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免费论文 > 会计审计

会计教育如何适应WTO的需要_会计论文十篇

2022-04-14

会计审计】导语,我们所阅览的此篇共有29521文字,由韩小笑认真订正,上传到范万文网!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会计教育如何适应WTO的需要_会计论文十篇感谢大家一起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教育如何适应WTO的需要_会计论文 第一篇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接轨逐步成为大家的共识,作为经济管理重要手段的会计管理,也应该与国际接轨。在这个过程中,会计教育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会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加入WTO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

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同时科学技术水平将得到迅速提高。所有这些都将影响会计的发展,在会计人才市场上表现为对会计人才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包括知识素质和技能素质两个方面。

(一)知识素质

1.专业知识。会计人员必须具有深厚的会计理论基础。会计理论作为从会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是没有地域界限的。我国加入WTO后,会计人员将面临许多复杂的实际问题,会计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从较高的角度把握会计工作的基本规律,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2.相关知识。加入WTO后,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加,会计人员除了要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有相关知识的配合。这些相关知识包括各类企业、组织方面的知识,审计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知识,不同的宗教、文化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外语知识等。

(二)技能素质

1.学习能力。目前我国的会计正处于改革和完善之中,随着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可以预见会计准则、会计法规将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世界范围的技术革命、知识更新又迅猛发展,会计人员如果不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将会被社会淘汰。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精神,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职业判断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是指会计人员在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凭借自身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对某一事件做出、判断、决策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依据国家制定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处理,会计人员进行选择、判断的空间十分有限。随着环境及我国会计体制的变化,要求会计人员具体问题具体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因此,会计人员应当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3.人际关系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是指与他人一起工作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等。我国加入WTO后,西方的社会文化观念将进一步渗透到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中,会计行业的职业环境也将发生变化。跨国公司中的中方雇员将与不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及的人员打交道,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此时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还需要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较好地面对各种情况。

4.创新能力。、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对我国传统的会计管理将提出严峻的挑战。技术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等的出现,对会计人员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同样具备创新意识,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应对新的局面。

二、目前我国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变化影响着会计人员,也必将影响会计教育,可以说会计人员素质能否得到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教育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的会计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中国财经报》曾刊登了一篇题为《实话实说:会计教育》的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对全国十四所重点大学的会计教育现状及改革方向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对象为各校会计系大三、大四的本科生。通过对会计教学质量、课程设置合理性、教材适用性、教师素质满意程度、实习效果等方面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我国会计教育存在以下问题:①会计教育现状总体评价为“一般”,某些指标令人担忧,教学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②会计教育目标散乱,未能形成共识。③学生参与教育改革的愿望强烈,他们认可的教育改革主体是“专业教师”、“学生”、“实务工作者”。教育改革已不是教师的“专利”。④学生学习的意识增强,实用主义倾向明显。⑤专业课程设置青睐CPA方向。⑥教材难如人意。⑦传统的“教师主讲”的授课模式受到挑战,学生要求教学方式多样化。⑧“教法呆板”成为当前教学中的突出问题。⑨呼吁加强师生实务操作能力。⑩要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呼声较高。

三、我国会计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适应市场需要,确定会计教育的目标

确定会计教育的目标是会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从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混乱,包括通才、专才、通才+专才、注册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专业人才等不同目标。笔者认为,和各院校在制定会计教育政策时,既要考虑会计教育发展的战略原则和导向,也要考虑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各院校在制定会计教育目标时,必须结合自身特点,考虑市场的需要,培养出具有特色、专长的会计人才。作为会计人才的培养基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如果学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没有市场,就如同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销路一样,因此,今后的会计教育应当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实行会计教育的产业化。

(二)根据会计教育的目标,采取不同的会计教育方法

教育应当因材施教,会计教育也应当根据会计教育的目标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如培养会计专科生和培养硕士生的方法应当有所区别。虽然会计教育中有些共同的教育方法,但结合具体的培养目标还是应当有独特的培养方式。

(三)加强会计师资力量的培养

从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虽然总体上学生对会计教师的素质基本是认可的,但是仍有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的素质是一般或不满意。面对教育目标的多样化,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因此,加强对会计教师的培养,提高会计教师的素质也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对教师的培养不仅包括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而且包括对教师的教育观念、职业道德、先进的教学手段的运用、人文素质的培养。只有提高了会计教师的水平,才能提高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四)适当打破学科界限,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院校选修课程,以弥补知识结构的不足

未来的会计人员要求职业判断能力不拘泥于会计思维。就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而言,财务管理正在发生这样一种变革:财务总监(CFO)将其关注的焦点由交易的过程和控制,转向提供决策和更深入地参与全球战略。这样就要求会计人员知识面广,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决策果断。会计教育改革需要新观念,也需要时间和资源。在时间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加强与其他专业、学科、院校之间的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五)建立扩招后的退出机制,做到宽进严出、优胜劣汰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灵活的退出机制,是与会计的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也是应大众化教育的要求而产生的。它不仅可以适当地保证扩招后的会计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使有限的会计教育资源在比较公平的情况下利用,以发挥最大的效益。

 [2]  下一页

会计信息系统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探讨_会计论文 第二篇

「摘 要」 电子商务,这一新生事物作为划时代的产物在各行各业展现了其极大的生命力。电子商务的出现,给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给会计信息系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企业必须改进会计信息系统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电子商务指通过电子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使得交易涉及的各方当事人借助电子方式联系,无需依靠纸面文件、单据的传递,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电子化。当前的许多媒体将电子商务从交易对象来看,通常分为三类:BToB(商家与商家)、BToC(商家与顾客)、CToC(顾客与顾客),或者从电子商务中交易形式来看,分为“集体议价”和“零售独卖”的形式。很显然,这是从商业领域即销售领域谈及的电子商务。而目前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又主要集中于这一领域,因此,在许多的印象概念上,也就将商业领域中的电子商务当作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了。笔者在此要谈的电子商务,是一种建立在商业领域的电子商务的基础上,面对企业而言的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其不仅针对商业领域,也针对了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各环节或子系统间的电子商务。

一、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

对于企业而言,电子商务主要表现了以下特有的优点:

1、提高资金的运转速率、缩短运转周期

电子商务,以其所依赖的基础-Internet的快捷、准确、方便的特点,可以在交易发生后最短的时间里,使得资金到帐,而再不用考虑以前的在途资金了。资金的高速率运转和周期的缩短,不仅为企业的后续生产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而且对整个企业,商业领域而言,都注入了无限生机活力,加速了市场的资金流动,更为信息时代企业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效益发挥提供了保障。

2、降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

提起产品的降低生产、销售成本,我想大家并不陌生。据日本一家金融机构调查、统计和核实显示:电子商务的出现, 对于产品的生产、销售成本降低幅度从2%-36%不等。对企业而言,电子商务不仅针对企业的材料采购以及销售环节中产成品的出售,同时也将反映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的产品、半成品的转移等。电子商务将以数据化的形式将材料半成品传递到下一环节的子系统模块上,参与该模块的运作,并将数据通过企业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存储起来,以用于企业整体数据化管理运行。

3、交易过程的无形化、国际化,交易程序的电子化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都是通过互联网络各自了解对方的情况,并通过数据的发送来完成交易。而交易的双方仅仅在通过鼠标的点击,根据国际通用的商业标准和互联网数据传输协议来提醒对方交易的结果,而自己全然不知对方是在隔壁的房间还是在地球的另一端。同样,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都按照约定的规定、程序来进行。各程序段都通过电子商务数据来确认对方的合法、成功与否等。因此,整个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交易程序都实现了无形化、国际化和电子化。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提出的挑战

1、电子商务要求会计服务范围更加广泛

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网络、信息社会的产物,其活动领域可以形成从到市场、从市场到生产、从生产到消费者等许多方面的网络与联系,从而形成了全球统一、规范竞争的有序的大市场。会计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客观要求,服务于这个大市场,其服务范围也应不断地扩大,不但要服务于物质生产领域,而且还要服务于非物质生产领域,面向、流通行业、生产行业、消费者以及国内外贸易的各个方面。

2、电子商务要求会计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在电子商务中,企业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工具,诸如EOS(电子货币)、EDI(电子数据交换)、E-MAIL(电子邮件)、BBS(电子公共系统)等系列化、系统化的工具,使得各经济主体间的交易得以迅速、准确地进行。同时,会计作为一种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为了不断地满足财务报告需求者的客观需求,也须采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手段为企业服务。在会计电算化和网络会计的条件下,会计实时报告系统的应用,更加速了财务报告生成的及时性,为会计的充分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3、电子商务要求会计市场国际化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扩散,会计市场必将打破国界而趋于国际化,使得全球各地区的人们可以在国际化的会计市场中方便地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会计商品;同时也可提供自己的会计商品,实现会计商品等价交换的双重耦合。会计市场国际化也为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三、会计信息系统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身就是依赖于企业的LAN信息网络,将企业从内部和外部WAN骨干网接受到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通过该网络对外发送数据包。其运行的工作环境基础就是企业级局域网络LAN以及其所挂接的WAN骨干网(通常指现行的Internet),而电子商务其实质也是基于Internet核心技术的一种新型商业、贸易、工程、作业的交易。两者从本质、核心来看都有一种质的联系-网络。那么,企业级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如何才能适应和利用电子商务这一工具呢?

[1] [2]  下一页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如何变革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_会计论文 第三篇

  电子商务,最近这一较为敏感的网络话题,总是频频的出现在各类IT媒体上。而究其实质而言,即为利用以Internet为核心的网络信息和数字技术而进行的商务活动和企业资源管理分配的交易模式。从其实质描述可知,电子商务绝非是商业领域独有的宠儿,在各个领域包括单位内部也都存在一种电子商务的缩影。因此,各行各业大谈而特谈电子商务的势头确属理所当然了。在此,笔者想从企业中以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为中心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在此点上是如何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迎接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

一、略谈电子商务

对于电子商务的概念前已涉及,对于目前许多媒体所语电子商务及其分类等,笔者不敢持完全赞同的意见。当前的许多媒体将电子商务从交易对象来看,通常分为三类:BToB(商家与商家)、BToC(商家与顾客)、CToC(顾客与顾客),或从电子商务中交易形式来看,分为“集体议价”和“零售独卖”的形式。很明显,这是从商业领域即销售领域谈及的电子商务。而目前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又主要集中于这一领域,因此,在许多印象概念上,也就将商业领域中的电子商务当作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了。笔者在此要谈的电子商务,是一种建立在商业领域的电子商务的基础上,面对企业而言的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其不仅针对商业领域,也针对了单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各环节或子系统间的电子商务。当前的电子商务以其“来势凶猛、发展迅速、前景看好"的特点已经开始为各方面人士所赞同、认可。而对于企业而言,电子商务主要表现了以下特有的优点:

(一)提高资金的运转速率、缩短运转周期

电子商务,以其所依赖的基础一一Internet的快捷、准确、方便的特点,可以在交易发生后最短的时间里,使得资金到帐,而再不用考虑以前的在途资金了。资金的高速率运转和周期的缩短,不仅为企业的后续生产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而且对整个企业,商业领域而言,都注入了无限生机活力,加速了市场的资金流动,更为信息时代企业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效益发挥提供了保障。

(二)降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

提起降低产品的生产、销售成本,我想大家并不陌生。据日本一家金融机构调查、统计和核实显示: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于产品的生产、销售成本降低幅度从2%-36%不等。对企业而言,电子商务不仅针对企业的材料采购以及销售环节中产成品的出售,同时也将反映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的产品、半成品的转移等。电子商务将以数据化的形式将材料半成品传递到下一环节的子系统模块上,参与该模块的运作,并将数据通过企业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存储起来,以用于企业整体数据化管理运行。

(三)交易过程的无形化、国际化,交易程序的电子化

电子商务过程中,交易双方都是通过互联网络各自了解对方的情况,并通过数据的发送来完成交易。而交易的双方仅仅在通过鼠标的点击,根据国际通用的商业标准和互联网数据传输协议来提醒对方交易的结果,而自己全然不知对方是在隔壁的房间还是在地球的另一端。同样,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都按照约定的规定、程序来进行。各程序段都通过电子商务数据来确认对方的合法、成功与否等。因此,整个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交易程序都实现了无形化、国际化和电子化。,面对如今电子商务的特点,及其所依赖的核心基础一一Internet技术,建立在企业级Internet和国际Internet上的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来如何达到与电子商务自然默契的配合呢?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如何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呢?

二、会计信息系统如何变革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身就是信赖于企业的IAN信息网络,将企业从内部和外部WAN骨干网接受到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通过该网络对外发送数据包。其运行的工作环境基础就是企业级局域网络LAN以及所挂接的WAN骨干网(通常指现行的Internet),而电子商务其实质也是基于Internet核心技术的一种新型商业、贸易、工程、作业的交易。两者从本质、核心来看都有一种质的联系一-网络。那么,企业级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如何才能适应和利用电子商务这一工具呢?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运行状况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企业局域网(LAN)的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其功能就在于将系统接受的各种数据进行筛选,分类和处理,并形成一种新的数据,对企业的各项措施、计划等进行调度、管理,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数据。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极其优越的外部环境和技术支持。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也从最初的财务数据处理型向业务数据、信息数据综合处理,并提供数据的管理型系统方向发展;从结算型向决策型方向发展。系统的运行环境也从企业的内部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也即当前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系统的运行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网络范围的扩大使系统有了更广阔的数据来源和发送对象,也给系统能够更好的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时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就现有状况下,当前企业中构成“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模块组件,却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1.企业的业务数据无法自主进行双向交换

当前状况下,企业的一些业务数据(需求、采购、供应、销售等)往往都是通过将数据置于企业的Web页面,而外界要获取企业的业务状况数据就必须直接访问企业的Web页面,将数据取出。但电子商务的出现是要求数据能双向自主、自由的进行交换,要求商家(卖家)与客户(买家)能够互相获取对方的数据来达到实现交易电子化的目标。客户可以很方便的将数据获取,而对企业来讲,却不能将某些数据自主的发往目的地和从目的地获取必要的认证数据。这就使得企事业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调度功能有所减弱,企业电子商务的实现有心无力。

2.企业的资金不能通过系统自主调度、划拨

这其实是一个网络技术和系统技术不到位的问题。电子商务的实现就是网上交易,网上直接支付。而当前存在一个很大的困惑,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仍不能自主的通过系统所运行的局域网及局域网所挂接的骨干网络来实现资金的划拨和收付,通常还需要单位再人为的将资金通过银行划拨到对方的帐户上并得到确认后才能获取和发出必要的发货通知。这一缺陷也成了阻碍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解决企业电子商务问题的关键所在。

3.对外采购、发货仍无法通过网络直接进行

当企业发生对外采购业务或者对外发送货物时,往往很难是直接通过网络得到确认的。目前的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只能将企业的产品数量、型号、规模等通过网络对外公布,在获取对外的采购消息后,通常还需要得到银行的资金确认通知后,才能发货。同样,当企业对外进行采购时,仍无法直接根据外界传送过来的数据进行确认对商品的采购决定,仍然需要有关的专门采购人员和银行的资金服务项目来辅助实施。总之,目前影响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完全适应、利用电子商务的因素很多。许多却是与企业本身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数据类型的不配套而引起的。因此改进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接口技术,发送的速率和网络技术的支持对于系统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  下一页

为适应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的改进与调整_审计论文 第四篇

现代科技成果在财务领域中的应用,最突出方面就是会计与审计工作电算化的实现。会计与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同源的,即使两者之间存在着阶段性差异,但其总体水平总是相适应和同步完善的。审计逐渐从会计工作中出来,又以会计工作为对象,两者在内容和过程上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在实现电算化方面也应相互照应和同步发展。

 一、会计与审计的职能责任关系

会计与审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职能联系,同时又在各自的职能过程中体现着不同的特点。会计和审计工作的联系在于两者的具体对象都是会计资料,即包括各种会计报表以及形成会计报表编制基础的原始凭证、记帐凭证、各种明细分类帐、日记帐和总帐,还有相关的附注性资料等,而且两者都涉及会计主体的内部控制。而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审计工作的效率都具有重大意义。会计、审计伴随科技发展只有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和两者之间的耦合性,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在会计与审计职能过程的约定关系中,两者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于职能、方法、目的与责任等几个方面,从会计、审计两大门类的总体职能方面看,会计职能在于对资金运动的反映和管理;审计职能则在于对会计的反映和管理过程依照会计准则和相应标准进行咨询和监督,以促进企业资金有效运转和发挥更好的效益。在实施两大门类职能的方法上,会计方法是记帐(包括会计科目、记帐、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及登记帐簿)、算帐(计算成本)、查帐(财产清查)、报帐(会计报表)和用帐(会计);审计方法则是对全部会计核算过程进行检查、监盘、观察、查询以及函证、计算、性复核等,以鉴证其帐务记录与处理的真实情况。在落实工作方法所要达到的目标方面,会计目标是“决策有用”,即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于进行正确投资决策等会计信息;审计目标则在于根据审计要求,对被审计会计报表的合理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说明已审计报表的可靠程度。除此之外,两者的责任也各不相同。会计责任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安全、完整,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审计责任则在于按照的审计准则要求出具审计报告,并对其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两大门类之间的职能责任密切相关,而且两者在职能过程中的对应性质,也决定了在技术方面必须达到协调发展。会计与审计只有紧密结合互相适应,才能根据各自的工作标准,实现应有的职能作用。尤其审计工作是以会计过程为职能对象的,无论对其职能范围或技术方法,都必须根据管理的需要,适应会计的变化而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在会计信息系统全面转入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审计工作为适应现代会计的需要,逐步实现电算化。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一)审计线索的潜在性要求实现电算化

审计线索标志着各类会计事项及相应数据的来龙去脉,包括从会计凭证、各种分类帐、报表及有关文件中相关数字的连续和勾稽关系。审计人员根据这些特定的对应关系,对被审数字进行追索和查询,形成一定的线路。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这些资料都是书面的、直观的,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逐项稽核和验证。而电算会计使大量资料都转入不可见的介质之中,以特定方式进行编辑、处理,并形成各种数据文件库。整个会计核算过程都在计算机内进行,数据资料分别以计算机可以识别的编码、符号和指令形式存在,审计人员只有通过事先设计的特定程序进行数据转换后,才能了解到所需的内容。虽然管理部门根据需要,仍要保留一部分可见的数据资料,可以提供审计线索,但是这些有限的资料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与手工会计大不相同。即使审计人员为了测试,可以事先通知被审单位打印某部分资料,以增加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必会事先暴露,影响审计正常进行。所以,审计工作中也必须应用计算机,根据被审会计电算系统的功能设计,开发相应的审计软件进行数据转换、测试,相应以审计软件进行验证,以达到审计的目的。

(二)内部控制系统复杂化

实行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是保证会计信息准确可靠、安全完整的内控制度;是为了遵守会计法规,有效地实施会计职能,防止错误和弊端,在会计工作内部形成的自我制约和监督的手段。通过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会计管理效率。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是通过各职能组或人员分工、完备业务手续、采取内部审核和相互牵涉制度完成的。它相比于电算化会计系统,效率低、数据传递慢、连贯性差,各种资料非常直观且易于控制,出现问题也可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由于数据处理都是潜在的,数据输入后,在计算机内部以各种指定程序进行加工处理,频率高、速度快、系统文件不可读,而且总帐与明细帐之间的制约关系已不复存在。职能环节之间的分工界线也发生重大变化或根本消失。系统运行中如果程序发生错误,就会导致连锁性、重复性错误,内存资料可以毫不留痕迹地消除或篡改,那将造成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严重的损失。所以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在内部控制方面遇到的问题更多、更复杂,技术性也更强,它必须具有更高级更完备的控制方法、控制制度和准则。因此,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审查,也成为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

计算机内部适应于会计业务处理要求的控制,属于计算机的应用控制。应用控制可以预防、检测和更正错误,并且可以处置舞弊行为。它主要包括对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三方面的控制,控制标准完全取决于计算机功能设计和软件水平。对此,审计人员必须进行有效的审核和评价。对应用控制审计可以采取专用子系统模块程序,以子系统形式直接调用会计系统有关数据进行检索和查询。除此之外,对计算机外部的人员组织、工作环境、文件资料保管及系统开发等工作的控制,属于一般控制。对一般控制的审计,审计人员可采取手工方法,以填表方式直接向主管会计或操作人员查询与核实。

(三)审计内容扩大化

计算机的使用,使会计信息系统提高了效率,扩展了职能,同时也扩大了审计工作的内容。审计工作不但要对系统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对电算化系统输入的原始数据、打印出的会计数据及存储在计算机内部磁性介质上的有关数据文件进行审计,而且还必须对计算机系统程序进行审计。因为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核算的全部过程完全是在计算机内部通过数据自动转换功能进行的。帐簿之间的联系、核算组织形式和过程应用控制,完全决定于计算机的软件设计,即系统程度。系统程序是否执行财经制度,是否遵循会计准则,程序本身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整个会计信息系统业务处理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程序。而系统程序的设计及具体功能,一般只有程序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知道,审计人员,尤其是外部审计人员并不了解。所以,掌握被审会计电算系统的各种功能和程序设计,也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

与手工会计处理系统不同,一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完成和投入使用,需要投入相当多的工作和代价,一旦电算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发现其中的错误和必须修改的地方,那将会在人力、财力上造成很大的浪费。所以对会计电算系统除了进行使用过程中的审计之外,在条件允许时,应尽量在系统开发阶段就进行事先审计。

(四)必须逐渐实现审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越来越多的单位和部门已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并不断地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的联网工作。工作环境的改变促使审计工作必须进行技术改革。不采取现代化技术手段将无法实行对会计的审计和监督。形势要求审计工作必须相应开发电算技术,以计算机辅助审计,逐步实现审计电算化。计算机审计是利用专用数据传输线,把会计电算系统的计算机与审计用的计算机通过接口对接起来,形成暂时的网络联系,同时启动会计与审计系统计算机,利用软件直接将会计系统内有关数据文件读入审计计算机中,以供审计查阅。也可以将专用审计软件直接置于会计计算机中运行,通过模拟手工查帐的各种程序,对会计系统的数据文件进行审计。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逐步地开发和利用计算机先进技术,形成现代化审计软件系统,开展审计工作。

就我国目前审计工作状况而言,要达到审计完全电算化,还需要相当一段过程。在手工审计向电算化审计转换中,采取手工-电算相结合的形式,是过渡阶段的一种必要手段。例如可以利用微机分别对会计各相应环节进行审计,既灵活又可提高效率。我国在通用微机辅助审计系统开发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如对审计抽样、数据转换、子系统评估、对各种帐簿查询、检索,对内部控制审计等多种审计技术功能都可以实现。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环境下,会计、审计必须达到同步发展,尤其在利用计算机辅助业务中两者必须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各自的职能,在利用现代技术方面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努力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

当会计由手工处理方法逐步地转向电算化信息系统时,会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传递程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具体会计准则——建造合同》施工企业中的运用会计理论论文_会计论文 第五篇

 为了规范建造工程合同的会计核算,更好地贯彻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并与国际惯例接轨,最大限度地预测与减小经营风险,体现会计的稳健原则,保证信息披露的准确可靠,以满足投资者市场经济观念的进一步深化和股份制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市场适应能力,财政部于1998年6月颁布了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建造合同,自1999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公司执行。

一、本准则的主要内容及其与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

该准则相对于非上市公司实施的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在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计量和开单结算的账务处理以及预计合同亏损的处理方法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对施工合同的类型比较。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对建造合同作具体分类,但从合同价款的确定上看有投标造价、施工图预算造价和成本加成造价几种方式。本准则将建造合同划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两大类。这两种建造合同的主要区别在于所含风险的承担者不同,固定造价合同的风险由建造承包商负担,而成本加成合同的风险主要由发包方承担。

2、合同收入的确认比较。施工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工程价款应于实际实现时及时入账。本准则规定,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企业应根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定合同的收入与费用;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计量,则应区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1)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加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2)合同成本不能收回的,应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不确认收入。由此可见本准则与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确认收入的主要区别在于收入确认的时点和金额不同。

3、建造合同亏损的处理。在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中未对建造合同亏损和预提合同损失准备伸出规定。本准则要求在合同预计发生亏损时,计提合同损失准备。合同预计亏损是指如果建造合同预计的总成本将超过总收入,出于会计上的稳健原则考虑,应将这部分亏损全部确认并计入当期损益中去。具体确认时,应先按完工百分比法计算当期的合同收入,与当期实际发生的工程成本相配比后,确认为当期的工程毛利(亏损),然后再用预计总亏损减去当期的工程毛利(亏损),记入 “合同预计损失”账户,列入损益表。

4、开单结算的会计处理不同。本准则针对开单结算的处理应考虑到提供的信息量因素及有用性等方面的原因,在会计处理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施工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将开单结算与收入确认同时进行核算,即开单结算时借记 “应收账款”科目,贷记 “工程结算收入”科目,同时结转已结算工程成本,借记 “工程结算成本”科目,贷记“工程施工”科目,这种处理表面上直观、容易理解,但实际上一方面提供的信息量有限,另一方面,对市场风险因素的考虑较少。而本准则将工程价款结算和收入确认分开处理,更适应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运作。

5、财务报表包含的信息量不同。过去国有施工企业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极为单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及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的深入,财务报表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因此企业的财务报表应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满足国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及企业经营者的不同需要。而运用本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比运用施工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财务报表更能准确地反映施工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此外,本准则还规定了披露建造合同的有关事项,从而扩大了财务报表的信息量,增强了财务报表的适用性。

二、执行建造台同应做的各项基础工作

1、加强对建造合同的管理。实行具体会计准则——建造合同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发包单位与承包企业要规范建造合同的签订,保证建造合同的执行,减小合同风险,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促使双方经济利益的及时流入。此外,施工部门应加强对合同执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对因变更设计、非可控因素造成的工程造价的变化应及时取得发包单位的签认,以便财务部门及时、准确地计算合同收入,真实反映施工企业的经营业绩。

2、提高对成本的预测与控制能力。施工企业应利用实施建造合同的契机,将成本预测与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施工企业应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营管理目标,同时兼有目标属性和成本属性。目标成本应由会计部门会同行政管理、采购、劳动工资、工程和机电等有关责任部门,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内外环境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共同确定。制定目标成本,既有助于在实行具体会计准则——建造合同时准确估计合同总预算成本,又可加强成本管理,挖掘企业潜力,还可用于评价和考核企业各部门的工作业绩。可以说,目标成本是实现企业内部机制与市场对接的关键。

3、做好建造合同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首先,应建立各种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报废和清查制度;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和工程量统计制度;制定或修订工时、材料、费用等各项内部消耗定额;完善各种计量检测设施,严格计量检验制度,使成本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其次,必须及时、系统地核算和反映实施建造合同研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对于为完成合同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必须准确地进行归集和登记,对于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计。应当划清当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界限、未完合同成本与已完合同成本的界限,不得以估计成本、预算成本或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三、对完工百分比确认方法的选择

确定完工百分比有多种方法,概括起来可划分为投入衡量和产出衡量两大类。所谓投入衡量,是指根据建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如实际发生的成本)来衡量完工进度;所谓产出衡量,是指根据产出结果(如实际建成的楼层数、完工的土石方数)来衡量完工进度者在使用中各有特点。运用投入衡量需每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合同总成本,主要基于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但是,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发生了无效率的投入,按投入衡量法就会得出不准确的结果。此外,在工程开工的初期阶段,往往投入较多与工程进度无关的成本,从而高估初期的完工百分比。运用产出衡量较为简单、直观,但如果所选用的产出单位与为完成工程所需花费的时间、努力或成本不可比,则也会得出不准确的结果。根据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采用投入衡量比较适宜,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2]  下一页

论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准则中的运用会计理论论文_会计论文 第六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所面临的诸如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票据贴现、债务担保等“或有事项”越来越多,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财政部于2000年5月17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同年7月1日起在我国所有企业执行。该准则的颁布,填补了我国会计准则中缺乏有关或有事项的空白,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业务具有规范作用。

该准则在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谨慎原则”。本文拟对“谨慎原则”在或有事项准则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或有事项概述

(一)或有事项概念及内涵

(1)定义及特征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事项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确定事项”,指至资产负债表日结果已确定,并可据此结果作出其他相应经济行为的事项;另一类“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或有事项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状况,或有事项的“或有”是指其结果在资产负债表日并不确定,要依赖于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来确定。企业管理当局无法对或有事项的结果施加影响,或无法施加重大影响,只能按照有关情况对或有事项各种结果的可能性和金额进行合理估计。

或有事项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①客观性:或有事项是现实(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存在的一种情况。②不确定性:该情况的最后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包括三层含义:其一,或有事项的结果是否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其二,或有事项的结果即使预料会发生,但具体发生的时间、金额具有不确定性;其三,影响或有事项结果的不确定性因素不能由企业自己控制。③未来判定性:该情况的最后结果有赖于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

符合本准则或有事项定义的常见事项有:①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②未决诉讼;③未决仲裁;④为其他单位进行债务担保;⑤产品质量保证。

而其他如债务重组、建造合同、所得税、保险合同、终止营业、租赁、企业重组、环境污染整治等项目引起或有事项不在本准则范围内,是由其他相应会计准则规范的。

(2)或有事项基本分类

或有事项可划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可确认为负债的或有事项;一类是或有负债;还有一类是或有资产。

负债。财政部2000年5月17日《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定义:“负债,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由定义可以看出,负债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①是现时的义务。也就是说,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发生的,有待未来的交易或事项决定的义务,如果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即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应确认为负债;②是一项强制性义务。企业所承担的负债,在将来是不能或很少可能回避的经济利益的牺牲,有时企业为了维护自身信誉或进行正常业务而必须承担某些道义或推定的义务,如产品担保义务等,也应包括在负债之内;③负债的履行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在将来要通过支付资产或提供劳务的方式来清偿。有时企业可以通过承诺新的负债或转化为所有者权益的方式来结清这一项现时义务。总之,负债的清偿必然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曾给负债下过定义,将负债界定为“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1992年以来,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许多新成果,会计实践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负债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不仅如此,或有事项准则主要是对其可能形成的义务予以确认或披露。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在一起,促成了上述2000年或有事项准则中对负债作出的新定义,它与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负债定义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

在理解负债定义时,最重要的是把握:负债是现时义务,即负债是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义务,是已经存在义务,其中,所指的义务不仅包括法定义务(经济法所称的义务),还包括一些推定的义务。法定义务比较容易理解,推定义务则较难理解。推定义务是因为企业特定行为而推定产生的义务。这里所指企业“特定行为”泛指企业以往的习惯做法,已公开的承诺或已公开的声明。由于以往习惯的做法,或通过这些承诺或公开的声明,企业向外界表明了它将承担特定的责任,从而使受影响的各方形成了企业将履行那些责任的合理预期。产品质量保证是产生推定义务的典型例子。比如,某企业为推销其产品,郑重地向客户承诺,购买其产品的客户能够享受七天之内对购入产品不满意时可退货的权利,如某客户确实在七天之内因正常质量问题要求退货,而该企业又没有兑现其承诺,那么该企业的信誉无疑会受到严重损害,得不偿失。权衡之下,该企业通常不会食言。在这个例子中,法律没有要求企业这样做,但企业做了,结果是企业一方面使其客户形成了合理的预期,另一方面使自己承担了一项推定义务。

或有负债。财政部2000年5月17日《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将或有负债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从形式上看,这个定义很长,与一般的概念有些不同,而更为重要的是,或有事项准则中的或有负债定义突破了传统的会计观念。具体表现在:第一,或有负债定义既指潜在义务,又指特定的现时义务,将或有负债与企业承担的“义务”联系在一起。传统会计观念上,或有负债通常与或有损失联系在一起,有人甚至将或有负债与或有损失等同起来。第二,或有负债无论如何均不能在表内确认,而只可能在表外披露。一般而言,某个项目要确认为资产、负债或收入,其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最基本的三个要求,即首先该项目要符合资产、负债或收人的定义;其次,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再次,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对照起来,作为潜在义务,或有负债不符合负债的定义,因而不能确认为负债;作为特定的现时义务,虽然符合负债的定义,但却不完全符合另外的两个要求,因而也不能确认负债。

或有资产。财政部2000年5月17日《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将或有资产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二)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原则

针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具体情况,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对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可采取以下原则:

(1)充分披露原则。要求企业真实、公允、全面、持续地披露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不确定信息,对或有事项的披露采用表内项目与表外项目的结合,不能纳入报表表内项目反映的信息,要在表外以附注等形式加以披露。同时,企业还应对影响或有事项的多方面因素持续不断地进行评价,以进行相应的合理判断与会计处理。

(2)重要性原则。企业对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要按其重要程度区别对待。或有事项的重要性可由其相对金额的大小与发生的概率来判定,可以分成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和极小可能四个层次,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结果的可能性 对应的概率区间

基本确定 大于95%但小于100%

很可能  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

可能 大于5%但小于或等于50%

极小可能    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

概率为0时,说明没有发生的可能性;概率为100%时,说明确定会发生。

(3)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是指在会计处理时谨慎小心,尽可能选择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并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性原则要求在充分披露或有事项的基础上,对不确定性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可适度预计可能发生的或有负债和或有损失,而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或有资产和或有收益。企业在对影响或有事项的多方面因素进行持续评价时,如果或有负债对应的潜在义务已转化成现时义务,若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且其金额可以可靠地计量,则应将该义务确认为一项负债。

中国入世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竞争和风险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从而,重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成为必然。我国制定的或有事项准则把谨慎性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使之能够更为充分地反映经济风险信息,有利于企业作出准确的经营决策,也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这对于规范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将着重论述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准则中的运用。

二、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中的运用

谨慎性原则对于维护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该原则在对或有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披露的过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会计理论论文_会计论文 第七篇

本文以国际会计惯例为基础,从会计结构的角度,详细的论述我过新会计制度采用谨慎性会计原则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及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现代会计中的运用;在采用谨慎性原则的同时,应防止过度谨慎的做法。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必要性运用过度谨慎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帐。

谨慎性原则的提出,一是因为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会计人员在处理这些业务时,不得不经常面对它,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二是因为企业是一个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它负有以自己的收入抵偿自己的耗费并保证企业顺利、稳定发展的责任。三是因为企业面临着一个有风险的市场,企业必须谨慎的处理一切经济业务,以保证企业在市场的动荡中立于不败之地。比方说,只要企业同其他企业有经济往来就有可能发生坏帐;另外企业在经营中也存在资产过时削价处理和其他损失等情况。对于上述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则应遵循谨慎原则,即将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预先估计入帐,待费用或损失发生时,由于已经提前预计,就不会使企业经营成本造成忽高忽低的混乱。

一我国的会计结构中包含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

构成当今用的会计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四项会计假定,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和收入实现原则。在四项会计假定的基础上,企业按权责发生制计算费用和收入,按配比原则计算损益,这些假定和原则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是通用的,在这样的会计结构中,实际浸透社谨慎性原则(或谨慎思想)。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中包含谨慎性原则

现代会计以费用和收入的发生为依据,进行期间损益的计算。现行的权责发生制会计是由确定性计算和非确定性计算构成的,其计算结果也自然包含着确定的数值和不确定的数值。预见计算时,会计人员必须选择特定的一个数值,如果是单纯的预见计算,从理论上来说就要使预计值和事实确定值的误差尽可能缩少,为此应选取中值。然而,会计只要以持续经营假定为前提,在与利润分配的联系中就必须选择不使利润过大表达的数值。这种选择标准就是一种谨慎原则。在预见计算中采用谨慎原则时,预见计算带来的利润过小表达的可能性虽然很大,但它并不是有意识地谋求表达过小的利润。只要以白喊预见计算的权责发生制为前提,谨慎性原则就必然有一席之地。从理论上说,对资产减少的原因和将来支出的原因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并计量可能发生的价值减少和支出的幅度,从中选择避免使利润过大表达的数值,是完全合理的。因此,只要会计计算中存在着预计因素,谨慎原则就是必要的。

(二)、实现原则中包含谨慎原则

实现原则是指应在企业售出产品或劳务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原则。实现原则最确切的意义是非现金资产或权利转变为货币,实现原则的本意是防止利润的提前记入和提前分配,因为任何提前记入和提前分配都有会使企业啬不确定性的风险。为了保护与企业有利害关系者利益。排斥这种不确定性风险,现代会计的计算结构采取了以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为前提,补之以配比原则的形式,事实上已把谨慎原则渗进了会计框架中,并赋予它们合理的地位。这样一种会计计算框架的会计处理,人们都接受了,并不视为有意识地谋求利润的过小表达的谨慎性原则。

(三)、在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上也贯穿着谨慎性原则

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最有利于或最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处理的方法,这也是以谨慎生原则作为指导的。例如为尽早收回固定资产的原始投资,以利企业更新创造,折旧方法上以加速折旧法代替直线法;工程收益计算中以完工标准代替工程进度标准;销售收入确定以货款收回标准代替分期付款标准等,都是体现谨慎性原则的。

(四)、谨慎性原则的本质

企业之所以乐于接受谨慎性原则,是因为它对企业而言是有利的。谨慎性原则有两个本质:

第一、以保护企业为主旨。谨慎的会计处理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避免风险和损失,按谨慎的会计处理可能会与某些企业的厂长经理的短期利益发生冲突。在实行承包经营和企业中,某些厂长经理总希望在自已的任期内完成承包指标,出现了少计费用,多计利润的现象。但谨慎性原则是从风险上考虑保护企业的,在时间上尽可能快地将资产转化成费用,从收益中获得补偿。

第二、收入和费用的时间性分布。谨慎性会计处理原则并非从性质上否定某些收入和费用的发生和存在,而是通过谨慎的会计处理方法改变这些收入和费用计入各个会计期间的时间金额分布。例如:在折旧问题上,采用加速折旧法并非是对过去直线折旧法的否定,而是改变了每期折旧的金额分布,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分布以较大的折旧额,后期以较少的折旧额。

[1] [2]  下一页

试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会计理论论文_会计论文 第八篇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WTO的加入,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信息能否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对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对投资者的正确决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使用者应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因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正确运用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比如金融风波,债务人的死亡、破产,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而提前报废,恶性竞争等情况。企业经营存在风险,实施谨慎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真实考核经营者的责任。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竟争力。

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会计实务的方方面面,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更进一步充实了谨慎性原则的内容,本文为此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作以下阐述:

一、从资产的定义的角度来看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资产的定义为″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单从这一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对那些预期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项目,都不能再作为资产来核算和列报。围绕这一定义而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新制度:

1、新制度针对我国企业当前普遍存在的资产虚增现象,进一步扩大了谨慎性原则的实用范围。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原来《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等四项准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这四项减值准备。而且,在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企业自主选择的余地更大,如对于坏账准备,原制度规定必须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比例计提,已经发生的坏账损失必须经过财政部门批准才能冲销,致使大量呆账、坏账长期挂账。固定资产也存在类似情况。这些都是导致企业资产不实的重要因素。新制度则规定,坏账准备和累计折旧的计提方法及计提比例均由企业自主合理确定。这样就能使会计更加真实地反映资产的有效价值,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真正体现出资产必须具有能够给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属性,借此提供更加真实稳健的会计信息。

2、对于待摊费用,原制度规定在1年内分期摊销,而新制度则规定如果待摊费用所应摊销的项目,不能再为企业带来利益,应将尚未摊销的待摊费用全部转入当期成本、费用。

3、对于待处理财产损溢,原制度规定批准前列示于资产方,经过批准后才能结转为当期损益,而新制度规定无论是否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均应在年末结账前计入当期损益,不再允许列示于资产方。

4、对于开办费,原制度规定5年内摊销完毕,而新制度则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外,所有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在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

5、若预计某项无形资产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应当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二、从收益的确认的角度来看

从谨慎性原则出发,不高估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短期投资所取得的现金股利和利息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短期投资账面价值,不再作为投资收益确认当期损益。

2、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而非当期损益。在对债务人的会计处理上,《企业会计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债务重组产生的差额收益计入资本公积,而不列作当期损益。对于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若发生债务重组损失,则确认为当期损失。

3、到期不能收回的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后,期末不再计提利息,其所包含的利息,在有关备查簿中进行登记,待实际收到时再冲减收到当期的财务费用。

4、对于使用借款购置和建造的固定资产,其利息资本化的时间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为标准,不再以″固定资产投入使用″为标准。避免了企业以是否办理竣工决算为由,拖长借款利息资本化的时间,虚增了当期资产和利润,从而引起会计信息失真。

5、企业对财产清查中所发生的盘亏,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于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在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上先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做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调整当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6、企业确定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至零为限。如果被投资单位以后各期实现净利润,企业应在计算的收益分配分享额超过确认的亏损分担额以后,按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的金额,恢复投资的账面价值。

7、企业的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加速折旧法。

8、企业对外担保、商业承兑票据贴现、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等业务可能产生的负债,应按照规定的项目以及确认的标准,合理地计提各项可能发生的负债,并计人″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科目。

9、让渡资产使用权而获取的利息收入,超过利息收款期限尚未收回的利息,应当停止计提利息,同时冲回原已计提的利息。

三、从财务的角度来看

会计报表是指以会计报表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预测的一种手段。作为企业的财务报表使用者在企业会计信息时应该持谨慎态度。下面就几个比较典型的财务指标所体现的谨慎性原则进行论述:

1、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资产负债比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集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它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和长期偿债能力,本着谨慎性原则,所以将短期债务也包括在用于计算资产负债率的负债总额中。

2、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要改善资产利用的效果,就应加强对企业各项资产的管理。而应收账款则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流动资产,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可以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来检测,应收账款周转率可按年周转次数或平均周转天数来计算。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从谨慎性原则来看,(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中的分子应采用赊销净额,而不用销售收入总额,因为只有赊销业务才能产生应收账款,用赊销净额计算的比率会更有意义;(2)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中的分母应该是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而不是期末余额,这样可以使公式的分子和分母的金额在时间上相对应,而且此平均余额应该是全年中各月应收账款余额的平均数,而不是直接将年末和年初余额的简单平均数作为平均余额,因为对于季节性经营的不一定合理,年末如为淡季,该比率也可能就较高,但并不能因此说明企业效益好;(3)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该是包括了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总额,而不是应收账款净额。因为销售收入净额既包括了可能收回的金额,也包括了可能无法收回的金额,那么应收账款账户就必须相应地反映应收账款总额,而不能只反映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应收账款净额;(4)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时候,应该包括由于赊销而产生的应收票据。因为应收票据也是由赊销产生,计算应收账款余额时如不包括进去,会使相当一部分债权失去有效的风险管理。

[1] [2]  下一页

重要性概念在审计中的运用_审计论文 第九篇

────┬─────┬────┬───────

 方  法 │  指  标  │ 国际上 │一些国内事务所

────┼─────┼────┼───────

总资产法│资产总额  │0.5%~1%│0.3%~0.5%

────┼─────┼────┼───────

总收入法│营业收入  │0.5%~1%│0.3%~0.5%

────┼─────┼────┼───────

利润法  │税前净利润│5%~10% │3%~5%

────┼─────┼────┼───────

净资产法│净资产    │1%      │0.5%~1%

────┴─────┴────┴───────

笔者比较倾向于使用一些同内事务所的数值。因为审计风险的高低往往取决于重要性水平的判断,而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由于我们目前所向临的会计环境并不尽如人意,为了减少CPA自身的审计风险,我们应接受相对较高的重要性水平。当然审计重要性的运用,绝对不能完全依赖外部的界定,而只能由会计师事务所按照被审计对象的不同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根据CPA的专业判断来确认其重要性水平。

变动比率法的基本原理是:规模越大的企业,允许的错报或漏报的金额比率就越小,一般是根据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来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

2.确定账户余额层次的重要性水平。CPA在制定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的审计程序前,可将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也可单独确定它们的重要性水平。但单独确定的各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的重要性水平之和不应大于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否则,就收集不到充分、适当的证据。

3.实际工作中的特殊考虑。在实际工作中,CPA应当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规模、性质、面临的特定环境和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首先应考虑错报或漏报的性质,即先按错报或漏报的原因判断其重要性水平。有的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可能并不重要,但从其性质方面考虑,却可能是重要的。例如:①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对于会计报表使用者而言,蓄意错报或漏报比相同金额的笔误更严重。②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比如,某项错报或漏报使得企业的营运资金增加几百元,从数量上看并不重要,但这项错报或漏报使营运资金从低于贷款合同规定的营运资金数变为稍稍高于贷款合同规定的营运资金数,这就影响了贷款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所以是重要的。③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例如,某项错报或漏报使企业由亏损变为盈利,或使企业由盈利变为7损,或使企业的收益由每年递增1%的趋势变为本年度收益下降1%,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就具有重要性。④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如现金、应交税金和实收资本账户存在错报或漏报,就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2)重要性水平数量标准计算方法的使用范围。一般来说,利润法适用于利润比较稳定,回报率较合理的企业;总收入法适用于微利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因为微利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一般收入总额大而利润相对较小,如果采用利润法,必然会得到太高的重要性水平,这时注册会计师就会扩大审计范围或追加审计程序,而实际上,只能是浪费时间和人力;总资产法适用于金融、保险或其他资产大而盈利小的企业。

(3)如果同一时期被审计单位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CPA应当选择其最低值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4.重要性水平的分配。CPA在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分配办法,具体分配备账户余额的重要性水平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①被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被审计项目愈重要,分配的重要性水平就愈低;②被审计项目出现错弊可能性的大小。被审计项目出现错弊的可能性愈大,分配的重要性水平就愈低。

 [2]  下一页

论重要性在审计过程中的运用_审计论文 第十篇

审计中的重要性,是指会计报表国中存在的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改变其决策的错误程度。如果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误能够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改变其原来的决策,这种错误即为重要错误。

重要性概念对审计工作有重要影响,它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在审计的准备阶段,审计人员要对重要性进行界定,作出初步判断,并将重要性价值分配于各个项目,以此作为各个项目允许出现差错的最高额度;在审计的实施阶段,审计人员根据在准备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标准,评价所发现的问题是否重要,以此确定是否要作进一步的审查,并作相应的记录;在审计的终结阶段,审计人员要根据重要性标准,对在实施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价,以此确定发表何种审计意见。由此可见,合理界定和正确运用重要性标准,对做好审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对重要性作出初步判断

对重要性作出初步判断,就是对会计报表中允许出现的错误作出上限规定,对于超过上限规定的错误,即认为是重要错误,不能接受。由于会计报表的读者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对重要性的初步判断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国外,各国权威部门或审计准则也未对重要性作统一规定。一般来说,在实际工作中对重要性作初步判断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企业规模。企业规模的大小对重要性的判断有重要影响。同样数额的错误,对小企业来说可能很重要,但对大企业来说就可能不重要。在审计实务中,纯粹从金额上对重要性进行规定是不行的,还必须考虑错误的相对数,只有把绝对数与相对数结合起来,对重要性作出判断才有意义。一般来说,规模大的企业,重要性的绝对数较大,相对数较小;规模小的企业,重要性的绝对数较小,相对数较大。

2.项目内容。项目内容对重要性同样有重要影响。因为不同的项目内容,其数额大小不同。此外, 不同的项目审计成本不同,错误可能性也不同,等等。因此,对不同的项目,就有不同的重要性标准。根据国外的经验,一般认为,资产负债表和收入项目重要性标准为1%~5%,5%以上的错误为重要错误,1%以下的为不重要错误,介于1%至5%之间的,依赖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如较大企业可用较小的百分比;损益表项目(除收入外)重要性标准为5%~10%,10%以上的为重要错误, 5%以下的为不重要错误,介于5%至10%之间的依赖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但以上只是参考数值,实际运用仍然可有较大的差异。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可以对不同的项目作出不同的重要性判断,并用不同的重要性标准来评价不同项目的错误,但如果某项错误涉及不同的项目,还是应该采用同一的、这些项目中最小的重要性标准来评价该项错误。例如,审计人员初步判断流动资产重要性标准为15万元,即15万元以上的错误均属重要错误;利润重要性标准为10万元,即10万元以上的错误均为重要错误。假定审计人员在审查中发现了一项虚增流动资产12万元导致利润虚减12万元的错误,则该项错误即为重要错误,因为12万元超过了对利润项目规定的10万元的重要性标准。而如果该项虚增流动资产12万元的错误是由于虚减了长期资产12万元引起的,由于这种资产分类错误对利润项目无影响,因此不属重要错误,因为没有超过对流动资产规定的15万元的重要性标准。

3.错误性质。判断重要性标准,还要考虑错误性质。如果错误性质严重, 哪怕错误金额较小,也可看作重要错误。例如,存货短缺了1000公斤,价值10000元,如果短缺是由于盘点差错引起的, 则属不重要错误;如果短缺是由于保管人员监守自盗引起的,就属重要错误。因此,可以这样判断:故意的错误比无意的错误重要。因为故意的错误说明管理不善,而管理不善可能隐含着更严重的问题。此外,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错误,也可看作是重要错误。例如,某业务人员未经特定授权而与客户签订了的一项协议,而该协议的签订将使企业承担某些重大的义务,如赔偿损失或借款担保等,如果赔偿或担保损失很可能发生,则该错误也属重要错误。

二、将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分配于各项目

考虑以上因素对重要性作出初步判断以后,审计人员就应将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在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中进行分配。这是因为重要性的初步判断是针对整个会计报表而言的,而会计报表由各个报表项目所组成,每一个项目都可能出现错误,如果不把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分解于各个项目,而用总的重要性标准来评价每个项目出现的错误,势必会容忍每个项目出现较大的错误,而且其汇总错误将会更大。此外,会计报表审计是按每个项目进行的,把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分配于各项目,也有利于各项目的审查。每一个项目分配到的重要性的初步判断数,就是该项目可容忍的最大错误数,也称可容错误。

企业主要的会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由于在记账情况下这两张报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审计人员只需选定其中一张报表分解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在审计实务中,由于资产负债表是审计人员最注重审查的会计报表,而且在资产负债表中分解重要性的初步判断比较容易,因此,审计人员通常将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在资产负债表项目中进行分配。

将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分配于各项目,应考虑以下因素:

1.金额大小。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项目,分配到的重要性初步判断数较大;金额小的项目, 分配到的重要性初步判断数较小。

2.项目可容忍的错误程度。显然,项目可容忍的错误程度越小,分配的重要性初步判断数越小; 项目可容忍的错误程度越大,分配的重要性初步判断数越大。

3.审计成本。审计成本与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和可容错误成反比。重要性的初步判断越大, 即可容错误越大,可以忽略的问题越多,审计成本就越低;重要性的初步判断越小,即可容错误越小,需要深究问题越多,审计成本就越高。因此,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审计成本高的项目,分配的重要性初步判断数(即确定的可容错误)可大些,以适当降低审计成本;审计成本低的项目,分配的重要性初判断数(即确定的可容错误)可相对小些。

下面举例说明重要性的初步判断的报表项目中的分配。

假定审计人员对某企业1996年的会计报表进行审查。 该企业年末资产总额为3000万元, 全年利润总额为500万元。审计人员经过综合,确定对会计报表重要性的初步判断为资产总额的2%,即60万元,利润总额的7%,即35万元。在将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分配到各具体项目时,审计人员还要考虑到以下情况:(1)由于大多数错误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均有影响, 因此要以较低金额的重要性初步判断数作为分配基数, 如本例为35万元。(2)由于报表项目较多,为使分配的重要性初步判断不致过多地集中在个别项目上, 应规定每个项目的可容错误最多不得超过重要性初步判断分配基数一定百分比,如50%。 (3)由于项目的错误有可能高估,也有可能低估,即会互相抵消,而且每个项目的错误不会都达到最高可容错误的程度,因此允许每个项目可容错误合计数超过重要性初步判断分配基数的一定百分比,如80%或100%。但是说明的是, 只是在分配重要性初步判断时,各项目可容错误才可超过重要性初步判断,而在对各项目进行审查后并作最终评价时,各项目可容错误不得超过重要性初步判断,否则就不能接受会计报表。

项  目   余额(万元)  可容错误(万元)  注 释

货币资金  40  1  a

应收账款   956   19  b  

存货  1278   21  b

其他流动资产 65  5  c

固定资产净值   661  6  d

资产合计  3000  -   -

应付账款   230  9  e

应付票据   865  0  a

应付工资  68  5  c

应付利息和股利  94  0  a

其他负债  85  4  c

实收资本  1000  0  a

盈余公积   450  0  a

未分配利润  208  -   f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 3000   70  g

注释:

a:0或很小的可容错误是因为项目不容许出现错误及很容易审查。

B;很大的可容错误是因为项目余额很大,需要广泛审查。但可容错误不能过高,本例存货项目按分配基数的60%计算,即35×60%=21(万元)。

C;按项目余额计算相对较高的可容错误,是因为项目可以很低的成本进行审查,如采用账户也可能查清问题。

D;按项目余额计算相对较低的可容错误,是因为项目余额大多数是土地和厂房,与前期相比没有变动,不需审查。

E:较大的可容错误是因为可能会发生较多的错误。

F:未分配利润未确定可容错误,是因为该项目不是一个的账户,它发生错误均由其他项目错误引起。

G:各项目可容错误合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mianfeilunwen/kuaijishenji/83730.html

《会计教育如何适应WTO的需要_会计论文十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