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万文网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样本合集

2022-08-25

教育论文】导语,大家眼前所欣赏的此篇文章有36963文字共八篇,由朱敏一精心改进后上传!专业,汉语词语,拼音为zhuān yè,释义为主要研究某种学业或从事某种事业。出自《后汉书》。如若你对这篇文章想说点什么,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

教育论文样本合集 篇一

[论文摘要]农村职业教育要适应未来农村社会的发展,就必须积极地进行政策创新。政策创新必须坚持以有利于人的发展为最高目标追求,必须有利于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效能,有利于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政策创新主要包括:建立城乡公共教育资源统筹使用政策,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成本补偿政策,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助学体系,适时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心,实行免费就学、直接升学制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法”等。

[论文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 城乡统筹 成本补偿义务 职业教育 直接升学制度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农村职业教育要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服务效能,有赖于职业教育制度的安排与政策的创新。笔者认为,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未来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即外在需求拉动力;二是农村职业教育自身改革与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以及提升服务效能的需要,即内在改革驱动力;三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农村职业教育满足人的主体价值实现的需要,即主体发展推动力。本文试图依据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创新的环境,探讨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政策的创新需求。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创新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以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为最高追求。从带有色彩的教育普及到侧重农村职业教育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当地服务,再到强调以人为本、以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为重中之重,这样一部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导向发展史,是我们党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针上与时俱进的历史,是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一个历史侧影,更是我们党对教育规律认识和实践深化的历史①。wWW.0519news.CoM笔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性——面向人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必须最能够代表农村大众的利益,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动力应来自农村民众的广泛需求,能够为每个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职业教育,促进他们通过职业技能的掌握实现充分就业和劳动收入的提高,促进个性的发展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性”强调从农村民众的职业教育需求出发,这其中包括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类型、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的“菜单”、教育培训形式、时间安排、学籍管理制度等都要符合农村民众的需求特点,都有利于调动人们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

公平性——人人学习。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公品的特性,是农村公共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说应该是最具公平性的教育类型。但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它是一种昂贵型教育,人们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成本支出更大,因而有可能使当今中国社会收入最低人群的农民止步于学费昂贵的职业教育,遏止他们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需求。因此,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必须为农村民众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公平性”强调的是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会的均等性,使其不至于成为“精英教育”或者歧视性教育的翻版。

普惠性——发展人人。普惠性意味着通过职业教育使每个农村民众都成为受益者。这就是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一方面能够提供给各类人群,尤其是弱势群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条件与机会;另一方面能够使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们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就业,能够改变自身发展的不利处境,能够使广大农村民众跳出“贫困陷阱”,并逐步走上富裕之路。“普惠性”强调受益面以及使每个人都能有所发展。

第二,坚持以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服务效能提高为目标导向。农村职业教育服务效能能否提高,与其发展政策的效用性、适切性密切相关。

区域性——因地制宜。要根据我国农村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性的特点,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性特点,制定具有区域特点的非均衡的发展政策,允许各地在不违背职业教育法规等前提条件下,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有利于本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与法规。反映区域特性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常常是最可行、最有效的政策。

适用性——适宜可行。任何一种政策的都必须基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各地农村职业教育正常运行的条件。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必须是源于实践的需要,而不仅是理论的探讨或者专家的臆想。

前瞻性——适度超前。服务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必须有一定的提前量,这就是要根据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以及对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减少外在因素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干扰,使农村职业教育能够最大程度地平稳运行。具有前瞻性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是最具时代性、最具导向性的政策。

第三,坚持以有利于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为创新动力。

规范性——完善制度。要改变长期以来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与歧视,有必要也有可能从制度层面设立制度门槛:一方面是实行严格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准入制度,即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办学条件必须有严格的准入要求;另一方面要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即只有经过职业教育严格的教育与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有可能进入劳动力市场。这样就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使之成为与普通教育类型不同但是社会地位同等的教育,促进农村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

激励性——创新制度。通过制定激励政策,提高人们就读农村职业教育积极性是一种基本的策略。在这里更重要的是,所制定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一方面要有力度,对农村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真正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要使相关的系列政策制度化,甚至从法律层面进行明确的规定,如实现农村义务职业教育制度、涉农专业免费制度。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创新

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创新,是指基于农村职业教育现实的运行状态,尤其是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环境和任务,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包括制度,以改变农村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实现持续发展,提高服务效能,建立起更有效的农村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的机制。依据未来我国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发展需求特点和可能的趋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制度的安排与创新。

1.建立城乡公共教育资源统筹使用政策,突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向农村有序流动和均衡配置。制定和完善激励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统筹政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政策激励,达成促进城乡的人力、财力、物力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效益最大化。具体来说是要达到这样两个目的:一是激活现存的城乡公共职业教育资源,使其能够发挥作用,而不至于闲置、浪费;二是对于正在运行的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通过有效的整合、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益,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1)要改革职业教育“师资配置制度”,鼓励教师在城乡职业学校有序流动。一是在核定编制时向农村职业学校倾斜,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职业学校需要。二是实施积极的优秀大学生“下乡政策”,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职业学校任教。三是实行城市职业学校新任教师到农村的“新教师服务期”制度。每个应届毕业生必须到农村职业学校或成人学校任教2年以上方可返城任教。四是“职称晋升支教制度”。每位城市职业学校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前必须到农村职业学校或成人学校任教1年以上,方可具备晋升高级职称的资格;凡是申报中学教授职称或者特级教师的都必须有到农村职业学校任教或者管理的经历。(2)要实行城乡职业学校“配对建设制度”,鼓励城市优质、富裕资源向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流动。即每所城市职业学校必须与2所以上农村职业学校或成人学校配对合作办学。凡结对的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其办学过程中缺少的专业师资及仪器设备主要由相关城市职业学校负责解决;城市职业学校也应为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的生产见习、实习、就业等创造条件。(3)要建立城乡“统筹培训制度”,鼓励城乡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与规范运作。这就是要根据区域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中、长期“城乡统筹培训规划”;打破城乡区位分割观念,对培训机构、培训基地进行合理的设点布局;统筹安排区域培训经费,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给予重点扶持;充分考虑区域内部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分布与办学模式的实际差异,扬长避短,让具有不同办学优势和办学特点的培训机构承担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4)要统筹建立城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鼓励资助经费向农村贫困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倾斜。(5)要建立城乡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招生就业市场。通过高效市场体系的建立,提高市场服务效能,促进信息畅通,达到人畅其流,充分就业的目的。

2.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突出受益主体国家和企业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首先,国家应该是农村职业教育成本补偿的最大承担者。一方面,国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农村职业教育不仅提高劳动者的精神文明、文明、生态文明,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素质,而且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村职业教育也是实现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只有国家最有可能通过行政的、法律的途径和手段,以税收等形式集聚社会财富,并进行财富再分配,以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补偿投资的主要措施是:第一,建立强势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各级财政转移规范化、制度化,确保财政对经济薄弱省份以及各省市财政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弱势群体财政转移支付到位,保障有力,使各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建立农村职业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是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成本的必要补偿。第二,可以积极实行职业教育券制度。第三,实施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免费制度。农民教育培训资金应列入各级的财政预算,并确保经费收缴、使用到位;要形成农民教育培训经费随财政收入增加而递增的机制;要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教育补贴制度。即由来支付外来务工人员公共分培训、学习费用,并划入个人账户,由社会教育机构各方参与办学的公共教育模式。

其次,企业应该是农村职业教育成本最直接、最具体的补偿者。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补偿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本。企业对农村职业教育成本的补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向为本企业输送人才的农村职业学校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人才培养费;二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对企业开征职业教育税,原因就是农村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绝大部分都是转移到城乡企业,尤其是城市企业工作,企业在农村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或者很少足额支付相应培养费。根据效率和财政原则,职业教育税的课税对象应指向企业的工资支出,并参照职业教育的经费需求确定合适的税率;课税权主体应为和地方,即它是和地方的共享税。

3.实行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助学政策,突出的主导作用。在全国职业学校的学生中,农村生源占83%,城市困难生源占7%。这些农家子弟之所以选择就读职业学校,更多的可能还是无奈的选择。原因就在于他们属于“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他们中的许多人或是为了取得高中教育文凭,或是为了获得就业技能,而选择了有国家资助的中等职业教育。如果没有国家的资助政策,那么这部分处境不利的人群很可能就会放弃就读职业教育的机会,而过早进入社会。因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村广大弱势群体的资助体系,以帮助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

这一面向农村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就学资助体系应该体现公共财政为主体。一方面,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是国家最高利益,而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国家是农村职业教育最大受益者;另一方面,国家也逐步有能力担当这个资助体系的主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财税收入也是快速增长,国家有能力将这最为集中的财税收入部分用于满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再者,我国区域财力差距很大,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以后,许多地方用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财力极为有限,所以国家理应成为这一资助体系的主体,通过公共财政解决资助经费的主要来源。而且笔者认为,只有国家这个层面能够真正建立起高效的就学资助体系,也只有国家层面建立的资助体系,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在整个资助体系的构建中,国家应起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通过制定适宜的政策,引导省、市根据本地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及财力情况,提供相应的资助经费,建立符合本地情况的地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资助体系;另一方面,对企业及个人的激励政策,鼓励他们为这一公益事业投资或者捐赠。

4.适时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心,突出省、市(地)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经费的责任。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是“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统筹,社会参与”。这就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责任是以县(乡)为主。应该肯定的是这一管理体制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很大,特别是以往以农业税为地方财政主要来源的县区,在取消了农业税以后其财政可谓捉襟见肘,对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在行政经费上各地大多采取包干的办法,分拨到农村职业学校的行政经费有时候连教师的工资都难以保证,因此,“地方为主”的经费管理体制在新的环境下其弊端愈益显露。所以,应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强化省、市(地)级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适时、适度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管理体制的重心,以促进各地农村职业教育逐步实现均衡发展。

笔者认为,省级及教育等有关部门在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中应承担以下主要责任:一是根据本省情况制定有利于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区域性法规和政策;二是负责统筹本省范围内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转移支付经费的筹措与使用,制定相关的使用与管理办法;三是对于农村职业教育弱势专业,如农林类专业办学以及学生就学进行扶持和实施激励政策;四是协调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中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及其他部门的关系。

市(地)级在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中的责任关键是落实和监督国家、省有关政策执行情况;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前提下,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细则,以及制定更具有操作意义和针对性的地方性法规,以使本区域范围内的城乡职业教育得到更好的统筹与发展;对区域内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规划、统筹管理,推进区域职业教育整体发展、均衡发展、一体化发展。

提高管理体制重心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强化省、市级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经费的统筹。这有助于缓解由于县、乡财政困难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投资不足的矛盾,使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有一个基本保障;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缩小区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差距,实现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有助于打破现行教育经费供给机制所造成的地域封锁;有助于解决对农民子弟上学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和歧视问题,使农村职业教育真正面向人人。

5.实行免费就学、直接升学制度,突出农村职业教育公益性和吸引力。第一,免费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明确界定农村职业教育为公品,实施“义务职业教育制度”和“农民免费培训制度”。首先,应将农村职业教育界定为(准)公品。农村职业教育虽然具有其产品成效的个人利益性特点,在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有一定的排他性,但是,农村职业教育更多地表现为国家层面的受益性。通过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普遍开发和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促进义务教育的普及,促进国家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和农村文明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几乎可以忽略农村职业教育效益的个体性,而将农村职业教育界定为纯公品,至少是准公品。另外,将农村职业教育界定为纯公品,离不开我国的国情和农业的基础地位,离不开农业经济新阶段特征,离不开建设农村公共财政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②。其次,我国已经具有将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准)公品对待的环境与条件。“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人人都感到应该实施积极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另外,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社会物质富裕程度来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有条件实施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措施。所以,通过改变资源配置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以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是必要也是积极的措施。

明确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品特性,那么需要我们关注和尽快解决的问题就是:能否将“免费职业教育制度”上升为“农村义务职业教育制度”?能否将“农民培训补贴制度”上升为“农民免费培训制度”?这些制度如能实行,定会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改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状,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第二,直接升学制度——构建升学“立交桥”,实施差异化的考试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这里的一个重点问题是要对现行的职业学校毕业升学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完善,达成“直接升学”的目的,而“完善”应该至少包含四方面的意思:一是要真正形成一个面向职业学校学生的发达的升学制度。这一制度能够为职业学校学生升学创造优良的环境和便捷的通道。升学渠道多元化,既可以对口升学,也可有机会在其他类型的学校继续深造。二是要扩大升学的规模和比例。三是要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要完善现行的对口升学考试制度,通过改革有利于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符合某些既定条件的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可以像普通高中毕业生那样实施面试推荐、保荐升学制度。四是要建立差异化的升学考试制度。这主要是基于两个问题的考虑:其一,“多元智能理论”。职业学校学生较之于普通高中学生在发展类型上可能有差异,因此应通过不同的升学考试制度,为他们的升学创造条件;其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力基础和类型等都有许多不同,因此,应该建立一种基于职业教育特征和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升学考试制度。 6.完善就业准入制度,突出制度执行力。早在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要“在改革教育体制的同时改革有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在此后国家的其他一系列有关发展职业教育的文件及政策中也都反复强调要坚持“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直至20xx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和稳定就业。那么,国家为什么再三强调要坚持这一原则呢?主要原因无非有两大方面,一是这一原则对于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以及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二是表明这一原则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执行,或者是执行效果不理想。然而,导致这一政策执行不理想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这一政策一方面亟待“完善”,即根据执行中存在问题以及根据新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进行修改,另一方面说明对于执行这一政策的监控力度不够,甚至存在没有相应的执法部门和执法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因此,未来要在“完善”这一关键上下工夫,认真研究在哪些方面进行完善;同时,要增强这一政策执行的“刚性”和力度,要有执行的细则,要增强政策法规执行的严肃性、强制性。

对就业准入制度完善的内容而言,一是要根据技术进步和职业变化的要求,对于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四年调整一次。二是要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学历证书反映学生入职的综合素质基础,而职业资格证书是入职的先决条件。三是要强化对新生代劳动力的就业准入管理。新生劳动力凡从事国家和省规定实行的就业准入的职业,实行更严格的就业准入规定,其就业前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职业技术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四是要切实发挥劳动力市场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实施中的作用。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必须向求职者公告国家或各地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用人单位招聘中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资格要求;在各种劳动力市场,对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应要求求职者出示职业资格证书并进行查验,凭证推荐就业。五是要突出制度的执行力和监察力。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和工商等部门应该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加强监督管理。

7.尽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法》,突出地方法规的积极效应。从一定程度上说,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依赖的是“政策倾斜”的路径,然而从长远来看,必须走“法规”和“制度”的路径,这是最有效最稳定的路径依赖。如果有制度的规范与约束,则农村职业教育不会因高等教育发展的“挤压”,或“普高热”,或因城市取向的职业教育政策而波动,甚至倒退。

美国非常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形成了相当健全的农村职业教育法制体系。从1862年起,美国又相继制定了诸如《莫雷尔法案》《史密斯—休斯法案》等,这些法律与政策很好地保证了农村职业教育向着预想的方向发展。2000 年美国联邦了“农村教育成就项目”,以期改善农村学区教育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保障农村教育机会的平等。日本专门制定了《孤岛振兴法》《大雪地带对策特别措施法》等,对国家给予落后地区财政支持作出了规定。韩国制定了如《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农渔民发展特别措施法》等相关法律,要求所有企业和个体农庄无条件地、随时随地接受学生实习、参观及各种学习需求,使之成为合格的农渔民后继者。同时,实行助学奖学金制度、专业职业领域的学位制度、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等,使韩国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生从事农业本行或创办农业企业者逐步增加③。这些国家通过完善有关农村职业教育的法律来保障、规范和促进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对于我国而言,一是要完善现行的《职业教育法》,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定应该更加明确、严密。如要明确规定和地方应是职业教育经费最主要的投入方,明确规定农村职业教育经费占职业教育经费的比例,明确规定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主要由和省级统筹安排或实现财政转移支付,确保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有稳定的来源;明确规定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由与企业和个人分担的比例,以及各级应该分担的比例;明确规定全国农村职业学校生均经费的最低标准,这个标准应该高于普通高中的生均经费标准。二是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制定诸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法》等专项法律,使其针对性更强,法律条款更加细化。三是要鼓励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者“乡规民约”,以提高法规的执行力和效力。地方性法规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往往更显著,其原因就在于因为它具有“地方性”,是更加细化的法规,更具针对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四是要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主体和违法后果。明确规定不履行职业教育义务和违反职教法规定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及相应的后果,应该承担的法律后果应足以使有关各方意识到违法的严重性以及成本的高昂,以提高各利益主体遵法的自觉性。

教育论文样本合集 篇二

论文摘要: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了云南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近年来,云南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办学条件极大改善,职教集团办学格局基本形成。但云南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办学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行业企业的深入合作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等内涵建设方面仍有待大力加强。文章结合云南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实际,提出了云南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近年来,云南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取得较大成绩,但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本课题组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对这些问题进行了。 

云南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云南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从20xx年的11.36万人发展到20xx年的31.19万人,招生规模增加了近两倍,在校生人数从20xx年的32.52万人扩大到20xx年的66.87万人,在校生规模扩大了一倍,云南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规模发展略有不同,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在校生人数增长较快,其中技工学校在校生从20xx年的3.71万人发展到20xx年的9.34万人,职业高中在校生从20xx年的11.81万人发展到20xx年的27.96万人;普通中专学校增长稍显缓慢,这是由于部分中专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成人中专学校学生人数下降较大,因为社会需求逐渐减少。wWw.0519news.cOm 

(二)云南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 

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实施了校舍改扩建工程。从20xx年起,省明确规定,每年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和3000万元的贴息资金用于中等职业教育建设。20xx~20xx年,国债项目投入校舍建设资金7.1亿元,其中资金2.61亿元,其余资金由省、市、县校配套。到20xx年底,曲靖、昆明、玉溪、楚雄、大理、普洱等地区共投入30多亿元,用于职教园区建设和校舍改扩建工程,投入经费都达到历年新高,学校占地面积极大增加。其他地区也在进行职业教育中心建设的规划,并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到20xx年,校舍面积为452.89万m2,生均9.6m2,占地面积为21041亩,生均29.7m2,设施设备也有所增加。 

(三)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行生活补助和免学费政策 

从20xx年开始,云南省所有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每人每年可获得生活补贴1500元,分月发放。从全国来说,主要是农村学生可以获得这种资助,大约占学生的80%。从20xx年起,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实行免学费教育,20xx年始,免学费学生比例逐渐扩大到30%。这项资助政策符合云南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也符合云南职业教育学生主要来源于农村的实际,增加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极大促进了云南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实行“特聘教师”政策,改善专业教师队伍结构 

20xx年,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中等职业学校特聘教师制度。20xx~20xx年,每年由省级财政安排1500万元专款,设立1000个特聘教师岗位,每个岗位每年按15000元标准发放津贴,20xx年设立2000个特聘教师岗位。特聘教师不占学校编制,由中职学校按程序向社会公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生产一线有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这项措施加强了中职学校实践环节教学,缓解了师资数量不足和专业课教师紧缺的问题。但名额仍嫌太少,平均经费不高,操作方式还不太便利,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五)组建职教集团,集团化办学格局基本形成 

在省委、省职教改革精神推动下,各地充分利用现有职教资源,发挥各类学校的优势,组建职教联合办学体,积极与行业、企业联合,建立职业教育集团,推进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效益。到20xx年,全省已经建立起轻工、旅游、工业、冶金矿业、交通、农业、经济管理、艺术、工艺美术、建筑、文艺、林业、国土资源、粮油、水利水电、技工、体育等20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州、红河州、昭通市等地区建立了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10个,云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格局已基本形成。 

制约云南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仍显不足,与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 

在职业教育招生和经费投入上,明显放在普通教育之后的次要地位,招生录取批次靠后,对职业教育的年财政经费投入较之同期的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都要少,且呈逐年下降之势。再加上现实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条件相对较差,职业学校学生继续升学受到一定限制,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仍显不足。 

云南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结构、类型、数量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不很匹配。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缺乏调查预测能力和服务能力;职业教育发展规模、效益、结构、规格及专业等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特别是对本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不够适应。根据云南省教育厅《20xx年云南省各中等职业学校的开办专业目录》,我省职业学校适合新兴产业的专业不多,重复设置的专业很多,如计算机应用专业,几乎每所职业学校都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三分之二的职业学校开办,造成学校较少考虑专业特色、培养条件、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 

(二)专任教师严重不足,“双师型”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 

几年来,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增量不大,而学生规模加倍增长,呈现出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专业教师缺口较大、“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生师比偏高的问题。20xx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师比为29∶1,其中普通中专学校高达31.4∶1;20xx年生师比更高,远远高于规定的18∶1。 

目前,仍有较多教师学历不达标。按要求,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原则上都应是本科学历,国家级重点学校不低于98%,省部级重点学校不低于90%,合格学校不低于85%。而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低于80%,20xx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78.4%。总之,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从数量、学历和专业结构上严重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较难推进,没有调动起行业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还相对封闭,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管理体制、办学模式、运行机制等还没有根本转变,基本沿用计划经济的方式,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和功能释放,职业教育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强,缺少与企业等外部经济社会组织建立起深入合作关系,企业和行业组织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目前主要是在学生实习实训、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校企合作较多,而市场调查、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技术研发和质量评估等方面,企业对职业教育难以介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有效推进。 

(四)面向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当前,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是职业中学。职业中学主要分布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多数学校是从普通中学转化而成,学校专业教师缺乏,与行业企业联系相对较少,而且职业学校的办学环境欠佳,教学与实训设备不足,专业教学质量不高,特别是涉农专业的职业学校发展比较缓慢甚至萎缩。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大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增多,农村地区需要到职业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人越来越多,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但面向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条件欠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不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当前,少数民族学生生源比例还较低。根据调查,20xx~20xx年,云南中等职业教育少数民族的生源比例只从21%增长到23%,发展缓慢,而且与少数民族占总人口三分之一的比例相差较远,需要多方面发展面向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对云南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大力推进“专业群建设工程”,使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 

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使其成为职业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按照师生比落实教师编制,在保障教师数量足够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专业技能和教学教研水平。继续完善用人机制,按一定比例从企业引进优秀人才进入职业学校,优化“双师型”教学团队的结构和功能。加强职业教育的研究、规划和法制建设,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测与评估。创新专业教学方法,强化实习实训课程与实践活动,完善教师深入企业工作与学习制度。 

推行“专业群建设工程”,加强与云南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群建设和课程开发,更好地使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云南职业教育要加强冶矿类、旅游类、生物类、能源类等专业群建设,规划和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实施“专业群建设工程”要筹建不同专业的职教指导委员会,明确其任务和职责,制定日常工作机制;要优化专业设置,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扩大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基础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发挥重点专业群和特色专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示范作用。 

(二)改革评估机制,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引导教学改革,增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 

建立职业学校评估机构,改革评估机制,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监测,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并进行评估结果公示,实现职业学校教育与岗位技能需求对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职业学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 

在专业设置与评估上,要认真研究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并做出反应。职业学校要在专业设置上认真研究工业化、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及其就业结构产生的影响,了解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的市场就业信息和社会用工情况,适应我省发展战略调整的格局,及时设置和调整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在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上,应考虑云南省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一要以现有课程为基础,加强课程的校本开发,不断补充、完善新技术和新工艺,尽可能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二要多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职业岗位需要,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以职业标准为导向。 

(三)加强职业学校的现代管理,创新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管理机制 

构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质量为中心,适应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适应云南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要求,以人为本、依法管理、参与、科学高效、环境和谐、运转顺畅的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管理制度。推进职业教育的集团办学模式,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管理机制和教学模式,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保障制度和长效机制。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管理,创新职业教育集团管理体制和机制。以龙头学校为核心,充分发挥龙头学校的作用,以各方法人代表为重要成员,坚持平等协商和决策的原则,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探索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实行股份制改革,把职业教育集团办成相当于法人资格的实体,增强行业企业及劳动人事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深度参与力度。 

(四)加大职教专项投入,整体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重点支持边境地区和农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继续提高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引导职业教育发展,改善职业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完善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和资源共享机制。完成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训,继续实施、完善和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特聘、特岗、特邀“三特”计划。 

重点加强县域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理顺农村职业教育体制,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以县级职业学校(职教中心)为主体继续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建设和管理,统筹农村教育资源,促进农科教结合。在培养方向上,要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服务,适应农村城镇化的需要,培养进城务工经商的创业者,兼顾培养新农民。加快建设好25个边境县、市、地区职业学校(职教中心),积极吸纳当地生源接受职业教育,尽量在本区域就业,促进边境和农村地区职业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教育论文样本合集 篇三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要着重让学生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兴趣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热爱数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学时我注重从教材内容需要出发,以组织有趣的数学竞赛或讲述生动的小故事等方法来引入,不仅能指导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能够引人入胜,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较短的几分钟内使学生的思维活路起来。如我在教一年级数学,十几减5的退位减法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猪八戒与孙悟空”的故事,一天,八戒睡足醒来,正准备找吃的,这时悟空走过来,递给八戒一张纸条,喝道:“八戒,如果你算对纸条上的题,俺老孙给你找桃子吃,如果算不对纸条上的题,俺老孙把你打入无底洞。”不一会儿,八戒算出纸条上的题,悟空拍手赞道:“呆子这一次不呆了”。八戒骄傲地说:“猴哥,我还有好几种算法呢?”同学们急不可待的想知道八戒会有哪几种算法,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新课导入的成功,确有事半功倍之效。

二、巧设悬念,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巧设问题,让一个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wWW.0519news.CoM而导入时设置带有悬念的问题,为上好整堂数学课做好了铺垫。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学时我注重从教材内容需要出发,以组织有趣的数学竞赛或讲述生动的小故事等方法来引入,不仅能指导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能够引人入胜,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言,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全体参与,启发他的求知欲望,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增强自信心。在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如对学得特别好的学生可用“好棒”、“真聪明”等激励性评语;对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可用“进步真快”、“加油啊”等鼓励性评语,对后进生可用“这点难不住了”、“继续努力”等评语。这样,在老师的帮助下,既能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跑线上逐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有了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就不难了。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学起于思,思始于疑。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设疑,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许多研究表明,在杰出人物与平庸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兴趣、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优劣。能否把学生的兴趣保持在教学自始自终,一法不行,必须得采取多种方法施教。以趣激思是我们在讲课过程中进行的另一种培养方法。对于常用的数量关系,我们复习时还采用给名称要学生编题的练习形式。如已知单价和总价,编求数量的题目;已知路程和时间,编求速度的题目等。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为解答较复杂的应用题打下良好基础。

四、动手实践操作,运用直观教学手段

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若让学生干巴巴地坐着听课,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开小差,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有的放矢的引导,启发,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探索学习。如:我在教三年级数学中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看这些图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个个思维活跃,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此时,我抓住“火候”继续启发、引导、设问,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它们的角有什么特点,从而同学们得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在怎样的条件下可以转化?”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再思考。通过同学们动手操作,观察总结出:“如果长方形的角发生了变化、长方形便成了平行四边形。”“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长方形便成了正方形”。

五、教学生活化,提升学习兴趣

学生熟悉的内容在情感上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细心挖掘教材中一切与生活有联系的内容,充分发掘数学中的生活内涵,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我在教长方形的认识时,从学生身边讲起,如;黑板面、桌子的表面等物体就是长方形。然后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说说长方形各部分的名称。最后让学生再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生活中还见过什么是长方形。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让学生懂得原来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那样息息相关,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进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育论文样本合集 篇四

[摘要]当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仍然盛行,致使幼儿园课程改革举步维艰,陷入“囚徒困境”。无论从社会评价来看,还是从幼儿的小学适应表现来看,继续实行小学化是当前幼儿园效用博弈的纳什均衡点。建立以幼儿为本、反映本地特色的评价标准与手段,推行“选择性激励”评价制度有助于改变当前幼儿园之间的博弈结构,促使幼儿园真正实行课程改革。

[关键词]博弈论;囚徒困境;幼儿园课程改革;小学化。

一、博弈论与“囚徒困境”。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是经济学论文" target="_blank">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主要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博弈是一个主体,一个人或一个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对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1]博弈研究的对象是“理性的”行动者或参与者如何选择策略或如何做出行动的决定。理性的人是对现实的人的基本假设,即假定参与者会努力使自己的目标最大化。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一个经典模型:两个共同作案偷窃的小偷被带进警察局单独关押,如果一方与警方合作,招认并供出自己与对方以前所做违法之事,而对方不招认,招认方将不受重刑,无罪释放,另一方则会被判重刑10年;如果双方都与警方合作,共同招认,各判刑5年;若双方均不承认有罪,警察又找不到其他证明他们以前违法的证据,则只能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惩戒,各判刑3个月。wwW.0519news.cOM在此假设前提下,这两个小偷如何做出选择呢?显然,其中一方的任何选择都要考虑另一方的选择,两个囚徒之间由此构成了博弈。在此囚徒困境中,由于双方都不知道对方会做何选择,所以存在一个惟一的均衡点,即两个囚犯均选择“招认”,这对双方来说是所获刑期最少且相对稳定的均衡结果。

均衡(equilibrium)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所谓博弈均衡,就是得到稳定的博弈结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幽默地说过:你可以将一只鹦鹉训练成为经济学家,他所需要学习的只有两个词:供给和需求。博弈论专家坎多瑞(kandori)引申说:要成为现代经济学家,这只鹦鹉必须再多学一个词———“纳什均衡”。[2]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是博弈中的重要概念,在此纳什均衡点上,每一个理性的参与者都不会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冲动。“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在理论上很好地反映了博弈问题的根本特征,能够解释多种社会现象的内在根源。本文即拟用此博弈论的方法剖析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面临的“囚徒困境”,并探讨摆脱困境的最优策略。

二、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面临的“囚徒困境”。

自20xx年颁布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来,幼儿园课程改革逐步从“文本式理论”转向“行动式实践”。国家对幼儿园教育进行了宏观指导,规定了幼儿园教育总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原则,并要求地方制定实施指导意见,鼓励和支持幼儿园开发园本课程。[3]到目前为止,幼儿园课程改革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与制约,改革仍举步维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小学化”的倾向依旧盛行。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儿园将小学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4]幼儿教育“小学化”采取揠苗助长的做法,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不仅会扼杀幼儿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而且与社会要求和小学教育脱节,会对幼儿一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幼儿园课程改革正是以此为靶标,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的核心理念。然而,现实生活中“小学化”统领的“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与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仍处于探索实践中,在以行为目标为导向的量化评价中,接受新理念教育的幼儿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的具体科目学习,特别在一些小学招收新生时的“入学测试”中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有关,这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来说,与他们希望孩子一入学便“鹤立鸡群”的心理预期也是背道而驰的。这使得家长成为幼儿教育“小学化”最有力和最顽固的支持者。

(二)新的利益格局尚未形成。

由于幼儿园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理念与教师以往根深蒂固的教学行为、教学信条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若采用新的方式,需付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会因教学态度、任务、行为的不协调而面临生存状态的焦虑,而幼儿园课程改革可能带来的新利益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使得幼儿园和教师最自然的选择必然是“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

“小学化”正是应试教育的“先锋”,应试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来都没有消停过,“小学化”倾向自然不可能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被顺利清除。

因此,幼儿园和教师、家长均会对幼儿园课程改革进行敷衍,不断回到“小学化”这一博弈的纳什均衡点。“应景式”的教育凭借人们对它的“前理解”,以“柠檬商品”的身份粉墨登场,忽视了幼儿教育的生成品性,然而幼儿园课程改革毕竟是国家和社会所期望的,由此幼儿园课程改革陷入了博弈的“囚徒困境”。

(三)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囚徒困境”。

由于幼儿园课程改革博弈的主体有很多,为方便利用“囚徒困境”模型诠释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处境,本文将选取典型的幼儿园之间的博弈来,先设立如下假设条件:一是某地区存在教育资源完全相同的两所幼儿园a和b,两所幼儿园都很理性,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决策的依据,且都面临着是否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选择;二是当地一流的初等教育学校稀缺;三是这些小学招收幼儿均以入学成绩为参考;四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可为幼儿的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五是幼儿在小学的适应表现与其日后的中考、高考成绩成正比。

1.社会评价决定幼儿园课程改革难以走出“囚徒困境”。

如果明确幼儿园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幼儿园课程改革确实有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由于幼儿园的领导是教育主管部门任命的,幼儿园服从上级要求也切实推行了课程改革,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评价(家长、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对该园幼儿入小学的表现打分)将决定幼儿园的效用。如表1所示,若a、b两园都推行课程改革,均将获得10个单位的效用;反之都仍旧“小学化”,均将获得5个单位的效用。两个效用的差距说明推进课改比“小学化”更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若a、b两园的选择不同,那么选择课改的幼儿园虽然提高了幼儿的综合素质,但其幼儿的入学成绩或在小学的适应表现相比依旧实行“小学化”的幼儿园的幼儿就有可能大打折扣,此时社会评价实行课程改革的幼儿园的效用就会比两校同时进行“小学化”的时候还要低一些,因而该园只能获得3个单位的效用,而依旧实行“小学化”的幼儿园相比之下会获得额外的效用,共计12个单位。

表1从社会评价看a、b两园的效用博弈。

可见,在上述博弈中存在着“囚徒困境”的难题。a、b两园都在努力达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本来两园都推行幼儿园课程改革是一种符合帕累托效用的最优资源配置方式,但是这种决策不满足纳什均衡的要求,致使获得5个单位的效用成为这一“囚徒困境”博弈的均衡结果,即在社会评价的压力之下两园最终都会选择依旧推行“小学化”。

2.幼儿在小学的适应表现决定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均衡结果。 在生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增强幼儿园的影响力、扩大生源和树立品牌是幼儿园的基本效用,这都将取决于该园幼儿在小学的适应表现。如表2所示,若a、b两园的选择不同,进行课改的只能获得2个单位的效用,而“小学化”的效用则是8个单位,这种情况实际反映了如果a(b)严格推进课程改革,而b(a)却依旧按照“小学化”的模式运作,那么后者幼儿的小学表现将大大高于前者,其效用也将高于前者;若a、b两园都不推进课改,或表面扬新课改之名,行应试之实,则两者均获5个单位的效用;若两园都推进课改,幼儿的适应表现和效用水平均将低于两园同时推进“小学化”时的情况,都只能获得3个单位的效用,但由于两者获得的效用水平相同,因此幼儿园课改并未改变两园的相对效用水平,其结果仍是1:1。可见,这一博弈的均衡解就是a、b两园同时选择“小学化”,各获得5个单位的效用。这也就是说,a、b两园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都将选择“小学化”而非课程改革。

表2从幼儿的小学适应表现看a、b两园的效用博弈。

三、幼儿园课程改革走出“囚徒困境”的最优策略。

目前幼儿园课程改革陷入的“囚徒困境”是由我国幼儿教育体制下的博弈均衡决定的,其博弈结构规定了如下收益:若幼儿适应小学、入学成绩好,幼儿园就能获得荣誉,得到更多的办学资源和经费;对教师就意味着奖金的提升;符合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要求,与家长希望孩子日后进入好的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期望成正比。摆脱这种困境的惟一方法由此是改变目前幼儿教育的博弈结构,从原点“囚徒困境”成立的条件,使其博弈的纳什均衡点能够设为课程改革而不再是“小学化”,为此我们有必要充分利用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积极作用。

(一)以幼儿为本,推行多样化的评价手段。

中国应试教育考试制度决定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长期存在,再加上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需要改革的实际是应试教育影响下的博弈规则,重构一个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博弈均衡。目前,我国不少省份都制定了一些具有本地特色、有助于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评价标准与手段。例如,上海市一直在推进幼儿园新课改,与上海城市发展的定位相适应,符合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上海学前教育纲要》的基本精神,较好地解决了将中国国情、地方特色和世界先进理念相结合的问题。在以儿童发展为导向、强调以儿童的经验为切入点编制课程、实现课程“园本化”的基础上,他们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课改理念要点,其中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又是课改操作的重点。为促使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他们引入了“诊断性个案评价”“教师档案袋评价”与“教师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使教师与幼儿园更加注重幼儿问题解决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走出幼儿园“小学化”的囚徒困境的可行途径,有利于改变课改困境的博弈结构。

(二)建立多元化的“选择性激励”评价制度。

作为一种非合作博弈,幼儿园课改博弈结构的改变还需要第三方即的介入。是制度的决定者与执行者。制度在协调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更好地预测博弈的纳什均衡点。在此,可借鉴曼瑟尔·奥尔森设计的“选择性激励”(selective incentives)理论。

曼瑟尔·奥尔森认为,激励之所以是有选择性的,是因为对集团的每一个成员要区别对待,实现赏罚分明。这样既可以通过惩罚那些没有承担集团行动成本的人来进行强制,也可以通过奖励那些为集体利益工作的人来进行诱导。“制度激励”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实施“监督”和“分级制裁”是必须的,其目的是使准自愿遵从者确信其他人也遵从规则。[5]在克服“小学化”倾向过程中,可运用“选择性激励”评价制度(如资源的优先配置使用、荣誉、加分和奖金等)奖励那些积极进行课改的幼儿园和个人,也可制定幼儿园新课程评估制度、督导制度等使个人行为与集体利益相一致的规章制度,对违背者予以惩罚,对积极遵守者予以奖励,以此改变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博弈结构,使幼儿园课程改革成为新的纳什均衡点,最终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博弈论视野中的素质教育。辽宁大学学报,20xx(,9)。

[2]潘天群。博弈生存。:编译出版社,20xx:21.

[3]朱家雄。幼儿园课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540.

[4]李兵。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当代教育,20xx(,8)。

[5]辉。博弈论视野中的新课程改革。教育发展研究,20xx(,16)。

教育论文样本合集 篇五

论文摘要:高校教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学生学习和解决学业方面等问题,而勤工助学部门主要负责解决学生生活困难、思想道德教育等工作。两者虽然各自负责不同性质的工作内容,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广泛的作用,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论文关键词:勤工助学;教务管理;互补;优化结合 

0 引言 

高校承担着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艰巨任务,肩负着实现民族兴旺发达的伟大使命,高校教务管理部门是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保证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的核心枢纽。同时,高校教学过程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肩负着有效开展勤工助学工作,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业、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不断完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与教务管理工作,加强教学管理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从而更好的顺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优化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与准确性,为提高教学质量,创建和谐校园发挥更好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如何将勤工助学工作与教务管理优化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和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1)勤工助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教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wwW.0519news.cOM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和教育人,高校勤工助学不仅是为解决困难学生经济困难的手段,如果能够很好的将勤工助学作为一种培养学生成才的勤工活动和育人的手段利用好,就能够发挥其很好的功效。学生通过勤工助学这一实践课堂的磨练,有利于提高道德修养,促进心理健康,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培育实践能力,创建和谐校园等。勤工助学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目标,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品质和较强的组织纪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也增强了学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学生个体具备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学习目的,才会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学习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奋斗中去。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专业学习、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各类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考试、其他培训考试等学习活动中来,能够很好的推动教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勤工助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职业素养、服务意识,促进教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学生在参与勤工助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真切的体会到“享受服务”到“服务他人”的角色转变,也从中学会了尊重别人和别人的劳动成果,有效塑造了社会公德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也学会和懂得了作为社会人要具备较强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团队精神和组织纪律性。在勤工助学的工作岗位上,体会到了掌握知识、技能的社会需要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在工作岗位的实践中也吸取和补充了各方面的知识和营养。尤其是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经济、法律、史地、文艺等各个领域或层面上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勤工助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直接走向社会的机会,扩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引领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理财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思想品德、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也体现了教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3)教务管理系统创造了良好的交流互动的平台,有利于勤工助学工作的开展。 

教务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适合于管理者、教育者、学生的便捷、科学、实用的平台。管理者、教育者、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实时了解、跟踪、评价、反馈,及时发现问题、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个平台,管理者可以更快、更多的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消息、岗位和机会,也可以通过宏观管理多渠道掌握学生的各种信息,更为有效、合理的开展勤工助学工作,为学生提供和安排勤工助学的岗位和时间。学生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相关信息,合理的选择自己参与勤工助学的岗位和时间。 

2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和教务管理优化结合的几点建议 

(1)利用教务管理平台,通过各种心理咨询或交流的方式加强对贫困同学的帮助和教育工作。 

通过教务管理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了解和掌握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的信息或方法使学生得到更多关心、关注和鼓励。贫困学生进入大学后,肩负着家庭的厚望,承受着经济、学业和就业的多重压力,比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而言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不愿轻易接受别人的帮助,从心理上去维持一种难言的自尊。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精神压抑、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为缓解这种状况,高校常常采用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贫困生摸底调查,优先安排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加大关注,多方面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也有利于教育其他同学。 

(2)两者的优化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务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和教务管理工作都要求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敬业精神,这也要求从事勤工助学工作和教务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要时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服务育人为根本”的宗旨,并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才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3)教务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勤工俭学工作岗位,有利于提高教务管理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让学生了解和参与教务管理工作,有利于学生和管理者之间的互动,同时也为贫困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工作岗位和机会,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应用水平。管理者可以通过教务管理平台了解学生的反馈意见,实时、全面的掌握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及教务管理系统中各种软件和硬件的可行性、合理性。通过教务系统可以实时关注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学生的表现和学业完成情况以及关键科目成绩。 

(4)通过实践课或网络课程,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就业教育。 

贫困生往往存在一定自卑心理、内向、不善言辞、相对缺乏工作经验、外在的形象也存在一定差距、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办公工具的操作水平较低等现象,在就业过程中相对缺乏竞争实力。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政策的支持下既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又要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表达能力、社会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切实解决勤工俭学学生脱离贫困。利用教务系统网络平台开设就业与创业相关实践课或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在勤工助学中推进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开展,结合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指导贫困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的准备,提高自我认知以发掘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开阔就业思路,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创业理念,积极自主创业。 

(5)勤工助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推动教务管理改革。 

努力实现为勤工助学工作提供一个全面、快捷、准确的网络环境,更好的为勤工助学工作信息、岗位分配、时间分配、实施、监督与考核、收入制度等方面工作奠定良好网络基础。这就要求教务管理在学分制度改革、课程设置、班级设置、必修与选修课自由度设置、学籍方面灵活性等方面更加科学性、合理性、人性化,为勤工助学工作的拓展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和时间上的空间。在国内,很多高校早就实行了在大一、大二学生的课程中开设劳动周或实践性教学实践周等课程,利用几天或一周甚至几周的时间专门安排学生到学校办公室、后勤、图书馆、教务部门、保卫部门等各个部门参加社会实践和劳动锻炼,这也是勤工助学的一种方式,只不过以教学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和学习目的实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意识和社会实践经验。教务管理部门可以结合学生专业需要和毕业实习要求,加强校企合作,尽可能拓宽学生参与这种实践活动的范围和内容,尤其是增加让学生到校外时间的机会,这能更好的是学生得到锻炼,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适应能力。

教育论文样本合集 篇六

论文关键词:互联网 学生思想工作 影响 对策

论文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学生思想工作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径需要进一步探索。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了网络世界,互联网使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受到巨大影响,高校学生思想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高校学生思想工作如何在网络时代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重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给高校学生思想工作提供了良好机遇

1.网络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是进行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而推动其理论发展的则是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必将为我们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主义提供更多新的知识和现实材料,也为我们进行思想教育充实和丰富新的内容。

过去,我们党为思想工作者提供了大量时事类、政策类的内部或公开报刊,成为思想工作重要的信息源。而在网络时代,网上信息已成为思想工作重要的信息源。WwW.0519news.cOm网络中提供了两种有价值的信息:一是时事动态的信息,二是全面深人的数据库。前者具有高的更新率,后者具有无限的存储量。目前一个新闻网站每天24小时可以更换上千条信息,可以在重大事件发生后的几分钟内将其报道出来。而各种数据库为思想工作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各种主义的经典著作及党和的最新政策都可以在网上找到。

2.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学生思想工作开辟了新阵地。目前,校园网络系统在高校已经迅速地建立起来,网上一些专门的思想工作网站,已成为学生思想工作新的阵地,思想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开展了广泛、生动、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动。一些高校利用校园网络加强理论学习,利用网络的bbs功能进行宣传,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就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正确引导。不少高校建立了网上党校和网上团校,开展网上党团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网上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服务,深受学生欢迎。一些高校开设了网上“两课”教学,指定浏览内容、网上辅导答疑、热点讨论、网上社会调查等。网络已经成为高校‘.交流思想的园地,党建宣传的窗口”,受到了大学生的喜爱。

3.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想工作提供了新手段和途径。报告会、演讲赛、“两课”教学和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传统方式。在网络环境下,传统方式存在诸多的局限性。网络技术的普及,无疑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注人了新的活力。

以往,思想工作经常以一对一的形式开展,通过促膝谈心,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广泛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产生影响。而在网络上,一个使用者可以与多个使用者交流,再加上不参与讨论的旁观者,其影响面就更大。思想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的这种特点,只要是学生中存在的思想困惑,在网上都可以讨论交流,使正面的声音迅速而广泛地传播,这样就可以让工作通过网络深人人心。

  二、互联网对高校学生思想工作提出了挑战

  1.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复杂化。在思想教育过程中,一传统的教育方式具有可控性,教师可以经过精心筛选,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向学生传播含有特定内容的信息,促选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转变。然而,网络的迅速发展,使信息的传播逐步摆脱了学校、教师的控制,内容庞杂,良莠不齐,不免引起学生思想上的疑惑以致混乱。以往学生的思想变化,通过其言行比较容易察觉,教师可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端正认识。但是,当学生日益通过网络来表达思想时,就给教师的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由于大多数人都通过各自的代号而非真实姓名上网,教师无法知道究竟是谁在发表意见,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正是由于网络信息的不可控性,使思想教育的过程趋于复杂化。

2、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学生思想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教育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实效。网络是由人创造和管理的,而思想工作者对互联网的掌握、熟悉和运用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决定了思想工作的效果。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处于一种信息优势的地位。然而,在网络时代,教育者信息优势至少是部分丧失了。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查到各种信息,而教育者有时候却面临信息劣势的境地,部分教育工作者由于没有受到系统的计算机和英语教育,面对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往往不知所措,上网查询信息很困难。加上繁忙的工作和家庭负担,不少人很难抽出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所以,教育者的一个尴尬境地是:在教育过程中,他所说的东西学生早就知道,而学生嘴里蹦出的新名词和新鲜事却是教师闻所未闻的。因此,思想工作者如何熟悉网络、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是迎接网络时代挑战的一个重要课题。    3.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条件下,思想教育方式面临着新情况:其一,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受到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其二,教育者精心准备的教育内容,一次只能对特定人数的对象发挥作用,在许多情况下,它持续发挥效果的时间相对较短,容易产生‘.剧场效应”。要使思想教育突破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并使教育效果具有持续性、广泛性,思想教育必须利用网络传播手段,突破传统方式的局限,紧跟科技发展的前沿。

三、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对策思考

1.树立网络思想工作的新观念,探索网络思想工作的新途径、新方式。同志指出:“世界各国争相运用现代技术加强和改进对外传播手段,我们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加强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和改造,积极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实现观念上的转变,要从战略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以开放的心态正视互联网的挑战,抓住互联网给思想工作带来的机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创新思想工作方式,以实现我国高校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

2.在互联网上唱响思想工作主旋律,坚持和巩固主义的指导地位。互联网上信息海量,内容庞杂,各种、价值观念在网上汇集、碰撞、斗争,网络阵地主义不去占领,非主义甚至反主义就会去占领。面对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态势及其给思想工作带来的新变化,党给予了高度重视。同志近几年来多次谈到网络问题,并且一再就信息的导向问题提出意见。2000年8月15日,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80分钟”节目主持人麦克·的专访时就网络问题明确指出:我们希望从因特网中接收有益于中国发展的各方面信息,但我们希望尽可能限制一些不利于我们发展的信息。因此,网络宜传必须坚待以主义为指导,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的导向,遵循网络传播的内在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优点.使党和的声音,使主义理论占领网络阵地制高点。

3.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系统,构建新型学生思想工作阵地。目前,不少高校已经建立了校园网络系统。但是.校园网的思想教育功能远没有发挥,学生上网管理函待加强,高校思想工作者要抓住机遇.利用校园网络系统,构建新型学生思想工作阵地。一是在校园网上开设宜传党的思想工作理论和工作方法的网页,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灌输和教育。采取生动活拨、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开展有效的网络思想工作。二是制作生动直观、知识性、趣味性浓的教育软件,把校园网作为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平台.将思想教育的内容融人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三是加强对校园网的监控和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健全有关高校校园网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加强监控和管理,对不健康的内容及时清理沏实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使学生能自觉遵守网络伦理道德规范,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内容和行为的侵蚀,并能自觉维护网络秩序。

4.加强高校学生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思想工作者的网络素质。网络技术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网络素质。一是要增强网络意识,学习网络知识,掌握网络运用规律,成为驾取网络的行家能手。二是要善于过滤、调控和发布网络信息,牢牢掌握网络信息交流的主动权,打好信息交流的主动仗。三是要积极引导青年学生遵守网络游戏规则,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利用网络信息,防止和克服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让健康的网络信息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5.加强对高校学生的上网引导和教育,努力消除网络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组织有关专家,开设一些上网引导课,对学生使用网络信息进行引导。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交流活动。如开展网络知识竞赛,组织网络信息咨询、网上科技知识问答、网上新闻调查等活动,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爱好和兴趣,又可通过活动,知道他们在从事什么样的网上信息活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三是营造氛围,提高大学生识别信息、辨别是非的能力。高校思想工作者要及时对一些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真正给学生令人信服的解答,对那些影响较大的网络信息进行评论.指出其积极意义或消极因素,使学生学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明辨是非,增强抵御网络环境负面影响的能力。

教育论文样本合集 篇七

摘要:修辞与语言运用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修辞能力,是中等教育语文教学任务之一。修辞教学应该改变以指导学生判断修辞格为主的现状,以“选择语言材料”为中心,主要内容包括选择的原则,语言同义形式的选择;运用比较法,化解知识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等教育;修辞教学

培养学生的修辞能力,是中等教育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认真细致地选择,并且能很迅速地选出最需要、最恰当的说法,就是修辞能力。”修辞能力强的人,能准确、鲜明地表达思想,达到预期目的。长期以来,中等教育的修辞教学以指导学生判断修辞格为主,不少人误将修辞格看成是修辞的全部内容。在说话或写文章的过程中,经常要考虑如何把词语选用得恰当些,把句子组织得好一些,使自己的语言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修辞。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的这样一个工作过程。要使修辞达到预期的效果,选择语言材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中等教育的修辞教学应该围绕“选择语言材料”这xxx来进行。

选择语言材料的原则——修辞教学的基本内容

要准确地选择,必须把握选择的原则。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明确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景为第一义。”

符合题旨、力求内容和形式相统一是修辞的首要原则 学生若能掌握这一原则,在别人的作品时,就会下意识地将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在“会其意”的同时“悟其巧”,在“悟其巧”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深刻涵义的理解;在言语活动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更好地为表达内容服务,而不是为了单纯追求华丽的辞藻而修辞。WWw.0519news.coM

切合语境、得体,是修辞的又一原则 一切修辞活动都是以适应语境为先决条件,检验修辞效果也要以语境为依据。学生只有明白修辞切合语境、得体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利用语境,根据语境去选择语言材料,甚至主动创造合适的语境,提高表达效果。

修辞还要切合语体 语体对语言的运用有制约性,某些词语、句式、修辞格等常常与某一语体相适应,修辞必须符合相应的语体要求。学生只有了解不同语体的修辞特点,并掌握这一原则,才有可能在运用语言材料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修辞手段,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语言同义形式选择——修辞教学的重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语言同义形式中进行选择和调整,是最普遍的修辞现象。有效运用语言的核心问题是对各种同义手段的选择。语言的同义形式包括同义词和同义句等固定的同义形式,还包括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构成的可以互相替换而不影响其基本语义的语言同义形式,即临时同义形式。语言表达的交际功能首先来自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词语的意义,掌握和辨析词语的意义,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最基本条件。

正确运用同义词,对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最为重要 同义词的差别,有的表现在语意的轻重或者程度的深浅上,有的表现在词义范围的大小和适用对象的不同上,同义词往往还具有不同的色彩,因而它们在使用场合上也各不相同。要准确地选择,就必须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教师应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帮助学生准确辨析同义词的差别,以便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能够很迅速地选出最需要、最恰当的词语。

实词和虚词,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辞效果 应该根据目的、语境和语体等进行正确的选择。例如,要把人或事物表现得具体、生动形象,就必须认真选择动词和形容词。

要使语言表达准确、得体、有表现力,必须注意句式的选择 汉语的句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句式中有些可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选择句式,不但要考虑说话或写作的目的和侧重点,还要考虑上下文之间的递接关系,并且要切合语体的特点。学生只有做到对各类句式心中有数,才能做出恰当的选择。指导学生了解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掌握它们的表意作用和修辞效果,是修辞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同义形式的选择还包括修辞格与非修辞格的选择,以及修辞格中这一辞格与那一辞格的选择 理解和运用修辞格,是修辞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不同类型的修辞格有不同的构成特点和作用,对不同特点的修辞格要采用不同的理解方式,或通过恰当的联想和想象理解其深刻的含义;或结合语境,对句子做出合理的解释;或根据语意强调的重点、语言的气势、语脉的连贯等方面来理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悟出其“意”,品出其“巧”,使学生通过欣赏他人的技巧,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并通过模仿练习,提高运用能力。

比较——修辞教学的有效方法

中等教育的语文教材一直是由古今中外众多的优秀读物和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构成的。课文中提供了运用修辞、增强表达效果的范例。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比较法,容易化解知识难点,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不同文体比较 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各有不同的写作目的,运用比喻的要求也不一样。记叙文多在感性方面使用比喻,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使人如临其境;说明文侧重于理性,目的是增强说明效果;议论文则是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长江三峡》、《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和《拿来主义》分别为散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每篇文章都有不少的比喻句,将这三篇文章的比喻进行比较,学生可以在欣赏作品语言技巧的同时,感悟到修辞要切合语体的重要性。

同一内容、不同作家、不同写作目的比较 例如《荷花淀》的作者为了突出水乡游击战的特点,巧妙地把荷叶比作“铜墙铁壁”,将荷花比作“哨兵”,暗示着荷花淀即将发生一场伏击战,体现根据地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战争的思想感情。《荷塘月色》的作者寓情于境,将暂得片刻逍遥的喜悦之情,挥洒在静谧醉人的月下荷塘的美妙之中。文中把荷叶比作“亭亭的的裙”,写出荷叶的舒展挺拔之美;将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体现荷花之美。两篇作品都以荷叶和荷花为本体,由于作者写作目的不同,喻体也不一样。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形象地认识到修辞必须切合题旨的道理。

同一作家、同一作品比较 例如,郭沫若的《梅园新村之行》中有两句感彩非常鲜明的句子:“特种任务的机关林立,仿佛在空气里面四处都闪耀着狼犬那样的眼睛、眼睛、眼睛。”“三十号的周,应该是这儿的一片绿洲了”。“狼犬”的比喻和“眼睛”的重复,突出了特务多如牛毛,到处都在窥伺盯梢,体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作者深情地赞颂给人们带来无限希望的“周”是“一片绿洲”。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领悟到:选用什么样的事物作喻,受到选喻者的情感和对该事物褒贬态度的支配,修辞要注意感彩。

不同句式比较 语言大师和著名的作家都非常重视通过选用合适的句式,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如郭沫若在修改《屈原》时,为了更好地表现屈原深受冤屈,迫切要求申诉的心愿,将原来的疑问句“大王,可否容许我申诉”改为祈使句“大王,请容许我申诉”。又如鲁迅的《祝福》,在祥林嫂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的情节中,四婶先后有两句意思相同但语序不一样的话:“祥林嫂,你放着吧”和“你放着吧,祥林嫂”。第一句是常式句,第二句是变式句。学生通过结合语境比较这两个句子的表意作用,不难发现,变式句根据题旨、语境的要求,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通过比较不同句式的表意作用,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必须注意句式的选择。

替换词语比较 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此在学习者的方面,就必须知道了“不应该这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鲁迅的《药》中交接“药”与“钱”的情节,用词非常精确,表现力极强,对体现人物性格特征起重要作用。“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如果教师启发学生用其他同义词分别替换上述句子中的动词,并比较原词与替代词的不同表达效果,从替代词的表达效果中悟出“不应该这么写”的道理,将有助于学生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体会到恰当选择同义词的妙处,而且对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作者的情感,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他适合比较教学的内容 如材料相同、体裁不同的文章比较,不同作家写的同一题材的文章比较等等。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活动中学习,随时随地留意各种修辞现象,还可以在课堂上预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再让学生从生成的答案中,将成功的修辞与失败的修辞进行比较,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准确、得体地传情达意,需要将所学修辞知识与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语言活动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不断实践。运用比较法,可以化解知识难点,使学生形象地认识锤炼语言、选择句式以及合理运用修辞格的重要性;在提高阅读、鉴赏水平的同时,养成认真推敲、仔细选择的良好习惯,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张志公文集(第2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2]《修辞》编写组.修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商务印书馆,20xx.

[4]张维耿,李圣超.汉语修辞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教育论文样本合集 篇八

【关键词】学校教育 大学生 创造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事业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大业的实现,对大批已走向社会和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讲,具备一定创造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应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目标、任务,要始终把加强大学生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作为重点,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1 创造力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内涵

所谓的创造力及实际应用能力,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探索——开拓——创造思维等的综合应用能力,而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则是决定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大事。对此,及相关职能管理部门也十分重视,曾多次提出“科教兴国”以及制定出具体实施办法,其目的就是通过努力,加大教育改革,培养出大批的具有创造性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确保我国各项事业现代化获得成功。

从另一个观点出发,认为创造就是人类在摒弃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创造思维能力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实质就是对先前的旧事物变革的否定,即“推陈出新”的创造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实质就是要培养其具有创造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www.0519news.coM

2 高校培养学生创造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现状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具有创造性的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劳动者”。教育体制及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前提,纵观目前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已开始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首先,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入手,教育学生要有理想,守纪律。有了理想,就能激励学生积极上进,不断追求,从中发挥出最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守纪律则是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

其二,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基础入手,应加强基础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而言,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是培养其能力,发展其智力,达到其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基石。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将来成为具有一定创造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素质打下坚定的基础。

其三,从有利于学生日后从事具有创造性工作方面入手,应重视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所谓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就是学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全面具备了这些能力,才更有利于具有创造性的工作。

其四,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利条件入手,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创新精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自身的实践——学习——再实践,进一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大力提倡学生的这种创新精神,有效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创造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途径

3.1 创造条件积极建设一支具有创造型的师资队伍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培养目标的确定以及目前社会发展需求特点,师资队伍正在从教育的知识传授型转向思维激励型,从思维激励型转向创造教育型转变。使其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更新与提高。从而达到熟练掌握创新教育所需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的创新教育方法。自觉消除和克服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存在的不利因素。以创造性教育方法和思维方式去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方式。

3.2 合理安排、调整、组合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已取代了当年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结构,即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基础理论厚实、专业理论新、专业知识广的“博”与“专”相结合的创造型人才,就目前各学校正是在深化教育体制,教育教学改革逐步趋于合理、完善中达到最优化。

3.3 积极倡导使受教育者掌握创新的学习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积极倡导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方法,形成一套“学习——思维——创造——学习”的新路子,逐步把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较早的引入到教学全过程。这样能引导学生在整个的受教育过程中,会“因材求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3.4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教学互动,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本途径

现代教育观告诉我们,创造教育的目的,实质就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来探索学生成才的最佳路途,即利用合理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开发每个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和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变“满堂灌式”的授课为“答疑讨论式”,变“知识传授型”为“思维激励型”,变“死记硬背型”考核为“创造思维能力”考核,变单纯的求知为全面发展。

3.5 注意其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3.5.1 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功能作用的系统性

各培养要素间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单个起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因此,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贯彻教育与受教育过程的整体性原则,以学校教育目标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协调各相互间的关系。从而使得整个学校教育形成一个协调通盘运转的有机整体,为培养其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服务。

3.5.2 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构成要素的有效性

学生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可控、可操作性的活动。在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准确把握其培养规律为前提,坚持具体问题具体,把握熟悉教育对象,正确引导,有的放矢。做到具体问题具体,从而有效性的培养其创造个性。

3.5.3 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中的开放性

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原则前提下,可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即针对教育对象,选用走出去,请进来,理论指导,现场教学,有针对性的调查、、研讨方式,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的思维创造性。变“灌述”为引导,变“静”为“动”,变“管理”为“靠自己”,创出一条效之有效的路径和方法。

3.5.4 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过程性

学生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培养,要依据教育方针,学校培养目标,学校现阶段各项工作任务及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培养规划和具体的实施计划,从教与学双方的互动过程,反馈信息,教师依据反馈信息可随时修订、调整相关内容信息和教授方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实际调查、指导,纠正偏差,使之教学行为内容、方法,更能近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同时将教与学互动过程列入竞争机制之中,使学生创造能力及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更加接近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孙德彪.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本页网址:

https://www.fwan.cn/mianfeilunwen/jiaoyulunwen/130288.html

《教育论文样本合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点排行榜

首页 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5 范万文网 www.fwan.cn 浙公网安备33038102332200号浙ICP备2021032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