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一方兴未艾的跨学科研究——新世纪文化变革中的中国体育文化_文史教育论文十篇

2022-04-19

教育论文】导语,眼前阅读的这篇共有28319文字,由谢方小仔细修订,发布到范万文网fwan.cn!双向形容词。指双方互相(进行某种活动)例如:双向贸易∣双向服务一方兴未艾的跨学科研究——新世纪文化变革中的中国体育文化_文史教育论文十篇如若你对这篇文章有更多的感触,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方兴未艾的跨学科研究——新世纪文化变革中的中国体育文化_文史教育论文 第一篇

前 言

当代中国对体育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个大转折的时代,“每当社会发展和社会思想处于大转变的关头,所有的一切思想和学术研究便被转换为文化研究,因为文化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总体性的研究和最基础的研究深度” 。

在世纪之交,全球体育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多元化”的趋势,这里的“一体”指的是诸如奥林匹克运动会之类的全球性体育盛会,“多元”则是每个国家/民族体育各自的特色。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学者们试图从文化学的视角探索体育与文化的关系,更深层次地认识千差万别的体育现象,如体育道德、体育行为、体育风尚、体育精神、体育价值等。这些与体育有关的文化现象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密切,个人的体育价值的实现更是关系到全民健身的有效实施。因而,从文化学的视野运用社会、历史的方法来研究体育既是社会转型的要求,也是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笔者在对体育文化的观察和研究中发现,当前关于中国体育文化的研究已经在许多相关领域中展开了讨论,但是研究者们对于体育文化研究的对象、方法及理论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存在着较多不同的学术观点,不少地方仍处于模糊的边缘状态。更主要的是,对于这一研究的整体现状还缺少较为准确的把握,为了穿过这些纷繁的现象,透视中国的体育文化研究,本文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JFD)中选取1994年以来关于与体育文化相关的研究文章作为量化的文本,在历史回顾与观点的基础上,对中国体育文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在肯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找出当前中国体育文化研究存在的不足,希望能够对我国体育文化研究的发展有所帮助。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已成为一个跨学科、跨地域的交叉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与媒体技术得到巨大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已然显现。在这一背景之下,文化的发展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认识到本民族的文化对于自身繁衍生息的重大意义。许多学者断定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演变为“文化力的竞争” 。

第一节 文化学研究与中国体育学研究的对接

中国正处于历时性转折的重要时刻,社会文化也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这一宏观的社会语境对各个社会学科的文化理论与研究实践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作为文理兼容的一个研究领域,体育学自然面临着如何应对当代文化变革的新课题。本节试图从文化及文化研究的态势入手,文化学与体育学对接即体育文化研究的学科背景。

一、我们该如何理解“文化”

至于“文化”的概念,至今仍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难题。在著名的泰勒定义 之后,众多不同的文化定义相继提出,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200多种。

中国古籍中的“文化”一词最早见于《周礼》“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刘向的《说苑》中也有“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的话,主要指文治教化,与“武功”相对应。在西方,“文化”一词主要源自拉丁语的“Cultura”,意思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的,通过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出来的事物” 。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概念肇始于文艺复兴时期,康德、席勒和黑格尔都各自从道德、美学及哲学领域对文化进行过理性的思索,但关于真正明确的“文化”定义,所有的研究者都会不约而同的引用19世纪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B•Taylor)的提法:“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其实,泰勒定义是一种狭义的文化定义,它侧重于将文化定义在上层建筑的范畴之类。而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所说的:“文化者,人类心能锁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则是对中国学术界中影响较大的“大文化”即广义的文化定义。

泰勒与梁启超的定义分别从描述与归纳两个角度对文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细想一下,文化其实无所不包,只要是与“人”相关的事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可以划归文化的范畴。这里,我们可以借用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张岱年的一段话进行简明的阐释:“文化或文明,是人类努力创造的结果之总和。由自然的演化而有人类,人类与自然之间却又存在矛盾。人类为了维持和提高其生活,必与自然斗争。在这斗争过程中,便逐渐创造了文化。斗争必由劳动,且必由集体的劳动,斗争的结果便改造了自然,同时亦改变了人类自身。”

本文倾向于赞同《中国文化概论••绪论》中的定义:“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换言之,“自然的人化”即文化。

二、体育学研究与文化学研究相互对接的学科背景

在知识经济的现代发展中,具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华文化恰恰是我国最为丰富和独特的资源之一,日渐融入世界文化格局的中国文化也处在转折的历史关口。总结、概括、研究当前的文化转型,对于未来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与学科意义。随着学术界对文化资源的配置与盘活问题的深入探讨,中国的文化研究也相应地呈现出以下态势:

一方面,文化研究逐渐发展为跨学科的研究,许多边缘学科应运而生。以往的人文社会科学受到西方近代学科分类的影响,分工分科过细,各学科之间壁垒森严;文化研究要求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固有界限,甚至打破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界限,进行综合研究、交叉研究和比较研究,这既是文化研究本身的需要,也为学术语言的丰富开辟了道路。

另一方面,文化研究也在努力改变先前的纯理论化、思辩化的研究,追求实证化、社会化乃至量化的方式,突破学理层面的反复论争,将自然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引入社会科学。

上述态势影响着众多学科的研究格局与研究实践,体育学自然也在其中。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体育科学偏重于运用生物科学理论(主要是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和教育学理论来研究体育运动。前者属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后者虽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围,但视角过于狭窄和单一。把现代体育仅仅视为一种教育现象,已经落后于时代和体育运动的现实,无法深刻全面的对种种现象和相关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

随着体育运动与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体育科学积极的引入社会科学的各学科理论,从过去仅仅从生物学、教育学研究体育,发展为运用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学、传播学等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体育运动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综合研究,体育科学也发展成为多学科的知识体系。

第二节 中国体育文化研究的流变历程

一、文化研究的引入是中国体育学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多种文化结构可以并存,并且是被社会行动者不均匀地进行社会性分配和重组的”。 体育的发展也要同社会大文化的发展相一致。

1. 体育理论研究关注体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如上文所说,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体育理论界突破了原有的“体育理论”(包括体育的目的、任务、制度、手段以及体育锻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组织和方法等)框架,把体育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社会语境中,拓宽了研究视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凸显,与体育有关的文化现象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个人的体育价值关系到全民健身是否有效实施。因而,体育越来越倾向于对体育与社会环境之间双向关系的研究,特别重视从文化学的视角探索体育与文化的关系,如体育道德、体育行为、体育风尚、体育精神、体育价值等。研究体育文化不仅是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之一。

2.“文化热”潮流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出现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伴随着经济、改革的要求,思想文化领域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关于文化讨论的大热潮,当时即被称为“文化热”。许多类型的文化研究也随之伴生,兴盛一时,例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这一时期的文化研究并不限于精英文化的范围,而是扩展到大众文化领域,“文化”一词也不再是少数精英学者们的专利。我国的体育文化研究便在这股热潮的具体体现之一。

3. 全球化趋势要求中国体育研究与世界体育研究的接轨

早在二十世纪中叶,对于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体育与文化社会的关系的问题,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学者就取得了一定成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体

新世纪法国的跨学科研究_行政论文 第二篇

 一、法国强力支持跨学科研究

法国的跨学科研究由来已久,但真正得到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形成制度化、规模化和职业化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

1993年,第一个由法国研究部资助的国家级跨学科研究规划问世,确定生命科学、信息与传播学、环境科学、社会动力学、材料与技术和天文学六大学科为法国跨世纪跨学科研究的重点学科领域,同时批准了数十个课题项目。这些课题项目是、科研、教育机构和企业根据现实问题、社会需求和科学自身发展需要设立的,一般每隔一两年调整一次,每四五年彻底更新一次。

1993年以来,法国连续3次将跨学科研究列入国家科研规划,并作为国家科研发展战略的重点。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重新修订了跨学科研究发展战略,大幅度提高了重点学科领域的科研经费。

新世纪初颁布的《20xx年法国研究与发展预算》(注:Le  projet  du  budget  civil  de  recherche  et  développment(BCRD)pour  20xx,www.recherche.gouv.fr/dis  cours/20xx/budget/bcrd.pdf.)继续将生命科学、宇宙科学、信息科学与环境科学列为国家重点投资的学科领域。

生命科学成为的重点投资对象 20xx年的法国研究与发展预算总计90.36亿欧元(592.72亿法郎),比20xx年提高了2.9%。其中生命科学预算高居榜首,达到22.37亿欧元(146.73亿法郎),占总预算的近1/4(24.8%)。

环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特别关注

紧随生命科学之后的是对环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20xx年,该问题的研究预算首次跃居第二位,达到14.448亿欧元(94.78亿法郎),比上一年提高了3.3%,占总预算的16%。

空间研究优势不减 20xx年,法国研究部仍将空间开发与研究列为重点投资对象,把经费预算提高到14.286亿欧元(93.71亿法郎),约占法国研究与发展预算的15.8%。

信息科学的研究经费仍保持增长势头 20xx年,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经费预算的增幅最大,提高了15.7%。20xx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也提高了7个百分点,即增加了5470万欧元(3.59亿法郎),总经费超过了54亿法郎。

新增经费主要投向三个方面:(1)支持建立计算机集成系统;(2)法国技术、教育与研究电信网从第二代升级到第三代,实现国家和私人研究机构与大学的联网,提高上网速度和服务质量,使用户能便捷上网;(3)20xx年,法国研究部向“信息资源与数据全球化”项目投资1500万法郎,与合作建立“数字大学”,发展远程高等教育。

二、新世纪的跨学科研究课题规划

鉴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为“法国科研中心”)在法国的跨学科研究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承担了大部分国家级跨学科课题项目,是落实法国制定的全国科研规划的主要科研机构(在生命科学科研规划方面承担了28.9%的课题项目,在环境科研规划方面承担了28.5%的课题项目),本文重点介绍该机构在新世纪的跨学科研究和课题规划情况。通过对该机构的介绍,管中窥豹,以了解全法国的跨学科研究状况。

1997~2000年,由法国“跨学科研究指导与协调办公室”确定并负责领导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有5个:生命及其核心问题、环境、社会发展动力、电信与认知和材料与技术。这5个领域共设立16项重点课题,其中半数课题项目已于2000年第三季度结项。(注:www.cnrs.fr/SHS/programmation/scientifique.htm.)

2000年5月16日,法国科研中心公布了《2000~20xx年跨学科研究规划》。该规划与上一个跨学科研究规划的主框架基本相同,仍然围绕着5个学科领域,只是把“社会发展动力”换成了“物质”,同时又新增了7项课题:带脱氧核糖核酸的蚤(Puces  à  AND),生物信息学,分子与治疗对象,环境与过去的气候:历史与演变,人类、言语和语言的起源,单个的纳米物体和天体粒子。(注:Programmes  du  CNRS:sept  nouveaux  programmes  pour  2000~20xx,CNRS-Info,n°386,septembre  2000.)

据法国科研中心科学委员会(20xx年3月22日)和机构行政管理委员会(20xx年3月29日)透露,20xx年法国科研中心对课题规划再次进行了调整,新增了9项新的课题:生物链的活力与反应性,蛋白质学与蛋白质工程学,小动物拍摄技术,生物医学、健康与社会,信息社会,认知与信息处理,机器人技术与人造实体,非常环境的地理微生物学,生物技术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注:Programme  du  CNRS:neuf  nouveaux  programmes pour  20xx,CNRS-Info,n°396,septembre  20xx,www.cnrs.fr/SHS/Pinfo/info.htm.)

20xx年,为使各传统学科的边缘产生出更多的新学科,为应对科技、社会和经济的挑战和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法国科研中心根据法国新的科技政策方针和《20xx年法国研究与技术发展预算》,在仍然坚持五大学科领域的基础上,对20xx年的课题规划进行了又一次的调整和更新,使课题项目达到了17个。(注:Programmes  du  CNRS:sept  nouveaux  programmes  pour  2000~20xx,CNRS-Info,n°386,septembre  2000,www.cnrs.fr/Cnrspresse/n386/pdf/n386osl.pdf.)其中生命及其核心问题方面有8个,信息与认知方面有3个,环境与能源方面有3个,材料与纳米技术方面有2个,物质方面有1个。

从以上调整中我们可以发现,2000~20xx年的跨学科课题规划与1997~2000年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增减了不少课题项目。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技术科学成为研究热点 新技术层出不穷,科学工作者不断挑战技术极限和利用尖端技术支持商品生产和服务。在新世纪的跨学科课题规划中,我们发现技术科学的研究领域明显拓宽,有关生物技术、环境技术、信息和电子技术、化学与物理学工程和材料技术(纳米技术)的课题多得令人眼花缭乱。

认知科学成为前沿学科 认知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从1997~1999年的课题规划中,我们发现,当时科研人员只是从理论上单纯地研究认知科学,但进入新世纪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认知科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前景变得异常广阔,开辟出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计算机视觉领域、脑认知成像领域、视感知觉领域、语言学领域、推理等高层次认知过程领域、认知神经科学等。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法国把“认知与信息处理”、“机器人技术与人造实体”提上了跨学科研究日程。

环境与能源始终是焦点问题 在1997~1999年的课题规划中,有关环境的课题只有“环境、生命与社会”,2000~20xx年的课题规划不仅重新调整了研究的重点,而且扩展了研究的范围,新增两项课题。新课题的最大特点是环境研究与生物技术挂钩,与历史上的气候联系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导致环境变化的因素。

生命科学研究异常火爆 新世纪的课题规划表明,生命科学引起法国科学界的高度重视,课题项目由1997~1999年的3个猛增到目前的8个,成为法国跨学科研究中最为火爆的一个学科领域。新世纪的生命科学不仅研究对象比过去显著增加,而且研究的问题更加贴近时代、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三、人文社会科学大显身手的三大跨学科研究领域

关于跨学科研究重点涉足的学科领域上文已作了介绍,下面探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结合最紧密、相互渗透最多、交叉范围最广和交互作用最明显,同时也是法国科研中心人文与社会科学部在其中发挥作用最突出的三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它们是生命科学、信息与认知科学、环境科学。

1.生命及其核心问题

语言折射社会发展的轨迹。语言的发展与种族的扩增和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一种对应关系?生物医学的发展对人的健康和社会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这三者之间究竟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为了探明这些问题,法国科研中心把“人类、言语和语言的起源”和“生物医学、健康与社会”列为重大科研项目。

(1)人类、言语和语言的起源

语言的起源对于我们来说一直是一个谜。最近几十年,随着遗传学、考古学和语言学数据和文献资料的快速积累,随着分子生物学、人类种群遗传学(génétique  des  populations)、考古学和语言学的相互交叉和渗透,随着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有关人类和人类交际起源的探索取得重大进展,我们终于看到了解开这个“世纪之谜”的曙光。

“人类、言语和语言的起源”是法国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法国科研中心在这项研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这个问题与人文社会科学关系密切,又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法国科研中心将该课题交给人文与社会科学部主持,以便进一步突出人文与社会科学部的作用和促进该部各学科(语言学、生物人类学、古人类学、考古学)与生命科学部各学科(神经学、分子遗传学、种群遗传学)的相互交叉。该项目是人文与社会科学家参加人数最多,也是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项目,它包括语言与基因、语言与考古学或古考古学、语言与思想或大脑、语言与社会群体4个方面。年预算500万法郎,计划于20xx年10月完成。

为了圆满完成这项庞大的课题计划,法国科研中心专门成立了一个课题指导委员会,其成员由各学科的专家构成,其中有种群遗传学家、人类学家、古人类学家、人种遗传学家、遗传学家、语言学家、信息学家和神经学家。他们分别负责指导包括欧洲旧石器时代的人口,语系、形态演变与语言演变之间一致性的评估和语言的起源与考古学等22个子课题项目。(注:www.ohll.ish-lyon.cnrs.fr:591/ohll/pages/les-projets.htm.)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其中5组课题的进展情况

试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语文论文_语文论文 第三篇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它可以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知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能增进教学效率,能提高信息的增殖率,扩大教学规模。在新的世纪里,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心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我们要认真探索一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尝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把学生培养信息时代的“四有新人”。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基本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无疑给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和巨大的冲击力,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技术,要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有关知识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能力。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大量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取代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模式,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进入教学领域,改变了原有的填鸭式满堂灌,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大提高。学生可以自己查找有关资料,与计算机进行即问即答。对能力不同的学生能够因材施教,实行个别化学习。而且通过CAI课件教学,可以通过仿真和模拟所创造的情境进行仿真学习,使学生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形成一种真实感,从而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改变了教育一人讲,学生被动听的单一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个别化学习,可以对提供的问题,练习题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同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将从课堂上的主角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学生成为知识的获得者与建构者,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末来的教学模式将是融入了全球性的个别化学习、自主性学习和集体学习为一体的新型、多样的学习方式。

3、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现代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教科书将被视听教材及各种学习软件所代替,“教材”应改名为“学材”,要教东西指导、形成性练习题的训练,单元测验等都可用这种教学模式。

3、对于“计算机情境虚拟教学模式”的应用

如上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设计情境虚拟教学课件,将夏秋的景物为背景,旁白美女蛇的故事,让学生进入鲁迅笔下的“我”的乐园,接着显示冬天百草园的景致,让学生自己设计出拍雪人和捕鸟的情景场面,这样在情景虚拟中进行了个别化学习,其乐无穷,学生越做越有意思。

4、对于“因特网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

这种应用主要取决于Internet的普及程度,比如大部分家庭上了Internet,那么,老师可在网上答疑,发布信息,或通过BBS与学生进行讨论。电子邮件则提供了非实时的交互,不受时空限制进行交流。现在,不少高等院校,高级中学已建成局域网,对学生来说,可适当鼓励他们上网浏览,学习。老师也可以把作业、辅导、解答等放在网上,让学生下载。或用电子邮件传送作业,解答疑难等。“网上教育”应是末来教育发展极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东主编《现代教育技术》 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8年版。

2、谢幼如 王成伟 柯清超编著《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培训教材》 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电化教育音像出版社联合出版

3、李小林 蒋国珍 李永健《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下册)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20xx年版

关于CD-ROM媒体教材中交互式对话功能的基础性研究及其应用于远程学习的设想_工科论文 第四篇

  论文概要

针对广播,电视教学及函授教学中,存在的教学信息传递的单方向性弱点, 依据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与原则,对CD-ROM教材中的虚拟人机对话学习方式进行论证.在其合理性的基础上, 结合网络通信手段, 提出改善当前远程教学过程中的单方向教学内容传递方式的设想. 并重点探讨通过CD-ROM教材, 向学习者提供教学内容与双方向对话学习方式的可能性.

1. 立论理由及研究目的

当前,中国远程教育的开展依然是以无线电广播, 电视广播及函授的形式为主. 其共同特点是教学内容的单方向非交互式传播. 在很多地方, 为弥补单方向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反馈的不足, 通常采用面授的方式进行面对面教学. 然而, 短暂的面授期间里, 授课占用了大部分时间, 教师无法与学习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及对学习者进行个别指导.

伴随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 在线实时教学, 网上学习等新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远程教育领域. 但是, 由于技术与硬件条件的限制, 对声音, 画像及动态画面的传输, 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远程教育的需要. 而且, 现有因特网的TCP/IP传输方式, 对信息的传输是点对点进行的. 当多数用户同时利用同一服务器的时候, 就很容易出现网上塞车现象. 从而影响课件的下载和及时反馈.

现在, 日本在双向远程教学方面的开展, 也仍然以传统的电视广播为主. E-mail, 网上揭示板, 主页等手段正在广泛地被采用. 但往往只局限于简单通信, 信息检索, 资料登载等功能. 在有些地方, 因特网会议方式被用来实施校际间, 国际间的远程教学交流. 而最具有实用性的是被称为大学间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的SCS( Space Collaboration System ), 可以实现视听觉双向实时交互, 作为日本面向21世纪的远程教育工具, 到目前为止已经联结了116所大学等教育机构, 拥有139个收放站点. 目前正以这种形式在国立大学之间开展共同授课活动. 但是, 其高昂的运营费用令其很难普及, 大范围的应用尚未开展起来.

根据王珠珠教授等五人的考察报告(1999.12), 美国和加拿大的实时交互式远程教育大多数也只局限于小范围, 以小集团人数为对象, 并基本上限于数据与的交互传递, 对于完整的实时双向交互式远程教学尚无非常成功的经验, 远程教学的开展依然以电视广播为主. 正在开发应用的远程教学手段多为非实时, 非对称方式, WEB, E-mail的应用非常广泛. 另外, 在美国和加拿大, 远程教学软件的建设很受学者们的重视.

可以认为, 现在远程教学中的学习者大多数还只能相对被动地接受单方面广播电视授课, 处于学习资源匮乏的环境中, 为此, 建立双向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以多种方式, 多层次提高远程教学服务, 确保教育信息的传递, 将是目前远程教育所面临的一个课题. 多种媒体综合运用, 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双向对话式教学, 并配合E-mail等已成熟的通信手段, 来实现在线与非在线相结合的远程教学. 笔者认为无论是从经济角度, 还是从实用性上都是非常值得研究与探讨的. 尤其, 对于卫星通讯及网络事业进展迟缓的边远地区或发展中国家,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是行之有效的.

基于上述的现实状况与考虑, 本研究的目的是, 为推广应用CD-ROM教材与学习者之间可能的交互式对话学习方式, 对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方式的基本构成进行剖析, 以便验证CD-ROM教材中的对话学习方式能够实现双向交互式教学. 并探讨现有CD-ROM教材的设计与制作, 用以改善远程教学中的双方向交互式学习环境.

2. CD-ROM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与实现双向对话学习方式的工具用于远程学习

近年,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飞速普及, CD-ROM渐渐成为一种最为常用的多媒体. 由于其具有容量大, 价格便宜, 制作简便, 适于长期反复使用等特点, 选用CD-ROM作为教材载体可以提供大量的教学内容, 尤其对大数据量视听觉信息的传递非常有利.

在2000年APEID研讨会上王一兵教授曾指出, 学习软件包在远程教师学习与培训及其相关领域中具有相当大的实用性. 欧美等国家的教育研究机构正在为发展中国家的教师培训开发, 制作学习软件包.

丁兴富博士在2000.4<<中国电化教育>>中阐述远程学习的概念时, 曾提出基于教学信息资源的远程学习.

中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有关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第6部中提出, 为满足利用计算机学习, 开发, 改善多媒体教材的交互功能, 建设交互式教学环境. 电教馆的2000年工作计划中, 更将开发提供便于学习者自学的多媒体教材作为工作重点.

将上述几方面结合起来考虑, 将教学信息, 内容及方法以软件包的形式记录于CD-ROM并传送给学习者, 可用于开展基于CD-ROM教材资源的远程学习, 对当前远程教育的开展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CD-ROM教材与个人计算机所构成的教学系统与传统教学的不同体现在, CD-ROM教材将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服务送到学习者身边, 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学习者必须到学校去接受知识与教育的大量人员移动方式, 从这个角度看,CD-ROM教材与在线学习具有相似点.

现在, 电子游戏已经极大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无论是少年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常常被电子游戏中的虚拟空间所吸引. 虚拟空间, 虚拟现实已经对人们的认识方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而合理地利用虚拟技术, 虚拟情境来支援远程教育, 将是很有意义的. 在CD-ROM教材中采用虚拟技术,制造假想现实, 可以使人机之间的信息交互变得更加自如与逼真.

CD-ROM教材的利用, 还可以打破传统学科教学中一位教师面对多名学习者的固定教学形式, 令学习者有充分的自由与选择, 学习者与教材的制作者(教师)之间没有明确的固定关系, 即教师可以为很多未谋面的学习者提供教学服务的同时, 而每一位学习者也可得到多位教师的指导. 这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所提倡的以学习者为中心, 将教师视为教育资源的思想. 另外, 通过CD-ROM教材的传播与应用, 教师之间的优秀教学方法, 经验也可得到交流与推广.

当然基于CD-ROM教材的远程学习是处在一种虚拟环境中进行的. 鉴于其局限性目前还只能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因此, 必须适当地加以通讯等其他手段来建立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沟通渠道, 从而对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监督与校正.

3. CD-ROM教材的制作中继承了CAI的设计思想, 采用了先进的双向交流技术

在因某种原因教师不能对学习者进行直接指导的时候, CAI经常被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被用于学习者的自学,复习等. colspan="2" align='right' class="Article_tdbgall">

高考改革:历史与现实的思考_文史教育论文 第五篇

  创建于1952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统一考试制度(以下简称“统一高考”),是我国一项独具特色的教育考试制度。自建制以来,统一高考虽经历了的劫难和社会各界不时的诘问与非议,但仍因其公平、高效等优点,得以沿用至今。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和高等学校办学自的不断扩大,以及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日益多样化,高考制度在考试形式与考试科目上相应地进行了多样化的改革尝试。与此同时,在考试内容特别是命题上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改革。由于高考制度影响重大,加之采行了50年之久,利弊都十分明显,使高考改革这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也不时陷入“为改革而改革”的被动境地。因此,很有必要理清改革的思路,把握好改革的方向,以助益于高考制度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从形式与内容两个角度谈谈高考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统一高考的建立——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的创举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后,伴随着欧风美雨的强劲东来,中国各地纷纷创立新式学堂。与此同时,西方大学自主招考的办法也被直接搬入中国的新式大学中,并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不过,时期也曾短期采行过统一招生的办法。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结构性教育失业问题逐渐显现,需要对高校招生进行宏观调控。1937年,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三所国立大学试行联合招生。1938年,规定国立大学实行统一招考(上海各院校除外)。到1940年,实行统一招考的学校范围又扩大到公立院校。私立学校和公私立专科学校仍实行自主招生。(P674-676)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战事严峻,统一招考办法实行仅三年便被迫中断。此次统一招考是我国自1905年以来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有效地控制了高校科、系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高校招生的区域公平,同时加强了中等和高等教育的衔接,提高了高校新生质量。

1949年,为执行“暂维现状,立即开学”的方针,保证教育上的衔接与过渡,除北大、清华等少数几所高校实行非实质性的联合招生(为减轻在外地招生的工作量以及为外地考生提供方便,委托外地高校代为招考,但命题、阅卷、录取均由本校负责)[2]外,当年全国绝大多数高校仍沿旧制,实行单独招生考试,招生的计划、条件和办法都由各校自行决定。

由于各校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高低有别,单独招考造成许多高校招生不足额和新生报到率低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方便考生与考,更为了克服建国之初教育工作的混乱状态,使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纳入国家计划轨道,1950年5月26日,发布了新中国第一份高校招生考试文件《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要求各大行政区“根据该地区的情况,分别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局部高等学校联合或统一招生”。如统一招生有困难,各大行政区可“在符合本规定之基本精神范围内,允许各校自行招生”[3]。这项规定的主要意图是促进高等学校招生的统一性和规范化。但由于单独招考操作上的惯性,该年度的招考方式仍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既有校际的联合,又有大区的统一,还有学校的单独招生,体现了过渡时期招生形式的复杂多样性和政策的不稳定性。但总的看来,1950年度的招生考试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大部分学校一次招生即招满足额。

1951年,要求,高校招生继续沿用前一年度的办法,而且统一招生要在单独招生之前举行。[4]在这一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1951年统一招生的规模迅速扩大。据笔者粗略统计,全国214所高校中参加统一招考的学校达149所,比例高达69.6%,在前一年度36%的基础上翻了将近一番。[5](P254-265)当然,该年度的统一招生在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各大行政区的生源不平衡,又没有作必要的跨区调剂,导致生源较少的东北、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招生不足额。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统一考试初始阶段经验缺乏的原因,也有当时各大行政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在总结前两年大区联合或统一招生经验的基础上,1952年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批准外,其余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采取统一领导与分省、市、自治区办理相结合的招生办法。[6](P802)至此,统一高考制度基本形成。

应该说,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决非一日之功,而是从时期和建国后三年过渡时期的统一或联合招考办法一步步发展而来。但1952年的统一招考和以往的招考办法相比有很大不同,它在招生名额、报考条件、考试内容、命题、阅卷、录取及调配等各环节,都由国家明确做出并严格执行统一性规定。因此,可以说,1952年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近现代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一次量变积累后质的飞跃。

从外部因素看,社会、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是统一高考建制的重要契机。1952年7月21日,颁发了《关于实现一九五二年培养国家建设干部计划的指示》,强调指出,各地高等学校严格实行统一招生,是实现这一干部培养计划的关键。[7]同年,还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各条战线都急需大量高级专门人才。1951-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院系调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为使调整后的各类院校能招收到合格足额的新生,巩固这次全国范围高等教育重新布局的成果,亟需加强高等学校招生的计划性。而过去的经验证明,只有统一招考才能较好地解决各高等学校招生的失衡问题。此外,数千年的集权制统治所带来的统一观念,以及存在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所积淀的文化上的“统一考试”基因,也为广大国民接受和认同统一考试制度,奠定了潜在而深厚的心理和文化基础。[8]

从内部因素看,统一高考则是大规模考试自身发展规律的产物。首先,作为一种大规模考试,追求效益是最为现实的考虑。由国家主持的统一考试,无论在经济效益上,抑或在考试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上,都比各校单独招考更高。实践证明,1952年的统一招生制度,不仅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考生提供了经济便利的投考条件,而且解决了以前各校普遍存在的招生不足额问题。同时,充足的生源和科学的考试办法也保证了新生的质量,新生水平高低不齐的现象也得到很大的改观。其次,追求公平是大规模考试的题中之要义。以考试成绩而不是以金钱、权力为录取标准,才能保证大规模考试的健康发展。统一考试正是从制度上排除了考试之外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了考试的公平与健康发展,使全体国民享有平等参与接受高等教育的竞争机会。因此,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是考试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以上表明,1952年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需要与考试自身发展规律相结合的产物。它开创了高校招考制度的新,对于当时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平衡各地教育水平、改善教育布局、提高教育质量,以及实现国民教育机会均等,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它为当代考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推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二、多样化——统一高考的补偏救弊之策

已实行了5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对于促进我国人才的成长和推动全民族文化发展可谓“功德无量”。多数人对高考的巨大功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高考为高等学校选拔了数以千万计的优秀新生,为我国的高教事业发展、经济建设及社会文明进步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如1997年11月的《日报》在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征文的综述中所说,“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9]然而,由于统一高考存在重才轻德、压抑考生个性和求异思维、缺乏特色和灵活性等固有的缺陷,随着高考历史的向后推移以及高等教育规模和高校办学自的扩大,这些缺陷已经而且将会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各界一直激愤地抨击“片面追求升学率”,并对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群起而攻之。个别学者提出要“废除全国统一高考体制”[10]。更有学者认为,统一高考制度“泯灭人一生中最有创造性年华的发展,让富有想象力的学生沉湎于死记硬背和冗长繁琐的揣摩求证之中”,其影响与科举制使强盛的中华民族日益衰落的后果并无二致,因此,废除统考制,就是要避免战争的历史悲剧重演。[11]那么,统一高考制度存在的基础是否已不复存在?换言之,统一高考是否已完成历史使命,应该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又该何去何从?

辩证地看,统一高考制度的最大优点和最根本问题均出在“统”字上。历史告诉我们,在各种选拔人才的途径中,考试作为一种崇高的、具有可信性的正义程序的执行过程,最为公平和有效;而大规模统一考试的公平与效率恰恰又居各种考试形式之首。使人人享有平等参与高等教育竞争的机会,是统一高考制度存在的根基。在中国这样一个讲人情、重关系、看面子的国度,普通百姓追求的首先就是公平。现在许多地方为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再进行文化课的升学考试,依法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为什么家长们却“不领情”?惟因担心取消文化课考试将难以保证录取的透明和公正。就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在高等教育供需矛盾仍比较突出的情况下,确保教育机会公平乃第一要义。可见,统一高考存在的根基并未被动摇。在看待统一高考的利弊时,须知“物盈则亏,法久终弊”的道理。高考固然存在种种弊端,有的甚至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但它的积极作用却是主要的。这也正是高考这一深含公平精神的考试选才方式,在饱受运动的摧残和众多的非议后仍得以长期实行的根本原因。因此,对于统一高考这一适应中国国情与文化的招生制度,在没有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替代办法之前,若置高考积极的社会意义和巨大的历史作用于不顾,轻言

运用多媒体教学,凸出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_英语论文 第六篇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小学英语课堂,正显示它无与伦比的优势。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各种教学资源将得以更有效的应用,有利于创设一个智能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与高度互动、个性化的智能学习环境适应,探索以自我教育为导向,以个性化学习为核心的新的学习模式。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多种情景,沟通英语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英语教学应该为学生设置一个近似真实或虚拟仿真的语言环境,提供给他们充分进行英语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多媒体能将录像、图片、动画、声音、文字等展现出来,使原本陌生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鲜活,以次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

例如:《牛津小学英语》3B  Shopping一课。用多媒体把米老鼠到蓝猫商店“购物”的情境制成动画,播放购物时的录音,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英语。当学生通过操练,建购了语言知识后,再给学生提供几组不同的购物情境,要求学生运用课文对话自由购物Can I help you?I’d like…  ,please. How much is it? … yuan, please. Here you are. 在鼠标的点击之下,一件件商品被买走,通过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了学习英语的欲望,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来。对教学起到了前所未有的辅助作用,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

又如:一位英语教师在教学“I like…”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学生到教师家做客地实况录像Would you like some apples? I like some milk.向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情景,使学生感到真实、亲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达到未学先知的效果。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学习新内容对学生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这样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机会,学习课文时学生都能积极踊跃地发言,情绪高涨。此时此刻,对学生来说,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强烈的内心需要,一种有意义的创造活动,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运用多媒体通过形象化策略,突出了教学重点,化解了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能化抽象为形象,还可创设出丰富多彩、活泼融洽的教学气氛,将难以表达的语言文字通过模仿仿真手段形象地表达出来,让学生积极

比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B How are you?一课,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制作动画课件,把表示人的心情、状态的三个词Fine, Not bad , Not so good , 与各种卡通人物结合起来,给不同的人物配以不同的面部表情、动作,加以不同的声音并打出单词。在这样的环境下,抽象的次变的具体了,形象了,减轻了学生的认知难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新授clock, pencil-box, cup等词时,运用多媒体点击一下,屏幕上就出现了一个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画面:小闹钟摇摇摆摆地走上台说道I’m a clock. tick-tock tick-tock.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住了。这时,教师就趁机教学What’s this? It’s a clock..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不仅掌握单词拼读,理解了词义,还掌握了What’s this? It’s…的句型。通过多媒体教学,学习由抽象到具体,由枯燥到形象直观,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听说水平。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英语活动情景,激趣,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多媒体能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成具体的视听形象,激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多角度轻松舒畅地接受内容,并使其记忆长久。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往往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只注重句型的学习,包括它的具体应用。因而,不少学生能从原型例子和教材联系中获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遇到不同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而通过计算机,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性学习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迁移,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交际能力。

比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Can I help you?” 时,我通过计算机设计了几个情景:(1)一个学生帮助一位老爷爷过马路。(2)小猴子到小猪的水果店去买香蕉。(3)一位外国游客到香格里拉饭店登记住宿。学生在这些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中边看边说,不仅熟悉了“Can I help you?”而且知道使用这句话的具体环境(什么时候说),它所表达的意思(怎么说),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句子的用法。基于情景的教学中,学生既要考虑所处的场合,又要使所表达的内容前后连贯,也就是要把符合环境要求的一些句子组织在上下连贯、前后呼应的语篇中。在学习“Can I help you?”句型时根据前面设计的情景,我们可采用对话的形式,使学生自动联想以前学过的知识,如“Thank you.” 和“You are welcome./My pleasure.”等句型和单词,用到现在情景对话中。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新知识,还复习了原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知识整合、灵活运用的能力。我们还可以将基于相同主题的学生现场表演与计算机虚拟环境相结合,让学生动起来、唱起来。使课堂成为真实的语言交际的“社会性”场所。调动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他们投入自然、自由的语言交际氛围,是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学习要求,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

在多媒体环境下,由于呈现了大量的信息,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学到不同的内容,对同一个主题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交流和沟通,协商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创造性地组织和教练信息,共同完成一个主题。如:在完成主题为 Go to Hangzhou Zoo时。根据多媒体软件创设的情景,每个小组成员扮演一个或两个角色,互相帮助,最后通过小组的协同合作完成情景对话,共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通过协作学习,使学生有更多参与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良好品质和协作精神,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都有所提高。

又如,学完颜色词后,我们做成一个教学网页,把Listen and colour,Listen and circle,Listen and number, Match, Answer the questions等几类习题做成衔接,学生可自由地按各自的需要充分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完全依照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选定。这种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教多的发展可能性,体现了新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理念。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广阔的空间

实行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放一段录象,教师讲解其主要含义后,让学生自己想象着进行表演,这样学生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他们的创新意识随之得到提高。

运用多媒体这一新型教学手段将会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解决传统教学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能更有效地把抽象、静态的知识形象化,动态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地为新的英语课程实施提供支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注:获武进区现代教育技术论文三等奖

谈谈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语文论文_语文论文 第七篇

谈谈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青海 省平安县古城乡学区 王占福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语文能力的大小可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甚至以后的工作。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奠基工程,相应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素质,下面就笔者的工作实际谈主要的几方面。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要有高尚的情操。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课文内容大部分是向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典范,如革命先烈勇于探求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故事,仁人志士勇于献身民族的解放、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还有许多艰苦朴素、勤学苦练、诚实勇敢、助人为乐等德育内容,如果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浏览,在讲课过程不能感染学生,达不到动之以情的教育效果。

作为语文教师要对、社会事事关心,关注国际国内风云变换的世态,敢于揭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见义勇为,见不义敢说敢斗,身教言传,以自己的行动感动学生。

教师在讲有关思想性强的课文时,摸其声,拟其状,关键处声泪齐下,痛骂喜兴,表于言状,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语文教师要有相当的文史知识和文学修养。

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散文、小说、议论、童话等各种体裁都有,如果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史知识,就很难把课讲好。

语文教学的目的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二是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接触,潜移默化的教师身上受到影响,有时不知不觉中从教师身上受到的影响效果强烈而持久,可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许多大作家都提到过他们的启 蒙 老师。

当一个教师的宿舍里有几橱书,他常常在读书写作,他的文章常见诸报端,可想而知,学生对这个教师有几分敬意,无形中学生自觉模仿教师的行动。

小学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喜欢写作,不断地有新作从报刊电台发表出来,如果教师写不出东西,怎能教学生写出好文章呢?这方面山区优秀教师刘让贤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的文章经常登报,并编纂出书,由他指导学生写出的作文在省内外报刊中登载。激发了山区学生的作文兴趣。

三、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知识,还要有比较丰厚的自然科学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甚至还必须了解一点高新科学技术,因为所有这些都会在教学中用到。例如:《黄河像》、〈琥珀〉有考古、生物学知识,〈凡卡〉要有旧俄时代的历史知识,〈冬眠〉有动物知识等,还有生理卫生、天文地理、民族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所有这些仅靠语文知识是讲不透的。

四、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吹拉弹唱,能书能画的教师容易得到学生的喜欢。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尤其重要的是书法,老师的“三笔”字写得好,学生的自然就好,教师的宿舍是研究室,文学名著、文房“四宝”、名家书画、名词名言贴满墙壁,都会显出小学语文教师的独特风格。

语文教学可说是集德、智、体、美、劳、五育于一炉,这就要求执教者有一专多能的过硬本领,对于一个仅有语文知识的教师来说,是不能胜任的,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多才多能,一专多长,具备多方面的涵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语文论文_语文论文 第八篇

   还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

      ---谈新时期抓好德育实效性

   厦门市同安区下墩小学    纪荣华

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的两大重点。所谓德育,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内涵广泛。包括:爱国主义、和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法制、纪律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教育。德育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德育内容内化成青少年的自觉行动,从而来指导青少年的日常行为,完成学校教书育人的任务,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形态巨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是非观念,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等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这些都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换句话说,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再也不能墨守成规,必须还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

党在20xx年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上,通过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中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教育,加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被再次突出。

以往,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学校展现给学生的是一个的世界,或者说是一个经过滤的世界,这与现实世界同时存在假丑恶有很大的落差,让学生造成严重的困惑,或者说造成德育的实效性差。

所谓德育的实效性,是指德育工作要见到实际效果,也就是说要按照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通过扎实有效的德育工作,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提高。

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德育教育的国家之一,但德育实效性差是举国上下的共识,所谓差是德育的投入与实际效果不相称,投入的很多,而收获很少。在此,我们可以列举很多例子:学校教育学生要乐于助人,而现实社会以金钱为前提的比比皆是;学校教育学生拾金不昧,而社会上丢失的东西找到的又有多少?更不用说现象日益泛滥;更甚,贪污触目惊心,这以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国家干部是如何如何只为谋利益的美好社会相差甚远,换句话说,现实社会与学校的教育相去甚远。

有人说,学生文化成绩的提高与德育实效性的久远两者,前者更容易做到。其实,两者都能容易做,只要还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

所谓“真实世界”,就是把世界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教育学生,正因为社会还是这样的,才需要我们去改造。这样,通过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来提高实效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此外,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各科文化知识是他们的天职,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可接受性是相对较容易的。而知识的接受又主要集中在学校,集中在课堂。所以每一位任课教师肩上的责任就是如何利用好有限的40分钟时间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完成德育的渗透教育。

笔者常年教语文、思品等功课,对如何利用课堂结合语文、思品教材进行德育渗透特别关注。在语文、思品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整体提高人文素养。它的特点是:教材内容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许多课文渗透着思想情感的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较强的感染作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素质,扩大他们的国际视野,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教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和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例如:名人,音乐,体育,文学,艺术,语言,文明礼貌,友谊,饮食文化,幽默,勇敢,舍己为人等题材能够激发青年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材中的许多鲜活的人或事思想,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现象)进行比较,能够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

以小学语文第10 册《乌塔》为例,具体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还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加强德育的实效性。

本篇课文的中心话题是乌塔 11岁时开始做准备,14岁游历欧洲的故事,是一篇关于培养学生、自主、大胆、心细的文章,具体涉及到安全问题。我们现在的教育,把所谓的安全放在首位,不分青红皂白,让老师学校承担学生的安全责任,严重束缚了学生竞技性的,冒险性的,创造性的,自主性的素质的 发展。

教学时,我精心设计教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感想和体会,大胆指出当今教育存在的种种误区,并适时引入如何正确对待安全与自主的问题。

小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科学观、幸福观等逐步形成的阶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学生经过自我思考,自我总结,参加讨论,获得了关于安全与自主的大量信息,为日后自主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时间从上课铃响的一刻开始,到下课铃响结束,虽然只有40分钟的时间,却包含了大量的德育教育的机会,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每一位老师行动起来,视学生为己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意识到自己将来负有改造这个世界的责任,让每一位学生不带有抵触情绪而自觉接受老师的教育,并形成正确的好的行为习惯。笔者发现,经过长期的教育,学生们是接受老师教育的,是可以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与“红色”教育存在的差异的,也就解决了教育的时效性问题。

课程改革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机会。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念,必然会取得德育工作的新进展,巩固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始终是一个全社会的大课题,要扭转新时期德育工作之薄弱局面,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不但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贤达志士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共同来营造适应青少年成长的大德育环境,给学生以好坏、是非的肯定评价,使社会道德在他们身上迅速内化,转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行为的提高,从而促进中华民族之未来整体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概念引入中的应用_物理论文 第九篇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一节物理概念课能否成功,引入是关键环节之一,若概念的引入新颖,吸引学生兴趣,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的物理概念教学主要存在平铺直叙,缺乏创新,教学枯燥等缺点。而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以实现教学最优化。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录像、录音、幻灯、课件、新颖器材等)可以使概念教学由抽象变具体,由微观变宏观,由静态变动态,从而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下面就怎样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1、通过计算机课件模拟物理情景引入。

“电流”概念比较抽象,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让本看不见的电流变成动态的画面,加深学生对电流的感观认识,从而为建立电流概念打下基础。再如引入“弹性势能”时,小球碰撞弹簧片的形变不易观察,可用“动画”将其展示出来,学生仔细观察碰撞过程。

2、通过新颖的实验引入。

新颖的实验往往更能吸引学生注意,恰当地将教材中的实验加以发展、变化,可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大气压强”概念引入前,可以做“易拉罐”实验,往空易拉罐中注入少量酒精,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排走罐中空气,然后用橡皮泥将罐口封闭,让易拉罐冷却,学生可以观察到拉罐被压瘪,并发出剧烈响声。该实验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从而引入“大气压强”。 (实验中可以用喷水器往罐身喷水帮助冷却,现象更加明显)。

3、由学生活动引入。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与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是主体性教育的体现,更是学生自我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学生活动引入概念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引入“摩擦力”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将两本书的纸张相互交错夹在一起,学生会发现要使两本书分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从而引入“摩擦力”。

4、由问题讨论引入。

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参与讨论,最终引入物理概念,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如:“铁比棉花重”这句话是否有道理。可能有学生认为有一定的道理,有的认为没有道理,但又说不清理由,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引入“密度”的概念。

5、通过加强学生感官认识引入。

物理实验除了让学生“看”外,还要让学生“听”、“闻”、等加强感官认识。如:引入“响度,音调落色”可以放录音。引入“扩散”概念,可以让学生闻香水。(将香水瓶放在教室墙角,不要喷洒。)

6、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

引入“惯性”概念时,可以播放录像,让学生观察刹车,加速,转弯时乘客的表现,从而引入惯性,贴近生活,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7、通过类比法引入概念。

如:“电压”是学生不易理解的一个概念,而水流与水压学生却很熟悉,通过类比,引入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从而引入“电压”概念,这种处理形象、生动、学生易理解。

总之,物理概念的引入过程,一方面能引起听课学生的注意,明确概念学习的目的,概念用来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而概念引入方式有多种多样,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采用最恰当的引入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资料: 《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物理教学论》 查有梁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

《怎样上好物理概念课》 徐辉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9年第3期。

 

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数学论文_数学论文 第十篇

   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以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学生学会,怎样学,都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之下,稍有不从就要受到教师的指责,这种形式下教育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性,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的研究,深刻体会到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让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相信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学好

我们现在的许多教师,在做着费力而不受学生欢迎的事。有的不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学生学习时的需要,只是按照教师的意愿组织教学,学生处于服从地位,造成了耗时多,情绪低,效果差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教师不相信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要求特别强烈。”我们的教师就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生理、心理、学习发展的需要,以取得教育的主动权。要真正把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求知欲激发出来,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学好,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挖掘学生学习潜力,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有话想对老师说,有事想请老师做,有困难想请老师帮的良好氛围。其次,教师要解放学生,把学生从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体系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解放学生双眼,不要只盯住课本,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解放学生大脑,点燃思维的火花;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解放学生嘴巴,使学生谈天谈地谈真理;解放学生空间,让学生在大自然里寻觅丰富的食粮。再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地讲行鼓励和引导,把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充分地激发出来,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比如鼓励学生采用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采用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采用新颖的思路;独特的思维方式、准确快速的推理;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增强了,将促使他们进一步创新思维,学习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二、主动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自我感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感悟就是自我体验,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进而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生这种自我感悟的能力。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阐述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说明未来教师的身份要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而学生要以学习主人的姿态,使其主动参与操作、讨论、汇报交流、提问、质疑、争论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悟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提高其问题,辨别问题、创新发展的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的再现——整合——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进行着复杂的思维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要激励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它的着力点就是“问题”,没有问题的教学,在学生脑海里不会留下多少痕迹,也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学习过程中没有问题的学生是一个不能思考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思维不活跃,没有创造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从此可以看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们的教学要从传统的只注重动口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即动口,又动手,适时地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把动手活动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

例如,教学“数的认识”,要通过让学生数具体实物的个数建立数的概念;教学分数时,让学生亲手分一分,体验“平均分”的含义;教学“几何初步知识”要通过作图、测量使学生形成表象,让学生感知图形的结构,进而内部特点和规律;应用题教学要让学生参与到题意的理解过程中,让学生画图、模拟测量,广泛收集整理数据,手脑并用,构建解决问题的框架结构,认真数量关系,从而明确解题思路。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思维的能力也提高了。

总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课上真正“活”起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的发挥,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否则,在沉闷的环境中,学生思维就要受到压抑,创新意识很难得到培养。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mianfeilunwen/jiaoyulunwen/85496.html

《一方兴未艾的跨学科研究——新世纪文化变革中的中国体育文化_文史教育论文十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