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演说讲话 > 导游词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五篇

2022-01-22

导游词】导语,大家眼前所阅读的这篇共有25193文字,由康玉国仔细改正,发布于范万文网(fwan.cn)!范万文小百科:

先秦之时自祖父以上各辈尊长均俗称为祖,祖先;上辈。最初始的祖先俗称始祖,最初受封的君主俗称太祖,父亲的父亲俗称祖父。甘肃嘉峪关导游词五篇要是你对这篇文章想说点什么,也可以上传分享给大家!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 第一篇

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嘉峪关关城讲解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巍巍雄关耀中华。这里,曾上演过一幕幕民族征战的历史话剧;这里,流传过一篇篇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动人故事。巍巍雄关耀中华,古老的嘉峪关,就象一位历史老人,六百多年来,离合悲欢的往事,沧海桑田的巨变,映在它古老的青砖上,刻在它厚重的土墙里。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入驻马蹄。

飞阁造连秦树直,综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峭摩肩立, 瀚海苍茫人望迷。

谁道堵函千古险,目看只见一九泥。

一生酷爱古诗词和书法艺术的同志曾手书过这首著名的诗篇。

雄关关城布局十分合理,建筑也很得法,适合战争防御的需要,关城有三重城廊,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如果敌兵来犯,可确保万无一夫。

嘉峪关建关六百多年以来,由于风雨侵蚀,曾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尤其是在1986年,嘉峪关市委、市响应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伟大号召,倡导各界人士捐款集资,恢复关城。当时,嘉峪关按照国家杨烈等同志指示"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经过多方努力,嘉峪关楼终于又屹立于雄伟的关城之上,站在嘉峪关楼上看着关外,由于岁月侵蚀而变的沧桑的丝路古道,诸多感慨涌上。回头,曾有这样一幅对联记载关楼的沧桑历史:

历明清经毁于风雨岁月空留遗址、静观世事沧桑:

爱中华修长城建在升平年代恢复原貌、再睹华夏春色。

更值得一提的是长城学专家罗哲文老先生也诗兴大发;口占七绝一首:

嘉峪山前起煤城,墙台高峙气萧森

雄关天下今谁主,游客登楼话古今。

是的,雄关本身的防御意义早已成为了过去,而今登上这座气宇轩昂的关城,人们不仅为它的气势、它的雄壮、为祖辈们的智慧所折服,更多的是在思索和寻找。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使这座关城焕发出无比的生命力,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谁说春风不度玉门关?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己吹绿了关城内外。大开发的春风为关城的建设推波助澜。使机遇与挑战同时摆在我们面前。是固守着祖辈留给我们的这笔财富而满足于现状,还是积极探索、寻找差距、开拓进取?事实是最好的口答;关城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当之无愧地被授予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九九六年被授予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今天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中,雄关又在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中找差距、定措施,这些都意味着关城人正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赋予关城以新的意义。

共2页,当前第1页12<>

杭州古运河导游词 第二篇

小徐今天带大家走的是一条比较特殊的水上线路——古运河!希望大家注意安全,千万不要落入水中,否则,我们中午就多了一道菜----“落汤鸡”哦:)

无锡古运河隶属于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其由无锡西北面五牧流入,穿城而过,至望亭流出无锡境,全长 40.8公里。由于古代水运为主要运输方式,这里舟楫如梭,故而被称为“黄金水道”,它也是无锡最主要的一条河道。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把京杭大运河来介绍一下了:中国有四条龙,长江、黄河、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前两者是大自然赋予的,后两者是人工创造的奇迹。京杭大运河是全世界人工运河中最长的,其全长1794公里,北起北京通县,南至杭州,穿越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其中,据说开挖得最早的一段就是泊渎河,是3200年前吴泰伯带领当地人开挖的。2500年前,吴王夫差为了伐齐又开挖了邗沟,1400年前,隋炀帝开凿了江南运河,公元1292年,元世祖完成了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至此,其成为了我国古代运输的一条生命线。

而无锡段运河是至今为止保留最完好的一段。现今南禅寺一带近1公里的水弄堂曾让许多艺术家和考古学家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因为其他地方的古运河基本已经没有水上的历史景物了,唯独这里还保留了小桥、流水、人家和许多历史古迹!

好了,现在我们的船来到了一片宽阔的水面,这里三河交汇,原本就是一个湖,叫做“芙蓉湖”,又叫“无锡湖”,古代此湖有15300顷,也就是现在太湖的三分之一左右,处在无锡、江阴、武进三县境。后随着人类的围垦和自然的淤塞,此湖面积越来越小,到清末就只是一个小湖了,但这里还是留下了许多古迹,包括前面的黄埠墩和蓉湖庄。

水面上高高架着一座大桥,叫做“吴桥”,这里原来没有大桥,明清时期这里是水上运输中心,旁边就是渡口,因众人争渡,经常有人落水,于是有位富商,叫吴梓敬的,出了27000两白银,仿上海的外白渡桥而建造了一座铜铁大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此桥命名“吴桥”。吴梓敬,安徽人,清同治、宣统年间在无锡、上海都开有丝厂,所以他每年都要来无锡,后病逝于上海,但是他对无锡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此桥一直到1965年改建时,才拆除了铁梁,称“解放桥”,但1982年又恢复了原名,现桥是1993年改建的,还获得了是“鲁班奖”。其实这附近除了吴桥,还有三里桥和莲蓉桥,名字有三个,桥却有四个哦!因为三里桥有两座啊!

大家旁边的这个四面环水的孤岛,便是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黄歇治理芙蓉湖时留下的遗址----黄埠墩。无锡人把古运河比做一条龙,这里就是龙头,据说它原来还会随着水涨而抬高、水落而降低呢!其又名小金山,面积仅220平方米,但历史上却有两位皇帝、三个宰相、一个青天来过此地。战国时期春申君封于江东,在在此治理芙蓉湖,兴修水利,而黄埠墩也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另一位是无锡宰相李绅,著名的《悯农》时就是他创作的,诗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至今都为众人吟赞。

还有一位就是南宋的丞相文天祥,当年他被派去元军营中谈判,被主和派,遭元军拘留,押送文天祥回大都时路经无锡,就把他关押在此墩之上,两岸的老百姓跪泪哭送,文天祥也作了《过无锡》诗一首;一位青天就是明代的海瑞,他在黄埠墩上还写下了“玩山临水第一楼”的匾额。两位皇帝就是六下江南的康熙和乾隆了。乾隆还在颐和园的南湖中仿造了一个“凤凰墩”,可惜现在已经没有了,他还写下了“两水回环抱一洲,不通车马只通舟”的诗句。因为它的神奇,所以无锡人把它认为是无锡的“天关”所在。

这里就是著名的三里桥米市,叫三里桥,其实有两座桥,一座在吴桥下面的新三里桥,一座是左手边的老三里桥,所以三名四桥。据说从老三里桥到老北门正好三里故名之。无锡为鱼米之乡,水运便捷,与湖南长沙、安徽芜湖、江西九江并称“中国四大米市”,而无锡居其首。原先无锡米市分八段,三里桥米市是当中最热闹最繁忙的,但是现在已经逐步被新村所代替了,当年众多的粮船,热闹的粮行也已经不复存在了,但三里桥米市却是无锡历史上不可抹灭的一笔。当年这旁边还有幢漂亮的“芙蓉楼”,它不但是品茶和吃早点的场所,也是粮行、客商们谈生意的地方,可以说是当年的“粮食交易中心”。

前面这座高大的桥下面有个大岛,无锡人叫“江尖渚”,古运河到这里就分为两流:一流向东,一流向南,与梁溪河交汇。梁溪也是无锡的别称,因东汉名士梁鸿与其妻孟光曾隐居在无锡铁山而得名。这江尖渚上原堆放了许多坛坛罐罐和大缸,堆得又高又尖,故名“缸尖”,无锡话“江”和“缸”同音。这里的陶器铺特多,而进入江尖要么摆渡,要么穿街过巷,故而有“江尖渚上团团转”的说法。古代每逢七月三十,这里的人们就会在水中放上塔灯,以纪念元末起义领袖之一吴王张士诚。但现在已经没有这个习俗了,岛上也改建成一个免费的公园了。

过江尖渚不远就到了无锡的西门了。运河上的这座桥叫“桥”。一听就很有革命性,但据说这是无锡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桥。桥下原有条古街,前面是街道,后面是河道,街面上都用遮阳挡雨的凉棚连接着,故名“棚下街”。这里原本是无锡的粮仓所在哦,不过现在已经是漂亮的五爱家园小区了。

不远处还有条街,叫“日晖巷”,其实原来叫“石灰巷”,因巷内都堆放着石灰而名,但名字不雅,才用谐音改做“日晖巷”。这里原先也是店铺林立,非常热闹的。

前面又出现了一个小岛,叫“西水墩”。这里是无锡的“地轴”,和“天关”黄埠墩相互呼应。原先是明代五部尚书秦金的别墅所在,所以又叫“太保墩”。后来明代无锡知县刘五纬为民办好事、洗冤案、兴水利,并且为了治理水患而倾家荡产,却遭受不白之冤,无锡人为了感谢他,而在此建庙祭祀,封他为“西水仙”,所以叫“西水墩”。现在已经改造成江心公园和展览馆了。上面还有个戏台,分内外两面,外面演戏是给渔民老百姓看的,里面是演给“水仙老爷”看的。

此墩旁有一廊桥与一边的茂新面粉厂相连。所以我们无锡早就有廊桥了。旁边的茂新面粉厂是民族工商业先驱荣德生等人于1900年创办的,原名叫“保兴面粉厂”。这里生产的兵船牌面粉曾享誉全国。我祖父也曾是这个厂的工人。这里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的一个缩影。虽然这里已经停产,但是已经建成了我市的民族工商业博物馆,记载了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非常值得一看。

河的对面是薛福成故居。薛福成是我国清末出使欧洲四国的大使,同时他也是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儿子薛南溟就是无锡第一届商会会长。他的家占地很大,在无锡有“薛半城”之说。现在无锡市已经修复了这个故居。

附加篇:杭州古运河导游词

仲夏之夜,轻风拂面。有幸夜泛运河,沉浸在那如诗如画中……

初至码头,“泛舟天堂水,相约古运河”在霓虹灯的照射下格外醒目。夜色中黛色的河水清阴而寂静,偶尔涟漪微皱。水声漾起时,船已稳稳地出驶。看那河边婀娜的柳枝,显现出淡淡的墨痕,清晰而玲珑。如此巧妙的勾勒,又有着另一种奇妙的韵味。

苏州水多,桥多,真是一点不错。不一会儿,一座石拱桥便展现眼前,布满的青苔更衬托它的古老而苍桑。一阵清风徐来,顿觉凉丝丝的。原来飘起了小雨!这雨颇有一番“沾衣欲湿杏花雨”的韵味,细小而清凉,在赤日炎炎的盛夏,这已是无比地惬意了。

等船穿过蟠龙桥,眼前忽然一亮,恍如隔世。灯光璀璨,五彩斑斓。河水里便立刻灿烂辉煌。金色被轻轻揉碎,洒在湖里,忽而聚拢,又忽而散开。在黑的夜色中,万紫千红交相辉映,展示出一派流金砾石的魅力。

两岸,树木葱茏,各色五彩的灯光,为它们披上五光十色的霞衣。一群一群。宛如无忧无虑的天仙,飘飞在心中的清澈里。

看过芦荻依依,闻过映水花香。船入桥底,不由惊叹,那桥洞中的大理石桥墩上,一幅幅的石雕,雕梁画栋,精细雕刻着苏州的历史典故,让人真的有走入历史长河的感觉,仿佛驶入了时光隧道。

再看岸上一座座粉墙黛瓦,亭台楼阁,层层叠叠,犹如蜃楼海市,迷离徜徉。

与白昼所不同的那似曾相识的水城塔影,瑞光塔却犹为不同。吉祥的金光映衬在河中,热烈一片。如同幽蓝的夜空,犹如灿烂的葵花花丛,宛如无边的秧畦……

不知何时,船中响起琵琶弦子的声音。原来苏州评弹表演已悄然开始。一曲惆怅千年的《枫桥夜泊》,一曲清新流传的《茉莉》,一曲荡气回肠的《白蛇传》,每一个字,每一个调,每一个音律,都透露着苏州清雅的气息。

如此的歌,如此的美!

回首,又想起清晨匆匆走过这古运河边,那清波凌凌,银光闪闪,显得那样静谧,温婉,两边的青松沐浴着晨晖,偶尔只有一串车铃响过,然后又是一片静寂。在青涩的黎明中,温馨而柔和。然而在夜色浓浓中,运河水却是那样热闹,充满现代风情。不论如何,它都是美的!

船将靠岸,品啜完碧螺春茶,便踏上甲板。黑暗再次复落,回想这河水风花雪月的柔情,回想一座又一座各有传奇的小桥,就像梦一样。直至离开码头,我的梦醒了。雨又停了,只有夜幕中一颗不知何时镶嵌的残星……

附加篇:杭州古运河导游词

一提起古运河,那是临清的骄傲。它全长1800米,有2500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在历史上起到了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它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现在,把古运河又增加了几分美丽的色彩,让他成为了风景名胜区,令人们赞不绝口.

从远处看,它像一条玉带,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沿着新铺砌的石板路向前漫步,柳树枝压弯了腰,微风袭来,柳条在翩翩起舞,它轻轻地抚摸着你的面颊,像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在与你开玩笑.柳枝上,各种各样的鸟儿们叽叽啾啾就鸣个不停.来到石栏杆旁,有几位老人在悠闲地垂钓,碧绿的水中时常有一两条鱼跃出水面.河面上,碧波荡漾,时常会有一两只游船划过,船后立刻荡起一圈圈涟漪,让人想起“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河面上,一座座造型独特的拱形桥桥屹立在两岸之间,站在公园北门的桥上,你可以将整个古运河的风景尽收眼底.地上绿草成茵,让人不禁遥想当年,思绪万千,好象又看到了当年古运河那一派繁荣的景象.

在春天,岸边的桃花竟相开放,红的似火,夏天,绿树成阴,微风袭来,给人带来丝丝凉意,秋天,凉风袭袭,金风送爽,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冬天,大雪给运河铺上了一层白雪,像条白链.

河西学院导游词 第三篇

张掖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丝路千里一校园,绿树成荫水潺潺。湖边树荫书声琅,祁连广场舞步圆。万人齐夸螺旋藻,九州遍布校园圈。游人刮目凝神问,谁剪江南一片天?没错,这首写打油诗写的就是河西学院。

河西学院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市,是甘肃西部和千里河西走廊唯一一所综合类普通本科大学,由复旦大学对口支援,兰州大学合作帮扶。多年来学校立足于自身的办学历史传统与学科专业,立足于河西经济发展和自然人文资源,坚持固本拓新,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明德尚美,求真笃行校训的勉励下,孕育出文理兼修,德才并重的校风,务实创新,学以致用的学分,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20xx9人,设有16个二级学院,50个本科专业和9个专科专业,涉及文、理、农、医、管理、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

河院始建于1958年,1959年改办为张掖师范专科学校,后来经过一系列调整,20xx年5月经批准升格为河西学院;20XX年3月26日,同意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河西学院,合并后,原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改建为河西学院的专科部,继续保留专科层次教育,并开始筹建新的河西大学。截止20xx年,学校就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教授93人,副教授266人,硕士493人,博士33人,祁连学者4人,多年来学校坚持做河西文章,出特色成果,争同类一流的办学定位与目标。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知名院士李灿就是杰出代表。

河西学校本部校园呢面积为1515亩,实验农场面积1706亩,建筑面积37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9亿元,学校本部分为南区和北区两个部分,由于校园大的原因从南区到北区走就得花半个小时,不过现在好了,我们学校有专门的校车,只需花1块钱就能到北区,校园布局合理,景色优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人文自然相得益彰,被誉为甘肃最美大学校园之一。

大家再往前方走,在我的右手边呢,主要是我们南区学生公寓楼,正前方是食堂,一餐和二餐,在南北两区还设有餐厅,为少数名族同学提供便利,在这些餐厅中,二餐三楼极为繁华,主要是教职工就餐点,各种美味,比如火锅、炒菜、小吃等也吸引了大多数学生来这里就餐。总体来说,学校饭菜价格合理,好吃又美味,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餐环境,在这里小@温馨提示:为了方便下一位就餐,碗筷自行放回餐具回收点。还没到中午,是没有营业的,我们继续参观。

走进河西学院,到底什么最美呢?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河西学院的五美吧。首先我给大家介绍的是河西学院的第一美----逸夫图书馆,说到这里,大家肯定会发出疑问,为什么河院的图书馆会叫逸夫图书馆呢?这就问对了,逸夫是个人名,他姓邵,名逸夫香港电影制作人慈善家捐建河西学院新式图书馆故名逸夫图书馆。老实说前几年的河西校园不太好但从08年起开始新建图书馆教学楼等使得河院影响力大大提升河西学院图书馆原名张掖师范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9月20xx年5月经评估学校改建为普通本科院校1959年秋西北师大李鼎文先生无偿捐赠3000多册先装古籍和少量陈旧图书成为学校和图书馆历史发展的遗存和见证。20xx年投资近4000多万建成新的逸夫图书馆,图书馆现拥有馆舍面积2万7千6百平方米,是目前张掖市单体面积最大的建筑也是目前河西走廊面积最大藏书最多,业务水平最高现代化图书馆,目前,馆内收藏纸质图书110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阅览座位2600多个,年接待读者50多万人次,一楼和二楼还设有期刊阅读室,二楼还设有300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新建图书馆是一橦智能化大厦,配置31200个千兆网络信息点和广播,门禁管理等。馆内面积和阅览座位比升本时增长5倍,达到和超过了合格和评估要求,缓解了学校教学用房紧张的状况,为学生自习和读书提供了宽松优美的环境,图书馆总共六层,但要进入图书馆的话就必须二楼进一楼出,它里面藏有各类书籍,全天为学生提供开水,它里面现有67名业务管理人员,内部业务全面实施全自动管理,不准带自己读书入馆的做法和实行图书全面开架,实现了融藏书,外借,内阅,自习,咨询一体化,一门式的服务模式,改变了原来大部分图书闭架借阅的模式,不仅满足了广大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读书需求,而且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与信任,还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读书环境,从而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层次和服务水平,馆舍面积的增大和文献信息资源的丰富,为河院图书馆面向地方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把河院的文化信息中心,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发挥独特作用。

河院第二美就是明理湖。那走出图书馆,一眼望去那泛着绿色涟漪,波光粼粼的湖就是明理湖,明理是知耻,明白道理的意思,都说明理湖畔,赏夕阳最美,但也有人说,明理湖任何时候都是美的,他一年四季都以不一样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供我们游玩。明理湖面积大约有8404平方米,在它的南北两面各有一座假山,假山在春夏季会有瀑布流下来,靠北面的假山旁边还有一块刻有明理湖三个大字地点大石头,而在西面的湖岸上有类似的六块石头,上面刻有河院校训明德,尚美,求真,笃行,它们分别以相同的比例分布在湖岸上,在它的湖岸上,栽有各种花草树木,比如,牡丹花,丁香花等,湖中还有各种小鱼,如果在夏天的话,湖面上还会看到人工种植的荷花,还有学校教职工放养的鸭子。远远望去,雪白的鸭子,清澈的湖水,岸上倒垂的柳树,就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湖岸上除了花和柳树以外,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坪,绿绒绒的草坪像是被大自然披上绿毯一样,踩上去软绵绵的,而这里同时也成了那些学霸们背书的好去处,同时也是小情侣约会的最佳去处,草坪上还铺着好多条石板小路,有些的途中会建有休息的板凳和乘凉的亭子。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这样的美景不是只有江南水乡才会有的吗?怎么大西北也有呀?没错,这些美景都是仿照江南的景色而建的。冬天的明理湖,虽然很沉积,看上去没有生机,但是结了冰的明理湖却成了学生们最佳的滑雪场地,学生们在它上面滑冰,堆雪人,打雪仗,由于学生的嘻戏声和打闹声,这片场地同时也成了全校最热闹的地方。

祁连广场舞步圆写的就是河院第三美祁连山广场,从图书馆出来前面那一块空旷的场地就是祁连山广场,祁连山广场是和图书馆一起修建的,它的占地面积大约6670多平方米,是目前河院最大的广场,广场的南北两面分别筑有12个石凳供人们休息,依凳子而建的还有用石块和木块建成的像古代的屏障一样的景观,总共有六块,南北各三块,在他们中间各镶有一块上面刻了甘肃景点的玻璃,比如像张掖木塔,敦煌飞天等著名的景点,在广场的东面筑有两对石拱桥,桥下面是人工修筑的大池塘,池塘里面中种有荷花,还有喷泉供人们欣赏。走下石桥,再往前走几步,便可以看到一块刻了祁连山广场几个大字的大石头,石头周围种有各种花草树木。广场的早晚两个时间是人比较多的时候,早上大多是背书的学生,远远走去就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锻炼身体的退休老教师,他们早早的就跑到广场去打太极、跳广场舞;晚上可能是最热闹的时候吧,尤其是周末,跳街舞的,跳广场舞的,玩滑板的等等、五花八门的活动都云集在。

过了祁连山广场再往北走就是河院第四美河西讲堂了,气势恢宏的河西讲堂是20xx年豪斯装饰与河西学院首次合作,对河西学院学术交流与信息交流中心,外墙装饰项目进行深化设计并施工建设的。建筑面积为9716.39平方米,分为地上三层和地下一层,总跨度33米,是一个集学术交流、大型会议、艺术展演、师生培训等位一体的对外交流中心。讲堂以恢宏的红色为基调与享誉中外的张掖丹霞地貌遥相呼应。第一层运用极富现代感的落地玻璃窗与金属质感的格栅相配,大气而考究。正前门广场,水景草书河西讲堂苍劲有力,讲堂南面正对着祁连山广场的那面最高处右上角,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催化领域方面顶级人物、我校杰出校友、名誉校长李灿写的河西讲堂4个大字。沿着不远处的台阶拾几而上,是讲堂宽敞的入口,均以宽大的落地玻璃来表现,为讲堂赋予开放的气魄,寓意讲堂博采众长,迎接新科技以包容的胸襟,现场馆已正式投入使用,成为河院校园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河西讲堂的建成为河院师生提供了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的场所,也为举办大型学术会议、学生提供了理想场所。

那么大家现在看到的河西讲堂这几个题字呢,就是李灿题写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五美――李灿精神。饮其源者怀其流,学有成时含吾师,李灿精神成为鞭策一庙又一庙河院同学的强大动力,李灿,男,1960年生于甘肃金昌市永昌县,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培养理学博士,20xx年20xx年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国化学催化委员会主任。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李灿院长在河西学院的学习纪实,1978年恢复高考后,李灿考入张掖师专,开始了他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步;1980年7月毕业后由于成绩突出被留河院任教。1982年2月到1983年8月被派到陕师大静修,其间自学了第二外语――日语,进修快结束时,报考了大连化物所的硕士研究生,并从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此,李灿从荒漠之地走向了滨海之城――大连,开始了他的科学探索之路。1985年在大连物化所攻读博士学位,将近20年之后,于20xx年当选为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副主席。

李灿成功的因素固然很多,其主要取决于他超强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他在校时,除学好自己的专业课之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到数学系物理系听相关的课程并主动参加考试,他善于把握每一个可利用的时间,坚持养成周末看书的好习惯,有时候除吃饭外,几乎能看一整天书而坐在床头一动不动;在生活方面他不仅乐于助人,而且积极参加学校和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他还爱好书法,其行书很有风骨,但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在师专学习时,在老师的点拨下成才意识的觉醒,学习热情和动力被极大的激发,学习目标明确而高远,这为他今后的人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沿着图书馆门前的大道,一直往前走,就到了北区,途中会经过实验农场,微生物研发基地和大型花卉培育基地。北区主要是学生公寓以及餐厅。全校学生上课主要集中在八教、九教、以及三教。

三教呢是学校的网络多媒体教学中心,整个建筑呢呈完美的工字造型,这里有网络教室,普通话测试站,英语多媒体教室,同时数学与统计学院、政法学院的办公地点也是在这里,所以说呢这里是河西学院的中枢神经一点也不为过。旁边的学术厅是进行小型学术交流,颁奖典礼的重要场所。对了三教呢学术厅旁边的小房子呢是河西学院广播站了。有兴趣的朋友呢,还可以在周一到周五6点收听呢。

当然还有美术楼和音乐楼,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详细介绍了。关于河西学院我们就参观这么多,如果大家还有不懂的,小刘将会在第一时间为您解答。现在是午饭时间,大家可以在北区就餐,也可以乘坐校车去南区,食堂将会为你们提供美味的午餐.

安徽芜湖导游词 第四篇

近年,芜湖境内人字洞发现的远古人类制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时间断代约在距今200万至250万年之间,把人类在亚洲活动的历史上溯了四五十万年。境内大工山古铜矿遗址是春秋和汉唐时期中国最大的铜生产基地,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辟芜湖为对外通商口岸。1877年起,芜湖逐渐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由于位置优越、商业鼎盛,历史上曾被誉为“皖之中坚”、“长江巨埠”。

芜湖历史悠久,古来即为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商埠城市。旧石器时代文物以及古铜冶炼遗址证明,古代芜湖的冶金和制造工业技术水平就十分发达。 明代的纺织业已形成相当规模,有“织造尚淞江,浆染尚芜湖”的记载。近代芜湖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晚清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是长江下游地区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芜湖农业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盛产稻米、油料、棉花等。长江从市西缘流过,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贯穿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全市水面面积达47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4%。水产品种类繁多,其中鲥鱼、刀鱼、螃蟹是著名的“三鲜”。山区产有名贵中药材丹皮等。

芜湖共发现矿产55种,其中石灰石储量达42亿吨。地处长江下游的芜湖,江面开阔,水流量充沛,尤其适合发展大耗水量、大运输量的工业项目。

通讯 芜湖是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通信枢纽。宁汉、宁芜干线光缆及京沪杭同轴电缆经过芜湖,全市程控电话总装机容量30.6万门,移动通讯、无线寻呼等现代化通讯设施手段先进,国际互联网芜湖网站已正式开通。

航空 芜湖机场已开通芜湖至北京及芜湖至佛山的航线。距合肥骆岗机场119公里;距新建成的南京碌口国际机场的直线距离仅58公里。

从芜湖发车以当日往返为半径,覆盖区域共有2亿人口,是全国人口最密集、消费层次最高的地区。

铁路 芜湖是华东第二通道的重要枢纽。芜宁、芜铜、皖赣、淮南和宣杭等五条铁路在此交汇和联接,沟通全国各地。于2000年十月通车的芜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将长江南北交通融为一体,北上经淮南线可接京九线和陇海线,南下可至杭州、宁波、厦门。为华东铁路第二通道配套建设的小杨村编组站为一级三场38股道,可日解体70列,日编组7000辆车。

芜湖长江大桥经济园区规划占地9.15平方公里。以建设科技型、观光型景区、景点,配套现代商贸、文化、体育、娱乐等服务设施,形成以现代化商旅结合、生态环境优良为主要特色的新地区。

正在建设中的芜湖农业科技示范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6万亩、可养水面4.2万亩、山场0.4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划分为都市农业观光区、高效蔬菜产业区、高效渔业经济区、高效粮油产区及村镇经济文化区等五大功能区。

芜湖导游词 第五篇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中心地理座標为东经119度21分、北纬31度20分,辖芜湖、繁昌、南陵三县和镜湖、新芜、马塘、鸠江四区。全市面积3317平方公里,人口215万,其中市区人口63万。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已具有较高开放度和较强综合经济实力,是享受国家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政策的国家沿江开放城市。近几年又先后被及国家有关部委批准为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国家技术创新区域试点城市和发展新型试点城市,还被世界银行确定为中国国企改革技术援助试点城市。

芜湖历史悠久、春秋时代为吴国的鸠鹚邑,作为县名始于公元前109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近年,芜湖境内人字洞发现的远古人类制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时间断代约在距今200万至250万年之间,把人类在亚洲活动的历史上溯了四五十万年。境内大工山古铜矿遗址是春秋和汉唐时期中国最大的铜生产基地,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辟芜湖为对外通商口岸。1877年起,芜湖逐渐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由于位置优越、商业鼎盛,历史上曾被誉为“皖之中坚”、“长江巨埠”。

芜湖历史悠久,古来即为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商埠城市。旧石器时代文物以及古铜冶炼遗址证明,古代芜湖的冶金和制造工业技术水平就十分发达。 明代的纺织业已形成相当规模,有“织造尚淞江,浆染尚芜湖”的记载。近代芜湖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晚清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是长江下游地区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芜湖市地处长江下游,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16摄氏度,年平均无霜期219-240天,年日照时数为200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200-1400毫米。

芜湖农业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盛产稻米、油料、棉花等。长江从市西缘流过,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贯穿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全市水面面积达47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4%。水产品种类繁多,其中鲥鱼、刀鱼、螃蟹是著名的“三鲜”。山区产有名贵中药材丹皮等。

芜湖共发现矿产55种,其中石灰石储量达42亿吨。地处长江下游的芜湖,江面开阔,水流量充沛,尤其适合发展大耗水量、大运输量的工业项目。

通讯 芜湖是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通信枢纽。宁汉、宁芜干线光缆及京沪杭同轴电缆经过芜湖,全市程控电话总装机容量30.6万门,移动通讯、无线寻呼等现代化通讯设施手段先进,国际互联网芜湖网站已正式开通。

航空芜湖机场已开通芜湖至北京及芜湖至佛山的航线。距合肥骆岗机场119公里;距新建成的南京碌口国际机场的直线距离仅58公里。

公路 芜湖是沿江公路网络的重要枢纽。全市公路总里程1530公里,其中市区100多公里。205、318国道穿境而过。芜湖通往合肥的高速公路已投入使用,沿江高等级公路芜湖段已建成,芜湖至杭州的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芜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

从芜湖发车以当日往返为半径,覆盖区域共有2亿人口,是全国人口最密集、消费层次最高的地区。

港口芜湖港是长江溯江而上的最后一个深水港。主航道宽度400-500米,常年水深9米以上。全港区共有码头泊位70余座,年综合通过能力2300万吨。朱家桥外贸码头建有两个万顿级海轮泊位,亦可同时依靠三艘5000吨级海轮;建有铁路专用线,年通过能力达152万吨;最大起吊能力200吨。裕溪口港为全国最大也是长江上第一座现代化的内河煤炭中转港,年吞吐能力600万吨。芜湖市境内季节性通航河流有14条,通航里程429公里,长江支流青弋江、水阳江和正在修复的芜湖---太湖支流运河完成后,芜---申运河即可直接通航,与长江三角洲和苏南杭嘉湖地区相沟通。

铁路芜湖是华东第二通道的重要枢纽。芜宁、芜铜、皖赣、淮南和宣杭等五条铁路在此交汇和联接,沟通全国各地。于2000年十月通车的芜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将长江南北交通融为一体,北上经淮南线可接京九线和陇海线,南下可至杭州、宁波、厦门。为华东铁路第二通道配套建设的小杨村编组站为一级三场38股道,可日解体70列,日编组7000辆车。

水电气芜湖是我国人均供水量最丰富的城市之一,日供水能力达75万吨。国家骨干输变电线路与芜湖电厂联网,电力供应充足。全市日供煤气能力为36万立方米。芜湖市是皖南地区的液化气貯运中心,总貯气能力已突破1.2万吨。城市气化率89.14%,可提供充足的居民用气和工业用气。

科技教育芜湖市各类科研院所71个,专业技术人员4万余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逾万人。芜湖是全国中等城市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市,中德合作项目“双元制”职业教育试点市。全市有安徽师范大学、机电学院等高等院校8所,中等专业学校8所,技工学校6所,职业高中17所,普通中学129所,可为芜湖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具有较好技术素质的、工资水准相对较低的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才。

芜湖长江大桥经济园区规划占地9.15平方公里。以建设科技型、观光型景区、景点,配套现代商贸、文化、体育、娱乐等服务设施,形成以现代化商旅结合、生态环境优良为主要特色的新地区。

正在建设中的芜湖农业科技示范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6万亩、可养水面4.2万亩、山场0.4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划分为都市农业观光区、高效蔬菜产业区、高效渔业经济区、高效粮油产区及村镇经济文化区等五大功能区。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yanshuojianghua/daoyouci/10770.html

《甘肃嘉峪关导游词五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