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礼仪 > 西方礼仪

关于西方餐桌礼仪常识十篇

2022-04-11

西方礼仪】导语,你眼前所欣赏的本篇文章共有17476文字,由许景峰细心改进,发布于范万文网!礼仪(lǐ yí):礼节和仪式。如礼仪周到、外交礼仪。出自《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关于西方餐桌礼仪常识十篇倘若你对这文章有什么独特的建议,也可以上传分享给大家!

关于西方餐桌礼仪常识 第一篇

如果银质餐具掉落在地,及时通知服务员。

如果食物打翻在地,用餐具将其拾起置于餐盘角落。

五、各种东西的使用方法

红酒杯:喝酒时应拿着杯脚,而非杯身,避免手温破坏酒的味道;

水杯:喝饮品前最好先抹嘴,以免在杯上留下油渍;

餐巾:大餐巾可对摺成三角形放在膝盖上,抹嘴时,宜用餐巾角落的位置;离开座位时,可把餐巾摺好放在椅上或桌上;用餐后,应把餐巾摺好,放在餐盘的右边;

汤匙:喝汤时忌发出声音。喝汤后,汤匙不应放在碗中,应把汤匙拿起放在汤碟上。

肉类:切牛排时应由外侧向内切,切一块吃一块,请不要为了贪图方便而一次将其切成碎块;割肉块时大小要适中,不要切得太大,以至于有嘴巴合不起来的危险。咀嚼食物时,请务必将嘴巴合起来,避免发出声音,而且口中食物未吞下之前,不要再送入口。

水果:水分多的水果应该用小汤匙取食。桃类及瓜类,餐厅会先削皮切片,应该用小叉子取食。草莓类则多放于小碟中,用匙或叉取食均可。另外,在吃水果的时候,餐厅通常会提供洗手盒,里面会放置花瓣或柠檬。以供洗手之用。

甜点:一般蛋糕及饼类,用小叉子分割取食,较硬的用刀切割后,同样用小叉子分割取食,至于霜淇淋或布丁等,就可用小汤匙取食。如果遇到小块的硬饼干,可以直接取用。

汤:喝汤时要用汤匙,而不是将整个碗端起来喝,用汤匙喝汤时,汤匙应该由自己这边向外舀,切忌任意搅和热汤或用嘴吹凉。喝汤时避免出声是最起码的礼貌,当汤快喝完时,可将汤盘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托起,向外倾斜以便取汤。喝完汤之后,汤匙应该放在汤盘或汤杯的碟子上。

咖啡和茶:喝咖啡或茶时,餐厅一定会附上一支小汤匙,它的用途在于搅散糖和奶精,所以尽量不要拿糖罐及奶精罐中的汤匙来搅拌自己的饮料,也不要用匙舀起咖啡来尝甜度,不然保证你一定会得到全桌的注目礼。喝咖啡或茶时,应该用食指和拇指拈住杯把端起来喝,至于碟子就不必端起来了。喝完之后,小汤匙要放在碟子上。

关于西方餐桌礼仪常识 第二篇

• 只要倒半满即可。

• 将饮品置于餐盘边上。

• 如果平时不喝咖啡,不用勉强自己。

餐巾(Napkin)

这个和国内的用法有很大差异,国内的餐巾是垫于餐盘底下,防止弄脏,而美国的餐巾几乎完全替代了纸巾,擦嘴巴什么的都靠它。

• 一旦入座,第一件事就是铺开餐巾置于大腿上(不要抖开)。

• 不要摩擦它。

• 不要用它擦鼻子或者存放你不能吞下去的食物(即不要吐杂物在上面)。餐巾就是餐巾,擦擦嘴巴就好了,不要干别的事。

• 当你离座时,将餐巾置于餐盘右侧(不要折叠或扭捏它)。

“请把盐递给我”

• 一定要记住:salt & pepper永不分离,别人让你递什么,一定要两个一起递过去。

• 不要手对手递盐和胡椒,把它们放在对方够得着的地方。

关于西方餐桌礼仪常识 第三篇

1.我尚未用完餐:盘子没空,如你还想继续用餐,把刀叉分开放,大约呈三角形,那么服务员就不会把你的盘收走。

2.我已经用完餐:可以将刀叉平行放在餐盘的同一侧。这时,即便你盘里还有东西,服务员也会明白你已经用完餐了,会在适当时候把盘子收走。

3.请再给我添加饭菜:盘子已空,但你还想用餐,把刀叉分开放,大约呈八字形,那么服务员会再给你添加饭菜。

注意:只有在准许添加饭菜的宴会上或在食用有可能添加的那道菜时才适用。如果每道菜只有一盘的话,你没有必要把餐具放成这个样子。

国外的商务礼仪 第四篇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有很多的机会参加各种商务活动,无论你是什么级别的员工,也无论是国企、民企、私企还是外企,小到客户提案,跟老板吃饭,大到商业午宴晚宴颁奖礼等等,都会有机会参加。但大多数时候,降临到我们头上的这些机会,反而会成为我们紧张的枷锁,如果是国外的呢?下面上文库小就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国外的商务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国外的商务礼仪

今非昔比,刚毕业的时候不懂事儿,但工作好几年还没一点礼仪方面的认知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工作中我们以为不算高大上的环节,其实也都是礼仪表现的一部分,比如午餐面试,与客户开会等等。规范得体的商业礼仪,虽然可能不是致胜的关键,但绝对可以是添砖加瓦的一笔,让人眼前一亮,对你的好感倍增。因此,适当地学习一些基本的商务礼仪(没让你参加皇室晚宴啦)显得特别必要,让你关键时刻自带金光啊!

废话少说,主要分享一下比较洗刷我三观的几个点:

1 参加一个会议或者宴会前,你需要准备什么

你去参加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谁会出席?

你想要与谁进行什么样的沟通?

事先练习你的问题

练习将你的上午方案说的简明扼要

准备好你需要的道具

2 如何在聚会活动中,通过两个人的站姿,判断对方是否希望你加入他们?

3 如何与对方打招呼:

当对方向你伸手握手时说:Hello, How do you do?

你应该回答:名+姓/名+职位+ How do you do

同时,握手上下摆动两次(两次两次两次)

4 记不住对方的名字怎么办?

重复对方的名字

把对方的特质与名字连在一起迅速回忆

找第三方偷偷问一下

5 如何递给对方自己的名片:

双手或者右手递出,接受者要端详一番,并说谢谢

如果身上需要戴名牌,请戴在左侧

6 如何在宴会中结束与一个人的对话

当对方的脚尖方向冲着其他方向match的时候,请把这个人介绍给其他人

通常由女士结束对话

当不得不离开时,请面带微笑给对方真实的理由,比如:很抱歉,我还要与聊一下,今晚能与您交谈,非常愉快

7 如何与新认识的朋友保持后续联系

通常用发邮件的方式,表示认识你很高兴,可以为对方提供对方需要的信息,比如在宴会中对方提到需要某行业的报告。但如果在邮件中约见了下次见面,那一定要真的安排一次约见。谁约见谁买单。

8 英文邮件的称呼与结尾的规则(当年英语课也没学好这点)

Dear (有确切名字),结尾用 Yours Sincerely

Dear Sir or Madam,结尾用:Yours Faithly

9 如何训练自己的走路姿态

昂首挺胸谁都知道,但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走路姿势到底有多难看。两个方法:

1)录制下来自己的走路姿势

2)头顶平放一本书来走路,书不能掉下来,你会发现自己走路有多么颠儿

10 商务旅行中如何打包自己的行李

1)文件类:护照签证行程计划,票务信息

2)现金与

3)工作资料(合约、报告、需要分发的资料、名片)

4)服装:尽量选择洗熨方便的材质,少打包容易起皱的衣服

男士:两套西装,每日换洗的干净衬衫,领带每日一换

女士:一件西装外套,一到两条裙装和裤装,可搭配的围巾、衬衫与珠宝

11 商务用车礼仪:

最资深、重要、年长的人=前座

其次重要的人=坐在靠路边一侧的后座

如果同等职位则男士在前座,女士在后座

12 如何为你理想的工作量身打造你的穿着:

了解工作环境文化的变化

观察你想要争取的职位上的人们的穿着

形成自己的一种风格,在装扮风格上要有一致性

西方宴会礼仪 第五篇

一、西方宴会餐桌礼仪

1.西餐的餐具

一份正式的西餐餐具共包括:牛油刀、面包碟、前菜用刀叉、主菜用刀叉、喝汤用汤匙、甜品用叉匙、红酒酒杯、白酒酒杯。

2.餐巾

(1)餐巾不仅要摆在腿上,还应该注意要将其折成长条形或叠成三角形,并将折痕靠近自己。

(2)中途暂时离席应将餐巾放在椅子上。

(3)餐巾可用来擦嘴或迭手,不可用来擦餐具或擦脸。

3.刀叉

(1)刀叉往往是两三副,使用刀叉次序一定是由外至内。

(2)吃西餐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左手食指按在叉子把上,右手食指按在刀背上。

(3)吃某些食物时,先左手用叉子按住食物,右手用刀将其切成小块,然后将叉子反过来叉住食物,放到嘴里。

(4)中途离席,刀叉应呈“八”字放置,刀刃朝内,叉背向上,这表示“我还没吃完呢”。

(5)已经吃饱的话,应把刀叉并排放在盘子右面,叉背向下,刀在叉子的右侧。

4.汤匙

(1)会有两把或者三把,一般要两把的话一把是喝汤的,一把是吃甜品的,三把的话还有一把是喝红茶或咖啡的。

(2)汤匙也是要从外侧向内侧取的,先拿离你最远的那把。

(3)勺子是不能含在嘴里的。

(4)勺子不用的时候不能在杯子里面立正。

5.在西方的晚宴上一般有多少道菜? 上菜的顺序又是怎样的?

(1)开胃菜(Starter),如色拉等。

(2)汤(Soup),一般可分为清汤和浓汤两大类。

(3)主菜(Main course),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

(4)餐后甜品(Dessert),如布丁、冰淇淋、蛋糕等等。

(5)咖啡(coffee)

6.双手取食物

向自己的盘中取食物时,一定要用双手。取一只烤土豆也要用左手拿叉、右手持汤匙将食物夹到自己的盘中。不要只用一只叉子将食物叉到盘中了事,那是极不礼貌的。

7.喝汤

(1)汤很热也绝不可以用嘴吹气。

(2)喝汤时要用汤匙。

8.主菜礼仪

(1)吃肉排要从左边切起,切下来一块吃一块。

(2)吃鱼时要注意,吃完上面的鱼肉后不要将鱼翻身,而应用刀叉挑去整付鱼骨后再吃下面的鱼肉。

9.水果及甜品

(1)吃冰淇淋蛋糕应从自己面前的一侧吃起,如果是三角型蛋糕则应从顶上开始吃。

(2)餐后水果一般都是切皮去籽后的果块,吃起来很方便,如果像哈蜜瓜一样连皮的瓜类,应先切去皮现切小块食用。

10.其他

(1)饮用咖啡、奶茶或柠檬时,不要用手把糖直接放入杯中。正确的方法是:把方糖先放入茶匙,再将茶匙放入杯中,这样保证不会水花四溅。用完茶匙后,应将茶匙横放在茶碟向外侧,才合乎礼仪。

(2)去西餐厅、咖啡厅都应将手袋放在背部和椅背之间的位置,放在桌面或膝上都不雅观。

(3)轻声地交谈。

(4)保持一些微笑,但不要从头到尾的大笑。

(5)肢体不能频频晃动。

(6)餐具不能发出声音。

(7)举杯时,杯子不互相碰到,只喝一小口。

二、西方宴会礼仪

盛白葡萄酒及香槟的酒杯为高脚杯,喝时拿住杯脚下面部分,手不要碰到杯身, 因为白葡萄酒及香槟喝时通常是要冰冻的,而手的温度会使它温热起来。敬酒时可以用拇指、无名指和小指牢牢握住杯脚下方,中指扶着杯脚,食指轻搭在杯脚与酒杯连接处。手指尽量伸直,显现手部优美曲线。

盛红酒的酒杯杯脚较短, 杯身较肥大, 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杯角,喝时拿近杯身, 手的温度有助红酒释放其香味。

在敬酒与人碰杯时,自己的杯身比对方略低时,表示你对对方的尊重。

喝酒时绝对不能吸着喝,而是倾斜酒杯,像是将酒放在舌头上似的喝。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摇晃杯子。

在喝酒时,中国人习惯举杯仰头痛饮,一口喝光。而在西方这却恰恰是应避免的。

最文明的方式在西方是头保持平直、一口口啜饮。敬酒时,红酒白酒都不要一次喝完,杯中总还是留一点酒。

此外,边喝边透过酒杯看人、拿着酒杯边说话边喝酒、吃东西时喝酒、口红印在酒杯边上等,都是失礼的行为。

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红印。

用面巾纸擦杯沿上的口红印较好。

手上没拿包时,一手拿着酒杯的姿势,一手环抱体前至于腰的上方,让重心上移,人会显得高,而且很优美!

虽然东西方的饮食差别很大,但在餐厅上的礼仪和行为标准都是相同的。建议各位再仔细阅读专门用餐礼仪的书,得体的举止加上优雅的仪态,你一定能成为餐桌上的气质美女!

三、敬酒礼仪

1.敬酒也是一门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即使与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这一点心中要有数,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

2.敬酒时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有求于某位客人在席上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不应只对能帮你忙的人毕恭毕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使大家都很难为情。

3.向距离较远的客人敬酒,可用举杯、点头和微笑的方式进行。

四、社交礼仪

1、见面介绍、交谈:

一般而言,美国人以不拘礼节、自由自在著称。和陌生人打打招呼,不见得便是想和你做朋友;一场愉快的交谈,不见得会变成知心莫逆,只有主动接触,以愉快的心情应对。只在正式场合行握手礼,一般场合见面时相视一笑,说声"嗨!"或"哈罗!"即为见面礼节。

初次见面,相互介绍也很简单。一般原则为将卑介绍予尊,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将下级介绍给上级,将女士介绍给男士。介绍后握手须简短有力,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在公务场合,美国女子会主动伸手(其他场合则不一定),女性先伸手,男性才能握女性的手(女性之间一般不互相握手)。若女士无意握手,则男士点头或鞠躬致意。与女士握手不可太紧。握手前应脱手套,来不及脱应致歉。关系密切的亲朋之间,可行亲吻礼,女子之间互吻面颊,男女之间由男子吻女子面颊。对于别人的握手、拥抱、吻手、注目、点头等礼节,美国人也以同样方式回礼。告别时也不必握手,挥挥手说声"再见!"即可。

美国相互称呼直呼姓名,一般不用"先生"、"太太"、"小姐"等称呼,一般也不用正式头衔。只对法官、医生、高级官员、教授、高级神职人员称呼头衔。一般不用职务作为称呼。称呼长者忌用"老"字。

交谈时忌问年龄、家庭状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经济收入以及其他私生活情况。见面打招呼也不问去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公共场合重视礼貌用语,家庭里也常用"请"、"谢谢"、"对不起"等。交谈距离必须保持50厘米以上。不得不靠拢他人就座时,要征得对方同意。交谈时声音不可太大,不可大笑,更不可大声争吵。惊讶时不可伸舌头(伸舌头是污辱他人之举)。美国交谈、示意喜欢用手势。请人接电话,用听电话的手势;请侍者结帐,用写字的手势。习惯于打过招呼即谈正事,不送茶、寒喧。美国人不把互赠名片视为礼节,只为便于日后联系时才送名片。送名58文库他人时并不期待他人回送名片。

在交谈时要注意:常面带微笑,碰到认识的朋友时,主动的问候对方,别人问候你,也要反问候对方,表示关心。说话时语气诚恳、态度大方,当别人问候你时,回答尽量简洁。多赞美对方。眼睛要亮一点,当对方改变发型时,看人家的相片,有好的地方要尽量赞美;不好的,可用另一个角度来欣赏,如说「cute」。别忘了说「Excuse me」,「Please」和「Thank You」。要注意自己的仪容整洁:千万不要邋遢,身体或口腔的异味、头皮屑等等都是令人很不愉快的。

2、约会:

美国人性格开朗,举止大方,乐于交际。他们平时晚睡晚起,但时间观念强;美国人会常说「随时来找我」,有些邀约是相当诚恳的,但拜访前仍应事先电话联系,确定时间,以免自己的「随时」而造成别人的不便。约会要事先预定时间,一般不迟到。若接到正式的邀约,请柬上倘印有「R.S.V.P.」,去与不去必需电话通知。大型活动请柬通常印有 Regrets only,此时只有不参加时才须通知。非正式私人邀请,可用电话或信函,明确告诉时间、地点。接到邀请,要回柬致谢;若没有赴约把握不要轻意应允;若不能应邀要说明理由,并致歉意。若临时不克赴约,务请电话通知,绝不可无疾而终,随意放人空等。

男女交往在美国是比较开放,约会看电影吃饭也是非常普遍,和异性热络地交往并不算失礼。男女双方均可主动邀约,通常男性较主动。可以各自拆帐或一方请客。美国朋友倘若说:「Let's go get a beer」或「Want a cup of coffee?」可别误会他要请客,这种情形通常是各自付费。如果应邀地点在餐厅,餐后可提议付小费,倘主人坚持不允,也可不必勉强。约会有时并不具其他含意,也不表示必将成为特殊性的伴侣。所以,如果你想和某人见面谈谈或看个电影或一起吃个饭,以增进双方的友谊,共度一段愉悦的时光,尽可主动大方地去邀约。如果你不想赴对方约会或对方有令你不舒服的举动,可以客气但肯定的说「NO」,彼此尊重是基本的交往原则,也是权力。

3、上门做客:

上门作客不可早到,如果早主人先到,反而失礼。可迟到5到10分钟,迟到15分钟以上应打电话给主人通报。夜间造访主人不能穿睡衣接待客人。去亲朋家作客,进门时要擦去鞋上泥土、脱帽,湿的雨衣雨伞放在室外。进门应先问候女主人,再问候男主人。宾客较多时,可以只与主人和熟人握手,对其他人只需点头示意即可。要多谈众人感兴趣的话题,不要只讲自己感兴趣的事。作客时不可随意翻动主人的东西、抚弄摆设,也不能打听摆设的价格。在主人家打长途电话,要征得主人同意,并留下电话钱,说是给主人的孩子买糖果用。作客时不宜久留;主人没有留客用餐,客人则应在用餐时间之前告辞。会抽烟的客人应接受主人敬的烟,而不能抽自己带的烟。美国人重视生日,尤其是孩子的生日。应邀出席生日聚会的客人应送礼以示祝贺。

4、赴宴礼仪:

如果应邀参加家庭聚会,可问主人需要什么礼物,即使主人婉谢,届时仍可带瓶酒或一束鲜花,或酌带一些具有中国风味的小礼物。有任何饮食禁忌可先告知。特殊的文化风俗和饮食禁忌可得谅解和尊重。除非事先言明,一般聚会活动以不带小孩参加为宜,如果聚会性质为安涂肉,则大都可全家参加。

在家宴请客人比在餐馆宴请更受美国人欢迎,因为家里气氛更加亲切友好。家宴分两种。第一种是家庭用餐式,主宾在长方形饭桌旁就座,主人为客人盛食物,或将食物盛在盘中,依次传递取用。第二种是自助餐式,食物置于餐厅另一桌上,主宾各自去取用。

应邀到他人家里用餐,主宾双方都很讲究礼仪。主人会提供各种专门用途的餐具,如冷盘、刀叉、鱼刀叉、肉刀叉、主菜刀叉、水果刀叉、菜匙、汤匙、咖啡匙等,客人如不认识餐具的专门用途,可仿效女主人。餐巾铺在膝上,不能用餐巾擦餐具。坐姿要端正,手臂不能横放在桌上。只有当女主人动手,其他人才开始进餐;女主人离座,其他人才能离席,不可中途离席。欧洲人进食时是一手拿刀,一手拿叉,美国人只用一只手轮换用餐具,另一手则放在膝上。注意使用刀叉顺序,以及叉匙性质。刀叉斜放盘缘,表示尚在用餐之中;若完全放在盘中,则表示已使用完毕。面包要掰成小块食用。喝汤、咀嚼时不能出声,更不能打嚏、擤鼻子、咳嗽、打嗝、剔牙。渣滓不能直接吐在盘中,要用叉接住后放入盘中。餐巾用来拭嘴,切忌用来擦手或餐具。盐、胡椒瓶倘离座远,不可伸手去取,而须请隔座代劳递送。上甜点或咖啡时,主人可开始致词,主宾亦可利用此时答谢。席间,应当称赞女主人准备的菜肴,并尽量吃完盘里的饭菜。

餐后要与主人交谈片刻,之后告辞,但不可久留;告辞时应感谢主人款待。与主人不太熟悉者,事后还应尽早打电话或寄短柬表示谢意。如果客人比较多,应等年长职位高的客人告辞后,方能告辞。。宴后三四天内别忘记寄一张感谢卡或谢函给主人,若在主人家过夜通常感谢卡寄给女主人。

5、赠送礼物:

上门作客不一定带礼品,也不可在其他客人不送礼时单独送礼。礼物可以是一瓶酒,给女主人的一束鲜花等。公务送礼的礼品可以是日历、钢笔、精装日记本等文具。一般不在公开场合送礼。会议礼品在会议结束后送,如在告别宴会上送。美国人喜欢充满友情的礼物,礼物讲究包装,即使是选给亲友的礼品也要附上礼品卡;送礼目的要明确,否则会令人莫名其妙。蛋糕、点心、巧克力、乡土工艺品、书籍等,均可作为礼品(用单数);探望病人一般应送鲜花;在公务中不可送重礼品,以避贿赂之赚;礼品上不能有送礼单位的标志,否则有之赚;男子不可随便送香水、化妆品和白玫瑰给女子(这些是送给恋人的礼品)。受礼时要当场打开礼物,致谢和赞美礼物;受礼后不必马上回赠。应邀赴宴时,情真意切的祝酒词是最好的礼品。平时最好的送礼方式是请人吃饭、喝酒或去别墅共度周末。收到礼物、应邀赴宴、受人帮助之后,都要写信致谢。除了约定由谁请客之外,一般一起到餐馆用餐,都是各自结帐。

6、服装穿着:

美国人衣着随意,在公众场合穿各种服装的都有。大多数时候喜欢穿T恤衫、夹克衫、牛仔裤、运动衫、旅游鞋。着装讲究整洁。男式裤子不能露出衬裤,女子裙装不能露出衬裙。裙子要盖过口,女式短裤不能配高跟鞋,否则会被人误以为应招女郎。涂眉画影,口红浓重,也是应招郎的标志。任何人都不能在公众场合穿背心、睡衣。美国人的服饰追求体现个性、气质、风度,讲究舒适,在西方率先以简洁朴实的服装取代名牌服装。

在正式社交场合注重着装,宴会上都有着装要求。参加重要场会,应注意请柬上有关服装规定。如果不确定服装的要求,可以先问问其他参加者,以免尴尬。请柬上有些字如「casual」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穿牛仔裤,「semi-formal」也并不表示你可以不打领带,最好问清楚。西装外套通常只扣上扣,亦可全部不扣,但切忌全扣。西装背心最下一个钮扣通常不扣。深色西装应着黑色皮鞋,深色袜子,切忌白袜黑鞋。正式场合或上班,女性以裙装为宜,男性应着领带及深色西服。着晚礼服裙摆应长及脚踝,并着高跟鞋。

7、行路乘车:

行路一般以右为尊,女士同行,男士应走左边,出入应为女士推门。搭车时,车主驾车,前座为尊,余则以后座右侧为尊。自己开车时须先为客人开车门,等坐定后始上车启动。

在公共场合,美国人特别尊重女性,处处女士优先。在社交场合,男士对女士要谦让、关照;行路时男子走人行道外侧;入座时先让女子坐下;进门时男子应先行并为女子开门;上、下楼梯或乘电梯时要让女子先行;用餐时请女子先点菜;告辞时让女子先起身;陌生女子失落东西,男子也应为其拾起归还;与女士打招呼,男士必须起立。

西方商务礼仪差异 第六篇

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交际方式的差异

中国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两方文化行征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仪式有一定的影响。中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问候语也会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这常常是交际失误产生误解的因素之一。汉语中打招呼的形式使初来乍列的外国人感到不可思议比如:中国人爱用“吃过饭了?”这样一些话来打招呼,这一极平淡、俗套的日常问候语体现出了中国老百姓质朴、实在的性格:它没有更多的花言巧语,没有对社会、的高谈阔论,它直接指向人们最关心、最急迫的问题;它体现出了普通百姓之间一直存在的那种真切的、温情的关系,也体现出了中国人对个体生命的真诚关怀。而这种问候语直译过来却是无法被说英语的人接受的。在英语里的寒暄语常常是评论或预测天气状况,达是由于英国人的地理位置对天气特别敏感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天气永远是一个非个人的话题。中国人寒喧时可能谈起年龄、工资和婚姻等,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社会家庭化,“四海之内皆兄弟” 的为人准则,显示对他人的关心。但若对一个英国人说这些,恐怕他会敏感地认为你要刺探其隐私,容易发生文化冲突,造成误解

西方商务礼仪差异:餐饮商务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莱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 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仃的饮食多是为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在餐饮氛 方面,目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 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 。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商务礼仪。而两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定要注意自己的商务礼仪,不可以火去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艮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商务礼仪也各具特色。任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尊贵的客人安排左边的 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 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稍高,上要替他自己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队为弯崾,低火, 用嘴凑 去吃很不礼貌, 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片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地饮酒.中同的餐桌上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何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杯杯地喝。

西方商务礼仪差异:服饰商务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往正式 交场 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仃J喜欢黑色,因此 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上住正式场合要穿服套装。另外女外出有鼓耳环的习俗。西方目家,尤其是在荚国,平时人们茸欢穿着休闲装,如T 恤加牛仔般。 当今中固人穿荇打扮趋两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戈着装已西 并疋二异。在平时的市片生活,倒会看列不少人穿着背心、短砗、拖特等不合商务礼仪的服饰。

国外友人对博物馆开馆的祝辞_礼仪 第七篇

首先,请让我代表日本群马县教育委员会,对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开馆,表示衷心的祝贺。贵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自人类迎来文明曙光以后,在悠久而光辉的历史上,对世界的、经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我国以贵国为师,受到贵国文化很大影响创造了自我发展的历史。雄冠于世界的贵国文化,特别是十三王朝相继繁荣的贵省文化,不单单是历史的遗留,它作为全人类共同的财产,现在仍然不失其灿烂光辉。我想,将这些历史瑰宝向国内外展览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开馆,恰逢其时,意义深远。1987年得到贵省巨大支援的“中国陕西省文物展”取得巨大成功,对于本县来说不胜喜悦,深得群马县民的喜爱。我衷心祝愿傲视世界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不断发展,更加繁荣。谨此祝贺!日本国群马县教育委员会教育长 坂西辉雄1991 5.24

关于西方进餐礼仪 第八篇

进入餐厅时, 请注意不要自己走到没人的空位上坐下, 要等接待人员带位安排。记得与朋友一起用餐时要与身边的人交流, 别埋头猛吃, 要知道, 西餐的每一道菜间隔时间都比较长, 这中间至少有一半时间是用来社交的 (我们有一大半的时间是用来喝酒的)。最好能与邻座保持差不多的进餐速度。

中途离席时永远记得说一句 Excuse me, 离开时顺手把餐巾折好放在左手餐盘旁, 把带有污渍的一面折在里面。最好能将所有的菜都吃完, 别剩太多, 这会被看成一种失礼行为。咀嚼时发出声音是非常不礼貌的, 一定要闭起嘴巴, 把嘴里的食物吞咽后再说话。喝汤也一样, 不能发出声音, 汤匙要从内向外舀出, 而不是从外向内。汤不多时,可用左手将盘子稍向内倾斜,另外西方人也有用面包擦盘子的习惯。

只有小孩子才把食物切成小块, 再把叉子拿在右手吃东西。成年人都是切一块吃一块的。如果不小心将餐具碰落, 一定不要自己去捡, 餐桌上的礼仪最高原则是“如同王侯贵族般的行动”, 即使餐巾落地, 也要让服务生捡起, 并且尽量不要让别人知道。不要用餐巾大力擦嘴, 绅士们只会用餐巾一角轻轻擦嘴, 再若无其事地用干净的一面盖上。用餐完毕, 将餐具侧放在碟上, 刀刃向里。

千万不要把餐巾围在脖子上用餐, 这让人感觉很幼稚。不要起身、伸手去够盐或胡椒, 礼貌的请身边人递过来, 顺便还可以找借口搭讪。没有人想靠近挥舞刀叉的人, 说话时要放下手中的餐具。面包是用手掰着吃的,不要用刀切,因为西餐面包很硬,很难切开。据说掰面包的风俗流传已久,是为了把留下的面包给没饭的人。当然直接大口吃餐前面包也未免过于豪放了。张开肘部吃饭会让你显得很孩子气, 西餐每个人的就餐位都不太大,所以要尽量少占位置,另外最好双手放在餐桌上。也不要将手举的高高的大呼小叫。

国外定居的华人,如果在家中请客,请注意以下细节:

正式宴会的摆盘总原则:

1、牛油碟 Butter Plate 放在左边, 位于餐叉上方。牛油刀 Butter knife放在牛油碟的对角线位置, 刀把向右, 刀刃向里。

2、沙拉叉 Salad Fork, 如果沙拉是第一道送上的菜, 则应摆放在最左边。

3、餐叉 Dinner Fork, 体积最大, 其他较小的叉子被摆放在它的左边或右边, 根据被使用的顺序而调整。

4、餐碟 Service plate, 第一道菜上来后会放在上面, 当前菜上来时, 将此盘撤下。有些餐厅会以 Show plate 替代, 通常只是用来展示, 客人入座后就收走。

5、餐巾 Napkin, 摆放在 Service plate 或 Show plate 的盘。

6、酒杯 Wine Glass, 一般从小到大排列, 最多可摆放 5 只杯子。水杯位于餐刀上方, 从左至右依次为红酒杯, 白葡萄酒杯、水杯。

7、餐刀 Dinner Knife, 放在餐盘的右侧。

8、汤勺 Soup Spoon, 摆放顺序依菜式顺序而定。

9、沙拉刀 Salad Knife, 位于餐刀旁边, 如果沙拉之后还有鱼, 则会加上一把鱼刀 fish knife, 顺序是从左到右: 餐刀、鱼刀、沙拉刀。

注意事项: 刀刃始终想着餐盘, 餐桌上的餐具不要超过三种, 如果超过, 则可以在上第四道菜前再摆放。甜品匙和甜品叉可以在上甜品时再摆放。

西餐的座次以男主人为中心, 男女主人面对面坐, 女主人面向门的方向。第一位入座的是贵宾的女伴, 坐在男主人右边, 贵宾则坐在女主人的右边。男女客人分开坐(这跟我们中国的习惯刚好相反)。

关于西方进餐礼仪 第九篇

一、西方文化礼仪之“称谓礼仪”西方人姓名排列正好跟我们相反,前面是名,后面是姓氏。

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男士称“Mr.”,对女士则视其结婚与否进行称呼,未婚的称“Miss”,已婚的则应称“Mrs”。对那些在社会上较有地位的人,如法官(Judge)、教授(Professor)、医生(Doctor)、高级官员如参议员(Senator)、军官如将军(General)、上尉(Capital)和宗教人士如主教(Bishop)等,可将其姓名连同职业一起称呼,如“DoctorJack”,“ProfessorWhite”,也可只称呼其职业名称,如“Mr.Judge”,“Mr.Lawyer”。相比之下,美国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就比较随便。通常只招呼一声,哪怕是第一次见面也不一定握手,还可直呼对方的名字表示亲热。但在正式场合,人们就要讲究礼仪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称呼别人。

二、西方文化礼仪之“介绍礼仪”在国际交往场合,如想结识朋友,一般应有第三者介绍。

如当时不具备这种条件而你又确实想结交某人,你可走到他面前作自我介绍,但介绍完后不可先伸手,也不可问对方达的名字。对方若不作自我介绍,你可道声谢离开,这在西方并不算失礼。用句型“Thisis╳╳╳andthisis╳╳╳”介绍两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士给女士,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老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同性之间,介绍完毕后应先伸手相握,可以说“很高兴认识你”(Nice to meet you!)。没必要说“久仰”或“希望以后常联系”之类的话。有些国家会将常联系理解为有事要相求与他。

三、西方文化礼仪之“交谈礼仪”与人交谈,莫问私事。

共2页,当前第1页12

西方婚礼礼仪 第十篇

西方婚礼礼仪

一、订婚礼仪

订婚是指未婚夫妻将确定的婚姻关系,通过某种形式向双方家庭和各自亲友告知喜讯的仪式。订婚在各国十分流行,不论男方向女方未婚,还是女方向男方未婚,或是双方一见钟情,一旦作出订婚的决定,就将成为未婚夫和未婚妻,双方应将这一喜讯告诉家庭成员或其他亲朋好友,让大家分享喜悦,但没有必要事先当众宣布将要订婚的消息,一般是开一个派对,买一对订婚戒指或在当地的报刊上登一次订婚启事,以便让人知道你们将要订婚就可以了,也可以在订婚宴席上向家庭亲朋好友正式宣布。

订婚时间没有长短规定,由于大多数情侣不希望订婚十分简单和草草完事,所以通常为一年或更长一些时间,以便有充分的时间筹备婚礼。对于那些相互认识有一段较长的时间或面临紧迫工作调动的情侣可以考虑较短的订婚时间。至于那些要完成博士、硕士、大学学业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情侣也可把订婚的时间放得更长一些。

订婚时间的长短实际上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双方要利用这段时间巩固彼此所培养的珍贵爱情和制订结婚计划。

西方的订婚仪式是由女方父母操办,并在女方家里举行,届时邀请双方的至亲好友参加。如双方或一方是教信徒,则订婚仪式可在教学举行,由神职人员主持,并请他证婚和为男女双方祈祷。在订婚仪式上,赠送订婚戒指是一个重要的程序。通常的安排是:首先由女方的家长宣布订婚仪式开始后,由男方亲自把订婚戒指戴在女方左手的无名指上,女方可回赠男方一些小礼物,礼物都是领带夹之类的小纪念品。如果订婚仪式中不安排赠送戒指这一程序,女方则应事先将订婚戒指佩戴妥当。订婚戒指不同于结婚戒指,其区别是订婚戒指可以镶有宝石等饰物。

2、宗教婚礼礼仪

据统计,西方所有的婚礼中,采用传统的宗教婚礼方式的新人几乎占65%,他们总是在一个都会或大教堂里举行婚礼。其特点是具有计生的宗教誓言,由亲朋好友作为见证人。

1)、教婚礼

教婚礼要求双方中至少有一人已经受洗礼并加入教教会。如两人都没有受洗礼,则需一人先进行成年人的受洗。主要步骤有:取得法定合格证明,与教区牧师取得联系,进行三个礼拜天的结婚预告的宣读,以征求都会们的意见,然后由教区牧师颁发结婚证书。传统的教结婚仪式安排比较复杂,参加人员也较多。各类人员按礼仪到齐后,新郎穿着礼服,由男傧相陪同,站在教学圣坛前等候新娘。队列行进由招待员先行,然后 是女傧相,伴娘和监护人、持花女童和手执戒指的人,再后面是新娘。她身着白色婚纱礼服,头披折纱,手戴白手套,捧着花束,伴着《婚礼进行曲》的乐声,挽着她父亲的手臂,缓步进入教堂,徐徐走向圣坛,后有等童殿后。当新娘来到圣坛前,她摘下手套,连同花束一并交给伴娘,手也不再挎着父亲的胳膊,然后走到新郎的左边。这时主持婚礼的牧师先问:“是谁把这个女人给你的?”新娘的父亲回答:“是我。”父亲说完这句话便在就近座位上坐下来,听牧师和结婚当事人之间的谈话。

教堂婚礼仪式的一般程序为:在《婚礼进行曲》中,仪式形如。(1)进入教堂;(2)面向圣坛;(3)牧师的仪式主持;(4)交换信物;(5)退场仪式;(6)进入婚宴;(7)启程度蜜月。

婚礼仪式提示:

(1)教学婚礼加上婚宴,路途可能较远,时间也就显得紧张些,教堂的仪式大约一个小时,要安排好时间和交通路线。

(2)事先对教学婚礼的细节多些了解,对有关礼仪、规矩和习俗做到心中有数。

(3)把婚纱照做成电子相册放到婚宴举办的饭店播放,在客人们没有到之前,请客人欣赏,分离你们的幸福。

(4)新娘一定要穿白色的婚纱,头饰鲜花、首饰等都很讲究。新郞也应该穿燕尾服,系上红色或黑色的领结,这才与教堂婚礼的气氛协调。在《婚礼进行曲》的伴随下,新娘的父亲携领女儿,缓缓走向圣坛前,把她交付新郎,婚礼开始了。

牧师通常用类似祈祷的虔诚,解释婚礼仪式的意义作为开始。“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我们起聚集在上帝面前”是传统的导言,然后,牧师分别问男女双方是否愿意以对方为妻(夫),一直到死也永不分离。两人分别回答“是”,然后朗诵结婚誓言:

“我——娶(嫁给)你——作为我的结发妻子(丈夫),从今天起,不论好坏,不论富贵和贫穷,不论疾病和健康,我们永远相爱,直到死亡把我们分开。根据上帝神圣的仪式,我与你结婚——从此时此刻起,我得到你作为我的妻子(丈夫),与你结合并共同承担将要来临的一切,无论是付出和接受,诉说和倾听,受激励和响应。在我们生活的任何时刻,用我的整个生命和我所有的一切,忠诚于你。”

随后,新郎给新娘戴上结婚戒指,接着是祝福,唱赞美诗,参加婚礼的人齐育“主祷文”,牧师祷告说过“阿门”后,新婚夫妇由至亲及主要宾客陪同,进入圣坛后面的祈祷室,签署登记本,签毕再出来。此时乐师再奏《婚礼进行曲》,新娘挽着新郎的右臂,慢慢走出教堂,整个婚礼遂告结束。

2)天主教婚礼

天主教的婚礼是教堂所承认作为上帝恩赐的七各圣礼之一。这种婚礼一般由诵读三段、结婚仪式本身、结婚感恩祷告和最后的祝福组成,而且这种仪式经常在教堂的一次弥撒中举行。

3)东正教婚礼

东正教婚礼是在东正教教堂里通向祭坛和圣殿的圣门前举行。在,旋转一张桌子,在它上面摆放一本圣经、一只高脚 杯、一个十字架、蜡烛和鲜花。在仪式进行过程中,新娘和新郎始终拿着象征上帝之光的蜡烛,新娘的共事或是放在桌子上,或是由一个陪伴者拿着。同样,花环或花冠被放在这对未婚夫妇的头上。为了尊敬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位一体,他们要围绕桌子走三圈。

东正教允许不同信仰之间的通婚,但必须有一个配偶或一个证人是东正教。教会还要求东正教结婚之前在星期天接受圣礼。

3、结婚宴请

西式婚宴是和婚礼紧密联系的。人们离开教堂以后稍事休息,即可去赴婚宴。婚宴迎宾时的顺序是:新娘的母亲、新郎的母亲、新娘(右)、新郎,其后是女傧相。在大婚礼上,还有专人通报姓名,因为新娘的母亲并不一定认识新郎家的所有宾客。宾客们来到后,要与新郎的母亲扬,然后和他们本人扬。客人们应赞许新娘的美貌,祝福她永远幸福,并向新郎表示庆贺,同时还要向队列里的女傧相们问好。新娘、新郎对宾客只说“谢谢”或“很高兴见到你”即可。

在宴会厅的入口,往往摆有来宾簿,供来宾签名。宴席的座位安排有一些特别的规定。新娘、新郎的餐桌是矩形的,新娘、新娘面向大家坐着,对面不坐人,以便使所有宾客都能看见他们。新娘坐在新郎右边,男傧相坐在新娘右边,女傧相坐在新郎的左边。新人父母的餐桌要比其他来宾的餐桌大一些,新郎的母亲坐在新娘父亲的右边,对面是新郎的父亲,右边是新娘的母亲。

婚宴开始,由男傧相提议向新郎、新娘祝酒,然后由新郎致答谢词,并向他的妻子祝酒,其他的人如果愿意,也可以提议向新娘、新郎祝酒,新婚夫妇收到的贺电这时也要大声宣读。

婚宴的最后一道“菜”是结婚蛋糕。世界各地的婚礼中都会有结婚蛋糕。精巧制作的结婚蛋糕,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吃起来味道也很好。蛋糕的种类一般有:加奶油的胡萝卜蛋糕、配柠檬的重糖重油蛋糕、裱以咖啡油冻的巧克力蛋糕、外撒白色巧克力和糖霜的传统白蛋糕,甚至还要以是干酪饼或冰淇淋做的蛋糕。结婚蛋糕的颜色以白色为主,厅妙的设计和鲜艳的颜色会给宾客带来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

由新娘在新郎的协助下先从最底层切下两块,新郎、新娘各叉一小块送到对方嘴边。然后,各层蛋糕的小块集资送给新郎、新娘的家人和其他宾客。最上层的装饰,应切下留给新郎、新娘,新娘则要把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切成小片分别放入盒子晨,让客人作纪念品带回家。

西式婚宴有跳舞的仪程。新娘和新郎跳舞、聊天的时间不可垞,因为客人们必须等他们离去才能离开。所以,新娘、新郎应该在宾客们都不感到劳累之前即启程。大家在看到新娘将花束抛给女傧相或朋友们后,即让开通道,新娘的母亲最后一次亲吻女儿,众人抛洒花屑,新娘、新郎在男傧相的引导下,穿过大厅,离开众人,开始他们的蜜月生活。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liyi/xifang/83068.html

《关于西方餐桌礼仪常识十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