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文档

请联系客服

一、找不到需要的文档,请联系客服

各种述职自查等报告、工作学习计划总结、表扬信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申请报告、发言稿、新闻稿

活动策划方案、演讲稿、推荐信、保证书、读后感

合同协议、倡议书、等各种条据书信

二、微信客服

本页主题概要: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伦理道德建设的意义_伦理道德论文

欢迎收藏本站,按 Ctrl+D 即可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范万文网 > 免费论文 > 社会论文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伦理道德建设的意义_伦理道德论文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伦理道德建设的意义_伦理道德论文

社会论文】导语,我们眼前所阅读的本篇共有53875文字,由云平可细致整理,发布到范万文网!范万文小百科:和谐,汉语词汇,拼音hé xié,意思是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论和谐社会视野下伦理道德建设的意义_伦理道德论文假若你对这文章感觉哪里不好,也可以上传分享给大家!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伦理道德建设的意义_伦理道德论文 第一篇

【摘要】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华民族对伦理道德的传统高度重视,而“和谐”是中国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先哲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中,不管是治国、做人、持家、人士、人文、从教、经商,都要把伦理道德放在第一位,自觉接受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关键词】和谐社会;伦理道德;市场经济

从古至今,伦理道德已成为人们价值观形成的思想道德基础,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今天,中国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同样离不开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扬弃。

一、传统和谐社会伦理道德建设

(一)传统和谐精神的公平正义观

针对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和不公平的社会制度,追求公平正义一直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理念的核心内容。《管子·形势解》中记载:“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管子·牧民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老子》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于“公”的解释就是“平分之,从八从厶。八犹背也”。上述这些观点,带有强烈的平等色彩。历代农民起义,所喊出的口号也是追求平等,如“均贫富”、“等贵贱”等。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这种狭隘的平等观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没有上升到法权意义上的权利平等来认识,肯定具有无法弥补的缺陷。wWw.meiword.com古人之所以对公平正义如此重视,一方面说明公平正义对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一种伦理道德理想,公平正义是社会和个人的普遍追求。任何社会时代,只有公平得到体现,正义得到伸张,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繁荣进步。

在当代,公平正义观念要求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它要求党和在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时,逻辑起点必须恪守公平正义的原则,必须使公平正义在社会每个阶层、每个群体甚至每个人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公平正义成为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和努力实现的价值取向。这里我们必须清楚,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公平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均贫富,公平体现的是人的基本权利的平等,公平是公民的社会回报与付出相等。在初级阶段,受生产力总体水平的限制,社会的公平程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越是这样,越应该尽量做到公平正义,因为公平与正义是的希望。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社会的文明进步,来自于社会自身创建的公平正义的架构,以及生活在这一架构下的社会公民伦理道德意识中对公平正义的主张和实践。现实中,每个人都需要公平正义,希望自己获得公平正义,但是公平正义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准则.,需要每个人共同遵守,我们不能仅仅希望自己享受公平或者正义只降临在自己身上而不做公平正义的实践者,只有每个公民都为公平正义不懈努力的时候,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理想才能变为现实。

(二)传统和谐精神的明礼诚信观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至治国安邦的举措,下至个人的行为活动,无不受到礼的指导和约束。“礼”作为“法”的必要补充,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职能。从广义上说,我国古代的“礼”是泛指典章制度、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仪式节文规矩。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这纲纪也。”(《荀子·劝学》)此外,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和程颐也曾说:“礼者,人之规范。”(《河南程氏粹言》)这些都是指广义的礼,涵盖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

市场经济是一种诚信经济,和谐社会是一种诚信社会。诚信成为融洽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的元素。明礼诚信是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乃至国家与国家关系的道德准则,缺乏诚信,无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无立身之处。《孟子·离娄上》中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韩愈在《原道》中讲:“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曾国藩在《复贺耦庚中丞》中说:“窃以业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是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伦理道德建设的意义

和谐,追溯其词源,意即和睦协调。和者,睦也,即和衷共济、内通外顺;谐者,合也,含顺畅协调、相辅相成之意。作为伦理道德的范畴,“和谐”一词源远流长,从孔子的“和而不同”到孟子的“天人合一”无不包含着“和”与“合”的文化伦理精华。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丰富而深刻,老子、庄子、孔子等不仅对人类生命形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透辟的论述,而且在极为明晰的哲理思辨中还包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般原理,指出了人对自然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及如何践履这些准则的方法,提出了崇尚自然、尊重天地、无以人灭天、天人不相胜等环境伦理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开创了和谐伦理思想的先河。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人际关系的“和谐”理论是十分深刻的,它能够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适度、适时、适当的和谐状态,并为中华民族带来稳定与祥和。将“和谐”用于人际关系,则能“宽则得众”,以宽和的态度待人,就会取得众人的信任。他们所提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今天都极有启发意义。只有与自然界保持和谐,合理地利用自然界,人类社会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才能既满足代内需求、实现代际公平,又能与自然界共生共荣、协调发展。但是,中国古代关于和谐的思想有着它的历史局限性,它的伦理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有很多糟粕的成分,也必须进行扬弃和改造,使之成为我们构建新型的、和谐的伦理道德的一部分。

三、构建与市场经济秩序相适应的和谐伦理道德

(一)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和谐伦理构建

市场经济是有规则的经济,每个人必须在遵守信用和法律的条件下行事;每个企业必须在遵守信用和法律的条件下生产、经营,自由选择合作、买卖、转让,经营亏损企业依法破产赔偿;行为也必须在法律约束下进行。要建立和谐的经济秩序就要促进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用制度创新促进和谐伦理构建,这是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构建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通过信用制度创新,强化信用约束机制,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构建。信用制度包括个人信用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完善信用制度必须建立个人通过信用方式获得支付能力而进行消费、投资和经营的制度,建立资信评估、资信调查、信息咨询的中介机构,建立社会信用管理监督系统。其次是强化信用的法律保障,维护信用秩序。要从立法上明确法律责任,从司法和执行上落实法律责仟,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样,就可以通过制度的约束实现道德约束的硬化,使个体的道德意志上升到群体道德意志,使人们在遵守制度中,实现从他律到自律、从必然到自由的超越。显见,制度创新是伦理建构的前提和保证。

(二)完善与市场经济秩序相适应的伦理约束体系

建构适应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体系,推进道德建设的现代化,是伦理建构的内容和基础。首先,市场经济的伦理建构必须以市场经济及其发展规律为基础。不仅要树立利益导向、等价交换、社会需求决定生产等市场经济的基本伦理观念,而且要继续进行集体主义、为服务等道德的教育宣传。其次,市场经济的伦理建构必须体现市场主体的基本特征及主体间的伦理关系。要促使血缘伦理、地缘伦理、亲戚朋友伦理向适合于整个市场、社会的普遍伦理发展,实行普遍尊重人的生命、财产和自由的主体责任伦理,强调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此外,市场经济的伦理建构必须把伦理体系的选择、继承、创新结合起来。我们需要继承传统的儒家伦理,因为它是以善为价值取向、以人的群体为价值主体的;继续发扬伦理道德,强调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公而忘私、集体协作;对西方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伦理观进行有选择地创新,吸收以功利为价值取向、以个体作为道德主体的伦理道德的合理因素。

(三)加强社会各行为主体的道德协调

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建构关键在于实施和运作,因此,离不开社会组织结构的道德协调。首先是通过进行道德调控,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不偏离市场的目标,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其次是加强社会结构包括消费者、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的道德监督管理。此外,还要营造公众环境,通过教育和宣传进行道德评价、道德教育,提倡规范的伦理观念,制约和约束不守伦理的行为。

四、结论

人类社会包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个方面,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固然反映并服务于社会存在,但它同时又作用于社会意识本身。这不仅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充实和完善自身的需要。当、法律思想借助强制的力量与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调整社会的秩序时,伦理道德可以采用和风细雨的方式,强化人们遵纪守法的内心信念。

参考文献

[1]祝成生著.和谐文化与伦理秩序的当代重建[m].群众出版社,20xx.

[2]王铎.略论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的相互支撑与和谐发展[j].商业文化(上半月),20xx,(3).

[3]牟永泉.崇尚伦理道德 促进人际和谐[j].经济师,20xx,(7).

[4]赵志浩.扬弃传统伦理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

论社会转型中伊斯兰伦理道德的社会协调作用_伦理道德论文 第二篇

摘要:教伦理准则是以《》和“圣训”为依据的,对协调社会关系起了重要作用。其主要包括: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协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担负起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构成了生存的心理定力等。

关 键 词:文化;伦理道德;宗教与国际关系;中东社会

社会秩序不仅依靠法律治理,诸多问题还需由伦理道德来调节。思想作为社会的主流文化,“教的伦理观着重阐述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是以《》和‘圣训’的训诫为依据的”[1]46,对协调社会关系起了重要作用。虽然伦理因为平日耳熟能详而不难理解,但实践起来却很不易。

一、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倡导严格的伦理道德标准,“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具体形式,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2]120伦理道德发挥的社会作用是规范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及处理矛盾,通常包括人们彼此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的协调是在法律、教律与自律的约束下,在社会行为准则的规范下进行,道德原则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法宝已成为社会的共识。社会协调是通过协调工作,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各种组织之间存在的问题或矛盾。“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到底就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个人对自己利益的追求有所节制,对他人利益有所尊重,以便使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协调一致。www.meiword.coM”[3]44教认为,营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营造人与之间和谐关系的一种延伸。教充分重视伦理道德修养的内涵,通过完成伦理道德实践,致力于把人的思想和宗教修养推向至善至美的境界,从而达到自我人格的完善。从伦理道德的形成到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原则,其主体都是人。“道德也是存在秩序的,道德秩序不仅可以使个人完美化,同时也有助于整肃社会风范。”[4]126一般来说,只要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关系协调理顺了,社会稳定就有了相对的保障和基础。

伦理道德属于特殊的社会价值形态,向善的宗教道德控制机制的本质是约束,它是人们以善恶评价方式进行社会调节的一种手段,也是自我完善的一种实践。无论是道德规范还是法律规范,都必须发挥其社会导向和调节功能,而这最终取决于人们是否愿意遵守和无条件服从。法律在形式上可借助国家权力得以制定和实施,但若不是以人们的意志和服从为前提,其强制程度可能十分有限,甚至会软弱无力。只有把“强制”当作一种自觉和责任,并内化为义务,法律实施才能奏效。伦理道德通过压力及其制度措施给予个体以道德强制,能促使外在的他律转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自我约束,从而强化人们对自己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认识,提高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能力。因此,伦理道德准则是社会稳定、富有活力的黏合剂。

教义反复要求心中须有坚定的宗教信仰,这会促使人们自觉保持良好的伦理道德素养,并规范自身的行为。伦理道德思维模式首先要维护教的和谐,维护大家庭和兄弟间的和谐,从道德的基本理论、规范和活动等三方面做起,达到和谐的社会道德水平。伦理道德在处理人与人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的问题时起整合作用,人们生活的每个细节都受到宗教思想的指导和制约,总是在一定的道德关系中表现自己的道德行为,并不断调整个人行为。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规范原则,离不开行为规范的调节,伦理道德具有协调和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的功效,譬如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工作关系、上下级关系、集体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等等。法律则不然,它没有义务负责调整这些关系,法律的特点是强制性和他律,伦理道德的特点是教育、自律和协调性的道德价值取向,他律与自律属于外表与内里的关系,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当然,法律也是保障伦理道德有效实践的有效手段。

与教产生之前蒙昧时代人们奉行的价值观相比,教倡导的文明生活有明显的进步意义。蒙昧时代人们敬拜偶像、恃勇好斗、炫耀高贵,而教向社会注入一些高尚的新价值观,主要反映了宗教与伦理道德的价值。伦理道德是个动态系统,它来自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在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具有非凡作用,其协调性和功能性十分突出,如团结互助、平等、自由、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仁慈心等。“道德是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调节体系,它通过观念、习惯系统、行为和品质规范系统,理想和信念系统调整人们的行为和社会活动,使其趋向一定的利益目的。”[2]146体现伦理道德调节功能的有两点:一是道德水准的普遍尺度;二是道德的内容规范。

规范的伦理道德文化有一套对人们社会行动起指导和限制作用的规约,凡是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就会逐步形成为一种社会原则,被民众广泛接受并实践,其目的在于保障社会形成良好秩序和有效运转。从广义上说,道德规范首先是评价和衡量社会事务的标准,其次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人们从一出生便在家庭、学校或社会中学习规范,并逐步社会化。正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一个人逐渐成长为社会人并积累道德素养,即学会把规范要求内化为自觉的个人行动,做到行动自律。所谓社会化,也就是学会如何做人,掌握社会规范,时时规范、约束和校正自己的社会行动,正确处理和调适人际关系,使个人融入社会之中。作为规范的伦理道德文化,具有支配和控制人们行动的特征,它表现在:事先有能力规范、禁止预期发生的不良行为。

伦理道德学说在塑造个人品德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它甚至具体规制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过去这种关系是在现实的虚幻映像中(借助于一个神或许多神,即人类特性的虚幻映像)寻找自己的真理,现在却直接地而不是间接地在我和你之间的爱中寻找自己的真理了。”[5]233日常生活离不开语言,教倡导说话和气,对语气、音调和言语都有明确的具体指导,要求说话语言温和、音调平缓,《》指出:“有人问敬畏者说:‘你们的主曾降示什么?’他们说:‘他降示善言。’”[6]14:16:30“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6]14:16:125善言能够代表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程度,在与人交谈时首先以平等与平和的态度,出口善言,每个人都是的奴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都必须相互尊重,尽关爱之责,尤其是对身份低微的人,更要注意谦虚和善,不能呵斥与粗暴。《》特别强调对孤儿、贫民等弱势群体说话态度要和蔼,《》指出:“析产的时候,如有亲戚、孤儿、贫民在场,你们当以一部分遗产周济他们,并对他们说温和的言语。” [6]4:4:8“假若自己遗下幼弱的后裔,自己就会为他们而忧虑;这等人,应当也为别人的孤儿而忧虑,应当敬畏,应当对临终的病人说正当的话。”[6]4:4:9据文献记载,穆圣平日说话声音平和,词句真切,他的贤明、仁慈、公正和爱民等高尚品行感染着周围人,于是道德模仿、暗示和服从等其他道德影响方式潜移默化地成为竞相效仿的对象,在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道德的社会功能通过调整人的行动得以体现,或提倡,或劝诫。教禁止相互嘲笑,要求相互见面应主动向他人问安或祝安,不失礼节风范。据圣门讲,穆圣曾告诫人们:“人要慎言,不慎之言将使言者陷于火狱,其深度如天地东西之间的距离。言语在你说出之前由你控制,一旦说出,你被它控制,所以要看守好你的舌头。或许一句话夺去你的幸福,招致灾祸。”通读《》,明显感觉到穆圣大量使用劝导句和警世句,他告诫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行事,要注意培养积德行善的道德品质,还要远离骄奢淫逸、以强凌弱和损人利己等恶习;他赋予道德极高的社会意义,认为道德是民族存在、发展和延续的基础,是人道之本质,更是人生价值所在。只有当社会道德得以加强、道德水准达到一定高度时,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才能得到改善。因此,每个人都务必独善其身,不断充实、完善自身,这样人与人才会和睦相处,个人与社会才会融洽,社会才会变得和谐有序。穆圣处理人际关系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原则和教诲,对始终具有示范和教育意义,对于社会稳定有所裨益。

二、协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个人是社会中的一分子,社会由个人组成。因此,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受社会制约,承担其赋予的职责和使命,并在社会中活动。个人一旦脱离社会和集体,就丧失了作为社会成员的资格,虽无需承担义务,但也无权享有作为社会成员的各种权利。社会对于个人的制约力量成为一种必然,很多时候个人需要无条件服从社会道德。道德的社会与道德的个人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它们之间如产生矛盾是可协调的,个人的道德生命只有借助于社会舞台才具生命力。换言之,社会与个体的关系表现为:社会“既制约个人又驱动个人,既超越于个人之上又蕴含于个人之中”[7]295。

伦理道德的运行是社会调控与个体自省、他律与自律的统一,社会的良治不只限于权利的保障和义务的实践,正确的人际关系还需维护人的尊严,关爱他人。教历来重视宗教的社会性,制定了规范信徒行为和互相间关系的法律,《》便是最权威的立法经典。道德理念在社会中的充分展现,表明信仰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两者关系的不断整合。就宗教社会性而言,由于宗教制度化的设置,往往保证并维系个人信念得以具体化和制度化,从而构成一个稳定的体系。以教为例,尽管在教会的发展史中,宗教个体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张力无时无刻存在,二者互相纠缠、补充和争斗,教会法的起源和发展是教社会性的要求,但同时又与此种紧张关系相伴随。[8]105针对教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教恰到好处地处理了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人们可以看到,个体与社会之间较协调地相互发展,呈彼此互动的制度化关系,在其社会性层面上促使社会的神圣使命落实在历史和社会行动之中,同时也能够以其严格的宗教制度保证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协调与互动。

伦理道德教化的作用对协调社会成员间的关系至关重要。道德是构成人内在本质的精神,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的意志、理智和情感的有机结合。伦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关于“善与恶”的问题,世界思想史上的经典作家对伦理学或善理论往往在不同层次、领域和意义上使用。“概言之,一类是在世界本体意义上定位善或善理念,如柏拉图、神命论等;第二类是在人类社会秩序本体领域定位善或道德律令,如康德、黑格尔、儒家学说等;第三类是在人性品德意义定位善本质,或许这可算作人性美德本体论,如亚里士多德(在双重意义上使用伦理学)、麦金泰尔等。”[9]第三类伦理学重点关注的是人性美德,本文所阐述的伦理道德大都属于此类。穆圣引导的伦理道德,不仅覆盖社会、、经济和法律等领域,重要的是还关系到成就人性品德,同时也成就社会和国家的善治。“道德及包含于其中的价值观念、人格理想、规范准则、选择和判断机制,则是这个有机系统中特别重要的组成因素”[2]146,它是构成社会教化的重要因素。

社会追求人类道德和公正,为维护社会的整体而约束个体的行为规则。社会道德是人们实践的产物,一旦形成,其后又成为制约人们进一步活动的客观条件,成为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很多时候,个人需要服从社会道德,道德的强弱与否完全取决于社会教育与个人约束程度,在不同的社会里,人类具有某些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如把谋杀、自杀、贪污、行贿、受贿、和堕胎等行为看作是罪恶;再如家庭形式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大多数社会的大多数具有类似的‘道德感’,即‘浅层’的关于什么是正确和谬误的基本概念的最低限度道德。如果这就是普世文明的含义,那么它既是基本的又是根本重要的。”[10]43人类具有的那些相通的基本价值观,恰恰证明普世性价值属于人类永恒的价值。人们需要建立一种人道主义道德关系,建立一种获得内心和谐的社会环境,要求得到更多关心和浓厚的人情氛围,以自我完善的心态对待他人,并从他人那里得到同样礼遇。

社会伦理道德所具有的良好社会教化作用,提升了教的声誉。在社会实践中,宗教信念、伦理和道德最终内化为个人的行为规范准则,从而使其社会协调功能具有实用价值。“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善恶、是非的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3]32-33道德的定义规范了道德的本质、方面、特征、评价的手段、职能和作用。道德是社会现象中的一个系统,包括道德意识、关系和实践活动等三方面,三者互为因果,互相联系、渗透和促进,使全部道德现象显现出有机关联、不断变化的结果。伦理道德体系具有权威性、稳定性、合理性和群体性特点,社会道德与个人道德之间具有互补性,从而使社会保持一种长期稳定发展的状态。社会道德的实践归根结底有赖于群体中个人道德的实践,这就要求社会道德原则上必须与个体需求和有可能达到的道德水平相符合,任何个人的道德实践总要受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及道德状况的影响,人的社会属性要求个人必须遵循社会道德的要求。每个生来就处于一种既成的伦理道德关系之中,这表现在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之间的活动中,显示人们的动机、观念和良心,道德的行为将受到赞赏,而不道德的行为则受到谴责。

三、担负起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伦理道德秩序不但表现为自由、平等、正义等形式,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的价值追求。他们渴望生活在有秩序的环境之中,而伦理道德规范即是这种价值追求的产物。因此,伦理道德一经产生便具有秩序理念,它作为一般的、普遍的社会调控手段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以促使社会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状态。

十分重视“两世观”,他们将在末日审判中看到自己生前的所作所为,所以他们对伦理道德秩序十分崇尚和偏爱。“道德—秩序—拯救”在社会中形成了一个内在逻辑,个人的道德实践尤受重视,在文化中,伦理道德通过宗教信仰获得较高的社会意义。在认知心理范畴中,由于对的敬畏,人们怀着十分复杂的心理暗示,无条件地服从的安排,相信对敬畏者的安排:“信道而且敬畏,我必为他们而开辟天地的福利,但他们否认先知,故我因他们所作的罪恶而惩治他们了。”[6]9:7:96对不敬畏者和不行善者则惩之灾害、穷困和患难。即使是在个人独处的非道德场合,人们的一举一动也无时不在伦理道德的约束与评价之中,能够免于道德约束与评价而构成私人生活空间的场合几乎不存在。

道德修养是既改造外部客观环境、又改造自身心性的活动过程,道德修养的境界是一个涉及广泛内容的问题。“境界实际指的就是道德主体在道德的阶梯上所处的位置,即具备的道德觉悟程度,等等。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就是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良心的标志,就是道德修养实现最终目的的标志。因此,讲道德修养,必须讲道德境界。”[11]309遵守社会公德和惩恶扬善的观念,时刻警诫人们要恪守教规是教化民众的一项宗教功课,它能协调社会矛盾、缓解人际关系和改善社会风气。如果一个人专心做好事,不做坏事,关心和善待他人,以信仰和道德为基础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致力于做力所能及的善事,那么这个社会一定会被营造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融洽的社会。在良好的伦理道德环境中,人们的生活秩序井然有序,友好往来,氛围轻松,安居乐业,尽享和平与快乐。宗教的伦理道德功能尽显优势,既能调节社会矛盾,又成为养育精神素质的摇篮。

信徒在社会生活中进行道德实践,既要完成个人思想修养的内在超越,又要完成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塑造,因为社会生活从来都以人际关系为纽带,而个人处于社会关系网络的中心地位。每个人不仅要对个人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这就是伦理道德实践具有极大社会性的表现。的道德行为,由其内在的道德素养、情感和意识所控制的,伦理道德风气的形成由社会所决定,受到生活实践的影响,如、经济、法律、文化和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伦理道德很大程度上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当然,伦理道德并非永恒不变,其概念、范畴、体系结构和内容等随着时代和需求变化而不断变化。

理想是道德的灵魂,道德秩序总是把社会引向理想的层次,具体包括生活幸福、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秩序稳定等,同时也包括人类追求崇高精神价值的超越性。尽管在不同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道德秩序,但是道德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以及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需求决定了共同的精神理念存在,如正义、秩序、利益等。[7]7良好的伦理道德体系是论证教理论的佐证,可以证明教是崇高的、高尚的,是有益于人类生存的宗教。在一定程度上,道德秩序属于利益关系的产物,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利益关系的处理表现为一种道德秩序。“教的伦理观是以行善为中心的宗教伦理观,伦理道德问题在教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起着维护的纯正信仰的作用。”[12]140生存概念应该是人的本质价值所构成,但是它存在着两难:一方面它必须面对社会生活的世俗性,另一方面它要相信宗教理论所描绘的美好的虚幻性,而这些基本信仰和价值判断不可避免地出现自相矛盾。但教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观作为巨大的社会和精神财富,确实赢得了人心,早已内化为的思想意识和品质、思维和习惯,滋养着的心田和情感,纯洁优化了社会的生存环境,成为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希望,具有精神调节的重要作用。倘若社会缺少伦理道德,便是一个巨大缺失,也不能构成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通过上述道德尺度的,可以得出结论:道德作为价值评判标准,就其社会性而言,它对于的日常生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进程中,伦理道德之所以能够顽强地延续下来,并在不断更新的基础上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性,凸现了它与社会秩序的趋同性。由于它与现代法律的特性有着共同的社会对位基础,因而两者存在相当多的一致性,这恰好激发了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与法律的融合与渗透,从而也呈现出道德法律化的倾向和社会现实意义。在社会生活中,每个既要守法,更要遵守道德,守德必须先守法,守德与守法二者并重。道德心理是道德存在的深层次决定因素,是社会道德要求在人的心理上的反映和积淀。道德心理在存在形式上包括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思维和习惯等因素,但在实质内容上则表现为义务感、责任感、荣誉感、正义感和幸福感等。[7]183在社会伦理道德运行机制中,蕴含于道德内涵中诸如平等、公平、正义、自由、秩序等核心价值,昭示人类在进行社会治理时的理想追求和目标,成为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重要标准,同时也制约着他们的行为取向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生成。

四、伦理道德构成了生存的心理定力

社是以文化为轴心的社会,伦理道德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信主独一”是伦理道德的定力,这种定力既是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文化素养定力的宗旨。教把伦理道德纳入信仰中加以强化和实践,这种价值标准使道德观和道德行为有了特定的意义和范畴。对而言,现世生活都须围绕宗教信仰而生存和发展,敬畏构成了生存的心理定力。

(一)伦理道德认知基于敬畏

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体现在认主独一方面。伦理道德首先具有神圣性原则,即敬畏,这是规范人的行为之准绳。将这一原则规范奉为道德义务和纲纪,成为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内容和精神支柱。通过日常对敬畏感的培养,促成对伦理道德的敬畏感,两者相辅相成。穆圣在创建社会时给予伦理道德极高的社会地位,他说:人类的幸福在于良好的道德,人类的不幸在于道德破坏。我被派遣就是为了完善人类的道德。伦理道德的完善有两条路,一条是信主独一,另一条是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道德意识是指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个人社会心理要素和伦理意识。道德意识首先是信念,信念突出体现在坚持维系社会规范体系和习俗。伦理道德与宗教理论紧密结合,神学理论为建构社会规范和秩序的思想理论资源,的宗教生活和行为必须规范在神学体系范畴之内。在教早期,宗教对整个社会都有较强支配作用,其社会功能和作用相当大程度上以伦理道德为基石。宗教信仰体制、礼仪制度、禁戒和惩罚都须以伦理道德为准绳。

伦理道德包括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扬善抑恶;二是平等慈悲;三是自我觉悟并在道德上提升的同时帮助他人提升道德。社会之所以建立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其动因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一般情况下,社会成员必须接受伦理道德的普遍准则,伦理道德目的之一在于发挥其主体性功能,以应然的方式能动安排、协调及规范日常生活的秩序。由于道德在日常生活中大众化的广泛实践,当人们在能动地安排并规范自身行为时,这种主观自觉的道德行为就成为一种客观的社会规范性力量,它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广泛应用的有序的行为模式框架。

在社会生活中,诸如立法的依据、法的伦理蕴含、司法的道德要求、守法的基础,皆与道德紧密关联。换言之,法律已经延伸到更加宽泛的文化背景之下,它必须接受伦理道德的审视、评价和批判。道德只有在与人的社会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人的道德行为才具有社会意义。在道德生活中,一切社会价值观念都需根据道德准则指导人们应该如何行为,很大程度上,的伦理道德实践、思考或思想行为与法律规定之间的界限早已发生互动或转换,实际上已经难以割裂。

神学思想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为现实社会生活服务,它把原本世俗的伦理道德行为与神学理论紧密结合,将人的世俗行为及其举止纳入到宗教规范下,使之具神圣的约束力。伦理道德本用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一旦将其纳入宗教神学体系范畴,便上升为调整人与神关系的高度,它所达到的目的便是伦理道德应用于社会的高明之处,其奥秘全部涵盖在具有威慑力的神学体系之中。

(二)伦理道德是社会主流意识

任何社会若要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都需借助某种协调力量,伦理道德就扮演了这种重要的社会角色。平等、公正、道德、向善、仁慈、济贫、忠诚和关爱他人等思想,都是协调社会关系及矛盾的杠杆,信念、观念、情感亦是协调剂。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个人的心理财富,化为个体德行远远不够,必须作用于社会才具实用性价值,具有创造社会和谐的意义。由个体德行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能促使整个社会道德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形成一个相对有道德秩序的生存环境。

伦理道德对规范现实社会秩序具纲领性和指导性作用。作为一种客观化的社会要素,它不仅要求社会成员践履,而且还是统治者用来规范民众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道德规范及其原则是社会物质条件的产物,拥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人与人之间才能顺利交往。若要保持社会生活的动态平衡,维持其正常运转,必须制定一些伦理道德来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伦理道德不仅是一种他律,同时更是一种自律,它由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内在的自律,为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群体共存的需要,伦理规范必须要解决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体之间多重关系,适时调整社会结构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伦理道德规范要求人们行善抑恶,教功修就是一个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过程,贯穿于人的生命始终,它所产生的信念和能量对稳定社会秩序明显有益。客观地说,教对而言,是一个强化民族自律且约束力很强的宗教。伦理道德作为社会主流思想意识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之中,以造就和谐的人文环境,同时被赋予文化精神内涵,其价值观被广泛推崇。

人的道德优劣与否能够进行社会评价,固定化的道德规范便体现了具体尺度,并以善恶、对错、合理与否作为评价标准。一般来说,善恶之间有明确的分界,道德判断是应然的判断,道德尺度的内涵能够清楚把握,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意识也能够培养和塑造,道德实践活动就是培养和塑造的必要过程。于是,道德的意识、理想、判断和品质势必带有强烈的道德标准和指导性,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便体现在了社会习俗规范体系中,依靠社会、习俗和内心信念的力量调节人们的行为,成为颇有裨益的社会风尚。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同样重要,个体道德水平的提高能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又会促使个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二者相得益彰,相济(意为相互有益处)提升。

整个社会体系建筑在教教义基础之上:政教合一、宗教与社会伦理道德合一、神权与世俗合一、教俗不分,于是世俗的伦理道德与宗教伦理道德并用不分,世俗中含有宗教,宗教种涵盖世俗。由此,伦理道德涵盖在社会生活中则是必然的了。伦理道德的传统思维影响着人们判断大部分事物,在现实生活中,伦理道德不具有法律强制性,但却具有强制性,这种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对于规范人的行为具有无比的力量。

在伦理道德为社会主流意识的社会里,道德是法的精神支柱,法是道德的权力支柱。法是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强制化、条文化及制度化的产物,而道德则是人们的自觉行动。很大程度上,内在意志的磨练基于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层面,也基于法律和道德二者的约束力。“伦理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旨在协调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它是群体共生存所必需的。”[13]67稳定的伦理道德秩序在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维持和社会体系的安全。伦理道德属于一种持续稳定的社会构成要素,它很大程度上维系并强化了宗教的生命力并作为生存的心理定力存在,无疑有助于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因素,能够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对社会所起到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

五、结语

通过对伦理道德社会协调关系的梳理,我们发现它不仅在历史上对中东国家协调社会关系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当今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它对协调当代社会各种矛盾提供了理论支持。发生在20xx年底、20xx年初以来的西亚北非动荡的深远影响远远超出了世人的估计,有人将此次中东动荡的意义与1989年苏联东欧剧变相提并论,也有人将其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东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和历史作用相比。无论这种比较是否恰当,但有一点是没有疑义的,此次事件波及的中东国家众多,产生的震动极大,影响极为广泛,持续的时间较长,由于事件还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如何进行客观和恰如其分的评估尚需时间。

当前西亚北非国家发生的剧变离不开本地区历史、宗教、文化和社会的影响,爆发的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归根到底,西亚北非国家发生的剧变主要是内部问题,内因是主要的。中东动荡的原因,不难发现:西亚北非社会严重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问题,如上需要改革和调整;经济上需要改善生活状况;民众迫切需要解决诸如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收入分配不均和高官等具体问题。值得指出的是,面对西亚北非国家存在的上述不和谐局面,伦理道德倡导的和谐观是始终不变的,它对稳定社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没有发生改变。中东国家在社会转型中需要伦理道德观的推动力,精神对于凝聚民众的向心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东社会无论如何变化,价值观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归根到底,这次中东发生的动荡基本上属于一场自发的、自下而上的民众变革运动,它之所以最终席卷多个伯国家,引发当事国政局和社会剧烈震荡,主要来自错综复杂的内生性社会问题。民众诉求始于改善民生,症结在于和社会系统需要进行改革,这是一场因一系列国内民生问题而引发的综合性危机。

伴随着利比亚持续动荡和战火纷飞,中东地区战争与和平问题的严峻性摆到了世人面前,美国和北约作为外部力量打着的旗号,将利比亚的内政问题演变为一场利比亚战争,它们以卡扎菲为目标,并在利比亚作战,值得中东各国深刻反省。“要和平、不要战争”是西亚北非的呼声,对此,只能遗憾地说,如果没有外部军事势力的干预,或许中东地区会更和平。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不论大小应一律相互平等,各国内政问题应该由各国自己解决,这一国际关系原则早已是国际共识,而不能由外部力量动用军事行动手段加以解决。利比亚动荡完全属于其内政问题,应由利比亚自己解决,而不是由美国或北约通过战争方式卡扎菲,这如同20xx年美国发动的战争一样。美国和北约发动卡扎菲的战争,支持扶植利比亚反武装,这是公然干涉他国内政,不尊重利比亚的国家、领土完整和,超出了决议授权范围,属于典型的强权行径。

西亚北非伯国家的和社会发展已进入到新的十字路口,其未来发展趋势取决于新一代领导人的智慧。虽然西亚北非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但是民众尚未做好和经济改革的充分准备。况且各国解决民生问题的任务十分艰巨,其解决并非朝夕之功,这场动荡对伯世界内部的冲击和影响将是长期的,我们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1] 王志远. 教百问[m]. : 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7.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建设的思考_伦理道德论文 第三篇

【摘 要】党的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现阶段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设作为本质体现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其中,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道德价值部分,也是这个体系的基础。本文列举了当前我国道德价值建设在社会观念层面所遇到的挑战,了其成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道德价值 思想道德建设 荣辱观

党的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现阶段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设作为本质体现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其中,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道德价值部分,也是这个体系的基础。本文试就当前如何切实加强其建设谈一点粗略的看法。

一、认清形势,正视挑战

两年多前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的科学概括和郑重倡导,全面启动了我国新时期道德价值建设的伟大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新形势下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的发展。尤其是在今年全民支援四川抗击特大地震灾害的斗争和举国一致支持办好第29届中,中华民族的仁爱美德和爱国主义传统得以空前地发扬光大。WwW.meiword.Com但显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道德价值体系已被普遍地“认同”了。特别须要正视的是,当下还有一些与之直接抵牾的错误观念和态度,尚在或大或小的范围内或明或暗地流行着,对前者形成严重的挑战。举其大者有:

“道德虚伪论”。这种论调古已有之,是出于对统治阶级中大量存在言善行恶现象的厌恶而引起的矫枉过正。它作为一种对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的总看法,则完全否定了它们的实际效用和意义,必将导致彻底放弃和取消其建设。而在今年四川抗震救灾期间发生的“范跑跑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它逆潮流式的顽强表现。身为教师的范某不仅在地震发生时不顾学生而自行先跑,而且事后大写博文自曝其行为并为之辩解,公然说临危自顾甚至“六亲不顾”与舍己救人都同样是一种无关美德的“选择”,还自诩为敢于挑战传统道德的“思想烈士”。但就有些网民表示对其“本能反应”式行为的理解,或者认为他可以这样做这样想,只是不该说出来而已。接着在国内某电视台组织的一次现场直播辩论会中,自任“反方”的范某居然匪夷所思地占了上风。而其支持者们所持的一个基本理由是“宁要真小人,不要伪君子”。考虑到人们在事前事后都没有找到任何证据证明反对范某行为的“正方”郭某是“伪君子”,而他只不过在辩论中犯了架势居高临下和言辞过于愤激的技术性错误,可知此“理由”所反映的实际上是当今相当一部分人对道德特别是终极性道德价值的怀疑和“不买账”。总之此次事件集中透露了“道德虚伪论”在时下中国社会意识中继续存在且较有市场的真实信息,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重法轻德”观念。持此观念者虽不根本否认道德和道德价值的必要和作用,但认为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们力既微,质且软,在治国效能上远不如刚性的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底线尚且难保不被践踏的情况下,道德底线更禁不住人们的随意退越。所以当今只要能着重抓好法制建设就行了,道德建设不必太在意。这是存在于一部分干部群众中的真实思想。因此,虽然对于党早已提出的法治与德治并重的治国方略无人公开表示异议,但在一些地区和单位,抓法制建设一手硬(相对而言),抓道德建设一手软的情况普遍存在,这就是彼伏此起的行业、部门不正之风多半总要闹到民怨沸腾、媒体曝光、上级批示然后才可能在外部压力下着手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道德实用主义”。这就是对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也即要求别人对自己讲道德,而自己为人处事则不愿意接受道德的约束;或者估计其结果不会损害自己实际利益时可以讲道德,但不准备为了“虚名”而放弃实惠;或者在大势已成无所选择时可以加入讲道德行列,但不准备无条件地躬行“从我做起”而充当“傻冒”,如此等等。总之是“对人不对已,对已须有利”。这可以说是现实社会中相当多的自然人和法人实际奉行的“道德真经”。是故谴责别人不讲职业道德致使自己受害的人,未必不在心安理得地做着有违职业道德的事;凡拥有某种“资源”、“门道”的机关单位,鲜有不上下一心地支持领导班子利用部门化的公共权力和通过请客送礼的“活动”,来为本集团成员谋取特殊利益。而当获悉某风属于不正,将要明令制止时,抢挤“末班车”往往会成为一般人的“正常反应”。

不以当荣者为荣,不以当耻者为耻。这是一种对荣辱观所昭示的基本道德价值口是心非、另搞一套的不良态度。其表现可谓所在皆有,无日无之。例如,没有人否认要热爱祖国,服务,但蓄意害国坑民,梦想捞一把后逃到国外享乐的和奸商前腐后继,层出不穷。没有人否认要坚持诚实守信,反对见利忘义,但数字掺水的官场顽疾久治不愈,虚假不实比比皆是,谋财害命的“问题奶粉”一类事件一再发生,明知有害于消费者健康却仍在生产的问题食品正不知有多少。没有人公开反对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但全国每年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和官员出国“考察”费都各达几千个亿,使中国成了世界上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包养情妇已成为国内们的普遍嗜好(据某市纪检书记统计,在该市落马中占95%),而在沿海地区的富商阶层中,包“二奶”的竞赛正在升级,炫富烧钱的“豪举”时有所闻。至于来自“全民皆赌”的中国大陆的赌客们长期充当着周边国家和地区博彩业的主顾,这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凡此种种,反映出在一部分社会成员中存在着荣辱观倒错和荣辱感淡薄以至泯灭的危险倾向,表明了道德价值建设工程的艰巨性。

二、探究成因,抓住症结

当前一部分社会成员在道德价值观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成因是相当复杂的。但从环境因素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转型过程的必有反映。在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持续推动下,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次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这次转型的市场化、法治化、化、现代化取向,业已引领中国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但社会转型也容易引起人们头脑中价值观念的混乱和社会核心价值的迷失,一部分社会成员难免要发生道德价值转换的“不应期”迷茫。

二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公正缺失。由于种种可以理解和难于避免的原因,我国的经济市场化改革自上世纪80年代“包”字进城起,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在忽略规则公正或不突出公正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下展开的。其间出现了诸如实行特定个人无抵押承包经营全民所有的国有资产、原材料价格双轨制、允许党政机关利用公共资源办公司和以其他方式搞创收、政企长期不彻底分开、听任国有垄断性企业特别是其管理层自定高工资高福利、允许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和员工享受持有可上市套现的“大小非”的特权等等明显不公正的市场竞争规则。至于由此衍生出的不公正“潜规则”,则不可胜数。所有这些,加上“裁判员兼当运动员”必然引起的执法不公,既导致了竞争结果的不公正,也迷乱了社会正常的是非曲直界线,恶化了人们接受道德价值的心理基础。 三是某些偏颇的理论观点和背离主旋律的文化产品所造成的误导。如有的“理论家”利用历来总以“大河有水小河满”对集体主义作通俗宣传的简单化毛病,以“小河有水大河满”才是事实为由,同样简单化地否定了集体主义。有的大讲“大公无私”、“无私奉献”、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服务”如何虚幻不现实,完全否认在一定条件下一部分人道德实践超前的可能性及其积极意义。有的经济学家断言在当今“经济过剩”的时代,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已经过时,倡行它将“对社会有害”,主张学习美国人的“超前消费”。还有些人则提出“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原罪难免论”,主张对违法败德致富者不予追究。诸如此类的一些“时新”理论观点不仅很不严谨,而且对社会道德价值建设来说是帮倒忙。

四是官场之风的毒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党政干部队伍中的多数人是完全或基本上经得起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掌权考验的。不少优秀代表人物还堪称当代国人的道德楷模。但同时,权力的腐蚀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也使得一些意志薄弱者不断陷入了的泥潭,他们顶风抗法,前腐后继,花样翻新,劣行升级,使斗争的形势一直比较严峻。其中有些人身居高位却灵魂污浊,生活糜烂,五毒俱全,廉耻丧尽,其丑闻秽行严重毒化着社会风气,污染着道德建设环境。

三、多管齐下,推进“认同”

道德价值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基础,必须大力推进。在认清其主要思想障碍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为了切实有效地推进其建设,似宜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道德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针对各种怀疑和否认道德价值建设意义、抵牾道德价值体系内涵的观念和态度,要深入研究道德价值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及法治观念建设的关系,揭示其对后者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要通过研究,科学揭示这一体系的内在结构和各价值观间的有机关联,解读其历史渊源和时代内涵;特别是要着重揭示和解读蕴含在这个体系中的基本精神,即集体主义、公正原则和仁爱精神。鉴于公正原则在市场经济时代确是“最重要的道德”而又尚不为人们所深入了解,对其精神实质尤需讲深讲透,以使人们明了:讲公正,首先和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每一个人在看待自己和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要讲求公平正义。如既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尊重他人的同等权益;既希望别人遵守规则,也约束自己不违反规则;既要求别人不欺诈自己,也要求自己对他人讲诚信;既享受社会赋予的权利,也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既索取于社会,也贡献于社会;既受惠于前人,也造福于后人。如此等等。总之,要通过加强有关研究和宣传,使人们对道德价值体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既熟悉内涵又把握整体;使这一体系通过充分显示其科学性,强化其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性。

(二)要健全和强化践行道德价值的激励督导机制。各级领导机关、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要进一步重视道德价值建设,以求实创新的态度健全和强化有关机制。比如,像“普法”一样组织开展“普道”活动,适当扩大道德模范的评选规模和频度,加大对其人其事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重荣辱、敬模范的浓烈氛围。同时,对践踏道德底线的人和事,要及时曝光,并严肃有关法纪,给予应有惩处;还可借鉴国外的“道德黑名单”制度,使人畏于背德犯义。

(三)要切实治理整顿好相关环境。一要切实净化宣传阵地和文化市场,对反对荣辱观的观点主张,要进行抵制和组织批判;对外来腐朽的道德文化,要加以剖析和否定;对低俗不健康的文化产品,要坚决加以限制或。二要大力推进社会公正。要在管理指导思想上真正突出公正价值,改革导致不公正的政策、制度和机制,在人力可控的范围内,尽量实现规则和结果的相对公正。从而使人们心平气顺,乐于向善。

(四)要进一步搞好党风政风建设。要把党风政风建设和道德价值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党员和公务员队伍在荣辱观建设中对群众发挥身教言传作用。同时要着力加强对官员的防范机制建设,积极借鉴国外有关成功经验和做法。比如应尽快正式实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可以考虑先从提拔履新官员做起,借以打破僵局,启动良策。

论社会公正与公民道德建设_伦理道德论文 第四篇

[论文关键词] 社会公正 道德 道德建设  

[论文摘要] 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社会不公正现象严重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的顺利实施。应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制度环境、提高公民公正意识等方面来改善社会公正的环境,促进公民道德水准的提高。   

  

“从现代伦理学意义讲,社会公正是指对一定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伦理认定和道德评价,是对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的公平分配,它包括社会基本制度和秩序的公平合理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社会成员的普遍公正要求和行为规范。”(李萍:《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出版社20xx年版,第184页)可见,社会公正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直接影响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整体道德状况的重要社会因素。因而,探讨社会公正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对于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公正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  

  

社会公正是一个复杂概念,它涉及多个领域,就公正类别来看,有公正、经济公正、法律公正、道德公正等。但任何一个公正都蕴含着道德的意义,因此,本文从这个角度来探究社会公正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尼布尔认为:“社会将公正而不是无私作为它的最高的道德理想,它的目标是为所有人寻找机会的均等。Www.meiword.COM”(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贵州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把公正看成是社会的第一德性。当代美国公共行政学者库柏认为:“公民的品德的总则是‘正确理解的自我利益’。广泛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德不可能仅仅是一种道德境界的倡导,也不是对自我利益的简单超越和否定,而是一种在恰当的机制下达成的公共和个人的‘双赢’。”(王云萍:《库柏对公民品德的研究及启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xx年第3期)而麦金太尔则直接把公正理解为是一种美德。从上述理论路径思考,我们不难得出社会公正乃是人们道德观念形成的基础。社会公正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形成和社会美德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公正观念一开始就塑造着人们是非善恶的观念。一个缺乏公正观念的人,也必然缺乏是非善恶观念,没有友谊、情感和信赖,往往唯利是图,因而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道德人格的基础。公正作为一种社会的力量和道德力量对我们的行为进行一种纠正和激励,作为观念的社会公正并不是苍白无力的,相反,它对人们的生存世界常常具有扳道者的功能,它对人们行为动机的形成、价值观念的选择和道德目标的达成是有直接的浸润作用。现实生活诸多事例已经表明,由公正体现的正义感,是道德人格的脊梁。其实,公正不仅是人们道德观念的生长点,同时也是建立社会道德新秩序,即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纵观人类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社会伦理的秩序往往因公正的衰退而式微,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始终与公正观念的确立和公正制度的建立联系在一起。可见,从人们伦理道德观念形成的角度看,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现代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  

  

二、社会不公正现象影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顺利实施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社会公正程度以及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认可程度与社会成员普遍的道德发展水平是相一致的。如果说社会公正最能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的话,人们的道德水准就是社会公正及其文明程度在人们心灵上的投射和印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诸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公正的物质文化基础大大提高,但社会不公正问题也以更加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和影响下,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评价、道德水准出现不稳定、迷乱、失衡甚至扭曲。许多典型事件所表现出来的仇富心理、求官骂官心态、借名人一夜成名的动机、以暴露个人隐私来自我表现的欲念,以及平均主义情结、恋旧于计划经济的心态等,无不是社会不公正现象作用的结果。至于那些因社会不公而报复发泄、因生活压力而抱怨敌视社会、因贫困而堕落等负面道德反映,更是社会不公正现象在道德领域的极端反映。可见,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广泛存在正严重侵袭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领域,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的顺利实施。当然,我们不能把消极的或负面道德思想和行为的出现,都归结为社会不公,还必须和探究其他因素和根源。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并重视社会不公对人们的道德心理的挫伤和不良。

浅析儒家伦理思想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当代价值_伦理道德论文 第五篇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伦理思想与文化传统。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和哲理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伦理思想文化。其中,追求和倡导“和谐”便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毋庸置疑,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并且一直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无论是从它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抑或是从它所追求的个人内在修养,还是从它所倡导的人际交往伦理上来看,都无不渗透着“和谐”思想。因而,“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4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Www.meiword.com

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谐无疑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的人,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在《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个”。“仁”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对于以“仁”为核心处理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说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别人;另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要求,即是说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从“忠恕之道”出发,儒家伦理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协调的5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即所谓“五伦”,强调要以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伦理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而儒家强调“和”、“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其内涵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新型人际关系有着一致之处。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活动的实践者,因而在“人和”基础上形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人是一种“群”的存在,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群体息息相关,只有群体才能够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只有把个体融入群体之中,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正是基于此,许多学者曾指出,儒家伦理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本位的整体或群体主义思想。

从一定意义上看,公平正义构成个体与社会间关系的核心价值。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则是保持人与社会和谐的关键。儒家关于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思想,主旨就是在“民为邦本”的基础上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与体制,其主要思想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儒家伦理思想认为社会和谐的前提是实现和谐,即统治者要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环境。儒家认为社会的稳定运行,在于统治者实行“王道”,即“保民而王”,行王道的核心在实施“仁政”。“仁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政”,即“修德为政”和“以德治国”,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汉代贾谊则认为:“故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失之者吏也;故民之善者,吏之功也。故吏之不善也,失之者君也;故吏之善者,君之功也。”二是以民为本,即“民为邦本”的重民尊民亲民爱民思想。如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租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仁政”的这两方面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儒家伦理思想将社会利益和谐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内容,核心在于“均贫富”。孟子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意思就是必须让百姓拥有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会变得稳定和谐。在财富分配方面,儒家强调“均”。孔子说:“有国有家者,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儒家反对“富者地连吁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两极分化现象,认为这是社会动荡的根源;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表现是社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生产活动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社会生活要老有所终、皆有所养。这是一幅人无后顾之忧、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生活图景。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伦理思想,把构建和睦和谐的人与社会关系、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这些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在借鉴的同时,仍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封建性的因素,比如强调统治者对大众施行“仁政”,这仍然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上的。现代社会在吸收儒家这方面的思想时,应当进行现代转换,使其融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价值观。比如公民权利义务观、的服务意识。因为在现代社会,、官员与公民不是臣与民、官与民的关系,而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要为公民利益服务,而公民也应该为社会尽责。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认为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因而天、地、人之间就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

首先,儒家关于天、地、人之间辩证关系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朴素认识。例如,儒家关于“天地生万物”及“仁民爱物”、“物我相亲”的观点就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儒家在强调自然对人类影响的同时,提出了人也可以利用自然、影响自然。孟子就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口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只要充分地利用自然条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通往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其次,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天人合一”是其重要的一个命题。儒家早期的思想家虽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但不能说他们没有这种思想。张岱年先生就认为:“孟子没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观念,但他的‘性夭同一’的观点是宋明理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渊源。”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并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张载则明确提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朱熹也认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于天地,即生此人,则又在天矣。”王阳明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虽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内涵和旨意上远远超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而指向人与世界关系的精神层面,但它本身所蕴涵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追求却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构成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在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绝对人类中心论、相对人类中心论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到动物解放一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不断转换。虽然这其中也出现了对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统一关系的论证和认识,但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某种倾向,总是逃脱不了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关系的对立认识。在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受其影响,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都影响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儒家人文精神中“天时、地利、人和”、“天人合一”以及民胞物与、尽物之性的生态伦理观念里所闪现出的哲理与智慧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廓清思维的烛照之光。它不仅有助于消解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二元对立思想,而且还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实践方法。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关系。一方面,人是具有主体精神的,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不能违背自然固有的发展规律,应该注意保护和尊重自然,最终就可以做到“天人合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摒弃那种将人与自然绝然对立起来的思维模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思维,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四、人自身的和谐

注重修身在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儒家伦理思想非常重视人的身心和谐与个体的人格完善,并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人、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基本途径,它也是儒家“和谐”伦理价值观的基础。“如何培养‘仁且智’的理想人格,是孔子伦理思想所要解决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孔子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道德修养即所谓‘修己’的理论与方法”。儒家一直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身心和谐。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孔子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完善人格的人作为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

可以看出,儒家和谐社会的理想是建立在个人道德与人格修养提高的基础上,它通过提高个人自身的道德与人格修养来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和谐,从而使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孔子曾这样总结自己仁德修养的发展历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夭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还特别强调“自省”对修身养性的重要意义。《论语·学而》中记载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里仁》里也强调“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因而,孔子所阐述的身心修养方法,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为仁由己”、“修己安人”则是他所倡导的修养方法的基本原则。孟子也同样认为:“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夭下平。‑荀子则提出在礼的制约下“治气养心”,他提出达到善的方法有:“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勇胆猛庆,则辅之以道顺”、“狭隘蝙小,则廓之以广大”、“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这种治气养心术也是一种体现内心和谐的修养方式。通过治气养心,实现善的目的,使主观同客观要求相和谐。而《大学》中则有云:“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强调了修身、正心在人的修养中的辩证关系。因而,儒家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对人的身心发展所产生的激励作用,强调它能够使人产生崇高的神圣感,内心产生和谐的体验,实现主观和客观的和谐,知、情、意、行的和谐,从而达到道德客观要求同主观修养、主观追求的和谐和统一。

以“修身养心”为道德准则的儒家身心和谐思想对现代人的心志调节、培育社会主体理想人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当代社会,由于市场经济过度膨胀,利益原则逐渐成为主导,人们无顾忌地索求,失去了修己与内省的精神,导致个人欲望膨胀,人格异化,心理失衡。因而,超越自我的束缚,正确处理义与利、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培养现代人的高尚人格,提高精神修养,是造就一代身心健康现代人的必然要求。儒家伦理思想重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强调通过“修己”、“内省”而化除私欲,以义利统一作为修身的基本原则,以道德自律作为修身的基本途径,使人生脱离物欲满足的低级趣味而进入理想人格追求。修身克己,实现道德自律和内在超越,从而达到身正心和。很显然,儒家伦理思想这种通过道德修养实现人身心和谐的追求是与和谐社会对人的素质期待、要求相一致的。这对于当代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猜你可能会喜欢:

关于2022年社会论文模板八篇

addslashes(关于2022年社会论文模板 篇一宋育仁一八九五年《泰西各國采風記》中有這樣一段議論:   外國之并力以圖中國,固由于彼教之尚同,而我國之獨異﹔亦有一名一實有以招之。實者,中國之地產富饒,棄而未用,西人所亟垂涎。名者,華夷之界限,中國擁其尊名,而事或廢弛,民多流徙,宜為外夷所不服。春秋最嚴夷夏,而自來注解皆失其旨。此解一差,漢以后夷禍相尋,至于今日。經言夷夏之辨,以禮義為限,不以地界而分。傳言降于夷)

文化企业的营销创新策略之路_发展战略论文十篇

addslashes([摘 要]《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一批文化企业带动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无疑是我国文化企业的重要机遇。文化产业要走改革开放后我国其他企业的发展之路:积极开拓市场,用好现代营销策略;坚持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关键词]文化企业;品牌;市场;创新 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作为其中之一的)

关于改革我国中学英语教育的思考_社会学论文十篇

addslashes(一、教育思想:变“以英语为本”为“以人为本” 二、教育目标:变“以掌握知识为主”为“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 三、教学原则: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 四、课堂模式: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 五、评价体系: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一、教育思想:变“以英语为本”为“以人为本”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我国首次提出了英语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

麦当劳化的美国社会学_西方文化论文十篇

addslashes(本文之目的有三:其一,也是最重要的,是将麦当劳化的概念应用于社会学;其二,是将此应用和元社会学,即社会学的社会学,联系起来,特别是和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 · 布迪厄在此领域的贡献联系起来;其三,通过这种,提示一点解决当下社会学“危机”之新办法。  社会学的社会学和元社会学  在切入本文最重要目的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如何将麦当劳化的概念应用植于社会学的社会学, 或如我所称得的元社会学(ritzer, )

浅论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_教育理论论文十篇

addslashes(论文关键词:虚拟社会化 青少年 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时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虚拟社会化作为网络发展的衍生物也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范式,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加强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其网络道德行为,成为思想工作及青少)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_金融证券论文十篇

addslashes(一、导论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产生阶段,它经历了一个从否定社会救济到主张社会福利的思想发展过程,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英法古典经济学家否定社会救济制度的作用的社会保障思想、德国历史学派提倡国家福利的社会保障思想、福利经济学关于福利保障的思想。二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阶段,它标志着福利型社会保障思想的确立,具体内容包括两方面:凯恩斯主义的福利保障理论、“福利国家”)

文学话语形态:文艺学研究的新视域_社会学论文十篇

addslashes(作者:唐代兴 文学形态:文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形式与内容,一直是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但长期以来,人类的思维一直受一种根深蒂固的二元分离的类型化观念的支配,所以在看待事物的内容与形式的问题上,至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单一片面的决定论思想:即不是内容决定形式,就是形式决定内容。这种认识和看待事物的既定观念,表现在文艺学领域,也就自然出现两种绝对片面的倾向:一种倾向是只看到文学的内容,对文学的内容进行无穷无尽的)

“女性文学”还是“性别文学”  ——“女性文学”及相关概念辨析_社会学论文十篇

addslashes(“女性文学”还是“性别文学”——“女性文学”及相关概念辨析【英文标题】“Female Literature”or“Sexual Literature”JIANG Hong-yanChinese department of Yunnan 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091,China【 作 者】降红艳【作者简介】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 云南 昆明650091降红艳,女,云南大)

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思路和对策_工科论文十篇

addslashes(发布时间: 20xx-1-12  作者:秩名  主题词:机电一体化、对策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势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只是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1.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2.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

社会底线话题的议论文五篇

addslashes(第一篇 社会底线话题的议论文有句老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从反面理解,可以这样子说:“哪个皇帝老子要是越过了农民们基本生存需求的底线,他就会得到农民式的报复——农民起义。”中国农民生存需求的底线,说白点,就是吃得饱,穿得暖,有田耕,无战祸。或许正是这样的底线,塑造了中国农民的基本形象:朴实但不失冒进。中国农民心中构筑起如此简单的一道底线,与脚下的土地是分不开的。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就生存在这片沃土之)

最新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