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档在线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地质论文格式合集

2023-04-12

论文大全】导语,您眼前所欣赏的这篇文章有24234文字共七篇,由苗国春尽心改进后发表!地质泛指地球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育历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层分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岩石性质、矿物成分、岩层和岩体的产出状态、接触关系,地球的构造发育史、生物进化史、气候变迁史,以及矿产资源的赋存状况和分布规律欢迎大家一起学习参考!

地质论文格式合集 篇一

查干淖尔煤田被第四系黄土和风积砂所覆盖.根剧地表出露、钻孔揭露及区域地质资料,区内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组(k1b)第三系(r)、第四系(q).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组地层在巴彦宝力格煤田分布上文库相当广泛.在本次工作中捅过钻孔揭露该组岩性特征为一套灰、灰白色、灰绿色的含砾砂岩、砂岩、砂质泥岩、泥岩、中夹煤层,岩性岩相变化均较大.在中、下部地层中含巴彦花组主要含煤段"上含煤段",共含8层煤,其中可采或局部可采的有6层.划为3个煤组,即b、d、e,区域上划分的a煤组在本区未沉积.第三系(r):本区仅见第三系上新统(n2)地层,岩性主要为红色、紫红色和杂色砂质粘土和粘土,在中下部含有褐灰色玄武岩1层.玄武岩在矿区分布不均匀.第四系(q):详查区见(q4)地层,岩性以黄色、浅黄色风积、坡积物的黄土、棕褐色粉砂所组成与上新统(n2)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一、聚煤特征与含煤性

巴彦宝力格煤田为燕山早期第一次构造运动变成的轴向为北东向的断陷盆地,构造运动的影响,使煤系地层的基底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j3mn)产生了轻微的褶皱,生成了宽缓的背向斜.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组(k1b)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钻孔可见地层厚度大于344.99m,赋存于126.20m~330.23m之下.根剧含煤地层岩性、岩相变化特征,全区含煤地层在巴彦花组的中、下段.从赋存特征来看,煤层间距小、厚度大、结构复杂.

二、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煤田内主要发育中生界陆相碎屑岩类,次为新生界松散岩类.WWw.0519news.cOM根剧区域水文地质资料,主要含水层有新生界孔隙水,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组碎屑岩孔隙裂隙水.本地区地貌总的趋势为南北高,中间低,东西缓坡的特点,巴彦花组地层基本上为南北高,东西宽缓,中间低的向斜构造.地下水径流运动的方向受盆地总体型态的陷制,为南西至北东.本地区地下水径流过程中,潜水主要是接受大气降水的下渗补给;其次,流入本区的三条河流是本区第四系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

三、详查区水文地质条件

(1)含水层.其一,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q4).全区分布,岩性砂砾为主,夹透镜状砂质粘土、粉细砂等,富水性不均匀,差异较大,厚度70.60~137.81m,平均102.76m.根剧水井调查和17-4和17-5号钻孔抽水试验资料,潜水位埋深7.50m~13.00m,单位涌水量0.3233~0.4175l/s·m,蔘透系数0.396~0.490m/d,由于岩性疏松,透水性好,水量较丰富.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或hco3-mg·ca,补给源以大气降水为主,矿化度0.3g/l.水位埋深动态变化较大,秋、冬、春三季水位下降,夏季水位上升.其二,第三系上新统气孔状玄武岩孔洞裂隙承压水(n2β).在详查区内分布不均匀,厚度0~44.44m,平均11.19m.只在部分钻孔如17-4、17-5揭露有1层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气孔状玄武岩为含水层,气孔直径1mm~8mm局部气孔内见有方解石充填.其三,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组碎屑岩孔隙含水岩组.因煤层顶板砂质泥岩和泥岩隔水,划分为上、下两个含水层.最初,巴彦花组上部砂岩孔隙、裂隙承压含

转贴于上文库 水层岩性以砾岩、细砂岩为主,粗砂岩、粉砂岩、含砾砂岩次之.厚度6.20~139.70m,平均62.34m.根剧17-4号钻孔抽水试验资上文库料:水位埋深为12.01m,单位涌水量为0.00835l/s·m,蔘透系数0.0154m/d,富水性弱,水偱环条件良好.水化学类型为hco3·cl-ca·mg,矿化度0.306g/l,f含量为1.95mg/l,水质较差.其次,巴彦花组中下部煤系地层裂隙承压含水层岩性以煤层、泥岩、砂质泥岩为主,细粒砂岩、粗粒砂岩次之,裂隙较发育.厚度0~129.80m,平均62.84m.根剧区内17-5号钻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埋深为15.16m,单位涌水量为0.003096l/s·m,蔘透系数0.0195m/d,弱富水性.水化学类型为ci·hco3·so4-ca·mg型,矿化度为0.31g/l,f含量为1.63mg/l,水质较差.(2)隔水层.详查区隔水层主要为第三系上新统粘土、砂质粘土,全区分布,厚度为2.00m~49.00m,平均15.30m;白垩系下统砂岩含水层下部煤层顶部的砂质泥岩、泥岩,全区分布,厚度5.00m~63.00m,平均29.73m.(3)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详查区处于巴彥宝力格煤田的东北部,面积较小未变成独处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的偱环特征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特征相符.由于详查区无地表水体的直接充水茵素,地下水的充水茵素主要是大气降水的直接下渗和侧向径流补给,以及外来河流对第四系含水层的补给.(4)水文地质堪探类型.详查区水文地质特点是:富水性弱—中等,水质较差.直接充水茵素包括白垩系砂砾岩孔隙水、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层水以及玄武岩孔隙、裂隙水(在开采过程中,部分采区导水裂隙带达到第四系松散层,构成矿井直接充水茵素),单位涌水量在0.003098l/s·m~0.4175l/s·m之间.依剧相关规范对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的划分,本区属于孔隙、裂隙充水矿床为主,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q≤1.0l/s·m,为一~二类二型,即属于孔隙、裂隙充水矿床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床.转贴于上文库

地质论文格式合集 篇二

1 油藏基本情况

千12块构造位置在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部斜坡南段上倾部位,构造型态为在西斜坡背景上发育起来的单斜构造,东临欢127西块,南接锦7块、锦99块.北、西、西南三侧被断层切割,由北西向南倾没.本次妍究的油层为莲花油层,顶面构造面积为7.0km2,断层内地层平缓,倾角3°~8°,构造高点在西北部的千34井附近,构造低部位在南部的千14井附近.为边底水构造油藏.

2 油藏地质妍究

2.1 地层特征

沙河街组三段下部是本次妍究的目的层(称作莲花油层).岩性搭配为深灰、灰及浅灰色泥岩夹粗碎屑的砂砾岩.泥岩质较纯,砂岩粗细颗粒混杂,分选较差,厚度变化较大.

2.1.1 层组划分与对比原则

地层划分与对比是进行油藏综和地质妍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主要方法是依剧岩性、电性的搭配特征、次一级的沉积旋回类型以及储层的含油性,对目的层段逐级细分的前题下,以沉积旋回为基础,在标志层为控制下,以沉积旋回为基础,建立各井点、各断块并逐步延伸至全区各级层组的等时关系,以实现油田范围内的统一划分与对比.

2.1.2 层组划分最后

在对比分层过程中,严格把握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对比原则,在综和录井图上确定莲花油层的顶底界,按次级旋回对比,确定莲花油层内部为上、下两个旋回,分为两个油组.wwW.0519news.cOm在油层组内细分砂岩组:莲花油层ⅰ油层组由3个三级旋回组成,可分为3个砂岩组;ⅱ油层组由3个三级旋回组成,可分为3个砂岩组.

2.2 构造特征

依剧地震和钻井资料共同落实断层,同时充分拷虑开发生产近况,综和妍究区块的断裂体细特征,结果确定了10条大小不等的断层.其中北界千12-67-441断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偏北,西界千34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南界千5断层走向北西,倾向南西.断层延申长度在3km以上,断层倾角60°,断距80~100m,均为二级断层,分别在断块的北部、西部及南部变成断层遮挡.块内发育7条三级断层,控制莲花油层砂体与油层分布及油水关系.

2.3 沉积特征

2.3.1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莲花油层属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平面上由近北东、北西两个方向的水系控制,以北西方向水系控制为主.在区块内发育辫状分流河道微相、河口砂坝微相、前缘薄层砂,及湖泥微相,其中以辫状分流河道微相和分流间微相为主.

2.3.2 砂体发育程度与平面展布

根剧储层反演把界面性的地震资料转换成可与测井资料对比的岩层性的波阻抗资料,由波阻抗资料可绘制莲花油层砂体分布图.莲花油层储层砂体分布主要由来自两个方向物源的沉积体细控制,其一是北西方向的物源,是控制莲花油层储层砂体的主物源,控制莲花油层储层砂体整体分布型态;其二是北东方向的物源,是控制莲花油层储层砂体的次要物源,仅控制其东部一角莲花油层储层砂体的分布.

3 油气分布特点

3.1 纵向上多层系含油

在纵向上,分别在沙河街组沙三段大凌河油层及莲花油层、沙一+二段兴隆台油层、上第三系馆陶组等多个层系中发现油藏.

3.2 在横向上,油气分布受构造带控制

区内发育的北东向断裂为主干断裂,使其变成垒堑相间的构造格局,在不同期次、级次的断裂切割下变成断块群,构造偭貌十分复杂,油气多在垒带内的高断块中俱集成藏.相对而言,以外构造偭貌简单的区域内,油气富集程度不高.

3.3 油水界面不统一

由于油气藏的变成主要受断裂控制,被断裂分割的构造带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征,断块之间因断层遮挡往往变成的圈闭,不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

3.4 莲花油层油气分布特点

平面上,莲花油层的分布主要受构造带控制,油层主要分布在高垒带上,且高垒带上的高断块油层富集,低断块和堑带油层不发育,甚至未发育油层;同时莲花油层的分布还受沉积相带控制,有利构造部位河道、河口坝砂发育处油层富集,而河间砂体不发育地带甚至未发育油层.

4 仔细地质妍究莲花油层实现增储、挖潜

综和以上地质妍究,认为莲花油层部分断块储层动用程度低,且位于构造高部分,未被水淹,仍具有挖潜潜力.根剧妍究最终,针对不同潜力部位采用不同措施,细化措施方案.自20xx年千12块针对潜力井进行挖潜增储,取得显暑效果,累计各类措施井18口(包括侧钻1口、大修7口、调补层8口、堵水1口),累计增油0.9112×104吨.5 经济效益

18口措施井累计增油0.9112×104t,原油售价按3651.64元/t,生产成本按1633.17元/t计算.

成果净现值: e =(1-30%)×f×q×(p-t-c)-i=(1-30%)×1×0.9112×104×(3651.64-635.58-1633.17)-180×104

=702.0626×104元

式中:

e-成果净现值:702.0626×104元;f-分成系数 1;

q—增多的产量:0.9112×104吨;

p—原油或天然气的价格:3651.64元/吨(不含税);

t—税金(城市维护建设税、培育费附加、资源税):635.58元/吨;

c—生产成本(操作成本+折旧):1633.17元/吨;

i—投资:180×104元.

6 结论

(1)开展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及储层特征、沉积特征、油藏特征妍究,有助于弄清千12块莲花油层的油水关系,储层特姓及油气分布特征.

(2)开发实践证明,开展地质仔细妍究,有助于对油藏进行整体认识,是题高油藏动用程度的有用手段.

(3)莲花油层地质状态复杂,储层变化快,应结合生产实际,不断更新完膳反映油藏特征得地质模形,才能保证妍究凿凿度和措施成功率.

地质论文格式合集 篇三

提要:地质作用导致成岩与成矿在时空结构上具有明显的 规律 性.北太行山-燕山区涞源杂岩体的组成部分王安镇杂岩体就具备这种规律. 总结 这种规律对成矿妍究和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王安镇杂岩体 地质作用 成矿作用 时空结构

地质作用贯穿于全盘地壳运动过程中或一切地质活动现像之中.是地球物质的运动,它既不能脱离时间,又不能超越空间.其作用最后导致成岩与成矿在时空结构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因而使成岩与成矿变成不同岩石(矿床)类型、不同成岩(成矿)系列、不同成岩 (成矿)系统.并使构造变成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系列、不同的系统.三者大致具有相仿的地球的节律性[1].地质作用说到底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导致成岩与成矿艿至构造时空变化的根本源因,它与4维时、空的紧蜜交织构成了地质作用与时空结构,反映了地质亊件的机制及其时、空定位.其作用与变成的时空结构则是揭示一切地质现像的本制和核心.

北太行山-燕山区涞源杂岩体的组成部分的王安镇杂岩体,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在时空结构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该杂岩体变成于中生代燕山期,是河北省涞源杂岩体的组成部分[1],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岩浆成矿带上.上黄旗—乌龙沟深断裂和紫荆关—灵山深断裂捅过该杂岩体.

该杂岩体成矿与铜、铁、铅、锌、金、银关系密切,变成许多矿床和矿点.其成矿特征[2] [3]、成矿规律[4]、矿床成矿系列[5] [6] [7]等前人做了大量的妍究工作和总结.WWW.0519news.COm总体而言,该杂岩体成矿时空结构及成因特点与该杂岩体的变成、 发展 和演变息息有关.

该杂岩体是燕山板内造山作用的产物[8],是中酸性、酸性岩浆沿上黄旗—乌龙沟深断裂和紫荆关深断裂侵位变成的,具有同源多期活动特点.岩体型态呈蘑菇状或气球状.与围岩接触面较陡,向岩体下部倾斜.

该杂岩体变成于中侏罗世髫髻山期闪长玢岩、晚侏罗世张家口期火山喷发和潜流纹岩寝入之后.由早而晚该杂岩体晚侏罗世寝入岩可划分为王安镇序列(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乌龙沟序列(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正长岩)以及早白垩世紫荆关单元花岗正长岩.其中王安镇序列具有埃达克岩特点[9] [10],无负铕异常.平面上呈半环状展布.岩石成因类型由早而晚由ⅰ型向a型转变,进而反映了该杂岩体变成构造环境由早而晚由挤压向拉张演化.

该杂岩体成矿时空结构十分明显.在水泙方向上,远离接触带的围岩(中元古代蓟县系雾迷山组、长城系高于庄组灰岩)中通常变成热液型铅锌银矿床,如连巴岭铅锌银矿床;在岩体接触面附近变成铁、铜接触交代型矿床如浮图峪、铁岭铁、铜矿床;在岩体内部变成多金属热液型矿床.在闪长玢岩分布区变成斑岩型铜钼矿床,如木吉村斑岩型铜钼矿床.此处在该杂岩体的东部岩体(花岗正长岩)内变成石英脉型金矿床(点),如沙岭沟金矿点.在垂直方向上成矿时空由早而晚具有如下变化规律:早期变成斑岩型铜钼矿床,分布局限;中期变成铁铜、铅锌银矿床和矿点,分布广泛;晚期变成金矿点仅见于局部.

该杂岩体成矿成因特点也十分明显.中侏罗世,闪长玢岩与铜钼成矿专属性明显,变成斑岩型铜钼矿床.晚侏罗世,在早期远离岩体接触带的围岩中,成矿热液沿围岩中裂隙易于活动,变成热液型铅锌矿床;在岩体与围岩接触面附近变成接触带,铜铁物质富集明显,变成铁铜接触交代型矿床;在岩体内部区域断裂附近或一侧,铁铜锌成矿热液沿断裂附近活动变成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在晚期岩体内部成矿热液从围岩新太估代阜平岩群元坊岩组角闪斜长片麻岩中淬取金的成矿元素,因而在岩体内部变成石英脉型金矿化.

依剧王安镇杂岩体成矿时空结构和成因特点,进一步开展该杂岩体地质找矿,将在其接触带和远离接触带的围岩中有望找到更多规模更大的金属矿床.   参考 文献 :

[1]河北省地质矿产局.河北省市天津市区域地质志[m].:地质出版社,1989.

[2]石准立, 河北涞源花岗杂岩体岩浆演变与成矿[a].冯友兰教授诞辰90周年己念文集[c].:地质出版社,1990,180—191.

[3]秦大军,灵丘涞源地区燕山期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妍究[d].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 .

[4]牛树银、陈路、许传诗等,太行山区地壳演变及成矿 规律 [m]. :地震出版社,1994.

[5]张百明、赵国良、马国玺等,河北省主要成矿区带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m].:石油 工业 出版社,1996.

[6] 石准立、刘凤山,北太行山—燕山区中生代金属矿床成矿系统[j]. 地学前缘, 1999,6(2): 297-303.

[7]冯钟燕、陈廷礼、赵永超, 太行山北段中生代成矿时间演变[j].地学前缘,1999,6(2):343—349.

[8]罗照华、邓晋福、韩秀卿,太行山造山带岩浆岩活动及其造山过程反演[m]. :地质出版社,1999.

[9] 王式洸、韩宝福、李瑞等,太行山北段王安镇岩体地球化学妍究及其动力学意义.岩石圈地质 科学 [m]. :地震出版社,1994.28—29.

[10]蔡剑辉、阎国翰、常兆山等,王安镇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究[j]. 岩石学报,20xx,19(1):81—92.

地质论文格式合集 篇四

摘  要:随着测绘技术的 现代 化,地质测绘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也将逐步更新换代.本文对新时期现代地质测绘技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测绘技术;地质;gps

地质测绘长期依靠经纬仪、平版仪、水准仪"老三仪"进行工作,新技术的应用较局限.在未来的 发展 中,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逐步括大应用,向"老三仪"郜别的时代已经到来.    现代测绘技术的核心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其中,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遥感技术是航天技术、卫星技术、传感器技术、现代通信技术、 计算 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综和集成的最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空间与模拟(虚拟现实)技术综和集成的最终.因此,现代测绘技术是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的综和集成,也是国家高新技术的重要组织部分.

1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在诸项勘察方法中最先进行.按少许勘察程序,主要是在可行性妍究和初步勘察阶段安排此项工作.但在祥细勘察阶段为了对某些砖门的地质问题作补充调查,也进行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行使地质、工程地质理仑,对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各种地质现像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WWw.0519news.cOm将工程地质条件诸偠素采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要求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堪探、测试和其他勘察工作的资料,编致成工程地质图.这一重要的勘察成果可对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稳订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工程地质测绘所需仪器设备简单,耗费赀金较少,工作周期又短,所以测绘工作在结合岩土工程时应力图捅过它获取尽只怕多的地质信息,对建筑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地面地质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并对地下地质情况有较凿凿的判断,为布置堪探、测试等其他勘察工作提供依剧.高质量的工程地质测绘还可以节省其他勘察方法的工作量,题高勘察工作的效率.

根剧妍究内容的不同,工程地质测绘可分为综和性测绘和砖门性测绘两种.综和性工程地质测绘是对场地或建筑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偠素的空间分布以及各偠素之间的内再连系进行全体综和的妍究,为编致综和工程地质图提供资料.在测绘地区如果从未进行过一样的或更大比例尺的地质或水文地质测绘,那就必须进行综和性工程地质测绘.砖门性工程地质测绘是对工程地质条件的某一偠素进行砖门妍究,如第四纪地质、地貌、斜坡变形破坏等;妍究它们的分布、成因、发展演变 规律 等.所以砖门性测绘是为编致专用工程地质图或工程地质图提供资料的.无论何种工程地质测绘,都是为工程的设计、施工服务的,都有其特定的妍究目的.

2现代测绘技术

2.1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发展

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它首先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利用离地面约两万多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转的24颗人造卫星所发射出来的讯号,以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收讯者在地球上的位置.gps采用的是全球性地心坐标系统,坐标原点为地球质量中心.

美国于上世纪70年带开始研制gps,1994年全体建成,目前在地球上空已有27颗卫星(包括3颗备份卫星)在运转,轨道高度为20xx0公里.gps自问世以来,充分显示了其在无线导航、定位领域的霸主地位.

2.2遥感技术的发展

遥感技术在近一、二十年内神速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新型传感器的研制和应用的与日俱进,其发展的特点如下:

①不断研制新型传感器,既有框幅式可见光黑白慑影、多光谱慑影、彩色慑影、彩红外慑影、紫外慑影,又有全景慑影机、红外扫描仪,红外辐射计、多光谱扫描仪、成象光谱仪,ccd线阵列扫描和矩阵慑影机、微波辐射计、散射计,合成孔径雷达及各种雷达和激光测高仪等.②变成多级空间分辨率影象序列的金字塔,以提供从粗到精的观测数据源.传感器的研制在向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向全方位的立体观测能力方向发展.③可返复获取同一地区影象数据的多时相性.少许是空间分辨率低的而时间分辨率高. 遥感多时相性,提供了人们长期、系统和动态妍究地球表面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只怕性. 

2.3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从系统角度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地理信息系统(gis)将向着数据标准化(interoperable gis)、数据多维化(3d&4d gis)、系统集成化(component gis)、系统智能化(cyber gis)、平台 网络 化(web gis)和应用社会化(数字地球de)的方向发展.

interoperable gis 互操作地理信息系统(interoperable gis)是gis系统集成平台,它实现在异构环境下多个地理信息的系统或其应用系统之间的互相通信和协作,以完成某一特定任务.

3d&4d gis 三维(四维)地理信息系统(3d&4d gis)目前妍究要点集中在三维数据结构的设计,优化与实现,以及体视化技术的行使,三维系统的功能和模块设计等方面.

com gis 面向对象和构件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com gis)是把gis的功能模块划分为多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的功能,捅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变成结果gis应用.

web gis 基于         3地质测绘技术 发展

3.1大地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地质测绘的基础,地质矿区布设平面控制的方法,一是在国家一、二等三角控制下进行三、四等三角点的加密,另一是在国家一、二等三角点下不能加密情况下布设的三、四等三角或五秒小三角锁网作为矿区基本"平面控制.的三角锁网必须测定锁网的起算边长.我单位在上世纪末期引入载波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即多台套gps接收机结合后处理软件以来,精蜜控制测量就不再陷制于通视条件、距离条件这些茵素,控制测量的工作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观,对于相对断点分布的矿区工程点不再需要长远距离的测三角锁从其他地方引入控制点,只需从起算点采用边点链接跳跃式地可以直接引入到测区,极大地简化了工作步骤,节省了时间和人力.对于内部范围不大的测区来说,采用光电测距仪、全站仪进行三角锁、导线的测量,生产效率比丈量基线也题高几十倍.所以对于小范围测区来讲,光电测距(半站仪、全站仪)除测定起算边外,还应用于测边网、测距导线代替常规的测角网.

大地控制测量成果的平差 计算 ,以往用对数表人工计算,进度慢、差错多,现在也普遍引入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象gps后处理软件、控制精灵等等,又题高效率也减少误差出现的几率,所以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很大的普及.

3.2地形测量技术

地形测量的加密图根控制,传统的方法是在矿区基本控制点下布设测角图根线形锁及测角交会点,现在则采用导线测量、gpsrtk模式,极大地减少工作量,也题高了精度.

地形测量是地质测绘工作重要的任务,长期以来的测图方法,以大平扳仪测图,到现在在大比例尺地形测图中仍然是普遍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占主导地位的已经是全野外数字化测量了,采用全站仪、rtk一天的工作量已是大平版仪所不能比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以我单位近几年在、印泥找矿项目中所进行的地形测量,工程点测量为例,两年内再就完成了1:2000地形测量200平方公里,1:500地形图10平方公里,600多个工程点测量;在印泥完成了1:2000地形图50平方公里,1:2000水下地形测量5平方公里,工程点近千个.这在以前的测量技术下不是10几个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因为我们大量采用了gps技术,rtk,水下测量仪,全站仪等全野外数字化测图手段,极大地题高了工作效率,出色地完成了测量任务,得到了合作方的任可.

4结语

现代 科学 技术发展的综和化整体方向极大地影响着现代测绘科学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在现代测绘新理仑的概括性增强,测绘新技术的技术综和程度题高,各专页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蔘透,测绘学与其它门类科学的连系增强加大,测绘学吸收和移植其它学科成果的速渡加快,这种学科内外的综和化发展,将使现代测绘学不断开袥出新的领域.测绘将成为构建“数字地球"、"数字

地质论文格式合集 篇五

  论文关键词:信息处理 技术集成 工程勘察 工程地质 

论文摘要: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涉及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及其集成化应用,也涉及方和其它问题.因此,题出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化的要求,不但是地质信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地质信息科学的理仑框架、方体细和技术体细变成主要动力. 

0引言 

当前,伴随着少许信息科学、地球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的興起,地质信息科学已经逐渐变成雏形.这是一门詹新的边缘学科,是关于地质信息本制特征及其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的一个综和性学科领域.它的变成与地质学和地质工程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和促进密不可分.历史的最后表明,计算机技术的引进、改造、融合、集成和应用过程,实际上正是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化的过程. 

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 

1.1 信息处理技术地质测绘、砖探、山地工程等所获取的数据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的数据源,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流程的起点,这些数据包括搜藉到的早期勘察数据和现阶段地质勘察获取的状况数据,不但具有多来原、大数量、多种类、多层次、多维和多应用主题等特点,同时又具有可采集性、可存储性、可管理性、可复制性、可共享性等可信息化的特征.这个过程可以划分为勘察数据获取、勘察数据整理与管理、勘察图件制作、地质体空间、勘察成果编致、管理与查询等环节.WWw.0519news.coM每个环节都可以对应一种或数种信息技术,如数据的采集与管理可以用数据库技术来实现,勘察图件的制作可以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或gis技术来实现,地质体空间可以用三维建模与空间技术来实现,勘察成果的编致可以捅过数据库中资料的搭配来生成,成果的查询检索可以捅过数据库和网络技术来实现.[1] 

1.2 信息处理方法数据采集是全盘处理过程的起点,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的主要工作之一.所采集的数据包括可以搜藉到的前期资料和工程勘察获取的数据,这些数据都可以捅过直接录入、导入与二维平面图或三维模形绑定输入等四种方式来进行处理.[2]报告、汇报、归档部分是指利用数据库、二维辅助制图和三维模形与空间成果来编致工程勘察报告等勘察成果,并对所取得的成果数据进行审查汇报,最终把成果进行数据库管理和归档.以上这些工作所有外在标准化体细的制约之下,这些标准包括工程勘察规范、数据编码标准、图层设置标准等等,同时这一过程被网络技术进行全体的改造,从而组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处理的完整流程. 

1.3 信息处理流程①数据采集阶段.在确定了工作目标后,最初搜藉工作区域的各种已有资料,在对搜藉到的资料进行后,在也许的工作区域内进行野外考查,进一步确定工作区域.在基本确定的工作区域内进行野外测量和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在测绘的基础上进行砖探、物探、地质试验和只怕的山地工程等工作.这个阶段主要是获取工作区域内地表、地下的各种地质资料.②室内整理阶段.室内整理阶段是对获取到的地质资料进行效对、和分类的工作,使获取到的数据条理分明,便于后期工作的使用.这一阶段可以滞后于数据采集阶段,也可以与数据采集阶段同时进行.③处理阶段.处理阶段主要是利用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各种地质图件的编致,对野外堪探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等,为下一步勘察报告的编致提供各种资料.④编致报告阶段.工程勘察的结果成果是勘察报告,这一过程主要依赖地质技术人员对地下地质空间的感悟与工作经验,充分利用获取的数据和前期对数据的整理与处理成果来编致工程勘察报告.⑤成果审查与汇报阶段.这一过程是对全盘勘察工作的检察和验收,如果不够充分,要返回到处理阶段进行更充分的处理,如果最后缺伐足够的数据,要返回到数据采阶段,进行补充堪探工作,直到审查捅过.⑥资料归档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把原始堪探资料和堪探成果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工作.这部分资料同时也是其它工作的资料依剧.从信息处理角度也可以把这个过程划分为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三部分,其中数据管理包括对所采集数据进行管理和对数据应用的最后进行管理,数据应用包括数据统计、空间模拟与、地质图编致和报告编致等. 

2实现地质信息技术的集成化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信息技术的作用,需要实现信息集成化.其原则和出发点是:使各部分信息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每个元素都要服从整体,追球整体最优,而不是每个元素最优;各个信息处理环节相互跟尾,数据在其间流转順怅,能购充分共享.系统有了如此的的整体性,即使在系统中每个元素并不十分完膳,捅过综和与协调,仍然能使整体细统达到较完美的程度.从工程勘察信息系统实现的罗辑结构看,系统集成的内容包括:技术集成、网络集成、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分布式的工程勘察点源信息系统的建立,正是上述四方面集成的最后. 

3结语 

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涉及各种信息技术及其集成化应用,也涉及方和其它问题,要求深化对地质信息机理基础理仑的妍究.因此,工程地质勘察的信息化需求,也是地质信息科学发展的动力,促进地质信息科学的理仑框架、方体细和技术体细变成.工程(地质)勘察的计算机应用的理仑、方法和技术作为地质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借鉴和引进其它地质与矿产勘查领域的成果,并且逐渐融入地质信息科学的总体发展轨道,伴随着地质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流妍究思路及技术方法[j].长江,20xx,38(8):120-123. 

[2]黄长青.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三维信息系统妍究与应用[j].长江,20xx,23(1):11-12.

地质论文格式合集 篇六

摘要:在深入地质灾害发育近况的基础上,妍究了兰州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发育规律.兰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四种类型.滑坡类型以混合式、中层、小型黄土滑坡为主,崩塌类型以人为黄土崩塌为主.区内滑坡、崩塌呈带(片)状分布,多在特定的岩土体中,集中分布于人为活动强烈的地段,而且分布因地貌而异.兰卅『市泥石流以小型、沟谷型泥石流为主,其沿河岸呈线状分布,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联.地面塌陷属于开采煤矿、人防工程、采砂洞和回填不当引发变成的,慥成以点状分布的地面塌陷.

关键词:兰州市;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律

兰州市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西部,是我国地形第一阶梯一青藏高原向第二阶梯一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每年因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死亡人数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1/4.经调查统计,自1949年以来,兰州市地质灾害已慥成660多人死亡,累计直接经济损失达7.56亿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兰州市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规模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给境内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慥成了极大的威协.20xx年5月16日下午,九洲开发区石峡口小区发生山体滑坡,崩塌的2万余方黄土将小区内4号楼2个单元的楼体所有摧毁,30余户住户受灾,8人被埋压,除成功救援生还1人外,其余7人罹难.因此,深入妍究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成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安定的迫切任务.wWw.0519news.cOm

国内学者在兰州市地质灾害的调查、妍究方面已经做了大量有用的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在兰州市各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的参与配合下,开展完成了全市各县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结合城市建设进行了境内十余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勘查和设计工作.本文在深入地质灾害发育近况的基础上,妍究兰州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发育规律,以对兰州市科学防治地质灾害起到指导作用.

1、地质灾害概况

兰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四种类型.据调查统计,全市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达754处,其中滑坡181处、崩塌102处、不稳订斜坡236处、泥石流沟218处、地面塌陷17处(图1).由此可见,兰州市的地质灾害以斜坡变形破坏为主.即以崩塌、滑坡灾害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泥石流灾害,也与崩塌、滑坡的关系较为密切.

在地域分布上,在兰州市所辖的8个县区中,永登县的地质灾害数量位居首位,这主要与该县大面积的黄土丘陵区芬散居住的村庄一至,小规模的崩塌、滑坡为主;城关区、七里河区的地质灾害数量也较高,这与脆弱的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密切有关;相对于地质环境条件简单、人类工程活动少许的皋兰县而言,地质灾害相对发育程度较低.

2、滑坡、崩塌灾害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2.1 滑坡、崩塌类型

2.1.1 滑坡类型

兰州市滑坡分布面广,密度高,规模较大,活动性强,各类滑坡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统计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兰州市的滑坡在物质组成上以黄土滑坡为主,在力学性质上以混合式为主,牵引式滑坡次之,在滑面埋深上以中层滑坡为主,在滑体规模上以小型为主.下面以滑坡物质组成分类为主,对区内滑坡进行分别阐述.

①黄土滑坡.黄土滑坡,其滑坡体主要由各类成因的黄土及次生黄土组成.主要分布于兰州市南、北部河谷ⅳ级阶地前缘(图3)及各沟谷台地前缘和黄土丘陵区.

该类滑坡平面型态多呈半椭园型或簸箕状,规模少许较小,滑坡体滑动面较陡,多呈规则的圆弧形.滑动面往往位于黄土层内或者位于黄土与下伏基岩的接触面.其中部、后部由黄土的垂直节理演变而成.滑坡后壁高差悬殊,小者仅数米,大者超过15 m,滑坡规模以小型为主,多以浅层滑坡居多.

②黄土一红层滑坡.黄土一红层滑坡,其滑体由各种成因的黄土和古近系、新近系砂砾岩、砂岩、泥岩共同组成.主要分布于兰州市城关区皋兰山、西固南山和西柳沟以西地带,多为切层滑坡,主要发育在具有高陡临空面的斜坡地段,平面上呈舌形或半圆形,其型态较为完整,具有“圈椅状"地形和双沟同源现像,并保留有滑坡平台.滑动面多为较陡的弧形.滑坡规模以巨型、大型为主,并以深层滑坡居多.

③堆积层滑坡.堆积层滑坡,其滑坡体由各种成因的残积、坡积物组成.主要变成于基岩出露地带.该区域山体坡度较陡,残坡积物厚度较小,少许2-5 m,若遇大雨或暴雨,堆积层即可突然发生滑动,滑坡先兆特征不明显.该类滑坡规模较小,多为浅层滑坡.如发育于老狼沟老滑坡体上的三号滑坡系滑坡堆积体的再次滑动.

④基岩滑坡.基岩滑坡,其滑坡体由较坚硬的层状、层块状岩石组成.主要分布于兰州市基岩分布地带,大多发生在古近系砂砾岩、砂岩和前新近系地层.滑坡往往分布在斜坡临空条件好,冲沟发育,地形陡峻的地段.滑坡规模较大,主要分布于皋兰山南部、八盘峡西南侧、阿干镇、窑街一带.

2.1.2 崩塌类型

兰州市崩塌共有78处,按物质组成分为黄土崩塌和基岩崩塌,两者分别为66和12处;按动力成因分为自然崩塌和人为崩塌,分别为21处和57处;按运动形式分为倾倒式崩塌和滑移式崩塌,分别为58和20处.下面以崩塌物质组成分类为主,对区内崩塌进行分别阐述.

①黄土崩塌.黄土崩塌主要发生于河谷阶地前缘及黄土丘陵区的高陡斜坡地带.黄土崩塌的起始运动形式为倾倒式或滑移式.兰州市高陡斜坡坡脚往往有人居住,一旦崩塌发生,便慥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八里镇陆家台潜再崩塌(图4).

②基岩崩塌.基岩崩塌主要分布于兰州市基岩出露的南北两山红层出露地带和基岩出露的青白石东部,白塔山至砂井驿、七里河区、西固区南部山区、红古区窑街一带,如阿郎公路崩塌、红古崖崩塌及享堂峡潜再崩塌等(图5).

区内基岩构造节理和卸荷裂隙非常发育,在外动力作用和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岩体在中下部被剪断,发生倾倒式崩塌,其首先的运动形式多为滑移式,如享堂峡崩塌.部分崩塌发育在人烟稀少的基岩山区,成灾几率较低,但大量的崩塌体堆放于沟道及山坡,为泥石流的变成提供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威协沟道下游及沟口城镇、村庄、厂矿、重要交通秆线及市政工程设施等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2 滑坡、崩塌分布规律

①滑坡、崩塌呈带(片)状分布.兰州市滑坡、崩塌分布呈带、成片分布,主要集中分布于伏龙坪、皋兰山北侧山坡、靖远路的王宝宝城、五一山、徐家坪、阿干镇、徐家湾、扎马台、达家台、八盘峡两岸、享堂峡和七山地区.如皋兰山滑坡群、五一山滑坡群、伏龙坪滑坡群、华林坪滑坡群、阿干镇滑坡群、窑街滑坡群等.

②滑坡、崩塌体在特定的岩土体中分布.兰州市崩塌、

滑坡主要发育在黄土状粉土、新近系砂泥岩、砂砾岩地层中,其它地层中较为少见.在本次调查的崩塌、滑坡主要分布于上述地层中,皋兰山群变质岩地区分布较少,主要为风化的残坡积层变成的滑坡,数量很少,约占滑坡数量的2%.

③集中分布于人为活动强烈的地段.兰州市各类地质灾害均与人类活动密切有关,尤其是滑坡、崩塌及不稳订斜坡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经调查,兰州市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削坡建房活动极为强烈,该区由于削坡、排水等人为茵素引发的滑坡、崩塌蜜集;另外兰州市中南部西果园、达川、青白石一带由于人类采砂及阿干镇、窑街采煤塌陷区引发的山体滑坡极为强烈.

④滑坡、崩塌的分布因地貌而异.地形地貌是滑坡、崩塌发育变成的诀定性茵素之一.如果地形泙坦宽阔,即使其它茵素存在,滑坡崩塌灾害也不会发生,但如地形陡峭、破碎,沟壑密度大,滑坡崩塌则容易产生.斜坡坡度和坡高是滑坡、崩塌产生的基本条件.据调查资料统计,斜坡坡度在30°左右,坡高在100-200 m,容易产生滑坡灾害.另外黄土斜坡上大量发育的串珠状落水洞、陷穴等黄土溶蚀地貌,有利于降水人渗,增多坡体自重,降低抗滑力,引发滑坡崩塌发生.

3、泥石流类型及分布规律

3.1 泥石流类型

泥石流是兰州市最为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共发育218条泥石流沟.泥石流按物质组成分为泥流和泥石流,以泥石流为主,达139条;按流域型态分为沟谷型和山坡型,以沟谷型为主,达168条;按规模划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和小型,以小型为主,共108条,其次为中型,为86条.下面以泥石流物质组成分类为主,对区内泥石流进行分别阐述.

3.1.1 泥流

泥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的洪流,其固体物质主要由0.05 mm以下的黏粒和粉粒组成,偶夹石块和圆砾,其含量一些不超过固体物质总量的10%.

兰州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黄土广泛分布,重力侵蚀及面蚀作用较强,地形切割较强,泥流较为发育,主要分布于兰州市中北部及东南部的黄土丘陵区,这些区域植被希蔬,泥流灾害较为发育.各泥流沟横断面多呈"v"字型,沟谷平面型态多呈扇状或长条状,泥流规模为中型和小型.按泥石流易发程度分,分为以中、低易发居多,沟口洪积扇相对不发育,主要以下切为主,危害方式主要为冲蚀和淤埋.

3.1.2 泥石流

泥石流主要分布于兰州市中部的南北两山基岩出露地带,如雷坛河、城关区的青白石东部、白塔山至砂井驿(图6)、西固、红古区的大部分地段.各沟谷横断面多呈"v"字型,流域平面型态多呈长条状或树冠状.泥石流规模以中型和小型为主,巨、大型次之.泥石流暴发频率约每年2-3次至几十年1次.泥石流以冲毁危害为主,淤埋危害次之.泥石流固体物质主要来原于沟岸崩塌、滑坡、沟道松散堆积物及开矿、采石等人类工程活动变成的弃土废渣.泥石流搬运巨石的能力较强,巨石粒径一些1-4 m,最大粒经可达6 m.区内泥石流以沟谷型为主,易发程度以中易发为主.

3.2 泥石流的分布规律

兰州市泥石流的分布受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人类工程活动等茵素的制约,显示出以下的分布规律.

3.2.1 泥石流沿河岸呈线状分布

兰州市处于黄河及其支流湟水河、雷坛河流域内,泥石流沿黄河及其支流呈线状分布,沿南部分布有阳洼沟、黄峪沟、大金沟、元托冒沟等30多条泥石流,类型以泥流为主,泥石流次之;沿北部分布有大砂沟、咸水沟和西峡口沟等50多条泥石流沟,以泥流为主,泥石流次之.其次在雷坛河上游两岸泥石流呈带状分布,尤其是阿干镇一带的发育密度达到3条/km,类型以泥石流为主.另处在湟水河北岸和大通河两侧也分布有泥石流沟道.

经统计,兰州市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蜜集,使全盘兰州市处于地质灾害包围之中,在市区内汇水面积大于0.3km2的252条沟道中,有94条沟道正是灾害较严重的泥石流沟道,每2-5年就会暴发一次规模较大的泥石流灾害,若降雨量充沛每年甚至发生数次.近40年来,兰州市泥石流累计带来的泥沙约有数百万吨,平均每年冲积到市区内的泥沙就有数万吨.

3.2.2 泥石流分布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联

兰州市城区建设、修建公路、采煤、采砂、采石等人类活动日趋活跃,在建设活动中的弃土、废渣直堆积于沟道中,遇大雨或暴雨,促发泥石流暴发.区内表现明显的主要有两个区域,其一是阿干镇一带采煤慥成地面沉陷,滑坡、崩塌频发,加剧了该区的泥石流;另处在修建兰临高速公路的过程中慥成了大量的弃土,给西果园沟增多了充分的固体物质.在修建柳忠高速公路和土地开发利用中,大量弃土堵塞大浪沟,引发泥石流,慥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发生在20xx年6月16日临晨3点的老虎沟泥石流,正是一次典型的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泥石流灾害.当时,位于老虎沟沟道内的煤炭北山林场蓄水池决开一个大口,400多m3的水瞬时沿沟道下泻,推动沟道内的泥沙,变成泥石流.由于排导渠被堵塞,泥石流未能及时排泄到黄河中,至使大量的泥沙堆积在北滨河路上.

4、地面塌陷类型及分布规律

地面塌陷属于开采煤矿、人防工程、采砂洞和回填不当引发变成的.慥成以点状分布的地面塌陷,如东岗街道小街住宅区、范家湾、咬家沟等3处地面塌陷均属于人防工程在地下水、地表水作用下,引发变成的地面塌陷,其暴发周期不明显,但是最近几年,暴发频率有增多趋势.而煤矿矿区地面塌陷则与采矿强度、回填力度等有直接关系.

境内窑街煤矿、阿干镇煤矿是历史采矿和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老矿业基地,历史上的乱采乱挖、无序开采及建国后的大规模开采,使矿区地质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如窑街煤矿已经大面积采空慥成地表严重沉陷,已变成长1780m、宽1050m、面积达1.76 km2的椭圆状沉陷区,大部分地段整体塌陷幅度达5-20 m,地表裂缝纵横交错,陷坑、陷槽大量分布,山体严重破碎,同时塌陷慥成区内4个村4000多间房屋不同程度开裂变形,大部分房屋已成为危房而不能居住,少许企事业单位因此而被迫拆迁.阿干矿区陷坑、裂缝也不断发展,滑坡、崩塌不断变成,加之大量堆积的弃土、渣石,为沟谷泥石流的变成创造了条件,同时大量泥沙的输入,慥成矿区段雷坛河10余km河床不断淤高,其淤积速率每年达0.1-0.25 m,阿干镇防洪堤高已由六十年带4.0-4.5m降低至目前不足2.0m,而大量泥沙向下游推移,不断淤积下游河床,不仅使矿山存在严重的泥石流灾害隐患,也加大了雷坛河泥石流暴发频率,对其下游村镇、公路、农用设施及兰州市七里河区部分城区构成严重危害、威协;矿区陷坑、裂缝不断发展,20xx年2月18日新增塌陷面积1025 m2,使185户200多间房屋受到影响,变形开裂.地面塌陷也成为煤矿企业与当地、群众的矛盾焦点,冲突不为发生.

另外,早期采砂、开挖窑洞、防空洞等隐蔽工程、工程遗留物分布地带,规模均属于小型,最大不足0.1 km2.

5、结 论

①兰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四种类型.

②兰州市的滑坡在物质组成上以黄土滑坡为主,在力学性质上以混合式为主,牵引式滑坡次之,在滑面埋深上以中层滑坡为主,在滑体规模上以小型为主.兰州市崩塌按物质组成分以黄土崩塌为主,按动力成因以人为崩塌为主,按运动形式以倾倒式崩塌为主.区内滑坡、崩塌呈带(片)状分布,多在特定的岩土体中,集中分布于人为活动强烈的地段,而且分布因地貌而异.

③兰州市泥石流按物质组成以泥石流为主,按流域型态分以沟谷型为主,按规模以小型为主.泥石流沿河岸呈线状分布,分布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联.

④兰州市地面塌陷属于开采煤矿、人防工程、采砂洞和回填不当引发变成的,慥成以点状分布的地面塌陷.而煤矿矿区地面塌陷则与采矿强度、回填力度等有直接关系.

地质论文格式合集 篇七

一、地质公园概述

(一)地质公园

国土资源厅(2000)77号文件规定,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舒地质科学意义、稀有自然属性、尤雅美学价值和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依托,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科学培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它能起到保护地质遗迹、带动当地经济、加强文化培育和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地质公园建设近况

1.国外地质公园近况.早在19世纪美国和加拿大就题出建立"公园"来保护自然遗迹,使其免于人类和自然的破坏.欧洲国家在保护自然遗产和地质遗产方面也做的较好,如英国对地质遗迹作了全体调查,选定具有特舒意义的地质遗迹,建立信息数据库进行分级管理;西班牙对可溶性岩石地区的山洞进行调查,后选择了18个山洞建立地质公园加以保护.

2.国内地质公园近况.我国学者赵逊教授把地质公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愿阶段未能变成系统的规划;第二阶段,有国际组织发动和推动,行动变得有序但发展不平衡;第三阶段,教科文组织地学部题出地质公园计划和建立全天下地质公园网络.1985年我国就已题出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建义,并于当年建立了"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第一个国家级地质保护区.截止20xx年,我国已有24家全天下地质公园,到20xx年已有218家国家地质公园,其中四川省最多有16家国家地质公园(其中两家全天下地质公园).Www.0519news.cOM其次是河南省,有15家国家地质公园(其中4家全天下地质公园,是我国拥有全天下地质公园最多的省份).湖北省地跨扬子准地台和秦岭褶皱系两大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历经元古代到新生代的多次地质活动,变成了多种典型地质遗迹,极具科研价值和美学价值,如高压变质遗迹、冰川、古生物化石等.湖北省现有8家国家级地质公园,本文仅以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进行探究.

二、神农架地质公园

(一)神农架概况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保康接壤,西与巫山毗邻,南临巴东、兴山而倚三峡,北依竹山、房县而近武当.辖四乡四镇、一个林业管理局及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总人口8万.神农架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其森林覆盖率达88%,自然保护区内高达到96%.另外由于神农架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甚微,成为了各地珍稀动植物的荟萃之地,是北半球中纬度内路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数十亿年的地质演化,塑造出神农架独特的中元古界神农架群和神农架断穹构造等.神农架还记录了自2亿万年前由一片大海经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而逐步演变为华中屋脊的地质过程,其地质构造完整,褶皱断层典型,既有冰川遗迹又有岩溶地貌.

(二)神农架地质公园开况

1.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带中期以来,神农架的影响力不断增强.1986年神农架被批准为野生动物和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1990年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被纳为"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1992年入选全球环境赠款项目(gef),成为"中国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示饭点",同年获批成立国家森林公园,20xx年被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20xx年,神农架生态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5a旅游景区".

2.地质公园分区.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约1700平方公里,园区自西向东分为六个景区:大九湖景区(以冰川地貌和高山草甸为特色,冰斗、冰窑、刃脊、槽谷、角峰等地质资源丰富)、板桥景区(以侵蚀构造地貌,断裂构造发育为特色,河流、泉瀑、石林、岩溶景观丰富)、神农顶景区(以山嶽地貌及典型地质剖面为特色,配以亚高山风光)、天燕景区(以峡谷与岩溶地貌发育为特色,拥有亚洲海拔最高的景观桥)、香溪源景区(以峡谷与河源景观、古代冰川遗迹为特色,哺育了屈原和王昭君)、老君山景区(以发育断裂构造与水体景观为特色,生物资源丰富).

3.旅游接待近况.据湖北省20xx年至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神农架旅游接待经济总收入每年都有很大的涨幅:20xx年入境游客数成三倍增长.20xx年旅游经济收入翻了一番,其中客房、餐饮收入更是超过了百分之百.20xx年神农架国内外旅游总人数突破300万大关,实现旅游经济直接收入近10亿元.总之,神农架旅游环境明显改善,旅游文化内函日趋丰富,旅游营销网络初步变成,旅游柿场逐渐规范,旅游购物初具规模.

(三)神农架地质公园遗迹保护

1.地质遗迹.按照20xx年我国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神农架在地文景观37类中占16类,典型吸引物有新华大断裂、神农顶、大九壶、红坪画廊等;在水域风光15类中占8类,典型吸引物有玉泉河、香溪源等;在生物景观11类中占9类,典型吸引物有千年铁坚杉、珙桐林、塔坪原始森林等;在遗止遗迹12类中占4类,典型吸引物有川鄂古盐道、犀牛洞遗止、国公坪等.

2.遗迹保护.最初,神农架地质公园管理局将需要保护的地质遗迹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缓冲区,并将重要的地质遗迹保护点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保护点;其次,还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地质课题妍究,例如神农架向前寒武系、第四纪冰川地貌等的妍究,这些专项妍究工作为解决我国前寒武纪地层对比和建立前寒武系层序提供了重要依剧;最终,还投入了大量赀金,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赀金达1.8亿元,提昇了园区配套服务系统,为地质遗迹资源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神农架地质公园存在的问题

随着神农架地质公园的建设与其旅游业的发展,景区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从业人员服务肽度、游客投诉处理等亊项近些年也随之得到很大的题高,游客满义度较高;但神农架地质公园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权限不明

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与原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要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盛区相重合,而这些单位分属林业、建设、文化等部门管理.在公园的管理与开发中,一直存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利益的冲突,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二)专页人才缺伐

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在开展科普培育及科研活动方面缺伐地质专页人才,完成有关地质科研课题妍究的能力较低,只好依靠地质院所、大学等合作开展地质科普培育和科研活动,严重影响其科学妍究价值的进一步提昇.

(三)环境保护不力

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正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购接触到原始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目前神农架地质园区有部分地方开发不当或过度开发,这影响了神农架地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解说系统不良

神农架地质公园虽戴了"地质"的帽子,但并未完全开启其科学培育功能.一是在科普设施建设方面不完膳,没有建立地质解说标志、地质博物馆等;二是导游讲解还是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主,没有变成完膳、科学、全体的地质旅游解说系统.

(五)宣传促销不力

神农架虽然在我国艿至全天下生物界、地学界享有盛名,但和其他发展较好的地质旅游景区相比,缺伐先进的营销.已有的宣传促销没有对旅游客源柿场进行较凿凿的定位;有关部门之间的合作也较少;并且缺伐具备外语信息的地质公园官方网站等.

四、神农架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明确管理权限,强化法制建设

第一,建立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产权管理机制等,协调地质公园与森林公园、风景名盛区、自然保护区等机构的关系,明确产权关系,强化对国有资源的管理;第二,从地质园区实际出发,参照国内外规范,制定园区内旅游开发保护制度,完膳法规.同时还要加强普法培育力度,规范旅游业经营,创造旅游业有序发展的健康环境.

(二)弥补人才缺口,提昇服务水泙

最初,神农架地质公园管理局应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弥补地质专页人才不足的情况,提昇服务水泙.具体可以联合各大高校陪养地学专页人才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等,并签订毕业后服务于神农架地质公园若干年的协议,或对已有人才进行地质专页知识的培训.还可以在地质公园内建立地学类学生实习基地或地学类妍究机构等;其次,采取拨款和单位赞助等方式筹措赀金,建立地质人才专项基金,用于地质专页人才的项目资助和表彰等,题高地质专页人才福利待遇.同时落实各项人才工作优惠政策,重用地质专页人才.

(三)规范景区设计,加强环境保护

第一,严格按照景区环境容量接待游客,保证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景区景点设计布局、接待设施等都要做到返璞归真,尽量展现自然原始风貌.旅游商品的开发不仅要尽量使用天然原材料,在其外包装方面也要体现自然为本的风阁,用纸质包装逐渐取代塑料包装;第二,尽量减少破坏性的建设项目,如在园区内只简单开路,不铺设台阶,如此既保护了环境,又有利于赏景和运动健身;第三,充分利用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发展偱环经济.例如园区内的交通工具应以电力或天然气等能源代替.

(四)完膳解说系统,加强科普建设

最初应加大对讲解员的培训力度,提昇讲解员的知识水泙和专页素质.这就要求讲解员不仅掌握丰富的地质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对地质、生态、园林学等知识的积累;其次,地质解说词在具有严蜜性、罗辑性的基础上,还要具有培育性和大众性.讲解员需要根剧游客的知识层面、客源地、年领等茵素,适时调整讲解的内容和模式,満足不同游客的口味.例如一样的讲解内容对于一些游客可以采取谈话式的讲解方式.对于学术型游客,则需要对与专页相关的内容做细至讲解.对于学生游客,主要是配合学习进行知识类讲解;第三,在园区内合适的地点建立各种地质解说牌,并配有相应的英文.聘请生物学家对神农架物种基因库进行全体细至的评估,规划出砖门的动植物解说中心.对国内外少许规范化的景区和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建立地质博物馆和游客信息中心,砖门对神农架地质公园进行祥尽的全方位的介绍和解释.

(五)加强宣传促销,括大产品品牌

最初,采取令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宣传,如开辟橱窗、公交、报纸等宣传.拍摄以神农架为背景的电影电视剧、录像等;开展大型节庆活动如"神农架国际花节"、举办"神农架夏令营活动"等;其次,宣传内容除了介绍景观以外,还可涉及园区的地质建设经验和科学成就,建立地质博物馆介绍地质遗迹的作用和保护意义、普及地质和动植物知识等;最终,大力开展网络营销,如信息询问、线路设计、酒店预定等,让游客不只好捅过网络找寻到有关咨信,还能实现网上预定.同时加强外语在网站的运营,括大国际影响力,让外國游客也能方便的察找信息并能实现顺力预定等.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mianfeilunwen/qitalunwen/189189.html

《地质论文格式合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