)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公正文明执法。一是要进一步规范裁量权。严格执行市、县(区)制定的裁量基准,按照法定程序、处罚种类和幅度实施处罚,坚决防止滥用权力、超越职权、违反法定程序执法办案,坚决防止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行政处罚不当、畸轻畸重等显失公平的情况。二是要着力改进执法方式。推行人性化执法,既要严格执法,又要文明执法,做到惩教结合、刚柔并济,切实改变以罚代管的传统执法模式,杜绝粗暴执法行为的发生,努力减轻执法阻力,降低执法成本,力求取得更好的执法效果。三是要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完善集执法立案、办案、审批、查询、监督于一体的执法办案系统,逐步实现对执法办案活动的全程、动态、实时监督和管理。

(四)强化执法监督,严肃查处行政执法违纪违法案件。一是强化行政执法的评价考核。将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各级政务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备案、执法案卷评查等监督措施,完善行政执法电子监察系统,对重点部门单位开展专项执法监察,督促执法部门依法履职。二是严肃查处行政执法中的违纪违法行为。认真受理群众投诉,严肃查处行政执法人员失职渎职、权为私用,领导干部违规干预执法人员公正执法甚至为不法分子充当 “保护伞”的案件,切实解决部分行政执法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三是加大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对执法中玩忽职守、滥用权力、徇私作弊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附加篇:妇联妇女代理工作调研报告】

自去年以来,市妇联针对妇女代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本着“重心下移、方便群众、解决问题、促进和谐”的原则,创新工作思路,在全市实施了妇女代理制度。该制度实施两年来,“有事就找代理员”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初步形成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队伍专业、措施得力、效果显著”的良好局面,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创新妇女群众工作、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路子。

一、主要做法

为确保全市妇女代理“推得开、代得实”,我们立足各镇、街道实际情况,从困扰广大妇女的出门难、求人难、办事难入手,以“你的事,我来办,你的难,我来帮”为宗旨,强化组织领导,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了妇女代理制的实际效果。

一是规范推行三种妇女代理方式。在工作中,我们根据代理事项的不同性质,把妇女代理方式逐步规范为主导代理、疏导代理和协作代理三种方式。主导代理是代理员通过代言代办帮助妇女解除困扰、解决实际问题,为妇女提供实实在在的维权服务。主要针对婚姻家庭纠纷、家庭问题、未成年人保护等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事项而采用的代理方式;疏导代理是代理员要充分发挥熟悉群众、了解群众,与群众有良好感情基础的情况下,通过心里安抚和情绪疏导,帮助妇女群众了解国家政策,为党委、分忧,为妇女群众解难;协作代理是指代理员采用社会化维权工作方法,与各有关职能部门协调沟通,为妇女群体性利益提供政策性保护。主要针对妇女土地权益、劳动权益、经济权益等政策性强、涉及群体利益诉求的事项。截止目前,已经成功代理案件 10件,其中主导代理案件9件,协作代理案件1件。

二是建立健全三级妇女代理工作网络。建立完善了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代理工作网络。在市里成立妇女代理服务中心,在各镇(街道)建立妇女代理服务站,在村(居)设立妇女代理服务室。目前,全市已设立1个妇女代理服务中心、14个代理服务站、465个代理服务室,形成了上下贯通、三级联动、全面覆盖的代理工作网络。并统一制作门牌、统一悬挂妇女代理工作程序和代理工作制度,统一建立台账,实行一事一记,健全例会、办理、报告、督查等各项制度,24小时开通妇女维权热线,确保全天候解答妇女诉求,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全覆盖妇女维权工作网络。

三是培养组建一支高素质代理员队伍。代理工作能不能见成效,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代理员队伍的素质、能力和工作作风。我们要求各妇女代理站至少配备1至3名妇女代理员,妇女代理员从思想素质好、热心为妇女群众服务、业务能力强的妇联干部和妇女维权志愿者中挑选,目前,全市10个镇、4个街道共有市镇村三级妇女代理员485名。均由素质好、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热心群众工作的妇联干部、妇代会主任和巾帼志愿者担任,实现了用群众身边的人,代理群众自己的事的良好局面。同时,注重强化对各级代理员的培训,截止目前,我市已举办代理员培训班3期,累计培训 1200余人次,已全部做到持证上岗。

四是探索实施“五个一”代理工作模式。我们创建了代理“五个一”工作模式。即一室接待,按照“有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规章制度、有电话”“五有”要求建立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代理工作阵地,确保随时接待来访群众。一套制度,制订代理工作制度,包括代理员职责,代理范围,代理流程,以及《事项首问负责制》等各类事项代理工作制度,形成代理长效机制。一帐登记,即每个代理站(室)设立代理专门台帐,对人来访的时间、事件、要求解决问题、接待人等内容详细进行登记,做到帐目清楚。经过调查后,在规定时限内,代理站(室)要做出受理、不予受理或提请上级受理的决定,在台账上注明原因,并负责向人解释清楚。一单代理,即决定受理代理的案件,由人与代理人签订代理协议书,明确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约定由代理人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人也必须承诺在约定解决问题期限内,不得越级或重复,经双方签字后,《代理协议书》生效,进入代理运行程序。一案归档,即代理案件代理结束后,要将与此代理案件有关的各类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并入档,做到一案一卷,归档备查。

二、工作成效

妇女代理制在基层妇女群众与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既为群众反映诉求提供了方便,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质量和效率,赢得了妇女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是进一步畅通了妇女群众诉求渠道。“方便快捷、成本低、效果好”是妇女代理的突出特点。代理制将妇女反映诉求的平台延伸到了“家门口”,群众不出社区就可以反映问题,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同时代理员充分运用掌握的法律知识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的解释和疏导,帮助她们出主意、想办法,并将群众的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真实、准确地反映到有关部门,从而畅通了妇女反映问题的渠道。,结婚嫁到燕郊镇四街村。婚后的第二十八天便不知为什么遭到丈夫的毒打。此后,丈夫便不准她去上班,不准随意出门,甚至回个娘家都百般阻挠,并多次遭到痛打。带着满身青紫的伤来到镇代理服务站,代理员在了解情况后与当地一位声誉较好的律师取得了联系,就遭受家庭一事进行了详细的咨询,并委托律师给予她竭尽所能的帮助。通过代理员的努力和法律援助,顺利的办理了离婚手续,从男方病态的魔掌中逃离了出来。现在,在一家超市工作,幸福并快乐的开始了新的生活。

二是进一步提高了妇女事件办结率。由于部分群众对zhèng fǔ 部门职能分工不了解,一旦出现矛盾找不到确切的主管部门,自代理制实施以来,妇女群众只进一个门(妇女代理服务中心),即可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问题的办结率。,曾在面包店做一名服务员,工作中的感觉 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有卵巢囊肿,医生说没什么大碍,注意多休息,按时吃药就行,但是因为家境贫困,一心想多挣点儿钱,工作起来也经常忘记按时吃药。后来,肚子越来越大,像即将临盆的产妇一样,绝望之下她找到了市妇联代理服务中心求助。市代理员在了解情况后,与民政局、庄镇积极协商后,最后由民政局协调先支付住院费1万元,顺利的帮助她进行了手术治疗,再由镇负责为其父母办现低保手续,现在已康复出院。

三是进一步拉近了干群关系,增进了干群感情。许多问题往往是因为部分基层干部对反映问题的群众没有好脸色、推诿、搪塞甚至呵斥,将矛盾逐渐扩大。代理制的实施改变了基层干部与人之间的角色,一方面代理员要站在人角度反映诉求,设身处地协助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又要向人进行宣传、疏导情绪,一来一往,干部与群众之间增加了联系与沟通,增进了了解和信任。安小慧于20xx年经人介绍嫁给了大定福村李立云,女儿降生后,小夫妻俩经常吵闹,婆婆张凤芝心急如焚。张凤芝无耐之下找到了村妇女代理服务室,张凤芝说:“全怪儿子不争气,经常去网吧,开始小两口打架我还能劝和劝和,现在小两口是越打越厉害,我劝也不管用了,儿媳这次说什么也不从娘家回来。”代理员李占英一边沏茶、一边耐心倾听,安抚了张凤芝后,她首先找到李立云做工作,李立云讲自从有了女儿后,他和安小慧沟通的越来越少,让他觉得婚姻是枷锁,有些郁闷,后来慢慢的产生网瘾才出现现在的局面。了解到真正的原因后,李占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对李立云讲道理,让他认识到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然后和安小慧真诚的承认错误,看到丈夫的变化,婆婆期盼的目光,安小慧露出了久违的笑脸,现在二人没有辜负众人期盼,上下班都双宿双归,幸福快乐!有时间还到代理服务室聊聊。李立云很感激代理员为他争取的幸福生活,并讲到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学会沟通,妥善处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是经费落实不到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费的缺乏,阻碍了代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对妇女代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经费投入力度,从而完善基础设施,落实代理员补贴,做到条件好、待遇好,激发代理员工作热情。

二是代理员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高素质的代理员队伍是做好代理工作的重要条件,我们将有计划、分层次的对代理员进行法律、接待、心理咨询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使代理员做到能代理、敢代理、擅代理。

三是调查研究力度不够。不深入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将加大调研力度,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妇女群众最盼、最忧、最急的问题,不断完善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拓展代理范围,丰富帮办内容,深化帮办服务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为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不懈努力。

司法建设信访调研报告 第三篇

【:司法建设调研报告】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是开发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开发区司法行政基础,抓好司法行政职能建设,今年10月,x区司法局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经济开发区就开发区司法行政职能履行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x省x开发区现状

x市x区目前有一个省级开发区——经济开发区,x年10月经x省批准设立,x年启动建设,总规划面积42、2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29、5平方公里,人口容量23万,x年顺利通过国家审核。经济开发区地处长三角地区苏南板块,位于x市x县城东郊,辖区内现有25个行政村。近年来,开发区坚持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改善环境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了开发建设步伐,累计投入50多亿元,完成21、77平方公里产业区框架建设,区内各项设施配套日臻完善。根据工作职责的需求与机构设置的完善,x区设立 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处级建制)为派出机构,其内部设有“一办六局”7个职能机构,均为科级建制:即党政办公室、经济服务局、社会事业局、财政局、招商局、规划建设局和国土资源局,另按有关规定设置纪检监察机构。同时设有下属四个事业单位: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经济开发区招商服务中心、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经济开发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4个事业单位。

目前经济开发区没有设立的司法所,区内有3个由区司法局管理的司法所,日常的相关司法行政事务都是依托于淳溪镇、古柏镇以及漆桥镇三个司法所管理和执行。按照一镇(街道)组建一个司法所的要求,淳溪、古柏、漆桥三个乡镇各建有一个司法所,司法所全部为区司法局派出机构,实行司法局和镇街道双重管理、以司法局为主的管理体制。目前三个司法所组织机构完善,司法所与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人员分离、职能分开。开发区内3个基层司法所共配备司法所工作人员17名,平均人数5人。其中7名属司法行政专项编制,正科级3人,副科级4人,10人为聘用人员,共有党员7人;经费保障到位。三个司法所均纳入区财政预算,办公用房所均面积350平方米,并配备了电脑、传真机、档案柜、摩托车等办公设施和交通工具,极大地提高了日常的工作效率;工作成效显著,20xx年的1——10个月以来,区内三个司法所和调委会共调处各类纠纷548件,调解成功率99、7%,制止群体性25起,制止群众性械斗12 起,防止民转刑案件6件。

二、关于建立完善开发区司法所及其管理体制的意见。

通过近些年的努力,司法行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从司法所实际运行的效果和发挥的作用来看,整体情况较好,但开发区没有的司法所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仍亟需解决,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国家(省)级开发区设立的司法所已迫在眉睫。

开发区的级别和行政乡、镇一致,其对司法行政工作有着同样的社会化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近年来,开发区运作模式已日趋成熟,在不断扩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拆迁改造、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相关村民的拆迁补偿、房屋安置等经济纠纷也日渐增多,社情复杂,矛盾突出,司法行政工作点多、面广,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开发区没有司法所建制,“下面没有腿、基层没有根”,许多工作落不到实处、抓不到好处,很难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自开发区批准建立多年以来,开发区的具体司法行政工作没有下设机构来执行,只能依托三个司法所处理相关事务,而具体的司法行政工作具体落实到什么程度,能否抓出工作成效,由于组织保障不到位,专职工作人员不到位,所以实际工作成果也很难抓到位;二是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必须开展的活动,也只能临时抽调人员与各区管司法所协调配合,工作开展的很不平衡,工作的死角死面比较多;三是开发区没有的司法所,三所联合处理行政事务,普法宣传、法律援助、办公经费等专项资金很难保障,工作来了一事一请,工作缺乏计划性、通盘性。

三、开发区设立司法所的建议:

开发区设置直管司法所是一项重大复杂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必须坚持“对上争取,上下求索”的原则。有计划、分阶段实施。

一是积极汇报、协调,增编增人落实职级待遇。要积极争取地方党政领导以及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规划报告。积极协调政法委、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按照司法部“每个镇应当设立司法所,司法所应当配备3名以上专项政法编制人员”的要求,通过争取机构编制、落实人员,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司法所建设的指示要求,严肃干部管理纪律,严格规范司法助理员的调配使用,稳定一线力量。

二是加强与多部门的联合协调,落实保障措施。司法行政机关按照《国家财政部司法部关于制定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意见》,争取党委开发区司法所设立和司法助理员的业务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逐步建立开发区财政支持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实现司法所经费由财政全额保障,并积极争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更大的财力支持。

三是多方取经,优势建所。在开发区设司法所,是一项开辟先河的举措,应多学习借鉴那些好的、先进的经验,做到起点高、起步快,只有借势借力,才能尽可能快的实现一流目标。

四、开发区司法所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严格准入机制。要主动与组织人事部门制定严格准入标准,加强录用管理,不能降低门槛。人员构成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学历要求为本科以上,专业要求必须是法律或行政管理专业。可以采取公开选调的方式,面向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乡镇公务员和优秀村社干部,尤其是现任司法助理员,坚持“公平、公开、公正” 的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人事调动规定程序,选调素质高、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经验丰富、德才兼备、具备相应业务能力、热爱司法行政工作、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敬业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开发区基层司法所。对新进入司法行政系统的人员开展思想教育、制度纪律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岗位业务知识、实战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具备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技能,解决“有能力干事”的问题。

2、严格督导。建立一套科学的督导评估体系,使得司法所的建立活动严格按照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流程科学推进,强化司法所组织机构、队伍建设、物质保障、工作制度和履职能力的建设,将司法所的建立工作纳入全面监控体系中。围绕创建司法所的活动,努力把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作流程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找准定位,有效运转,提升建所的工作效能,从而实现全区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

3、强化履职能力。作为各基层司法所的总指挥,区司法局要应切实加强对司法所的工作业务指导,以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工作亮点、克服工作难点、寻求工作突破点;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加强密切联系,搞好协调和配合,按照省、市的要求和规范标准,在基层司法所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建设等方面加以规范;坚持司法行政工作与党委、中心工作的紧密结合,加强与其他基层政法单位和乡镇(街道)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与业务协作,实行联动服务,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其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争创一流业绩,以优异的成效来赢得党委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以尽快推动开发区司法所的建设。

【附加篇:乡镇人大建设调研报告】

去年以来,x县人大常委会以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人大代表日常履职、人大主席团工作规范运行、村民自治三项工作,通过三项工作“三位一体”推进,乡镇人大工作的实效明显提高,基层建设步入新境界。

多措并举——促进代表日常履职

人大工作的性质和代表的角色特征决定了群众路线是人大工作的基本路线,代表履职的主要方式是联系群众,代表工作的重点是抓好闭会期间代表的日常履职。通过实践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一、二、三”的具体思路。“一”,就是将全县1386名县镇代表就地编为180个代表小组,按有专用房、有活动经费等 “十有”标准建设180个代表工作室,形成全县统一的履职平台。“二”,就是实行县人大常委会、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各联系五名代表、五名(户)群众和每位人大代表各联系十名(户)群众的“双联系”制度。全县人大系统固定联系群众的数量过万人(户)以上。“三”,就是在人大代表中全面推行民情日记、代表接待日、代表述职评议三项制度,要求每位代表年记民情日记不少于六十篇,每月至少到代表工作室接待一次群众(选民),每年年底要向选民进行述职,接受群众的工作评议。这些措施的落实,促进了代表工作“接地气”,扩大了人大工作的群众基础。

统一模式——做实乡镇人大主席团

长期以来,乡镇人大主席团的主要工作只限于人代会的组织,闭会期间工作开展的不经常或流于形式,甚至被视为临时性机构。为此,我们在抓x镇人大主席团规范履职试点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全县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进行全面规范。首先,依法赋权。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x县乡镇人大工作实施办法》,依法赋予乡镇人大主席团二十八项职权,并对主席团工作运行程序、制度体系、保障措施作了明确规定,使主席团工作于法有据、有章可循。其次,按照有专用办公室、有两名以上工作人员等“八有”标准,建设完善镇人大主席团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专职办公人员。再次,突出监督工作重点,促进主席团工作规范运行。规定主席团每季度召开一次主席团会议,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重点议题,开展调查、视察、检查和评议,审议决定重大事项。做到了主席团有计划、日常化、制度化开展,形成了依法有序的日常监督机制。乡镇人大主席团日常履职模式的建立和运行,拓展了乡镇建设新领域,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了和谐共进的新局面。

依法规范——加强村民自治指导监督

村民自治是我国的四大基本制度之一,是农村发展稳定的“治本之策”。其要义是实行“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目的是实现村民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我们把村民自治作为基层建设和人大工作的基础工程,依法有序推进。为摸清底子、完善思路,我们于去年下半年开展了专题调研,摸清了全县村民自治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形成了突出重点,加强村民议事制度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两项制度”建设的思路,通过专题审议,形成了系统的工作思路;为促进村民自治规范开展,形成全县统一的模式,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了《x县村民自治章程示范文本》。示范文本下发后,全县各村结合实际积极行动 ,完成了新一轮《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修订工作;为形成村民自治工作的长效机制,我们把村民自治工作纳入乡镇人大的重点工作任务,要求乡镇人大主席团亲自上手抓指导、抓监督。目前,全县村民自治工作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已初步形成,“两项制度”运行趋于规范,村级治理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确立。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调研报告 第四篇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指学生在完成校内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实践学习后,至少用半年时间,到企业中承担与普通员工相同的实际工作任务,积累一定工作经验的实践过程。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及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顶岗实习的质量已成为衡量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调查,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已有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有代表性的监控及评价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实践论证。针对实际情况,以加强顶岗实习的动态管理与过程监控,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推行校企合作的共管体系,构建长效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

一、调查基本情况

通过对京、津、冀、鲁地区参加顶岗实习的1277名学生、接收集中实习学生的21家企业、自主实习的10家企事业单位、河北省内6所高职院校的87名专业指导教师采用调查问卷、座谈、电话访谈、深度访谈等形式,对顶岗实习工作进行深入调研。

调查对象分三个部分:企业、学生、专业指导教师。企业作为顶岗实习的主要实施单位,对顶岗实习质量保证起主导作用;学生是顶岗实习的落实执行者,最终反映教学实习质量效果;专业指导教师是顶岗实习的联系者、监督者、指导者,是顶岗实习工作完成的纽带和桥梁。

调查内容按照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控制手段四个方面展开,采用动态的观察方法,对符合行业需要的实习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的运用、职业规范和操守、团队协作等作为最终评价标准。

二、顶岗实习样本选取

随机选取六所院校计算机应用、旅游酒店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文秘等五个专业大类方向的1277名顶岗实习学生为样本。其中20xx级顶岗实习学生共计541人,其中由学校安排集中实习404人,占总实习人数的74.7%,实习基地13个;20xx级顶岗实习学生共计736人,其中由学校安排集中实习517人,占总人数的70.2%,基地共计20个。实习岗位与专业相符或相近的占72%,实习岗位与专业不相关占28%。

三、质量监控评价主体的调研

(一)企业调研数据

1.实习管理质量监控与评价主要承担者。经过企业调查数据及访谈,76%的企业认为应由企业和校方共同承担;13%的企业认为应由自己评价,不希望校方参与;11%的企业认为应由校方自己评价负责。其中实习过程中按内容不同进行分工如下:

2.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76%的企业希望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观念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由校方指定教师负责,企业按岗位分工项目和内容分配给实习学生具体工作,出现问题与校方共同解决,以避免增加管理工作量;13%的企业认为校方应在实习前做好学生实习准备工作,实习过程均严格按企业员工条例、准则执行,不愿意校方过多介入;11%的企业认为实习过程质量监控与评价是教学内容,应由校方承担,不愿企业自己承担过多工作量。

(二)专业指导教师调研

1.顶岗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主体。认为双方共同参与的占68%;企业为评价主体占20%;学校评价为主占12%。

2.学生实习期间的主要管理单位。选择由实习单位管理的占49%;由学校专业指导教师、实习部门管理占51%。

(三)学生调研数据

1.顶岗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主体。8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指导师傅的作用很重要,评价主要应由实习企业负责。14%的学生认为顶岗实习是在校期间的实习,应由学校评价。

2.实习期间的管理。62%的学生在实习中有问题愿意找企业指导师傅解答。27%的学生希望找学校解决,11%的学生希望找朋友和同学帮助。

四、质量监控评价标准的调研

(一)企业调研数据

1.单位对实习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监控评价标准。有制定实习学生考核条例的企业占67%,其中按企业员工见习期标准考核的约有87%,按业绩考核的占10%;没有制定考核条例及标准的33%企业中,按业绩考核的占30%,按工作表现及职业潜力评价的占45%,按行业企业标准执行7%;支持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考核标准的占36.7%。

2.实习工作评价的重点。评价重点从高至低排名依次为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吃苦耐劳、人际关系、处理突出事件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中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吃苦耐劳多项选择在63%、53%、51%以上。

3.评价的时间。认为质量评价最科学的时间为1个月评价一次占53%;2个月评价一次的占18%;3个月评价一次的占29%。

(二)专业指导教师调研

1.顶岗实习质量监控评价标准。集中实习的70%企业管理制度齐全,考核和评价标准明确清晰,可按照企业考核和评价标准执行;或以企业评价为主,校方评价为辅共同考核评价。自主实习学生由学校专业指导教师及所在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各专业统一评价标准,作为考核和评价的主要内容。

2.实习中行业企业按需要可增设内容,列入考核和评价的考核范围。

3.评价的重点:从高至低依次为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适应岗位的程度、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

4.实习评价时间。45%教师认为15天指导学生一次,1个月指导的占25%,3个月指导的占18%,12%教师认为按学生实习专业情况灵活掌握时间。

(三)学生调研数据

1.质量监控评价标准。65%的学生认同实习单位的考核和评价内容,21%的学生因为岗位的限制,希望实习单位和校方双方共同评价,14%的学生认为无所谓。38%的学生认为校方制定顶岗实习手册上的填写项目比较科学,51%的学生认为一般,9%的学生认为不科学,2%的学生认为没有用处。

2.评价的重点。依次为专业技能的提高、处理事情的能力、增强交际能力、团结协作等。

3.评价的时间。37%的学生认为评价指导时间为半个月,35%的学生为1个月,24%的学生认为2个月最科学,4%的学生选择3个月评价。

五、质量监控评价方式调研

(一)企业调研数据

1.按顶岗实习手册的记录汇总评价。调查的所有企业均认为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手册记录每周、月实习内容及实习岗位主管级以上签署实习意见,可作为评价的基础资料。

2.按学生作业、作品评价。按专业不同可根据企业经营活动布置的阶段性工作任务或项目作业,按完成的任务项目给予量化评价。

3.实践活动。学生的日常实习作为基础评价,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给予追加评价分值。

4.突出表现。实习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突出表现,如在企业重大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避免事故发生等表现突出可给予评价加分。

5.实习档案。学校或企业建立学生实习档案,可分个人或按岗位群分组建立。档案主要按企业和学校双方各自重点关注的内容及项目进行分类管理,进行各自评价。将每位学生在校表现和在企业表现结合,最后按比例综合评价。

(二)专业指导教师调研

1.顶岗实习的评价方式。72%的教师认为评价方式是完成实习任务,32%的教师认为评价方式是实习作品。

20xx年“双诚信双”工作进展情况调研报告 第五篇

为了促进麦架镇人口和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和“双降”目标的实现,深入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市人口计生委关于诚信计生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强化诚信、群众守信、村民互信的诚信计生工作模式,根据《白云区关于进一步推进人口计生“双诚信双”工作的意见》要求,我镇于20xx年9月1日起,全面推行了“双诚信双”工作。到目前为止,全镇14个村(居)全部开展了“双诚信双”工作,该项工作仍在持续有效的进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确保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镇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双诚信双”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镇人口计生“双诚信双”工作的领导,镇、村两级分别明确了专人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及常规化的对接联络工作。20xx年,由于工作需要及等原因,我镇及时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

村(居)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两委班子为成员的诚信计生领导工作小组,以村(居)两委班子成员、计生协会会员为代表,镇包村干部、育龄小组长、计生户代表等组成的诚信计生评议小组、诚信计生监督小组、诚信计生理财小组,负责本村(居)人口计生“双诚信双”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具体实施。结合各村实际,为了进一步加强该项工作的领导,根据需要及时增补人员和调整人员,确保工作的正常推进。

镇属相关部门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和相关人员为成员的人口计生“双诚信双”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促进“双诚信双”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镇制定了“双诚信双”实施方案,拟定了工作实施细则,下发了具体的工作安排意见,实行目标管理。同时,明确细化了镇社会事务办、农业服务中心、中心学校、派出所、司法所、财政所、国土所、城建办、计生办、计生协会十个部门的工作职能,督促落实相关优先优惠政策。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

镇利用赶集日、重要节日,制作醒目的大型横幅标语,由领导牵头,组织部门人员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投入经费制作印有“双诚信双”工作内容的围布、环保袋、宣传画、宣传资料、宣传画册等等,发放到群众手中,广泛宣传“双诚信双”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力争做到家喻户晓,让群众知到:“一处守信,处处受益;一处失信,处处受制”。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加强监督力度,推进全镇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

各村(居)分别召开了群众,采取上门宣传讲解、动员等形式,让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建立“双向、互为守信”工作机制。各村(居)还在人员集中、村醒目地带,采用大型固定宣传标语、宣传栏形式(每季度一期),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双诚信双”工作内容和知识。

三、完善规章、村规民约,双向,促进诚信计生

全镇14个村(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召开了群众(代表)大会,并将《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双向书》,印发给群众代表进行认真讨论。同时,将修改过的《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双向书》向群众进行公示。

为了有效的推进诚信计生工作(双向、互为守信),村(居)两委以户为单位,逐户与群众签定了《双向书》,到20xx年4月止,全镇应签《双向书》17090户,已签17090户,签约率为100%。

全镇落实上环手术,常住人口2455人、外出人口157人;落实结扎手术,常住人口4279人、外出人口92人;主动妇检常住人口1254人、外出人口60人;主动缴纳社会抚养费1.5万元;主动办理独生子女光荣证849人,发展计协会会员47320人。

各村(居)评议小组、监督小组、理财小组工作开展常规化,工作事项有序进行。每季度坚持召开一次评议会议,结合实际,评议出诚信户、不诚信户;评议帮扶对象、奖惩对象,违约对象及处罚决定等。对诚信户,积极落实各项优先优惠政策,主动帮助、协助其户所需和所求,对不诚信户,按照规定暂缓兑现和不兑现计生相关优惠政策。

监督小组每季度坚持对工作开展程序,评议小组的评议结果、评议公正性、合理性、工作落实情况、履约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并作好监督记录,镇村两级均设立了投诉举报箱,方便群众对工作进行监督。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对政策外生育对象的处罚难

当前,各项工作都步入了依法行政的轨道,由于计生工作软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只能单一靠强制执行来维律的威严,对违法生育人员进行处罚,因诸多原因,执行不又不到位,振摄力差。导致政策外生育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越演越烈趋势。

(二)诚信计生工作开展效果不理想,

育龄群众对诚信计生存在一知半解,甚至存在签约而不履约现象,计生干部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和措施,履约落不到实处。

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一)继续加大计划生育宣传力度,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

(二)强化服务,狠抓节育措施的落实,搞好妇检工作,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彻底摸清问题底细,杜绝政策外怀孕,切实控制好政策外生育。

(三)加强工作督查, 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为了确保“双诚信双”工作取得实效,不摆形式,不走过场,提升镇人口计生工作服务管理水平,镇拟定了考核方案,设置了专门的考核评估表格,不定时的组织人员对全镇14个村(居)进行工作督查,督查结果的好坏直接列入村(居)目标考核,与个人绩效挂钩,实行奖勤罚懒。

我们相信,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镇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全镇计生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人口计生工作及计生《双诚信双》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声色,更上一新台阶。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baogao/diaoyan/15784.html

《20xx年海西枸杞采摘劳务用工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