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文档

请联系客服

一、找不到需要的文档,请联系客服

各种述职自查等报告、工作学习计划总结、表扬信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申请报告、发言稿、新闻稿

活动策划方案、演讲稿、推荐信、保证书、读后感

合同协议、倡议书、等各种条据书信

二、微信客服

本页主题概要:

我国典当企业会计制度构想1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十篇

欢迎收藏本站,按 Ctrl+D 即可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范万文网 > 规章制度 > 财务制度
我国典当企业会计制度构想1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十篇

我国典当企业会计制度构想1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十篇

财务制度】导语,您所阅读的本篇文章共有35601文字,由赵超晔用心更正,发布在范万文网!行业(industry) :指一组提供同类相互密切替代商品或服务的公司。我国典当企业会计制度构想1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十篇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我国典当企业会计制度构想(1)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第一篇

一、我国典当业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史料记载,我国的典当业产生于南北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衰于清末。新

1.总体说明

主要说明制定本办法的目的和依据;明确典当公司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同时执行本办法。《意见稿》中缺少这部分内容,建议增加这部分内容,使制度更加完整。

2.增设典当业特有的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尽量使用现有统一会计制度的科目为原则。根据典当业的特点,可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增设“抵押贷款”、、“绝当贷款”、“贷款呆账准备”、“绝当物品”、“绝当物品减值准备”、“综合费收入”、“利息收入”、“绝当物品销售收入”、“绝当物品销售成本”科目。WWw.meiword.coM将“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改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在《意见稿》增设的11个科目中,除了核算典当特殊业务的抵押贷款、、绝当物品、绝当物品减值准备、综合费收入、绝当物品销售收入、绝当物品销售成本等7个科目外(抵押贷款和2个科目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科目一致,其实只有5个科目),其他4个科目建议采用《企业会计制度》上的名称。如:预收、应收综合费可用“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核算,不必另设“预收综合费”和“应收综合费”科目;应付绝当溢价可用“应付账款”核算,不必另设科目核算;其他收入可采用“其他营业收入”核算等。

3.报表格式及编制说明

(1)典当公司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至少应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2)典当公司在《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报表项目基础上增加典当公司增设的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收款”下增加“抵押贷款”、、“绝当贷款”、“绝当物品”、“贷款呆账准备”、“绝当贷款减值准备”项目。

(3)典当业利润表参照金融企业按营业收入减营业支出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等于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减营业外支出等于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减所得税等于净利润的分步式利润计算设置。同时在“营业收入”中设置“利息收入”、“综合费收入”、“绝当物品销售收入”、“其他收入”等明细项目。在“营业支出”中设置“绝当物品销售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项目。

(4)典当业现金流量表在《企业会计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设为“收回贷款所收到的现金”、“收取贷款利息所收到的现金”、“收取综合费用所收到的现金”、“销售绝当物品所收到的现金”四项。

(5)《意见稿》对部分会计报表的格式和项目设置不妥。建议采用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统一的报表格式和项目,以便于理解使用。

1.新企业会计准则重点难点解析编写组,《新企业会计准则重点难点解析》,企业管理出版社,20xx年3月。

2.徐玉德,《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操作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xx年5月。

3.徐玉德,《投资公司会计核算实务操作》,经济科学出版社,20xx年7月。

4.华融典当研究所,《典当基础知识》

5.,《典当业务: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征求意见稿)》,20xx年1月。

6.,公安部《典当管理办法》,20xx年2月。

7.

财政部门健全会计监管机制和完善监管制度初探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第二篇

财政部门作为宏观调控的部门,不仅负有财政服务的职能,更负有监督的职能。而且新《会计法》明确了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职责,贯彻《会计法》是赋予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如何依据《会计法》有关规定强化会计的执法监督,确实是一项重要课题。

一、《会计法》贯彻中存在的问题

1.法制观念淡薄。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位负责人财务意识淡薄。他们认为单位的会计事务应由会计人员负责,无需了解那么多的会开业务。只爱把单位的经营业务管理好,职工利益有所保障;在税收政策上只要不违反规定,没有故意偷税即可。至于为了达到企业特定的经济利益目的,在会计上做点小动机,也无妨大碍。由于单位负责人潜在意识中放松了对《会计法》的学习,因而对会计人员;会计工作不支持、不关心,重经营管理,轻财务管理。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和小团体的利益,任意改变会计核算办法,对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知之甚少;对于如何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没有建立起一套与自己职责相适应的内控审核制度。二是执行层次,即会计人员缺乏对依法进行会计核算重要性的认识,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核算和反映不够及时、准确、真实。他们认为,会计人员一切行动听指挥,按长官意志办事,即使发现错误,也不轻易发表看法,否则对自己不利,把《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的权力与职责置诸脑后。

单位负责人和会对人员法制观念的淡薄是不规范会计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新《会计法》颁布以来,一些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主管至今尚对违反《会计法》行为的处罚表示不理解,法律意识模糊。www.meiword.CoM在他们看来,对按规定应补缴未缴的税款和受到相应的税务处罚是可以接受的,对违反会计行为所受到的处罚似乎难以接受,对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更无法理解。在实际工作中,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财政部门的处罚规定置之不理。对应限期改正的违法行为迟迟不见行动。国家法律的强制力得不到充分的履行,企业对法制意识的淡薄可见一斑。

2.集团公司与企业间会计监督的相互脱节。以资产为纽带、效益为核心组建的集团性公司,由于其行政职能的转变,无法直接对其下属单位进行管理。为了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只能每年对下属单位下达考核指标,而对基层单位如何完成考核指标就无所了解,对基层单位的情况不能做到心中有数。集团公司只重视产值、收入、利润的考核,而缺乏对基层单位会计监督的有效管理,没有形成一套严格的监督制度,没有建立主体明晰的会计监督体系。有的集团与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监督和控制制度,但并没有认真执行,造成制度形同虚设。由于自上而下的管理与监督的脱节,集团公司对基层单位缺乏必要的监督,以致于对下属全分机构、会计人员起不到“把守关口”的作用,财务收支活动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和纠正。

具体表现为:一是对不符合任职资格的会计人员没有

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从而不能保证会计机构、人员依法履行职责,造成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中遇到困难和问题难以及时正确解决。二是对所属单位的会计核算缺乏稽查;

对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没有建立权威的行政干预手段。某些企业会计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甚至有些企业会计工作混乱,集团公司缺乏事前防范、事后监督的有效管理办法。即使发现其些企业的会计违法行为,集团公司也未采取严格措施加拟制止,限期整改。

3.财务总监责、权、利不对等。向国有企业委派财务总监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企业监管水平而推出的新举措。从理论上讲,财务总监只对董事会负责,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督促企业避免会计信息失真、避免随意操作会计帐务和处理会计事务,行使相对的监督权。但事实上,财务总监的责、权、利是不对等的。

从检查中所发现的某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由委派,事业部财务总监由集团公司委派,事业部下属公司的财务总监则由集团公司或事业部委派,形成了三级财务总监网络。集团公司由原来的行政性公司转变为企业性集团后,将更多的财务会计管理权下放到事业部。事业部财务总监一方面实对委派者集团公司负责,同时对所属单位的会计行为又负有管理监督的职能;另一方面又得事事对照《会计法》以决定其行为的取舍,显见要求有较高的素质和责任心。下属公司的财务总监也是同样如此。但董事会并未真正将各级财务总监视作自己职责的延伸,赋予明确的目标、职责和权利。他们更多地是在扮演“执行者”而非“监督者”的角色,一路有充分的决策参与权和否决权。从而,使财务总监的这一职能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开展工作。

4.社会监督的软弱。会计信息的社会监督目前主要是由经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进行审

计、验证和会计咨询。由于社会中介机构实行有偿服务,并且委托者又往往是被审计单位自身,从而存在执业质量的问题。致使社会监督不力,与债权人、投资者和监管相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由于部分社会审计机构未能严格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未严格执行审计标准,加之一些注册会计师对合法性缺乏应 有的职业关注,导致审计结论出现偏差,审计报告失实,一些企业关键性的会计信息未被充分揭示和披露。

5.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要做好任何一件事,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再好的政策措施都无法贯彻实施用前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基础知识匾乏,会计基础工作清被,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不按规定设置帐簿、不按规定运用会计科目等;有些会计人员受个人利益驱使,放弃职守,或者知情不举、通同作弊,或者监守自盗、以身试法;等等到不一而足,导致大量违法违纪的经济活动顺利地通过了会计这一“关卡”,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受到损害。

二、转变机制 规范制度

财政部门作为会计主管部门包加强对会计的监管责无旁贷。因此,如何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现何从事后监管转为事先或事中监管,从被动监管转向主动监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建立或规范相应的制度,形成以财政为主。以企业集团和中介机构为连接与协调的监管机制。

1.建立重大会计事项报告制度。建立重大会计事项的报告制度是为了提高会计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事前性。企业对可能影响利润的重大会计事项必须向财政部门备案,使财政部门及时了解,掌握情况。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有关要求,对重大事项都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但大部分企业目前都未按照要求办理,特别是事后说明往往难以纠正已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为此,企业凡发生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或有事项。重大投资活动、资产处理、企业分立、破产、合并、债务重组等重大会计事项,应事前或及时主动书面向主管财政部门报告。否则,经检查发现问题,由企业自行负责。

2.建立重大差错事故追究制度。《会计法》对各种违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的界定,目的在于保障法律的遵守与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仅对违法违纪单位和个人处以罚款是车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建立重大差错事故追究制度:凡是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而造成重大会计信息失真,或由于企业未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而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或对企业会计工作严重不负责任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分别对有关的单位负责人、直接责任人按《会计法》追究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罚。必要时,要求有关单位反馈处理结果,约束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必须在法律范围内从事会计行为。

3.建立多层面的监管网络制度。财政部门应该依靠各方面的力量,扩大监督范围,形成一个内外协调、沟通制约的监管网络制度。上海市财政局第一分局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适合分局会计监管的模式,确定了 116户重点会计监管单位,落实了55名监管责任人。实践中,结合分局实际情况。每一季度提出重点监管项目,加强了会计监管的考核力度;修订了《会计监管工作手册》和《会计法检查工作底稿人建立了会计监管网络。同时,还建立了分局与所辖集团公司每两个月的例会制度,管理所与事业部的每月碰头会制度,专管员与监管户的日常联系制度;在比较重要的部门确定网络人员。定期召开网络会议,及时沟通会计活动中的情况,揭露问题,找出差距,提出对策,使会计监管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将会计监管真正落到实处。

4.建立举报和曝光制度。一是应该落实公开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举报受理单位;二是落实举报处理制度,确定查处时限,及时调查处理;三是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凡经检查属实的,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

除了落实公开举报制度外,还应对会计违法行为严格追究法律责任,使违法者受到法律的惩罚,保证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切实遵守,保障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发挥会计职能作用,形成高质量的会计管理系统。同时通过媒介在一定范围内对那些情节恶劣、故意造假、有社会影响的违法违纪单位和失去职业道德的社会中介机构的违纪情况予以公布,使违法违纪者接受最广泛的社会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声誉,使其受到的约束,起到一定的警戒作用。

5.建立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制度一是增强注册会计师的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严格执业质量,使其能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客观的鉴证服务。二是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履行职责,不得以任何方式依照企业的要求或示意,出具不实或不当的审计报告,并按要求将出具的审计报告向财政部门报送,主动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财政部门每年按一定比例抽取事务所审计报告进行核查。对会计师事务所弄虚作假,提供虚假审计报告,掩盖事实真相的,要坚决停业整顿,公开曝光,吊销营业许可证,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三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目前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建议凡是对财政部门委托重点检查的大中型企业的全面会计年报审计,由提供经费的国家审计机构进行审计。

6.建立会计资格综合认定制度。一是对会计人员的培训,要有专门部门负责。培训必须根据不同的层面,进行不同内容的讲解,做到有的放矢,学有所用。二是持证人员要接受财政部门的日常监督。对会计工作不负责任,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违法违纪,使国家利益遭受损失的会计人员,不干会计征年检。甚至吊销其从业资格证书,并建议上级单位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

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制度中的私人财产与创新能力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第三篇

「摘要」提高审计公信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 会计 师事务所实施无限合伙制,让合伙人承担最终审计风险,为此,必须让德高、足资、多才的cpa成为合伙人,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最终控制权;让合伙人中的佼佼者成为董事,拥有重要(非重大) 问题 的决策权。

「关键词」无限责任合伙人私人财产创新能力

自“银广夏事件”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要提高审计质量,除了要加强专业技术标准的建设和职业道德 教育 外,把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为“事务所”)的 经济 体制从“有限责任制”到“无限责任制”是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无限责任制,又叫无限合伙制,包括独资(sp)、普通合伙制(gp)、有限责任合伙制(llp)和有限合伙制(lp),在这些合伙组织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事务所合伙人的制度安排。本文认为,一个优秀的合伙人制度安排要求合伙人必须是私人财产殷实、创新能力很强和道德高尚的注册会计师(cpa)。

一、合伙人是有限理性的机会主义者

我们知道,事务所是“人合”重于“资合”、“ 社会 公信力重于营利”的社会组织。这里的“人合”,实质上是指在无限责任制下,承担事务所“最终风险”的人(也就是事务所的合伙人)的全部私人财产(无论是否投入了事务所)的合作。

任何组织,无论成立它的目标如何,都需要一个能承担该组织的活动所引起的最终风险的人。说到底,这个(些)人一定最终是一个或若干个 自然 人。wWW.meiword.coM在经济学中,人是有限理性的(西蒙,中译本,1989),存在机会主义倾向(williamson,1975,1985)。

在西蒙看来,“理性”是指“一种行为方式,它(1)适合实现指定的目标;(2)而且在给定条件和约束的限度内”。同时,人又不是完全理性的,只是“有限理性”的,即,人的理性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如,他所处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自身的生理、经验和其他知识等方面的约束,使得他们不是全智全能的,在追求自身效应最大化的过程中,总有犯错误或行为不当的时候。

由于人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同时,信息又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追求自身效应最大化的动机会使得人有机会,也有积极性在交易中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如,说谎、偷懒和欺骗等,来谋取自身的利益,其结果可能是“损人利己”、“利己但不损人”。特别是,在一次性博弈中,“损人利己”的可能性更大,通过多次博弈,人们可能会修正自己的机会主义倾向,争取实现“利己但不损人,甚至利他”,实现“双赢”甚至“多赢”。

具体到审计领域,审计人员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1)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是第一位的,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能会达到疯狂的地步;在约束条件严格时,比如,在违规成本大于所得收益时,他们对短期经济利益的追求会让位于对长期利益的谋取,创立良好的信誉。(2)可能出现审计失败,其原因可能是从业人员不努力,或与被审计的利益主体共谋,或者是 现代 审计技术的固有缺陷的作用。(3)可能说谎,比如,审计人员向审计业务的委托人和事务所的所有者谎报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合谋而谎报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向事务所的所有者隐瞒审计风险的重要性等。(4)可能偷懒(shirking)(比如,省略必要的审计程序)和欺诈(如,与被审计单位合谋,骗取严重不实的审计报告)等。

这就是说,事务所中的人力资本与其他组织的人力资本一样,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并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无限责任制下的事务所的合伙人制度安排的特殊性。

二、合伙人制度的产权基础:殷实的私人财产与出众的创新能力

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追求长期利益以稳定的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产权不清和没有产权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什么承诺的,即使有某种承诺也是不可信的。合伙人制度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报告中信守“保护公众利益”的承诺,让有创新能力的cpa为“保护公众利益”工作,让合伙人这种非人力资本的投资者为“兑现”承诺承担最终风险。合伙人既要有创新能力,又要有殷实的私人财产,创新能力可以为合伙人在降低风险的情况下赢得赢余,殷实的私人财产是社会信任审计报告的保险机制。合伙人是 企业 家型的资本家。

(一)合伙人是投入非人力资本的cpa

事务所的审计服务应具有“公信性”,这种服务是智力性的,不需要多少诸如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也不需要垫付多少流动资金,从这一角度看,非人力资本投资对事务所而言没有什么特别意义,重要的是人力资本的专业胜任能力、性和职业谨慎精神。所有这些要求,都源于事务所审计服务的“公信性”,为确保“公信”,审计人员必须能、客观、公正地进行专业判断,为此,审计人员不是审计方面的专家是无能为力的,即使他有万贯家财、成为了事务所的所有者,但如果他的专业胜任能力不强,于己于人,都可能是一场灾难。

以下我们以合伙人全部不是cpa这一极端的例子为例,通过合伙人与非合伙人的(假定全部为cpa)博弈 ,说明为什么合伙人必须是cpa.在合伙人与非合伙人的博弈中,我们假设,合伙人与非合伙人的利益不完全一致,合伙人为激励非合伙人,常常让非合伙人拥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在审计风险和专业判断能力上,非合伙人有信息优势;在出现审计失败时,非合伙人更容易逃逸。博弈的情形,可能有如下几种:(1)如果管制机构不处罚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执业cpa但处罚事务所的合伙人,那么,合伙人会把审计业务承接和出具审计报告的类型的决定权都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合伙人的决策是在非合伙人通报审计风险的情况下完成的,但非合伙人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最有积极性“看淡”审计风险,致使事务所出具一些风险较大的审计报告,合伙人遭受审计失败损失。(2)如果管制机构同时处罚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执业cpa及其事务所的合伙人,那么,合伙人可能会把审计业务承接和出具审计报告的类型的决定权主要集中在自己的手中,部分地委托给非合伙人。风险中性或厌恶型非合伙人最容易“看重”审计风险,把一些几乎没有什么风险的,或可做可不做的审计业务,统统建议合伙人不做,如果合伙人接受此建议,合伙人失去一些不该失去的审计市场,如果合伙人不接受此建议,强迫非合伙人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非合伙人可能受到处罚而很冤;风险喜好型非合伙人会“看淡”审计风险,诱使合伙人接受任何审计业务,出具无保留意见报告,出现审计失败的几率将大大增加,此两者表明,非合伙人因“强迫”而“很冤”,合伙人因“诱使”而“受害”,我们称此为“决策陷阱”,其实,“决策陷阱”全部都是合伙人不是cpa、没有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这一制度安排的错。

从宏观上说,所有者无知、无能的事务所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可能性更大,自我保护能力更小,从而,给资本市场造成的混乱和低效乃至于无效、给企业代理人的说谎、偷懒、欺骗充当“保护伞”的可能性也更大。

如果合伙人中一部分是非cpa,另一部分是cpa,此时,可能有两种安排,一是cpa者成为控股者(安排1),一是非cpa成为控股者(安排2)。在安排1中,若非cpa不比cpa富有的话,cpa可能不会让他们成为合伙人,相对贫穷的cpa因为贫穷而由非cpa合伙人承担更大的最终风险,也就更有积极性去充分利用控股权欺骗非cpa的合伙人、冒更大风险。在情形2中,同样会使博弈双方陷于合伙人全部为非cpa的“决策陷阱”。

综上所述,让非cpa做合伙人不是“资本与能力”最佳结合的制度安排。但是,仅仅只有创新能力的cpa也不适合作合伙人。

事务所的人力资本虽然是事务所获得赢余的根本来源,但是,引发事务所最终风险的也是人力资本,并且,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周其仁,1996)——决定了人力资本不具有可抵押性。如果一个cpa非常贫穷,但很有创新能力,那么,他使自己富裕的本钱就是自己的能力,并且,愿意冒险以迅速致富,张维迎(1996)说“人力资本所有者更可能成为孤注一掷的赌徒”,就是这个意思。如果非常穷的cpa说,以他的人格担保,不会在审计中说谎、偷懒和欺骗,其本身是不可信的,人是有限理性的机会主义者,除了人力资本本身再也没有什么别的保险机制能约束贫穷的cpa诚实、守信,如果贫穷的cpa一旦在审计中,与被审计者共谋,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酿成了重大损失,社会除了取消他的执业资格、没收非法所得和监禁他外,也别无他法,然而,这些惩罚对受害者是没有任何益处的。这就是说,人力资本的不可抵押性不能担保人力资本不发生机会主义,不能提供令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可以信赖的保险能力和补偿能力,如果没有约束,人力资本所有者还可能“滥用”非人力资本为自己谋利,所以,只有“创新能力”的cpa不能成为合伙人。

人力资本需要有足够多的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以承担最终风险,进而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最终控制权,来为人力资本者的行为提供担保机制和补偿机制。此时,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就有能力和积极性选聘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者、控制人力资本的不当行为,并决定他们的收益份额,担保人力资本的行为与后果不偏离社会公信力标准,连带地承担人力资本所有者惹的“祸”。

(二)出资人不一定是合伙人

前已述及,合伙人是指承担事务所最终风险的非人力资本的投资者。

在普通合伙制、独资中,事务所非人力资本投资者都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都是合伙人。

在有限责任合伙制下,虽然只有引起风险责任的非人力资本投资者才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但每一个非人力资本投资者都要承担一些审计业务、签署一些审计报告,因而都有可能引起责任风险,因此,都是合伙人。

在有限合伙制下,事务所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有两类,一类是只承担有限责任的非人力资本投资者,并不承担事务所的最终责任,是出资人;另一类是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者,则是合伙人。由于责任不同,因此,出资人与合伙人在权利分享上必然存在重要差别,主要表现在,(1)出资人没有控制权,或控制权受到了限制,而合伙人有最终控制权;(2)收益分享上,出资人除获得固定的合同收入外,还可以获得平均的资本投资收益,但合伙人获得的是与承担最终风险相对应的风险收益,在事务所“不出事”时,比出资人的平均资本投资收益要高得多,但事务所一旦发生重大的诉讼失败,其收益将很小,甚至连自己的家产都要赔掉。

通常,事务所的出资人是那些私人财产不多但创新能力较强,或者是私人财产较多但不愿意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是风险中性主义者或风险厌恶主义者,同时,他们可能掌握着重要的客户资源,通过博弈,合伙人会给予他们固定的合同收入、平均资本投资回报和一定的剩余控制权,以实现“双赢”。

作为合伙人必须有足够多的非人力资本,无论其是否投入到事务所来,否则,仅凭借其强劲的创新能力,也没有人相信他们的审计报告,他们承诺承担事务所的最终风险的意义也不大;如果让相对贫穷的cpa成为合伙人,那么,他们心中那迅速致富的欲望将无法阻挡,更容易向被审计者“寻租”或与之“合谋”,出具有损于事务所的 社会 公信力的审计报告,把赚得的利益装进自己的口袋,把最终的风险留给私人财产更殷实的合伙人,显然,这样的契约,富有的cpa是无法接受的。

在合伙人之间,还存在着各合伙人的私人财产而不仅是投入事务所的非人力资本与其在事务所的最终控制权的对应(matching) 问题 。因为(1)人在能力与资本的分布上是不对称的,有能力的人不一定富有,富有的人不一定有能力;(2)个人的财产的用途是多样的,可以投入到事务所,也可以投资到其他项目;(3)对事务所投资,不仅仅是一个控制权问题,还有收益获得和分享问题,为了充分发挥能力很强但相对贫穷cpa的积极性以提供高收益增量,可能会安排能力很强但相对贫穷的cpa成为合伙人;(4)事务所治理结构(governance)的有效性要求事务所的股权要适度集中,以防止股权过分分散情况下合伙人“搭便车”。因此,如果“对应”不当,就可能出现,私人财产殷实者对事务所的投资不多,在事务所未出现审计失败时,分得的收益较少,当事务所发生严重的审计失败时,却可能“赔进”并未受益的私人财产,而相对贫穷的人可能投资较多,相关情况恰好相反。显然,这不是一个优秀的合伙人制度安排。通过多次博弈,较好的配置是,各合伙人的私人财产都比较殷实,且相差不很悬殊,以他们某基点的私人财产为基础,按某一共同的比例决定他们投入事务所的资本份额,拥有其相应的有表决权股权份额。

(三)合伙人必须有足够多的私人财产

cpa要成为事务所的合伙人必须有足够多的财产(包括投入到事务所的财货和未投入事务所的私人财产)。主要原因是,第一,为迫使事务所和合伙人说“真话”,就必须以其一定的——最好是全部的——私人财产做抵押,同时,足够多的财产也是社会相信cpa“说实话”的 经济 基础,即,富足的私人财产是cpa“说实话”的重要前提;第二,事务所的经营管理是需要有各种经营决策能力的人做支撑的,可惜的是,人们的经营决策能力是不可以直接测度的,并且,“与一个拥有巨额资产的人相比,一个相对贫穷的人更容易‘虚报’他的经营能力”(张维迎,1995),在正常情况下,私人财产是其经营能力的重要。

在实践中,无限责任制的威力在于它增大了事务所的合伙人的违规成本,其前提是合伙人必须有足够多的私人财产,否则,如果让贫穷的cpa成为合伙人,那么,实施无限责任制不过是“在老鼠面前放了一只画的猫”而已。因此,合伙人的私人财产底线不能太低。同时,对合伙人私人财产底线的规定也不存在照顾老、少、边、穷地区的问题,这些地方的事务所可以由合格的事务所设立分所来解决。

当然,合伙人私人财产底线又不能太高。否则,符合合伙人条件的cpa就太少了,从而,全国的事务所特别是有证券期货及相关业务从业资格的事务所的数量将太少,容易形成过度垄断,导致审计对资本市场的供给严重不足,引起社会福利的耗损。

(四)合伙人的创新能力:为保全和增加其私人财产奠基

在无限责任制事务所中,富有的cpa成为合伙人、拥有最终控制权是为取信于社会公众。但法定的最终控制权只有在权力所有者有能力有效地驾驭它的情况下才能为其带来真正的剩余收益。这一方面依赖于其他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能力与努力,另一方面又依赖于合伙人自己的努力,特别是他的创新能力。

实际上,合伙人是事务所的决策人,需要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没有创新能力,就不能较好地识别被聘用者的专业能力的强弱,是否对自己说谎、偷懒和欺骗,不能很好地设计委托代理机制去激励与约束被聘用者,优秀的人力资本不会投靠平庸的合伙人;同时,平庸的合伙人更容易遭受审计业务委托人的欺骗,这样的事务所会在内外交困中度日如年,能保住现有的资本和市场份额就是最大的成功。

有创新努力的合伙人是在统揽全局、协调人际关系、开拓新业务、占领新市场和识别潜在审计风险等方面有竞争优势的合伙人,只有这样的合伙人,才有可能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才可能充分发挥其他人力资本在职业判断、开拓市场等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理性自利”(王善平,20xxa),才可能让其他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分享部分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降低审计风险,增加盈余,使其私人财产保值、增殖。

三、董事:有相当权威的合伙人

合伙人的基本权力是对事务所的经营决策拥有最终控制权。如果一个事务所规模不大,合伙人不多,那么,就没有必要形成董事会。相反地,若事务所的规模很大,合伙人众多,此时,任何重要的问题,都要随时交合伙人大会讨论,一方面所费成本很高,另一方面要在全体合伙人之间形成“一致同意”或“多数同意”是不太可能的,即使可能,也没有必要,重要问题由董事会决定比由合伙人大会决定更有效。于是,合伙人的最终控制权又演化出了选举和被选举董事的权力。显然,董事的权力是合伙人在日常的、重要的问题上的权利集结,董事会则是对合伙人大会这种合伙人“行权”形式的“简化”。在事务所的治理结构中,聘任事务所经营经理是董事会的一种权力,由于经理是相对贫穷但很有创新能力的人,他们有“偷懒”的可能,也有“滥用”非人力资本的可能,是事务所中较难监督的“最活跃的生产力”,依照张维迎(1995)的 企业 家契约 理论 ,让有创新能力的人当经理,给予一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使其自己“努力”的同时,也有“监督”他人“偷懒”的积极性,这样,董事就成了联系最终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的“桥梁”。

在合伙人中,决定合伙人成为董事的基本力量是他(她)的权威。

权威的重要性在于事务所的合伙人非常多,再加上世界的不确定性,致使任何契约都不可能完备,从而,如果没有权威,合伙人之间、合伙人与经理之间都很难就某一关键性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这将导致事务所的效率损失,甚至事务所瓦解。1998年我国事务所“脱钩改制”以来,一些事务所事故不断,甚至消失,就与该事务所的董事没有权威直接相关。

董事的权威在哪里呢?通过对国内外成功事务所的考证,如下四个因素非常重要:(1)处事公正。对原则性问题绝不让步,不因亲疏而混淆是非,唯贤是举,唯能是瞻,奖勤罚懒,是遵守制度的楷模。(2)有出色的创新能力,是破解审计风险的高手。一方面在统揽全局、协调人际关系、开拓新业务、占领新市场方面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又有识别和防范重大审计风险的能力,进而可以降低从业人员的机会主义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总体上,这些能力是不能直接测度的, 教育 是获取这些能力的基础,此外,天生聪颖和后天习得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来源,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学历文凭、各种资格证书和职称证书,是其拥有者能力的重要,但不能迷信这些五花八门的证书,应该在长期的重复博弈中纠正传递偏差。(3)私人财产殷实。或者说在事务所中的股份较多,现实中的决策几乎都是风险性的,只有以非人力资本做后盾的决策才是负责任的决策,此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4)多数合伙人认同。实际上是对前三个要素的逻辑 发展 ,同时,也需要历经时间积累和考验,可见,树立权威,不能自封,也不能急于求成。如果一个合伙人在以上四个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那么,他(她)就具备了董事的关键性条件。

显然,董事长应该是董事中的佼佼者,这样的董事会有利于节约决策中的讨价还价的成本,使决策更有效,使事务所的权力结构更稳定。

董事和董事长的权威是建立在个人理性基础上的集体理性,这种集体理性的结果就是要克服个人私利的过度膨胀和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就是要降低审计风险、提高控制权的行使效率。

四、结束语:三大悖论与五条建议

当我们从以上的理论 研究 中回到现实时,在事务所采用无限合伙制下,我们发现,如下三大悖论将为难我们。

悖论一:合伙制需要富足的cpa作合伙人,但富足的cpa可能不愿意作合伙人。对事务所实施合伙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无限(连带)责任迫使合伙人(或者通过合伙人让从业的cpa)对利益相关者“说实话”。有限责任制之所以失败,就在于它没有一种内生的让审计者“说实话”的机制。人是有限理性的机会主义者,因此,“纯粹”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对利益相关者“说实话”的承诺,由于人力资本的不可抵押性或不可赔偿性,而变得不可信,需要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承诺提供担保,赔偿因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失信”而受到损害的个人和单位,即,合伙制需要富裕cpa作合伙人。但富裕的cpa作合伙人的基本前提是他们预期能在合伙制事务所中获得净收益,这又依赖于私人产权能得到切实保护、其他合伙人是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据我与现有事务所的所有者的交谈看,绝大多数的人对此前提没有信心,如果改成无限合伙制,他们将退出事务所或者不作合伙人,同时,那些贫穷的cpa却“跃跃欲试”,甚至“急不可待”,希望成为合伙人,如果贫穷的cpa成为了合伙人,试图通过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来迫使cpa在审计报告中“说实话”的努力将成为没有任何实质性价值的“画饼”。显然,审计市场的如此“重新洗牌”的结果将是“劣币驱逐良币”,这当然不是 科学 的合伙人制度所期望的。

悖论二:事务所的发展和诚信需要依靠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但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可能“滥用”社会对事务所的信任。事务所是一种以提供智力性服务为特征的经济组织,在日常运作中,事务所的发展和诚信靠的不是非人力资本势力,而更多的是非合伙人的人力资本的努力和创新。在执业中,合伙人不可能事必躬亲,大多数审计项目主要是非合伙人完成的,合伙人只是根据非合伙人的报告来判断潜在的审计风险,但这一审计风险可能因为非合伙人的自利和机会主义倾向而被“隐藏”了,非合伙人在博弈中具有信息优势,再加上审计风险暴露的“时滞效应”和非合伙人的更易流动性,非合伙人的创新能力就有机会“滥用”合伙人让渡的剩余控制权。

悖论三:合伙人的诚信需要稳定预期的支持,但不可预测的审计市场改革又会使合伙人无法形成稳定的预期。合伙人只有对未来有稳定预期时才会讲信誉,但现有的审计市场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里和强制推动的改革中逐步形成的,有许多弊端需要革除,从近年来管制机构推行的改革(实际上也是产权改革)来看,具有突发性、强制性和随意性,使事务所的所有者不可能产生稳定的预期。

针对以上三个悖论,我们有如下建议:(1)宏观层面上,事务所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公开的日程表,以培育利益相关者的信心,如,到何年止,事务所必须改制为无限合伙制,有哪几种合伙形式可供选择等,必须事先公布,并使相关利益者有充分准备的时间,事务所的体制改革不能搞“雷厉风行”。(2)官员应该成为保护一切私有产权和共有产权的楷模,把工作放在“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张维迎,20xx),积极组织专家制定与完善产权制度,切实执行产权制度之规定,使产权制度不仅是 法律 条文,更重要的应该是社会文化,人人都尊重别人的产权,管制机构不随意地政策、破坏产权制度。(3)合伙制是事务所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体制,但不能急于求成,逐步强化“让合伙人负责到底机制”,通过合伙人来监督和激励非合伙人,事务所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依赖于一个透明的、稳定的政策和富裕的cpa足够地多以及其他们的相互认可,所有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累积,至少需要3到5年的努力,过渡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现有有限责任制事务所的注册资本的底线和职业风险基金的计提比例,二是首先让非证券市场中的事务所改制为合伙制事务所,并公布未来执行上市公司审计的事务所的条件,在3到5年内合伙制改革全部完成时,再进行事务所证券从业资格的重新认定。(4)建立和健全cpa的私人财产登记制度。(5)管制机构应该把规范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控制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作为规范证券市场的重中之重,使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供公司经营业绩上,为事务所“说实话”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 文献

1.西蒙。1989 . 现代 决策理论的基础(论文集)。经济学院出版社。

2. williamson.o.e. .1975 .markets and hierarchies: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new york:free press.

3. williamson.o.e. .1985 .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 of capitali .new york:free press.

4.周其仁。1996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6.

5.张维迎。1996 .所有制、治理结构几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经济研究,9.

6.王善平。20xxa .人性与审计的对话。 时代 财会,2.

7.张维迎。1995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上海出版社,6~9.

8.张维迎。1986 .企业家与所有制——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报告:30.

9. r.k.mauts & h.a.sharaf .1961 .1990(中译本)。审计理论结构。 中国 商业出版社,170-71.

10.刘峰、林斌。2000 . 会计 师事务所脱钩与选择:一项案例研究,2.

11.王善平。20xxb .中国审计现实问题研究。审计研究,2.

12.王善平。20xx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治理结构与审计质量问题。时代财会,2.

13. downs,anthony .1957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harper & row publishers,chapter 13.

14. milgorm,j.&j.roberts .1992 .economic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englewood cliffs,nj:prentcie hall.

15. ahgion philippe & patrick bolton .1992 .an incomplete contracts approach to financial contracting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59.

16. albrencht & willingham.j.j. .1992 .the auditor‘s responsibility to detect and report errors and irregularities .an evolution of sas,no.53 .aicpa .n.y.

17. bowie.n .1995 .accountants .full disclosure,and conflicts of interest .accounting ethics,august.

18. chrmichael & willingham.j.j .1981 .perspectives in auditing .fourth edition.

19. d.r.nichols & k.h.price .1976 .the auditor firm conflict:an an ysis using concepts of exchange theory .accounting review,april.

深化会计制度改革 促进会计行业发展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第四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

20xx年底,

第三,抓住机遇,积极稳妥地开放 会计 服务市场,提升我国会计行业的竞争力和整体水平

加入wto之后,我国会计服务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会计服务的需求量将迅速增加,这既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客观、公正地提供专业服务,也有助于会计服务品种的创新和升级,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 发展 带来良好机遇。我们将严格履行我国入世协议和有关承诺,认真贯彻国民待遇原则,在今后若干年内逐步放开会计、审计和簿记服务市场,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等方面除了个别限制的情况之外,外籍和港澳台人士只要取得

对完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的几点建议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第五篇

本文试图对我国 企业 基本养老保险中的几个 会计 问题 作一探讨,以期为我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的制定提供一些思路。

随着我国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社会养老保险为核心的、适应 发展 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正向纵深推进。20xx年12月颁布的《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 科学 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完善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有很多问题

需要解决,尤其是其中的财务会计问题。

一、当前养老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的现状

我国 目前 养老保险基金会计所遵循的是《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对加强基金管理、规范会计核算、维护参险对象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两项制度与当时的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基金模式是相适应的,而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强调的是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金积累方式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转变。财务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核算混乱

对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核算,现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仅仅规定:在“有条件的地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可以进行明细核算。而现实的运行情况是,相当数量的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混合核算,大量的统筹基金缺口都用个人账户资金来弥补。wWW.meiword.CoM在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中规定,当基金当年入不敷出时解决的第一顺序是:动用历年滚存结余的存款。如果某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出现入不敷出,且“无条件”核算个人账户地区,则动用“个人账户基金结余”弥补统筹基金缺口便顺理成章了,且动用多少很难搞清,这就为个人账户的单独核算留下了重大隐患。1999年下发了《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42号),规定“社会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分别管理,社会统筹基金不能占用个人账户基金。”按此规定,在进行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会计核算时,应严格地分账管理,特别是个人账户基金落实后,更需有专门配套的核算制度。个人账户的核算应明晰而准确,但目前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尚无相关规定,因而现行制度中关于个人账户的核算 内容 亟待完善。

(二)欠缴的养老保险费未进入会计核算体系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养老保险基金的会计制度的总体设计理念与预算会计制度类似。《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规定,“社会保险基金的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这种核算 方法 的优点是比较简单,可以真实地反映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其不足是难以真实反映基金运行的结果,对债权、债务的控制不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单位经济效益差、不畅、单位法人保险意识不强等原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缴未缴现象,有些地方还相当严重。而根据现行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办法,在养老基金的收缴上,社保机构在实际收到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时,才做基金收入账,但应收未收形成的欠缴数,只在辅助账上记录,并未真正进入会计核算体系。既然一方面用人单位和个人必须以货币形式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养老保险费不得减免;另一方面欠缴养老保险费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存在,那么,如果仍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原则,应收未收的欠缴款不在账面上反映,就会造成账面记录与实际债权债务不相符,不能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基金收入的全过程,也往往容易出纰漏。基金债权得不到有效的会计监控,极易导致基金债权核算的监控职能失效。

(三)某些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做实个人账户的要求不相适应

党的十六届三中会全提出“完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决定》强调“要继续抓好东北三省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工作,抓紧制定其他地区扩大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的具体方案。”但是目前在养老保险业务部门,每个参保职工都有个人账户储存额情况,包括各年度和累计个人缴费本金、利息,单位划转本金、利息等,而财务上没有一个单独的个人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在基金收支上,只设置了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科目,没有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之分;在基金结余中,也只是一个笼统的基金结余数,没有统筹基金结余与个人账户结余具体情况,更不能反映个人账户的空账情况。目前的空账情况只有从业务资料中查询 计算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再结合财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情况来 确定,这显然与做实个人账户的要求不相符。

(四)养老保险基金历年结余不够准确

根据养老保险条例规定,参保单位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 社会 保险机构必须按时足额地发放养老金,做到应收尽收、应支尽支。应该说从法规上来讲,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均以货币形式出现,没有实物收支,但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初期,为保证事业 发展 ,部分地区动用养老保险基金购置的固定资本,以及在产权制度改革中经判决破产欠费 企业 以实物资产抵冲养老保险欠费、且仍没有变现的资产,已经构成实物结余,但这在养老保险基金中都没有得到反映。

三、完善财务 会计 制度的建议

(一)加快法制建设,提高相关立法的层次

为适应我国 经济 的迅速发展,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应当“提速”。在社会保障立法中,应合理吸纳相关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的 内容 ,进而取代财务制度,使养老保险基金的会计制度建设向“准则”方向迈进,以顺应国际化的潮流,并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应尽快完善现行会计制度,根据《决定》等相关规定,设计规范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会计制度、个人账户基金会计制度等,使养老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的建设与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相一致,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会计控制制度。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类缴费单位、各类缴费人员、 金融 部门、投资机构、税务部门、劳动部门等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给基金带来风险。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实施,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但仍存在局限性。为了确保基金安全,按照管理规范,在加强基金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维护正常的基金运行秩序。

(二)运用会计核算 方法 记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发挥会计的职能,运用会计核算方法记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要尽快建立运用会计核算方法记实个人账户的会计制度,全面规范个人账户核算程序。会计科目可分别设立个人账户基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转移收入,个人账户转移支出,个人账户记账利息等。会计账册可建立个人账户总账,明细账,用以全面系统地归类、汇集个人账户会计核算资料。建立个人账户会计报表,并通过会计报表及时反映个人账户当月的各项收、支情况,以及当年个人账户的各项收、支情况和个人账户的各项累计结余数。运用会计核算建立个人账户平衡关系,即上期结余加本期各项收入减去本期各项支出等于个人账户累计结余。

(三)调整会计科目设置,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要做实个人账户,必须将个人账户列入会计核算,调整会计科目设置。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两个一级科目,分别核算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收入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入扣除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出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支出后的滚存结余;“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调整为“统筹基金收入”和“个人账户收入”两个一级科目,分别核算按规定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的各项收入;“利息收入”调整为“统筹基金利息收入”和“个人账户基金利息收入”,分别核算按规定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的利息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调整为“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出”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支出”两个一级科目,分别核算按规定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开支的各项支出。通过会计核算,使个人账户中各项数据都能在会计账面和报表上得到准确及时地反映,从会计核算上做实个人账户。

(四)改革会计核算办法,部分采用权责发生制

在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上,还应采用权责发生制的部分方法,即在养老保险费的收缴上,采用权责发生制。社保机构业务部门在每月各单位的人员增减结算后,产生应收养老保险费数据,传送给地税部门征收养老保险费,社保财务据此做应收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账。月底,地税部门征收后向社保机构反馈的各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实收数,冲减应收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应收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的借方余额即为应收未收的欠缴基金,欠缴基金根据单位设立明细账,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

对因 历史 因素及现实产权置换过程中涉及到养老保险实物资产的,其核算应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科目下增设“实物资产结余”二级科目,待实物资产变现后转入资金结余中,以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完整性。

电信企业“会计委派制”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关系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第六篇

【摘要】本文分别介绍了 会计 委派制在电信 企业 的产生、 应用 与缺陷,内控制度建设在

三、电信 企业 内控制度建设的主要 内容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各种制度、 方法 和程序的自我调控体系。按照coso 理论 ,我国电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一)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确定了企业的总体态度,是其他内控要素的根基,是 影响 员工控制意识的基础。其基本内容包括:员工的诚信和道德观、胜任能力、行为总则、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管理层授权和职责分工、人力资源政策与措施、监管部门的参与(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

(二)风险评估

为有效地执行内控制度,企业必须制定经营目标和了解实现目标时所面临的风险。风险评估是识别和 这些风险的过程,是确定如何管理和控制风险(下转第21页)(上接第19页)的基础。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为了确保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得到贯彻实施而建立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在整个企业内部所有级别和所有职能部门内进行,包括一系列不同的活动,如审批、授权、确认、核对、考核经营业绩、资产保护等。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和沟通要素是指一套能够支持相关信息的确认、信息获取和交流沟通的系统,以促使员工履行自己的职责以及正确编制财务报告。WWW.meiword.COM包括信息的识别和获取、信息加工和报告及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如信息共享,如通过组织内各个级别的管理人员的沟通,建立一种共同责任的意识;管理层明确定义每名员工的责任并向他们沟通;建立管理层内部和与外部各方定期沟通的流程等。

(五)监督

监督是评估内控系统在一定时期内运行质量的过程,目的是保证内部控制持续有效。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管理层自我评估。

内控制度的实施能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合法合规性、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以上所述的五个要素相互联系,必须同时作用才能使内部控制得以发挥作用。可以看出,在

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第七篇

内部 会计 控制制度是 现代 化 企业 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运用系统 理论 和 方法 ,按照单位所属各个控制系统建立的,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 内容 。只要严格遵循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原则,并采取适当的步骤与方法,就能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起来。

首先,要对单位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展开调查。任何一个单位总是处于一定的经营环境之中,经营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对单位形成一定的外部机会与外部威胁。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 、 经济 、文化、人口、技术等。尽管外部机会与威胁不在单位内部控制范围之外,但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前必须对此有所了解,这样制定出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有效规避外部风险,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同时对本单位的经营方式、组织体系,资金、物资、设备、技术的状况,信息沟通和管理过程等情况也了解清楚,并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加强会计控制制度,才能发挥作用和效力。

其次,要划分单位内部结构。一般而言,单位内部结构可划分为行政领导体系、构成要素体系、经营体系和管理体系等四个系统。这四个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内容又划分为若干所属的子系统。如行政领导体系可分为董事长、总经理、各个职能部门和分支公司经营的所属系统;构成要素体系可分为人力、资金、物资、设备、技术、信息沟通的所属系统;经营体系分为销售、采购、生产、储运、运输等系统;管理体系可分为会计、统计、审计、 电子 监控、电脑管理等系统。WWW.meiword.COM当然,还可细分,如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又可分为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债权、债务、资本、成本、费用、利润等控制系统。

根据划分的各个所属控制系统,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确定下来,作为内部控制要点;同时找出每一个关键环节控制要点的有效方法和操作规范,将各个环节按照先后活动的过程次序进行编排,予以连接起来,就可以制定出一个完整的程序。

再次,要划分合理的职责。合理的职责划分,可以防止、发现或纠正不正常情况的出现。对会计工作涉及的各项职责进行合理的划分,是使每个人的工作能自动地相互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的工作。判断职责划分是否合理,主要是看能否及时地发现某一员工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舞弊行为。在进行职责划分时应注意两点:第一,应将处理每一笔业务的全过程分为几个环节或几个步骤,然后将一笔业务执行包括的各个环节指派不同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完成。如销售业务,应将销售的授权审批、货物的发运、销售发票的开具等工作分派给不同的人员。完成任何一项业务都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共同进行,同时又相互牵制。不同人员或部门的相互协作和相互监督就可以防止不正常情况的出现,一旦出现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第二,在职责的划分中,应注意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如一项业务的授权、执行以及相关资产的保管应指派不同的部门或人员。如采购部门人员负责货物的采购,会计部门应记录已收到的货物,仓库应负责该货物的保管工作。在记录该项采购交易前,会计人员应确定采购是否经过授权审批,所订购的货物是否已实际收到。同时,会计记录又为明确存于仓库货物的受托责任提供了依据。在手工会计系统,应收款总账与明细账应有不同的人员来记录,而记录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人员不应负责调节银行账户等。

最后,形成内部 会计 控制制度。在确定程序、 方法 、职责和操作规范后,要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各项原则贯彻到各个有关控制系统的程序、方法、职责和规范中去,用文字形式分别在有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予以说明。这样,就能够形成一整套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管理体系。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单位,特别是 企业 经营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防止单位舞弊的发生、保障资产安全、改善经营管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单位经营管理的内在 规律 。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除了要坚持基本原则、步骤、方法外,还应当注意下列事项:

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根据单位的行业经营特点、经营性质、规模大小、经营方式、人员机构情况等,综合考虑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二是善于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必须在充分调查单位内部结构和经营管理状况的基础上,运用系统 理论 和方法,对内部结构分成几个系统及若干个更小系统进行适当分类,形成一个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三是条理清晰。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文字说明要简洁明了,条理清楚,使人一看就懂,容易记忆、掌握和执行。

四是各控制要点要全面,不能有遗漏、重叠。如有遗漏,必须重补。对程序的各个活动环节不宜分得太细,太细显得繁琐,不利于建立和执行。

五是不能搞。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后,必须立即组织实施,严格执行,不能流于形式。单位负责人和中高级管理人员要带头遵守,员工自觉遵守。

六是实现纪律控制。在执行过程中,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或随时检查执行情况,实行纪律控制。对发现有不严格执行、违反制度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发现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不完善、不严密、或不适合单位经营 发展 要求和实际情况的,应对制度加以修订。

新会计制度新在哪些地方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第八篇

一、新的 会计 标准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冯淑萍指出,新会计标准做到了既符合 中国 实际,又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的突破。

其一,新会计标准打破了以往分行业、分所有制分别制定会计标准的做法,强调依据会计制度生成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可比性。

其二,新会计标准从三个方面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的变化对资产价值的 影响 。新会计标准充分考虑了市场因素变化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强调按资产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资产,在资产不能预期给 企业 带来 经济 利益时,要求企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充分考虑了企业所处的具体商业环境。允许企业在不违背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前提下,根据所处的具体商业环境灵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政策,如可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帐准备,可采取不同百分比进行计提,以及采用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等等;充分揭示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新会计标准就或有事项等不确定性事项所可能引发的风险,要求企业认真甄别,将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或有事项产生的义务确认为负债,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新会计准则还要求承担人在确认租赁引发的负债时,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其三,实现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新会计标准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客观要求,将实质重于形式列入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此外,在资产计价、负债核算、收入确认和完善财务报告体系等重要方面与国际会计惯例基本一致。

二、新会计制度将如何挤掉上市公司年报中的水分?

从20xx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补充规定。WwW.meiword.Com根据新《企业会计制度》,上市公司将按照会计要素和定义,实行不分行业的统一核算制度,打破行业、经营方式与所有制等的界限。因此,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与数据将更具有横向可比性,年报的利润数据与经营环境出现明显差异的公司将明显减少。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使上市公司更真实地展现在投资者面前。 主要表现在运用追溯调整、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委托贷款减值准备,摊销开办费等。

按照新的 会计 要求,上市公司年报里受 影响 最大的将是资产额,资产不实、虚增利润情况将因此有所改观。根据新的资产定义,只有那些能够为 企业 带来 经济 利益的资源才能作为资产来核算,待处理的资产损失则不能作为资产列入资产负责表。例如,开办费、待处理财产损益等就要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那么,一些上市时间还不久的公司在调整资产后,年报所反映的数字就更加真实可靠。

对资产总额影响较大的是从四项减值准备扩大到八项减值准备,即上市公司要在计提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存项、应收账款等四项减值准备的基础上,增加对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委托贷款等四个项目的计提。这意味着,由于技术进步,原有设备长期闲置不用或大大贬值造成无形损耗,这也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因此,资产项目都要按照实际可变现价值或市场价值与原价值差额提取准备。显然,这对那些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的上市公司将产生较大影响,也必然会在年报中反映出来。尤其是一些准“t”族公司,新会计要求无异于“紧箍咒”。

新四项计提的影响——老四项计提即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存货、应收账款使上市公司流动性资产的价值更显真实,而新增加的四项计提更进一步挤掉了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项目中的泡沫成分,是会计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开办费摊销变更的影响——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用,以往都是按5年平均摊销,新会计制度则规定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损益。

上市公司的收入也将面临调整,这主要是收入确认标准发生变化。以前,有些上市公司在销售时虽然已经知悉购买企业无力承担付款的责任,但仍然确认收入,造成虚增利润。按照新会计要求,收入确认的原则不再是所有权凭证或实物形式上的支付,而是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与报酬发生转移等实质性条件。因此,上市公司的收入总额会经受较大考验,虚列利润将被扫地出门,而收入的“含金量”则会有所提高。

强调账面价值,抑制利用公允价值来玩弄数字游戏也是新会计要求的一个特点。在现行会计准则与制度中,除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之外,大多的公允价值则被帐面价值所取代。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市场尚未健全与规范,超前引入“公允价值”很可能会出现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况。比如非货币易须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价值入,即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进行会计处理,从而不能确认收益(涉及补价时除外)。并且,债务重组也不能使用公允价值了。显然,包括资产置换、相互参股等 方法 都不能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

这些会计政策的影响首先将体现在对上市公司2000年度及以前年度的追溯调整。根据计字14号通知,上市公司重新按新会计要求 计算 2000年末利润表数据,2000年度的利润肯定会受影响。如果上市公司的2000年末未分配利润因此出现红字的,也要求上市公司在履行必要程序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专业人士认为,出现大量的“解决方案”很可能会成为中报披露过程中的一大特色。大多数上市公司可以采取对期初数进行追溯调整的办法,以避免过多地影响本期的利润,使新出炉的年报过分难看。在经过追溯调整后,部分公司2000年度业绩将出现缩水。

同时,执行《债务重组》等八项会计准则后,上市公司的利润也将变得更加真实。

债务重组收益变更的影响——按照新会计制度,债务重组收益由原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变为计入资本公积,使依靠报表重组“乌鸡变凤凰”的把戏失去了市场。在新制度下,非货币易取得的收益也不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更进一步减少了利用重组调节利润的空间。

浅析现行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不足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第九篇

摘 要:文章从固定资产折旧核算 方法 、应交税金核算方法以及 社会 保险费核算办法等三个方面, 了现行 企业 会计 制度执行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方法 应交税核算方法 社会保险费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狭义上通常包括《企业会计制度》、《 金融 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以及财政部颁发的企业特殊业务的专业核算办法。另外,1993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分行业会计制度仍在不少企业适用。上述会计制度最主要的特点是法规化、制定式,制度的 内容 是国际惯例、 中国 国情、 历史 沿革三者的有机统一。近年来,随着社会 经济 的 发展 ,会计制度做出了许多修订,从总体上适合了 现代 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需要。然而,现行会计制度中仍有不少在我国适用了几十年的规定,已严重滞后于 时代 的发展,或 影响 会计信息的质量,或给会计和审计实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其中,以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方法、应交税金核算方法以及保险费核算办法等三个方面尤为严重。

一、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方法

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提取的时间,三个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1502累计折旧”科目均规定为:“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而对于无形资产的摊销,《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1801无形资产”科目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1701无形资产”科目均规定为:“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wwW.meiword.cOM”《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1801无形资产”科目规定为:“无形资产应当自当月起按直线法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三制度规定完全一致。至于为什么新增固定资产从下月开始计提折旧,而新增无形资产从当月开始摊销,恐怕无人能够说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在实际操作中,类似无形资产摊销,如新增固定资产折旧从当月开始计提,则更能方便实际工作。其理由如下:

在会计实务中,月末结账之前,通常先要检查待摊费用是否摊销、固定资产折旧是否计提、无形资产是否摊销,然后再结转损益。按现行会计制度进行操作,当月减少固定资产时,则先要对减少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然后再将该项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月末再对其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样就造成一月提多次折旧。如果改为新增固定资产从当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则在减少固定资产时,直接将该项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可省去先提折旧的麻烦,一个月只要提一次折旧,避免重提、漏提折旧的可能。同时,也与无形资产摊销的规定一致,免去莘莘会计学子记忆两者差别之苦。另外,在现在普遍使用电算化会计核算软件的情况下,软件一个月只能自动计提一次折旧,而要使软件的 计算 结果符合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现行折旧计提会计制度确实给软件设计带来了不少麻烦。甚至有些核算软件至今还没有解决这个 问题 ,以至于要辅之以手工操作,才能达到现行会计制度的要求。

二、应效税金核算方法

对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税种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2171应交税金”科目规定为:“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其他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税金,不在本科目(应交税金)核算。”《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2151应交税金及附加”科目规定为:“公司交纳的印花税以及其他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税金,不在本科目(应交税金及附加)核算。”三制度规定完全一致。至于为什么同样是税金,印花税、耕地占用税不通过“应交税金” (或“应交税金及附加”,下同)科目核算,而其他税金均应通过,可能是与当初印花税、耕地占用税金额小或不经常发生有关。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销基本上由国家计划统购统销,签订的合同相对较少,相应交纳的印花税也较少,按重要性原则,印花税不需要预提,交纳当月直接计入损益,对会计信息影响不大。而在现今市场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与其他企业的购销与合作,而要确立相互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必须通过合同或相关凭据。因此,由于合同的普遍使用,印华税的税基相应增大,从而使印花税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税种,发展成为一个较大的税种。以财产租赁合同为例,财产租赁合同按租赁金额1‰贴花,即税率为1‰;而与该合同有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在城市的税率为营业税额的7%,财产租赁的营业税率为5%,城市维护建设税与合同金额相比,实际税负只有3.5‰,特别是在深圳,根据深圳市深府「1988」232号文《深圳市关于深圳特区企业税收政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的规定,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1%,与合同金额相比,实际税负只有0.5‰。印花税税负远大于城市维护建设税,更何况印花税的征收范围与税基远大于城市维护建设税。与车船使用税相比,一个企业交纳的印花税,更是不知要大多少倍。因此,有必要把印花税的会计核算放在较重要的位置。

从 会计 核算的统一性及统计方便的角度,所有税种均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确实能够方便会计人员。从会计信息披露的角度,会计报表附注中,“应交税金”科目披露的 内容 不能完全反映一个 企业 纳税的总体情说,不能说不是一种缺陷。从会计确认的及时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角度,与其他税种一样,发生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应税业务的当月预计应交数,下月初按税法规定交纳税金,能够避免企业特别是个别上市公司利用提前或推迟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的申报时点来人为操纵利润。尽管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对一个企业的利润额 影响 不是太大,但在盈亏临界点附近或者上市公司相关指标临界点附近,利用提前或推迟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的申报时点,确实能够达到人为操纵的效果。因此,有必要规定所有税种均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以避免出现遇到企业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印花税”科目预计当月印花税时,审计人员做出两难选择的尴尬。

三、 社会 保险费核算 方法

《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5502管理费用”科目规定:“本科目(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而对于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是指企业所有人员的,还只是行政管理人员的,制度未做出明确规定。制度中“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两科目的核算内容,只规定了直接人工、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未规定要核算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与此完全一致。从制度的广义可理解为企业所有人员的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均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事实上,全国各大会计院校编写的会计学教科书中,各项社会保险费均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社会保险费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原因大概是,社会保险费是由职工退休金转化而来,退休金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故社会保险费也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前,企业支付的职工退休金确实与产品的生产成本没有直接关系,通过”管理费用“核算符合相关性原则。而现在企业在支付职工工资、福利费的同时要支付社会保险费,生产工人及车间管理人员的社会保险费与工资、福利费一样同样为生产产品的直接人工费用,而且金额比福利费要大。以深圳市社会保险费缴纳标准单位应承担的部分为例,根据《深圳 经济 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第九条规定,基本养老保险为缴费工资的8%、地方补充养老保险为1%;根据《深圳市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保险费单位应承担的部分,各项医疗保险共计为缴费工资的7.8%;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工伤保险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工伤保险为上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9‰;失业保险为上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所有社会保险费合计缴费率单位应承担的部分已超过17%,大于福利费的计提率。如此大的生产工人直接人工费用等不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核算,进而不进入产品的生产成本,是不符合现行会计制度制造成本部核算的初衷的。

为适合财务会计实际工作的需要,建议今后财政部在对相关会计制度进行修订时,对以上 问题 予以适当考虑。

参考 文献 :

1.企业会计制度。经济 科学 出版社,20xx

2.董树奎,孙瑞标,陆炜。税收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差异 及协调。

浅议《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_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第十篇

由于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大中型企业为对象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显然不适合在小企业实行。对此,国际上已达成共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先后制定了专门适用于小企业的会计制度或财务报告准则。为了简化和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切实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 发展 ,20xx年4月27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从20xx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由于适用的会计主体不同,《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上存在许多差异,笔者就此进行比较 。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可以使会计人员迅速高效地掌握《小企业会计制度》,方便新年度的核算。

一、合并、删除了部分会计科目,并增加了科目选择的灵活性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一级会计科目有85个,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一级会计科目只有60个,并且许多一级科目下的明细科目也进行了简化合并,科目总数大大缩减。比如,《将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合并成“应收股息”科目;取消了“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应付债券”、“预计负债”、“专项应付款”和“递延税款”等一级科目;删除了“资本公积”科目下的“接受现金捐赠”、“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三个明细科目;还将“利润分配”科目由12个明细科目减少为7个,取消了5个三资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使用的明细科目等。wwW.meiword.CoM《小企业会计制度》还规定,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定的科目作必要的增减和合并。这主要是由于市场 经济 环境下,会出现许多突发的经济事项,而制度和准则又不可能包罗万象,且无法随时更改,因此增加了小企业在会计科目设置上的灵活性。

二、缩减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修改了一些具体的计提 方法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对企业存在的8大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而考虑到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较难确定及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等情况,《小企业会计制度》中仅要求对短期投资、存货和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不要求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1.对于坏账准备的计提,《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哪些情况不能全额计提减值准备,以及如何确定计提比例,但是《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没作具体规定。

2.对于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二者均规定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只能采用按投资总体计提跌价准备。

3.关于存货跌价准备,《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哪些情况不能全额计提跌价准备,但是《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没作具体规定。

三、调整了存货类科目,简化了存货的核算

1.在科目设置上,《企业会计制度》分设“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科目分别反映各类存货;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将各种材料和包装物合并到“材料”科目统一核算,取消了“自制半成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并在附注中规定,低值易耗品较少的小企业可以将其并入“材料”科目。

2.在核算方法上,《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对材料的核算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法,并设置了“物资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材料核算一般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并设置了“在途物资”科目核算小企业已支付货款但尚未验收入库的材料或商品的实际成本。在附注中规定,如果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可以增设“物资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3.对于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成本结转,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根据金额大小分次结转或一次结转;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不分金额大小均一次结转成本。

四、简化了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的核算

在长期股权投资方面,二者均规定可以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但考虑到小企业投资的情况比较少,完全运用《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规定可能存在困难,因此,仅要求按照简化的方法核算。

1.对于成本法核算,《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股权持有期内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且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超过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而《小企业会计制度》仅规定“股权持有期内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其他没有具体说明。

2.对于权益法核算,《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设“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和“股权投资差额”等明细科目;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取消了这些明细科目,对股权投资准备和股权投资差额的相关 内容 也没做具体规定。

3.《企业会计制度》对成本法和权益法相互转换,以及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之间相互转换作了具体的规定,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则取消了这项规定。在长期债权投资方面,《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购入长期债券的手续费等,金额大的可计入“债券费用”明细科目分期摊销,金额小的可直接计入“财务费用”科目。购入的长期债券发生的溢价或折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摊销,摊销方法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也可以采用直线法;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购入长期债券的手续费等无论金额大小,直接计入“财务费用”科目,发生的溢价或折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摊销,且只能以直线法摊销。

五、修改了固定资产的相关核算

1.固定资产的概念和折旧范围的调整。对于固定资产的概念,《企业会计制度》沿用了行业会计制度的标准,明确了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即单位价值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年;而《小企业会计制度》采用了固定资产准则的概念,没有明确给出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对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二者也有区别,《企业会计制度》仍沿用了行业会计制度的标准,分别列举了应该计提折旧和不应该计提折旧的范围;而《小企业会计制度》采用了固定资产准则的标准,扩大了计提的范围,即除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外,其他固定资产都要计提折旧。

2.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对于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企业 会计 制度》规定:“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如果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小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企业也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入账价值。”由于在 计算 最低租赁付款额过程中涉及到职业判断及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等困难,《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于符合租赁条件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上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后的金额作为其入账价值。

3.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核算。

(1)对于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二者略有不同。《小企业会计制度》比《企业会计制度》少了两条规定。一是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入账凭据的,且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二是对接受捐赠的旧固定资产没做具体规定。

(2)关于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也有所区别。《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贷记“递延税款”科目;按确定的入账价值减去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余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对于外商投资企业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非现金资产,则作了特别的规定,需要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即小企业对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核算同外商投资企业的核算相似。

4.有关固定资产的其他核算。“工程物资”科目不再规定明细科目,“在建工程”的明细科目也由6个减到了4个,相关的核算也简化了。购建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借款费用的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更简单,要求小企业在固定资产开始建造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均可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而不必与资产支出数相挂钩。

六、对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核算也略作简化

1.《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生产成本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下可以设置“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明细科目,或者将“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单独设置为两个一级科目,以汇集和分配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而《小企业会计制度》未做出具体规定。

2.对于制造费用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季节性生产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平时可以按计划分配率进行分配,年末再按实际数进行调整。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对此并未做出具体规定。

七、修改了财务报告的有关规定

1.在会计报表的编报范围上有所区别。《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报表体系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利润分配表、分部报表等9种报表;而《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报表体系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并且现金流量表可选择编制,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只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需要编制。

2.在会计报表的编报 内容 上有所区别。由于核算的内容和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同,在会计报表的内容上也存在差异。比如,由于小企业不须对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项目的金额就是期末该科目的期末余额,而不须减去减值准备。

3.小企业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内容较企业会计制度大为简化。《企业会计制度》共规定了13项应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事项;而《小企业会计制度》仅仅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说明、应收票据贴现、或有负债以及本期购买或处置的长期股权投资等事项。

八、其他存在差异的事项

1.盘盈、盘亏资产的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为了核算盘盈、盘亏的资产(不包括工程物资的盘盈、盘亏、毁损和报废),应该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发生盘盈、盘亏时,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待批准后再行处理;而《小企业会计制度》不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发生盘盈、盘亏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调整了损益类项目的核算内容。删去了“补贴收入”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两个科目,将“补贴收入”的内容并入“营业外收入”核算,将按国家规定给予的定额补贴而应收的补贴款(如出口退税)记入“应收补贴款”科目核算。

3.有关会计处理 方法 的调整。对于《企业会计制度》中提供的一些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结合小企业实际,选择了其中比较符合小企业特点的方法,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按照应付税款法或纳税 影响 会计法核算所得税,但《小企业会计制度》只要求小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

4.关于非货币易和债务重组事项。《企业会计制度》对于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易和债务重组事项均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而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很少发生该类事项,所以,《小企业会计制度》只是在总说明中作了简单介绍,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特征是简便易行,通俗易懂。它是在遵循一般会计核算原则的前提下,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们国家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制定的。充分体现了小企业自身及其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特点。可以相信,小企业会计制度作为我国新型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有效的促进我国小企业的健康、持续 发展 。

参考 文献 :

1.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 经济 科学 出版社,20xx

2.会计准则 研究 组。具体会计准则讲解与操作。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

3.孟茜。浅议《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外经贸财会,20xx(11)

我猜你可能会喜欢:

关于2023年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格式七篇

addslashes(关于2023年财务管理制度格式 篇一第一条 为规范现款使用,管理明确使用范围,加强财务监督,根剧经济法规和总实际情况,特质定本质度。第二条 任何部门、个人都必须自发尊守,严格执行本质度的有关规定。第三条 财务部负责人统一管理财务收支。第四条 本质度所指现款包括库存现款、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赀金。第五条 现款的收入、支出保管仅限于出纳人员负责办理,非出纳人员不得经管现款。第六条 各部门的现款收入须及时)

2023年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十三篇

addslashes(2023年会计专页毕业论文范文 篇一会计专页硕士论文盲审好过吗?问题:我们学校第一年实行硕士论文双盲评审,被抽中,听同鞋说实证论文好过,但我写了规范的,虽然比较用心,但自己学术水泙少许。学校规定盲审要是不到75分,会被延期半年毕业。 答:我们学校第一年实行硕士论文双盲评审,被抽中,听同鞋说实证论文好过,但我写了规范的,虽然比较用心,但自己学术水泙少许。学校规定盲审要是不到75分,会被延期半年毕业,)

关于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九篇

addslashes(关于财务管理制度 篇一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工作,促进经营业务的发展,题高经济效益,根剧国家相关财务管理法规制度和章程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特质定本质度。第二条 会计核算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第三条 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方法:(一)筹集赀金和有用使用赀金,监督赀金正嫦运转,维护赀金安全,努厉题高经济效益。(二)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任真做好财务收支的计划)

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汇总八篇

addslashes(财务管理制度汇总 篇一(一)制订财务、会计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二)负责内控制度建设、执行和内部审计工作;(三)负责会计核算,编报财务预算和决算;(四)的财务经营情况;(五)负责资金调度和管理,办理各类结算业务,办理银行帐户、证券帐户的开销户,办理纳税申报和内部费用报销工作;(六)配合有关部门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七)负责接受审计、稽核、税务和有关上级领导部门工作)

2023年财务管理制度六篇

addslashes(2023年财务管理制度 篇一一、总则1.为进一步规范我镇社区(小区)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政策,严肃财经记律,推进社区(小区)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进程,真实维护住户合法权益,促进社区(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订,结合我镇社区(小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质度。2.社区(小区)党组织书记是执行本质度的第一责任人,在职职期限内对本社区(小区)的财务管理负总责。3.社区(小区)会计负责本社区(小区)的财务管)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范文八篇

addslashes(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篇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为管理好企业的各项资产,正确核算企业收入、成本、利润,保证各项核算数据的切实性、凿凿性,将的各项成本、赀金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按照国家现行相关财政管理制度,经合本具体情况制定本质度。第二条本质度适用于各项目单位、内部实行核算的部门及科室。第三条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2、货币管理制度;3、成本赀金管理制度;)

最新行政制度怎么写集合六篇

addslashes(最新行政制度怎么写集合 篇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保障行政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制定本规则。第二条中华共和国境内各级行政机关和实行预算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以上统称行政单位)的财务活动,适用本规则。第三条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厉行节约,劝止赊侈郎費;量入为出,保证要点,兼固少许;注重赀金使用效益。第四条行)

关于财务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addslashes(关于财务管理制度范本 篇一一、为了规范医院财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发挥财务在医院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促进医院发展。依据《中华共和国会计法》、《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疗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二、医院财务管理任务: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正确安排和合理使用资金。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确保国有资产安全。认真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积极)

财务制度范文合集十四篇

addslashes(财务制度范文合集 篇一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草案)一、会计岗位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相关财务制度、严格按照《会计法》进行计账、算账、报账,规定,严格财经纪律,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确凿、数据凿凿、账目清晰。2、负责编制年度财务计划;编制月、季、年度会计报表及相关说明,每月10日前向灵导及时、确实、凿凿地报送会计报表,完整地反映财务状态,并按季度进行财务。3、责会计核算,特别对应收、应付等走动账要及时清)

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学习心得十篇

addslashes(农村信用社尽快建立起规范、科学而运转良好的内控制度不仅是日益加强的金融监管的外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预定发展战略目标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内在需要。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发挥如下作用:一是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的贯彻执行;二是确保将各种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三是确保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四是有利于查错防弊,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证业务稳健运行。我区联社开展案件专项治理活动,其目的是进一)

最新

HOT